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与低体重儿的喂养方式

合集下载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营养管理和康复护理方案研究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营养管理和康复护理方案研究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营养管理和康复护理方案研究在现代医学中,由于母体生活方式的改变,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童的出生率正在迅速增加。

这些出生早期的儿童面临很多健康问题,并需要获得专业的护理和管理。

本文将研究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营养管理和康复护理方案,以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童得以活下来。

然而,这些儿童的生存率仍然不高,并且生活质量也很低。

低出生体重儿童需要更加细致的管理和护理,以确保他们的成长发育。

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如早产、母体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儿童的免疫系统通常不够强大,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和疾病的威胁。

二、营养管理1.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之一。

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来说,母乳更具有营养价值。

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婴儿的免疫力、帮助胃肠道发育、预防感染病。

母乳喂养比牛奶更好,是优秀的营养来源,甚至更好。

所以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乳喂养是非常重要的。

2.添加营养素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童,添加营养素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添加人乳酸菌可以支持免疫系统和肠道健康、添加DHA可以促进婴儿视力和大脑发育、添加铁可以防止贫血等。

但是要注意营养素的加量,过多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注意饮食卫生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免疫能力比较弱,饮食卫生更容易受到感染。

如果给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饮用含有细菌的汁液,就有可能造成发病。

因此,饮食卫生要特别注意,比如消毒、洗涤等。

三、康复护理1.低刺激环境由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童肌肉的掌控不够强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少刺激。

比如可以减少灯光和噪声,让婴儿在温暖、轻柔和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2.关注婴儿的认知发育对于康复护理的另一个重点是认知发育。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童的认知发育不太成熟。

我们可以通过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来刺激婴儿的大脑,从而促进婴儿的认知发育。

例如,可以通过唱歌、读书、看相册等方式来刺激婴儿的大脑。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低于 2500 克的新生儿。

由于他们在母体内发育未完全,各器官功能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以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一、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低出生体重儿在生理上与正常体重的新生儿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保暖不当容易导致低体温,进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其次,他们的呼吸系统也不成熟,可能存在呼吸浅表、呼吸暂停等问题。

再者,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容易出现喂养困难、胃食管反流等情况。

此外,他们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

二、护理环境1、温度与湿度保持室温在 24 26℃,相对湿度在 55% 65%。

可以使用暖箱或辐射式保暖台来维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2、减少噪音和光线刺激病房内应保持安静,噪音应控制在 60 分贝以下。

光线不宜过强,可使用遮光布来调节光线强度,以保护新生儿的眼睛。

3、严格的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接触低出生体重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病房内的物品和设备也应定期消毒。

三、呼吸管理1、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定时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及时发现呼吸暂停等异常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

3、呼吸支持对于呼吸功能严重不良的新生儿,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等呼吸支持设备。

四、营养支持1、喂养方式的选择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一般来说,早期可采用静脉营养,待其胃肠道功能逐渐成熟后,过渡到经口或胃管喂养。

2、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是低出生体重儿最好的食物,富含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

如果母亲无法提供母乳,可以使用捐赠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

3、喂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喂养时应采取缓慢、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呛奶和胃食管反流。

喂奶后要轻轻拍背,帮助排出胃内气体。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
维生素D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科学评估三要素
使用校正年龄
掌握生长曲线
定期随访评估
校正年龄(CA, Corrected Age)
例如:早产儿宝宝出生至今已经5个月了,但早产了3个月,因此在评估生长发育状况时,应被视为2个月大,即校正年龄2个月。
Fomon SJ, in Nutrition of Normal Infants 1977Wojcik, KY ET AL. J Am Dieter Assoc 2009O’Connor ET AL., Pediatrics 121;766, 2008
蛋白质
g/100 k cal

mg/100 k cal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
根据出生胎龄,可分为: 早期早产儿:< 32 整周 中期早产儿:32 ~ 34 周 晚期早产儿:34 ~ 36 周 根据出生体重,可分为: 低出生体重儿:< 2500克 极低出生体重儿:< 1500克 超低出生体重儿:< 1000克
早产儿指妊娠不足37周出生的新生儿


