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斯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盖斯定律(第一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盖斯定律(第一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 C(s)+O2(g)==CO2(g) ∆H1=–393.5 kJ/mol
2
CO(g)+
1 2
O2(g)==CO2(g)
∆H2= – 283.0 kJ/mol
容易测定
3 C(s)+1/2O2(g) == CO(g) ∆H3=? 难在哪? 不易测定
一. 盖斯定律
盖斯 G.H.
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一步完成或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H2= – 283.0 kJ/mol
∆H3=?
虚拟路径法
1、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
态有关,如图甲所示: ΔH1=ΔH2+ΔH3。根据上述原理和图乙所示,判断
下列各对应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D )。
A.A→F ΔH=-ΔH6
B.A→D ΔH=ΔH1+ΔH2+ΔH3
2C(s) + 2H2 (g) + O2 (g) = CH3COOH (l)
解: ④= ②×2 +③×2- ①
2C(s) + 2O2 (g) = 2CO2(g)
2△H2= -787.0 kJ/mol
2H2(g) + O2(g) =2H2O(l)
2△H3= -571.6 kJ/mol
+) 2CO2(g)+2H2O(l) =CH3COOH(l)+2O2(g) -△H1= 870.3 kJ/mol
△H= -488.3 kJ/mol
4、已知
① CO(g) + 1/2 O2(g) = CO2(g) ΔH1= -283.0 kJ/mol
② H2(g) + 1/2 O2(g) = H2O(l)

1.2 课时1 盖斯定律(18张PPT)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 课时1 盖斯定律(18张PPT)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ΔH1
ΔH2
终态
始态
始态
终态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能量守恒定律的确认,是热化学领域发现的第一个定律,也是自然科学上首先得出的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规律性结论。盖斯定律是化学热力学发展的基础。
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如同山的绝对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一样,A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 ,B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 ,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 。
从能量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先从始态 S 变化到终态 L 体系放出热量(∆H1 <0)
同一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正向反应∆H1与逆向反应∆H2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H1= –∆H2,ΔH1+ΔH2=0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D
3. 写出肼(N2H4,液态)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资料:火箭发射时用肼做燃料,NO2做氧化剂,二者反应可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2NO2(g) ΔH1=+66.4kJ/mol②N2H4(l)+O2(g)=N2(g)+2H2O(g) ΔH2=−534kJ/mol
CH4(g)+H2O(g)=CO(g)+3H2(g) ∆H=+206.1kJ/mol
①H2(g)+O2(g)=H2O(l) ∆H=-285.8kJ•mol-1②CO(g)+O2(g)=CO2(g) ∆H=-283.0kJ•mol-1③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1④H2O(g)=H2O(l) ∆H=-44.0kJ•mol-1

讲课盖斯定律ppt课件

讲课盖斯定律ppt课件
1.盖斯定律的内容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 是分几步完成,其总反应热是相
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 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PPT课件
7
类比盖斯定律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登山
PPT课件
8
知识升华
已知: H2(g)+Cl2(g)=2HCl(g) △H = —184.6 kJ/mol HCl(g) =1/2H2(g)+1/2Cl2(g) △H =+—92—.3—k—J/—mol
反映了“质、能、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PPT课件
11
2、盖斯定律的应用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PPT课件
22
能力提升已知下列各反应的焓变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①Ca(s)+C(s,石墨)+3/2O2(g)=CaCO3(s) △H1 = -1206.8 kJ/mol
②Ca(s)+1/2O2(g)=CaO(s) △H2= -635.1 kJ/mol
PPT课件
17
二.反应热的计算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思考与讨论:
用盖斯定律解题的方法如何?
有哪些注意事项?
PPT课件
18
用盖斯定律解题的方法: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1.2.1盖斯定律 课件(共22张ppt)

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1.2.1盖斯定律  课件(共22张ppt)

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1.2.1盖斯定律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盖斯定律0102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理解盖斯定律的概念学习目标回顾旧知【回忆一】有哪些方法可以确定一个反应的反应热?① 实验法(量热计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②宏观角度焓变计算公式:△H=H(生成物总焓)-H(反应物总焓)③微观角度焓变计算公式:△H=E(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E(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H>0,吸热反应,焓值增大△H<0,放热反应,焓值减小【回忆二】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方法一回顾旧知方法二:图示法判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导入新知【思考】对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否都可通过实验法测得?判断以下反应是否可通过实验法直接测定其反应热。

