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
《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解说词
![《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b98c71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4.png)
文献纪录片《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解说词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4日07:50 | 来源:新华网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
一次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另一次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粉碎“四人帮”后,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
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
一些新的气象在神州大地涌动:动荡局面迅速结束,不少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然而,1977年2月7日的“两报一刊”发表的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给满怀希望的人们泼了一盆冷水。
同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没能承担起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实现历史转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这一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怎样才能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开辟一条发展新路?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尚未复出的邓小平。
1977年3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
4个月后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全票通过了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
被毛主席称赞为“人才难得”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邓小平讲话同期声】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
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三集)
![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三集)](https://img.taocdn.com/s3/m/c9b58d2b4a7302768e99396d.png)
建国创业——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三集)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早早来到天安门广场,期待盼望已久的开国大典。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泽东按动电钮,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第一面鲜艳的土包子,只会打仗,不懂经济,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是零分。
对于这种情况,毛泽东用了三句话来概括:“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
”他说,我们有办法克服困难,我们的事业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就在开国大典隆重举行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兵分两路,以雷霆万钧之势,追歼盘踞在中南、西南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到年底,迅速解放了其中的大部分地区。
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
1951年5月,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至此,除台湾和一些沿海岛屿及香港、澳门外,中国实现了统一。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短短两年多时间,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和200多万土匪被基本肃清。
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刚刚半个月,人们还沉浸在开国的欢乐中时,一场风暴袭来:从10月15日起,华北以粮食带头,上海以纱布带头,开。
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尚未完成土改外,全国新老解放区共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得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其它生产数据。
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劳动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亿万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劳动、建设美好家园的工作中。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权都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社会制度和政权性质根本改变了。
她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是由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作为政治保障的国家,是建立在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的国家。
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的前日,上海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这座教堂里隆重召开。
这是全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县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范文分享(优秀3篇)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范文分享(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b78b2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7.png)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范文分享(优秀3篇)旗帜观后感篇一“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在莫斯科看望留学生时,道出了这句深情的嘱托。