钙剂和铁剂不能和奶一起吃,要在两次喂哺中间给予。两者也不能同时服用。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其他营养素的补充
早产儿/低体重儿生后应补充800-1000国际单位/天,3个月后改为400国际单位/天,直至2岁如果使用出院后配方奶粉喂养*,3个月后奶量达到900毫升以上时可不再额外补充,否则应当予以额外给予
出院后配方奶粉
请向临床医师或营养师咨询早产儿宝宝出院后的营养建议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滴服喂养疗效论文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滴服喂养疗效论文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滴服喂养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滴服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效果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滴服喂养组)23例,对照组(早期鼻胃管喂养组)22例。

观察两组奶量增加速度、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全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累计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增快(p<0.05),奶量增加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1),达全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累计光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胃出血、口腔炎、呼吸暂停、呕吐及腹胀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早期滴服喂养能较快提高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滴服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已显著提高。

同时早产儿的喂养和早产儿的营养需求成为新生儿科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既往采用延迟开奶及限制奶量的喂养方式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宫外发育迟缓,长时间胃肠外营养亦有发生高血糖、胆汁瘀积症的风险。

近年来,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抚触等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疗效。

我院采用早期滴服喂养治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45例,男23例,女22例。

均符合下列条件:①胎龄≤34周;②体质量<1500g;③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遗传代谢性疾病。

④生命体征尚稳定。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早期滴服喂养组)23例,对照组(早期鼻胃管喂养组)22例。

两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头围、身长、入院时间、apgar评分方面差异均无均显著性,具有可比性,见表1。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高风险人群,面临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等问题,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出院后科学的营养管理不仅关系到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成年期慢性疾病相关。

在评价早产儿体格生长时,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早产儿的追赶生长应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应根据营养风险程度进行分类。

母乳仍为早产儿的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可以采用人乳强化剂(HMF)加入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以增加人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其营养需求。

强化后人乳中主要营养素含量详见表2.SGA儿童的喂养策略应该根据胎龄而非出生体重来制定,以促进适度生长,特别是线性生长,从而确保良好的神经系统结局,并避免过度喂养,以降低远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对于早产SGA儿童,喂养应考虑到不同胎龄的成熟度来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

对于胎龄小于34周的SGA早产儿,他们属于高危或中危早产儿,出院后应采用强化人乳或早产儿过渡配方喂养,以促进体格生长适度均衡,尽可能使各项指标达到P10以上,特别是头围和身长的增长,以有利于远期健康。

对于出生体重相似的足月SGA和早产儿,其成熟度、生长轨迹和营养需求有很大差异。

为了避免短期过快的体重增长增加后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不推荐在足月SGA出院后常规使用早产儿配方或早产儿过渡配方促进生长。

2母乳喂养是首选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母乳喂养对于SGA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喂养ppt课件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喂养ppt课件
概述
• 定义 • 消化系统特点 • 喂养方法 • 判断标准 • 护理干预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定义
•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 胎龄≤28周 出生体重<1000g
•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 胎龄≤32周 出生体重<1500g
• 早产儿 胎龄不满37周,体重<2500g
早产儿消化系统特点
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 • 口腔 • 食管 •胃 •肠 •肝 • 胰腺 • 肠道菌群
• 早产儿因胃肠动力功能差及摄入少而形成 胎粪便少,加之肠蠕动乏力及协调能力差, 易发生粪便滞留、胎粪延迟排出
早期肠道微量喂养的优点:
①促进喂养耐受程度,保证体重增加。 ②促进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动力,促进胃 肠功能及代谢的成熟。 ③减少发生胆汁淤积,减少对光疗的需要。 ④减少并发NEC的机会。 ⑤减少早期周身感染机会。
24h胃残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 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 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大便稀薄,还原物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 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 抚触 刺激排便 药物
体位
• 喂奶后竖抱婴儿30分钟 • 进食后将婴儿置于左侧卧位、俯卧位半小

