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共22张PPT)

人教版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共22张PPT)

三、说教法
(一)教法 1、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 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重难点知识,通 过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思考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与 环境,采用材料分析、层层设问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和思考的学习方式。
3、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结合材料,《天朝田亩制度》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天国 梦?(制度内容)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反映了谁的利益 和要求?能否同时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和劳动积极 性?为什么?(农民) 这样的天国梦能否实现?为什么? 当我们放宽历史的眼界,19世纪中叶, 世界历史呈现出何种趋势?(资本主义)
(二)学法 1、素材运用 ①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的资料卡片、地图、课 后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来帮助理解史实。 ② 通过课外补充的材料、图片中分析问题。 2、方法指导 对比学习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和总结反 思法,将这些方法融会贯通到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 自身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潘旭澜先生在著作《太平杂说》中认为:“洪秀全造 反获得局部的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 倒退为代价的,是以数以百万计军民的生命、鲜血为代价 的,是以中国丧失近代化的最后机遇而长期沦为帝国主义 刀俎下的鱼肉为代价的。”而李大钊则认为太平天国的运 动 “ 是满清入关以来中国民族反抗满洲的民族革命运动, 同时亦是反抗帝国主义武力的经济的压迫的民族革命运 动。” 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会褒贬不一呢?那么真 实的太平天国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 件?
4、重难点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评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39张PPT)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贵 钱贱,人民负担加重,激化阶级矛盾; (2)洋货大量涌入,手工业者破产; (3)巨额的战争赔款分摊到各省份,各级官吏乘 机搜刮百姓,民负加重,也易激化矛盾; (4)连年灾荒1846-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 不断 (5)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 问题:歌曲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阶级民族矛盾的交织)
你能得出什么 历史信息?
天王制造24只金碗, 金筷子,“筋长近尺 浴盆亦以金。”连净桶 夜壶都以金造。
天国悲剧 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1)起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错 头脑,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洪杨矛 盾
(2)概况:1856年秋,韦昌辉杀杨秀清,继 而处死韦昌辉,石达开出走
(3)危害:领导核心被摧毁(国中无人朝中无 将),清军再次围京,力量受损,形势危急, 由盛转衰
4.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5.性质:
太平天国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涉 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社会改革的纲领性 文献
6.意义:
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 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7.局限性:它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平均一切
财富,是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它会使社会生产力停留在分散的小 农经济水平上,不利于社会进步,所以它无法实现
北伐、西征
天津
天京
上海
湖口
整体感知
探究太平天国的兴起原因 感受太平天国的惊天动地 感受太平天国的惊天动地

感悟太平天国的精神财富
探究太平天国的兴起原因
鸦片战争前(清嘉庆皇帝时),权臣腐败,民不堪 其苦,遂乱机四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 太平天国运动 (共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 太平天国运动 (共8张PPT)

