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贺的称号是什么
李贺被称为什么
![李贺被称为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fd5960ef5335a8103d22067.png)
李贺被称为什么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唐代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李贺字长吉,因此称为李长吉。
由于他祖籍陇西,生于生于河南福昌昌谷,所以李贺又有了陇西长吉、李昌谷的称呼。
还有就是因为李贺虽然从小家境贫寒,可是祖上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所以他有时也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
李贺一生仕途不顺,有三年时间任从九品的奉礼郎一职,这是他后来除军队幕僚外唯一的官职,因此他也被称为李奉礼。
他还有一个自称是源于他自己写的《高轩过》一诗,他在诗中写自己是“庞眉书客”。
以上的称呼都是源自李贺个人的生平,而作为一位诗人,李贺是以诗歌著称,所以他的另几个称呼是对他成就的肯定,在后世更为出名。
比如,“鬼才”和“诗鬼”。
说李贺是“鬼”有许多原因,李贺是浪漫主义诗人,诗歌常常涉及神仙鬼怪,而感情却非旷达清远,多是悲伤苦闷的,因此,李贺可以说是向死而写诗,是在用鬼眼在看人间。
与他相对的就是,“诗仙”李白,同样是浪漫主义,区别就在于感情色彩上。
李贺被称为
![李贺被称为](https://img.taocdn.com/s3/m/3773735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f.png)
李贺被称为李贺被称为李贺生平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
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重要的作家。
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
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沉之情;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
他作诗态度认真严肃,呕心沥血,属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
在同时代的韩、孟、元、白诸家之外别树一帜,启迪了晚唐的诗歌创作。
但由于过分标新立异,也有的作品晦涩险怪。
有《李长吉歌诗》。
李贺又名:诗鬼.字长吉。
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
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自目曰《高轩过》。
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
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
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
仕为协律郎。
卒年二十七。
诗四卷,外集一卷。
今编诗五卷。
李贺(公元790—816)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仕途蹭蹬,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
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混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际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长吉体”诗风。
李贺天才奇旷,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
诗人李贺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诗人李贺的生平及作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2a5654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f.png)
诗人李贺的生平及作品介绍诗鬼,李贺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人,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称为“诗鬼”。
诗鬼李贺的生平正史所载李贺资料甚少,其生平仅见于李商隐的《李贺小传》与杜牧应沈子明之请所撰的《李长吉集序》,以及一些唐人笔记如张固的《幽闲鼓吹》、彭大翼《山堂肆考》。
少年时代李贺外貌特别,巨鼻,浓眉,身材瘦长,还留着长长的指甲。
因体弱多病,不到十八岁,头发就开始发白。
从束发读书以来,阅读了经传史牒、诸子百家、古小说等方面的书籍。
对于古诗有特殊的爱好,垂髫之年,就熟读诗经、楚辞、古乐府、汉魏六朝诗歌以及当代许多诗人作品。
李贺经常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骑着一匹瘦马,背个破锦囊,离开家门,四处出游。
一路上仔细观察景物,为使之再现于自己诗中而枯肠。
一有所得,立即记在纸上,投入破锦囊中。
晚上归来,再把白天所记整理成文,投入另一囊。
母亲见此状心疼的说:“是儿当要呕出心乃已尔!”由于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上刻苦学习创作,因此诗名很早就传扬海内。
少年时代表作的乐府诗,就能与老一辈诗人李益、张籍媲美。
王定保《唐摭言》记载:李贺七岁时,大文豪韩愈和洛阳名士皇浦湜登门拜访,李贺当即挥笔作《高轩过》诗以答谢。
这则传闻,虽与事实有所出入,但符合李贺思想、艺术较早成熟的实际情况。
十八岁那年,满怀着理想与希望,告别朝夕相处的亲人,离开家乡,踏上求取功名、期望施展抱负的人生道路。
遭谗落第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从家乡昌谷来到唐朝的东都洛阳准备参加这一年的府试,这年恰巧极负盛名的文学家韩愈因出任国子博士,受人毁谤,来洛阳上任,李贺久仰大名,带了自己的诗稿,登门拜访,成功获得韩愈的赏识。
皇甫湜也在这一年认识李贺。
这年李贺凭著出众的才华,很顺利地通过府试,接着要去长安应礼部试。
他的应试诗《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记录青年诗人初试锋芒时那种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神情。
这组诗既符合试帖诗切题要求,又能将诗人妙趣横生艺术意想和含而不露的讽喻,很有分寸的表现出来。
李贺的雅号是什么
![李贺的雅号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5afe02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9.png)
李贺的雅号是什么李贺的雅号是什么李贺的雅号是诗鬼,与诗仙诗圣齐名。
