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

合集下载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最近有幸拜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

让我这么一个对金融方面实属菜鸟级别的人了解了金融,在此,我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感想。

首先,这本书介绍了金融的概念: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任何东西或者证券不存在“固有价值”,之存在相对价值;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

我明白了借贷交易就是这样,把未来的收入流移到现在来用,把未来的价值放到今天,即是解决价值时间空间分配的不合理性,同时用价值来创造价值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我的理解,简言之,花未来的钱解决当前想要解决的事。

其次,此书谈到了为何“中国钱多而百姓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的钱多的原因是因为市场化改革,它大大缩短了财富与资本和钱之间的距离。

来源有以下:(1)活跃的买卖对钱的需求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钱的提供;(2)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带来了大量的“钱”;(3)未来现金流(包括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

其中,本书认为“国有资产应该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给全国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机强化国家对各种财产和资源的所有权。

”“资本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了使中国更有“钱”,土地和国有企业都应该私有,为进一步资本化开路”对于这些观点我有些疑议。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如果过分的资本化,岂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过度的资本化,把国有企业私有,会不会打破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呢?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因此是经济制度问题造成文中也有提到我国未形成完善的产权保护与契约执行架构,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保护。

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制度问题。

也并不是说国有企业一定要进一步资本化才能推动市场发展、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的确存在腐败、融资能力不强的问题,国有经济民营化也无可厚非,不失为一种降低腐败同时扩充资本的道路。

但我觉得也许还有更多的途径。

公有和私有各有利弊,关键要看在具体操作上如何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保证不变其“质”。

金融观后感

金融观后感

金融观后感第一篇:金融观后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陈志武教授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用生活中贴切的案例阐述了金融、金融如何创造价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西方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同之处,等等诸多问题,不胜枚举,令我受益匪浅。

对于金融的初学者而言,这本书实在是不可多得入门工具。

第一,中国人对金钱的看法。

中国人很喜欢钱,喜欢把钱捏手里或存银行。

钱或者说货币,陈教授在《金融的逻辑》中指出,只是一种物物交换的媒介,而这种跨时间跨空间的物物交换或直接对货币的调用,便称为金融。

这是我对“金融”一词的概念理解,来源于这本书。

陈教授举例说,在以前,直接用金银购买物品,很是烦琐,后来有了银票,一种一定区域内所共认的金银在数值上的替代品得以购买物品,这便是货币的空间属性,这和《国富论》中货币的发展在思路上相差无几。

如果一个人看到好的商机,手头又没钱,另一方面银行有钱,却没商机,这时候这个人向银行借钱,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还给银行,这种货币在时间上的跨越就是金融运作的一表现形式。

中华两千年的儒家文化植根在我们心里,“水则资车,旱则资舟”,这种未雨绸缪的理财观念使我们认为钱存银行叫“有备无患”,而不是投资,用一定的风险去换取更多的财富。

这一点在这本书里多次提到,关于国人的消费理念。

第二,金融创造财富。

金融有什么用?中国人很讲究实用主义,在学术上也是如此,从清净无为的道家演变成求仙练丹可见一斑。

陈教授举了个例子:甲某有二十二亿资金的项目,可是手头只有二十个亿,这时候只要再有两个亿他的项目便能上市成为二十二个亿的运营企业,而港澳一些人(乙方)手头上有钱却没好的项目,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中介丙,甲通过丙,丙说服乙授受了此次风险的可接受性,这样甲丙达成了协议。

在此过程中,乙没有付出直接产出劳动的行为,但甲丙最后都要给予乙一定的报酬。

在中学马克思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而现在《金融的逻辑》告诉我,只有需求才能创造价值!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大,陈教授指出,这种认识是学习金融所必须的,即价值在未来,而不是在劳动中,不是在生产中。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导读:读书笔记《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昨天有两个朋友,都提到了阅读基础性学科书籍的重要性。

谷粒多说:关于本质的变化原因,我想到了“第一性原理”、“想象共同体”、“知识格栅”这三个概念。

芒格所说的知识格栅,恰好就是学习基础概念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学习诸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经典著作,来理解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

