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 (1)
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
![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680fe09ad51f01dc381f1b2.png)
a
4
一、概述
1.天然产物定义 广义的讲,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都称为天然产物。 在化学学科内,天然产物专指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陆地、海洋)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及 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这些物质也许只在某 种或几种生物物种中才存在。 例:青霉素来自于真菌,抗癌药紫杉醇来自红豆杉、 杉树类或其内生菌),也可能分布极为广泛(甾体类 化合物、萜类等)。
这些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
a
13
3. 二次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常见的基本单位: C2单位(醋酸单位):如脂肪酸、酚类、苯酚 等聚
酮类化合物; C5单位(异戊烯单位):如萜类、甾类等; C6单位:如香豆素、木脂体等苯丙素类化合物; 氨基酸单位:如生物碱类化合物; 复合单位:由上述单位复合构成。
a
7
一、概述
例如:
HO C H
CH3 CH NH C H 3
L-ephedrine 左旋麻黄素
l -e p麻h黄e dErpihneedra左spp旋.中麻,黄平喘素、解痉
(麻黄 Ephedra spp.中〕 平喘、解痉
a
8
一、概述
HO
OH OH
O
Rutin 芦丁
r utinos e
OH O
Rut作来in用源::降槐芦低花血米丁管So脆ph性ora,ja防po高ni血ca压的和花动蕾脉中硬化的 (槐治花疗米辅助S药ophora japonica 的花蕾中〕 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 动脉硬化的治疗辅助药
a
31
(4)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
仿生合成是模拟生物体内的反应来进行有机合成,以制取需
天然产物总结
![天然产物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d8cd1a14791711cc7917d3.png)
一、各物质的成分类别1.生物碱:吗啡、延胡索乙素、阿托品、小檗碱、苦参生物碱、蝙蝠葛碱、利血平、麻黄碱、奎宁、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喜树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三尖杉碱、紫杉醇、古柯碱、莨菪碱、蓖麻碱、胡椒碱、菸碱、茶碱、可可豆碱、咖啡碱、雷公藤碱2.黄酮类化合物1)黄酮及其苷类:芹菜素、木犀草素、黄岑苷(O-苷、葡萄糖醛酸苷)2)黄酮醇及其苷类:山奈酚、杨梅素、槲皮素、芦丁3)二氢黄酮类:橙皮苷(O-苷)、甘草素、甘草苷4)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槲皮素、二氢桑色素、黄柏素-7-0-葡萄糖苷5)异黄酮类: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葛根素(碳苷)、葛根素木糖苷6)二氢异黄酮类:紫檀素、三叶豆紫檀素、高丽槐素、鱼藤酮7)黄烷-3-醇类:儿茶素、表儿茶素8)黄烷-3,4-二醇类:无色矢车菊素9)查尔酮:红花苷10)二氢查耳酮:梨根苷11)花色素:矢车菊苷元、飞燕草苷元、天竺葵苷元、12)双苯吡酮类:异芒果素3.萜类化合物1)开链单萜①萜烯类:月桂烯(香叶烯)、罗勒烯、别罗勒烯、二氢月桂烯②醇类:香茅醇、香叶醇、橙花醇、芳樟醇、薰衣草醇③醛类:柠檬醛、香茅醛、羟基香茅醛④酮类:万寿菊酮、二氢万寿菊酮2)单环单萜①萜烯类:柠烯、松油烯、异松油烯、水芹烯、α-萜品烯②醇类:薄荷醇(脑)、松油醇、香芹醇、紫苏醇、胡薄荷醇③醛酮类:水芹醛、紫苏醛、薄荷酮、香芹酮、二氢香芹酮、胡椒酮3)双环单萜①蒎烯型:蒎烯、松香芹醇、桃金娘烯醇、马鞭草烯醇②莰烯型:樟脑、龙脑(冰片)、莰烯、日菊醇、异龙脑(异冰片)③蒈烯型:蒈烯④其他:葑醇、桧烯、侧柏酮4)环烯醚萜类:栀子苷、梓醇5)倍半萜:青蒿素、法呢醇、橙花叔醇、天蚕蛾保幼激素、脱落酸、保幼生物素、石竹烯、α-山道年6)二萜类:维生素A、叶绿醇、穿心莲内酯、紫杉醇(红豆杉醇)、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羟内酯、赤霉素A37)二倍半萜:蛇孢假壳素A、粉背蕨二醇、粉背蕨三醇8)三萜类:乌苏酸、雪胆甲素、β-胡萝卜素、大戟醇、棒锤三萜A、角鲨烯(无环三萜)、龙涎香醇(三环三萜)、羊毛脂甾醇(四环三萜)、甘草次酸(五环三萜)、齐墩果酸(五环三萜)9)四萜类:类胡萝卜素4.三萜皂苷四环三萜类1)羊毛甾烷型:黄芪苷2)达玛烷型:人参皂苷3)葫芦烷型:雪胆甲素苷五环三萜类1)齐墩果烷型:甘草次酸、甘草酸2)乌索烷型:积雪草苷5.醌类:1)苯醌类:辅酶Q2)萘醌类:胡桃醌、蓝雪醌、紫草素、异紫草素3)菲醌类:丹参醌4)蒽醌类:大黄素(蒽醌衍生物大黄素型)、茜草素及其苷类(蒽醌衍生物茜素型)、柯桠素、芦荟苷(蒽酚蒽酮衍生物)、番泻苷A、B、金丝桃素(二蒽酮类衍生物)6. 天然苯丙素类:香豆素、木脂素二、名词解释1.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是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的一门科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
天然产物化学课后习题1
![天然产物化学课后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5ff4237d168884868762d6f4.png)
醌1、对所有的醌类化合物,其MS的共同特征为___分子离子峰_____通常为基峰,出现失去___1~2分子CO_______的碎片峰。
2、小分子的苯醌和萘醌类具有____挥发性_________,能随水蒸气蒸馏。
3、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类型有苯醌,萘醌,_菲醌_,_蒽醌_。
4、活性次甲基试剂以及无色亚甲蓝溶液可用来区分苯醌、萘醌与蒽醌,两种显色反应中,蒽醌___不显色。
5、中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___菲醌类_____。
6、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 常用( C )试剂。
(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
多呈橙、红、紫红色及蓝色。
)A、无色亚甲蓝B、5%盐酸水溶液C、5%NaOH水溶液D、甲醛7、采用柱色谱分离蒽醌类成分,常不选择的吸附剂是(B)A、硅胶(√)B、氧化铝(不易用氧化铝,尤其不易用碱性氧化铝)C、聚酰胺(√)D、葡聚糖凝胶8、大黄素性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为(C)A、一个苯环的β位B、苯环的β位C、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上D、醌环上9、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并简要的说明原因。
分子中Ar-OH的数目、位置不同则酸性强弱有差异,含-COOH > 2个以上β-OH > 1个β-OH > 2个α-OH > 1个α-OHB>10、天然的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请回答为哪四种,并画出各类的母体结构。
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等四种类型。
11、比较下列蒽醌的酸性强弱,并利用酸性的差异分离他们,写出流程。