下面是李贺的一些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贺为什么叫"诗鬼"?1.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
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
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
因此,后人称李贺。
2.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3.李贺的《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鬼唱”二字石破惊天,它仿佛让人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吟唱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以此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沉痛与凄清。
诗笔新奇,诡谲多姿,荒诞虚幻中暗合了李诗的鬼才之意。
读李贺,躲不开他笔下的“鬼境界”,留存至今的二百多首诗中,有十余首鬼诗,《秋来》就是其中一首冷峭幽森,鬼影幢幢的代表作。
全诗是这样写的:“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魂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诗歌融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人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
桐风惊心,香魂吊客,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不平之气。
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好在阴曹地府寻求同调,不亦悲乎!【拓展阅读】李白、杜甫、韩愈之后的中唐诗坛走来了天才李贺。
李贺是个拧巴的青年,明明生得“细瘦”,且“通眉”、“巨鼻”、“长指抓”,却每每以壮士自居,下笔都是这种范儿:“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明明家道中落、“衣如飞鹑马如狗”,却时刻不忘自己李唐宗室的`出身,在诗中一再自称“皇孙”、“宗孙”、“唐诸王孙”。
关于李贺的资料简介
![关于李贺的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e354bd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c.png)
关于李贺的资料简介李贺,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李贺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用!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人物生平宗室王孙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
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
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
大历三年(768)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
诗人李贺简介
![诗人李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0badc2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d.png)
诗人李贺简介诗人李贺简介李贺字长吉。
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人李贺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贺简介李贺(公元790年-817年),字长吉,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他祖籍陇西,生于河南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三乡),因此得一称号李昌谷。
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不过早已落魄,所以从小家境贫寒。
但他的聪慧却不被贫穷掩盖,七岁就会写诗,被认为是神童。
长大后又十分刻苦,每日骑驴出门,想到好的诗句就写下来扔进自己背的锦囊里,“呕心沥血”的典故就来源于他,由此虽然年轻在当时颇有诗名,深受韩愈等文学大家的信欣赏。
李贺一生积极入世,可惜一直仕途不顺。
先是为父亲服丧而晚参加科举三年,之后又被人妒忌,因父亲名字里的“晋”与进士科的“进”犯忌讳又不能参加。
后来虽然经人推荐靠父荫得了一从九品的小官,可是升迁无望。
李贺辗转多地以求前途,甚至当过三年幕僚,可最后也还是功名未成,悲愤抑郁之中患上重病,年仅27岁就早夭了。
官场不得已,却不减李贺在诗歌上的成就,他被后世称为“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齐名。
李贺的诗歌以诡异见长,内容上以书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为主,此外也有许多借古讽今的诗,批判唐朝当时的贪官污吏,同情百姓的疾苦。
他常常应用中国古老的神仙鬼怪的神话传说,王母、嫦娥、月宫等都时有在诗中出现,极具奔放的想象力。
诗词特点李贺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
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李贺名词解释
![李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8e078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0.png)
李贺名词解释李贺,唐代文学史上独具一格的诗人,被誉为“诗鬼”。
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辞藻华丽而著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下面将为你解释一些与李贺相关的名词,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位文学巨匠。
1.李贺:李贺(约公元812年-约公元858年)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他生于大唐盛世,经历了安史之乱等社会动荡。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豪情壮志和个性张扬的情感表达,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2.诗鬼:李贺被称为“诗鬼”,这个称号源于他的诗歌风格的独特性。
他的诗作奇特离奇,既有美丽的自然描写,又有疯狂的想象和叙事。
