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0万平方米渗花砖陶瓷工厂设计开题报告--黄亚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化工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200万平方米渗花砖陶瓷工厂设计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_

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无非0903___

学生姓名:黄亚丽____

指导教师:马晶_____

开题报告提交日期:2013年4月26日

一、文献综述

1.1建筑陶瓷概述

1.1.1 建筑陶瓷的种类性能及应用

建筑陶瓷[1]是指用于建筑饰面或作为建筑构件的陶瓷制品。建筑陶瓷可分为陶瓷墙地砖、饰面瓦(西式瓦)、建筑琉璃制品和各种陶管。

⑴陶瓷墙地砖

指由粘土和其他无机原料生产的板状陶瓷制品,用于覆盖墙面或地面。通常是在室温下通过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再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温度下烧成。墙地砖分类:

①按材质分类

瓷质砖:平均吸水率不大于0.5%,含有一定的玻璃相,透光性较好,断面细腻呈贝壳状。

半瓷质砖:吸水率0.5%~10%,晶相含量比瓷质砖高,玻璃相含量比瓷质砖低,断面呈石状,透光性差,但强度高,热稳定性好,耐腐蚀性较好。

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一般小于20%,坯体烧结程度低,玻璃相含量少,断面粗糙,不透光,机械强度较低。

②按成型方法分类

挤压法:砖坯在可塑状态下于挤压机中成型为泥柱,随后再按预定的砖坯尺寸进行切割而制得的制品。

干压法:将混合好的砖坯粉料在模器中于高压下压制成型所得到的制品。

湿压法:将可塑状态下的泥片放在模器内给予一定的压力,压制成型所得的制品。

辊压法:将可塑状态下的泥料经练泥机制成泥段,泥段在对辊机内压制成所需厚度的泥片,将泥片切割成所需尺寸而制得的制品。

③按用途分类

内墙砖:用于内墙装饰的精陶制品,外观质量、尺寸精度都比较高。

外墙砖:吸水率一般小于10%,寒冷地区要求吸水率更小的用于外墙装饰的砖。

地砖:用于地面铺贴的砖。

⑵饰面瓦

指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混练、成型、烧成而制得的陶瓷瓦,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屋面或作为建筑物构件。饰面瓦分类:

①按制造方法分类

釉瓦;熏瓦;无釉瓦。

②按形状分类

和式饰面瓦:基本形为波形瓦,还有檐瓦、筒瓦、背瓦、盖瓦等异形瓦。

S形饰面瓦:基本形为波形瓦,还有半圆瓦、筒瓦、7寸盖瓦等异形瓦。

⑶建筑琉璃制品

只用于建筑构件及艺术装饰(有强光泽)的色釉陶器。

按用途可分为三类:瓦类(板瓦、滴水瓦、筒瓦、沟头);脊类;饰件类(吻、博古、兽)。

⑷陶管

指用来排输污水、废水、雨水、灌溉用水、碱性废水及其他腐蚀性介质所用的承插式陶质管及配件。

按形状可分为两类;直管和弯管。弯管有30°、45°、60°、90°;90°三通管;Y型三通管;异径管等。

1.1.2 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现状

⑴规模的发展变化

1921年发展至1949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为2310㎡速度十分缓慢。[1]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年时间里,建筑陶瓷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的10年里,建筑陶瓷砖产量迅速增加,生产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至196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211万㎡。从1961年到1978年是我国建筑陶瓷工业曲折前进的18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期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1978年,全国建筑陶瓷企业只有38家。

进入20世纪80年代,建筑陶瓷工业得到迅猛发展。198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1216万㎡。1983年,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据统计,1991~2003年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从2.72亿㎡猛增至32.5亿㎡,平均年增长率为22.9%。2001年建筑陶瓷砖产量超过21亿㎡,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2003年,产量达到32.5亿㎡。[2]