A. 1,4,7-三羟基蒽醌B. 1,5-二羟基-3-COOH蒽醌C.1,8-二羟基蒽醌 D .1-CH3蒽醌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将按下列顺序排列:含-COOH > 2个以上-OH > 1个-OH > 2个-OH > 1个-OH5%NaHCO3 5%Na2CO3 1%NaOH 5%NaOH ————————可用于提取分离——————————pH梯度萃取法多糖课后习题1多糖是有10个以上的_____单糖_____单元通过____苷键____连接而成。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第一章-总论)剖析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第一章-总论)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d204946529647d272852fd.png)
天然产物化学教案授课对象2002级生物工程学院授课人林治华授课单位制药工程系授课时间 2003~2004二学期天然产物化学教案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天然产物化学为药学专业的专业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校的安排,课堂讲课36学时。
天然产物化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常用的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和各种结构鉴定方法。
各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在讨论了糖和苷的一般性质和结构研究法基础上,将所有的天然产物按照其结构母核分为苯丙素类、蒽醌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三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等七个部分,详细论述了它们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并结合生物活性及应用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合物。
现将每章节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时数、教学重点和难点、思考题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2.掌握研究天然产物的方法:(1)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2)掌握色谱技术中洗脱剂选择的原则;(3)熟悉天然产物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部分)重点、难点、疑难解析一、天然产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天然产物是包括了存在于陆生动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成分,甚至还可以包括人与动物体内许多内源性成分(包括天然药物、天然树脂、天然精油、天然高分子、天然香精、天然色素等等)。
天然产物是由各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
如在陆生植物体内的主要成分就有:生物碱、萜类、甾体、苷类、黄酮类、蒽醌类、糖类、蛋白质、脂类等等。
不同的天然产物在其组成和含量等方面具有生命体的一般特征,某一相同的化学成分可能分布于各种不同的天然产物中,同时,不同来源的天然产物,所含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有效成分(active compound)(1)在药理和生物学角度来看是指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化学上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来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2)在食品领域中,有效成分的范畴可扩展到除生物活性成分、功效成分之外,如:营养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成分等。
天然产物分析及应用
![天然产物分析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ff7f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9.png)
天然产物分析及应用天然产物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包括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的化合物。
这些天然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常常具有独特的活性和药理作用,因此在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医药领域,天然产物被广泛用于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许多药物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或合成而来的,例如利用中药材制剂的中成药。
许多植物提取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和治疗。
例如,乌梅中的酸梅酸可用于治疗乙肝和肝癌;蛇毒中的巴斯德氏酸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紫杉醇是一种来自于太平洋紫杉树的天然产品,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肿瘤。
其次,在农业领域,天然产物被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许多植物提取物具有杀虫、杀菌、抗逆境等作用,被广泛用于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
例如,菊花中的马利肟可以制备杀虫剂,山梨醇可用于制备植物生长调节剂。
此外,在化工领域,天然产物可用作化妆品、香料和食品添加剂等。
许多天然产物具有独特的气味和化学结构,被用于提供香料。
例如,香草中的香草醇具有独特的香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
许多植物提取物也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白等功效,被广泛用于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
此外,天然产物还被应用于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
例如,利用植物提取物可以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煤,减少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
许多植物还具有吸附重金属、净化水体等环境修复作用。
总的来说,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新药研发和创新产品开发的重要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然产物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1)天然产物cassiarinsa和b的全合成(2)喜树碱类药物sn38及其新衍生物的合成