这些可以作为“不变的”、“本质的”规则。

而第一性原理,就是说做事的时候,思考事物的本质规律,哪些是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因素,然后从这些因素出发去思考、决策和行动。

苏子也跟我说,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进行系统学习,学的效率就会比较高。

就在昨天,我正好听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非常棒,这应该可以作为金融学的基础学科,回头可以买来,好好的阅读一下。

这本书还可以结合《财务自由之路》一起看。

下边我就讲一下,关于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

首先,什么是金融?金融就是财富或者价值,跟时间之间的一种交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我向你借100块钱,半年之后我还你本金加上10%的利息,也就是一共给你110块钱,这就算金融的交易了。

你是把现在的100块钱,变成未来的110块钱。

而我是把未来的110块钱,拿到现在来提前使用,这就是金融:价值和时间的一种交换。

其实养儿防老也是一种金融,也就是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在孩子身上进行投资,希望晚年的时候,可以由孩子对自己进行回报。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对孩子管束的比较严格:找工作也要管,结婚也要管,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我们是他们投资的对象,他们自然要考虑收益了。

他们之所以选择孩子应该找稳定的工作,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对象,早点儿结婚等等,其实就是希望,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为什么那些一线城市,家庭比较富裕的环境,父母和孩子之间就相对比较平等,没有那么多的约束。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我学的是经济学流通系统的专业,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都学过一些皮毛,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因此,读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并不是觉得困难。

这本书也是2010年销售榜上100位以内的畅销书,看过之后,推荐大家看看,是本能改变世界观的好书。

读完这本书是在2010年年中左右,近日又把这本书借给了别人——好书要大家分享,呵呵。

简单的总结一下陈志武《金融的逻辑》的读后感: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

在古代社会,因为交通、生产的不发达,金融的发展没有社会土壤,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的不存在。

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把家作为基本单位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发展。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

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

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

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

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

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

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

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

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3篇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3篇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3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陈志武先生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他撰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虽然讲解了很多东西方的金融发展事件,但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金融究竟是什么逻辑?通读全书,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几点:一是资本的逻辑。

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

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

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

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

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

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

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

因此,中国还需要很多的资本化和资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场的逻辑。

资本化与市场化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之所以单列“市场化”,源于陈教授在书中对儒家思想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

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张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实现人际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每个人奋发向上。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买房子缺钱了,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向银行贷款。

因为亲戚朋友的钱是“软约束”,没钱可以赖账不还;而银行的钱是“硬约束”,是需要房产作抵押的,一般赖不得。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作者:***春节前后,多次读到陈志武先生《金融的逻辑》,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一本写成于2009年的大作,10多年时间过去了,书中的大量观点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觉得这本书观点非常鲜明,也浅显易懂,立场坚定的阐述了金融的重要性,以及在许多层面对金融的认识、忽视和改革的观点,这些方面的论述都让读者对金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从结构上来说,这本书主要讨论了资本化的逻辑、金融的逻辑、金融危机的逻辑、股市及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作者用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金融学功底,对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都有深入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写成的文章有历史观,有不同时代背景,得出来的结论和道理也让人信服。

第一章讲的资本化的逻辑回答了读者的困惑:为什么手中的钱多了却没有感到富有?西方的崛起仅仅是因为掠夺银子多吗?探讨了掠夺对西方的贡献程度,并归根结底回到资本化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这个主要观点上。

从这个维度讲,确实对很多过去的认知观点作了颠覆。

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金融才是西方国家发展崛起主因的话,的确有许多东西值得深刻反思。

就比如说,在许多人心里,确实感觉到现在手头的钱更多了,但是因为替代型的金融、保险、信贷、养老投资产品缺失,那么同时在亲情友情互惠式逻辑被金融交易替代后,我们衍生出来的更多隐忧和焦虑,因此造成人们幸福感的下降。

再比如说,西方兴起的起点是掠夺和剥削,那么在后期,其实还有强大的资本制度和金融逻辑在进行支撑,如第二章谈到的金融的逻辑,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那么再富有的国家有可能都会裹足不前,这与我们一贯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可见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看,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关键的因素仍然是体制机制层面的完善,从资本到财富的这个逻辑应该是永远不能被低估或忽视的。

