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 课件
2024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01引言Chapter培训目的和意义提高医院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能力01保障患者健康02履行社会责任03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内容培训形式预期培训效果掌握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提升医院应对食源性疾病的能力02医院食源性疾病概述Chapter食源性疾病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医院食源性疾病特点与危害特点危害医院食源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会增加医疗负担和社会成本,对医院声誉和医患关系也造成不良影响。
国内外医院食源性疾病现状分析国内现状国外现状03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法与技术Chapter监测点选择采样策略样本类型030201监测点设置与采样策略实验室检测方法与标准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严格的实验室检测标准,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质量控制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收集01数据整理02数据分析0304医院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Chapter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01严格把控食品原料采购质量,确保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020304加强食品加工场所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整洁、设施完好。
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和食品腐败变质等问题。
定期对食品加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食品加工过程卫生控制患者饮食安全宣传教育0102030405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与报告制度Chapter应急处置流程与协作机制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包括报告、隔离、治疗、调查等环节。
建立协作机制医院应建立与相关部门(如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的协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协同应对。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应对能力和水平。
完善通报机制医院应建立内部通报机制,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了解食源性疾病疫情动态和防控要求。
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建立合理的食品储存和运输制度,确保食品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卫生、安全,防止 食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危害控制
危害识别与评估
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关键控制点,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加工过程控制
严格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pH值等关键参数,确保食 品加工符合卫生要求,防止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培训内容和目标
食源性疾病概述
介绍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分类、危害及流行趋势等 内容,使相关人员对食源性疾病有全面的认识。
食源性疾病监测实践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过程、结果 解读和应对措施,使相关人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食源性疾病监测原理和方法
详细讲解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 技术手段,包括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 调查等,提高相关人员的监测能力。
监测方法
采用定期抽样检测、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和专项调查等方法,对食品生产、加工、运 输、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测。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数据收集
各级监测机构应按照统一的标准 和要求,及时、准确地收集食源
性疾病监测数据。
数据整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 归类,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
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利用。
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建议和措施
完善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覆盖率。
提升监测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监 测人员培训和设备投入,提高基 层医疗机构的监测能力。
加强数据共享
推动各部门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 据的共享和互通,建立统一的数 据平台,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加强宣传教育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最全优质PPT【15页】
一、监测目的
通过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监测和归因分析 ,掌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 ,为制定、调整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对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有 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或中毒性病例、疑似食 源性异常病例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对象包 括:
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 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 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7.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每日登陆 “食源性疾 病暴发监测系统”查看各地食源性疾病暴发情况,并 且完成季度、年度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分析报告并提 交国家卫生计生委。
四、报告原则与要求
(一)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是《食品安全法》法 定报告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可能影响创
库伦旗医院食建源性全疾病国监测、卫报告生工作城管理制市度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绩效考核等
2、对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中环境、食品、生物标 本中致病菌分负责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信息表》(附表1) 2、异常病例 临床医生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后,填写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附表2)
四、报告流程
1.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 件,应当及时上报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及发病人数 2人及以上或出现1名及1名以上死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汇总分析辖区内监测信息,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当及时上报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病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均应上报。
