第18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出了一些规则。 Pauling规则:(定性)
氢氧化物或含氧酸,可记作: (OH)mROn
m:羟基氧的个数 n:非羟基氧的个数 m=1,n=3 例:HClO4 即 HOClO3
酸性的强弱取决于羟基氢的释放难易,而羟基氢的释放又取
决于羟基氧的电子密度。若羟基氧的电子密度小则易释放氢,酸 性强。
羟基氧的电子密度 取决于
中心原子R的电负性、半径、 氧化值 非羟基氧的数目
若 R 的电负性大、半径小、氧化值高则羟基氧电子密度
小,酸性强;非羟基氧的数目多,可使羟基氧上的电子密度 小,酸性强。例如: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R电负性 半径 氧化值 非羟基氧 酸性 0 1 2 3 1.90 2.19 2.58 3.16
第十八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
18-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18-2 分子型氢化物 18-3 含氧酸 18-4 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某些性质 18-5 p区元素的次级周期性
18-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18-1-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多数为分子晶体,少数为原子晶体和层状 晶体,分子中的原子大都是以二中心二电子共价键相结合的。可 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小分子组成的单质,如稀有气体和卤素,熔点沸点较低。
HF
HCl HBr HI
酸性增加 键能越小,在水溶液中越容易解离给出H+,其水溶液 的酸性越强。
影响氢化物在水中的酸碱性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HA的键能和非 金属元素A的电负性。 1 卤族元素: HF HCl 427 HBr 362 HI 295 键能(kJ/mol) 565
氢卤酸的强度 HF<HCI<HBr<HI
盐中的阴、阳离子不一定都发生水解,也可能两者都
水解。各种离子的水解程度是不同的。一种阴离子的水
解能力与它的共轭酸的强度成反比。强酸的阴离子如
C1O4-和NO3-等不水解,它们对水的pH值无影响。但是弱酸
的阴离子如CO32-及SiO32-等,明显地水解而使溶液的pH值
增大。阳离子的水解能力与离子的极化能力有关。离子的 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极化能力越强。当电荷与半径相近 时,极化能力与离子的电子层构型有关:
(1)中心原子结合电子的能力;
(2)分子的稳定性;
(3)其它外在因素,如溶液的酸碱性、浓度、温
度、以及伴随氧化还原反应同时进行的其它
非氧化还原过程对含氧酸的氧化性均有影响。
18-5 p区元素的次级周期性
次级周期性是指元素周期表中,每族元素的物理化学性 质,从上至下并非单调的直线式递变,而是呈现起伏的“锯 齿形”变化。对于 P 区元素,主要是指第二、第四、第六周 期元素的正氧化态,尤其是最高氧化态的化合物所表现的 “特殊性”。
18-4-2 水解性
盐类溶于水后,阴、阳离子发生水合作用,,在它们周 围都配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
M+ A- + (x+y)H2O === [M(H2O)x]+ + [A(H2O)y]如果离子的极化能力强到足以使水分子中的 O—H 键断
裂则阳离子夺取水分子中的 OH- 而释放出H+,或者阴离子夺 取水分子中的 H+ 而释放出 OH- ,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直到水中同时建立起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平衡,这个过程 即为盐的水解过程。
H2S + 2Fe3+=S + 2Fe2+ + 2H+
4 与含氧酸盐的反应 5H2S + 2MnO4- + 6H+ = 2Mn2+ + 5S + 8H2O
18-2-3 水溶液的酸碱性和无氧酸的强度
键 的 强 度 减 小 , 酸 性 增 加
B2H6
CH4
SiH4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NH3
PH3 AsH3
H2 O
H2S H2Se H2Te
18, 18+2 > 9~17 > 8或2
18-4-3 热稳定性
在常见的含氧酸盐中,磷酸盐、碳酸盐都比较稳定, 它们在加热时不分解,但容易脱水结合为多酸盐。比较 不稳定的为硝酸盐及卤酸盐。 从总体上看,碳酸盐比硫酸盐易于分解,产物为 CO2和金属氧化物。硝酸盐又比碳酸盐更易于分解,产 物随金属的活泼性的差异而有亚硝酸盐或金属氧化物或