C(s)+(g)=CO (g)不能,因为燃料碳固体燃烧不可能完全转化为CO,一定有一部分碳会转化为CO2【思考】我们如何得到该反应的反应热呢?盖斯定律新知讲解1、定义: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

【思考】什么是盖斯定律?2、多角度理解:(爬山)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反应热一:盖斯定律理解3、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始态(S)终态(L)△H1 +△H2 = 0推论:同一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正向反应H1与逆向反应H2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H1= – H2对于任何一个反应,无论反应的途径如何,其反应的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会发生形式的转换。

1.反应原理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得中和热。

一:盖斯定律理解4.图例说明从反应途径角度:A→D:ΔH=ΔH1+ΔH2+ΔH3=-(ΔH4+ΔH5+ΔH6);从能量守恒角度: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高二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高二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C(s)+O2(g)=CO2(g) ) △H1=-393.5kJ/mol 由盖斯定律:△H3 + △H2 = △H1 ∴△H3 = △H1 - △H2 = -110.5 kJ/mol
H3
H2
C(s) H1 CO2(g)
ΔH1 =ΔH1+ΔH2
例2、已知
①2CO(g) + 1/2 O21(g) ====CO2(2g) ΔH1= —283.0 kJ/mol ① ×2
ΔH4
ΔH5 C
终态
殊途同归
无论途径如何:ΔH ==ΔH1+ΔH2 ==ΔH3+ΔH4+ΔH5
➢ 多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1)途径角度
终态(L)
始态(S)
反应热
如同山的绝对高度与上山的途 径无关一样,A点相当于反应体系 的始态,B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终 态,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 反应热。同一起点登山至山顶, 不管选哪一条路走,历经不同的 途径和不同的方式,但山的高度 是不变的。
5、盖斯定律的应用
例1:已知:①C(s)+O2(g)= CO2(g) △H1=-393.5kJ/mol
②CO(g)+ ½ O2(g)= CO2(g) △H2=-283.0kJ/mol
求:C(s)+½ O2(g)= CO (g) 的反应热△H3
CO(g)
C(s)+½O2(g)=CO(g) △H3=? +) CO(g)+½O2(g)=CO2(g) △H2=-283.0 kJ/mol
A .a < b B.a = b C.a > b
D .无法确定
5、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

1-3-1盖斯定律PPT51张

1-3-1盖斯定律PPT51张

则有 ΔH=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第三节·课时作业1
第7页
RJ化学·选修4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3)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进行代数变换等数学处理。
第一章·第三节·课时作业1
第8页
RJ化学·选修4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已知:C(s)+O2(g)===CO2(g) ΔH1=-393.5 kJ/mol① CO(g)+12O2(g)===CO2(g) ΔH2=-283.0 kJ/mol② ①式-②式得:C(s)+12O2(g)===CO(g) ΔH3=-110.5 kJ/mol
第一章·第三节·课时作业1
第34页
RJ化学·选修4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解析:由已知(1)、(2)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2)即可 得出答案。
答案:A
第一章·第三节·课时作业1
第35页
RJ化学·选修4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6.已知 1 mol 白磷(s)转化为 1 mol 红磷,放出 18.39 kJ
第一章·第三节·课时作业1
第18页
RJ化学·选修4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2)举例 已知: ①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 ②H2O(g)===H2O(l) ΔH2=-44.0 kJ/mol 写出 H2(g)+12O2(g)===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合一
第一章·第三节·课时作业1
第5页
RJ化学·选修4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1)反应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就 像登山至山顶,不管选哪一条路走,山的海拔总是不变的。 即从途径角度理解如图所示:

(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课件讲义 第03讲 盖斯定律(PPT课件)

(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课件讲义 第03讲 盖斯定律(PPT课件)