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狂热,故被后人称为“诗鬼”。
3.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
在唐朝,诗歌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
李贺正是在这个时代独树一帜的存在。
4.豪放奔放:豪放奔放是李贺诗歌风格的显著特点。
他的诗作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常常以宏大的气势和雄浑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他的诗歌充满了张扬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矛盾冲突的反思。
5.辞藻华丽:辞藻华丽是指李贺诗作中瑰丽多彩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语言表达。
他善于使用形容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句富有音乐性和视觉感。
他的诗歌语言华丽、辞藻丰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视觉冲击。
李贺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一格的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辞藻华丽为特点。
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揭示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生境遇。
通过对李贺这位文学巨匠的名词解释,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影响力,也能更好地欣赏他那些独具一格的诗作。
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鬼才”
![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鬼才”](https://img.taocdn.com/s3/m/a799f88f9b89680203d8256d.png)
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鬼才”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李贺,他的诗作是多变的,并且诗作中想象丰富奇特,被人们称之为“鬼才”。
李贺,字长吉,是唐代中期一个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二百四十多首诗歌传于后世,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被后人称为“鬼才”。
宋朝著名诗人宋祁曾将大诗人李白和李贺作比较说:“太白为仙才,长吉鬼才。
”也有人说:“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
”那么为什么李贺被称为“鬼才”呢?这主要是从李贺的诗风上作出的评价,因为李贺写的诗的特色很怪,充满“鬼气”。
李贺是唐宗室的后裔,家道没落,虽然才华出众,但仕途蹭蹬,身体多病,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就英年早逝。
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作为唐室王孙的李贺,目睹了朝政的混乱,国势的衰微,加上自己命运的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自己的这种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写作中。
他熔古烁今,用他独特的创意、旷世的奇才,借助于荒坟野草、牛鬼蛇神这一类怪异的形象和荒诞的意境,来表达自己怨恨悲愁的情绪和感时叹世的心情。
李贺是浪漫主义诗人,想像极为丰富奇特,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艺术手法,搜奇猎艳,以丰富的想像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创造出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具有幽婉、冷艳、凄唳的色彩和情调。
他喜欢用鬼字、魂字、泣字、死字、血字。
如:“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
”、“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李贺尤其喜欢荒郊野鬼、香魂梦语这一类阴冷幽峭的艺术形象如;“嗷嗷鬼母哭秋郊”、“秋坟鬼唱鲍家师”、“鬼灯如漆点松花”、“海神山鬼来座中”、“雨冷香魂吊书客”、“我有迷魂招不得”、“楚魂寻梦风颸然”、“左魂右魄啼肌瘦”、“鬼雨洒空草”、“鬼哭复何益”等,这种扑捉鬼魂形象入诗的奇特构思,在古代诗人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来了。
这正是李贺的诗风与众不同、自成一体的艺术所在,也是李贺诗歌最成功的因素。
资料简介_李贺简介
![资料简介_李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de7d10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3.png)
资料简介_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年-约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多样,经常应用领域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表示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存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道。
李贺就是继在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乐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宗室王孙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
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李贺回忆家境时说:“我在山上比涅,一亩嵩硗田。
夜雨叫做租吏,掘声亮交关。
”(《送来韦仁实兄弟入主中原》)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请“边上专门从事”。
大历三年()回去蜀供职,曾与表兄杜甫碰面于公安,“飘泊”一生,至李贺长大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晋升,任陕县而令,但没多久老死。
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
