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历史展馆讲解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众朋友,您好!欢迎参观《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分四部分,展示广东历史文化风貌。请看第一篇——南粤源流。

1、在广东韶关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洞穴遗址中发现了广东省最早的古人类——马坝人的头盖骨化石,距今约12.8万年。中科院专家复原出了“马坝人”形象。这是一中年男性个体,属早期智人。一同发现的还有19种动物种属化石,它们属华南地区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当时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湿多雨,动物繁多。

2、在韶关曲江的石峡遗址中,发现了石器生产工具、玉器、炭化稻谷等。经研究,石峡古稻是一个从原始栽培稻向现代稻种过渡的杂合种群,是华南地区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之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之久。石峡文化的墓葬大部分是迁葬墓,随葬品往往是两套,一套是连同人骨从原墓迁移过来的,一套是迁葬时新埋进去的,两套随葬物的陶器、石器数量大体相当。二次葬时有琮、璧等陪葬。玉璧、琮分别是祭祀天、地的礼器。遗址中出土了几千件陶器,随葬品多寡显示当时已有贫富分化。石峡文化以农业为主,兼事采集和狩猎经济。广东境内咸头岭遗址、高明古椰遗址、屋背岭遗址和横岭山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为探讨广东历史提供最直接的证据,被评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广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已发现陶器,历代烧制陶器的窑穴也见于全省各地。早期陶器采用手制法捏制而成,三足盘、圈足盘,是先做盘身,再贴接口沿,然后附上三足、圈足或把手。

4、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出兵桂林郡、象郡,兼并了包括广西和越南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赵佗在位六十多年间,推动了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5、冼夫人是高凉郡俚人渠帅,历经梁、陈、隋三朝,驰骋岭表六十多年,着力促进俚人社会的进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多次受朝廷册封,被高凉及附近俚汉各族尊称为“岭南圣母”。

6、梅关,位于今韶关南雄大庾岭,古称“塞上”,秦代称“横浦关”,宋代称“梅关”。早在秦汉时期已是沟通岭南与中原的重要通道。716年,唐朝宰相张九龄主持重凿大庾岭路,对岭南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张九龄,唐朝开元宰相,岭南第一位宰相,文学家。

7、岭北南来人口日益增多,他们带来了自身先进的文化与技术。自先秦起,岭北文化传入并影响着岭南地区,广东各地发现了不少带有中原、楚、吴文化特征的器物。信宜出土的西周青铜盉,是件盛酒器,造型新颖,刻镂精细,属中原形制。肇庆松山战国墓出土的错银铜壘融合了中原形制、楚式纹饰。

8、两汉以后,中原文化大量渗入越族生活,影响着岭南原住民的生活习惯、随葬习俗等都发生了变化。越族自古建筑为干栏式,东汉早期逐渐被曲尺式、三合式代替,还出现了楼阁式和城堡式的房舍。在饮食习俗上,越人逐渐摒弃了挖地为灶或利用火堆烹煮食物的原始

方法,引进汉式炉灶。灶在汉代墓葬中发现较多,灶同火膛相比,密闭性能更好,更能提高烹饪效率。

9、随着岭北移民的南来,冶铁技术也随之传入。至唐代,广东地区已形成广州、怀集、连山、阳山、潮州等产铁地点。南汉时期,铁质农具、工具相继出现。在光孝寺内大雄宝殿西侧塔院中的铁塔,是已知现存最早的铁塔。当时还铸造具有面部表情的人物塑像和铁花盆。

10、广东境内陆续形成广府、潮汕、客家三大主体民系。广府民系主要聚居于珠江三角洲及西江流域,以广州方言为标准话。常言道“食在广州”,广府饮食早在唐代时已天下闻名,以用料博杂为特点。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饲养猪、牛、羊等动物。。三合式陶屋模型生动地记录了汉代驯养家畜的情景。汉代水田模型模型中,插秧和收割同时进行,反映汉代珠江三角洲水稻种植已经采用一年两熟耕种方式。

11、西晋陶蒸酒器,是一套蒸馏酒的器具模型,它由甑、釜、炉三部分组成,炉口附置一梯,蒸酒器的出现说明1700多年前人们已经会做烧酒了。褐彩人物梅瓶,描绘了一人从浅尝、微醉、大醉到昏睡四种状态。岭南地区为烟瘴之地,饮酒成为重要的养生方式之一。

12、茶楼起源于清代,前身是咸丰、同治年间的“二厘馆”和茶居。环境优美、集品茗、餐饮、小吃于一体的茶楼,是聚会休闲、洽谈生意和社会交往的场所。广府饮食文化有二大特色,一是老字号文

化,如成珠楼、莲香楼、陶陶居、广州酒家等;二是广式点心与小食,如虾饺、干蒸、凤爪、蒸排骨、萝卜糕等等。

13、西关大屋是清末至民国初年西关的传统民居建筑,规模较大的建筑被称为“西关大屋”。从入门起设有门厅、天井、轿房、庭院等布置,内部装饰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和满州花窗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风格。新年广府人家少不了用鲜花装饰房间,逛花街便成了广府人颇具地域特色岁时节俗。岁暮迎春花市,早在19世纪中叶即已形成。鲜花为广府人带来了商机和吉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古时盛行于吴、越、楚。黑色龙舟从番禺征集,彩色龙舟从猎德村征集,长40米,宽1,1米,能容纳80个人,龙舟船身上画满了杨桃、荔枝、大桔、莲藕等特产,两只飞马,暗喻龙舟像飞马一样快,猎德村人称它为“花龙”。这个龙舟曾荣获2004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传统龙舟的冠军。

14、潮汕人,主要生活在粤东平原地区,使用潮汕方言。他们尊宗敬祖、崇文重教、精明善经商、生活精致细腻,民俗文化别具特色。潮汕工夫茶以用具精细、冲饮讲究、茶味酽香而远近闻名,有“和、爱、精、洁、思”的文化内涵,不管是红白喜事、宴客答谢、纠纷调解还是商业活动,都离不开功夫茶。

15、潮汕民间礼俗很多,潮州大吴泥塑23代传人吴光让先生的

作品,反映潮汕人一生各阶段的礼仪习俗。潮州大吴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并称中国三大泥塑之乡。大吴泥塑的历史可上溯至南宋末年,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16、潮州民间工艺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它以精巧繁复为特征,在雕刻、陶瓷、潮绣中表现得最为典型。潮州木雕是潮州最负盛名的民间工艺,它以悠久的历史、完整的体系、精湛的工艺、丰富的题材和浓郁的地方特色,饮誉海内外。小姐房中的金漆木雕漆画小姐床、金漆木雕虎皮漆面梳妆台、金漆木雕镶玻璃人物漆画衣柜,尽显潮州木雕的精美绝伦。

17、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粤绣”的主要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刺绣珍品。潮绣珍品的图案设计注重均衡对称,构图饱满,色彩绚丽。主线为金线,并用银线。每到寿诞之时,寿星穿上潮绣盛装,亲朋好友也送来寿帐和赞颂文字,礼仪隆重。

18、客家人,由中原迁徙而来,主要聚居于粤东北地区,使用客家方言。“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客家人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由于客家地区山多水少,农田基本开垦在山上,客家人以水车为工具,实现从低处往高处的灌溉。他们用简单的劳动工具,辛勤耕耘,营建家园,繁衍生息。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客家围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

19、出土于大埔吴六奇墓的陶塑模型,表现墓主人坐衙、出巡、内庭生活情境。吴六奇是明末清初一位客家传奇人物,曾任广东水陆师提督。这三组模型是我国考古出土陶塑中,系统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不可多得的陶塑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