(三)所有的盟(市)级和旗(县)级疾控机构均 要参加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报告工作。
(四)自治区、盟(市)级和旗(县)级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应协调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保证调 查信息的完整性和报告的及时性。
22660_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ppt课件
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和储存规范 ,避免交叉污染和食品变质。
2024/1/25
对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 行定期检测,确保其质量和安 全。
合理规划食品储存区域,按照 不同食品的特性进行分类存放 。
16
消费者教育和宣传
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其对食源性疾 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提醒消费者 注意食品安全风险。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是否为食 源性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毒理学检查等。
2024/1/25
9
03
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2024/1/25
10
监测网络和组织架构
01
02
03
国家级监测网络
覆盖全国范围,由国家级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地 分支机构组成。
23
培训方法和技巧
01
02
03
04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基本理论和
知识。
实践操作
组织参训人员进行现场实践操 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
水平。
案例分析
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和讨论,加深参训人员对食源 性疾病监测的理解和认识。
互动交流
鼓励参训人员之间互动交流, 分享经验和心得,促进共同进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实 践
2024/1/25
22
培训计划和课程设计
2024/1/25
确定培训目标
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目的,为制定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培训目标,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 与人员、课程安排等。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 毒动植物性和寄生虫性四类。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食品污染、食品腐败变质、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食品中天然毒 素等。
危险因素
包括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 销售等环节中存在的卫生问题,以及 个人饮食习惯、食品消费方式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因致病因子的不同而各异,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监测网络全覆盖
未来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将实 现全覆盖,确保所有地区和人
群都能得到有效监测。
技术手段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源性 疾病监测技术手段将不断升级 ,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数据共享与协同
各部门间将加强数据共享和协 同合作,形成食源性疾病监测 的合力,提高应对能力。
社会共治格局形成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培训课件内容回顾
食源性疾病概述
介绍了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分类 、危害及预防措施。
01
监测方法与技术
02 详细阐述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常 用方法和技术,包括流行病学调 查、实验室检测、风险评估等。
数据分析与解读
讲解了如何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
、分析和解读,以及如何利用数
03
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06
食源性疾病预防措施及建议
加强源头治理,减少污染环节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实现从农田到 餐桌的全程监控。
加强对农药、兽药等投入 品的管理,严格控制使用 量和残留量。
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等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 化学物质的使用。
食源性监测培训课件PPT课件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样 品保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质量 控制,以及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的质 量控制。
采样与样品处理
采样点设置
根据采样方案,在具有代 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确 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
样品采集
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和要 求进行样品采集,避免交 叉污染和误差。
样品保存和运输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妥善保 存和运输,确保样品在检 测前不发生变质或污染。
实验室检测与分析
实验室准备
确保实验室具备开展检 测所需的设备、试剂和 耗材等,并进行必要的
校准和验证。
样品前处理
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前处 理,如均质、提取、浓 缩等,以满足检测方法
的要求。
实验室检测
按照选定的检测方法和 技术进行实验室检测, 记录详细的检测过程和
意义
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 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源性监测体系,包括国家、省 、市、县四级监测网络,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同 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的 交流和合作。
国外发展现状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食源性监测体系,如美 国、欧盟等。这些国家注重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不断提 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食品安全挑战。
科学性原则
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基于科学 方法进行解读。
全面性原则
综合考虑多个监测指标,避免片 面性。
监测结果解读原则与方法
可比性原则
确保不同时间、空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描述性统计
对数据进行基本描述,如均值、标准差等。
食源性疾病监测入院培训 课件
每个监测系统就像智能手机的“应用” 有自己不同的用途
PulseNet
NNDSS/LEDS
NARMS
Listeria Initiative
FoodNet
FDOSS
WBDOSS
/foodborneburden/surveillance-systems.html
40
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综合监测系统
特征
方式
实现手段
基于人群症状 • 构建食源性疾病个案信息 报告系统
食源性疾病个案信息调查表 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信 息数据库
基于实验室检验
• 基于实验室的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系统
基于事件调查
• 构建食源性疾病(食物中 毒)报告信息系统
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分子分型技术 完善基于分子技术主动监测
报告经调查的食源性疾病事 件,不受发病人数限制,促 进掌握实际情况
三、2015食源性疾病监测 工作方案
怎么监测?
