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 7.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
故事背景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01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
(交代家中莲花的来历、颜色及其所处的 位置。)
02 故乡的园院里有许多莲花。
(回忆故乡园院里的莲花)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说我们三姊 03 妹应了花瑞。(由花及人,为下文以花喻
人来蓄势。)
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 事要 “暗暗地”“悄悄地”呢?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 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 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 是撒娇,还瞒着妈妈。
深入探究
泰戈尔为什么要选“金色花”而不是别的意象来比喻孩 子呢?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 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类似。而且印 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同时泰戈尔借美丽 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 彩,正反应着母爱的光辉。人们爱好花儿,花 儿也惠及人们,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 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好。
字词学习
匿笑(nì) 沐浴 (mù) 嗅到(xiù) 罗摩衍那(luó mó yǎn nà) 祷告(dǎo)
再读课文
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画的场景中,看 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 感受?你觉得这些场景表达了什么主 题?
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无 私的爱,孩子迷恋着妈妈,妈妈宠爱着孩子。
7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
泰戈尔
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 会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 于诗,有诗的情绪和空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 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情势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 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原文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原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分别为泰戈尔《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原文如下:1、《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么?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儿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对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郁的天,我觉着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凋谢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蒂,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了,窗外雨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的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原文中“我”是以调皮、撒娇的语气说话 的,删去称呼后,语气变得冷淡和不耐烦。
任务三:对比阅读,探究手法
两首散文诗同中有异,请每组从下面四个角度中 任选两个,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角度一:联想与想象 比较角度二:视角与口吻 比较角度三:象征和比喻 比较角度四:语言风格
思考: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 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请说说纸船象征什么。
纸船象征“我”对母亲的思念。
深沉、庄重、
同他背上的加起来, 担当
就是整个世界
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心中的雨
《荷叶 母亲》 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 的荫蔽?
舒缓、愉悦、 赞美、感激
感情基调低沉内 敛时,语气是沉 重的,朗读时应 放慢速度;感情 基调欢快愉悦时, 语气是昂扬的, 语速可以适当加 快。感情基调的 确定与朗读的设 计,都应考虑文 章的情感表达。
主题
文章
领悟的契机
回馈的方式
《秋天的怀念》 母亲病逝,临终遗言 改变自己的状态来报答母亲
母爱
《散步》 《金色花》
母亲年老身弱,逐渐衰 老
陪伴、顺从、孝顺母亲
1 变作金色花来观察母亲 2 悄悄的陪伴、依恋母亲
《荷叶 母亲》 3 看到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4 赞美、感激母亲
任务二:朗读诗歌 品味诗意
找出《荷叶 母亲》的文眼,根据文眼确 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再探讨文章的感情基调 和朗读的语气、语调之间的关联
问题: (1)荷叶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2)文章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
有关的往事? (3)作者为什么写风雨中的红莲?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心中的
雨点”指的是什么?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种短句的表达,使语言更诗化
活动二 对比阅读,同中辨异,加深理解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作者以深情呼告,直接抒情点出母爱的伟大以及 作者内心的感激,展现出诗歌直抒胸臆的抒情化语言。
——冰心
活动一 朗读课文,品析意象,感受真情
活动一 朗读课文,品析意象,感受真情
2.阅读《金色花》,概括“我”的三次嬉戏,将下面思维 导图补充完整。
活动一 朗读课文,品析意象,感受真情
3.思考:“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 只是为了好玩吗?