古代诗人李贺的雅称
![古代诗人李贺的雅称](https://img.taocdn.com/s3/m/1d88a58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4.png)
古代诗人李贺的雅称1. 李贺呀,被称为“诗鬼”。
就像在那阴森的古宅里,有个独特的幽灵在写诗。
我跟朋友聊起古代诗人,朋友说“谁是诗鬼啊?”我就特兴奋地告诉他是李贺。
他那些诗,就像黑夜里闪烁的鬼火,神秘又迷人。
2. 李贺有个雅称叫“李昌谷”。
这就好比一个地方有了一个独特的标志。
有一次读书会上,有人问我“李昌谷是谁的别称呀?”我当时就像个知识渊博的小老师,自豪地说是李贺。
他的诗就像那谷中的幽兰,独特而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3. 他还被称为“鬼才诗人李贺”。
你想啊,鬼才那得多厉害。
我曾经和同学争论谁是古代最有创意的诗人,我说“那鬼才诗人李贺肯定算一个!”他那些奇思妙想的诗,就如同鬼斧神工般的艺术品。
4. 李贺也被叫做“李长吉”。
这名字就像一首简单又动听的小曲。
我和爷爷谈论诗词的时候,爷爷问“李长吉是谁呢?”我就迫不及待地给他讲李贺的故事。
李贺的诗就像爷爷讲的古老传说,充满了奇幻的色彩。
5. 人们称他为“瘦马诗人李贺”。
想象一下,一匹瘦马在文学的荒原上孤独奔跑。
我在文学社的时候,有个小伙伴说“瘦马诗人?好奇怪的称呼。
”我就绘声绘色地给他讲李贺的境遇和他诗中的那种孤独感,他的诗就像瘦马的蹄印,深深浅浅印在文学的大地上。
6. 李贺有个雅称“长吉鬼才”。
这就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标签。
我在给表妹讲古代诗人的时候,表妹问“长吉鬼才是谁呀?”我便眉飞色舞地给她讲李贺,他的诗就像神秘宝盒里的珍珠,每一颗都闪耀着奇异的光。
7. 他可被叫做“诗中鬼才李贺”。
这就如同在一群诗人里,他是那个独特的幽灵诗人。
我和邻居大哥谈论诗词,大哥疑惑“诗中鬼才?”我马上激情满满地介绍李贺。
他的诗就像幽灵的低语,在你的耳边诉说着奇幻的故事。
8. 李贺被人誉为“李昌谷先生”。
这就像一个古老的尊称。
我在参加诗词讲座的时候,有人小声问“李昌谷先生是谁呀?”我就激动地站起来说是李贺。
他的诗就像先生的教诲,充满了智慧和神秘的气息。
9. 他还有雅称“李鬼才”。
诗人李贺被人们称为什么
![诗人李贺被人们称为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def7c6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b.png)
诗人李贺被人们称为什么李贺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
那么诗人李贺被称为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诗人李贺被称为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李贺的雅号李贺的雅号是诗鬼,与诗仙诗圣齐名。
李贺出生于中唐时期,有李氏王族血脉。
可是这份血脉非常的稀薄,李贺家族与皇族的关系已经很疏远。
李贺的家庭并不富裕,但父亲依旧让他读书习字。
李贺在十来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写很好的文章,赢得了一个鬼才的称号。
李贺的父亲名字上有一个晋字,晋与进同音,嫉妒李贺的人认为他应该要避父亲的名讳不应该去考进士。
好友韩愈鼓励李贺去应试。
李贺虽然上了京城,但是却没有下场考试,导致他落榜了。
李贺写了许多抒发内心不平的诗句。
后来因为李贺是王室后裔,加上韩愈为他作保,李贺依然做了一个九品小官。
三年后,李贺因病辞官,回到了故乡。
李贺自幼体弱多病,没满三十岁就去世了。
李贺杰出的名声都是在京城为官的三年积累下的。
在长安时,李贺虽然自己心情不好,但经常参加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大大增加了他的阅历,增长了他的诗文写作才华。
李贺的大多数作品都产生在这个时期。
李贺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诗中针砭时事,对劳苦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诗文艺术方面,李贺体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构思,富有创新性。
鲁迅和毛泽东都很喜欢读李贺的诗。
但是李贺的诗也是有缺陷的。
李贺英年早逝,阅历仍尚浅,诗句中体现出的想法还不够成熟。
李贺的雅号不像李白一样人尽皆知,但是李贺的才华足以和前辈比肩。
李贺为什么叫诗鬼唐朝李贺也许算不上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他可以说是最不幸的诗人。
身怀诗才却一生不得志,27岁就早早驾鹤西去,这应该是后世被称他为“诗鬼”的原因之一。
首先,这个称号是对李贺在诗歌方面天赋的肯定,所谓“鬼才”。
据说他七岁就能写诗,已名动京城。
当时的大文学家韩愈和皇甫湜不信,就前去拜访。
于是,两人给李贺出题,他也不紧张,拿笔就写下了一首《高轩过》,先说两位大人来时多么气派,在盛赞他们的学识和地位,最后说明自己的处境和抱负。
唐代李贺的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089a9c202020740bf1e9b6a.png)
唐代李贺的简介【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诗仙”、“诗佛”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人物轶事】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①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
②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
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
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湜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
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时,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
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这首说的是: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李贺的背景资料
![李贺的背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b1687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5.png)
李贺的背景资料李贺的背景资料李贺被称为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李贺的背景资料,希望大家喜欢!1.李贺简介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