![(1)天然产物cassiarinsa和b的全合成(2)喜树碱类药物sn38及其新衍生物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096eb100fc4ffe473368ab21.p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1)天然产物CassiarinsA和B的全合成(2)喜树碱类药物SN38及 其新衍生物的合成 姓名:姚元山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有机化学 指导教师:姚祝军 2011-04-20摘要摘要(1)疟疾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其对人类的危害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即使 是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每年仍有数百万的人死于这种以蚊虫叮咬作为主要 传染途径的疾病。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在抗疟斗争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并 没有根除这一恶疾。
与此相反,近年来发现疟原虫对已有的抗疟药物交叉抗药性 越来越严重,因此发展新的抗疟药物重新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2007 年,日本科学家 Morita 等从印尼豆属植物铁刀木(Cassia siamea)的 叶中分离到两个结构新颖、具有优良抗疟活性并且低毒性的生物碱 cassiarins A 和 B。
根据它们的结构特点,我们从同一起始原料出发,成功地发展了三条不同 的全合成路线,其中包括一条仿生全合成路线。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完成了三个 cassiarin A 衍生物的合成。
(2)目前,癌症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由其导致的死亡人 数也在逐年增加。
随着现代药物和生物化学的发展,化学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占据 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喜树碱是由 Wall 等人在 1966 年从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具有优良抗癌活性的五 环生物碱。
虽然喜树碱的临床研究并不成功,但是作为先导化合物它为我们的抗 癌药物研究指明了方向。
目前,喜树碱家族在售的抗癌药物有伊立替康 (Irinotecan)和拓扑替康(Topotecan) ,并且有许多化合物处于临床研究的不同 阶段。
考虑到喜树碱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对天然资源的依赖性以及发展新的喜树碱 衍生物药物的需要,我们小组于 2007 年和 2008 年先后发展了两条温和、高效的 喜树碱全合成路线。
本论文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 SN38 的全合 成和 30 个新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
天然产物化学05__黄酮类化合物 (1)
![天然产物化学05__黄酮类化合物 (1)](https://img.taocdn.com/s3/m/65af2bd44028915f804dc2a9.png)
黄酮、二氢黄酮醇不显色。
桂皮酰系统
O
O
苯甲酰系统
在上述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尤其在7-位及4’-位引 入—OH及—OCH3等供电基后,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但 在其它位置引入—OH、—OCH3等供电基影响较小。 花色苷及其苷元的颜色随 pH 不同而改变,一般显红 色( pH 7 )、紫色( pH8.5 )、蓝色( pH8.5 )等颜色。
第一节 结构类型
一、基本结构
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2-苯 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 ( A- 与 B- 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 一系列化合物。
8
7 6 5
O
1
2 7 3 4 6
8
O
4
1
2' 2 1' 3 6'
3' 4' 5'
O
色原酮
8
O 2-苯基色原酮
O
1 2' 2 1' 3 5 4 6' 5' 4' 3'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具 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 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分布概况
存在科属:存在于双、单子叶植物、裸子、蕨类植物、
低等植物
常见中药:槐米、黄芩、葛根、银杏、桑叶等
存在部位与形式: 花、果、叶 ----以苷为主要存在形式 木部---多为游离状态 皮、根、茎部位--- 两种存在形式
OH
O
柏黄酮
HO HO O
O
OH
O
OH O
OH O
扁柏黄酮
其他黄酮类:
1、花色素类 2、黄烷醇类
1第一章 天然产物化学绪论
![1第一章 天然产物化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358a141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7.png)
1、一次代谢和二次代谢
▪ 一次代谢产物: ▪ 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
养作用的成分类型。
▪ 二次代谢产物: ▪ 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
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 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2、生物合成假说的提出
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 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是由各 种化学成分所组成的复杂体系。
几个相关的概念
有效部位群
单体 有毒成分
有效部位 无效成分
有效成分
一、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 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
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次生代 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 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的一门科学, 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目的是希 望从自然界中获得具有一定价值的物质。
黄连素
中药药源的扩大
黄连素 穿心莲内酯
芦荟系列
黄连 黄柏 三颗针 伏牛花 白屈菜
四种药物成为21世纪的“新星”
蓝色药物 绿色药物 基因药物 微生物药物
新药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一些过去未知的植物微量成分被发现,其中不乏具有较 强生物活性的成分
如人参和三七中的环肽,可能是一类新型活性成分;大 蒜水溶性成分的研究,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新药研究 提供先导化合物。
天然化合物与次级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引 起人们的关注,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可能生 合成途径相似.