非营养性吸吮(NNS)
喂奶延迟
• 动物试验表明,全静脉营养的小鼠,仅禁 食3天,就会出现肠黏膜萎缩,肠绒毛变平 以及乳糖酶合成受阻。延迟开奶可能会导 致日后喂养的风险增大(NEC),后续喂养 的安全性降低。
早产儿喂养
• 微量喂养:在肠道营养难以耐受时应积极开始非营 养为目的早期微量喂养(0.5 ml/h,维持5~10天).
• 口腔:孕13周开始有吸允动作,27-28周形 成有节律的非营养性吸允( NNS ),34周 以后建立吸允吞咽模式。
• 食管:呈漏斗状,缺乏腺体,弹力及肌层 不发达,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易发生 胃食管返流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婴儿,而低出生体重儿则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院后喂养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父母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过程中保持宝宝的健康。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宝宝所需要的免疫保护因子。

尽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无法立即吸吮,可以尝试使用乳汁采集器收集母乳,然后通过医院提供的管道给宝宝喂食。

同时,妈妈要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来促进母乳产量。

2.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医生会推荐在喂奶中添加高能量配方奶粉或膳食补充剂。

确保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他们独特的营养需求。

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准确称量和计算后喂养宝宝。

3.坚持规律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小更频繁的进食,因为他们的胃容量较小。

起初,每次喂食量可能只有几毫升,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喂食量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宝宝的能量需求,夜间喂食也很重要。

确保与婴儿医生或营养师一起制定喂食计划,并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

4.睡前喂饱:在孩子睡觉之前喂饱他们尤为重要。

给予宝宝充足的食物和热量,可以使他们在夜间有更长的睡眠时间。

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育和恢复,同时也可以让父母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

5.喂养环境: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刺激宝宝,确保喂食时间专心致志。

确保你和宝宝的胸背部分贴服,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和亲近的感觉。

6.加强卫生: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比足月婴儿更容易感染。

因此,喂养前务必洗手,确保餐具和奶瓶清洁。

避免将奶瓶放在嘴里,减少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早产儿喂养的正确方法

早产儿喂养的正确方法

早产儿喂养的正确方法早产儿是指在妊娠28周以后但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

由于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尚未完全,因此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喂养和护理。

正确的喂养方法对早产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早产儿喂养的正确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宝宝。

首先,早产儿的喂养需要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由于早产儿的胃口较小,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需要更加细心地控制喂养量和频次。

一般来说,早产儿的喂养量应该比足月婴儿少,但是喂养频次应该更加频繁。

建议家长们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婴儿的体重和健康状况,科学制定喂养计划。

其次,早产儿的喂养方式也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早产儿的吸吮能力较弱,有些婴儿甚至需要通过胃管喂食。

家长们在喂养早产儿时,应该选择适合婴儿的奶瓶和奶嘴,保持奶嘴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同时,喂养时要保持婴儿的头部稍微高于身体,以防止奶水进入呼吸道造成呛咳或窒息。

此外,早产儿的饮食营养也需要特别关注。

早产儿由于生长发育不足,营养摄入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家长们需要选择适合早产儿的特殊配方奶粉,或者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母乳喂养。

在添加辅食时,也需要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注意避免过敏食物和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最后,早产儿的喂养过程中还需要特别关注婴儿的体重增长和发育状况。

家长们应该定期带婴儿去医院进行体格发育评估,及时调整喂养计划和营养补充。

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婴儿的排便情况和睡眠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早产儿的喂养需要特别细心和科学。

家长们在喂养早产儿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科学制定喂养计划,注意喂养方式和营养摄入,及时关注婴儿的发育状况。

