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魅力池州

“关于自己家乡人文历史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传策4班丁贤宝

调查时间:2014年4月3

目录

调查内容 (3)

前言 (3)

1.人文历史 (3)

2.人文典故 (4)

3. 池州十大历史人物 (5)

4.我的感受 (6)

5.总结 (7)

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2014年4月3日——4月4日。

调查地点:我的家乡安徽池州。

调查对象:池州的人文历史、典故、历史人物。

调查方法:通过自己调查以及网上资料。

调查人:传媒策划与管理4班,丁贤宝。

前言

我的家乡安徽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省级池州经济开发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60万。池州是皖江经济带和“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我经过调查和整理做了一份关于家乡人文历史的调查报告,经过整理内容如下。

1.人文历史

池州是个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

早在约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辛勤耕作。1977年和1983年先后在贵池灌口乡古石城旧址和里山乡红旗村出土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有兵器、钱范、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这些青铜器玲珑别致,铸造精美,具有长江流域的独特风格,说明当时这里的人民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秦汉时期,这里的冶铁、造船、铸造等手工业比较发达。古石城是当时江南经济较为繁荣的城镇之一,同时也是水陆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是历代屯兵之地。

永泰元年,唐王朝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复置池州,移治于今池州城,以便“扼控大江”。开成、会昌年间,池州刺史在城东南湖中筑翠微堤,开始了城内的建设。明正统十年,知府何绍正费银33000两,修筑府城(旧府址在元伯颜下江南时毁于兵火)。新城将近10里,开有6门,其中九华门楼3层,高6级,宏伟壮观。后来知府陆岗、钱槚相继建造百牙塔、清溪塔。双塔凌云对峙,仿佛府城卫士,城墙巍然屹立,犹如天然屏障。新府城充分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唐代以后,池州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茶、麻、桑等作为传统经济作物,不断发挥其优势,手工业产品也逐渐崭露头角,池州白麻纸在唐代被列为土产贡品。宋时,这里生产的纸质量较高,《东坡志林》上将“池纸”与“宣墨”并称。印刷业也很发达,刻有《昭明文选》、《朱子语录》等。近年在山西祁县发现南宋绍兴二年池州所刻朱寂《昌黎先生集考据》,印刷精美,为名贵善本。清代,建德县盛产绿茶,名曰“朱兰茶”,又名“千两茶”,享有盛名。清光绪元年。歙县人余干臣在尧渡街创办“红茶庄”,试制功夫红茶获得成功。数年后,余干臣将其经商中心移至祁门,故名曰“祁红”,饮誉海内外。民国年间,今东至县徐村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曾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为祖函赢得了荣誉。池州人民不仅勤于耕作,而且敢于斗争。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南宋末年,池州是抗元重地,池州知州赵昂发,为抗击元朝伯颜大军,率领军民,奋力守城,城破之后,全家自尽,后人为其立祠。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池州人民拥护太平军,与之协同作战,屡次击败清军,太平军曾在池州建立农民政权。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贵(池)秋(浦)东(流)地区,发生了三次农民武装暴动:

1932年9-10月间,中共秋浦县委在贵秋边区发动和组织农民暴动,由于泄露机密而未成功。

1935年1月,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以贵池郑家村为中心,领导农民武装暴动,历时9天,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

同年9月,中共江南特委以高山为中心地带,领导了贵秋东地区的第三次农民暴动。江南特委在红军独立团的有力配合下,从7月开始,举办培训班,培训党的干部、积极分子和妇女干部,召开干部会、代表会和群众大会,宣传和发动群众,组织暴动队伍。中秋节这天,秋浦北山欧村2000多农民群众,携带土枪、刀、矛、叉、棍等武器,进行示威游行,附近地区农民群众纷纷响应。一天之内,以高山为中心,东起贵池狮茅岭,西至东流白水张家,南起秋浦鸡头岭,北达贵池鸡公岗的广阔地区,5万暴动群众,没收土豪劣绅财产,捕捉顽固分子,处决罪大恶极的反动地主。贵秋东地区的国民党政权和地主武装被摧毁。暴动胜利后,成立了江南特区苏维埃政府及特区总工会、妇女会、青年团、互救会,领导人民巩固胜利成果。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池州人民为赶走侵略者,打倒反动派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战,涌现出许多思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业绩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1949年4月,池州全境解放。