茴香脑、丁香酚等化合物都有相同的C6-C3骨架 罂粟碱(papaverine)木兰碱(magnoline)小檗碱 (berberine)等生物碱结构中也含有多巴的结构。 萜类中含有重复的异戊二烯结构。
天然产物化学练习题整理28页学生复习版2014.5.10(1)
![天然产物化学练习题整理28页学生复习版2014.5.10(1)](https://img.taocdn.com/s3/m/3d84d0a5d1f34693daef3e7c.png)
一、名词解释先导化合物:又称原型物,是指具有特征结构和生理活性并可通过结构改造优化其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盐析法: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使其溶解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或被有机溶剂提取得到。
沉淀法:利用某些植物成分与某些试剂产生沉淀的性质而得到分离或除去“杂质”的方法称为沉淀法。
UV光谱测定用的“诊断试剂”:UV光谱中,加入某些试剂导致光谱发生变化并可依据此变化判断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对结构具有诊断意义,称为诊断试剂。
正相分配色谱: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时(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液等),流动相则用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极性有机溶剂的液-液分配色谱。
反相分配色谱:当分离脂溶性化合物时(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固定相可用液体石蜡,而流动相则用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有机溶剂的液-液分配色谱。
糖苷、苷元、苷键:又称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和非糖物质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糖苷中糖的部分叫糖基,非糖部分叫配基或苷元。
糖基和苷元之间的化学键称为糖苷键。
变旋光现象:某些单糖结晶溶于水时比旋光度逐渐改变而达到一个常数的现象称为变旋现象(作用)。
生物碱的pka:生物碱共轭酸离解常数的负log值。
生物碱沉淀反应:生物碱在酸性条件下与某些试剂生成不溶于水的的复盐或络合物沉淀的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泛指两个苯环(A 与B)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具C6-C3-C6结构。
挥发油:也称精油,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环烯醚萜:为蚁臭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多与糖结合形成苷。
萜类化合物: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及其含氧的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
硝酸银络合色谱:挥发油成分中的双键与硝酸银形成π络合物,根据它形成的难易程度和稳定性的差别,而得到层析分离。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https://img.taocdn.com/s3/m/d5a0956625c52cc58bd6bee9.png)
研究证明,主要存在于番茄、番石榴、西瓜 等食物中的番茄红素,能有效阻止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胆固醇)的氧化,防止皮肤受紫外线伤 害,抑制癌细胞的增加和扩散,预防前列腺癌的 发生和恶化等多种生理功能。
玉米黄素和叶黄素,虽然其猝灭单线态氧的 活性比β-胡萝卜素低,但其除了具有类胡萝卜素 同样的生理活性外,还具有独特的护眼功能。
维生素E,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其猝灭单线 态氧的速率常数单位为0.3,而叶黄素为8,玉 米黄素(Zeaxanthin)为10, β-胡萝卜素为 14,斑蝥黄质为21,虾青素为24,最高的番茄 红素为31。 由此可见,不会转变为维生素A的番茄红 素,同属于类胡萝卜素,其抗氧化活性是β-胡 萝卜素的2.2倍,是目前常用食品抗氧化剂-维 生素E的100倍。
天然产物化学是植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 化学、农业化学的基础,与生物学、药物学、农 艺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医 药、食品、轻工、化工等领域。
二、一次代谢与二次代谢 目前,一次代谢及其产物的研究,归属于 生物化学的领域;而二次代谢及其产物的研究, 已扩展到天然产物化学、化学生态学、植物分 类学等学科。
降压药利血平,首先来自萝芙木;
对牛胰腺分泌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获 得了胰岛素; 美登木素、长春碱、喜树碱、三尖杉酯碱、 鬼臼毒素、紫杉醇、搏来霉素等天然产物化学 的研究,导致了一系列抗癌药物的出现。
另外,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为分子药理 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多药理学的分子机制,是在对强活性天 然产物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建立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明了许 多精密、准确的分离方法。 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先后应用于天然产 物的分离研究。由常规的柱色谱,发展到应 用低压的快速色谱、逆流液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溶色谱 (DCC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 相色谱、离心色谱等。
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重点知识总结
![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d84d23bb4daa58da0114abe.png)
第一章总论第一部分绪论(天然产物化学)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内容:内容包括各类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鉴定和生物合成途径等名词解释:1)生物活性成分(bioactive components):是经过不同程度药效学试验或生物学活性试验,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作用的成分。