42
➢ 工作背景 ➢ 总体框架 ➢ 系统构成
43
➢ 工作背景
《关于印发2015年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实施方案的通知》 粤卫办[2015] 20号
监测单位 医院:2015年原有的76家监测医院+2015 年新增监测医院 疾控中心:医院辖区和省市疾控中心
30
WHO估计发展中国家漏报率为95%以上 我国目前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仅为实际发生
的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
31
沙门菌金字塔模型构建
主动监测医院
总倍数A=A5×A4×A3×A2×A1 =1.32×1.14×3.35×2.21×1.84
2024版食源性疾病培训完整ppt课件
05
断
临床表现
01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等
03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乏力、失眠
等
02 肝肾损害症状
黄疸、肝区疼痛、蛋白尿
等
04 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与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 等疾病进行鉴别
实验室检查
03
列举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种类,以及这些病原在各类食
品中的分布情况。
监测与报告
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介绍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的建设 情况,包括监测网络、监测内容和方 法等。
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
分析监测数据在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 制中的应用,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 学依据。
报告流程和制度
详细阐述食源性疾病的报告流程、报 告时限和报告要求等,强调及时、准 确报告的重要性。
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学员们对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应急处置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 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展望
1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和 效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推广健康饮食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普及健康饮食知识, 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4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02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食品加工过程控制
原料采购与验收
建立严格的原料采购和验 收制度,确保原料符合食 品安全标准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感染性食源性疾病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引 起的疾病,如沙门氏菌感染和诺如病毒感染。
中毒性食源性疾病
由食品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如化学物质或毒素) 引起的疾病,如肉毒杆菌中毒和黄曲霉毒素中毒。Leabharlann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目的和原则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目的是及早发现食品中的病原体或有毒物质,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食品安全。监测的原则包 括: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控制方法,以及相关应急处置的经验和教训。
沙门氏菌感染
从受感染食物中分离出病原菌,并对食品供应链进行追溯,及时召回受影响的食品。
肉毒杆菌中毒
通过调查食品加工过程和存储温度,预防肉毒杆菌中毒的发生并提供适当的紧急抢救措施。
黄曲霉毒素中毒
开展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监测和控制,加强存储和加工环节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中存在的病原体或有毒物质导致的疾病。本课件旨在介绍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案例分析和应急处置。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重要性
食源性疾病监测对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与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识别与食物相关的疾病爆发,并控制病原 体在食品中的传播。
早期识别和控制
监测可以提前发现食源性疾病爆 发的趋势,从而采取及时控制措 施,减少疾病的传播和风险。
结论和展望
食源性疾病监测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和监测手段的进步,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 控制食源性疾病。
促进食品安全意识
监测结果可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 全的认识,促使人们在选择食品 时更注重安全和卫生。
制定监管政策
监测数据是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 策和标准的重要依据,以确保食 品供应链中的安全和质量。
47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PPT课件
传统微生物学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鉴定 等,用于检测食源性致病 菌。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等,检测食源性病 原体及其毒素。
分子生物学方法
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用于快速、灵敏地检测 食源性病原体基因。
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要求
掌握现场调查技巧
如询问技巧、观察技巧、记录技巧等,确保 获取准确信息。
制定详细调查计划
包括调查时间、地点、人员分工、采样计划 等。
做好个人防护和现场安全
注意个人防护措施,确保调查过程中的安全 。
应急处置流程梳理
01
02
03
04
快速响应机制建立
确保在接到报告后能够迅速启 动应急处置流程。
现场处置措施落实
包括病人救治、样品采集、现 场控制等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开展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分析疾 病三间分布特征。
实验室检测支持
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为病因分析提供依据。
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
明确各部门职责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食源性疾病 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各
部门职责和任务。
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确保各部 门之间信息畅通。
监测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及时发现、评估、预警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流 行,保障公众健康。
意义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科学 依据;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监测方法与流程
方法
