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结冰了”教案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结冰了”教案
王辉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能通过做形成霜的模拟实验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3、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能用图表的方式表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4、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和评议,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5、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深色搪瓷杯、冰、盐、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一课我们了解了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谁来说说,一年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回答)
2、是啊,进入冬天,天气就变得寒冷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结冰了)。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结冰”这个问题。
二、课堂探究
(一)认识水的三种形态
1、冰和水是什么关系?它们各是什么状态?
2、除了这两种状态,你知道水还有哪种状态?(气态)水的气态是什么?
(二)模拟霜的形成
1、冬天的早晨,我们时常在屋顶上、树叶上看见一层白白的霜,霜是怎么形成的呢?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谈)
2、分组完成实验。
(1)分组阅读实验方法。
(2)观察分析:搪瓷杯的外面有没有水?
(3)分组实验,观察冰的外壁有什么现象发生?用手摸摸,它是什么状态的?
3、汇报交流
4、引导分析霜的形成原因
①霜是由水变成的吗?为什么?
②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5、用自己的话说说实验中霜是怎样形成的?
6、大自然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
7、阅读文中文字、了解水的特点。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1、当水和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低温时,就会变成固态的冰,那么固态的冰会不会发生状态变化呢?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变化的?
2、学生互相交流。
3、提问:冬天挂在外面的衣服结冰变硬后,过几天,衣服就变干了。衣服上的冰没有变成水,那么,它到哪儿去了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小结:冰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水和水蒸气。
6、出示水的三态变化图。
7、学生在书上完成水的三态变化图。
8、指名在黑板上完成。
9、师生共同评价。
(四)了解其他物体的形态变化
1、水的三态能发生变化,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有像水这样的形态变化呢?
2、学生交流。
三、拓展研究
1、我们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你能否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雪是怎样形成的?
2、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
3、指导学生筛选问题,设计方案。
4、课外作业:分小组对所选择的问题进行课外探究,作好记录。
教学反思
王辉科学课的核心价值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是“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的方法;二是“亲身经历”一个探究活动,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让思维积极地参与其中;三是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或科学概念,逐步积淀一定的科学理论;四是让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情感。
一、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是科学教学的第一法宝。
开课时,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参与的热情。尽管学生“摸”“捏”的只是冰与水这样简单的事物,但是,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足以激发他们的爱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获得游戏的快乐外,更明白了利用手可以对冰和水进行比较性观察。如此的情景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直接指向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比较冰与水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
二、“用教材”是科学教学的永恒主题。“冰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是本节课的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核心话题应该是“冰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呢?”。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编者安排的“测水的常温——测水在碎冰中的温度变化——测在碎冰中加上食盐后的温度变化——观察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思路过于复杂,有误导教师的嫌疑。
首先,“测水的常温”的目的是什么,教材意图含混。在研究教材过程中,我们发现“测水的常温”应该与第一部分冰的观察联系起来思考。在学生猜测冰肯定在“低温”下才能获得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马上测出了水的常温,从而产生一个问题(一对矛盾)——在课堂上,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低温”,让水结冰?如果教师无法把握住这个话题,本节课很难展开,至少展开起来十分困难。
其次,我们不应该被教材的四大实验流程所束缚,教材中的四大实验
步骤,只能告诉师生我们需要连续观察,需要使用哪些器材,需要有个先后顺序。学生在设计研究方案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抛开教材的思维,直接指向“在课堂上,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低温”,让水结冰?”这个话题。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阅读教材,明白实验中我们需要冰、需要食盐、需要干毛巾等器材,从而顺利地把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教师亲身经历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前提。
“冰在什么时候开始结冰”的观察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教材里没有提示或暗示。实践证明,不只是学生不清楚,大多数老师都不清楚呢!研究发现,不断地用温度计轻轻搅拌试管里的水既可让水均匀受冷,还可以及时感知到水在什么时候开始结冰。如果教师本人没有这种亲身经历,学生要想仅凭课堂获得这类经验,几乎不可能。教学证明,教师的经验与提示,既是发挥主导作用的表现,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为了能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水结冰,我尝试用过自来水、纯净水,最后实验出用蒸馏水的效果最佳。也考虑到了冰越碎,效果可能更好的因素。上课时,因担心天气原因,我选择了稍大的冰块,但造成了试管不能与冰充分的接触情况出现,使水结冰的现象出现得较晚。
本节课无疑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指导思想正确,给学生创设了“自由,平等”的研究环境,能紧紧地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施教;二是钻研教材较深,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三是我能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反复做了实验,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法。
当然,作为一名新的科学教师,我还存在着面对课堂生成性问题而处理不当的情况。它告诉我,给孩子一碗水,教师至少得有一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