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国旗下演讲稿
与经典同行 同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 同圣贤为友](https://img.taocdn.com/s3/m/57a4b40dde80d4d8d05a4f06.png)
与经典同行同圣贤为友近年来,“国学”很热,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儿童读经班”、“国学研修班”,许多著名高校也都成立了国学研究院,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自06年起就开始招收国学专业六年制的本硕连读生,成为全国第一家国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机构。
新闻媒体近年来也出现了“国学热”,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就捧红了很多讲国学的学者,如于丹、易中天、鲍鹏山、钱文忠等。
可以说,“国学热”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身边,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国学热潮:历史的必然首先,“国学热”是我们的民族自信心逐渐恢复的必然结果。
中国人向来对自己的文化特别自信。
但近代以来,由于长期遭受外侮,特别是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彻底丧失了自信。
所以,20世纪的中国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清算传统文化的高潮,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次则是“文化大革命”。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把传统文化看成是封建毒瘤,进行彻底清算和全面扫荡,不仅使古迹、文物遭到空前未有的毁坏,更使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价值理念遭到最惨痛的摧残,“国学”成了封建糟粕的代名词。
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后,中国人终于重新鼓起了自信,能够用一种比较客观的眼光来对待自己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今中国人的思想和信仰也更加多元开放。
一方面,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中国、影响着一部分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做为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向传统回归,自然是更多的人一种必然的文化选择,由此引发了“国学热”。
此外,“国学热”也与当今世界在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现代文明病有关。
比如,现在环境的严重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紧张,引发我们对古人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重新关注。
又如,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导致人们身心的极度疲惫,引起了我们对古人那种悠闲自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的醉心与向往。
再如,当今世界的科技狂热,导致人的快速异化和世界末日的恐慌,而中国古人对于科技的思想理念,不失为一剂拯救的良药。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国旗下演讲稿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国旗下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ab01b59c8d376eeafaa312f.png)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国旗下演讲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拂晓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我校经典文化长廊时,书香校园的上空就回荡着这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
每一天我们都沐浴在传统经典文化的阳光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伴随着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常在校园上空回响,而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则在我们的心头荡漾。
吟咏李白,我们佩服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情怀。
泛舟赤壁,我们不仅领略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美景观,更感受到苏东坡身处逆境却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咀嚼《弟子规》,我们懂得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孝敬之道。
中华文明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一座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
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气吞山河、如泣如诉的诗词文赋,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
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在这样的星空下,承前启后,生生不息。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持之以恒地把经典文化书籍读下去,自幼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一定会涵养你们的性情,增长你们的智慧,提升你们的眼界,使你们受益终生。
同学们,诵读经典吧,濡染中华经典的灵气,贯注传统文化的脉气,厚积方能薄发~同学们,在传统经典文化中徜徉吧,与古人对话,与大师对话,净化我们的
心灵,提升我们的品格。
让我们用“温文尔雅谨信笃行”的品格为学校十周年庆典献礼~
谢谢大家~。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https://img.taocdn.com/s3/m/5613b647767f5acfa1c7cd0a.png)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经典文化,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
每天早晨,我们班的教室里就会传出诵读经典的稚嫩童音:“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熏陶的教育,在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受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些经典可作为孩子们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
才开始诵读古诗文,受到了来自家长的疑惑,有的家长不理解识字不多的一年级孩子就要背诵不太明白的古诗文,能行吗?会不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不到半月的时间,我们班把不间断熟背还需要八九分钟的《弟子规》背了下来,家长们经过这段时间,看到了孩子的惊人变化,都举手表示赞成。
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教益。
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虽然当下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帮孩子定会悟出经典中的道理和魅力,影响他的一生。