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主动 监测通过定期抽样检测食品中的致病 因子;被动监测则依赖于医疗机构和 疾控中心的报告。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报告撰写
根据分析结果撰写食源性 疾病监测报告,向上级主 管部门报告监测情况。
监测质量控制与评估
质控标准制定
制定食源性疾病监测的质量控制 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数据核查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核查和校对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质量评估
定期对食源性疾病监测质量进行 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
实验室检测技术与方法
总结词
掌握实验室检测技术与方法,提高食源性疾病的检测水平。
详细描述
介绍食源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与方法,包括常规微生物检测、分子生物学 检测、免疫学检测等。同时,让学员了解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操作 流程,以及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风险评估与预警预报
总结词
了解风险评估与预警预报的方法,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外监测现状及问题
国内外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发展迅速 ,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食源性疾病监测涉及多个部门,协调 管理存在难度。
部分地区监测网络不健全,信息上报 不及时、不全面。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影响监测 质量和效果。
02
CATALOGUE
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监测网络建设
01
02
03
国家级监测网络
推广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知识普及等方式 ,向公众介绍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和预防方法。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勤洗手、不食用不洁食品、不
生食等。
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帮助公众识 别和避免食用问题食品。
加强医疗机构和实验室能力建设
提高医疗机构对食源性疾病的诊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食源性疾病监测ppt课件
预警指标设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定相应的 预警指标,如发病率、死亡率等。
预警机制建立
建立食源性疾病预警机制,及时 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
数据共享与交流合作
数据共享平台
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交流合作机制
加强与其他地区、部门、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食源性疾病 监测工作。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01
制定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法律
保障。
02
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食品生产经
营提供明确指引。
03
加强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宣传贯彻
加大法规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公众的知晓率和
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03
常见食源性疾病及案例分析
Chapter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病
由沙门氏菌引起,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等,严重时可导致 死亡。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如呕吐、腹痛、腹 泻等。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由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症状以呕吐为主,伴有腹痛、腹泻等。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课程内容总结回顾
食源性疾病定义与分类
详细阐述了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分类及危害程度。
监测方法与技术应用
介绍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通过实际案例,分享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实践经验和应对策略。
食源性疾病监测挑战与机遇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科学、客观、公正、及时、有效 。
暴发调查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
病例搜索、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 测等。
步骤
建立组织机构、制定调查计划、开展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采取控制措施 。
暴发处理与控制措施
处理
及时救治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原因,采取控制措 施。
控制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卫生意识,加强食 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加强宣传教育。
风险。
预警系统
建立食源性疾病预警系统,通 过数据分析预测食品安全事件
的发生。
监测流程
确定监测范围
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结果,确定需要重点监 测的食品种类和场所。
制定监测计划
明确监测目标、方法、 时间表和资源需求,确 保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
。
数据收集与整理
收集相关数据,包括食 品检测结果、病例信息 等,并进行整理、分类
03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法与流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监测方法
01
02
03
04
实验室检测
通过采集食品样品进行微生物 、化学和物理指标检测,以评
估食品安全性。
病例监测
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了解其 发病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等
信息,追溯可能的病因。
主动监测
定期对特定食品或场所进行主 动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季节性、人 群聚集性和病原体多样性。
地域性是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在某些地区发病率较高,可能 与当地的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季节性是指 某些食源性疾病在特定季节发病率较高,如夏季细菌性食 物中毒多发;人群聚集性是指食源性疾病在集体单位如学 校、工厂等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发生;病原体多样性是指食 源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 ppt课件
分析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与严重性。
向政府报告和向监管部门通报。
ppt课件 11
1.明确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
医院报告的病人 信息有哪几种类 型
2.症状、体征以及潜伏期疑似 食源性疾病的(疑似病例)。
3.传染病或群体性中毒事件,后期分析 发现其原因是食品引起的
ppt课件
12
医院报告的病人就诊方式?
