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何为国民收入的决定,就是讨论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也就是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是怎样决定的,即Y是怎样决定的。
(这里注意一下在宏观经济学当中,提到Y,既表示总产出也表示总收入)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也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
一、均衡产出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设:(1)假设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庭和企业。
家庭的钱主要有两个用途:消费+储蓄。
企业的钱主要有两个用途:生产+投资。
而且假定企业的投资是外生的,不随利率和产量的变动而改变。
(2)假设需求量不论为多少,经济社会均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那么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被称为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是怎么得出来这个结论的呢,是因为凯恩斯所生活的背景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但是凯恩斯定律被认为只适用于短期分析,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短期时价格不易变动,或者说具有粘性,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
2.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总需求(支出):y=c+i实际产出=计划需求(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假定生产部门由于错误估计形势,生产了1200亿美元产品,但市场实际需要的只是1000亿美元产品,于是就有200亿美元产品成为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或称非计划存货投资,那么在这个例子当中,实际产出就是1200亿美元,1000亿美元就是计划需求,200亿美元就是非计划存货投资)实际产出:企业生产出来的计划需求(支出):实际卖出的,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最终的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没想到能剩下的那部分均衡产出:计划产出=计划需求(支出)实际产出=计划需求(支出)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0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Yt =
Y0
-
α+ 1-
It β
βt+
α + It 1- β
[Y0=初始收入]
β =MPC=⊿⊿CY 若0< β <1,则:
lim
t→∞
Y0 -
α + It 1- β
βt= 0
∴当t→∞ 时:
Yt =
Y0
-
α+ 1-
It β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S+tY
S+T
S+T0
E2 E1
I+G
S+tY=-α+(1-β)(Y-tY) +Ty =-α+[(1-β)(1-t) +t]Y
储蓄加总税收:
0
Y2 Y1
Y
-α+βT0
-α
S+T =S +T0 +tY
=-α+(1-β) (Y-T0 -tY) +T0 +tY =-α+βT0 +[(1-β)(1-t)+t]Y
S =S(YD)
S
线性储蓄函数
S=Yd-C =Yd-(α+ βYd) S =- α + (1- β) Yd =- α + (1-β) Yd
0
Yd
Yd
0
-α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 C=α + βYd S =-α + (1-β) Yd
∴C+S=α+βYd-α+Yd-βYd=Yd ∵Yd=C+S ∴APC+APS=1 ∵⊿Yd=⊿C+⊿S ∴MPC+MPS=1
宏观经济学第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
28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总消费函数
[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ction] ——社会总消费支出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社会总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 单相加。还要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 ——政府的税收政策。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重。
2.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 比例。 ——表示储蓄曲线任一点的斜率
MPS=
⊿s
⊿y
ds 或= dy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储蓄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
c APC= y
教材53页表3-1
MPC与APC的变动规律: (1) MPC 、 APC递减 (2) 0<MPC<1 (3)MPC<APC APC可能大于1
一般的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
c=c(y)
MPC?APC?