2 氧族元素的氢化物H2S、H2Se及H2Te在水中均呈现弱酸性, 不难判断它们的酸强度是:
H2S<H2Se<H2Te
3 在氮族元素的氢化物NH3、PH3、AsH3中,AsH3接受质子的 能力极弱,PH3次之,碱性强弱次序为:NH3>PH3 >AsH3
18-3 含氧酸
18-3-1 最高氧化态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自上而下地减小。这个变化规律与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是一致的。在同一族中,分子型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键的强度自 上而下越来越弱有关。
B2H6
CH4
NH3
H2O
HF
SiH4
PH3
AsH3
H2 S
H2Se H2Te
HCl
HBr HI
稳 定 性 减 小
稳定性增加
18-2-2 还原性
还 原 性 增 强
而同一族,则自上至下依次减弱。
对于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则高氧化
态含氧酸的酸性较强,低氧化态含氧酸的酸较弱。
例如: HClO4> HClO3> HClO2> HClO
含氧酸的强度可按照 R-O-H 规则来推断,但这一规则是定 性规则,只考虑了与R相连的羟基对酸强度的影响,没有考虑与
R相连的其它原子(特别是氧原子)的影响。鲍林根据实验事实,
非金属元素Ф 值一般都较大,所以
它们的氢氧化物为含氧酸。
18-3-2
含氧酸及其酸根——含氧阴离子的结构
硼酸H3BO3 的结构
B:sp2杂化
H
O
B
O H
O
H
硝酸 (HNO3)的结构
N:sp2杂化后
Π
Π
磷酸 H3PO4 的结构
4 3

O
HO P
OH
O
H
H2SO4的结构:
(1)同一周期元素的含氧酸的结构相似,分子中的非羟基 氧原子数随中心原子的半径的减小而增加。
K1 ≈ 10 5N-7
n=0 弱酸
(K a ≤10-5)
HClO, HBrO
n=1 中强酸 (K a =10-4~10-2) H2SO3,HNO2 n=2 强酸 (K a =10-1~103) H2SO4,HNO3
n=3 特强酸 (K a >103)
HClO4
18-4 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某些性质
18-4-1 溶解性
含氧酸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它们的绝大部分钠盐、钾盐和 铵盐以及酸式盐都易溶于水。其它含氧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
以归纳如下:
(1) 硝酸盐、氯酸盐: 都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迅速地增加。
(2) 硫酸盐:大部分溶于水,但 SrSO4 、 BaSO4 及 PbSO4 难溶
于水,CaSO4、Ag2SO4及Hg2SO4微溶于水。 (3) 碳酸盐:大多数都不溶于水,其中又以 Ca2+、Sr2+、Ba2+、 Pb2+的碳酸盐最难溶。 (4) 磷酸盐:大多数都不溶于水。
ROH在水中有两种离解方式:
ROH→R+ + OH- 碱式离解
ROH→RO- + H+ 酸式离解 ROH按碱式还是按酸式离解,与阳离子的极化作用有 关,阳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则这ROH 离子的极 化作用越大。
卡特雷奇曾经把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考虑,提出
“离子势”的概念,用离子势表示阳离子的极化能力。
B2H6 CH4 SiH4 NH3 PH3 AsH3 H2O H 2S H2Se H2Te 还原性增强 氢化物AHn 的还原性来自An-,而An-失电子的能力与 其半径和电负性有关。元素A 的半径越大,电负性越小, An-失电子的能力越强。 HF HCl HBr HI
1 与O2的反应 4NH3 + 5O2 = 4NO + 6H2O 2 与Cl2的反应 H2S + Cl2=2HCl + S 2HBr + C12=2HCI + Br2 3 与金属离子M+ 的反应 2AsH3 + 12Ag+ + 3H2O=As2O3 + 12Ag + 12H+
氧化性较强。例如: HClO>HClO2>HClO3>HClO4
HNO2>HNO3(稀); H2SO3>H2SO4(稀); H2SeO4>H2SeO4
(4)浓酸的氧化性比稀酸强;含氧酸的氧化性比一般相应盐的 氧化性强,同一种含氧酸盐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性比在碱性 介质中强。
二、影响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能力的因素
酸性
n(非羟基氧) 酸性 电负性 n(非羟基氧) 酸性 n(非羟基氧)
HClO < HClO2 < HClO3 < HClO4
0 1 2 3
HClO4 > HNO3 3.16 3 3.04 2