希望通过正确的喂养方法,能够帮助早产儿健康成长,茁壮成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二)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
1、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
早产儿消化道发育不成熟,主要表现为胃排空慢、肠蠕动少、肠胀气,或因胃食管反流而出现呕吐。早产儿体重越轻、发育成熟度越低,肠道功能也越差,多出现喂养困难。早产儿肌张力低、机体调节能力差,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表现为吸吮活动无节律,下颌和舌活动异常,食物或液体在咽食管阶段时仍有呼吸,吞咽时食物进入气道致呛咳或吸入肺部。34—36周胎龄的早产儿吸吮—吞咽—呼吸逐渐协调,胎龄37周后完善成熟。早产儿睡眠—觉醒周期不稳定、觉醒时间较短,使摄入奶量受限,不能满足其能量需要。
(4)糖类:可随时供能并能防止组织分解代谢。在婴儿情况稳定后,预计其需要量为能量的40%—50%或10—14克/千克·天。
(5)低聚糖(益生元):母乳低聚糖通过刺激结肠内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生长来保护婴儿的发展。母乳中含有超过200种不同的低聚糖,而成熟牛乳中仅含有微量。
(6)主要常量元素和维生素D:早产儿的骨质减少主要是由钙、磷摄入不足引起,但维生素D缺乏也是原因之一。现有的液体和母乳强化剂以及早产儿特殊配方乳能够提供200—400U/d维生素D,因此,有必要对早产儿进行额外的维生素D补充。
(7)主要微量元素:所有的早产儿(甚至是那些母乳喂养的)都应该补充至少2mg/(kg·d)的铁直到12个月龄。
(8)主要维生素:早产儿出生时脂溶性维生素储备不足,水溶性维生素出生时有较高的水平,但出生后会很快下降。因此,早产儿应尽快补充维生素。三、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
1.早产人乳:早产人乳含高浓度氮、免疫蛋白、中链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E、钙、钠、锌、铜等营养素,适宜早产的婴儿。除了其营养价值外,早产人乳乳汁与足月人乳乳汁含有共同的抗感染成分,如抗微生物因子(分泌型1gA、乳铁蛋白、溶菌酶等), 抗炎症因子(抗氧化物、表皮生长因子、细胞保护因子等)以及白细胞等。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护理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护理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护理一、保持适宜的环境早产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需要保持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

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保持室温保持在28-30摄氏度,床温为32-34摄氏度。

在床上加盖保暖薄被,遮挡门窗,避免风寒。

此外,噪音和光线刺激对早产儿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注意,要尽量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

二、维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的呼吸道较狭小,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因此,需要经常观察早产儿的呼吸情况,保持气道开放。

可以采用头高位、半侧卧位等姿势,通过改变体位来促进呼吸道通畅。

需要经常检查氧饱和度,如有需要,可给予辅助氧气治疗。

三、监测进食情况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消化系统未充分发育,需要精心监测其进食情况。

早产儿常常出现吞咽困难、反流等问题,所以要注意采取小量多餐的喂养方式,避免胀气和过多负担。

如果早产儿无法正常进食,可能需要通过管饲或静脉输液等方式提供营养支持。

四、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免疫功能较弱,易受感染。

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手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衣物、尿布等物品。

并且要控制探视的人数,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早产儿还需要接种各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五、监测生长发育随着早产儿的成长,对于其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监测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测量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早产儿的生长情况。

如有需要,可以调整喂养量和营养成分,以促进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六、建立亲子关系总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护理需要全面关注早产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早产儿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定期评估早产儿的状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早产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同时,也需要与家属积极沟通,共同为早产儿提供最佳的护理和关怀。

