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激励原理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 第十六章 激励

管理学原理 第十六章 激励

管理学原理第十六章激励名词解释:1、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且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2、经济人:又称为“理性——经济人“,也称为实利人,它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其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

3、强化:是心理学术语,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4、积极强化:指积极行为发生以后,立即用物的或精神的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

在这种刺激作用下,个体感到对他有利,从而增强以后的行为反应频率,称为积极强化。

5、消极强化:当一个特定的强化能够防止产生个人所不希望的刺激,称为消极强化或逃避性学习。

6、惩罚:在消极行为发生之后,使实施者受到经济上或名誉上的损失,或取消某些为人所喜爱的东西。

从而减少这种行为,称为惩罚。

7、消失:是撤销对原来可以接受的行为的强化,由于一定时期内连续不强化,这种行为将逐步降低频率,以至最终消失。

8、行为有因:是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

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激励理论的基本种类?P353-360答:①激励内容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求理论。

②激励过程理论:期望理论、波特——劳勒模式。

③行为改造理论:激励强化理论、归因论。

3、简述双因素理论?P354-355答:①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

②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如成就、赏识(认可)、艰巨的工作、晋升和工作中的成长、责任感等,得到则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

③赫茨伯格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的情绪;保健因素改善后,职工的不满情绪会消除,并不会导致消极后果,职工知识处于一种既非满意,又非不满意的中心状态;激励因素才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积极效果。

管理学第六章 《管理学》激励

管理学第六章 《管理学》激励

管理学第六章《管理学》激励在管理学中,激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员工的潜能之门,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激励的本质,其实就是满足员工的需求,引导他们朝着组织的目标努力。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食物、水、睡眠,到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员工会感到满足和愉悦,从而更有动力去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呢?这首先需要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求。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个员工都是独特的,他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有些员工可能更看重物质奖励,比如高薪、奖金和福利;而有些员工可能更在乎工作环境、职业发展机会或者领导的认可和尊重。

所以,管理者要通过与员工的沟通、观察和调查,去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物质激励是一种常见且直接的激励方式。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比如,给予员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或者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发放丰厚的奖金,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此外,福利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像健康保险、带薪休假、员工培训等,都能够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然而,仅仅依靠物质激励是不够的。

精神激励同样不可或缺。

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荣誉证书、一次公开的认可,都可能让员工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

这种来自精神上的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

比如,设立“优秀员工奖”“创新奖”等,对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表彰,不仅能够激励获奖者,还能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除了物质和精神激励,工作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励因素。

让员工从事有挑战性、有趣味性和有意义的工作,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当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能够为组织带来价值,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会更有成就感。

例如,给员工分配一些具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管理学原理07激励原理

管理学原理07激励原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 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 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 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 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地推移会变老,当我 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 吗?” 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 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 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 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 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
第七章

激励原理
本章学习内容:

激励与激励过程 激励理论 激励实务
猎狗的故事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 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 猎狗说:“大的还不如小的。”猎狗回答说: “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 呀。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 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于 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 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 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 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 吃,自己没的吃。
目标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 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 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 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 子。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 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 猎狗们说反正大小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费那 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 动力 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 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的方法。按 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待 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 了。猎人很开心。

《管理学原理》 第六章 激励理论

《管理学原理》 第六章 激励理论
工的素质也影响到管理理论的选择,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4、Z理论 威廉.大内在分析了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后,提出了Z理论。Z理
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 一体。
Z理论的主要内容:
企业对员工的雇用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上下结合制定政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实行个人负责制; 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 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 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 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
X理论假设下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工作中采用强制、惩罚、解雇等手段来迫使他们工作, 实施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2)、Y理论的基本假设
一般人天生并不是好逸恶劳的,工作中的体力和智力的消耗就像游戏 和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对工作的喜恶取决于他们对工作带来的满足和 惩罚的理解。 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唯一 方法,甚至可说不是最好的方法。相反,如果让人们参与制定自己的 工作目标,则有利于实现自我指挥和控制。 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是能主动承担责任的,不愿负责、缺乏雄心 壮志并不是人的天性。 大多数人都具有一定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智慧和潜能只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三、双因素理论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1、保健因素:这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公司的 政策和管理、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的条件、工作的安全性、工资和 福利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时,只是消除了不满,却不会调 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激励因素:这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的:工作成 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前途、 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时,会对工 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学原理激励的本质和作用

管理学原理激励的本质和作用

管理学原理激励的本质和作用激励在管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通过刺激个体或团队的内在动机,以促使其行为朝着组织目标的方向发展。