通过经典诵读,许多学生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背诵,因为他早已把这些诗文熟记于心,这给他们树立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同时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经典诵读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以其“厚积薄发”。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经典诵读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的孩子,明日必将与众不同!。
弘扬国学经典演讲稿
![弘扬国学经典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be458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7.png)
弘扬国学经典演讲稿•相关推荐有关弘扬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0篇)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演讲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弘扬国学经典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扬国学经典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通过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
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
“经典”看上去很古老,其实火力十分旺盛。
它流传了千百年,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
”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序集》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的嘴上,刻在我的心里。
许多人在一起,必然其中会有一个是你的老师,他的好,是值得你学习的。
这句让我受益匪浅的名句,正是儒家圣贤——孔子之口。
他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
”山之高,是因为他不排斥每一粒小石子;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
如果你具有山的情怀海的博大,那就请你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良师益友。
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同学啊:作文天才李蔓芝;品学兼优的陈佳语;踏实学习的董星辰;出污泥而不染的王耘晓;数学天才陈雨欣……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
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
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微风和细雨。
同行携经典,为友伴圣贤作文初中
![同行携经典,为友伴圣贤作文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323e1b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3.png)
同行携经典,为友伴圣贤作文初中《同行携经典》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经典就像是我们的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
我特别喜欢读《西游记》,孙悟空的本领可大啦!他会七十二变,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
每次读到他打败妖怪,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情节,我都觉得特别精彩。
就好像我也跟着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些神奇的冒险。
还有《安徒生童话》,里面的丑小鸭一开始被大家嫌弃,但是它不放弃,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这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努力,就算现在不优秀,以后也能变得很棒。
所以呀,让我们与经典同行,在这些精彩的故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同行携经典》小朋友们,经典可是个好宝贝!比如说《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可聪明啦!他用智慧想出好多奇妙的计谋,打了好多胜仗。
就像空城计那次,他一个人在城楼上弹琴,就把敌人吓得不敢进攻。
再讲讲《格林童话》,白雪公主长得美美的,却被恶毒的皇后欺负。
但她还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每次读这个故事,我都为白雪公主感到高兴。
我们要和经典做好朋友,从里面收获快乐和智慧。
《为友伴圣贤》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有很厉害的朋友呀?其实圣贤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呢!孔子爷爷就是一位大圣贤。
他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懂礼貌,还要关心别人。
比如说,在学校里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不能打架、不能骂人。
还有孟子,他说要有爱心,要善良。
就像我们看到小猫咪受伤了,要去帮助它,这就是有爱心。
让圣贤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就能变得更棒!《为友伴圣贤》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圣贤这个好朋友。
像岳飞将军,他特别勇敢,为了保护国家,打了好多胜仗。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要爱自己的国家。
还有李白大诗人,他写的诗可美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们知道在外的时候会想念家人。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e130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0.png)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
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_高中生
![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_高中生](https://img.taocdn.com/s3/m/d0093612bd64783e09122be3.png)
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人类历史从史前文化发展至今,如果说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依赖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和发展,那么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灿烂则离不开那些承载着历史的厚度、哲学的深度、科技的智慧、文学艺术的审美等诸种文化要素的传世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历史的痕迹,记载着刀耕火种的荒蛮、烽火狼烟的残酷、群雄逐鹿的惨烈、流民失所的悲哀。
历史的演进从来都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
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今天的文明是昨天的血与火、刀与剑铸就的。
文明的子孙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明史》……它们是我们民族薪火相传的血脉,割断了它就割断了历史,就割断了人类赖以生存、因之发展的生命源泉。