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
(2)有效成分(active components) :具有生物活性且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active fraction):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总黄酮等。
(5)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分离部分。
(6)单体:即化合物,指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第二部分生物合成一次代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CO2与H2O合成为糖类→代谢出ATP、NADPH、核糖、丙酮酸等→代谢成核酸、蛋白质、脂质类等一次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又称为初级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对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二次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萜类,激素,色素等【二次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的生物中都能发生】生物合成途径(一)、常见的生物合成基本结构单元:C1单元多来源于L-蛋氨酸的S-甲基。
天然产物常见的结构类型
![天然产物常见的结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4fdfcf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0.png)
天然产物常见的结构类型
1. 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类、淀粉和纤维等。
2. 脂类:包括脂肪酸和甾体类等。
3.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具有多种功能。
4. 核酸:包括DNA和R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5. 生物碱:具有碱性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6. 二萜类化合物:包括植物中的有毒成分和药用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7. 酚类:包括酚醛树脂、植物酚和酚类化合物等。
8. 醇类:包括单元醇、多元醇和异构体等。
9. 酸类:包括有机酸和无机酸等。
10. 生物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
这些是常见的结构类型,天然产物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这些结构类型的组合。
什么是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一)
![什么是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一)](https://img.taocdn.com/s3/m/706fdd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0.png)
什么是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一)引言概述: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是一种生物学过程,涉及到生物体内合成并组合形成复杂的有机物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的概念、原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1.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1.1 生物合成的定义1.2 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1.3 生物合成的步骤和酶催化反应1.4 生物合成途径的多样性1.5 生物合成中的调控机制2. 组合生物合成的概念2.1 组合生物合成的定义2.2 组合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2.3 组合生物合成的重要性2.4 组合生物合成途径的分类2.5 组合生物合成途径的应用领域3.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与组合生物合成的区别和联系3.1 区别:反应类型和复杂度3.2 区别:合成路径和细胞内位置3.3 联系:共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4 联系:相辅相成的作用和重要性3.5 联系:相互促进的技术和方法4.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的实际应用4.1 药物发现和药物设计4.2 生化工程和工业生产4.3 农业和食品安全4.4 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研究4.5 新兴研究领域和前景展望5.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的未来发展5.1 技术创新和研究进展5.2 多学科合作和资源整合5.3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5.4 潜在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5.5 社会影响和伦理问题的思考总结: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通过生物体内的合成和组合来产生复杂的有机物质。
它们在药物发现、工业生产、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创新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在未来将继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天然产物是指动物1
![天然产物是指动物1](https://img.taocdn.com/s3/m/44a16fd93186bceb19e8bb71.png)