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材料4
材料四 1843年,广东省的秀才洪秀全赴广州第 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偶然得到的一本宣传基督教的 小册子……随后,他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平均、平 等、反清”,以传教为名,发动群众,乘有利时机, 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
主观条件:受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会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天国梦起——拜上帝会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 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 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 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
因何当睡又不睡,因何不当睡又睡 因何不顾主顾睡,因何硬颈不听教二该打 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躁气不纯净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 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 眼左望右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点罪万千
材料2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3
材料三: 1846 年——1850 年 , 两广地区水、旱、虫灾 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天京变乱
天王
韦昌辉
大渡河
杨秀清 石达开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2.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偏离主题,需要适时引导。
3.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理解不足,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解释。
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应对这些问题:
-提供更多的历史背景信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2.学习障碍: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不深,难以把握其发生的必然性。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认识不足,容易简单化、片面化。
-分析历史事件时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接受教材的表面叙述。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历史纪录片、图片、地图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场景,增强其学习兴趣。
3.教师评价: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
(五)作业布置
我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如下,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1.编写概述:要求学生编写一份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概述,梳理运动的发展过程。
2.深入分析:选择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如军事斗争、政治制度等。
2.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就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激发其探索欲望。
3.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现实意义,提高其学习的时代感。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5.在课程结束时,设置反思和评价环节,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增强其学习的自我驱动力。
(二)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图解历史】 天京变乱
【名师点拨】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多是用宗教思想来宣传和组织群 众。 (4)从组织上看,农民具有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史料二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①……他们的全部使命, 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②。……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 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中国纪事》 注:①仅是改朝换代,是落后的农民运动。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思考 (2)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为何会如此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请举例说明。 提示 ①原因:马克思看到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堕落和蜕变,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②例子:天京变乱。
特点 战争最高峰的标志
接受新事物
相同点
都是具有反封建Biblioteka 质的方案;都没有真正付诸实施主题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 天王府复原图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史料探究]
注:注意天王府的规格和规模。
思考 (1)图片信息反映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存在哪些问题?天京变乱出现的原 因有哪些? 提示 ①问题:生活奢侈腐化,严重脱离群众,等级森严。②原因:封建特权思 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
[拓展延伸]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名家论史] 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观点: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李大钊 导读:农民阶级深受封建剥削,是反封建的主力。同时,又是封建生产方式的 产物,具有保守性、落后性,不可能领导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这决定了农 民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性和落后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共15张PPT)

一有误会,便找不到“感情”这个东西了,互相残 反封建、求民主,
杀;农民没有享受到均田制的好处,却引起大地主 的反感;上帝教教义不合民众习惯,焚毁儒、佛、 道的庙宇神像,引起知识分子的反感;帝国主义者 帮助清朝。 ——王伯祥《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双半社会中国还要 反侵略、求独立, 太平天国做了什么?
材料一: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 四、挽救危局探索
主观因素
双半初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 盾,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武昌
北伐,震动京师 一、铸梦天平天国
天京
1.筑梦—运动背景
定都天京 2.逐梦—主要史实 东征1,85进3年攻上海3.惊梦—天京变乱
4.梦碎—天京陷落
材料:见有长长发沙尸骸不长可沙数之计战,,由西观王音牺门牲口内漂 淌出江,内有结连捆缚及身穿黄衣黄褂者,当经 探得金陵全逆州贼内乱全,州自之相战戕,害南,王首遇逆难杨秀清已被 杀死,并杀杨逆之党与多人。
A.太平天国民族革命超越时代 B.曾国藩等洋务运动挽救中国 CC..拜拜上上帝帝教教理理论论实实践践违违背背正正统统 D.列强侵略弱化汉族民族意识
政治文明发展史·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建国道到定都天京
《田亩》的颁布
创立拜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北伐、 天京 上帝教 永安建制 西征、《田亩》 变乱
天国悲剧
李陈军 《资政 事解围 新篇》
天京 陷落
184 185
185
3筑梦 1
逐3

185 185 185
二、国家建设纲领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适如外邦 火轮车……准自专其利。兴银
1.《天朝田亩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40张PPT)

鸦片战争后,街头乞丐也在吸食鸦片. 鸦片战争后,普通的鸦片烟馆
鸦战后装饰考究的鸦片烟馆
清代的银钱平行本位制
清代光绪年太湖县五十两银锭
清代中锭
清代银锞子
清代银钱比价变化 顺治—嘉庆 1两白银 = 1000文钱 嘉庆—道光 1两白银 = 1200—1300文钱 道光末年 1两白银 = 2200余文钱
•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 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 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 ,1841~1849年8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 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10年的光景 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 倍。
1841年—1849年主要农民起义次数统计图
时代赋予太平天国的新特征
发生原因 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理论来源 拜上帝教,吸收西方基督教义 革命任务 反封建反侵略 失败原因 中外联合绞杀
“小民计工受值皆以钱,而商贾转输
百货则以银。其卖于市也,又科银价以定
钱数,是故银少则价高,银价高则物值昂。
又民户完赋亦以钱折,银价高则折钱多,
小民重困”
——包世臣
“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
奏销,悉以钱易银,故前此多有盈余,今
则无不赔垫。各省盐商卖盐具系钱文,交
课尽归银两。惜之争为利薮,今则视为畏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请思考:1851年马克思说太平天国 是“一场伟大的革命”,1860年却说它是 “魔鬼的化身”,究竟该如何评价这场运 动?它是要改朝换代还是要改朝换制?
鸦片战争后,西风东渐,人类历 史已由中古进入现代。时代和历史要求 洪杨改朝换制。当时只有改朝的机运, 而无换制机运。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29张PPT)
课标要求: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理解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革命性、空 想性。
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及其意义。
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一、追寻原因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 10 年当中,每 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 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 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 材料三:1846 年 ——1850 年, 两广地区水、旱、虫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革方案
(3)空想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社会实践的
经济、阶级基础,打上了洪仁玕个人的烙印。
思考
与以往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
中体现了哪些新的时代特色?
新特点
(1)起义原因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
(2)组织形式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 (3)领导人思想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殖民侵略; (5)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三、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前人是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
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 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 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 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 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11.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