每次读这句话,我的心都会为之一振,多么激情澎湃,多么振奋人心!在没有观看《旗帜》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时代背景,今天,通过该片讲述的真实历史事件,帮助我从历史时代和时势环境认识和理解这句话,并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了解,更加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加理解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
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纪录片中,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边远的山间乡村、在西方封锁科学攻坚的关键领域、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
虽然在客运岗位工作不到一年,可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时时刻刻都体现着一位共产党员作为榜样的力量与感召力。
记得2010年5月23日凌晨2点,上海南开往桂林的K859次列车因山体滑坡导致列车脱轨,危难险境,方显英雄本色;烈火赤焰,始见黄金本真。
粟韦乐,南宁客运段一名普通列车员,一个共产党员,对面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沉着冷静,砸窗疏导旅客,不顾血染着双手,忍着剧痛毅然站在救援一线,这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粟韦乐与同事用双手,救出数10名旅客,救援队伍到来后,已经是精疲力竭、浑身发软的粟韦乐又坚持和他们一道抢救旅客。
他用忘我救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诠释了一名铁路职工的高尚风节。
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心中一面鲜明的旗帜。
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坚定信念,让心中的旗帜在奋斗中飘扬【可编辑版】
![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坚定信念,让心中的旗帜在奋斗中飘扬【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45070bb90d6c85ec3ac68a.png)
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坚定信念,让心中的旗帜在奋斗中飘扬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坚定信念,让心中的旗帜在奋斗中飘扬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3月21日,政法委党委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旗帜》,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的革命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三座大山,在领导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又义无反顾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领土完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后,四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巨大成就,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旗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毛泽东曾说过:注意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所以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旗帜就是信念,旗帜就是理想,旗帜就是奋斗的目标,旗帜就是胜利的保障。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飘扬在不同时代的旗帜,无比伟大正确,无比光荣自豪,无比庄严绚丽,无比灿烂辉煌。
就是这些光辉夺目的旗帜,召唤和聚集了多少人奋发前行,前赴后继,让世界、让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惊人的变化。
这便是旗帜的力量,这便是旗帜的功绩。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深刻认识到信念及信仰的重要意义,只有坚定信念,把心中向党靠拢、拥护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旗帜挥舞起来,在工作中才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通过我们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奋斗精神,将中国建设成为让世界为之侧目的强国,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附送:观看雨中的树心得体会:平凡的事迹别样的人生观看雨中的树心得体会:平凡的事迹别样的人生根据办公室党总支的安排,我观看影片《雨中的树》,通过观看影片使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纯洁的洗礼,使我的内心经受了一次巨大的震撼。
《旗帜》观后感12篇
![《旗帜》观后感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54a7183968011ca3009195.png)
《旗帜》观后感12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旗帜》观后感内容简介;是突出了党史的主题主线。
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反映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开展党史研究和宣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
这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党史、客观准确地表达党史的必然要求。
90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在坚定追求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崇高理想的过程中,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旗帜》充分展现了这个主题和主线,形成了排山倒海、一以贯之的恢弘气势,唱响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激越礼赞《旗帜》观后感由九象整理详见范文1篇我观看了大型文献片《旗帜》,《旗帜》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各部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片。
《旗帜》共有10个篇章。
看了这部记录片我很受教育。
90年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国家、人民是怎样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后,四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的了巨大的成就,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
短短90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就使一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落后中国,变成世界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