何首乌的成分及作用学号:108042013001 班级:2013级生物技术姓名:薛晓燕摘要:何首乌是一种天然产物,作为一种极有用处的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
何首乌主要成分为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和聚合原花青素,能够降脂保肝,抗衰老,治疗脱发、高脂血症等。
二苯乙烯苷为保肝降脂主要活性成分。
何首乌同时也具有毒性成分,如蒽醌类,服用量过大对胃肠产生刺激作用。
概述:何首乌,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生长在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主要成分为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和聚合原花青素。
何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1.化学成分何首乌是一种天然产物,具有多种功效。
何首乌主要含三类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及聚合原花青素。
此外还含有卵磷脂和多种微量元素。
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的代表成分是二苯乙烯苷,为保肝降脂主要活性成分。
蒽醌类包括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拟石黄衣醇、大黄素-8-甲醚、桔红青霉素、ω-羟基大黄素等,磷脂类包括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黄酮类主要有芦丁、木樨草素、槲皮素、槲皮苷、山奈酚和异红草素等,糖类包括D-葡萄糖、D-果糖、蔗糖等,微量元素有锌、钙、锰、铁、铁等。
2药理作用随着对何首乌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何首乌的药理作用,例如,何首乌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还能调血脂,护肝等等。
所以何首乌是一种经常拿来医治病之病人的中草药。
2.1益智作用研究发现,何首乌中的大黄素282O2β2D2吡喃葡萄糖苷能提高正常小鼠学习记忆力功能,大黄素282O2β2D2吡喃葡萄糖苷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可逆性,东莨菪碱会导致学习记忆障碍,而何首乌能够保护学习记忆,。
2.2 增强免疫功能何首乌提取物能使老年大鼠下降的胸腺重/体重比值,胸腺胞浆蛋白和核RNA及DNA含量,肝胞浆蛋白和RNA含量明显提高,降低肝核DNA含量,从而增强老年大鼠的免疫功能。
天然产物总论-1_PPT幻灯片
![天然产物总论-1_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cbcf52c8c281e53a5902ff71.png)
⑶DCCC (液滴逆流色谱)和HSCCC (高速逆流色谱法)
6、糖类:中药中普遍存在,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 酮及其缩聚物,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多聚糖;
单糖:
HOH
OHOH
HO HO
HO
H
H
H HO OH
HO
H
H OH
H
OH
H
OH
低聚糖:2~10个单糖组成,如蔗糖。
多糖:10个单糖以上组成,主要有淀粉、 纤维素及甲壳素。
7、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氨基酸:R-(CH2)n-CH-COOH
11、无机成分:主要为钾盐、钙、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 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称为一次代谢产物;
上述物质产生过程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是 必不可少的过程,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 物中,称为一次代谢; 特定条件下,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 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这一过程并非 所有植物中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 重要作用,称为二次代谢,生成的萜类、生物 碱等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
与蛋白质、重金属盐、多种生物碱盐形成
不溶于水沉淀。
OH
O HO
OH
OH
O
HO
OH OH
OH
OH OH
9、植物色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
脂溶性色素:叶绿素、胡萝卜素等
水溶性色素:花色素
10、油脂和蜡: 油脂为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所成的酯; 蜡为高级脂肪酸与高级一元醇结合而成的酯; 多为无效成分
NH2 鉴别:茚三酮反应,紫色。
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 沉淀反应: 盐析:无机盐 如 Na2SO4
醇沉:乙醇 沉淀试剂:苦味酸、重金属 酶:有催化能力的蛋白,有专属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 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加热、强酸碱可失活,中药一般 破坏其活性,防止有效成分变化。
天然产物结构分析技术 (1)
![天然产物结构分析技术 (1)](https://img.taocdn.com/s3/m/dbbd97c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41.png)