“我”散发花香
让妈妈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 冰心 ,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有诗集《 繁 星 》《 春水 》等,作品主题主要是歌颂母爱、童真和自然。
“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 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 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 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 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象征
活动一 朗读课文,品析意象,感受真情
本体
依靠联想
(相似点、相近点)
象征体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
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 思想和感情。
用甲事物表现乙事物。
活动二 对比阅读,同中辨异,加深理解
1.比较阅读:小组合作,比较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 《荷叶˙母亲》,借助表格,找一找它们的异同。
活动二 对比阅读,同中辨异,加深理解
参考示例:
活动二 对比阅读,同中辨异,加深理解
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 相似之处。作品都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 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 感,蕴含着深深的哲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散文诗二首一、嘿,你知道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的散文诗二首吗?那可真是文学宝藏啊!就像在一片荒芜的沙漠里突然发现了两片绿洲。
里,孩子变成金色花和妈妈捉迷藏,这多像小时候我们躲在衣柜里,想给妈妈一个惊喜一样。
这诗里满满的都是孩子对妈妈的爱,你能想象那种调皮又温暖的感觉吗?这难道不像你小时候偷偷藏起来,看妈妈着急又有点小得意吗?二、也超棒呢!那荷叶护着红莲,就如同母亲守护着孩子。
我就想起我自己的妈妈,有次下雨,她把伞全遮在我身上,自己却湿透了。
这诗里写的难道不就是这种感觉吗?这散文诗二首就像两个好朋友,一个诉说着孩子的俏皮与对妈妈的爱,一个讲述着母亲的守护。
你要是读了,肯定也会被这种情感打动,就像心被羽毛轻轻拂过。
三、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的散文诗二首啊,就像两颗璀璨的星星。
里的孩子多机灵,他变成花看着妈妈工作、祷告。
这让我想起邻家的小男孩,总是偷偷观察妈妈,然后突然冒出来吓她一跳。
这诗写得这么生动,你怎么可能不喜欢呢?就像你看到可爱的小动物,不自觉就想靠近一样。
四、再看,哇,那感情深厚得如同大海。
红莲被荷叶保护着,在风雨中安然无恙。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妈妈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当我们的保护伞。
你有过这种感受吗?这散文诗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和妈妈之间那些感人的瞬间。
五、读这两首散文诗就像在听两个温暖的故事。
中的孩子和妈妈的互动,充满了童真和趣味。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和妈妈玩的那些小游戏,简单却又快乐无比。
这诗里的情感就像涓涓细流,缓缓流入心里。
你难道不想体验一下这种被温暖包围的感觉吗?六、真的很感人呢。
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莲的庇护,那是一种无声的爱。
我记得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守在我床边,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这诗所表达的母爱不就是这样吗?这散文诗二首就像是两个情感的小世界,一个充满了孩子的灵动,一个满是母亲的慈爱。
七、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的散文诗二首,像是两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
里孩子对妈妈的爱,是那种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的爱。
七年级上散文诗二首内容概括
七年级上散文诗二首内容概括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分别包括《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1、《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早期作品,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往往带有梦幻色彩。
《金色花》以一个假想开头,描述了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这篇散文诗通过儿童的视角,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2、《荷叶·母亲》则是借物喻人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红莲,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这篇散文诗通过直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了对少女的依恋和感激。
两篇散文诗都运用了象征手法,《金色花》中的“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天真,《荷叶·母亲》中的“荷叶”则象征着母亲的厚爱。
从构思角度来看,《金色花》的作者以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虚拟之境,表现动人的母爱和童真;而《荷叶·母亲》则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七年级上册七课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七课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的散文诗二首分别为《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以下是两篇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金色花》
泰戈尔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开头,开启了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
第一次嬉戏,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第二次嬉戏,孩子要将自己小小的影子投在母亲的书页上,正投在母亲所读的地方;第三次嬉戏,孩子突发奇想,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母亲的孩子,求母亲讲故事。
全诗通过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展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荷叶·母亲》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是冰心。
她以荷叶比喻母亲,以红莲比喻子女,通过描写在风雨中红莲被荷叶保护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护。
作者通过描写荷叶勇敢慈怜地保护红莲的过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散文诗二首》
嘻( xī )笑嘻嘻 嬉( xī )嬉戏 熹( xī )熹微
词语集注
“匿”意为“隐藏”,如
也可比喻接受某种美好
“匿名”“销声匿迹”。
的事物或享受某种氛围。
• 匿笑:偷偷地笑。
• 沐浴:洗澡。
课文解读
本诗叙述了“我”化身金色花后与母亲的三次嬉戏, 请梳理概括其内容。
学习任务单
母亲
“我”
做祷告时
悄悄地散发芳香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
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
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象征
荷叶
母亲
在荷叶的庇护下,红莲所面临的困难都变成 了“流转无力的水珠”。