第二个大的部分是本书的主旨核心,重点讲述了金融的逻辑和股市的逻辑。

这一章节,首先讲了金融技术对国家治理的作用,过去的更多认识是关注金融对企业、对家庭的作用,很少将金融推演到债券市场层面,同时也很少将金融技术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看,作者提到的两个观点不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比如说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比如说我们需要反思高利贷、网贷等民间借贷行为为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中衍生出的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金融体系是不是非常完备?让一个人深刻体会到理财渠道和途径的狭隘其实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了,当人们难以有更多好的方式和手段管理财富时,那么每一个人的难处也有可能也是在金融层面的整体缺失。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 - 读后感]
藏了很久的书,终于在春节长假的飞机上加上火车上消灭了.介绍一下我理解的本书中的主要观点.
金融或者资本化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在最近几百年,尤其是在美国, 依靠股票市场,
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创新型的企业,别如谷歌苹果, 创业者同样受到了鼓励, 主要体现在原始股的变现 (股票价值反应了企业的未来),
可以支配未来的收益.
相对来说,国内的股市我们听到的更多是过国有企业的上市和融资,本质上面就是圈钱,却没有反应出相应的成长;
因此中国的资本化市场还远未成熟.
传统中国的社会还是依靠儒家的思想,以家庭为单位,血缘关系为基础,包括熟人和朋友,进行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交换,因此才会造成比如养儿防老人情父债子还三代买房,
如果都用借贷的模式,那么人与人的关系会更多的停留在精神层面, 而经济层面会更加独立.所以在国内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这其中包含了小额贷款.
对于小额贷款,书中的观点是支持和开放.因为禁止民间借贷,反而会使得地下钱庄的成本变高,从而借贷的利率变高,
从而反而违反了禁止地下钱庄的初衷.
先这么多.。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篇一首先,我们都听过《货币战争》这本书吧!它是一部历史性的著作,里面有很多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理论。

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的开头第一句话“全球财富流向三个地方”?最近几天,我读了陈志武教授所写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看完以后,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的两个故事引起了我的关注:一个是世界著名的法律保险商因劳累猝死,让他心爱的太太成为了遗产继承人;另一个是索罗斯做空英镑却导致英国央行突然降息,给希腊带来了无限灾难。

我觉得,他们两人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没有认清楚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

比如劳累猝死的故事:据陈志武教授介绍,“劳累猝死”最大的原因是劳累,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可是劳累猝死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陈志武老师的讲课风格十分轻松幽默,他总是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

其次,他把新闻报道里、网络上的一些奇谈怪论编成一些“金融谣言”。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此书的看法。

在读这本书时,我才明白金融与传统经济学的差异。

作者将复杂的金融市场简化成简单的三段式:即买卖双方、交易量和影响交易量的各种因素(价格、利率、时间等)。

同时,他将股票定义为“一组公司的全部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将债券定义为“公司的当前或未来的支付能力”。

这些观点虽然显得简单、粗糙,但是非常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在我们投资时,我们要掌握住自己的底线,不要投入过多的金钱。

就像那个例子,如果一位劳累过度的员工想请病假去旅游,那么医疗保险公司会说,只要不超过150英镑就可以了,所以有很多劳累的员工因为生病而失去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由于这个错误的观念,陈教授在《金融的逻辑》这本书里提出了劳累猝死的概念,将疾病定义为劳累过度,才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正确理解金融学,更深刻地认识到金融危机的本质,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看一下这本书,也许你的困惑、疑问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最受启发的一句话是“一件物品,有时候可以是艺术品,有时候可以是装饰品,但有时候也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准商品。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相关推荐金融的逻辑读后感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的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1)通读了几遍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加深了我对于现代金融的全面认识。

由于这本书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穿插许多案例,深入浅出,让复杂抽象的金融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读来自然兴趣盎然,收益颇多。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问自己几个问题,并试图在书中可以找寻到答案。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其中大多数还是比较赞同的,对于某些问题的解释也让人觉得振聋发聩,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和启发。