一、兴起原因①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②外部原因:鸦片战争是推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外部原因;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最突出的问题,至今也是,历朝历代都有农民起义。

可以说农民起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官逼民反”。

农民起来造反,肯定跟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到底酝酿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面呢?说起太平天国,它的发生跟鸦片战争有着莫大关系。

鸦片战后,中国没能制止鸦片走私反而使得鸦片自私更加猖獗。

结果之一,便是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

加上清政府为了解决当时的财政危机征收各种苛捐杂税,造成人民纳税的负担加重,而且时有官员盘剥,人民更加穷困,加上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巨额赔款的规定,人民困苦不堪。

通商不断的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机器大生产生产出来的商品流入市场,导致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手工业趋于破产。

天灾不断,1846—1850年,两广地区爆发了持续性自然灾害,水、旱、虫灾不断,老百姓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度日更为艰难。

这所有的矛盾加起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这是背景。

所以,正是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主观上,课本导言部分提到了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为贫苦的农民提供了思想上的寄托,所以它是主观上的原因。

连年发生自然灾害,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

正是在这些条件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二、运动经过①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3张)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3张)

评价: 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
展资本主义方案。 ②但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 和要求,迫于当时的形势没有实行。
四、失败原因、启示
1、失败原因 主观:①根本: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
定都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②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兵家大忌)
北上进军
直达天京(1852)
定都天京
金田
永安
与清廷对峙(1853)
北伐和西征
军事上全盛(1856)
一、原因 二、经过
兴起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
发展
北上进军
直达天京(1852)
定都天京
与清廷对峙(1853)
全盛
北伐西征和东征
军事上全盛(1856)
一、原因 二、经过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启示
①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 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②中外反动势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强大而凶敌人,要 战胜他们就必须团结一切革命者。
探究: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 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 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 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 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 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 坏来对付与停滞腐朽……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 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 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中国纪事》
兴起 发展 全盛 转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1张PPT)

林、李 赖、石
秦、石
鄱阳湖大捷
推翻
巩固
断绝、充实
失败
胜利
胜利
牵制、创造 巩固
解除围困
二、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
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主要内容
土地 分配
产品 分配
性质:建国纲领
原则 方法 原则 方法
(核心内容)
评价:革命性、 空想性、落后性
性质 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精品课件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体
会农民阶级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
用和局限性。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 鸦片走私 白银外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连年的自然灾害
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 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 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 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 盛而衰,最终导致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原因:
(2)概况 : (3)影响 : 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 天京;造成天国朝中无人,国 中无将的危险局 面。
评价
2.内容: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1)土地分配: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 按人口 和年龄平分土地。
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 (2)产品分配: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 库。 返回
4、评价:
(1)积极——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 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消极——空想性 :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 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 本无法实现。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 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 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 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 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 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 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思考
与以往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 中体现了哪些新的时代特色?
新特点 (1)起义背景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赔款加重
人民负担半殖民地开始 (2)组织形式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 (3)领导人思想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殖民侵略; (5)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6)所属范畴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部分。
大平等的革命运动,自从太平天国革命揭开了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太平革命是中
国历史划时代的大事件,与五四运动同为一百
年来历史上两大转变时代的标志,它的光荣成
就永不会磨灭,它的伟大精神在继续和发展。