文化经典,是民族情感一文化心理结构的积淀。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皎如皓月、灿若群星的圣贤先哲,用自己的情感与心灵、沉思与理性,构建了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心理基础。
古希腊诡谲斑斓的神话传说和灵怪动听的圣经故事,构成了西方文化重视人、热爱人、捍卫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和隐忍现世、渴望天堂的虔诚的基督教来世主义信仰。
在中国,精卫填海、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等祌话传说造就了表现在楚汉、盛唐、明清等朝代占据思想主流的浪漫主义,并日益积淀为华夏儿女乐观、开朗、大方、豪爽的人格魅力。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中,“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伦理规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人生修养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执著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宽厚豁达的人格,构成了中华民族执著、进取、善良、坚韧、仁爱、宽厚、谦让等优秀品格。
与此同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则从天与人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这--角度,铸造了我们民族心理情感的另一维^和谐、自然、无为、超脱、宁静、深远。
儒道互补构成了屮华民族庞大的文化体系,也构成了稳健深沉而又灵动深情的情感。
与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作文600字
![与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作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c3fb63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5.png)
与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作文600字“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字字句句仿佛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链珠心田,又好似烙印镌刻在我的心间。
阅读让我与经典相伴,让我与圣贤同行。
记得那时我刚进少年宫,爸爸妈妈就开始让我背唐诗宋词。
虽然那时我还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诗词语言的美感美让词汇我很陶醉,我居然囫囵吞枣地一首一首背了下来。
时不时在家背着小手念念叨叨,好似自己就是一个小诗人。
直到有一天和妹妹一起登上了妈妈学校的舞台,那是一种怎样开心又尽兴紧张的心情啊!开心是因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我背诵的功力,紧张是因为害怕忘词出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话筒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播到礼堂的每个角落,背着背着,我忘掉了害怕,开始像在家里一样摇头晃脑起来。
“嗬!这孩子这么小就辞汇能背这么长的词了,真厉害!”“这两女孩子不简单!”妈妈笑了,我背得更起劲了,一得意居然从妈妈手里把话筒“抢”了过来,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
这掌声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诵读经典带来的荣耀,的心里充满了大大的温情。
上了小学,妈妈给我买来了《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带有注释的《诗经》、《论语》,我如饥似渴地翻阅下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使我明白了: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日常用品,一个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无法明白行事做人处事的道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努力学习说道我如果少年时代不努力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到老了就会一事无成。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令我掌握了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就是在求学时要用心想,仔细看,专心地读。
《论语》让我懂得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我十岁生日那天,好朋友中国送我一套中国历史小说,这些长篇小说让我走进了一个新的天地,展示出古典小说的无穷演绎出魅力。
《红楼梦》里的英雄形象让我牵肠挂肚,《西游记》里的故事令我浮想联翩,《水浒传》底下绿林好汉的悲惨遭遇叫我深思……这些经典丰富了我的知识,启迪了我的智慧,见证了我的成长。
与经典同行 和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 和圣贤为友](https://img.taocdn.com/s3/m/c9c2a6ce0c22590102029dca.png)
这个名字是用4首诗的第一个字组成的,这叫做:“首字提名法”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静悯春相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5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 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洪篇巨制。 盛唐的明月美酒流淌出流传千古的锦句华章, 宋代的古笔酽墨写着一朝盛世的婉约风骨。 六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我们在花红柳绿的初夏中诵读经典。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我们在江南的蒙蒙细雨中经典诵读。 与经典同行 ,和圣贤对话。 我们在书香弥漫的校园里感受经典。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 心飞翔 断路了 梦在天上 败不降 最坚强 3、泪擦干挺 起脊梁 5、成功背后矗立希望的肩膀 泪擦干挺 起脊梁 情无疆 义坦荡 少年强则国强, 情无疆 义坦荡 爱种在生命战年强 恕我狂, 恕我狂 勇敢闯 我不是倔强张扬 爱种在生命战场 我不是倔强张扬 天的空 是地宽阔胸膛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2、天的空是地 宽阔胸膛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地 让天举起了年轻的力量 壮志雄心在飞扬, 选择了荣光爱需要拼到无尚 少年强则中国强 人性光芒打亮梦想的路上 敢叫日月耀东方 痛苦泪水浇灌着歌唱 中国少年强! 生命会有看不到边际的阳光 4、地让天举起了年轻的力量 我和你长大 选择了荣光爱需要拼到无尚 让爱也一起成长少年强则国强, 人性光芒打亮梦想的路上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痛苦泪水浇灌着歌唱 少年强 心飞翔 生命会有看不到边际的阳光 断路了 梦在天上 我和你长大让爱也一起成长 败不降 最坚强
2024年诵读经典浸润书香国旗下发言范文(二篇)
![2024年诵读经典浸润书香国旗下发言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d58ea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0.png)
2024年诵读经典浸润书香国旗下发言范文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带来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诵读经典品味书香传承文明》。
说到读书,很多同学会兴奋起来,因为家里就有不少书,每到节假日,总要父母为自己买书。