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 O CO O 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O O C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MO O C中国大学M OO CO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O C 中国大学M OO COOC中国大学M OO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OO C 中国大学M OO C 中国大学M OO C 中国大学M OO C分析技术天然产物结构T I A N R A N C H A N W U J I E G O U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O O C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OO C 中国大学M OO C 中国大学M OO C 中国大学M OO CO OC中国大学M O O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 O C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 O COO C 中国大学M OO C 中国大学M OOC中国大学M OO C概述、定义与分布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点及初步鉴定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O O 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O O C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MO O C中国大学M OO CO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O C 中国大学M OO COOC中国大学M OO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OO C 中国大学M OO C 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概述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甚至在人类日常生活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中也含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纤维素:由B—D葡萄糖基通过1,4—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2半纤维素:是由多种糖基,糖醛酸基所组成,并且分子中往往带有支链的复合聚糖的总称。
3木素:由苯环丙烷结果单元(C6-C3)通过醚键,碳碳键联接而成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4木质素磺酸盐:又称磺化木质素。
是亚硫酸盐法造纸木浆的副产品,为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木质素磺酸盐可溶于各种pH 值的水溶液中, 不溶于有机溶剂, 官能团为酚式羟基。
通常为黄褐色固体粉末或黏稠浆液。
有良好的扩散性,易溶于水。
5萜类化合物:就是指存在自然界中、分子式为异戊二烯单位的倍数的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
6树脂酸: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他们大多具有三环菲骨架,二个双键的一元羧酸,分子式为C19H29COOH,可以认为是羧基替代甲基的二萜类含氧衍生物。
7优油:松节油以单萜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体。
8重油:以倍半萜长叶烯和石竹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体。
9高温结晶:松脂蒸馏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树脂酸热异构剧烈,放香后松香冷却缓慢,形成大量枞酸晶体。
10低温结晶:松脂蒸馏后温度较低,放香后松香冷却较快,树脂酸热异构缓和,松香中长叶枞酸含量最多。
11松香改性:通过与羧基的酯化,中和及与双键的加成、氢化、歧化、聚合等,改变松香的理化性能,即通过化学加工得到的松香制品就为改性松香树脂。
12木浆浮油:脂肪酸甘油脂和树脂酸被碱性蒸煮液所皂化并溶于蒸煮液体中,蒸煮液体浓缩后这些混合酸的钠盐浮至表面,称为浮油皂,再冷酸化记得到粗木浆浮油。
13硫酸盐松节油: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在制浆过程中初级阶段被水蒸汽蒸馏出来,经冷凝后与水分离得到粗硫酸盐松节油。
14浮油松香:亦称为塔尔油松香或妥尔油松香,它是松香三大主要来源之一。
它是以松木为原料,用硫酸盐法制浆生产过程中的木浆浮油废液经加工提取的一种松香。
15缩合类单宁:以黄烷醇为组成单元的缩聚物。
16水解类单宁:具有酯键单宁,主要结构单元为没食子酸,一般以甙的形式出现。
17木材干馏:木材或木质原料在干馏釜中隔绝空气进行热解,并进一步加工其初级液体产品的化学工艺过程。
18活性炭:由含碳物质制成的外观黑色、内部空隙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碳。
19缩合单宁甲醛反应定位效应:缩合单宁分子内黄烷醇单元的A环在碱液催化下也与甲醛发生反应。
当A环为间苯二酚型时,其反应速度快于苯酚,而A环为间苯三酚型的反应速度更快,A环以亲核的C-8或C-6位与甲醛缩合,形成亚甲基桥连接。
20植物纤维水解:2植物原料的化学加工主要类别及其主要产品加工主要类别:1)水蒸气蒸馏与精馏2)溶剂提取3)热分解4)植物纤维原料的水解及微生物加工主要产品:1)木质原料的化学利用产品:木浆、纸、木质活性炭和能源产品、纤维原料水解和酶解产品2)非木质材原料的化学利用:松香、松节油、植物单宁、天然植物精油、生物活性炭、色素等3松脂、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化学组成松脂:树脂酸(枞酸型树脂酸为主,其次有海枞酸型树脂酸和劳丹型树脂酸)、倍半萜、二萜类中性物。
松香:树脂酸、脂肪酸、中性物质。
松节油:优油:单萜烯;重油:倍半萜烯、石竹烯。
4松脂采集的主要工艺方法下降法采脂:1)准备工作2)刮皮3)开中沟与侧沟4)安装导脂器和受脂器5)割沟与收脂6)扫尾工作5松脂采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采脂对木材生长和材质性能的影响影响产脂量的因素:1)树种2)树龄与树径3)温度与湿度4)地域与气候5)树木生长情况与环境条件6)采脂工艺7)采脂对树木生长和木材材质的影响。
采脂对树木生长和木材材质的影响:合理采脂影响不大,强度采脂对树木生长有较大影响,采脂工艺不当会造成木材含脂量过多、木材开裂的缺陷,同时使木材的强度降低。
6松脂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工艺条件1)主要工艺方法:间歇工艺2)工艺流程松脂+油+水→立式溶解器→水洗(加草酸、水)→澄清→蒸馏→优油+重油+松香3)工艺条件A溶解:温度100℃,时间25—35min,溶解油加入量:占松脂量的36—38%,加水10%,加草酸1-3%B澄清:停留时间30-48h,保温85-90℃C蒸馏:过热蒸汽温度:320-360℃,过热蒸汽压力:6-8kaf/c㎡,活气压力:优油0.05-0.1MPa、重油0.1-0.2MPa,闭气压力:0.6-0.8MPa,蒸馏温度:优油段140-170℃、中油段:170-185℃、重油段185-210℃7松香结晶、软化点、颜色、和松节油颜色、馏程、酸值等指标的质量控制松香的品质,根据颜色、酸值、软化点、透明度等而定。