荷叶护莲的行为凸显了母亲的勇敢、无私、伟大。
本诗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本诗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 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作者写母 亲,使用的是象征手法,用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象征 母亲对儿女的悉心庇护。文中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 细腻描写是这首散文诗的精彩之处,既表现了母爱的动 人,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本诗中的母亲是 一个无私无畏、爱护儿女的母亲形象。
读书时
①_把__影__子__投__在__书__页__上___
去牛棚时
②突__然__落__到__地__上__,__恢__复__原__样_
朗读诗歌,给第1段做诵读标注,感受其美好意境 和语言风格。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 色. 花. →,只.是. ∨为了好玩, 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 新叶上跳. 舞.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铺垫
两缸莲花是宁静生活里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 引人注目,为下文写对往事的回忆做铺垫。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的两首: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追求进取的精神。
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进步和超越的向往。
这两首散文诗都具有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
文体常识——散文诗
·含义: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 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
·特点: (1)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以美和想象; (2)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3)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
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亲昵
结构划分
2.《荷叶·母亲》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1-3段:写得到两缸莲花和由此引起的回忆。 4-7段:写雨打红莲时荷叶护莲的感人场景。 8-9段:卒章显志,点明主旨,抒发感动之情,讴歌伟大、
无私、圣洁的母爱。
对母亲的感激、依恋
明确角度
1.两首散文诗都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文中的“我”分别指谁?
导入
世界上有一本书,读不完,写不完,品不完,那就是 母爱;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唯独不能忘记母 亲,她把我们带到世界,给了我们生命;
让我们通过泰戈尔和冰心的散文诗一起来感受伟大的 母爱吧。
散 文 诗 二 首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并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 2.精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基调等。 3.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 4.体会理解美好纯真的感情。
诗集《繁星》《春水》,散文诗《寄小读者》 《樱花赞》等。
字音字形
蒂 dì 梗 ɡěnɡ 匿笑 nì xiào 沐浴 mù yù 祷告 dǎo ɡào
姊妹 亭亭 徘徊 遮蔽 心绪
zǐ mèi tínɡ tínɡ pái huái zhē bì xīn xù
字音字形
流转 荫蔽 菡萏 攲斜
liú zhuǎn yīn bì hàn dàn qī xi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
7. 散文诗二首
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 项是 ( B ) A.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 抒情义味。 B. 第 ③段中“他好像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 枝头”一句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形象 地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向往。 C. 阅读第③ 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 的浑厚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 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 个晶莹的红灯笼” 是景物描写,生动地写 出了橘子熟了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 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7. 散文诗二首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7. 散文诗二首
链接中考
7. 散文诗二首
链接中考
考点透视
考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是中考现代文 阅读中常考的考点之一。理
解句子的 含义,关键要看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和句子在文中的
位置,以及文章所要 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情等。如《荷叶·母
①抓住关键性词语理解。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联系实际理解。 ④从比喻、象征意义中理解。 ⑤联系文章主旨理解。 ⑥联系语句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 ⑦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理解。
7. 散文诗二首
经典题型
❶ 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❷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❸ 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说说这句话给了你什 么启示。
再分析其表达效果。从特点来看,“团团”和“簇簇”是叠词,富有音
韵美;从表达效果来看,“团团”和“簇簇”突出花蕊的多,体现了作
者对橘子花的爱好之情。
[答案]都是叠词,语言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形象地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爱好之情。
7. 散文诗二首
4.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 了,开在我的 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的含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 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 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1、第三段为什么插叙与故乡园 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为了说明“我”家对莲花有 很深的感情,大家都很爱好莲 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的莲花 埋下伏笔。
细读品味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 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 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 何变化的呢?