早产儿喂养方法

早产儿喂养方法

部分母乳+人乳强化剂的方式,为将来停 早产儿配方(补授法)至胎龄38~40周,之后转换为直
止强化、直接哺乳做准备
接哺乳+早产儿过渡配方(补授法)
根据早产儿生长和血生化情况,一般需应用至校正3月龄左右,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D和铁剂
配方奶喂养
早产儿配方至胎 龄38~40周后转 换为早产儿过渡 配方
(三)早产儿的喂养方法
2.出院后的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继续强化营养目的是帮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达到理想的营养状态,
满足其正常生长和追赶性生长两方面的需求。 出院后的喂养策略是个体化的。
(三)早产儿的喂养方法
2.出院后的喂养 (1)出院时营养风险程度的分类
早产儿 1胎龄(周) 出生
宫内生
分级
体重(g) 长迟缓
经口 喂养
奶量[ml/(kg·d)]
体重增长 (g/d)
高危 中危
<32 32~34
<1 500 有 1 500~ 无 2 000
欠协调 <150
顺利
>150
<25 >25
低危
>34
>2 000 无
顺利
>150
>25
宫外生长 迟缓
有 无

并发症 有 无 无
注:并发症包括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消化道结构或功能异常、代谢性骨病、贫血、严重神经系统损伤等任一条; 早产儿营养风险程度的分类是相对的,如中危或低危分类中具备高危分类标准(如表中第3~8条之一)者应升为高危或中危级别进 行管理。出院后需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进行连续评估来调整喂养方案。
THANKS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早产儿喂养方法
汇报人姓名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袋鼠式护理临床实践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袋鼠式护理临床实践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

设备准备
配备舒适的袋鼠式护理椅、保 暖设备、监控仪器等,确保患
儿安全。
消毒措施
严格遵守消毒规范,确保所有 接触患儿的物品均经过消毒处
理。
患儿评估及家长教育指导
患儿评估
01
全面评估患儿的生理状况、疾病情况,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袋鼠
式护理。
家长教育
02
向家长详细解释袋鼠式护理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家
02
袋鼠式护理基本概念与原则
袋鼠式护理定义及特点
袋鼠式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护理方式,通过模拟袋鼠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 的方式,将婴儿直立式地贴在父母胸口,以提供温暖和安全感。
定义
特点
袋鼠式护理强调亲子间的亲密接触,有助于降低婴儿与外界的接触感染风险,同时促进婴儿的生长 发育和情感需求满足。
开展科普讲座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或专家,定期 为家长开展科普讲座,解答他们 在袋鼠式护理方面的疑问和困惑 。
利用社交媒体宣传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 体平台,发布袋鼠式护理的相关 知识和经验分享,扩大宣传覆盖 面。
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制定优惠政策
针对实施袋鼠式护理的医疗机构和家庭,制定相关优惠政 策,如提供财政补贴、减免部分税费等,以鼓励更多机构 和家庭积极参与。
05
效果评价体系建立与完善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理指标
包括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心率、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 生命体征,以及体重增长、身长增长等生长发育指标。
心理指标
主要评估患儿的神经发育、行为表现、情感反应等,以及疼痛、舒 适度等主观感受。
护理效果指标
包括袋鼠式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情况、母乳喂养 成功率等。

早产儿的护理常规

早产儿的护理常规

早产儿的护理常规一定义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9d)者。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1000~1500g的婴儿。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的婴儿。

二保暖——维持体温稳定1适宜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室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65%,并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

2早产儿的中性温度一般在32~36摄氏度,体重越轻者。

周围环境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

因此,早产儿往往需要置于暖箱中保暖,暖箱温度见表:三呼吸的管理(一)早产儿易出现的呼吸问题1呼吸急速:早产儿呼吸频率可以不均匀,但持续性呼吸频率超过60|min,为病理性,称为呼吸急速。

2呼吸暂停: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短暂的呼吸停止,但呼吸停止超过15s,就称为呼吸暂停。

3呼吸困难:出现胸骨下窝、锁骨下窝、肋间隙软组织凹陷,即:“三凹征”。

当婴儿吸气时,会用力尝试张开可能有病变的肺部,这时可以观察到,肋间皮肤受牵扯而向内凹陷。

4呻吟:当肺的顺应性,要保持肺内气泡张开,患儿就要闭上声门,用力呼吸,就会产生一种如哀鸣样的声音,在呼吸时出现。

5发绀:肢端发绀有时可在正常新生儿中出现,中心性的发绀则为呼吸问题。

(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1保持适宜的体位2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通畅3必要时给予胸部物理治疗4轻柔有效的刺激,防治呼吸暂停(1)加强监护:包括仪器监护、医师护士的密切观察。