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2篇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
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旗帜》朗诵稿 秋收长缨和着八一的枪声
![《旗帜》朗诵稿 秋收长缨和着八一的枪声](https://img.taocdn.com/s3/m/8414c71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a.png)
《旗帜》朗诵稿秋收长缨和着八一的枪声旗帜在飘扬旗帜在飘扬它在香飘四季的原野飘扬它在白云高朗的晴空飘扬它在急风暴雨中飘扬它更在电闪雷鸣中飘扬旗帜是什么它是一种不屈的梦想平凡的像滴水,却在人海中闪耀光芒旗帜是什么它是一份坚韧的力量微小的像粒沙,却博大的像海洋是的,旗帜不一定都插在高高的山峰上也许,最红的面旗帜就挺立在我们身旁是的,旗帜不一定都飘扬在征途的远方也许,最美的那而旗帜正悄然映红你熟悉的面庞一个人怎样才能让生命如旗帜般飞扬人民警察王双牵用自己的方式留给我们一个旗帜的形象站在这而旗帜下你能感受到什么是坚强三十年从警生涯三十一处永久创伤那累累伤疤是人民警察出生入死的生动雕像站在这面旗帜下你能感受到什么是赤胆衷肠战凶徒,他100多次光荣负伤抓窃贼,他让2300多个犯罪嫌疑人落入法守岗位,他奔波的工作路线比30个万里长城还要长站在这面旗帜下你能感受到什么是无尚荣光100多封表扬信述说着老百姓的深情40多面锦旗铭刻着社会各界的厚望60多次立功受奖骄做的身影迈进了人民大会堂站在这面旗帜下你还能感受到英雄的情感是那么热辣滚烫说到妻子他幸福地说:爱人为我担心了一辈子我欠她的今后定要补上谈到女儿他动情地说:我连公园都没有陪她去过一趟欠丫头的,我怎么还,也怕是还不上亲爱的战友旗帜是什么?旗帜是什么?他用行动作出了回答:旗帜是在群众困难时送去的春风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片深情旗帜是在危险面前进发的勇气是用一生的坚持挺起的脊梁看旗帜在飘扬旗帜在飘扬旗帜在我们手中传递我们汇成旗帜的海洋在我们的队伍里有无数个你无数个我无数个他无数面旗帜在时代的洪流中高高飘扬。
观影《我和我的青春》心得体会
![观影《我和我的青春》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da7b07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f.png)
观影《我和我的青春》心得体会在看完《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这个影片后,我的感触颇多。
我了解到在不一样的时代下,每一代的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信仰,并付诸于行动去洒脱自己的青春热血。
就像影片中所说那样:“青春从来不止于少年,无碍于岁月,只关乎心灵,心中无惧、永远热血,不负韶华。
”吾辈青年身处变幻莫测的时代浪潮中,面对挑战,今日的我们,在工作与学习中,都要结合整体与部分,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
我们应修身养性,提高素养,塑造组成社会坚实的螺丝钉;也应心系家国,放下私利,将个人梦想与祖国昌盛,世界和平紧密相连,用青春的笑容与汗水书写未来时代的华章,让我们去遇见青春最美的风景。
篇二:观影《我和我的青春》心得体会该片《旗帜》《看见》《寻找》三个部分,讲述了职员垦荒、西部支教、公益助学三个不同年代的热血青春故事,作为青年,我们要始终感情充沛、精神振奋地去发展去创造,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定信念,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独一无二的青年力量。
篇三:观影《我和我的青春》心得体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
时代华章,总是在青年们奋进的新征程中书写;历史的鼓点,总是在时代转进的关键处擂响。
广大中国青年定能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篇四:观影《我和我的青春》心得体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的担当。
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我看了《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这部建团百年影片,以三位当代不同职业青年的视角,讲述三个不同年代的热血青春故事。
在建团100年来的奋斗历程中,不是凭空得到的,而是每个时代站在前列的青年贡献青春换来的。
虽然影片只展示了少部分人的例子,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用奋斗和拼搏汇聚青春蓬勃力量不断创造的奇迹。
如今,100年前的共青团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100年前不仅是历史代表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精神,是当代青年肩负责任和使命,更需要我们青年学习和弘扬下去。
晓凤朗诵的诗歌《旗帜》全文内容
![晓凤朗诵的诗歌《旗帜》全文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25455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f.png)
诗歌《旗帜》是著名诗人晓凤的一首代表作,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对新时代的期待。
该诗歌以振奋人心的语气,讴歌了旗帜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旗帜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下面请随我一起分析该诗歌的具体内容和内涵。
1. 诗歌开篇,通过对旗帜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旗帜的敬畏之情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这种热情和敬畏,无疑是对旗帜这一象征的崇高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与对旗帜的赞美。
2.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晓凤以抒情的笔调赞美了旗帜的力量和伟大意义,凸显了它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进一步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诗人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旗帜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突显出它的特殊意义和强大力量。
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更加生动地展现了旗帜的伟大之处。
4. 诗人以复述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对旗帜的敬畏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这种复述不仅加强了诗歌的表达力,也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和升华。
总体来说,晓凤朗诵的诗歌《旗帜》通过对旗帜的赞美,真实地展现了革命事业的伟大意义和革命者的坚定信念。
通过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和抒情的语言,诗歌生动地展现了旗帜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意义,充分彰显了作者对旗帜的敬畏之情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是一首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优秀诗作。
结语:《旗帜》这首诗歌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讴歌了旗帜在革命事业中的伟大意义和重要地位。
