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_两型社会_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构建“两型社会”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1)循环经济理论。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人为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从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更大系统来分析经济问题,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物,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进步的“共赢”。因而,循环经济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

循环经济又称后工业经济,是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实质就是在资源投入和产品消费过程中,将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置于一个协调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

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循环。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是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关键点是把传统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中的污染排放用再生资源有效替换。循环经济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其核心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行动准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4R原则。要求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生产领域要改变单纯依赖外延发展,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社会生活领域,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减少浪费,杜

绝攀比之风,引导适度消费;教育领域,要求学校课程建构

应立足于现实条件,注重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非再生性资源的适度开发,充分而不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有序进行课

程建设。

因此,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四个方面:一是资源开采环节中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情况;二是资源消耗环节中的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废弃物产生环节中的资源循环回收和综合利用情况;四是社会消费环节中的绿色消费的实施情况。

(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以及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这里的环境包括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构筑设施

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原材料供给的源、产品和废弃物消纳的汇及缓冲调节的库)及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体制、组织、文化、技术等)。它们与作为主体的人一起构成“社会一

经济一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构成错综复杂的人类生态关系。也就是说,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许鞍铭

[作者简介]许鞍铭,湖南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湖南省教育厅信息管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81)。

[基金资助]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群建构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XJK08BZC031)阶段性成果。

[摘要]2007年,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年多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进行综合评价还在探索之中。本文从理论依据、指标体系建构、具体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并从实证的角度加以论证,既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又为精品课程群建构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两型社会;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0)03-0059-04

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正是建设“两型社会”所追求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发展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和方法都适合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践。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则是不同阶段的课程建构与实施,必须是对人的发展是可以持续的。

2、“两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成根据上述理论和“两型社会”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应包括三级指标体系,第一层为

总目标层,即“两型社会”综合评价层;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包含了五项能够衡量“两型社会”综合发展情况的状态和特征指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这五项属于高度概括化的二级指标,是评估的核心;第三层有26个指标,每个指标隶属于一个子目标层,它们构成了指标体系的最底层,是对子目标层的具体细化(表1)。

表1“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R 1R 2R 3R 4R 5R 6R 7R 8R 9R 10R 11R 12R 13R 14R 15R 16R 17R 18R 19R 20R 21R 22R 23R 24R 25

万元G D P 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综合能源产出率(万元G D P/吨标准煤)人均用水量(立方米/人)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占G D P 比重%

森林覆盖率(%)

人均造林面积(公顷/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人均G

D P(万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 D P 比重(%)

第三产业产值占G D P 比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每万人中科研技术人员数(人)

人均教育经费(预算内)(元)

R &D 经费占G D P 的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 D P 比重(%)能源加工转化利用率(%)人口城镇化率(%)产业非农化率(%)

就业非农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二级指标

权重(ω)三级指标

权重(u)指标代码20162416242622161620202430131318231625182520201520

252515

15

20

“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数

“Tw o-orient ed ”societ y R oland R at ing

资源节约指数

(F1)

环境友好指数

(F2)

经济发展指数

(F3)

科技创新指数

(F4)

社会进步指数

(F5)

二、“两型社会”的评价方法

1、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量

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

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事物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系统。指标是综合评价的依据。但指标体系法虽能全面反映某一个事物的发展状况,却在不同事物间比较时会遇到困难,往往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