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颈部姿势自然,置轻度伸仰位以减少呼吸道梗阻。

(2)刺激呼吸;发生呼吸暂停时予托背、弹足底、出现青紫需要气囊给氧。

(3)药物治疗(4)其它治疗(三)氧气供应1一般吸氧:包括头罩吸氧、鼻导管吸氧和暖箱吸氧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3机械通气4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四合理喂养早产儿营养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支持接近于宫内生长率的最佳饮食,而不给生长发育中的新陈代谢和排泄系统增加压力。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有研究 显示,未追赶生长的SGA更出现神经系统不良结 局,而母乳喂养是重要的保护因素之一。要对SGA 母亲进行 泌乳支持和科学的喂养指导,尽可能母乳喂养至1岁以上。
3.促进合理的追赶生长
多数SGA通过合理适 宜的喂养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追赶生长, 在2—3年内 达到正常水平。虽出院后按个体化强化营养方案, 部分严重宫内生长受限(<P3)的SGA早产儿仍生 长缓慢时应 仔细分析原因,除外某些遗传因素或内 分泌代谢疾病等,及 时转诊治疗。一般发生在妊娠 早期的严重宫内生长受限多与 遗传和胚胎发育本身 的因素有关,强化营养并不能完全改变 生长低下状 况。当SGA线性生长速率正常,即使未达到同月龄 的追赶目标,也标:常用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 (rib)、尿素氮(BUN)、 碱性磷酸酶(ALP)、钙(Ca)、 磷(P)、前白蛋白(PA)和25羟维生素 D(25一OH.D) 水平等。对铁缺乏高风险的早产儿来说,Hb低已是贫 血期的表现,还应关注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含量(MCH)的变化,必要时检测血清铁蛋白,及早识别铁缺乏。血清 磷< 1.8 mmol/L,同时ALP>500 U/L提示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母乳 喂养儿应尤其注意。如出院时血营养代谢指标异常,则出院后1个月 需复查。当出现生长迟缓或准备乳类转换时也要重新复查进行评价。
2.生长评估
目前国际上对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按照胎龄40周前和40周后采 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见表4及表5)。
在评估早产儿生长状况时要注意全面衡量其体 重、身长和头围各项指 标及其关系,包括:①年龄的体重(weight-for-age);②年龄的身长 (1ength-for. age);③年龄的头围(head circumference.for.age);④ 身 长的体重(weight—for-length)。

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健康指导

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健康指导

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健康指导健康指导:1、首先说一下校正年龄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

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

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应校正年龄至1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2岁。

2、早产儿追赶性生长早产儿出生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追赶生长,顾名思义,就是追上宝宝应有的身长和体重。

影响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

适于胎龄早产儿需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第50百分位;小于胎龄早产儿至>第10百分位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

若出院后喂养得当,营养摄入充足均衡,无严重疾病,大多适于胎龄的早产儿在1-2年内追赶上同年龄婴幼儿。

3、喂养奶类选择早产儿的乳类摄入有以下来源:(1)母乳:母乳对早产儿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出院后母乳为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至6月龄以上。

(2)早产儿配方:适用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应用。

(3)早产儿过渡配方:对于>34周的早产儿或出院后早产儿可选择此配方。

(4)其他特殊配方:如去乳糖配方,水解蛋白配方、氨基酸配方等,特殊情况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其他营养补充剂早产儿由于体内储存不足,部分营养素需特别强化,(1)维生素:早产、低体重儿生后甲应补充维生素 D 800-1000U/d;3月龄后改为400U/d,直至2岁。