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旗帜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热爱之情。
作为晓凤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歌无疑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珍视。
《旗帜》是一首讴歌革命事业的诗歌,它在强烈的抒情笔调中展现了对旗帜的敬畏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诗人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抒情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旗帜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意义。
诗中对旗帜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力量的赞美,也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热爱之情。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简介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5e2a3c3a1c7aa00b52acbaf.png)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首播时间:2011年6月20日20:03首播频道:CCTV-1综合所属栏目:《旗帜》所属分类:时政第一集《开天辟地》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一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成立过程及重大意义。
近代中国历经屈辱,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士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和抗争,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CCTV-1特别节目2011-06-19)第二集《浴血奋战》关键字:旗帜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土地革命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二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推翻了三座大山,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CCTV-1特别节目2011-06-20)第三集《建国创业》关键字: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三大改造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三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历史性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CCTV-1特别节目2011-06-21)第四集《艰难探索》键字: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实际国情理论实践探索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四集,介绍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
《墨子之69章旗帜》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墨子之69章旗帜》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b02f23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1.png)
《69章旗帜》原文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水为黑旗,食为菌旗,死士为仓英之旗,竟士为雩旗,多卒为双兔之旗,五尺童子为童旗,女子为梯末妹妹之旗,弩为狗旗,戟为■旗,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骑为鸟旗。
凡所求索旗名不在书者,皆以其形名为旗。
城上举旗,备具之官致财物,之足而下旗。
凡守城之法:石有积,樵薪有积,■茅有积,雚苇有积,木有积,炭有积,沙有积,松柏有积,蓬艾有积,麻脂有积,金铁有积,粟米有积;井灶有处,重质有居;五兵各有旗;节各有辨;法令各有贞;轻重分数各有请;主慎道路者有经。
亭尉各为帜,竿长二丈五,帛长丈五、广半幅者大。
寇傅攻前池外廉城上当队鼓三,举一帜;到水中周,鼓四,举二帜;到藩,鼓五,举三帜,到冯垣,鼓六,举四帜,到女垣;鼓七,举五帜;到大城,鼓八,举六帜;乘大城半以上,鼓无休。
夜以火,如此数。
寇却解,辄部帜如进数,而无鼓。
城为隆,长五十尺,四面四门将,门长四十尺,其次三十尺,其次二十五尺,其次二十尺,其次十五尺,高无下四十五尺。
城上吏卒置之背,卒于头上;城下吏、卒置之肩,左军于左肩,中军置之胸,各一。
鼓,中军一三,每鼓三、十击之,诸有鼓之吏,谨以次应之;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
道广三十步,于城下夹阶者各二,其井,置铁■。
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
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
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
城中吏卒男女,皆葕异衣章微,令男女可知。
诸守牲格者,三出却适,守以令召赐食前,予大旗,署百户邑。
若他人财物,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
牲格内广二十五步,外广十步,表以地形为度。
靳卒中教,解前后、左右,卒劳者更休之。
《69章旗帜》译文译文守城时用旗帜联络的方法是这样的。
需要木材时就用青色旗,需要烟火时就用赤色旗,需要柴草时就挂黄旗,需要石头时就用白色旗,需要水时就悬黑色旗,需要食物时就扬绘有食菌的旗,需要调集敢死队时就打出画有苍鹰的旗帜,需调集战斗力最强的战士时就挂出虎旗,征调多余的兵士时挂双兔旗,征调五童子时挂童旗,征调女子时挂姊妹旗,需求弓箭时挂龙旗,需要战马时挂鸟旗,凡是需要征调的物质而旗帜又没有现存符号的,就按所需物质的形状名称含义挂上相应的旗帜。
《旗帜》观后感
![《旗帜》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8c47d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a.png)
《旗帜》观后感《旗帜》观后感一、剧情梗概《旗帜》是一部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的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志士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经历了磨难和成长的故事。
故事中通过展现主角与团队的斗争,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二、主要角色分析1、张学良(主角):年轻志士,初进共产党,一开始对革命抱有很大的梦想,但在斗争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革命的艰难和复杂性。
2、陈毅:共产党党员,主导了一部分斗争的策略,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赵世炎:共产党党员,热情而坚定的革命者,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情节详述1、张学良初入团队:主角张学良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往山区开展革命工作。