知识精讲
三、盖斯定律应热。如:
对于前面提到的反应:C(s) + O2(g) === CO(g) 虽然该反应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定,但下列两个 反应的反应热却可以直接测定:
C(s) + O2(g) === CO2(g) CO(g) + O2(g) === CO2(g)
盖斯定律的提出,为反应热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一些不易测准或无法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 应热可以通过推算间接求得。盖斯定律的提出要早于能量守恒定律的确认,因此,盖斯定律是化学热 力学发展的基础,至今仍有广泛的应用。
知识精讲
二、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有些反应,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反应热难以直接测定,如: (1)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 (2)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 (3)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
最早研究反应热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和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lace, 1749―1827) , 他们利用冰量热计(即以被熔化了的冰的质量来计算热量)测定了碳单质的燃烧热,测得 的数值与现代精确测定值十分接近。1836年,盖斯受炼铁中热现象的启发,利用自己设计的量热计测 定了大量的反应热,并依据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分别与硫酸反应的反应热总结出了盖斯 定律。
知识精讲
应用盖斯定律时,如果每次都要将方程式进行加 减,很是费时费力,有无简便的方法?
知识精讲
归纳总结
①唯一入手(唯一:目标方程式中的物质,在给出的已知方程式中只出现一次) ②同加异减(目标方程式中的物质,与给定方程式中物质若在方程式等号的同侧,则加起来,反之, 则减去)
说明
如上述即时小练(2),目标方程式中的NH3只在③中出现一次,且“异”侧,则- 2×③,O2出现两次, 暂时不看,NO2(g) 和H2O同理。

1.3.1 盖斯定律教学课件

1.3.1 盖斯定律教学课件

则有:ΔH=ΔH1+ΔH2+ΔH3 [能量守恒定律]
工具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栏目导引
A M
B
工具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栏目导引
1、经典案例 已知:(1)C(s) +O2(g) = CO2(g) ΔH1=-393.5 kJ/mol (2)CO(g)+1/2O2(g)=CO2(g) ΔH2=-283.0 kJ/mol 计算:C(s)+1/2O2(g) = CO(g)的反应热ΔH。
2、计算依据 反应热的计算依据: 热化学方程式 、 焓变数值
工具
和 盖斯定律。
栏目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3、问题解决 肼(N2H4)作为火箭发射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反应生 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 ①N2(g) + 2O2(g) = 2NO2(g) ΔH1=+67.7 kJ· mol-1 ②N2H4(g)+O2(g) = N2(g)+2H2O(g) ΔH2=-534 kJ· mol-1 试写出肼(N2H4) 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计算技巧——目标消元法 ①确定“目标方程”——反应物、生成物、计量数。 ②调整“已知方程”——调整物质、调整焓变数值。 ③加减“消元求解”——叠加方程,求解目标焓变。
工具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栏目导引
3、在298 K、101 kPa时, 已知:2H2O(g) = O2(g) + 2H2(g) ΔH1 Cl2(g) + H2(g) = 2HCl(g) ΔH2 2Cl2(g) + 2H2O(g) = 4HCl(g) + 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A.ΔH3=ΔH1 + 2ΔH2 B.ΔH3=ΔH1 + 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盖斯定律及应用》课件

《盖斯定律及应用》课件
重要影响。
对可逆过程的依赖性
总结词
盖斯定律的应用依赖于可逆过程,但实 际反应往往难以达到可逆状态。
VS
详细描述
盖斯定律仅适用于可逆过程,但在实际反 应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如反应动力 学、热力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学平衡等,反应很难完全 达到可逆状态。因此,在应用盖斯定律时 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对热力学过程的依赖性
详细描述
盖斯定律表明,一个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变化只取决于起始和 最终状态,而与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中间状态无关。这意味 着,通过不同的反应路径,可以达到相同的最终状态,这些 路径的热力学行为是等效的。
盖斯定律的发现与起源
总结词
盖斯定律由苏格兰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詹姆斯·克拉克·盖斯于19世纪提出。
详细描述
盖斯定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盖斯定律的理论研究进展
盖斯定律基本原理的完善
随着理论物理学的发展,盖斯定律的基本原理得到进一 步明确和阐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 础。
盖斯定律与其他理论的融合
盖斯定律与热力学、统计力学等理论相互渗透,形成更 广泛的理论体系,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盖斯定律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盖斯定律在多个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化学反应计算中 ,盖斯定律可以用于计算不同反应路径的能量变化,有助 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在能源利用方面,盖斯定 律有助于优化能源转换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 在环境保护领域,盖斯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 制环境污染物的生成和转化过程。
总结词
盖斯定律的应用受到热力学过程的限制,不 适用于非热力学平衡过程。
详细描述
盖斯定律适用于等温、等压或绝热过程,但 不适用于非热力学平衡过程。在非平衡过程 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不仅与反应途径有关 ,还与反应条件有关。因此,在应用盖斯定 律时需要确保所研究的反应过程符合热力学 的基本原理。