(2)矿物质:早产儿生后2-4周需开始补充铁元素1-2mg/kg.d,直至校正年龄1岁。

钙摄入量70-120mg/kg.d,磷为35-75mg/kg.d.必须定期复诊评估。

无论什么情况,早产儿必须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奶制品和类,防止追赶不足或营养过剩评估内容包括喂养和生长代谢。

需由专业儿科医师进行评估。

监测频率为6月龄内每月1次,6-12 月龄每2个月1次。

育儿知识:早产儿喂养方式

育儿知识:早产儿喂养方式

早产儿喂养方式
宝宝提前初生,身体内脏器官发育还不完全,营养储备也不足,却要在出生后进入快速生长期,吃母乳并不能很好消化,要怎么办才能满足早产宝宝的营养需求呢?和我一起来看看。

早产低体重宝宝因为其特殊的生理需求,医生并不推荐采用纯母乳喂养,而是建议选择专门为早产儿设计配方的奶粉,其特点在于营养高、热量高、易消化。

对于吮吸反射良好的宝宝,可以使用奶瓶,而吮吸反射较差的,则可以用小勺子或者滴管。

体重在2000-2500克且吮吸反射良好的孩子,可以让其尽早吮吸母亲的乳头,进行一定的母乳喂养。

科学喂养方式:
1、母乳:对于出生时体重大于2000克且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宝宝,母乳依旧是出院后的首选,只是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2、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喂至40周,如果母乳喂养使体重增长不满意可以用早产配方奶混合喂养,作为母乳的补充,早产配方奶不应该超
过每日喂奶总量的一半。

3、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时体重大于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合适的人工喂养的早产宝宝,或者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营养。

早产宝宝吃奶吃得慢,妈妈要有耐心,较好不要让宝宝一直都在吃奶,可以吃一分钟让宝宝停下来休息一下再继续,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吐奶的情况。

喂养早产儿的方式

喂养早产儿的方式

喂养早产儿的方式1、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

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2、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

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73kcal/100ml,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由于母乳喂养对早产宝宝尤其重要,因此在宝宝住院期间,妈妈要坚持每天把奶挤出来送到医院。

吃不完可以将母乳冷冻,在6个月内没有问题。

这样妈妈的奶水才会越来越多,当宝宝出院后可以继续吃到母乳。

3、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4、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的补充。

5、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1、早产儿喂养,注意喂奶时间早产儿的喂奶时间要根据宝宝的体重来判断。

如果早产儿体重在1.5千克以上,那么产后24小时即可为宝宝喂奶;如果早产儿体重在1-1.5千克,产后36小时可以给宝宝喂奶;如果早产儿的体重在1千克以下,那么产后48小时才可以给宝宝喂奶。

2、早产儿喂养,要少量多次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没有发育完全,胃部容量很小,但是又需要让宝宝每日所需营养能够达到,妈妈们需要给早产儿少量多次喂奶才可以。

3、早产儿喂养,喂奶量的把握早产儿由于身体虚弱,消化能力也较弱,最好能够通过母乳来喂养宝宝。

第一次给宝宝喂奶的量不可过多,如果宝宝的体重在1.5千克,那么初次喂奶量约为4ml,之后每次增加2ml,每天最多增长至16ml,具体根据宝宝的体重情况进行酌情增减。

白天在两次喂奶之间,可以喂少量的葡萄糖水。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喂完后,最好让婴儿侧卧,避免吐奶时引起窒息。

4、早产儿喂养,营养成分的补充早产儿除了早期最好采用母乳喂养外,还需要及时补充一些VE,在宝宝满月后可每天补充VA、VD,具体添加量需要通过宝宝的具体情况,遵医嘱来进行添加。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的喂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他们的健康和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需要更加特殊和细致的喂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的一些建议。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可以增强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并有助于预防感染和其他疾病。

建议妈妈尽早开始泵奶,以促进乳汁产量。

如果母亲的乳汁不足或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可以考虑添加人工奶粉。

2.提供充足的热量: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建议母亲在喂养过程中增加饮食热量,可以增加摄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的食物,如坚果、鸡蛋、牛奶、鱼和肉类。