他在与乡村人民接触中,深刻认识到人民的苦难和渴望改变的决心。
2、艰苦斗争与内部冲突:团队在山区进行艰苦的斗争,面临着敌人的追击和资源匮乏的困境。
与此同时,团队内部也有不同意见和冲突的产生,但在领导者的正确引导下,他们最终团结一致,继续战斗。
3、突破与胜利:团队通过不断的斗争和努力,最终突破了敌人的包围,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活动。
这次胜利不仅增加了人民的信心,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决心。
四、影片亮点1、紧凑的剧情:影片的剧情紧凑,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艰苦斗争历程,让观众对革命的艰难和复杂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2、人物形象塑造: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活生动,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3、精彩的演技:演员们的出色演技使整部影片更具感染力和观赏性。
五、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电影《旗帜》的剧照和海报。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2、抗日活动:指中国人民在抗击者过程中的一系列抵抗行动。
朗诵《旗帜》串词《旗帜》朗诵稿
![朗诵《旗帜》串词《旗帜》朗诵稿](https://img.taocdn.com/s3/m/4434aaf3ce2f0066f5332264.png)
朗诵《旗帜》串词《旗帜》朗诵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朗诵《旗帜》串词男:您是蓝图中的指向标,那光辉的旗帜,为惊骇的我们,找到了理想坐标。
女:您是航海中的灯塔,那耀眼的光,为行进的帆,标记着胜利的航道。
男:在您的旗帜下,黄炎子孙一定能,再创辉煌再谱宏章。
请听朗诵《旗帜》《旗帜》朗诵稿旗帜在飘扬旗帜在飘扬它在香飘四季的原野飘扬它在白云高朗的晴空飘扬它在急风暴雨中飘扬它更在电闪雷鸣中飘扬旗帜是什么它是一种不屈的梦想平凡的像滴水,却在人海中闪耀光芒旗帜是什么它是一份坚韧的力量微小的像粒沙,却博大的像海洋是的,旗帜不一定都插在高高的山峰上也许,最红的那面旗帜就挺立在我们身旁是的,旗帜不一定都飘扬在征途的远方也许,最美的那面旗帜正悄然映红你熟悉的面庞一个人怎样才能让生命如旗帜般飞扬人民警察王双奎用自己的方式留给我们一个旗帜的形象站在这面旗帜下你能感受到什么是坚强三十年从警生涯二十处永久创伤那累累伤疤是人民警察出生入死的生动雕像站在这面旗帜下你能感受到什么是赤胆衷肠战凶徒,他100多次光荣负伤抓窃贼,他让2300多个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守岗位,他奔波的工作路线比30个万里长城还要长站在这面旗帜下你能感受到什么是无尚荣光100多封表扬信述说着老百姓的深情40多面锦旗铭刻着社会各界的厚望60多次立功受奖骄傲的身影迈进了人民大会堂站在这面旗帜下你还能感受到英雄的情感是那么热辣滚烫说到妻子他幸福地说:爱人为我担心了一辈子我欠她的今后一定要补上谈到女儿他动情地说:从小到大我连公园都没有陪她去过一趟欠丫头的,我怎么还,也怕是还不上亲爱的战友旗帜是什么?旗帜是什么?他用行动作出了回答:旗帜是在群众困难时送去的春风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片深情旗帜是在危险面前迸发的勇气是用一生的坚持挺起的脊梁看旗帜在飘扬旗帜在飘扬旗帜在我们手中传递我们汇成旗帜的海洋在我们的队伍里有无数个你无数个我无数个他无数面旗帜在时代的洪流中高高飘扬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高三抒情散文《旗帜》150字(共6页PPT)
![高三抒情散文《旗帜》150字(共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41c82b6edb6f1aff001fa8.png)
关键词:大风,旗帜,吹落,没有,
迎风,飘扬,指引。
高三抒情散文《旗帜》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 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见
迎来了如血的朝阳
我们就如圣婴
我们就是天之娇子 纯真而可爱
没有乌云遮掩的方向
我们的目光已触到了天边 那一抹耀眼的光芒
那是我们热切的希望 沿途所有叶子
关键词:圣婴,方向,目光,光芒,
迎来,可爱,没有,遮掩,触到,希望, 纯真,耀眼,热切。
高三抒情散文《旗帜》
都被大风吹落了
而唯一没有被大风吹落的
是我们鲜红的旗帜
高三抒情散文
旗帜
150字
捡起夕阳 遗弃的那一丝温暖
折叠起如画的春色
让雁影和月痕划过 茫茫的夜空
我们在黎明时出发了
在铺满落叶的丛林中 我们用心辨别方向和遥远 在雄鹰的展翅下
关键词:春色,月痕,夜空,落叶,
用心,雄鹰,捡起,遗弃,折叠,起如, 划过,出发,铺满,辨别方向,展翅,遥 远。
高三抒情散文《旗帜》
朗诵《旗帜》
![朗诵《旗帜》](https://img.taocdn.com/s3/m/4d73997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7.png)
朗诵《旗帜》诗朗诵《旗帜》旁白)现代历史,曾经历,天地翻覆。
想当年,群英奋起,峰火岁月。
铁锤煅造新世界,云涌风起换山河。
天安门至今声犹在,寰宇彻。
甲①:九十一年前,一艘南湖中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XXX:这一天,镰刀和铁锤组成图案的旗帜,在迎风飘扬丙:这一天,在水中的灵魂有了太阳的照耀XXX:忆往昔,峥嵘岁月合:几多沧桑,几多磨难,几多屈辱,几多抗争;(这时领诵分开。
站在两侧)甲:百年史浸满了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的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热血XXX:从此,这一把镰刀呼啸着,要割断旧世界的一切枷锁丙:从此,这一把铁锤呐喊着要砸破一个旧的岁月XXX:于是南方的甘蔗林变成刀枪,抵御外敌的侵略,于是北方的青纱帐,变成墓穴,要埋葬旧世界的罪孽合: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
呼唤长矛,大刀和红缨枪甲:风雨兼程,数不尽的坎坷沧桑XXX:风云剧变,道不完的伟业光辉①甲、乙、丙、XXX四人代表领诵者。
丙: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XXX:忘不了三大战役摧枯拉朽的奇迹合:忘不了新中国诞生时全国人民的沸腾,忘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革新春风甲:每当站在鲜红的党旗下,我的血管中仿佛流淌着,革命前辈的鲜血,我的胸膛中,燃烧着对祖国的情感丙:仰望着飘荡党旗,我读懂了XXX“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从容与坚决XXX:我读懂了XXX“救亡曾断指,入党在危时”的崇高信念丁:我读懂了XXX“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豪迈誓言丙:或许我没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魄,也没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飒姿,但是此时此刻,年轻的我立下庄严的誓言,坚决拥护XXX,勇往直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甘于奉献;丁:为了民族之独立,为了人民之解放,您历尽曲折与坎坷,您饱尝磨难与艰辛XXX:您以甘甜的乳汁和大海般的深情,哺育了华夏儿女甲:您以广博的胸怀和钢铁般的意志,创立了千秋伟业(灯光暗下来。
《旗帜》观后感500字:受益无穷的电影
![《旗帜》观后感500字:受益无穷的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904bb9f565ce050876321371.png)
《旗帜》观后感500字:受益无穷的电影在今年的建党**周年之际,我观看了一部名叫《旗帜》的影片。