也有不少同学只要一捧起书,兴许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了。
是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共同的营养品。
如今的我们又是那么幸运,老师正在为我们营造一个书香校园,让我们在满是读书气息的校园中、班级里、家庭里快乐地读书。
上周五我们开展了诵读经典的活动。
经典作品博大精深,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录了民族的感情和精神,见证了民族的灾难和复兴,它以独特的教育功能,教育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诸如《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的教育。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勤奋好学的教育?我们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感受过李白的豪放;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中读出了白居易的执著;又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感受到张若虚对人生的探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宝典,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可以加深我们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接受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
常言道:“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积累精美的诗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自己达到“要说口吐莲花,要写笔下生花”的境界。
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本着“用心诵,慢慢读,字字清”的原则,大声地朗诵经典,让自己在朗朗书声中积累经典名言,陶冶情操。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启迪我们的心智,培养我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的人生道理。
经过一阶段的诵读,虽“满腹经纶”但只能闷在肚里,或“纸上空谈”,诵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国旗下演讲稿:读经典,润人生
![国旗下演讲稿:读经典,润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a0eb5de471fe910ef12df8ef.png)
国旗下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是“读经典,润人生”。
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的文化宝库。
它能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
翻开经典教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语句:
“言必信,行必果。
”这里,孔子告诉我们,做人要诚信。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里,岳飞告诉我们,要精忠报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里,孟郊告诉我们,要有感恩之心。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这里,梁启超告诉我们少年,要有责任意识。
经典,永远伴我们成长,滋润我们一生。
同学们,让我们每天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吧。
从今天起,捧起心爱的经典诗文,尽情地读吧,让我们的校园弥漫书香!
谢谢大家。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https://img.taocdn.com/s3/m/d73ef270f242336c1eb95e1f.png)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进一步深化书香校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启动大会。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同学还不理解什么精典诵读,前些天,县教育局召开了经典诵读研讨会,会上局领导阐明了经典诵读的意义,我们学校也制定了经典诵读实施方案,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校园书香厚德载物;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所谓经典,就是古代的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精华,精典诵读就是让我们去读去背诵这些文化精华,从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1999年春节,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出席“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号召大家多学经典诗文,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能——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变化气质、滋养人生。
早在七年前,台湾等地就有很多学校的学生开展精典诵读活动,近年来祖国大陆也兴起了精典诵读热,今天,通过台湾、港奥以及大陆各地开设的诵读活动表明,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确是十分有利于培养我们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增强我们同学的人文素养,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单拿古代的《论语》来说,有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说一个人读了半部《论语》,他就能很好地治理天下了,这句话也有他的道理,《论语》里包含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生观“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处世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学而不厌”——学习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方式再看我们的唐诗宋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淘源明、饮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传承经典文化的演讲稿
![传承经典文化的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c25402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3.png)
传承经典文化的演讲稿传承经典文化的演讲稿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承经典文化的演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承经典文化的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论语》,传达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简单而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子的这种态度也影响了他的学生。
颜回,他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孔子曾经称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十分繁荣,享受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有复杂的精神困惑。