。 45
0
y
16
3.线性消费函数
当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时,消费函数就成为线性 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C= + yd = + y [>0, >0 ,为常数。] —自发消费(常数) [Autonomous Consumption]
使凯恩斯消费函数再次面临挑战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库兹 涅茨教授。库兹涅茨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对美国1869—1938年 的消费与收入比率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在此期 间收入增长了7倍,但平均消费倾向却相当稳定,始终保持在 0.81~0.89之间,并未随收入的变化而递减。其后的一些研究也 证明了库兹涅茨教授的结论: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不随收入变 动而变动,基本为一常数。 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使人们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对家庭数 据的短期时间序列研究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吻合,而对家庭 数据的长期时间序列考察却否定了凯恩斯的观点?换言之,就 是为什么在短期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而在长期平均 消费倾向却是稳定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消费之谜”。 经济学家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存在两种不同的消费函数。 家庭短期时间序列数据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吻合,说明存在一 种“短期消费函数”,这一消费函数所反映的消费与收入之间 的关系与凯恩斯的结论一致,即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此外,对 长期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表明还存在另一种“长期消费函数”, 在这一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凯恩斯所预言的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不复存在。
1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2、投资者把资本借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企业, 按协议获取借贷利息
ECONOMICS
十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12.2 消费、储蓄和投资
非住宅固定投资、住宅投资和存货投资
非住宅固定投资:厂商建造厂房、购置设备 的投资 住宅投资:建筑住宅和公寓的投资 存货投资:已生产出而没有销售的产品库存 的增加
十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12.2 消费、储蓄和投资
C
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f(Y)
。 45
0
Y
ECONOMICS
十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12.2 消费、储蓄和投资
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绝对收入假说)
1、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2、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 3、边际消费倾向是正值,但小于1。(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增加,但其幅度小于收入的增加。) 4、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5、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ECONOMICS
十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12.2 消费、储蓄和投资
重置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
重置投资:用来补偿已耗费的资本设备的 投资(折旧)
净投资: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 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
ECONOMICS
十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12.2 消费、储蓄和投资
ECONOMICS
十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12.2 消费、储蓄和投资
CS
Y=C+S
C= a+bY
a 45 。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然后,代入Y体现式同样求解.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根据收支均衡方程式,有 求得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2.2.9) (2.2.10)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三节 乘数原理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投 资乘数 投资乘数就是指 投资的变化所引发的 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 以KI代表投资(乘2.3.3) 数,有:
消费增量 (△C)
100
100 △I
80
80
80 △I*b
64
64
64 △I*b2
51
…
…
…
…
500
500 △Y
400
△Y=△I+△Ib+△Ib2+△Ib3+△Ib4+…...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Y a b(TR T0 ) I G 1b
Y a b(TR T0 ) I G 1 b(1 t)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七、其它消费函数理论
凯恩斯的理论被称为“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凯恩斯后来消费理论的发展 重要有下列三种,区别在于争论MPC的大小。
(一)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专家杜森贝里提出。其重要
论点是消费者的消费支出重要取决于相对收 入水平。 其论点可归纳为: 1、消费的“示范效应”。 2、消费的“棘轮效应”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5)消费习惯使然。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二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国民收入就是收入和支出相等(也可理解为全 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应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67页PPT
一、均衡产出概念
二、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两部门经济
假设: 1、假设不存在政府与外国,只有家庭与
厂商; 2、假设需求量与供给价格无关,供给总
能够按照不变价格提供足够的等于需求 的供给量; 3、假设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因 此GDP=NDP=NI=PI。
第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 者之和等于收入;
第二,APC与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但APC>MPC,则APS与MPS都随收入 增加而递增,但APS<MPS。
第三,APS+APC=1,MPC+MPS=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 C= + Y S =- + (1-) Y ∴C+S= + Y- +Y-Y=Y
一、均衡产出概念
按照以上假设,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国民 收入就等于总需求。
均衡产出[Equilibrium Output]:与社会总 需求相等的产出或收入。
或与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即与 全社会所有居民和厂商的计划总支出相 等的产出。
二、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
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总支 出。
——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 —自发消费(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 Y—引致消费。
C= + Y [>0, >0]
若消费函数为线性, 为常数。
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
C=C(Y)
。 45
0
教材P445
图13-2
Y
线性消费函数
C
C= + Y
。 45
0
教材P445 图13-3
Y
二、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例题讲解:例1 名词解释:(1)有效需求:凯恩斯把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处的需求量称为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均衡值,经济学通常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看作有效需求。