看过这部影片,我感慨颇深,受益无穷。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到中国的解放,最后到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经历了许多屈辱,有了许多牺牲,但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的革命是如此的辛苦,面对了重重的困难,鸦片战争时受人屈辱,以日本为首的多国人的侵犯,让中国大地变得伤痕累累。
但是,这一切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唤醒了中国人民,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
而改革开放又把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影片中出现的许多我所熟悉的事件和人物,比如京九铁路的修建等等。
我们能够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有了党和国家的努力。
看过这部影片,我感受到了:中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不能像共产党那样拯救中国,可是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卫祖国,同时也要好好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获得体裁作文获取写人的作文获取日记获取读后感获取寒假日记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旗帜》自备稿件朗诵稿
![《旗帜》自备稿件朗诵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e944931ed9ad51f11df2d0.png)
《旗帜》自备稿件朗诵稿(前奏:国歌)这是我们在天安门广场录下的声音,每天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一抹鲜红从这里冉冉升起,在人们的注视下,飘扬在这个古老国家的上空。
而这面旗帜,也在注视着对面那座洁白的英雄纪念碑。
在纪念碑基座的浮雕上,记录着一个个历史的瞬间。
它们是那样的沉重,把我们带回那个苦难和抗争的岁月。
那是1937年7月的一个清晨,和平日没有什么不同。
边境的紧张气氛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人们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对峙,觉得战争也许还很远。
然而一声枪响打破了这份宁静,拉开了腥风血雨的序幕。
没有任何宣告,没有任何征兆,炮弹裹着掠夺和死亡呼啸而来,机枪发出无情的吼叫。
大山被撕成碎片,深爱的花蕾被埋葬,高粱、玉米、大豆被砍掉头颅,苍凉的土地遭受着奇耻大辱,绝望地发出阵阵嘶吼。
刺刀无端挂满了鲜血,杂乱的筒靴踏着地狱的回声闯进村庄,盗走了最后一缕炊烟,劫走了最后一轮月亮。
从此家乡失了月光,也没了团圆。
四万万颗跳动着的心,在血和泪中开始淬火,铸成锋利的大刀,砍向豺狼虎豹!一个年轻人奔走呼号,召集到百十个爱国青年,投笔从戏,请缨杀敌!他们用不屈的声音,一下子喊醒了整个民族,组成义勇队赶赴最前线!出发,出发!去夜袭日军,反攻夺城!在洞庭溯畔等待曙光,在枪炮声中抵挡侵略者最后的子弹老父亲!老父亲寄来一份包裹,包裹里是一块大白布做成的旗帜。
正中写看一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死”老父亲用那只饱经沧桑的手,执笔一挥而就:“国难当头,日寇狰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死字旗”,在腥风血雨中,似深冬的坚冰,凿进侵路者的血肉。
似刺骨的寒风,穿日寇的腑脏。
英雄,英雄,英雄~取下自己的肋骨,去抵挡野兽最后的撕咬。
抗战烽火中像这样的旗帜屹立不倒曾贤生,平型关大捷中气绝身亡仍怒目灼灼;田同春,为抗日杀敌,一刀刀刮去长蛆腐肉;杨靖宇,忍饥受冻孤身战斗至死,体内仅剩树皮草根与棉絮......像这些红色的帜如火焰般蔓延,燃烧的火焰,熊熊的火焰,在华夏大地升腾,烧到哪里,哪里便是敌人的坟墓!这是我们的英雄,抗日英雄,他们是永恒的旗帜,站立在民族解放的阵线上。
《旗帜》观后感12篇
![《旗帜》观后感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ab6d6d0066f5335a8121b0.png)
《旗帜》观后感12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旗帜》观后感内容简介;是突出了党史的主题主线。
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反映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开展党史研究和宣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
这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党史、客观准确地表达党史的必然要求。
90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在坚定追求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崇高理想的过程中,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旗帜》充分展现了这个主题和主线,形成了排山倒海、一以贯之的恢弘气势,唱响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激越礼赞《旗帜》观后感由九象整理详见范文1篇我观看了大型文献片《旗帜》,《旗帜》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各部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片。
《旗帜》共有10个篇章。
看了这部记录片我很受教育。
90年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国家、人民是怎样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后,四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的了巨大的成就,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
短短90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就使一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落后中国,变成世界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
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2篇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
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旗帜》观后感
![《旗帜》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c499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5.png)
《旗帜》观后感《旗帜》观后感一、简介《旗帜》是一部由导演执导,于X年上映的电影。
该影片以历史为背景,揭示了人类团结奋斗、追求自由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故事情节。
二、剧情概述《旗帜》以一位普通工人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与同事们的友情与团结,以及他们为争取合理权益进行斗争的故事。
影片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以及面对压迫和不公,艰难但坚定地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勇气。
三、影片技术与表现手法1·摄影:该影片采用了极具观赏性的摄影技巧,通过运用光影的变换与镜头的移动,为观众呈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效果。