盖斯定律优质课人教课件

盖斯定律优质课人教课件
① H2(g)+1/2O2(g) = H2O (g) △H1
② H2(g)+1/2O2(g) = H2O (l) △H2
2.盖斯定律的应用
① H2(g)+1/2O2(g) = H2O (g)
2.盖斯定律的应用
2.盖斯定律的应用
如何得到C(s) + 1/2O2(g) = CO(g)的反应热?
(4)CH3COOH (aq) + NaOH (aq) =
B
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1/2O2(g)=H2O(l); △H=-285.8kJ/molCO(g)+1/2O2(g)=CO2(g); △H=-283.0kJ/molC8H18(l)+25/2O2(g)=8CO2(g)+9H2O(l); △H=-5518kJ/mol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 H2(g) B. CO(g) C. C8H18(l) D. CH4(g)
A
盖斯定律的灵活应用
3.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A盖斯定律的灵活应用
已知H+ (aq) + OH- (aq) = H2O (l) ; △H=-57.3 kJ/mol 现有下列反应(1)H2SO4 (aq) + 2NaOH (aq) = Na2SO4 (aq) + H2O (l) ;(2)H2SO4 (aq) + 2BaOH (aq) = BaSO4(s)+ H2O (l) ;(3)HCl (aq) + NH3·H2O (aq) = NH4Cl (aq) + H2O (l) ;

盖斯定律ppt课件

盖斯定律ppt课件
不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无法直接测出,怎样知道不完全燃烧 所释放的能量?
【思考与讨论】
游览一座山峰你喜欢徒步呢还是坐缆车?
终态 h = 300 m
上升的高度和势能的变化只与始态和终态的海拔差有关
【思考与讨论】
反应热与 途径无关
反应热研究的是化学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
始态
终态
反应热研究的是化学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与途径无关
① C(s) + O2(g) = CO2(g)
ΔH1= −393.5kJ/mol
② CO(g) + 1/2O2(g) = CO2(g) ΔH2= −283.0kJ/mol ③ C(s) + 1/2O2(g) = CO(g) ΔH3=?
C(s) + 1/2O2(g) = CO(g) ΔH3=?
+) CO(g) + 1/2O2(g) = CO2(g) ΔH2= −283.0 kJ/mol
若不可以,能否设计路径使之可测定?
很难直接测得这个反应的反应热,可通 过盖斯定律获得它们的反应热数据。
思路1:虚拟路径法
思路2:代数运算法
盖斯定律——虚拟路径法
① C(s) + O2(g) = CO2(g)
ΔH1= −393.5kJ/mol
② CO(g) + 1/2O2(g) = CO2(g) ΔH2= −283.0kJ/mol
2△H3= -571.6 kJ/mol
+) 2CO2(g)+2H2O(l) =CH3COOH(l)+2O2(g) -△H1= 870.3 kJ/mol
--------------------------------------------------------------------------------------------------------------------------------------