我想,倘若一本书可以引起读者对于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开阔了其研究视野,引导读者努力探索真相,那么就是一本非常有阅读价值的作品。

接下来,我想按照书中所列的几个方面的专题,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也算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智力资源配置,在作者成熟观点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一点思想泡沫。

一、什么是金融?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金融市场?作者认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而这里边的价值是由效用所决定,依靠交易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可是透过这些表象,我们又可以看到什么?金融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每一次的交易都受到许多潜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金融与政治、历史、法律、文化、心理相互融合,在这些不同的外生变量的影响下,不同国家内部形成了不同的金融形态,国家之间的互相交流与碰撞进一步促进了新的形态的形成。

我认为,金融的逻辑就在于弄明白变量间的本质联系,还原事物的真相。

存在即合理,那么金融的出现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和价值呢?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增强国力,发展民生,是制定国策所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无论是发展国防尖端科技,改善人民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条件,还是发展产业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都需要以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作为基础。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民营企业的未来何去何从?我从陈志武先生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一书中挑了几个章节仔细研读了一番,收益匪浅。

其中有一章节名为股事的逻辑,其中提到的中国的股市文化类似于赌博文化这一观点另我感触甚深,股市乃一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问题,而目前我国股市基本只针对国有企业开放,这种现象给民营企业融资带来其所未有的难题,众所周知,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注入新鲜的血液,然而创新可是民营企业的拿手好戏,百渡,携程,阿里巴巴,这些民营企业哪一个不是创新出来的?哪一个背后没有活生生的创业故事?国企不同,它们的起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看抽象画的感觉,谁也说不准国家为了扶持这些国企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大家可能都发现过这样一个“定理”:在我国,每当新股上市之时,不管新股背后的公司实际情况如何,股民都会争先恐后的购买。

的确,新股发出后因受过分追捧,股价在短时间内膨胀了不少,聪明的股民便会见好就收,而那些胃口较大的新股购买者往往会亏的一败涂地,最近的一次新股上市后跌停的案例就是铁证:三只中小板新股黑牛食品(47.80,-0.04,-0.08%)、新亚制程(39.36,2.77,7.57%)、南洋科技(59.36,2.30,4.03%)逆市跌停,而在前一日这3只股票均出现暴涨,其中新亚制程的涨幅接近3倍。

三只新股的表现可谓“大喜大悲”:前一日,三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87.53%,其中新亚制程表现最佳,收市上涨275.33%,该升幅刷新IPO重启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记录。

黑牛食品首日上涨114.59%,南洋科技上涨172.67%。

但是昨日均出现一字跌停,让追高入场的投资人叫苦不迭。

黑牛食品收报52.15元,新亚制程收报50.67元,与前一日的最高价68元,仅仅一天就相差超过17元。

南洋科技昨日的收盘价为73.62元,和上市最高价96元相比,缩水超过20%。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读《金融的逻辑》有感近来有幸拜读了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金融的逻辑》一书,关于一个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感触良多,收获亦丰。

在赞叹陈志武先生关于金融懂得所达到的的深度与广度,从多种角度分析金融对历史、文化乃至一国进展影响的精辟剖析之余,我也对此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并也将提出自己的质疑与办法。

纵观全书,此书的写作思路我懂得为两条线:一条则是由古至今,从历史进展角度来分析金融(包含债券、股票等)关于一国经济进展的影响,是从纯金融技术进展史的角度分析资本化关于国家财富与资本的积存的作用,得出金融关于世界经济进展的巨大奉献,同时也提出资本化是美国迅速崛起的要紧原因。

第二条则要紧将美国与中国两国进行对比,其中对美国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论证充分,逻辑严谨。

作者还从两国的制度与文化的角度对比了两国金融进展的情况。

我认为,此书从这两条线中综合得出了中国未来的进展路径:即资本化与制度化。

此书中作者谈到了自己关于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关于其批判说“西方文明确实只是物质文明,而东方文明是更高尚的精神文明”的观点,我认为论证严谨科学,我表示赞同。