1.单个病例(散在病例),凡是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 就是一病例也应报告卫生行政部门,特别是致死性或传染性较强的 食源性疾病,如河豚毒素中毒、食源性霍乱(发生在集体食堂或餐饮) 同时也要注 意到随着食品流通的广泛化,食源性疾病具有集中发生、散在发现的特 所谓“集中发生、散在发现”,是指由一种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但病 散在不同医院就诊(空间分散);或由一种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但病 散在不同时间就诊,如北京蜀国演义餐饮发生的广州管园线虫食源性疾 或两者兼有,如三聚氰胺事件。
15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ppt课件
16
异常病例或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是指一组用目前的知识难以解释的可 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或事件(命名为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 件”), 其定义或概念应该是广泛而非特定的, 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 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事件:
ppt课件 17
ppt课件
25
附表3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 表
11.进食时间:填写到小时 12.进食人数:填写共同就餐的人数 13.多个暴露食品,可填写多行 14.生物标本采集: 15.标本编号:系统自动生成 16.标本数量及单位:填写采样量及对应单位,如粪便 5g等 17.注:前面带*项为必填项
47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样品应尽快放入低温环境保存,避免 变质。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样品安全,防止交 叉污染和损坏。
实验室检测方法及结果解读
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 合适的检测方法,如 细菌培养、PCR等。
结合患者症状、流行 病学调查结果等综合 分析,确定病原体和 污染源。
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 解读,判断是否符合 食源性疾病的诊断标 准。
暴露评估
对危害因素在食品中的分 布、含量及人群暴露情况 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风险特征描述
在危害识别和暴露评估的 基础上,对食源性疾病的 发生概率、严重程度等进 行描述。
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数据收集
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收集疾病发生情况、食品 污染状况等相关数据。
风险评估
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从 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和追溯。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的食品安 全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控制。
04 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置技巧
现场调查流程
风险预警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 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提醒 相关部门和公众采取防范 措施。
信息发布渠道和时效性要求
信息发布渠道
通过政府公报、新闻媒体、官方网站 等多种渠道发布食源性疾病风险预警 信息。
时效性要求
确保风险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给 相关部门和公众,以便及时采取应对 措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 要定期更新风险预警信息,保证信息 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2)病毒:
一、微生物性病原物
引起婴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毒:如轮状 病毒,柯萨齐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 冠状病毒等。
引起甲肝流行的甲型肝炎病毒
LOGO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3)真菌
一、微生物性病原物
镰刀菌属(谷源于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国防
以及放射性核素废物的不合理排放及意外性
的泄漏。通过环境向水生生物体和农田作物
转移,通过动植物食物进入人体,而引起人
体慢性损害及远期效应。
LOGO
食源性疾病预防
1)政府作为(加大力度监督)
严格食品生产环境、原料、流程、运输、销售各个环节 以及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监测;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监测目的 了解我区2011年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 事件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掌握我区疑似食 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分布状况;为 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 自治区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和预警提供依据。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工作手册
监测内容 一、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
LOGO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按发病机制) 食源性感染 食源性中毒
LOGO
食源性感染
1.食源性感染(foodborne infections)
食源性感染通常是由摄入受细菌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食源性感染有以下2种发病形式:
● 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并在肠黏膜或其他组织中繁殖;
● 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和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损害周 围的组织或影响正常器官或组织的功能。这种类型的感染有时被称为毒
每个人都面临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LOGO
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美国:每年约7200万人发生食源性疾病,损失$3500亿 英国:1987-1999证实的病牛达17万头 禁止进出口: 每年损失$52亿 病牛宰杀: 损失$300亿 比利时的二噁英污染事件 动物性食品禁止上市并销毁的损失达:3.55亿欧元; 禁止动物性产品出口的食品工业损失:13亿欧元。
● 某些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细菌毒素;
● 有毒化学物质(如有毒重金属等); ● 动植物或真菌天然存在或形成的毒素(如某些有毒鱼类、有毒贝 类和某些有毒野生蕈类)。
LOGO
食源性中毒的发病特点
● 即使没有摄入活的病原菌,但是如摄人食品中已有的毒素,也会引
起发病。
● 中毒性疾病的潜伏期通常可以分钟或以小时计。 ● 中毒性疾病最常见、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发病症状是呕吐。
LOGO
一、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监测内容:
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疾 病/事件:
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结果及病程、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 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等专业判断的经验明显不符, 用现有的专业临床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 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 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个案组成。
LOGO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三、化学性病原物
1)不合规定的农药使用:有机磷农药的蔬菜 2)不合要求的食品生产工具、容器、包装材料以及食品添加剂 3)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 油脂聚合物