只有真正的圣人,才能不厌倦物质生活,始终保持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
孔子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两句话在《论语》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个说是的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者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羞于请教那些不如我们的人。
虽然这两句话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但它们仍然是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了一个广泛的真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这是值得学习的,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导师。
我们要多向身边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绿叶下的幼苗吸收丰富的营养。
山是如此雄伟和漫长;海是如此壮丽和辽阔。
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所以辽阔,是因为它积极地收集每一滴水。
这就是所谓的海纳百川。
如果我们想要有山的情怀和海的渊博,我们必须汲取凡人身上的优点。
《论语》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
我庆幸书香味浸润着我。
让我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我知道学习任何经典,先人的真谛都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生活在这些智慧的照明下,能够有仁爱之心,建立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传承经典文化的演讲稿2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经典,学礼仪,修内涵,塑操行》。
2024年经典诵读国旗下的演讲稿(4篇)
![2024年经典诵读国旗下的演讲稿(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39024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c.png)
2024年经典诵读国旗下的演讲稿各位教育工作者,广大学子:诚挚问候!今日,本人欲就《培养阅读习惯》这一主题进行一番阐述。
众所周知,生命的长度非我们所能掌控,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却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得以拓展。
阅读,便是其中一种极佳的途径,它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正如知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所言,阅读能令我们穿越时空,畅游古今,自由地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徜徉。
的确,我们的成长不仅需要实践的锻炼,亦需要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作为支撑。
学校作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摇篮,更应当成为书香的殿堂。
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各类阅读活动得以有序开展,如诗文朗诵、古诗词背诵等,校园内处处散发着浓厚的阅读氛围。
本学期,学校充分利用早晨及中午到校后上课前的宝贵时间,开展晨读活动,旨在让每位同学通过阅读,深入领略我国经典文化,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我们衷心希望,在老师的悉心引领下,同学们能够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是一个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如果把每个人比喻为一只毛毛虫,那么通过持续的阅读,我们都有可能化为一只美丽的蝴蝶。
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将阅读融入日常生活,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书香。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为学习提供助力,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期中检测打下坚实基础。
预祝各位学子在期中检测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4年经典诵读国旗下的演讲稿(二)各位评委、师长、同仁:各位好!在此,我愿分享我的感悟,我名为匿名演讲者,今日的主题为“国学经典的魅力颂读”。
近日,我深入阅读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一著作。
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还让我深切体会到了诵读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
书中蕴含的丰富故事与深刻哲理,令人沉浸其中,深受启发。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它让我领悟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积极向上、和睦相处的精神内核,以及仁爱、孝顺、勤俭、互助等传统美德的真谛。
我认识到,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具价值和意义的智慧结晶,它们具有权威性,深入人性的本质。
“与经典同行,与孩子共成长”演讲稿_演讲稿
![“与经典同行,与孩子共成长”演讲稿_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c7377be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3.png)
“与经典同行,与孩子共成长”演讲稿_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我想和大家谈谈“与经典同行,与孩子共成长”。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读过一本让自己感动、震撼、启发的经典之作?也许是《红楼梦》、《西游记》、《傲慢与偏见》等等。
经典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能够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感悟。
与经典同行,就是让我们在阅读中与伟大的思想家、作家们对话,汲取他们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与孩子共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引导和教育。
作为老师、家长和社会大众,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与孩子共成长,就是要和他们一起学习、成长,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一代。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
们与经典同行,与孩子共成长,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与经典同行,与孩子共成长”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和爱心。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共同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https://img.taocdn.com/s3/m/e02883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7.png)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发布时间:2022-03-17T03:36:43.707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3月作者:张艳丽[导读] 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小学阶段应该学一点浅易的文言,积累一定的语汇,培养文言的语感。
