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县域内现有道路将各景区串联起来,形成展示 三原形象风貌、提升三原知名度、彰显三原特色的 旅游空间结构。 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将三原县划分六个片区为古城文化旅游区、郊野生 态休闲区、唐陵怀古观光区、渭北民俗体验区、墓 葬遗址科考区及深林旅游体验区。
县域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
三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省级历史文化 名城,境内共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其中 古墓葬39处,古遗迹56处,古建筑10处,近现 代纪念性建筑及革命遗址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县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主要集中分布于北 部洪水、嵯峨等地的河岸台地上,享有“文化 大县,书法之乡”的美誉。
陕西三原城市总体规划 2010年——2025年
编制单位:西安建大城市规划研究院
概要:
城市性质定位 县域总体规划
规划区范围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城镇总体布局
城市性质定位
省域分析:
三原地处关中经济区腹地,且位于省域南北发展 轴与关中环线交汇点,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与西安都 市圈联系紧密,可直接接受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资 金、技术和人才的辐射。 未来西咸一体化发展区形成“一核五区十个卫星 城”的整体空间结构。三原县为其十个卫星城之一。
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河流水系、水库、水源涵 养区。 生态保育区:北部三个台原区、南部平原的农田 水塘、已建成的国道、高速公路主干线两侧林带。 生态开敞区:南部的冲积平原区,以及北部台原 上主要村镇建设用地。 生态恢复区:南北部交界处、河流中下游地带、 西北山区地带。
县域空间管制分区规划图
四个分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 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三原中心城区、重 点镇中心区 优化开发区:县域南部平原地区 限制开发区:县域北部台原地区 禁止开发区:河流水域保护地区
县域总体规划
预测县域总人口控制为:2015年43万,2020年45万,2025年48万 县域城镇化水平确定为:2015年50%,2020年55%,2025年65%;
地形地貌分析图
三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西有孟侯原(天 齐原),中有非原(清风原),东有白鹿原(万寿 原),南北以北部原坡为界;西部有北南向清峪河东 西相隔,自然分隔成三个差异明显的地貌区,即南部 平原、北部台原和西北山原。 南部平原: 该区为渭河冲积平原一部分,系渭河二级阶地, 面积约290.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0.33%。区 内地势平坦,水利条件良好,是粮棉菜果适宜区。 北部台原: 该区位于县境北部,为渭河三级台地,面积 215.8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约37.41%。该区植被 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适宜发展粮食、油料生产。 西北山原: 该区位于县境西北部低山区,面积约70.7平方公
里,占全县总面积约 12.26%。包括低山和残 原两种地貌类型,可利 用山坡均已植树造林。
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
城镇主要分布于县域南部平原地区,具体可分 为北部台塬区镇分布区和南部平原城镇分布区。北 部台塬区城镇有3个,总人口7.5万人,占总人口的 18.7%。南部平原区分布的城镇有7个,总人口为 32.7万人,占总人口的81.3%。
县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三大产业发展引导及控制区域:西北生态旅游发展 区、北塬农林旅游发展区、南部综合经济区。 西北生态旅游发展区:西北山区不适宜传统产业发 展,需控制人口增长,产业由种植业向林业转化, 积极发展旅游业,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本 区的特色产业。 北塬农林旅游发展区:生态环境脆弱,水 滋养缺乏。未来产业应限制工业发展,积 极发展节水农业,并积极利用文物古迹遗 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南部综合经济区:适宜发展第二产业,但 应集中布局平原区的城镇区以外应大力发 展节水型都市生态农业。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城乡综合交通规划构想: 完善地方公路网络,以“四纵五横”为骨架,提高 公路等级,加大公路密度。 “四纵”即三方公路、三新公路、三马公路、 安陵公路。“五横”即三陵路、三都路、朱 柏公路、张陵路、洪马公路。
主要对外交通:西铜高速、包茂高速、咸铜 公路、咸铜铁路、西咸铁路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