2.人文典故

1.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指的就是池州的杏花村呀。

2、陶渊明曾两次驻足这里,留下了钱溪赋诗和东流艺菊的千古佳话。

3、苏轼也曾经三访池州

3. 池州十大历史人物

1.吴应箕(1594~1645) 字次尾,号楼山。明贵池大演(今属石台)人。幼从学于舅父李首川, 16岁参加科举考试,20岁被为博士弟子生员。八试南闱不第,49岁中副榜,与侯方域、陈定生、冒辟疆、方以智结为挚友,成为“复社”领袖人物之一。明崇祯十一年(1638),执笔撰写了有140名士子署名的《留都防乱公揭》,揭露藿挞了魏忠贤党羽阮大铖持权当道,破坏抗清的罪恶勾当。明亡后,阮大铖受南明皇帝朱由崧重用,捕杀复社文人,应箕躲避回乡。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渡江,朱由崧被俘,应箕在家乡起兵,与徽州金声相呼应,配合抗清,一度占领贵池、石埭等地。

2.胡璋,字铁梅(1848—1899),清末建德(今东至县)梅城人。胡璋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祖父胡正通晓诗古文词,精通绘画,游粤时曾居邓廷桢制军幕府。父胡寅曾随胜保赞军务。胡璋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又得祖父绘画真传,成年后专攻书画,时人以郑虔三绝看待。赏游日本,润笔极丰,受到日本画界的赞赏,遂声名大振。日本国王以胆瓶求他绘画作色,画成后,国王爱不释手,钦赐金牌,予以奖赏,此后日本国学子从他学画的日益增多。胡璋在赏游日本国期间,还搜集和钻研日本政俗,汇书10余册,回国后欲送清0,“盖未雨绸缪也,迄不得达,箧藏久之。”

3.陈范有,名汝良,以字行。陈一甫长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十四日生于天津。 1912年入南开中学,1917年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25年,任启新洋灰公司工程部土木工程师。1933年至1945年,任公司协理。1933年受公司委派南下,在南京主持创建江南水泥厂。1945年抗战胜利后,组建江南水泥总公司,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1950年9月,水泥厂正式点火生产,所制水泥被苏联专家誉为“东方水泥之冠”。在天津时,还担任过滦州矿务公司董事、副主任董事,开滦矿务局议董等职。解放后,被推选为全国水泥工业同行业联合会主任委员。

4.陈一甫名惟壬,以字行,号恕斋居士。祖籍安徽石埭县(今石台县)广阳乡。清同治八年(1869)正月二十四日生。清代以父荫官直隶,花翎三品顶戴。为江苏候补道,农工商部议员。曾长期随周学熙襄办实业,任北洋海防诸职,后入东海关监督幕,又为北洋电报学堂总稽查、开平矿务局驻沪员、北洋银元局提调等。 1906年,任北洋劝业铁厂坐办。1912年任启新洋灰公司总事务所经理,后改驻津办事处坐办。1924年,任开滦矿务管理局正主任董事。1927年至1932年,任启新洋灰公司协理;1932年1月,任公司总经理,转年退职。

5. 罗尚忠(1584-1627),字孝可,号心华,本县杜村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先后任浙江平湖知县、江西建昌知县。他为官清廉,惠政爱民,任内,曾捐俸置田,建义仓,以周济贫民。以政绩迁升户科给事中及刑科、兵科给事中,其间,曾13次上疏-宦官魏忠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