激励可以说是管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于激励的研究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激励的本质是通过提供一种刺激机制,使个体或团队的动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进而达到组织预期的绩效。

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人在工作中能够充满激情和动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激励的本质是增强个体或团队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激励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激励可以提高个体或团队的工作动力和热情。

通过为员工提供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工作中,并竭尽全力地为组织创造价值。

其次,激励可以提高个体或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当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受到重视,并且能够通过工作获得自我实现和成长时,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激励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三,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当员工得到适当的激励和回报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回报,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产生对组织的忠诚。

通过激励,组织可以建立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降低员工的流失率,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

此外,激励还可以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为员工提供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激励可以促使员工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然而,激励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不同的人对激励的需求和反应是不同的。

有些人对金钱激励非常敏感,而有些人更关注培训和发展的机会。

因此,为了使激励机制更加有效,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激励机制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管理学基础——激励

管理学基础——激励
第十四章 激励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激励原理 激励的需要理论 激励的过程理论 激励实务
第一节 激励原理
一、激励的概念 •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
导和维持那些有利实现组织目标的自觉行为的活动或 过程。 a.激励是手段,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 b.激励是心理过程,因人、因时而异; c.激励应产生自觉行动,不论在什么条件下,它都
• 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 主动寻求承担责任;
• 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
一、弗鲁姆(弗隆)的期望理论 ①基本观点: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 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 以达到这个目标。 ②主要内容:人们从事任何工作的激励程度将取决于 经其努力后取得的成果的价值与他对实现目标的 可能性的看法的乘积。即: M=V×E
表现为“我要做”而非“要我做”。
二、激励与行为
– 激励力某一行动的效价×期望值 三、激励产生的内因和外因
– 内因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 – 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 – 人的行为可看成是人自身特点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 四、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 从领导方式看,需要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下属 的行为基础
– 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不仅是领导者运用权力影响 下属的过程,还是领导者为下属创造发展空间以整 合个人目标的过程。
没有 不满

没有 某些 疾病
没有 满意
没有 健壮
激励因素 满意情绪
身体健壮 跑步锻炼
三、麦克兰的成就需要论
– 成就的需要:指渴望完成困难的事情、获得某 种高的成功标准、掌握复杂的工作以及超过别 人。

管理学原理第9章 激励

管理学原理第9章 激励

公平比较分为——纵向比较、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组织内自我比较;组织外自我比较 横向比较——组织内他比;组织外他比
公平理论
个人所得/付出=他人所得/付出
公平理论
个人所得/付出≠他人所得/付出
感到不公平的员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恢复 平衡。
采取某种行动使他人的付出或所得发生改变 采取某种方式使自己付出或所得 选择其他参照对象进行比较 离职
(2)主要观点
①人均有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 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②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 足的需要不在具有激励作用。
③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 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
④五种层次的需要还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前三个层次为 基本需要,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要,因为前三者的满足 主要靠外部条件和因素,而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 素。
第三节 管理实践中的激励问题
一、目标激励 一个为员工所接受的清除的目标,可以使
员工受到激励。 二、员工参与计划 主要四种形式: 员工持股制度、员工投资基金制度; 员工董事会制度; 劳资协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自律性工作小组、工作丰富化制度、质量管理
圈。
三、工作设计和工作满意度
1、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决定 人的行为的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些什么内容?
两个基本观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
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 能够影响行为。 2、人的需要都有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 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1、需要层次理论
系。
期望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

管理学中的激励机制有哪些

管理学中的激励机制有哪些

管理学中的激励机制有哪些在管理学中,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

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员工充分发挥其潜力,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那么,管理学中的激励机制究竟有哪些呢?一、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激励方式之一。

它主要包括薪酬、福利和奖励等方面。

1、薪酬薪酬是员工为组织付出劳动所获得的经济回报。

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仅能够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还能够体现员工的工作价值和贡献。

高薪酬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而薪酬的提升也可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2、福利福利是组织为员工提供的除薪酬以外的各种待遇,如健康保险、退休金、带薪休假、节日礼品等。

良好的福利制度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3、奖励奖励是对员工优秀表现的额外激励,如奖金、奖品、荣誉证书等。

奖励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如年度优秀员工奖等。

及时的奖励能够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精神激励精神激励侧重于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

1、表扬与认可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成果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认可,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这种正面的反馈可以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从而更加投入地工作。

2、职业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晋升、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目标,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激励。

员工看到自己在组织中有发展的空间和前途,会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

3、工作成就感让员工从事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体验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当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对组织和社会有重要意义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做好工作。

4、信任与授权管理者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和授权,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决策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这可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创造力。