盖斯定律课件

盖斯定律课件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 — 58 kJ.mol-1,则△H3=
kJ.mol-1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3.室温下,将1mol的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 △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 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如图1所示,反应的始态到达终态有三个不同的途径:
途径1:经过一步反应直接达到终态,反应热为△H 途径2:经过两步反应达到终态,反应热分别为△H1、
△H2,总反应热为: △H1 + △H2 途径3:经过三步反应达到终态,反应热分别为△H3、
△H4、△H5,总反应热为:△H3+△H4+△H5
根据盖斯定律有: △H=△H1+△H2 △H =△H3+△H4+△H5
盖斯定律
B
从A到B高度与上 山的途径无关, 只与起点和终点 的有关
A 请思考:由起点A到终点B有多少条途径? 从不同途径由A点到B点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相同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 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 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 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说明: ①始态:指的是体系的起始状态。 ②终态:指的是体系的终止状态。 ③途径:指的是反应经过的过程(物理的或化学的中间步骤)。
1.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等于( D)
C(s) + H2O(l) === CO(g) + H2(g) △H1=+175.3kJ·mo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H2>△H3
B.△H1<△H3
C.△H1+△H3=△H2 D.△H1+△H2>△H3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12.在1 200 ℃时,天然气
▪ 1.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等于( D)
▪ C(s) + H2O(l) === CO(g) + H2(g) △H1=+175.3kJ·mol—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CO(g) + O2(g) == 2CO2(g)
△H2=—566.0 kJ·mol—1
▪ 2H2(g) + O2(g) == 2H2O(l)
CH3OH(g)
△H1
②CO2(g) + 3H2(g) ③CO2(g) + H2(g) 回答下列问题:
CH3OH(g) + H2O(g) CO(g) + H2O(g)
△H2 △H3
化学键
H—H C—O
E/(kJ.mol(kJ.mol-1) 436 343
C==O 1076
H—O 465
C—H 413
盖斯定律的解题技巧
1、找出已知方程式、找出或者写出目标方程式(配 平) 2、明确目标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在已知方程式 中位置(反应物、生成物只能在一个方程式出现,如 果在两个方程式出现就不分析) 3、明确化学计量数相同(如果不同要剩以某个数, 这个数可以是整数或者分数) 4、明确加减法(同侧相加、异侧相减,把中间产物抵 消) 5、反应热ΔH随着方程式的变化而变化(热化学方程式
▪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近3年高考考情一览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7.(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
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 + 2H2(g)
如图1所示,反应的始态到达终态有三个不同的途径:
途径1:经过一步反应直接达到终态,反应热为△H 途径2:经过两步反应达到终态,反应热分别为△H1、
△H2,总反应热为: △H1 + △H2 途径3:经过三步反应达到终态,反应热分别为△H3、
△H4、△H5,总反应热为:△H3+△H4+△H5
根据盖斯定律有: △H=△H1+△H2 △H =△H3+△H4+△H5
△H1
始态
中间产物1 △H
△H2
终态
△H3 中间产物2
△H4
△H5 中间产物3
热化学方程式可像等式一样进行相加或相减。即 图1
举例:
例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 △H1=-393.5kJ/mol
②CO(g)+
1 2
O2(g)=CO2(g)
△H2=-283.00kJ/mol
求③C(s)+
1 2
O2(g)=CO(g)的反应热。△H3
=?
-) 分析:
①C(s)+O2(g)=CO2(g) △H1=-393.5 kJ/mol
②CO(g)+
1 2
O2(g)=CO2(g)
△H2=-283.0 kJ/mol
方程式 ①-② =③ △H3 =△H1 - △H2 △H3 =-393.5 kJ/mol -(-283.0 kJ/mol) = -110.5 kJ/mol
同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的数值也必须乘以该数;热化学方 程式相加减时, 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ΔH要带上“+”、“—
”)
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
例2: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 生成N2、液态H2O。已知:
①N2(g)+2O2(g)==2NO2(g) △H1=+67.2kJ/mol ②N2H4(g)+O2(g)==N2(g)+2H2O(l) △H2=-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 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运用技巧: (1)明确已知、目标方程式 (2)明确目标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位置 (唯一性) (3)明确化学计量数(相同) (4)明确加减(同侧加、异侧减,中间产物 抵消) (5)△H随方程式变化而变化
课堂练习:(试卷)
534kJ/mol 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
分析:2N2H4(g)+ 2NO2(g)= 3N2(g)+4H2O(l)
2 × ②-①:△H =2△H2 - △H1
2 N2H4(g)+ 2NO2(g)= 3N2(g)+4H2O(l) △H=-
课堂小结:
1.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 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H3=—571.6 kJ·mol—1
▪ A. △H1 + △H2 —△H3
B.2△H1 + △H2 + △H3
▪ C. △H1 + △H2/2 + △H3
D. △H1 + △H2/2+ △H3/2
▪ 2.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
▪ TiO2
TiCl4
Ti
▪ 已知:
▪ ① Cs+O2g=CO2g H 1 =3935 kJ·mol1 ▪ ② 2COg+O2g=2CO2g H 2 =566 kJ·mol1 ▪ ③ TiO2s+2Cl2g=TiCl4s+O2g H 3=+141kJ·mol1
盖斯定律
B
从A到B高度与 上山的途径无关, 只与起点和终点 的有关
A 请思考:由起点A到终点B有多少条途径? 从不同途径由A点到B点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相同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 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 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 反应的途径无关。
说明: ①始态:指的是体系的起始状态。 ②终态:指的是体系的终止状态。 ③途径:指的是反应经过的过程(物理的或化学的中间步骤)。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 — 58 kJ.mol-1,则△H3=
kJ.mol-1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3.室温下,将1mol的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 △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 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