其提出经济独立是个人独立自由的基础也是非常有先见的。

陈先生认为传统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三纲”的规则正是促成并保证了个人经济风险交易功能由家庭来承担,金融的功能由传统的血缘与亲情的关系来维持,诸如“养儿防老”,亲戚间的相互帮扶、借贷等,都是一种隐性的金融关系,而儒家的文化正是为这种金融关系提供了道德约束上的保障。

而假如这种经济功能要紧由市场来承担,那么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务必有相应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西方进展出自由、民主与法制,西方的“家”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精神生活细胞,更多的不是利益上的交换,更多的是“爱”这种情感的基础。

由此,作者提出了未来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展,这种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家庭血缘隐性的金融关系将走向衰落,随着社会结构的改革,会被法制的金融市场所替代,从而老人与后辈都能更加的有尊严与自由。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
2017级学生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
我是2017级学生陈志武,今天我读完了《金融通识课》,它是一本关于金融
知识的著作,书中概括了我现在正在学习的与金融相关的课程,如金融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运作等,书中的知识丰富而深入,特别值得一读。

首先,《金融通识课》把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介绍的非常清楚,使我对金融机
构的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了解了金融机构所承担的角色既有利息收支以及资金投资等,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是如何运作的,金融机构如何进行资金投资等细节。

其次,《金融通识课》介绍了各种风险投资的理论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教导我们如何对风险投资进行合理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资产配置,确定最合理的投资组合来获取最大收益,同时也介绍了多种投资基金用来保护自己避免投资风险。

此外,《金融通识课》还提出了金融服务的碰撞,指出金融服务应该更加贴近
消费者,寻找和他们的共同点,更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未来我们可以在金融服务方面有更多的创新来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有效的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金融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加深了对金融学原理和
实际应用的了解,也更加认识到了金融的重要性,将在具体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为未来走得更远提供一份力量。

总而言之,《金融通识课》不但让我对金融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
能够对金融行业更加熟悉,更了解如何进行风险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等,这让我有信心去该行业面对挑战,朝自身的目标迈进。

金融兴 则国家强——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金融兴  则国家强——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金融兴则国家强——读《金融的逻辑》有感书如其名,在《金融的逻辑》一书中,陈志武先生以一种深入浅出的语言,站在理性思维的角度,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谈起,一步步剥丝抽茧,逐步还原了金融的逻辑: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解读金融制度的设计、从社会制度设计层面解读金融发展路径、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财富后面的逻辑;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并以自问的方式比较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社会差距,来证实金融是促进社会民众法治发展的必要力量,谏言领导层不可因金融危机而放缓金融资本市场化的发展,自我束缚金融创新,退缩回国有企业独霸天下的时代,“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一、回答了“金融是什么”“金融是什么,跟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有何相干”这是贯穿全书的一个核心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阴影尚未全部退去的背景下,探究这一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对早日走出危机影响、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势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当前及下一阶段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社会的继续转型,都难以离开金融的有力支撑。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陈志武先生以浅显的笔墨、通俗的语言,深入地解读了金融的深刻内涵,以一种高瞻远瞩的超脱、纵古论今的大气,破陈见、砭时弊、清迷局。

为后危机时代,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剖析了时势、指明了方向、探寻了路径。

为个人了解金融知识、参与金融活动、利用金融手段,实现财富增值、提升生活品质,敞开了心扉、提供了参考、找准了抓手。

二、金融的重要性陈志武认为,现代社会中,金融对国家和个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性。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2000字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2000字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2000字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对我很有帮助。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陈志武先生作为学者和理财专家对于理财方面的认识与见解,以及他在理财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坎坷、思考和疑惑,并找出了其中的答案。

陈志武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投资的观点,比如投资者应该保持长期资金的持有量,并且坚持长期不动摇,他还告诉我们选择的股票不能太过集中,并且同类型的股票不能超过5只。

陈志武先生还强调股市中获利的机会很少,不过如果有也需要具备相当好的素质才行,不然就像接飞镖,中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陈志武先生还告诫我们不要指望靠炒股一夜暴富,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稳定收益,以此来减轻生活负担。