当母亲去牛棚的时候,我就恢复原 形求她讲故事。
3、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和一个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请 说说你的理由。
我读出了一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 顺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 劳美丽的妈妈。
发挥你的想像,仿照文中的语 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仿写:母亲啊!您是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教师寄语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 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 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 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 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 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 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 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 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 点点滴滴做起。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 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 妈妈。
感悟主旨
1.“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 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 玩吗?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0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③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 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窗外打雷了,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那朵红莲,被密集的雨 点,打得左右倾斜。
③组中第一句的表达更雅致,多用雅词;第二句则只是常规表达, “愈”“攲斜”多用于书面,而“越”“倾斜”则多用于口语,表 达缺乏一定的新意。
小结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泰戈尔,印度作__家__、诗__人___。主要作品有诗 集_《__吉__檀__迦__利、》_《__新__月__集、》 _《__园__丁__集、》 《__飞__鸟__集》_等,是亚洲第一位 诺__贝__尔__文__学__奖_ 的获得者。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力 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印度人称 为“瞻波伽” 金色花 ,又译作“ 诗圣 ”,印度圣物,木 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内容梳理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了三次“我”与母亲的嬉戏,分别是什么? 2.“我”变成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吗?“我”给母亲带来了 什么? 3.“我”是怎样的形象?你从哪些 词句 看出来的? 理解母亲所 说的“坏孩子”?
内容梳理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了三次“我”与母亲的嬉戏,分别是什么?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比较阅读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你从哪些地方能读出来这种特点?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读给你的同桌 或其他小组成员听,并交流感受。
读一读结尾:
《金色花》的语言清新、灵动、活泼,充满童趣。 孩子变成了金色花,一天里陪伴母亲,为母亲遮阳,孩子的内心充满喜悦, 当他再次变回孩子的时候,也知道用无私回报母爱,他故意和妈妈打趣,尽 显调皮,但却让人感受到母子之间的亲密和谐。 而《荷叶·母亲》的结尾则含蓄蕴藉,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自己,直 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课件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4)活动中,小安同学拟写了一篇短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 之情。下面是短文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从现在开始,[A]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用自己亲 身的实际行动感谢母亲。当母亲下班回来时,帮她倒杯热 茶;当母亲累了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时,帮她捶捶背、揉 揉肩;当母亲准备睡觉时,帮她打一盆热水,暖暖脚;[B] 在我们考试后,给母亲奉上一份沾沾自喜的答卷。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① [A]处画线句有语义重复的问题,应将“___亲__身____” 一词删去。
② [B]处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_沾__沾__自__喜__” 一词改为“__示__例__:__称__心__如__意___”
返回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跨学科学习 5. 幸福中学开展了“放飞想象,创造美好”的学习活动,
返回
【示例】意象:微风 短诗:当微风吹过,就像母亲的手掠过我的发丝。哪怕 眼角只有一丝倦意,它也会帮我轻轻拂去。 意象:__季__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诗:_虽__脚__步___匆__匆__,__但__总__是__如__期__而__至__。__无__论__岁__月__如___何__ __变__迁__,__它__都__没__有__忘__记__自__己__的__职__责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3)学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之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展 开联想和想象,写几句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 小华:“假如我变成了一盏路灯,我要站在街角,在 妈妈晚归时照亮小路。” 小刚:“假如我变成了一缕清风,我要穿过窗棂,在 妈妈做饭时送去清凉。”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请你仿照同学们的创作,也写下你对妈妈的 爱: ____示__例__一__:__假__如__我__变__成__了__一__枚__硕__果______, _我__要__挂__在__树__梢____,__在__妈__妈__饥__饿__时__送__去__甘__甜___ 。 ______示__例__二__:__假__如__我__变___成__了__一__朵__云__彩_______ , _我__要__飘__浮__在__天__空__中___,在__妈___妈__孤__单__时__陪__她__散__步_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并积累诗中的生字、生词。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爱亲情,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游子吟》全体同学诵读。