2·音乐:影片的配乐独具特色,音乐与情节相辅相成,旋律优美而动听,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层融合的艺术氛围。
3·编剧:剧本紧凑而扣人心弦,情节转折自然流畅。
人物性格鲜明,对话生动自然,在细节上展现了编剧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四、人物描写1·主人公: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渐成长的过程,体现出他坚韧不拔、为公正与正义而奋斗的勇气。
2·友情与团结的同事: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形象生动,表现出相互之间的友情与团结,他们齐心协力面对困难,共同追求自由与尊严。
五、影片主题与思想内涵1·自由与平等:影片通过展示主人公的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奋斗历程,表达了人们对于公正和自由的不懈追求。
2·勇气与坚持:主人公及其同事们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时,始终保持着勇气和坚持,不断努力追求真理与正义。
3·对抗压迫与不公:影片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与压迫,通过主人公及其同事们的斗争,诠释了人类对抗不平等和社会不公的决心和意志。
附件:本文档附带影片《旗帜》的海报和剧照。
法律名词及注释:1·自由:指个体在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自由地表达意见、行动和思想的权利。
2·平等:指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不受种族、性别、财富等因素的差异对待。
《旗帜》歌词 哈晖
![《旗帜》歌词 哈晖](https://img.taocdn.com/s3/m/ae6f3813c850ad02df804122.png)
旗帜
作词:陈特明
作曲:陶思耀
一九二一年七一
鲜红的党旗从南湖的红船上升起东方巨轮盼来了领航的舵手中华大典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一九二七年八一
火红的军旗从英雄的南昌城升起劳苦大众建立了工农的武装中国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一九四九年十一
飘扬的国旗从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伟大祖国拥有了人民的政权万里神州迎来了青春的花季
七一八一十一
党旗军旗国旗
你神圣的主张
你威武的传奇
你时代的风采
你光荣的履历
七一八一十一
党旗军旗国旗
永远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心里
铭刻在我的心里
以上就是关于旗帜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经过广西
第一次是萧克等人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团 9000余人,带有探路性质的转移西进。 1934年9月2日,红六军团从湘赣边出发,突破 湘粤桂敌军的围追堵截,挺进广西灌阳县境。红军 击溃湘桂追敌8个团,突过湘江,翻过越城岭,进 入湖南,10月24日在贵州印江县木黄圩与贺龙率 领的红二军团会师。
9月下旬到10月初,广西政局风云突变。南宁兵 变后,广西革命斗争进入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阶段。
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9年12月11日,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 总队和右江农民自卫军在百色举行起义。当天, 右江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恩陇县平马镇召开。 为了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中共红七军前委中 国右江工委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全面开展了根据地 的建设。至1930年7月,右江苏区赤卫军武装已 有近万人枪。
红八军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1930年3月20日,严敏指挥 雷献廷营在此阻击敌军进攻,掩护红八军军部和左江革 命委员会突围,全营将士壮烈牺牲
龙州起义后,中国左江特委和左江革委领导左 江人民群众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1930年2月12日,发布《为法帝国主义驻龙州 领事馆无理照会告全国民众书》; 19日,举行反对法帝国万人大会,宣布收回法 国驻龙州领事馆、海关和天主教堂,驱逐干涉破坏 中国革命的法国领事和反动传教士; 1930年2月间,红八军第一纵队有崇善进军雷 平,准备攻打靖西,开辟红八军转移右江的通道。 左江的红色风暴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在 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旗帜
学习中国共产党 广西历史
大革命时期创建中共广西地方组织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使广西苍茫 大地曙光初照。爱国学生奋起反帝救国, 工人阶级开始觉醒,东兰早期农民运动兴 起,广西逐渐成为国民革命运动的 重要省区。
广西最早的共产党员—黄日葵
黄日葵(1898—1930),广西桂平人,1916年赴日本留学。 五四运动期间积极参加游行示威,为营救被捕学生四处奔走, 是五四运动的杰出战士。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 说研究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西最早的中共党 员。国共合作时期,他是早期中共地方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 一。1930年病逝于上海。
第二次是11月25日,中央红军7万多人在连续 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进至广西灌阳,向兴安和 全县间的湘江前进。
坐落于广西兴安县城西南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右江根据地反“围剿”
1931年1月,新桂系第七军约1万兵力,对右江 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围剿”。红二十一是采取 避强击弱,敌驻我扰的战术,反击敌人。第一次反” 围剿“胜利。 11月中旬,新桂系军阀以7000多兵力对东兰, 凤山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到当年底,红河 以东的据点全部被敌人占领。中共右江特委和红军 右江独力师党委决定黄松坚和黄举平分率一批干部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右江下游和黔桂边发展。韦 拔群和陈洪涛留在东兰和凤山县坚持领导斗争。
中 共 广 西 特 委 扩 大 会 议 旧 址
1928年1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转达中共中央的 指示,决定将广西地委改为中共广西特委。
中共广西党组织经历了特委的三次改组和四次严重破 坏,英勇牺牲,屡仆屡起。这一段艰苦斗争的历史,充分 证明了广西党组织具有顽强的战斗力,是一个能够带领广 西各族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强集体。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今貌
中铝广西分公司氧化铝 生产片区新貌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 会开幕式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 会举办场地
广
西
北
部
湾
经
区 济
让我们应踏着党的足迹努力 向前,永远跟党走,不断努力,
把建设党和祖国的未来为己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谢
谢!