员工感受到被信任和尊重,会更加积极地为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

管理学原理7激励职能课件

管理学原理7激励职能课件
提升组织绩效
有效的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个人 和组织的工作效率,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
激励对员工关系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公司采用绩效奖金制度,激励员工提高业绩,促进了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合 作关系,提高了整体业绩。
案例二
某团队通过设立共同目标,激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改善了团队氛围,提高了团 队凝聚力。
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如 涨工资、奖金等,以吸引和留住 优秀人才。
福利激励
提供丰厚的福利,如健康保险、 养老金、带薪休假等,以提高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非物质激励
荣誉激励
通过颁发荣誉证书、荣誉称号等方式 ,表彰员工的贡献和优秀表现,增强 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培训激励
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员工提升 技能和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职业发 展。
公平理论
由亚当斯提出,认为员工会将自 己的投入与产出比与他人的投入 与产出比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 否公平。
目标设置理论
由洛克提出,认为明确、具体、 难度适中的目标能够激发员工的 内在动机,提高工作绩效。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强化理论
由斯金纳提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得的刺激的反映 ,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影响行为发生的频率。
ERG理论
由阿尔德弗提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存需求、关系需求和成长需 求三个层次。
双因素理论
由赫茨伯格提出,认为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保健 因素,另一类是激励因素。
过程型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
由弗鲁姆提出,认为人们采取某 种行动的期望水平取决于该行动 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值以及该 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
归因理论
由海德提出,认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 归因两种类型,不同的归因会影响人们对行为结果的责任 承担和自我价值感。

管理学课件-激励原理

管理学课件-激励原理
• 激勵力量(M)=效價(V)×期望值(E)。
第一級結果
第二級結果






期望
員工相信通 過努力能完
成任務
手段
員工相信好 的業績會給 他帶來報酬
效價
員工相信這 報酬是他所
需要的
這件事我能做嗎? 做得好能得到什麼? 我重視這個報酬嗎?
根據期望理論,如何解釋案例 中張華的行為?
----任我行組的分析
• 幾種行為改造策略:
– 正強化:對正確的行為及時加以肯定或獎勵。 – 負強化:通過人們不希望的結果的結束,而使行為得以強化。 – 不強化:對某種行為不採取任何措施,既不獎勵也不懲罰。 – 懲罰:對不良行為給予批評或處分。 – 綜合策略:指對某人的不同行為採取一種以上的策略。
根據強化理論,如何解釋案例 中張華的行為?
• 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
• 過程型激勵理論——
激勵的手段必須針對被激勵 者的沒有得到滿足的需求, 而且要隨著被激勵者需求的 ——願意做 變化而變化。
通過合理分配任務、培訓和 授權等手段,創造條件使被 激 勵 者 能 夠 採 取 相 應 的 行 為 ,——能夠做且做好 並通過明確目標要求引導和 規章規範其行為。
不公平
公平
不公平
減少貢獻或 要求增加報酬
工作滿意 行為繼續
增加貢獻 要求減少報酬
式中:O(Outcome)=報酬:工資、獎金、津貼、晉升、榮譽、地位等 I(Input)=貢獻:工作數量與品質、技術水準、努力程度等
根據公平理論,如何解釋案例 中張華的行為?
斯金納:強化理論
• 人具有學習能力,通過改變其所處的環境,可以保持 和加強積極的行為,減少或消除消極行為,把消極行 為轉化為積極行為。

激励的定义 管理学原理

激励的定义 管理学原理

激励的定义管理学原理
激励的定义及其在管理学原理中的重要性
激励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激发、引导、维持和规范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简而言之,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从管理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激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激励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

一个组织的目标需要依靠其成员的努力来实现,而激励正是激发成员努力工作的关键手段。

通过合理的激励,可以使组织成员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其次,激励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当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被认可和重视时,他们会对工作产生更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更加忠诚于组织。

这种忠诚度和归属感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助于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为组织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激励也是组织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一个能够提供充分激励的组织往往更容易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这些人才将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综上所述,激励在管理学原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并有效运用激励这一管理手段。

《管理学原理》激励教案

《管理学原理》激励教案

《管理学原理》激励教案导言:激励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具有激励人心、提升员工动力的作用。

在现代管理学中,激励理论是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基于《管理学原理》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激励教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期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一、激励理论的概述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

基于这一理论,企业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来激励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1.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动力分为了两个维度,即激励因素和卫生因素。

激励因素如成就、晋升机会等,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而卫生因素如工资、工作条件等,只能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企业需要注重激励因素的提供,以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二、激励教案制定2.1 分析员工需求在制定激励教案之前,企业需要通过调研和员工反馈等渠道,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员工需求,才能制定出针对性强、能够激励员工的教案。