——范文澜《太平天国革命史》
海外华侨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 材料:太平一役,实为民族革命之斗争, 曾予清廷以致命伤之打击,大业虽未成, 固已存天地之正气,扬大汉之天声,使民 族意识与革命精神常在动荡鼓舞中而无时 停息,则其人其事,岂非可泣可歌,而深 博得吾人之同情且值得吾人之赞许者乎?
以赈此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
大福,有天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也。
——《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分配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 不均匀”(实质原则是平均)
土地分配方法 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
产品分配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实质原则是平均)
《天朝田亩》 《资政新篇》
内容 评价
1. 平分土地;2.圣 库制度;3.建立理想 天国.
1.强烈革命性;
2.空想性;
3.本质落后;
1政治法治选举2经济 主张发资3文化学西4. 外交独立平等.
1.革命性;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2、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 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C.创立拜上帝教 B.提出《资政新篇》 D.永安封王建制
洪仁玕上奏目的是什么?它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吗? 能够实行吗?
1861年冬,慈禧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苏、浙、 皖、赣四省军务。这样,对付太平军的前线清军, 全部归曾国藩统一指挥。曾国藩派曾国荃率领湘 军主力,进攻天京;派李鸿章率领淮军伙同英国 人戈登指挥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派 左宗棠率领湘军的一部,进攻浙江。英法侵略者 组织中外混合的反动武装,协助左宗棠。 ——人教社《中国近代现代史》
当他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怎么办?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 课标要求: •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1.兴起:
前期领导核心
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
1851年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2.发展:
1853年定都天京
南王 北王 西王 翼王
——孙中山
革命家眼中的符号,思想家眼中的浩劫
材料一:“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 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马克思 材料二:“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 世纪!” ——冯友兰 材料三: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 略之一役耳,其前盖无匹也。 ——简又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1张PPT)
1.原因:农民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局限性


杀 疑
2.经过







3.后果: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太平天国的后期的防御战
天王 洪秀全
A.领导核心
英王 陈玉成
忠王 李秀成
干王 洪仁 玕
B重大战事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时间 1858年 领导人 结果 陈玉成 李秀成 破江北大营 三河镇大捷
1860年
1860年
陈玉成 李秀成 破江南大营
(思想基础)
根据地
领导核心 基本队伍
拜上帝教宗教理论
理论来源:西方基督教义、
中国儒家思想、 农民的平均思想
理论著作:“三原” 思想核心:平等 积极作用:有利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局限性:不是科学的理论,麻痹作用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 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 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李秀成 东征苏南 进攻上海受挫
1860—1862年
1862—1864年
陈玉成
洪秀全等
安庆陷落, 陈玉成遇害。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失败的标志:
1864年天京陷落
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主观
失 败 原 因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教训: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原道醒世训》
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851年初)
2、东乡称王
攻克武昌 长沙之战
全州之战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3、永安建制, 初建政权 4、北上进军, 冯萧牺牲
5、定都天京, 建立政权 (1853年春)

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一部分,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整个课程体系中,太平天国运动是学生继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对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事件的学习。主要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建立,太平天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等。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提前进行详细的设计和练习,并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包括学生对复杂历史事件的理解困难,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提供更多辅助材料和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通过设置分层任务和个性化指导,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动机。
5.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和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则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探讨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情境教学法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方法均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列强真正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之后,列强并没有打开,当时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爆发(1851——1864 )年.