多环芳烃类
亚硝酸盐 4)食品中混有不可食用的有毒物质或将有毒物质当作食物食用
LOGO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LOGO
一、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监测对象: 2011年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监测的对象为监测点医院所接诊的全部就诊 患者,重点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 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 女,应当特别关注内科系统(如消化科、肾 内科和神经内科等)、急救中心、二门诊和 儿科的就诊者。
素介导型感染。
LOGO
食源性感染的发病特点
● 由于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食源性感染的发病 潜伏期要比大多数食源性中毒性疾病长得多。潜伏期一般以天数计。 ● 食源性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而且感染经常伴有 发热症状。 ● 食源性感染的病死率很低。
● 能引起感染的细菌常常具有定向特点或某种黏附因子,常常可以侵犯肠道
食源性疾病监测
LOGO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 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 疾病。
LOGO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
三个基本要素:
病源物----致病因子;
传播媒介----食物; 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 食源性中毒的病死率较食源性感染高。
● 食品中所含毒素的检测要比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更有意义。
LOGO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物
1)细菌及其毒素: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如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属等。
引起人类肠道传染病的病原菌
如志贺菌、霍乱弧菌等。
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LOGO
一、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监测工具:
附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疑似健康 事件报告卡
LOGO
LOGO
一、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报告流程: 监测对象到监测点医院就医,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 义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时间。 接诊医生及时完整、准确填写纸质《异常病例/异 常健康事件报告卡》交医务处传染办。 医务处传染办汇集报告卡。 医务处组织院内专家会诊,确认是否为疑似食源性 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医务处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 康事件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并且附该患者全部病 例的复印件。
LOGO
LOGO
LOGO
食品安全—全球关注的热点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 “一个巨大并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据报告,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 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生40-60亿例食源性腹泻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报告,仅1980 年一年,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5岁以下的儿童,急性腹泻病例约有十亿,其 中有500万儿童死亡。英国约有1/5的肠道传染病是经食物传播的。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工作手册
LOGO
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
(一)监测内容 所有处置完毕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事件。 (二)监测对象 全区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置完毕的所有级别 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 (三)报告流程 各科室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 病(包括食物中毒)的个案和事件,应及时 上报医务处,由医务处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工作手册
工作职责和要求:
一、资料收集要及时。当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义的病例和事件时,要及时填写纸 质报告卡,并上报医院的专管人员。一旦有病例上报,专管人员及时组织院内会 诊,并在会诊结束后的1 个工作日内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资料搜集应系统、完整和准确。《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的填写 应当完整和准确,尤其要准确记录患者姓名、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能确保找到 该患者的详细信息,以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或以后随访时有据可循。临床症状、 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记录应当详细和完整。 三、收集的资料真实可靠。纸质《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是疑似食源 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原始记录。在每次收到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 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后,立即对内容进行审核,同时将纸质报告卡整理 归档。 四、临床医生在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包括食物中毒)的个 案和事件后,应当及时主动地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并上报医务处,同时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会诊。并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 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并且附该患者全部病例的复印件。 五、各级医务人员工作深刻领会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工作 内涵,积极参加监测工作相关的培训,具备完成监测工作所必须的丰富临床工作 经验,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 六、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开展监测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卫 生系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纳入医疗质量考评。
的某个特定部位,并在肠道内繁殖。 ● 有些食源性感染可以引起某些并发症或后遗症,病变常可累及心血管、肾
脏、关节、呼吸系统或免疫系统等。
LOGO
食源性中毒
2.食源性中毒(foodborne intoxications) 食源性中毒是摄人已受到某种毒物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中 毒性疾病。 食品中各种毒物的来源主要有:
LOGO
东南沿海地区每年都要发生食用河豚鱼中毒死亡事故 ,仅上 海市80年代每年死亡人数达20人左右。
LOGO
近年来不法食品商贩用工业酒精 兑制白酒引起甲醇中毒列亡事故履禁不 绝,1996年6、7月间云南省曲靖地区发生饮用白酒导 致恶性甲醇中毒 事件,中毒192人,死亡35人;1988年春节期间,山西朔州和大同市 灵丘县 又发生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用甲醇勾况散装白酒,发生严重的甲 醇引起的食物中毒,导致29 6人中毒住院治疗,其中27人死亡。上述 二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利用非食品原料非法生产加 工食品造成食源性疾 患的典型案例。
毒蕈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