H2S2O7 > H2SO4 2.5 2
缩和程度愈大,酸性愈强。
Pauling规则(半定量):
(1)多元含氧酸的逐级电离常数之比为10-5,即K1:K2:K3…≈ 1: 10-5: 10-10 (2)含氧酸分子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设为 N ,则含氧酸的 K1与非羟基氧原子数 N 有如下关系:
离子势即阳离子电荷与阳离子半径之比,常用符号Ф表 示。
Ф = Z/r
在ROH 中,如R+n的Ф 值大,其极化作用强,氧原子
的电子云将偏向R+n,使O—H键的极性增强,ROH以酸式
解离为主。如R+n 的Ф 值小,R—O键较弱,则ROH倾向于 作碱式解离。
Ф>10 时,ROH 显酸性 7< Ф<10 时,ROH 显两性 Ф< 7 时, ROH 显碱性
水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主要),或者与强碱反应,但非
歧化反应。
18-2
分子型氢化物
非金属元素都能形成共价型(分子型)的简单氢化物:
B2H6
CH4
SiH4
NH3
PH3 AsH3
H2 O
H2S H2Se
HF
HCl HBr
H2Te
HI
这些氢化物通常情况下为气体或挥发性液体,熔、沸点低。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氢化物的沸点升高,但第二周期的NH3、
H2O、HF由于存在分子间的氢键,沸点反常的高。
18-2-1 稳定性
稳定性与组成氢化物的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χA)有关。非金属 与氢的电负性相差越远,所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反之,不稳定。 AsH3很不稳定,它不能由As与H2直接合成而HF很稳定,加热至高 温也不会分解。 分子型氢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ΔfG0 或标准生成焓 ΔfH0 越负, 氢化物越稳定。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逐渐热稳定性增加,在同一族中,
羟基氧原子的电子的能力。当R 的半径较小,电负性较大, 氧化数较高时, R 吸引羟基氧原子的能力强,能有效地降低 氧原子上的电子密度,使 O—H键变弱,容易释放出电子, 而表现出较强的酸性。这一经验规则称为 R—O—H 规则。
按照 R—O—H 规则 ,同一周期、同种类型的
含氧酸(如HnRO4),其酸性自左至右依次增强,
(2)同族元素的含氧酸随着中心原子半径的递增,分子中
的羟基数增加,而非羟基氧原子数减少。
18-3-3 含氧酸的强度
含氧酸在水溶液中的强度决定于酸中质子转移倾向的强弱:
R—O—H
+ H2O

RO- + H3O+
质子转移的倾向越大,酸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质子转移倾向的难易程度,又取决于酸分子中 R 吸引
金属。
酸式盐同正盐比较,前者往往不及后者稳定。
18-4-4 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
一、含氧酸(盐)氧化还原性变化规律
(1) 在向一周期中,各元素最高氧化态含氧酸的氧化性, 从左到右增强。 (2) 在同一族中,元素最高氧化态含氧酸的氧化性,多数 随原子序数增加显锯齿形升高。
(3) 对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氧化态含氧酸来说,低氧化态的
第二类: 多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通常为固体,熔沸点也不高, 但比第一类高。如S8 。 第三类: 大分子单质,如金刚石、晶态硅和单质硼,熔沸点极 高,难挥发。
白 磷 的 结 构
红 磷 的 结 构
黑磷的结构
18-1-2
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
活泼的非金属容易与金属元素形成卤化物、氧化物、 硫化物、氢化物或含氧酸盐等。非金属元素彼此之间也可 以形成卤化物、氧化物、氮化物、无氧酸和含氧酸等。绝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显酸性,能与强碱作用。准金属的氧 化物既与强酸又与强碱作用而显两性。大部分非金属单质 不与水作用,卤素仅部分地与水反应,碳、磷、硫、碘等 被浓硝或浓硫酸所氧化。不少有变价的非金属元素在碱性
第二周期 P 区元素的特殊性
第二周期 P 区元素(稀有气体除外),B、C、N、O、F 在原子结构上具有内层电子少(只有1S2)、原子半径特别小 以及价电子层没有 d 轨道等特点。因而它们的电子亲和能 (EA)反常地比第三周期同族元素小。在形成化学键时,在 键型、键数和键能等方面也有不同于同族元素的特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