[2005全国文综Ⅲ14] 为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1全国卷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例题:《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各种规定,其实质是 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2004全国文综Ⅳ22] 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有:(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 D.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户所有 [2000全国9]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有:(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目的
内容
评价
结果
处于强盛时期
处于衰落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1、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 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不能。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主观上, 该纲领具有落后性、空想性,不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根 本无法实施。 2、《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否符合当时 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 不符合;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违背了世界历史 发展的潮流
太平天国历史“光荣”何在?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 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 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 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 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 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落后生产方式导致的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 —— 毛泽东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 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洋 枪 队 头 目 华 尔
洋枪队,是由外国人训练,专门 用来镇压太平军。
这么好的设想
为什么会失败?
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 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 辉煌。 ──张德坚《贼情汇纂》
东王府所藏的珍宝, 确是洋洋大观,因为据 我们采集到的报告,足 以证明其中不仅堆积着 中国有价值的珍奇装饰 和艺术精品,而且还有 许多外洋的财宝。 ──英· 呤俐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的平 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 B.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 C.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D.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 副产品
4.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
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材料5
材料五: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 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 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 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 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 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 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 为首的由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 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组织准备:拜上帝会的创立与发展
提不出切合 实际 的革命纲领;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核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三、治国方案 《 1、前期: 天朝田亩制度 》 (1853年冬颁布) 2、后期: 资政新篇 》 《 (1859年颁布)
土地分 配问题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 女,按人口 和年龄平均分配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 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 库。
《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和“无处不均匀” 1、土地分配 方法: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内容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原则: 2、产品分配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评价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空想性) 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反对商品贸易(落后性)
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
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
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
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 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实际上,中
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正是由
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由于 孤军深入 ,最终失败。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 全盛 时期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清政府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激化。 及十几个省。
材料3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自然灾害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背景:原因及准备 二、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开始)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人物资料陈列室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 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天京事变
①逼

④杀 天京事变 ⑤疑
⑥走

②杀

③责

⑦亡
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原因:思考:你认为太平天国内讧、滥杀、 石达开出走的原因是什么?
(1)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2)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 (3)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同 都未真正实施(结果)
4.试总结太平天国的新特点有哪些?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 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洪秀全(1814-1864年): 广东花县人,出身于农民 家庭,当过乡村教师。他曾几 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落 榜。他在广州时,从传教士手 里得到一本基督教的传道书 《劝世良言》。书上说,只有 “上帝”是真神,其他一切人 们所崇拜的偶像都是妖魔。一 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 是平等的。在《劝世良言》的 启发下,洪秀全创立“拜上帝 教”。他假说自己是上帝的次 子,特下凡除妖魔,以此号召 群众起来推翻清政府。
天王府花园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
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天王府西花园—煦园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二、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天京事变 由盛到衰 的转折点) 重建领导核心 ( 天京陷落(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 联合绞杀 。 原因 农民阶级的 局限性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 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 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洋货大批涌入东南沿海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
材料2
原因: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 前激化.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内 1土地分配原则方法 容
2产品分配原则方法
1政治:法治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3文教:新式学堂医院
发展资本主义 富国强民
核心 建立“无处不均匀,无 思想 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它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 意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 是改革内政振兴国家的治国 义 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 方案。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 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 局 它体现绝对平均主义 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 限 思想只能是空想,根 愿望和要求且迫于当时形势 性 本无法实现。 也没有实行.
产品分 配问题
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 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 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 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 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不能。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 主观上,该纲领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 《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否代 表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 《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方 式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 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 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 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 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 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据材料回答: 太平天国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清王朝的同时,还肩负起 什么新的历史使命?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大片江山。这中国大片江山
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外国侵略 加剧 地主阶级
阶级 矛盾
农民阶级
加剧
自然灾害
材料4
材料四: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 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 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 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 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 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 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理论基础: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练习
1.(2005全国卷Ⅱ)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 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1997全国卷)《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 度》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金田起义(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 政权 )
定都天京 (与清朝形成 对峙 局面) 天京事变 由盛到衰 的转折点) 重建领导核心 ( 天京陷落(失败)
原因
李 鸿 章
曾 国 藩
湘 军
淮军
洋 枪 队 头 目 华 尔
洋 枪 队
洋枪队,是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 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个 最基本的道理,即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 不能同安乐 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 争不可避免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 阶级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7.
8.下列对太平天国性质叙述正确的 是 A.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 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 命运动 B. 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 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 C .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革命战争 D .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