2.2 设定明确的激励目标激励教案需要设定明确的激励目标,例如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加销售业绩等。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激励措施,并能够对激励效果进行评估。

2.3 制定激励策略针对员工需求和激励目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

这包括物质奖励(例如薪资激励、奖金等)、非物质奖励(例如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以及认可性奖励(例如表彰、荣誉等)。

不同的激励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员工,企业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具体制定。

三、激励教案实施3.1 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持久的、稳定的激励源泉。

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2 提供公平公正的激励环境公平公正是保证激励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企业需要确保激励分配的公平性,避免员工之间的不满和不公平感,从而维护良好的激励环境。

第11章 激励管理《管理学原理》

第11章  激励管理《管理学原理》

11.5.2 员工参与管理
1)员工参与 • 所谓员工参与管理,是指员工不同程度地参与 组织决策及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 管理的含义
2)员工参与 管理的形式
• (1)目标管理。 • (2)合理化建议。 • (3)员工管理委员会。 • (4)管理者授权。
11.5.3 工作设计激励
1)工作特征模型 • 这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哈德曼和伊利诺依大学教授格雷格·奥尔德汉姆提出
11.3.2 公平理论
1)公平理论的内容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 对值影响,而且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
个人所得的报酬 = (用作比较的)另一个人所得的报酬
个人的贡献
(用作比较的)另一个人的贡献
2)公平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
11.3.3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1)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的内容 波特—劳勒模型认为,工作绩效是一个多维变量,它除了受个人努力程度决定 外,还受下列四大要素的影响:个人能力和素质;外在的工作条件与环境;个人 对组织期望目标的理解和认知和对奖酬公平性的感知等。
负强化 (逃避性学习)。
自然消退 (衰减)
正强化
1) 强化 的类型
惩罚
11. 4.1强化理论
2)强化的时间性
• 持续强化。 • 固定间隔。 • 固定频率。 • 变动间隔。 • 变动频率。
3)强化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 对于管理者来说,这种理论的 意义在于用改造环境(包括 改变目标和完成工作任务后 的奖惩)的办法来保持和发 挥积极行为
管理制度与 措施
生理需要
薪水、良好的工作环境 各种福利
身体保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福利设施。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管理学基础第七章 激励