如果母亲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可以由医生开具合适的营养补充剂。

3.频繁且小量喂养: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系统较弱,需要经常进食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建议每天喂养8-12次,每次喂食的量适量而频繁。

早产儿的胃容量较小,一次进食过多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或呕吐。

4.耐心和轻柔的喂养方式:喂养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因为他们可能会较慢地进食。

建议使用针筒、婴儿勺子或特殊的奶瓶来喂养,以减少窒息的风险。

同时,轻柔地按摩或拍打早产儿的背部,以帮助他们排出嗳气和减少胃食管逆流。

5.监测体重和尿布湿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长是监测喂养是否足够的重要指标。

建议每天测量一次体重,并与医生讨论孩子的体重增长情况。

此外,监测尿布的湿重也可以帮助判断婴儿是否摄取了足够的食物。

6.避免过度刺激:早产儿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引起呕吐和不安。

建议在喂养过程中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干扰和刺激。

7.密切观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状况: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和患病。

建议定期检查并监测婴儿的体温、心率和呼吸情况。

如果婴儿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与低体重儿的喂养方式
早产儿与低体重儿的喂养方
令人操心的宝宝
迫不及待诞生的宝宝,抵抗力总是有点强差人意。

由于早产儿尚未充分发育,所以生活能力非常薄弱,对疾病几乎都没有抵抗力,那么如何喂养,才能增强早产儿的抗病能力呢?
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随着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的胎龄下限不断下移,发达国家救治早产儿胎龄达23~24周或更低。

胎龄越低,早产儿出生后存在的问题越多,综合救治难度越大。

在营养支持方面也面临相同的挑战。

早产儿与低体重儿的喂养,有以下几种喂养方式:
1)纯母乳喂养;
2)母乳+母乳强化剂;
3)母乳+早产儿配方奶的混合喂养;
4)母乳+母乳强化剂+早产儿配方奶的混合喂养;
5)早产儿配方奶等。

追赶生长
早产儿虽然“先天不足”,但在出生一段时间后,早产儿会出现加速生长。

如果把握这段时机,多数宝宝都能后来居上。

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追赶式成长”。

喂养方式如何选择?
在有母乳,且母乳充足,可以使早产儿达到合格的生长趋势的情况下,纯母乳是绝对的首选喂养方式!
在早产儿追赶生长的过程中,如果存在追赶速度不佳,整体发育情况不良,或者喂养的过程出现了若干问题,则我们次选母乳+母乳强化剂,帮助我们宝宝提高每一顿的喂养质量。

如果出现了母乳喂养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泌乳量不足等,可以采用加一些早产儿配方奶等补足所缺少的那部分奶量。

最差的结果,就是完全失去了母乳喂养的能力,才会使用单一的早产儿配方奶来喂养。

无论多复杂的喂养情况,只要有母乳,就一定要加上,能尽量少的添加母乳之外的食物就尽量少,但在喂养上,永远都是个性化的需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早产母乳
早产母乳中的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

如:
早产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的组成更好,有利于消化和加速胃排空,可更好地满足早产儿快速生长的需求;脂肪和乳糖量较低,易于吸收;
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包括激素、肽类、氨基酸、糖蛋白,对小肠的成熟起一定作用,可减少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感染的发生。

母乳不仅提供保护性物质,还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发育起调节作用。

而且母乳喂养为早产儿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御,这是其最值得推荐的原因之一。

早产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A)和牛磺酸,是足月成熟乳含量的1.5~2倍,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母乳喂养不仅对早期生长发育有较好的影响,对远期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将来发生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越低。

因此,国内外一致认为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

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对实际体重已达纠正胎龄标准的早产儿应该以母乳为首要选择,每天的喂奶量应达到150~220ml/kg.d,或每天体重增长达20~30克左右。

孩子是一本书
需要我们
每一位家长去认真研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