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
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已没落。
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
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
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
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
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
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
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
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
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
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
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
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
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
有《李贺诗歌集注》。
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伟大诗人李贺为什么叫诗鬼
![伟大诗人李贺为什么叫诗鬼](https://img.taocdn.com/s3/m/626422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9.png)
伟大诗人李贺为什么叫诗鬼伟大诗人李贺为什么叫诗鬼唐朝李贺也许算不上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他可以说是最不幸的诗人。
身怀诗才却一生不得志,27岁就早早驾鹤西去,这应该是后世被称他为“诗鬼”的原因之一。
首先,这个称号是对李贺在诗歌方面天赋的肯定,所谓“鬼才”。
据说他七岁就能写诗,已名动京城。
当时的大文学家韩愈和皇甫湜不信,就前去拜访。
于是,两人给李贺出题,他也不紧张,拿笔就写下了一首《高轩过》,先说两位大人来时多么气派,在盛赞他们的学识和地位,最后说明自己的处境和抱负。
虽然现在认定这首诗是李贺二十岁时所作,但也能说明他年少有诗才,声名远扬。
可惜有如此大才的李贺一生却十分不幸,怀才不遇仕途不顺,使他悲愤,二十岁就已经“一心愁谢如枯兰”;之后妻子的早逝,又加剧了他的感伤。
最终李贺只在世了27年就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李贺是极具想象力的浪漫主义派,他的诗歌常常涉及神仙和鬼怪。
同样如此写诗的还有“诗仙”李白,与他不同的原因在于李贺诗歌的感情多是悲伤、苦闷的,这与他的境遇和性情有关。
因此,李贺可以说是向死而写诗,是在用鬼眼在看人间,“诗鬼”名副其实。
此外,“诗鬼”之名与李贺本人的长相大概也颇有关系。
据记载,李贺长相十分奇特,也可以说是丑陋,身材纤细瘦弱,几乎长到一起的眉毛,手指很长像鸡爪。
这不像鬼,像什么呢。
李贺的诗李贺的诗歌因为他独特的风格而被后世称之为“长吉体”,在诗坛中独树一帜,影响极大。
李贺虽然英年早逝,但作品不少。
据记载,晚唐时李贺的诗被整理成集,共233首,而宋朝以后流传至今共四卷220首。
就内容和题材上来说,李贺的诗可以分为四种。
一为借古讽今,他所处的中唐已经开始衰败,藩镇割据、朝政腐败、百姓疾苦,这样的国家和社会现状,主要是李贺为官时所作,他看在眼中写在诗里;二为发愤抒情,他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因此内心愤懑不满,李贺的这类诗歌既有积极豪迈的也有消极抑郁的`;三为神仙鬼魅,这是他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体现,而李贺以此常常抒发神鬼的虚假和生老病死的必然,多写鬼怪也是他不称为“诗鬼”的原因之一;四为咏人或咏物,实则是抒发自己和反映现实。
李贺资料简介
![李贺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4d3c0c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e.png)
李贺资料简介李贺资料简介李贺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称作为“诗鬼”,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简介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称为“诗鬼”。
李贺的生平故事正史所载李贺资料甚少,其生平仅见于李商隐的《李贺小传》与杜牧应沈子明之请所撰的《李长吉集序》,以及一些唐人笔记如张固的《幽闲鼓吹》、彭大翼《山堂肆考》。
少年时代李贺外貌特别,巨鼻,浓眉,身材瘦长,还留着长长的指甲。
因体弱多病,不到十八岁,头发就开始发白。
从束发读书以来,阅读了经传史牒、诸子百家、古小说等方面的书籍。
对于古诗有特殊的爱好,垂髫之年,就熟读诗经、楚辞、古乐府、汉魏六朝诗歌以及当代许多诗人作品。
李贺经常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骑着一匹瘦马,背个破锦囊,离开家门,四处出游。
一路上仔细观察景物,为使之再现于自己诗中而搜索枯肠。
一有所得,立即记在纸上,投入破锦囊中。
晚上归来,再把白天所记整理成文,投入另一囊。
母亲见此状心疼的说:“是儿当要呕出心乃已尔!”由于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上刻苦学习创作,因此诗名很早就传扬海内。
少年时代写作的乐府诗,就能与老一辈诗人李益、张籍媲美。
王定保《唐摭言》记载:李贺七岁时,大文豪韩愈和洛阳名士皇浦湜登门拜访,李贺当即挥笔作《高轩过》诗以答谢。
这则传闻,虽与事实有所出入,但符合李贺思想、艺术较早成熟的实际情况。
十八岁那年,满怀着理想与希望,告别朝夕相处的亲人,离开家乡,踏上求取功名、期望施展抱负的人生道路。
遭谗落第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从家乡昌谷来到唐朝的东都洛阳准备参加这一年的府试,这年恰巧极负盛名的文学家韩愈因出任国子博士,受人毁谤,来洛阳上任,李贺久仰大名,带了自己的诗稿,登门拜访,成功获得韩愈的赏识。
皇甫湜也在这一年认识李贺。
这年李贺凭著出众的才华,很顺利地通过府试,接着要去长安应礼部试。
他的应试诗《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记录青年诗人初试锋芒时那种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神情。
关于李贺的简介
![关于李贺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29f72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e.png)