管理学基础第七章 激励
1959年,赫茨伯格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写做出版了《工作 与激励》一书,正式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将影响的行为因素分为:
保健因素: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 不满;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清除。但 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包括监督、 公司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资福利、地位、职业 稳定、个人生活需要等,缺少这些因素,员工会产生不满 意。
过程激励理论
2.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其 基本论点是: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 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这 个目标。 弗鲁姆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 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效价)及实现可能性 (期望率)大小的评价。
激励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愿性。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激励的构成要素
需要
行为
动机
外部刺激
激励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激励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 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 过程。激励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愿性。
构成激励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需求。需要是激励的起点与基础。需要是人们
强化理论具体应用的一些行为原则如下。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 定和表述。 (4)及时反馈。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4. 综合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波特和劳勒于1968年提出 的。这一模式较为全面地说明了激励理论的全部内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满意
贡献:
1.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某项激励措施以后,并 不一定就带来满意,更不等于生产率就能够提高 2.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不一样 3.用工作对人实行内在激励
局限性:
1.调查对象缺乏代表性 2.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绝对分开是不妥的 3.认为满意和效率的提高有必然联系,实际上不然。
3
4
激励的强化理论
教学目标(4学时)
了解激励形式与实务情况等; 掌握激励的概念、基本原理,理解激励内容理论、 激励过程理论、激励强化理论。
重点:
需要层次论 公平理论 期望理论
难点:
双因素理论 强化理论
本章思考题
1.需要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根据公平理论,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不公平? 3.人因何原因而受到激励?即激励人的驱动源是什么? 4.在我国现有状况下,奖金是激励因素还是保健因素?请说 明理由。 5.有人说,员工满意劳动生产率就高,你怎么看? 6.在后天需要理论中,高成就需要与权力需要有何区别? 7.期望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1 激励的原理
二、人的行为过程
需要
引发
动机
导致
行为
指向
目标
满足
激励
新的需要
从激励的概念和人的行为过程,我们从中感受到什么?
问题:激励是外在驱动力还是内在驱动力? 激励如何起作用?
几点说明:(激励的性质)
(1)激励具有目的性
激励的本质特性是根据自己的动机选择自己的行为。
(2)激励通过需要来强化/引导/改变人的行为
(1)保健因素(维持因素):外部激因,指与人们的不满情绪相关的因素。
如薪金、管理方式、工作安全、工作条件、人际关系、政策、地位 等。 (2)激励因素:内部激因,指与人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如:职业生涯发展、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工作满意度、责任、 成就感等。
★关于满意与不满意问题:
满意
没有不满意
没有满意
你知道 皮格马利翁效应吗?
引导案例:
甲研究所设备先进,人才济济,但却一直没有很高 水平的科研成果。该所负责人王所长采用“重金悬赏” 的方法,但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管理研究人员,他制 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3分钟要罚款100元。从此, 该所员工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一次行业研讨 会上,规模相近的乙研究所发布了几项重要科研成果, 并介绍了经验。他们认为每个员工都希望做好工作,为 此推行了“弹性工作制”以及研究人员自由组合,自主 管理的方法。王所长依然认为采用这种方法会失去控制, 认为这种方法不宜推广。
1.心理学已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为始于需要 2.揭示了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
局限性:
1.需要层次的排列顺序缺乏科学论证 2.需要层次由低到高发展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倾 向 3.偏于人的自然需要,忽视人的社会需要 4.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值得商榷
二、双因素理论
(保健--激励因素理论) 主要观点:
四、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
1.比较的参照类型:其他人、制度、自我
横向比较:与其他人比较 纵向比较:历史比较(自我 )
2.“贡献率”公式: Op/Ip = Ox/Ix 3.意义:例子 4.评价 (1)公平性的影响 (2)公平标准难以把握 5.应用
(1)解释“人才流失问题” (2)剖析“大锅饭问题” (3)工资制度等等
三、七种常见的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 (3)后天需要理论 (4)公平理论(5)期望理论(6)强化理论(7)激励模式
四、各种激励手段
如(1)工作激励 (2)成果激励 (3)培训激励
五、五种前沿激励措施
(1)年薪制 (2)股票期权计划 (3)员工持股计划 (4)灵活的工作安排 (5)宽带薪酬
激励的起点是激发人未满足的需要
(3)激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激励因素复杂、激励过程复杂
(4)人的需要是复杂的 组织中激励工作要注意三点:
(1)强化那些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需要 (2)注意动机引导 (3)提供行动条件
§2 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主要论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 物,只有尚未满 足的需要才能影 响行为; (2)需要具有层次性, 较低层次的需要 得到满足后较高 层次的需要才出 现; (3)高级需要不同, 越得到满足越具 有工作热情
管理学激励原理
课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
欢迎阁下参加深圳德信诚培训中心本次课程,本课程将为您打下 一个良好的基础,提高您的能力和水平。 请注意以下的几点: 1、手机 2、吸烟 3、其它 请将您的手机开为振动或关闭。 在课堂内请不要吸烟。 课期间请不要大声喧哗,举手提问; 不要随意走动。
激励
本章主要内容
1
2
激励的基本原理 激励内容理论 激励过程理论
激励理论及前沿问题 综述
实施激励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何促进员工合作 如何塑造团队精神
激励前沿问题
一、当前国内人力资本激励存在的问题
(1)人才流失(2)人才浪费 (3) 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4)盲目跟从潮流 (5)违反激励的规律
二、四大基础理论
(1)人性假设理论 (3)人力资本理论 (2)劳动价值理论 (4)经济方面的激励理论
Op/Ip> Ox/I时,人们不会因此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开始时觉得自己很幸运,应该更加努力工作,但是 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感觉消失,并不觉得多拿了 报酬,所以不会主动多做工作。 Op/Ip< Ox/Ix时,觉得不公平,采取措施,努力 使使自己心理平衡。
从自己一面: 增加报酬、减少支出 从比较对象一面: 减少报酬、增加支出 如果不能平衡,可能会消极怠工甚至辞职。
三、 后天需要论
1.成就需要 2.依附(友谊)需要 3.权力需要 主要论点:
(1)不同的人对这三种需要排列层次和所 占比重不同。 (2)高成就需要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造就。 思考:高成就需要与权力需要的区别?
高成就需要者希望工作中能够提供:
1.独立承担的责任 2.信息反馈 3.适度的风险
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社交 安全 生理
激励因素 自我实现
尊重
保健因素
需要层次 5. 自我实现需要 4. 尊重需要 3、社交需要 2. 安全需要 1. 生理需要 需要类别 成就感、个人抱负 自尊自豪、受人尊重 友情、爱情、归属感 保险、社会保障、福利 衣、食、住、行 性 超我 自 我 本 我 自然 属性 质 社会 属性
需要层次论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