就以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些事物来说吧。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但是现在依旧有许多发展中国家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前段时间看新闻,南非政府计划建造一个全球最大的商业城市,而这项工程的总投资高达20亿美元。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富豪富人参加了这个城市的竞标,希望借助城市的开发发展自己的产业。

但是即使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到现在都还没有开始施工,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

比如,大学的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了影响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学教育水平日渐提高,一些著名的大学都在全国拥有了较高的声誉,所以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已经由原来的100万人左右,上升到600万人左右,预计在未来几年,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会超过1000万人。

以上都是陈志武先生在书中举得例子,但是陈志武先生并没有就此停止他对于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思考,他又列举了许多实际的例子。

比如说某餐厅因为租金过高而濒临破产;某房地产公司在开发房地产的时候因为销售情况不佳而出现巨额亏损等等。

这些都是让投资者感到困惑的例子。

这本书正是陈志武先生针对这些例子结合理论研究所做的分析,他把实际的例子和理论联系起来分析,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读陈志武《金融的逻辑》有感

读陈志武《金融的逻辑》有感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在国际金融的课堂上,可能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孙老师的介绍下读了《金融的逻辑》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陈志武先生,之前就有听说过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但是由于本身约束力不强,所以没有认真的读完就荒废了。

但是幸运的是,正好国际金融这门课程孙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这本书,而且在每周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一起交流和讨论这本书,所以使得阅读的过程变得有趣而且生动起来。

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并非纯理论性的金融学专著,而是一本兼具金融与社会乃至人文等多方面的跨界杂文集。

全书从金融的视觉出发,对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变迁、儒家文化的内涵作了深入的探析,通过对中美思维模式、历史发展进行对比,批判了当前社会流行的一些陈腐旧习,比如宗族血缘观念、儒家思想等,给读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

书中所讲的内容深入浅出,把金融的问题用一种很简单的方式有趣的讲述出来。

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我读的也最为认真,因为趣味性很大和以往的金融书籍有很大的不同,浅显易懂。

介绍了金融是一种跨时间和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在之后的书中,介绍了借贷金融以及美国金融的发展历程。

随后分析中国人为什么钱多了但是并不感到富有等等问题。

随着问题的不断推进,作者也在其中为我们一点点地讲述着金融的含义。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到了“中国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这个问题特别的吸引我,也是我一直以来很好奇的问题。

我也本以为作者会给我一个答案,怀着期待的心情来读这一部分,但是却发现远远不是我想象的样子。

作者很狡猾并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反而告诉我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金融才能稳步顺利的发展。

作者认为:金融工具其实就是一种不定向的契约。

这种契约跨越了时间与空间。

既然是一种契约,那么要想契约顺利的履行,就有几个条件需要满足,首先是公正完善的司法制度来保障契约;其次是媒体信息的有效性来监督契约;最后是政治法律要与金融相分离。

前面两条我们可能都比较好理解,但是在第三条我起初的时候并不是很理解。

读《金融通识课》心得

读《金融通识课》心得

读《金融通识课》心得近日读完了《金融通识课》,那么金融是什么呢?金融的本质是什么?这本书首先从金融的角度用一个又一个好玩的历史小故事,有传统经典儒学养儿防老、礼法之争等案例深入解析金融对普通人的意义。

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言语告诉我们,今日我去市场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不是金融,金融不是现货交易。

金融的本质是跨期价值交换,就是双方之间进行的跨越时间的交易。

就如甲向乙借100元钱,年底还110元,甲是在投资,年初的投资年底的收益,每年达到10%的收益率。

拿今日的钱在未来使用。

乙方也是在投资自己,拿未来的钱在今日用,希望达到超越10%的收益率。

所有跨期价值互换的活动都是金融,借贷是交易双方的跨期价值互换,股票和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也如此。

陈志武教授说年轻的时候,是人一生当中最没钱的时候,但是也是一生当中最想花钱,花钱感觉最好的时候,一顿美食,一件衣服,一场旅行,满满的知足。

而人到了中年,是人一生中钱最多的时候,孩子都工作了,结婚了,没负担了,钱也多了,但吃喝玩乐的感觉也己经差太多了。

在家看看电视,下楼晒晒太阳就知足了。

青年时收入最少、花钱最多,到年长时收入达到最高而花钱的需要又偏偏最低,这种收入和开支之间的年龄错配,不仅降低一个人一辈子的总体幸福感,而且抑制每个人的事业发展潜力。