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图
规划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形成“两带 三区四心”的整体规划结构 “两带”即东部结合唐帝陵以及陪葬墓形成帝陵 保护带、西部结合遗址及历史人文景点形成历史 人文保护带。 “三区”即名城保护区、遗址保护区、唐帝陵保 护区。 “四心”即保护区内的核心保护区域。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图
渭北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渭北城镇空间发展呈现“一核、二区、三带、 四极、多点”的格局。三原为其“四极”中北 部发展的一极。
机遇与挑战:
三原地处西铜与关中交汇节点城市,交通区位优势相 对突出。但处于渭北核心发展区外缘,且有被核心发展区 边缘化的倾向。
城市性质:
陕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加工制造、旅游及都市休 闲产业为特色的西安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北部新城。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三原县域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为“一核、两轴、三片 区”。 “一核”指三原中心城区,为县域的核心增长极; “两轴”指西铜公路城镇发展轴及关中环线城镇发展 轴; “三片区”指中心城区与鲁桥、西阳、安乐三镇共同 构成的县域西部城镇发展片区,东部以大程镇为龙头 带动陂西、徐木形成的县域东部城镇片区,以及北部 台塬区散布的城镇片区。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县域城乡居民点分布现状图
2008年三原县域人口密度为714人/平方公里, 城关镇人口密度最大为2236人/平方公里,嵯峨乡 人口密度最小为314人/平方公里。 全县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公里的乡镇全部
分布在县域南部平原地区,本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 72%;人口密度小于500人/平方公里的乡镇全部分 布在北部台原地区,本区人口占县域总人口28%。
西安渭北地区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分析
三原地理位置:西南距咸阳市区、北距铜川市区均约30km。 咸阳市空间格局: (1)咸阳市城镇空间格局为“一带一环二轴”,其中“二 轴”是指沿312国道和咸铜铁路形成两条二级轴线。咸铜铁 路沿线二级城镇发展轴依托咸铜公路、咸铜铁路,连接咸阳 市目前经济实力最强的泾阳、三原两个经济强县。 (2)咸阳市域的咸铜铁路沿线二级城镇发展轴区位条件优 越,是咸阳市重点扶持发展区域,也是西安咸阳共建的重点 区域
县域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
三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省级历史文化 名城,境内共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其中 古墓葬39处,古遗迹56处,古建筑10处,近现 代纪念性建筑及革命遗址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县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主要集中分布于北 部洪水、嵯峨等地的河岸台地上,享有“文化 大县,书法之乡”的美誉。
陕西三原城市总体规划 2010年——2025年
编制单位:西安建大城市规划研究院
概要:
城市性质定位 县域总体规划
规划区范围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城镇总体布局
城市性质定位
省域分析:
三原地处关中经济区腹地,且位于省域南北发展 轴与关中环线交汇点,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与西安都 市圈联系紧密,可直接接受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资 金、技术和人才的辐射。 未来西咸一体化发展区形成“一核五区十个卫星 城”的整体空间结构。三原县为其十个卫星城之一。
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河流水系、水库、水源涵 养区。 生态保育区:北部三个台原区、南部平原的农田 水塘、已建成的国道、高速公路主干线两侧林带。 生态开敞区:南部的冲积平原区,以及北部台原 上主要村镇建设用地。 生态恢复区:南北部交界处、河流中下游地带、 西北山区地带。
县域空间管制分区规划图
四个分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 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三原中心城区、重 点镇中心区 优化开发区:县域南部平原地区 限制开发区:县域北部台原地区 禁止开发区:河流水域保护地区
县域总体规划
预测县域总人口控制为:2015年43万,2020年45万,2025年48万 县域城镇化水平确定为:2015年50%,2020年55%,2025年65%;
地形地貌分析图