李贺的简介关于李贺的简介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人,后世因称“李昌谷”。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祖籍陇西,故自称“陇西长吉”。
李贺少为诗章,十五六岁时,以工乐府与先辈李益齐名。
凡少年得意者,大都命运多蹇。
早岁,李贺受到前辈皇甫湜、韩愈的奖掖。
当是时,李贺意气风发,应进士第,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诋毁者怕其争名,遂攻击他不避父讳。
为此,名震一时的大文学家韩愈为其鸣不平,作《讳辨》回击诋毁李贺者,然贺终不能登第。
后来,李贺入京任从九品的奉礼郎,官微俸薄,因困顿无援多有不平之气。
在京时,李贺住崇义里,与名士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成为密友。
三年后,李贺辞官离开长安回昌谷老家。
然贫无以继,遂赴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好友张彻。
李贺一生体弱多病,27岁英年早逝。
据杜牧《李长吉歌诗叙》,李贺曾将手编诗集四编付于好友沈子明,收诗233首。
稍后,李商隐亦称李贺诗存四卷。
很有意思的是,杜牧与沈子明亦为至友;贺姊嫁给王氏,李商隐亦娶王氏之女。
杜牧、李商隐的生活年代虽略晚于李贺,但由于他们与李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故其说法可信。
据此可知,后世流传的李贺诗集实出自李贺之手,基本上保持了李贺诗集的原貌。
亦可知,李贺诗名实播自唐代,得力于沈子明、杜牧、李商隐等人。
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
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
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
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
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
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唐代诗人李贺的资料
![唐代诗人李贺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0d7397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b.png)
唐代诗人李贺的资料唐代诗人李贺的资料关于唐代诗人李贺,大家知道多少关于他的事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
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
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已没落。
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
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
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
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
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
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
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
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
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
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
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
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
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
有《李贺诗歌集注》。
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诗鬼·李贺生平简介
![‘诗鬼·李贺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4c7d09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f.png)
‘诗鬼·李贺生平简介生平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人物轶事: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①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
②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故事。
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
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湜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
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时,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
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这首古诗说的是: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李贺被尊称为什么-
![李贺被尊称为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3ad325cb84ae45c3b358ceb.png)
李贺被尊称为什么?导语:李贺被尊称为什么?李贺是唐朝诗人,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在人们心中,诗人李贺是非常独特的。