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亲情的美好与圣洁。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二、检查预习,为下列生字新词注音释义匿笑( nì ) :匿笑,偷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沐浴( mù 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养。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 :闻(气味)。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攲(qī)斜:倾斜、歪斜。
慈怜(cí lián) :爱怜荫蔽(yīn bì):遮蔽、隐蔽;荫庇。
三、学习《金色花》(一)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课件
一、请在书本上给生字词注音,并在现代汉 语词典中查找新学词语的解释
二、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我” 三次嬉戏 妈妈
天真可爱
亲切慈祥
金色花
活泼稚气
关爱孩子
淘气孝顺
主题(母子情深)
荷叶·母亲
以花喻人 托荷赞母
联想
荷叶护莲
(母亲呵护子女)
2.《金色花》中作者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来抒发母 子之爱,这是什么写法?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7 散文诗二首
学习导航 课前自学 课内精读 课外拓展
1.领会散文诗中所包含的对母亲的深切的 学习目标 爱。
2.品味文章,提高鉴赏散文诗的能力。
如何分析文章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变化? (1)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 考点链接 (2)根据人物描写,分析情感态度。 (3)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 (4)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情感态度。
说了个笑话,母女二人忽然开心地笑起来,满门 廊都鼓荡着,拥塞着灿若朝霞的笑声。
好像有一双手抚过我的心灵,温暖立刻充满 了全身。记忆的叶片纷纭飘落,家的面貌从遥远 的地方一下子飞到了眼前。
那是一片亲情的海啊!
母爱就从云蒸霞蔚中突现出来,如雨后的彩 虹,满世界一片澄明。我试着用诗的触角感知她, 于是,我看见一棵缀满花朵的树,安详地沐浴在 阳光中。
(9)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liú zhuǎn ( 流转 )无力的水珠。
(10)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 荫蔽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A.我向上帝祷告,别让我的100元付诸东流, 而哥哥却在一旁偷偷地匿笑。
B.希望永远在我们的前面,就在阴云遮蔽了 整个天空的时候,我也不会悲观。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二首
2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 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怎样理解“心中 的雨点”?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挫折。
❖ 这里由风雨中勇敢、慈怜的的荷叶对莲花 的遮蔽来比喻伟大的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 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和赞美。
印度佛教圣物,印度圣树上的花,受人尊敬,象征最高尚、纯洁的爱。
生字生词
蒂 dì
梗 gěng 匿笑 nì
沐浴 mù yù
祷告 dǎo 姊妹 zǐ 亭亭 tíng 徘徊 pái huái
遮蔽 zhē bì 心绪 xù 流转 zhuǎn 荫蔽 yīn bì
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 动家。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文中表达作者最终心灵感受的句子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课文重点是写雨中的莲花,为什么 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为后文作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 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 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 伏笔。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 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 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 还瞒着妈妈。
2、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 道?
因为这样会给妈妈带来惊喜,同时给妈妈带 来快乐……
3、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我是一个活泼、可爱、顽皮、天真、但又 体贴,关心母亲的孩子! 妈妈是一个慈爱的母亲!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 (父亲)的爱。
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 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 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 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会用美丽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包含两篇散文诗:《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两篇散文诗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和掌握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写作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比喻描绘春天的景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散文诗。
5.教学内容的拓展。本次教学主要围绕两篇散文诗展开,但在课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其他散文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散文诗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诗歌欣赏:分析两篇散文诗的意象、情感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
-《春》:分析朱自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散文诗二首》课件荷叶母亲
板书设计
荷 叶 · 母 亲
初开莲花 红莲绽放 雨打红莲 荷叶荫蔽
大家欢喜 引人注目 心绪不宁 深受感动
歌颂母爱
课文细读品味
1.第②③段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铺叙, 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去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 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 以花喻人作铺垫。
要,同时突出荷花的无助和荷叶的勇敢慈怜,表达作者对 母爱的赞美之情。
课文细读品味
6.怎样理解结尾句的含义和作用?