成熟的借贷市场可以帮助青年人解决收入和年龄的错配矛盾,从而更高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传统社会下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产品不丰富,人们只好一方面尽可能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减少消费,贬低甚至打击借钱花的行为。

现在金融业很发达,陈志武教授认为,如果花未来的钱可以改变今天的生活,花未来的钱投资自己,使自己更加值钱,那么借钱花就不是坏事,当然借钱过程中不可过分,不可失控。

再则由于通货膨胀,货币作为跨期价值载体的收益为负,也就是说,纯粹的省钱非但不能致富还会让我们越来越穷。

当然,收益与风险相伴而生,懂点金融,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之余,知道如何规避风险保住钱袋子也是很重要的,换一句话说,合理的运用金融这个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力,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最近几天,我又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通识课拿出来看了。

这次看的更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更多,感触也更深刻。

一开始看陈老师的课,感觉不太喜欢他说话的方式,而且他说话速度有点快,有点让人听不懂,感觉一点都不轻松。

可后来慢慢看下去,发现每次上课前都会事先做好准备,讲课时,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照本宣科地按顺序讲,而是会把内容分为几个部分,以便让大家更好的理解。

而且他在讲课过程中,非常注重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注意通俗易懂,善于利用各种例子、案例,很生动地把复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虽然整堂课听起来没有什么“悬念”,但还是听得很轻松、很愉快。

再加上老师每节课的“学习资料”都讲得很透彻,所以就觉得有点意思了,慢慢地就越来越喜欢他的课了。

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来看,陈老师的课告诉我们:真实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经济越繁荣,金融越活跃;反之,金融就萧条,实体经济就受影响。

另外,随着金融深化、金融全球化,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我们的金融监管必须跟上国际标准,与时俱进。

同时,一定要避免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因为政府参与越多,金融体系就越扭曲。

所以,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同时,要更加强调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这本书是写给普通人看的,书中举了大量贴近百姓生活的实例,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详实。

书中的案例既有经济类的,也有社会类的,更多的则是政治类的。

作者将这些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和观点穿插在一起,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觉得一点儿也不枯燥。

而且还有引用诗词名句,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使我们更好的理解金融理论和现实。

正如陈老师所说,这门课并不仅仅适合金融专业的人来学习,它同样适合其他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只要有兴趣,想提高自己的金融素养和金融知识,都可以来听听。