三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西有孟侯原(天 齐原),中有非原(清风原),东有白鹿原(万寿 原),南北以北部原坡为界;西部有北南向清峪河东 西相隔,自然分隔成三个差异明显的地貌区,即南部 平原、北部台原和西北山原。 南部平原: 该区为渭河冲积平原一部分,系渭河二级阶地, 面积约290.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0.33%。区 内地势平坦,水利条件良好,是粮棉菜果适宜区。 北部台原: 该区位于县境北部,为渭河三级台地,面积 215.8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约37.41%。该区植被 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适宜发展粮食、油料生产。 西北山原: 该区位于县境西北部低山区,面积约70.7平方公
里,占全县总面积约 12.26%。包括低山和残 原两种地貌类型,可利 用山坡均已植树造林。
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
城镇主要分布于县域南部平原地区,具体可分 为北部台塬区镇分布区和南部平原城镇分布区。北 部台塬区城镇有3个,总人口7.5万人,占总人口的 18.7%。南部平原区分布的城镇有7个,总人口为 32.7万人,占总人口的81.3%。
县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三大产业发展引导及控制区域:西北生态旅游发展 区、北塬农林旅游发展区、南部综合经济区。 西北生态旅游发展区:西北山区不适宜传统产业发 展,需控制人口增长,产业由种植业向林业转化, 积极发展旅游业,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本 区的特色产业。 北塬农林旅游发展区:生态环境脆弱,水 滋养缺乏。未来产业应限制工业发展,积 极发展节水农业,并积极利用文物古迹遗 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南部综合经济区:适宜发展第二产业,但 应集中布局平原区的城镇区以外应大力发 展节水型都市生态农业。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城乡综合交通规划构想: 完善地方公路网络,以“四纵五横”为骨架,提高 公路等级,加大公路密度。 “四纵”即三方公路、三新公路、三马公路、 安陵公路。“五横”即三陵路、三都路、朱 柏公路、张陵路、洪马公路。
主要对外交通:西铜高速、包茂高速、咸铜 公路、咸铜铁路、西咸铁路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
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图
规划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形成“两带 三区四心”的整体规划结构 “两带”即东部结合唐帝陵以及陪葬墓形成帝陵 保护带、西部结合遗址及历史人文景点形成历史 人文保护带。 “三区”即名城保护区、遗址保护区、唐帝陵保 护区。 “四心”即保护区内的核心保护区域。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图
渭北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渭北城镇空间发展呈现“一核、二区、三带、 四极、多点”的格局。三原为其“四极”中北 部发展的一极。
机遇与挑战:
三原地处西铜与关中交汇节点城市,交通区位优势相 对突出。但处于渭北核心发展区外缘,且有被核心发展区 边缘化的倾向。
城市性质:
陕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加工制造、旅游及都市休 闲产业为特色的西安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北部新城。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三原县域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为“一核、两轴、三片 区”。 “一核”指三原中心城区,为县域的核心增长极; “两轴”指西铜公路城镇发展轴及关中环线城镇发展 轴; “三片区”指中心城区与鲁桥、西阳、安乐三镇共同 构成的县域西部城镇发展片区,东部以大程镇为龙头 带动陂西、徐木形成的县域东部城镇片区,以及北部 台塬区散布的城镇片区。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县域城乡居民点分布现状图
2008年三原县域人口密度为714人/平方公里, 城关镇人口密度最大为2236人/平方公里,嵯峨乡 人口密度最小为314人/平方公里。 全县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公里的乡镇全部
分布在县域南部平原地区,本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 72%;人口密度小于500人/平方公里的乡镇全部分 布在北部台原地区,本区人口占县域总人口28%。
西安渭北地区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分析
三原地理位置:西南距咸阳市区、北距铜川市区均约30km。 咸阳市空间格局: (1)咸阳市城镇空间格局为“一带一环二轴”,其中“二 轴”是指沿312国道和咸铜铁路形成两条二级轴线。咸铜铁 路沿线二级城镇发展轴依托咸铜公路、咸铜铁路,连接咸阳 市目前经济实力最强的泾阳、三原两个经济强县。 (2)咸阳市域的咸铜铁路沿线二级城镇发展轴区位条件优 越,是咸阳市重点扶持发展区域,也是西安咸阳共建的重点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