“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结尾 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表达了对母亲由衷 的感激与爱恋。
课文全篇探究
[重点] 《荷叶·母亲》中“我”看了几次红莲?当时的环境 是怎样的?“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归纳总结
2.巧用象征,托荷赞母。 荷叶象征关爱、呵护孩子的母亲,红莲象征被母亲的
爱呵护着的“我”,白莲象征失去母爱而被环境击倒的孩 子,作者以细腻的手法衬托出母亲高大慈爱的形象。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原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
即荷花
课文拓展积累
③君子之风。莲花生长在淤泥之中,却不为淤泥所染, 因此,自古人们就将其作为美好、高洁的君子之风的象 征。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描述了莲的几种品格:美丽 却不妖娆;行为正直而不趋炎附势;独立自尊而不可亵 渎。从此,莲作为君子的象征意义真正深入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来自《点拨》
2.《荷叶·母亲》中“我”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 境是怎样的?“我”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答案】三次。①第一次看红莲。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 天。心情:烦闷。②第二次看红莲。环境:雷声作了,雨愈下 愈大。心情:不适意,徘徊。③第三次看红莲。环境:雨肆意 地下着。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7 散文诗二首
散 文 诗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4. 文体知识
5. 相关资料
6. 检查预习
7. 听读课文
8. 整体感知
9. 句段品析 10. 疑难探究 11. 板书设计 12. 本课主旨
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4. 拓展延伸 15. 教材习题讲解
16. 课后作业布置
1. 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
部分来自《典中点》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不让妈妈知道? 【答案】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 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夸奖,只 求妈妈生活更加温馨。
《荷叶·母亲》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
部分来自《典中点》
2.课文描写的重点是什么? 【答案】红莲。
《荷叶·母亲》
1.第②③段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平平 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去认识,花 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 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作铺垫。
品析第4-7自然段
部分来自《点拨》
2.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
来自《点拨》
《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诗选》。《金色花》 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 “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 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改造社会, 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来自《点拨》
《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 中的几页图画》。《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相继 写成的。作者用了一个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 画图”,准确地概括了这组散文诗的内容。冰心曾 说:“《往事》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 《往事》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处落 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在美的意境中,引发出诗 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散文诗
来自《点拨》
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 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能给读者以 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的细节,形式 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 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源自莲花文化来自《点拨》
山进化我飞翔的羽毛 湖蜕尽我游弋的鳞屑 成年时再看父亲 父亲变成山中一片林 而我却挺拔成一座山 山永远报答不完林的恩情 成年时再看母亲 母亲则变成湖中的一片水草 而我却坦荡成一片湖 水草永远是护湖的波涛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喜欢莲这种美丽而高洁的植物,并 赋予其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主要有三种。
象征意义之一:美丽与男女情爱。 象征意义之二:吉瑞祥和。 象征意义之三:君子之风。
一 读一读字音
nì 匿笑
mù yù 沐浴 衍
yǎn 菡萏
部分来自《点拨》
hàn dàn
pái huái
cí
yīn bì
玩捉迷藏 → 看妈妈工作
金
让妈妈嗅花香
母子情深
色
三次嬉戏 → 投影到书页上 人性美好
花
落到地上现原形
母子对话 → 充满爱意
荷叶·母亲
初开莲花 → 大家欢喜 歌
红莲绽放 → 引人注目 颂
雨打红莲 → 心绪不宁 母 爱
荷叶荫蔽 → 深受感动
《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 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与妈妈“捉迷藏”,让妈 妈嗅到花香,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等,以 此来表现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 和圣洁。
xù
徘 徊 慈怜 荫 蔽 心绪
二 写一写字形
部分来自《点拨》
dǎo ( 祷)告 花ruì( 瑞) zǐ( )姊妹 Hé( 荷)叶
并dì( ) 蒂
qī( )斜 攲
莲peng( )
蓬
hè ( )锄 荷
魔法记忆:辨音法.作名词时“荷”读二声,如“荷叶”;作 动词时“荷”读四声,如“荷锄”。
三 记一记词义
【答案】这是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 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红莲 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 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阅读方法解密