当然,对于有些金融知识比较匮乏的人,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死记硬背。

尤其是到金融危机的时候,自己对金融市场和金融知识也要加强了解,因为国家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很大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区别。
投资,一定是需要有回报的,要看收益的。而消费,不一定有回报。比如刚才说的养儿防老,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属于投资的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实慢慢也会有转变,也有一些少部分的家庭,观念比较先进,和孩子之间,更多的像朋友一样相处。父母不依赖孩子,不需要非得有什么回报,其实就慢慢的,从投资变成消费了。
最后,了解金融基础性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普通人,往往喜欢跟风,看到别人投哪个股票,我们也跟着投,结果我们就像韭菜一样,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庞氏骗局,有亲戚朋友说,我我的收益率达到了30%,甚至有的达到50%,百分之一百。我们一看眼红了,控制不住自己,也跟着投,结果我们投进去了,再也拿不出来了。所以说金融学的一些常识,我们一定要了解。因为如果我们去买国债,它的年利率也就4%到5%,这个是比较靠谱的。但是有人跟你说,他能保证达到30%,那你一定要考虑一下,是不是骗局了。
但是投资和消费,有时候并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消费也是投资。比如我们年轻的时候出去找工作,哪怕是没有钱,去借钱,也要买一身正式的衣服。把自己打扮的很庄重,很庄严,让人一看都比较信任我们。这看似是在消费,其实是对自己的投资。
陈志武教授说,30岁之前,不要在意自己挣多少钱。而应该多进行尝试,学习不同的知识,经历不同的岗位,找到自己最合适的核心能力,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投资。
下边我就讲一下,关于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
首先,什么是金融?
金融就是财富或者价值,跟时间之间的一种交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我向你借100块钱,半年之后我还你本金加上10%的利息,也就是一共给你110块钱,这就算金融的交易了。
你是把现在的100块钱,变成未来的110块钱。而我是把未来的110块钱,拿到现在来提前使用,这就是金融:价值和时间的一种交换。其实养儿防老也是一种金融,也就是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在孩子身上进行投资,希望晚年的时候,可以由孩子对自己进行回报。
30岁到50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把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变现为资本的一个过程。而50岁之后,就应该让这些资本产生它的作用,就像巴菲特说的“睡后收入”,我们睡觉之后,依然有收入。这个时候的你,是不需要依靠孩子来获得安全感的。完全可以,把孩子变成朋友,把投资变成消费。
再次,老百姓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学?
像我们以前买房子,那些借钱买房的人,可能有的早就还清了贷款了。而那些等着攒够钱全款买房子的人,可能到现在也没攒够。陈志武教授说:年轻的时候借钱花的人,往往最后在事业上更成功。他们更容易对自己的金钱,进行合理的安排,自控能力更强。不会依赖父母,而更加的独立。
我们老百姓,也常常会抱怨,物价上涨,没钱买房子,口袋里边的钱不够花,等等。可是这些抱怨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花点时间,把金融学的书拿过来读一读,也许,我们会有意外的收获。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读后感2500字:
昨天有两个朋友,都提到了阅读基础性学科书籍的重要性。
谷粒多说:
关于本质的变化原因,我想到了“第一性原理”、“想象共同体”、“知识格栅”这三个概念。
芒格所说的知识格栅,恰好就是学习基础概念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学习诸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经典著作,来理解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些可以作为“不变的”、“本质的”规则。
而第一性原理,就是说做事的时候,思考事物的本质规律,哪些是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因素,然后从这些因素出发去思考、决策和行动。苏子也跟我说,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进行系统学习,学的效率就会比较高。就在昨天,我正好听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非常棒,这应该可以作为金融学的基础学科,回头可以买来,好好的阅读一下。这本书还可以结合《财务自由之路》一起看。
利润和风险,一定是成正比的,利润越大风险越大。如果有人告诉你既有高的利润,又低的风险,那这个人说的话能不能相信,你就要考虑清楚了。这就是金融的一些基础知识,帮助我们不会轻易上当受骗。还有一个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要多放几个篮子。即便是这一个篮子出了问题,我们也不会全盘皆输。可以尝试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方式,去管理自己的资金。
人类最大的愚蠢:就是不断的尝试用同样的办法去解决同样的问题,哪怕这个办法没有用,还是希望多试几次就会好。想要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一定要从自己的心先改变。想要心的改变,再去学习先进的思维,去勇敢的尝试。
为什么说读书能改变命运,因为读书首先改变的是思维,只有改变思维,才能改变命运。当然,只有空想是没有用的,学了之后一定要去实践,让我们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闭环,才可以不断持续的成长。想要保持持续的成长,一定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养成感恩的习惯,就是基础的基础。
其实现在的老百姓,比古代的时候要好的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产,自己资本。如果是古时候的老百姓,除了吃穿,基本上剩不了什么钱,当然学金融学没用了。
可是现在的生活社会,生产力先进,物质极大丰富,在满足了基本生存的条件下,还有自己的存款和资产。如果不会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合理的安排的话,可能我们存到银行里的钱,没几年就贬值了。即便我们再努力的挣钱,也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和现金的贬值。
结束语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对孩子管束的比较严格:找工作也要管,结婚也要管,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是他们投资的对象,他们自然要考虑收益了。他们之所以选择孩子应该找稳定的工作,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对象,早点儿结婚等等,其实就是希望,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为什么那些一线城市,家庭比较富裕的环境,父母和孩子之间就相对比较平等,没有那么多的约束。是因为这些父母,除了孩子,还有其他的投资。他们不需要靠孩子,也可以把晚年过得比较幸福。他们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和孩子之间,还有其他的感情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