⑵品种的发展变化

远在商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用陶管做建筑物的地下排水道,西周初期已能烧制板瓦、筒瓦。战国初期,开始制作精美的铺地砖、栏杆砖和凹槽砖,还出现了陶井圈。秦代大量营造宫殿,使建筑用砖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无论是制品的品种、质量以及烧制技术都比战国时期前进了一大步。汉代的画像砖,题材广泛,装饰独特。用于建筑装饰的琉璃瓦始于北魏,盛于明清。

1921年我国第一批赴美学习硅酸盐工艺的技术人员回国后,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生产外墙砖的工程——浙江嘉善地区的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1926年二分厂试制成功泰山牌毛面砖(无釉外墙砖)。1939年由民族资本家吴百亨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生产釉面砖的工厂是温州的西山窑业厂。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年时间里,建筑陶瓷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建筑陶瓷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打破了只生产日用陶瓷的局面,转产或部分转产建筑卫生陶瓷。[1]

⑶技术的发展变化

①工艺方面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制品,陶器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文化开始从旧石器时代跨入新石器时代。最早出现的陶器大都是泥质和加砂红陶、灰陶和夹碳黑陶。河姆渡的夹碳黑陶使用的是含Fe2O3量较低(1.5%~1.8%)的绢云母质粘土,烧成温度为800~

900℃。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发展到以彩陶和黑陶为其特色的史前文化。据测定,早期仰韶文化的彩陶其年代距今约6400年。河南仰韶村夹砂红陶器孔隙度27%,莫氏硬度4,氧化气氛烧成。大约开始与公元前4000年,早期以红陶为主,均用手制,彩陶有红、白、黑、赭数种,至中后期使用了陶车,晚期以灰陶为主。从公元前2000年到进入青铜时代的时期,陶器的制作已有较大发展,并有明显的时代风貌,其中最突出的为龙山文化的陶器。龙山黑陶在烧制技术上有了显着进步,它广泛采用了轮制技术,因此,器形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黑陶中最精致的制品,表面打磨光滑,乌黑发亮,薄如蛋壳,厚度仅1㎜,人称“蛋壳陶”。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薄胎黑陶,孔隙度15%,莫氏硬度3,通体墨黑,烧成温度1000℃左右。在河南安阳曾发掘出距今约3000年的商代刻纹白陶,后在郑州和辉县都有发现。郑州二里冈殷代硬陶,颜色土红带黄,烧成温度(1180±20)℃,说明陶器的烧成温度不断提高。商代陶器从无釉到有釉,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周代在釉陶方面继承了殷商时代的传统,出土的釉陶数量很多,器形均为豆式,釉色略呈青色。西周张家坡陶碎片中KNaO含量高,达4.79%,烧成温度(1200±30)℃,气孔体积分数7.22%;山西侯马东周釉陶的孔隙度为0.14%,烧成温度(1230±30)℃,胎内结构较细,孔隙较少。两汉是我国陶器制造很发达的时代,这时各地已设置陶工场,大量生产陶器,尤其时釉陶,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釉陶在两汉末年已成为了一种正常的生产。汉代釉陶的釉色有翠绿、赭黄、铜绿、青灰等,基本上都属于铅釉,只是含有不同含量的氧化铜或氧化铁。铅釉的熔融温度低,较适宜于烧成温度不高的陶器。汉代末期的釉陶已向胎质更致密、釉层更光亮、透明而均匀、胎釉结合更好的瓷器过渡。经汉魏至北宋,尤以汉魏南方青瓷为代表,釉面“晶莹明彻,光润如玉”,釉层厚度由0.01㎜增长到0.1㎜左右,并进行通体敷釉。由极薄的釉发展到形成一定厚度并且表明致密光润具有近代瓷感的釉。宋代景德镇湖田、湘湖窑的影青瓷的胎的白度和透明度都很高,瓷器由半透明釉发展到半透明胎。[3]

②设备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建材机械工业十分弱小,附属于几个产瓷区的陶瓷机械厂是在修理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有企业,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产量小。

原料制造装备:建筑陶瓷的主要原料制造设备包括:

粉碎机械,如:颚式破碎机、轮碾机、施磨机、雷蒙机、球磨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