部分来自《点拨》
描写次要事物用意分析法。 体会作者描写某个次要事物的意图是中考阅读题 中的重要考点。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表现甲事物,但 却写了与之相关的乙事物,而写“乙”的目的是为了 衬托“甲”(或与“甲”对比)。本文通过对二者的对 比以白莲的遭遇鲜明突出红莲一直享受着母爱。
部分来自《点拨》
6.怎样理解结尾句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 “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 坷与磨难的人。结尾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主旨,深化 了中心,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部分来自《点拨》
1.【难点探究】 《金色花》中,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答案】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所以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可 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 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 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 他只是撒娇,就是不让妈妈知道。
6.繁杂: (事情)多而杂乱。
7.烦闷: (心情)不畅快。
8.荫蔽: 遮蔽。
部分来自《点拨》
部分来自《点拨》
荫蔽、荫庇辨析: 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遮蔽”的意思。“荫蔽(yīn bì)”①(枝叶)遮蔽,如:茅屋荫蔽在树林中。②隐蔽, 如:在大树的荫蔽下。“荫庇(yìn bì)”是书面语,还 有庇护、保护的意思,尤其是它的比喻义:比喻尊 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如:他的成就和名望 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非靠祖上的荫庇。
部分来自《点拨》
5.怎样理解妈妈对“我”说的“你这坏孩子”的一句 嗔怪?
【答案】上文写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可以想见,孩子不见了,妈妈多么着急,这种焦急的 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妈妈自然 会嗔怪孩子,所以说“我”是“坏孩子”,嗔怪中透 出的其实是至真的母爱。
部分来自《点拨》
朴的情感。
2. 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
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
3. 培养学生理解父母的爱,也要学会表达对父母
的爱。
(重点)
来自《点拨》
泰戈尔(1861-1941),印度 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作品 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 《戈拉》,剧本《修道士》《国 王和王后》《摩吉多塔拉》《邮 局》,诗集《吉檀迦利》《新月 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部分来自《点拨》
5.第⑤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雨势之大? 【答案】强调雨势之大,更反衬出荷叶对莲的荫蔽 之情有多重要,同时突出荷花的无助和荷叶的勇敢 慈怜,表达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小结
部分来自《点拨》
这几段文字是文章的重点。写自家院写雨夜之后 ,白莲凋零,红莲绽放,而我在大雨中担心红莲的 命运,最后写荷叶保护了红莲的情景。课文中作者 的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 “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 命运的感情。
部分来自《典中点》
部分来自《点拨》
《金色花》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假如一词有什么 作用? 【答案】“假如”表明全篇文章是以一种想象的方 式来写的,这个词是本文的文眼。
部分来自《点拨》
2.“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这一段 写出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答案】本段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 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听着母亲的呼唤 ,“我”“暗暗”“匿笑”“一声儿不响”,表 现了孩子的调皮、可爱、活泼、天真。
1.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通过写荷叶在风雨中保护红莲的景象,来抒发对母亲 的爱的赞美之情。 2.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被母亲的爱呵护着的“我” ,白莲象征失去母爱而被环境所击倒的孩子,以细腻 的手法衬托出母亲高大慈爱的形象。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亲情 王国江
童年看父亲 父亲是一座山 而我是一只林中鸟 鸟永远离不开山的熏陶 童年时看母亲 母亲是一片蓝色的湖 而我则是一尾鱼 鱼永远离不开湖的怀抱 山给我坚强的品格 湖给我水的欢笑
部分来自《点拨》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攲斜”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分析法作 答。“攲斜”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 出了风雨中红莲的样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 红莲的庇护埋下伏笔。
部分来自《点拨》
4.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 【答案】 “我不宁的心绪”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 “左右攲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红莲安然无 恙,“我不宁的心绪”自然就散尽了。这句话,表 明“我”内心已被荷叶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 涌起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 。
来自《点拨》
冰心(1900-1999),原名谢 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 玉壶”之意。诗人、作家、翻译家 、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 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 者》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 、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她一步入 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 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