李贺被尊称诗鬼!李贺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其他诗人的尊称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2、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5、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6、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7、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8、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9、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10、诗佛--王维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11、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12、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13、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14、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15、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16、郑鹧鸪--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17、崔鸳鸯--崔珏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18、诗神--苏轼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李贺被称为什么
![李贺被称为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42b50b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4.png)
李贺被称为什么
李贺被后人称为“诗鬼”。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扩展资料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李贺的称号是什么
相信大家都读过不少由唐代诗人李贺所创作的诗作吧!那么你对这位是人有哪些了解,是否知道他的称号是什么?如果你想知道,那么你就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
答:诗鬼
诗人信息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长吉体诗歌开创者。
”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诗词成就【神仙鬼魅题材】
长吉插上想象的翅膀,以奔放热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描摹神仙境界,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话人物,银河、月宫等天国风光,出现在《天上谣》《梦天》等名作中,极尽奇丽谲幻之观。
但长吉诗也有另一种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洒空草”(《感讽五首》其三)、“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这也是后人称其为“诗鬼”的重要原因。
李贺诗中多仙境鬼域,一方面是因为他极度坎坷的人生有时令他极度的迷茫苦闷,然而更多的是体现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天上谣》),“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等诗肯定了万事万物的变化,指出了沧海桑田、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神弦》、《苦昼短》等诗更是直接写出神鬼的虚诞,矛头直指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唐宪宗,抨击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荒唐。
杜牧说:“梗莽邱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叙》),是对这类诗篇的总评。
其诗句如“楚魂寻梦风飕然”(《巫山高》)、“嗷嗷鬼母秋郊”(《春坊正字剑子歌》)、“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纸钱塞鸣旋风”(《神弦曲》)、“回风送客吹阴火”(《长平箭头歌》)等等,乍
读只觉鬼气森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在作者笔下,这些“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绝不是那些让人谈而色变的恶物。
有人说李贺“以哀激之思,作晦僻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
幽冷溪刻,法定当天。
”这种见解未免过于偏狭,李贺写鬼与其说是自感早天之兆,不如说是其逆反心理使然。
【咏物等其他题材】
其中如《李凭箜篌引》《申胡子觱篥歌》《听颖师弹琴歌》等,通过“石破天惊”的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绘音乐家的高超技艺和动人的音乐美,并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赞颂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手工艺。
《罗浮山人与葛篇》,描写织布老人织雨剪湘的绝技。
还有《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借咏笋以赞美青春的活力;《马诗二十三首》(长吉属马),借咏马以反映现实政治,抒发作者的愤激心情。
后两组诗并且运用了李贺不常用的绝句形式。
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
而象《美人梳头歌》一类作品,则体现了作者对贵族妇女生活的态度(一说新婚燕尔描写自己的妻子)。
人物评价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
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
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
【史书评价】
《旧唐书》
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
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
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
《新唐书》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
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
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
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