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 的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 中国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共广西壮 族自治区委员会经济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领导全区各族人民进行拨乱反正,纠正“文革”错 误,平反了大量历史冤、假、错案,落实干部和知 识分子政策,积极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
广西农村的变革突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的僵化体制、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 制度。 广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是推进国有企业 改革。一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二是实行经济责 任制;三是实施第一步利改税。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广西壮族自 治区党委执行中央关于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在调整中 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改革实现调整,促进 经济发展。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百色市解放街粤东会馆)
百色起义时战士们居住的宿舍(粤东会馆内)
龙州起义和左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9年10月12日,俞作预率广西警备第五大队 进驻龙州县城。12月中旬,何世昌和中共左江军委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加紧整顿和扩编,发展中共组 织,筹建革命政权,领导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豪绅 地主势力的武装斗争。 龙州起义的烈火迅速的燃遍了左江各地,左江沿 岸各县纷纷成立革命政权,其中龙州县是左江地区 革命的中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26年1月1日至15日,经 国民党中央党部批准,李 宗仁、黄绍竑在南宁主持 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广西省 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标志着 国共合作在广西正式实现,对全省大革 命运动的发展起来积极推动作用。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以广东、广西为基地,出兵 北伐。在前方,有广西子弟兵在同北洋军阀浴血奋战;在 后方,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积极推动各地组织北伐后援会, 从各个方面大力支持北伐战争。
劳五暴动遗址(位于今平南县寺面 镇新隆圩)
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在曲折中发展
中共广西党的各级组织,是领导发动广西工农暴动、 武装反抗新桂系军阀“清党” 、“清乡”屠杀的组织 在严酷的斗争中 ,中共广西党组织屡仆屡起,进行了 百折不挠的英勇抗挣。
1927年5月,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廖梦樵和邓 拔奇等在梧州组建了中共广西地委。 同年9月7日,地委机关在梧州遭敌人破坏,廖 梦樵、黄土韬等人遇害,地委机关被迫转移桂平县 白蓝村重建,继续领导全省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工 作。
在大革命洪流中创建中共广西地方 织,成为广西革命斗争的坚强领导 力 量
特机中 委构共 旧 广 址中西 共地 梧方 州组 地织 委早 、期 广领 西导 —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广西的实现和发展
1925年10月16日,中共广东区委通过国民党中央组织部, 委派中共党员栗丰、甘立申,国民党左派人士李贻荪为中 国国民党梧州市党部改组委员会委员,指定栗丰为主任, 前往梧州,进行党部改组。同年12月,新选出的国民党梧 州市党部9名执行委员、监察委员中,有中共党员栗丰、甘 立申、周济、李血泪李省群,国民党左派人士张难先、蔡美 利,宣传、组织、青年、工人、妇女等工作部门均由中共党 员共青团员担任部长。梧州市率先在广西实现了国共合作, 接着广西12个区都开展了党务工作者,为实现全广西区的 国共合作创造了条件。
为打破敌人对右江下游的“围剿”,从1931年冬 起,右江党组织陆续调派干部到滇桂边富宁农村 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到1934年 夏,边区已有赤卫队1000多人,游击队600多人。 1931年3月,中共两广省委成立,广西特委由 两广省委领导,重建广西白区党组织。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大规模的抗日救国示 威游行。 包括 桂林、南宁等在内的全国众多城市爱国 学生纷纷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 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
解放战争在广西的胜利
1946年,内战爆发后,面对蒋介石的反共、内 战、独裁政策,镇压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和民主党派, 并疯狂残酷“清剿”各地起义游击队。中共广西地方 组织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和香港分局的方针指示,恢 复发展党的组织,掀起争取和平民主与反饥饿、求 生存的斗争高潮,进而发动了20余次武装起义,坚 持农村游击战争,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最后协同南下大军歼灭白崇禧集团,将胜利的红旗 插上镇南关。
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韦拔群,壮族,广西东兰县人,中共党员。 1926年领导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任主任,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 百色起义;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奉命北 上;1932年10月19日,背叛徒杀害于广西东 兰赏茶洞
东兰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引起新桂系右派势力的恐 慌。1926年1月,新桂系集团对东兰农民运动进行血腥镇 压,制造了震惊省内外的“东兰惨案”,各级农会遭到破坏 同年5月,梧州市郊区农民协会组织发动农民参加了梧州 各界声援省港大罢工等反帝爱国斗争。
百色、龙州起义的红色风暴
1929年9月10日至14日,中共广西特委在南宁 市郊津头村召开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大 会以中共六大及六届二中全会精神为之的,总结 中共广西地方组织过去斗争的经验教训,确定新 形势下啊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的政治任务和斗争策 略。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津头村雷家大院召开 (中共广西地委机关秘书处旧址)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一二九救 国运动情景
广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与抗日救亡文化运动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伟大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八年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中共广西地方组 织始终坚持和中共中央保持统一战线的方针,高举 团结抗日救亡的伟大旗帜,为推动和争取国民党新 桂系集团共赴国难并坚持抗日到底、领导八桂各族 人民争取抗战在广西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8月底至9月下旬,新桂系军阀派第七军 军长廖磊为总指挥,纠合近1万兵力对东兰和凤山 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根据地军民英勇奋战 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第三次反“围剿”失败 韦拔群和陈洪相继遇害。
广西东兰县武篆镇东里 村韦拔群故居
1962年12月,邓小平为纪念韦拔群烈士题词的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