一般颜色愈浅,品质愈好;松香酸含量愈多,酸值愈大,软化点愈高。
1 结晶:松香结晶后,熔点较高,可达110-130摄氏度,这会给使用部门带来不利的影响,在造纸工业上,如使用结晶松香,易使成品上产生斑点而变色,在油漆工业上致使漆膜不光滑。
2 松香色泽:松香的色泽直接影响到松香的级别,是松香质量最基本的指标要素3 软化点:松香的软化温度比组成松香的各种树脂酸都低,只是因为松香不是单纯组分的树脂酸。
软化点越低,质量越差。
松香的软化点与含油量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含量较高,软化点较低,但并不成比例关系。
松节油的质量指标:1 颜色纯洁的松节油应该是无色透明的如加工过程水分未除尽或者包装容器腐蚀,就会使松节油浑浊或者带黄色,故松节油出厂前应尽量将水除尽。
2 馏程:170℃以前的馏出物,为检验松节油质量的主要指标,由于α-蒎烯的沸点为155-156℃,β-蒎烯的沸点为162-163℃,大多数单环萜烯沸点在170-185℃,长叶烯的沸点为254-256℃,因此,170℃前馏出物越多。
则表示松节油的中含使用价值大的α-蒎烯,β-蒎烯越多。
3 酸值松节油在、是中性的萜烯混合物,松香泡沫被蒸汽带进冷凝器,或者蒸馏的温度过高,松香汽化,则略显酸性。
松节油酸价高,贮运时腐蚀铁桶,使松节油带色,使用前需再蒸馏一次,故松节油酸价应控制越低越好。
8浮油松香加工工艺:浮油松香的主要成份为脂肪酸和拴香酸,以针叶树为原料用硫酸盐法制木浆时,木材中的树脂酸和脂肪酸在蒸煮过程中形成皂化物,并与中性物质一起浮于蒸煮黑液的上层,经分离后称为木浆浮油。
浮油经分离、酸化、精馏,可分出浮油脂肪酸、浮油松香和浮油沥青。
中性物浮油沥青可用作纸板、橡胶和沥青的添加剂以及胶粘剂。
硫酸盐松香加工工艺:硫酸盐法制木浆时得到的松节油。
针树叶材(松木)用硫酸盐法制浆蒸煮过程中小放气时与水蒸气同时排出的松节油等气体,经冷凝分离而得的油状物称粗硫酸盐松节油。
粗硫酸盐松节油经一次精馏得到含硫量小于0.013%、色淡黄的硫酸盐松节油。
9.氢化松香歧化松香马来松香聚合松香松香胺松香甘油酯的合成工艺以及反应影响因素氢化松香:间歇氢化工艺——将松香熔融后置于高压釜内,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封闭高压釜,用氮气和氢气先后冲洗高压釜,检查高压釜是否漏气,然后升温至180℃,开始搅拌,继续升温至反应温度,进行氢化反应,当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搅拌,冷却至180℃,排气开釜,放出反应物,过滤除去催化剂,即得。
连续氢化工艺——松香粉碎成5㎝大小的块状,加入熔融釜中,用0.8MPa的闭气加热至130-150℃,使松香熔化,用蒸汽或氮气将其压经过滤器送至贮槽内,熔融松香用高压泵加压至反应压力,经缓冲器和松香加热器加热至反应温度后进入混合器,被高压蒸汽分散成小液滴并进入氢化反应器内,在一定的压力、温度及催化剂的作用下,松香和氢气反应生成氢化松香。
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种类和数量,氢化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松香流量,气液比和溶剂极性等。
歧化松香:生产工艺:间歇法——松香在溶解釜中加热至160℃,熔融后泵入歧化锅,加入所需量的催化剂并通入氮气,开始搅拌,升温至反应温度,保持4h,反应1.5-2.0h时开始取样检查,酸度合格后进行过滤得到产品。
连续法——松香粉碎后在融化锅里加热溶融,加热至270-290℃后加入装有钯-炭催化剂的歧化反应塔,维持温度280-290℃,完成歧化反应,流入歧化松香贮槽,冷却包装。
反应影响因素:松香质量,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与时间等。
马来松香:生产工艺——天然松香粉碎成20-40㎜小块,投入加成反应釜中,加热使松香熔融,当料温达150-165℃时开始搅拌,分批加入所需的马来酸酐,控制反应温度在200℃,维持3h,产物经过滤后至冷却盘冷却,粉碎包装。
影响因素——马来酸酐加入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松香甘油酯:工艺流程(136松香甘油酯)——将原料松香投入反应釜内加热熔化、并通CO2,熔融后开始搅拌,升温至210℃时,撒入催化剂,氧化锌继续搅拌,停止通入CO2,边抽真空边升温半小时,升温到220℃,开启冷凝器的冷却水,缓缓加入甘油,边加边升温至260+-2℃,保持酸值到15以下,再升温至290+-2℃,维持三十到六十分钟,抽真空三十到六十分钟,蒸出剩余的甘油和水。
抽真空结束后在270℃取样化验,酸值在10 以下,溶于苯中清晰为合格。
(138松香甘油酯)——松香和催化剂在反应锅中熔化升温至220℃时加入季戊四醇,在0.5h内升温至270℃,保持1h后从物料底部通入气化了的乙二醇,控制回流冷凝温度不超过100-103℃,反应温度保持270℃,直至物料酸值下降至10以下,减压蒸馏0.5h,出去过量乙二醇和油状物,然后出料。
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控制,酸值及反应时间等。
聚合松香:硫酸法生产工艺——松香与200号汽油按一定重量比加入溶解釜内,搅拌溶解,由泵将溶液送入聚合反应釜,开始搅拌,按产品规格要求由硫酸高位槽加入比重为1.84的工业硫酸,先快后慢,两小时加完,反应放热温升至55℃,保持数小时,将至终点时降温至45℃,反应完毕将反应液经过澄清、中和、洗涤、蒸馏即可得到聚合松香。
硫酸---氯化锌法生产工艺——将1-2级脂松香粉碎成5-10㎜粒度,以200号汽油作溶剂(投料比1:0.9)溶解釜内升温至54-57℃,搅拌溶解成淡黄色透明溶液,将此溶液压入搪瓷聚合反应釜内,并通入惰性气体,在搅拌下缓缓滴加98%的硫酸(其量为原松香量的1.2%),20min内滴完,,在温度50-54℃异构1h,已成豆沙色粥状反应物为止,加入松香重量的5%的浆状无水氯化锌保持釜内松香汽油比为1:1,初温控制在50℃,氯化锌加完后在二氧化碳保护下,升温至108+-2℃,反应6h,反应液呈酱紫色,反应完毕后降温澄清20min左右,反应液在70-80℃的热水中搅拌清洗10min,洗至PH=6.8-7,用1%氯化钡溶液检查无硫酸根离子为准,洗涤好的聚合液经蒸馏即可得到聚合松香。
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的强度等。
歧化松香胺:生产工艺——歧化松香熔解后加入催化剂,借真空吸入氨水反应釜内,氨气经流量计、通氨管引入反应器底部,进行鼓泡反应,加料完毕即升温加热,在开始的1-1.5h内加大通氨量,随温度上升,铵盐开始脱水,维持小流量氨气,当温度升至200℃以上,前1-1.5h反应温度控制在180-230℃,然后逐步升至300℃,每一小时分析酸值一次,待酸值将至5以下,脱水重量达理论计算值以上时,保温0.5h,即可降温出料得粗腈,经蒸馏后得精致歧化松香腈;将歧化松香腈、工业乙醇、雷氏镍催化剂及氢氧化钠混合搅拌均匀,借真空将料吸入加氢反应器中,用氢气充满反应器,系统压力控制在4MPa,通蒸汽加热至80℃,加氢反应开始,保持压力和温度,反应结束后通入氢气,减压至0.2MPa,从反应器底部放出料液于分离桶内,将催化剂分离并进行蒸馏可得到精致歧化松香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