笔者认为,这一阶段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可以“依白话源生活,降难度”,即依托现行教材中的白话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来选取小古文内容;可以“寻背景觅典故,重传承”,即寻觅孩子耳熟能详的成语、名言、寓言等的出处、原文;可以“同形式共主题,求高效”,即选取同形式同主题的几篇小古文一起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我们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浅易有趣、琅琅上口、短小精萃的“儿童的”小古文,开展文言启蒙。
张艳丽浦江县南苑小学 322200【摘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小学阶段应该学一点浅易的文言,积累一定的语汇,培养文言的语感。
笔者认为,这一阶段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可以“依白话源生活,降难度”,即依托现行教材中的白话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来选取小古文内容;可以“寻背景觅典故,重传承”,即寻觅孩子耳熟能详的成语、名言、寓言等的出处、原文;可以“同形式共主题,求高效”,即选取同形式同主题的几篇小古文一起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我们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浅易有趣、琅琅上口、短小精萃的“儿童的”小古文,开展文言启蒙。
【关键词】文言启蒙;降难度;重传承;求高效;儿童小古文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2)03-264-01一直以来,语文课程都非常重视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原生态、更多、更完整地保留在文言之中,要想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从小学开始就学一点文言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国学经典伴我行演讲稿
![国学经典伴我行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4f256c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b.png)
国学经典伴我行演讲稿古人圣贤留下了很多的经典,它伴着我成长,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让人感到了希望。
以下是我整理了关于国学经典伴我行演讲稿,希望你喜欢。
国学经典伴我行活动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刚才,同学们通过声情并茂的经典诗文朗诵,以及快板、歌舞、话剧、相声表演等活动形式,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校国学教育的成果。
同学们的表演高潮迭起,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浅唱低吟,慷慨激昂、轻盈曼妙尽在其中。
每一个节目都是那么精彩,让人感受到了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中华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希望,国学大业后继有人,民族文化传承不息。
为此,我谨向为我校国学教育和本次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表示深切的感谢,并祝贺本次活动取得的圆满的成功!国学,就是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做人明理之本。
推行国学教育是与圣贤为伍,与经典同行,继往圣绝学,扬时代新风;以国学经典诵读行动为契机、以民族情感教育的全面渗透为责任,以学校课程活动的全面丰富与提升为动力,以学生、家长、教师的和谐互动与共同成长为归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国学特色文化。
回顾近半个学期的国学教育,我校注重环境熏陶,活动培养;成功构建起了浓厚的国学氛围。
初步形成了专课教育为主,以艺术渗透教育为辅的国学教育体系;我们融合新时代的要求自编了国学教材,国学相关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我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向着传传播国学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努力奋进。
我希望,以此次国学经典伴我行的主题活动为契机,全校师生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更加积极的投身到国学学习中来,更加注意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和细节的改善。
只有这样,国学经典文化才能每天与我们相伴,国学的底蕴才能更充分的融进我们的心灵和骨血,国学教育才会构建起深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对本次活动的关心和指导,衷心祝愿我校的国学教育在不断改进中发展,在不断发展中形成文化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国旗下演讲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拂晓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我校经典文化长廊时,书香校园的上空就回荡着这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
每一天我们都沐浴在传统经典文化的阳光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伴随着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常在校园上空回响,而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则在我们的心头荡漾。
吟咏李白,我们佩服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情怀。
泛舟赤壁,我们不仅领略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美景观,更感受到苏东坡身处逆境却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咀嚼《弟子规》,我们懂得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孝敬之道。
中华文明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一座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
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气吞山河、如泣如诉的诗词文赋,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
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在这样的星空下,承前启后,生生不息。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持之以恒地把经典文化书籍读下去,自幼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一定会涵养你们的性情,增长你们的智慧,提升你们的眼界,使你们受益终生。
同学们,诵读经典吧,濡染中华经典的灵气,贯注传统文化的脉气,厚积方能薄发~同学们,在传统经典文化中徜徉吧,与古人对话,与大师对话,净化我们的
心灵,提升我们的品格。
让我们用“温文尔雅谨信笃行”的品格为学校十周年庆典献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