(2)乘数:指收入的变化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K=△Y/△J ,式中,△Y 是国民收入的变化,△J 是支出的变化。
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消费的收入变化来说明。
(3)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
充分就业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就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
只有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就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也可以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4)恒常收入:弗里德曼认为,一个家庭借以取得收入的财富可由两种财富构成,即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两部分构成。
由于人力资本无法从统计资料测得,因此弗里德曼引入恒常收入的概念,把恒常收入视为财富(人力和非人力)的预期收入的现值,恒常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例2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9,所得税为收入的三分之一,政府决定增加支出以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政府开支应该增加多少?这对财政赤字有何影响?解: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t b K g --=111 所以()[]t b Y K Y G g--∆=∆=∆11代入已知参数得: ΔG=750×[1-0.9(1-1/3)]=300预算赤字的变动即政府开支的变动减去税收的变动。
政府开支上升300美元。
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同时边际税率为1/3,所以,税收增加250美元。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和IS-LM模型
<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 =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
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 0.8
边际消费倾向 MPC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c/ y
当消费增量Δc与收入增量Δy趋于无穷小时,即: MPC =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 1 > MPC > 0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C=c/ y=( 94-80)/(120-100) =0.7
为多少? (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1) 均衡收入y=(100+50)/(1-0.8)=750 c=100+0.8×750=700 s=y-c=750-700=50
(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5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 =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
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IU =0 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
公式:y = c + i = E 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 大写字母:实际支出
y>AE,IU>0,增加
投资=储蓄
均衡时: •E = y •E = c + i •y = c + s
c + i = c + s i = s
意义: 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宏观经济学-上海金融学院 黄敏)
– 进口乘数:
12.5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 投资乘数随部门增多而减小
– 两部门经济:
– 三部门经济: – 四部门经济:
KI 1 1 c
1 KI 1 c(1 t ) 1 KI 1 c(1 t ) m
– 投资乘数间的比较:
12.2 消费函数
C C = C0 + cY
C0
O Y0 Y1
S=
– C0 + (1 – c)Y
Y
– C0
12.2 消费函数
•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 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非 简单加总。 • 国民收入分配:分配越不均等,曲线越往下移 • 政府税收政策:所得税率越高,曲线越往上移 • 公司未分配利润:利润占比越大,曲线越往下移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 定:收入-支出模型
黄敏
第一节 宏观均衡的概念
12.1 宏观均衡的概念
• 最简单的经济体系
假设: – 两部门:企业、居民户 – 价格不变 – GDP、NDP、NI、PI、DPI为同一概念
12.1 宏观均衡的概念
•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收入-支出法)
– 国民产出(国民收入)= 总支出(总需求) Y = AE (AD) 总支出(总需求):AE(AD) = C + I 均衡产出: Y=C+I
E GDP缺口 45º O Y Y* Y
AD
12.6 潜在国民收入与缺 口
AD E AD
通货膨胀缺口
通货膨胀缺口 AD’
45º O Y* Y Y
12.6 潜在国民收入与缺 口
C+I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乘数
500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
变化的比率。
k y
i
乘数的含义与表达式
乘数含义: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因变量变 动过程的度量,即变量的百分比。这里指国民收入的 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 率。
乘数的代数表达式
乘数
1
1 边际消费倾向
或 :k 1 1 MPC
y ci
几点说明
小写字母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实际 值。
c和i是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实 际发生的。
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 (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指与计划 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 正好相等,从而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三部门经济宏观均衡的条件
三部门经济中,从总支出即总需求的角度 看,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 出构成,从总收入即总供给的角度看,国 民收入由消费、储蓄、税收组成。因此,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支出之和等于消费、储蓄、 税收之和,即: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c=s 储蓄函数为:s=-α+(1-β)y 联立方程,求得均衡收入
y ai 1
图13-8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决定收入
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减少,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若实际产量大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小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过于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左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造投资品所需的生产要素。从而使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0 亿元,这100亿元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消费者用这100亿元收入的80亿 元用于购买消费品。这80亿元又流入生产这些消费品的生产 要素所有者手中,从而使该社会居民收入又增加80亿元,这 是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 其他部门消费者又拿出80亿元中的64亿元用于消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_OK
• 消费与所得在长期保持一固定比率 短期消费函数有正截距 短期MPC小于长期MPC
c
短期消费
函数
棘轮效应
长期消费函数
O
β
y
29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美)
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 利用储蓄调节消费,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 佳配置。 莫迪利安尼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则平均消费 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 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及 家庭财产。 假设条件:
永久收入大致可以表示为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 的加权平均数。距现在越近,权数越大。 • 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 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收入提高时,消费只是小幅 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
YP Yt (1 )Yt1 c YP ( )Yt [ (1 )]Yt1
我们首先分析消费如何决定。因为: (1)消费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 (2)经济均衡条件是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要找出储蓄量的大小, 必须先找出消费量的大小。
15
一、消费函数
影响消费量的因素有哪些? 凯恩斯认为,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家户)收入。(当然,还有利 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和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 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 的增加多。 消费与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Propensity)。凯恩斯消 费函数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
在均衡条件下,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同时,生产创造 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 E = y ,也可以表示为: i = s . 注意:均衡条件不同于国民收入核算中发生的实际投资等于实际储蓄。
2第二讲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二讲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均衡产出1.模型假设(1)二部门经济: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
企业投资是自发的或外生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2)凯恩斯定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3)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2.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即经济社会的总产出或总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图2-1均衡产出的决定图2-1中,在这个模型中,存货在调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投资等于储蓄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也可用i s=表示。
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 s=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始终等于储蓄。
前者为均衡的条件,即只有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后者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而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
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答:(1)凯恩斯定律的含义与萨伊定律不同的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中提出生产和收入决定于总需求。
按照凯恩斯定律,只要存在着需求,社会便可以生产出任何数量的产品与之相适应,()=+++-的意义即在于此。
凯恩斯定律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y c i g x m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时代背景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当时西方社会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失业问题严重,而工厂却有很多多余的生产能力。
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需求增加,生产确实会增加,因而,对于一个处于经济危机中的国家而言,凯恩斯定律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经济中总是存在闲置着生产能力,非充分就业是一种通常的状态,所以他认为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是可行的,这也是二战以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理论大受欢迎和追捧的重要原因。
2第二章收入-支出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概述
学习本章必须熟练把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均衡国民收入
的形成分析和乘数理论,了解消费理论的新发展和乘数作 用的动态过程。
2019/1/27
经济学是一门让人幸福的艺术
3
本章重点
重点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消 费函数 储蓄函数 非意愿存货投资 意愿投资 各类 乘数概念 问题 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分析 乘数的运用 注意点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中的投资的 区别 熟练把握均衡国民收入函数的推导
2019/1/27
经济学是一门让人幸福的艺术
4
均 衡 国 民 收 入 和 价 格 决 定 理 论
简单凯恩斯模型 总需求分析法
扩大的凯恩斯模型:IS-LM曲线
总供给分析法: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注意各类市场的引入
凯恩斯模型的类型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NI-AE模型
只研究产品市场的均衡 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产品、货币和劳动市场的均衡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0
y2
2019/1/27
y0 y1
y
13
经济学是一门让人幸福的艺术
三、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条件:
c+s =c+i, 计划i=s 国民收入核算时,也有 AE=y,实际i≡s(投资储
蓄恒等式)
实际投资 =计划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 =i+IU,当IU=0时, 计划投资=实际投资
2019/1/27 14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量,以ΔY代表收入增量,则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是:MPC =ΔC/ΔY=b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 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 APC=C/Y。
一、最简单的经济体系 有三点假设:第一,只有两部门:家庭和企业,只有自发
投资;第二,价格不变;第三,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 零,则有Y=GDP=NDP=NI=PI=DPI。
总需求是决定国民收入的力量(凯恩斯定律)
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
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总需求AD=总供给AS
×100=5×100
=500
可见:K=
1 1 1 1 MPC MPS 1 b
结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对国民收入的增长影响就越 大。
三、 国民收入的变动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均衡国民收入从8000增加到8500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本期的消 费支出是上一期收入的函数时:
Yt =
•
Y 1 (a I )
1 b
1 (1000 600)
1 0.8
5 1600
• 假设:C=1000+0.8Y I=600时 Y=8000
•
I=700时 Y=8500
• 结论:当自发性消费已定,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时,投资增大, 均衡国民收入增大。
上例表明:投资增加100亿元,国民收入增加500亿元,收入增长 是投资增长的五倍,用K表示收入增长对投资增长的倍数关系, K称为投资乘数,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00
B
IU=-20
AE
0
45º
80 100 120
y
(b) 支出决定收入
三、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的条件为 y = E
E=c+i
y=c+s
i=s
重点问题讨论
画图说明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及其含义。
根据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或收入是和计划支出相 等的产出或收入。计划支出由消费和投资构成,则均衡收入 条件可以写成y=C+I。当国民收入实现均衡时,家庭部门想 要有的消费支出与企业部门想要有的投资支出的总和正好等 于收入即产量。如果经济离开了这个均衡点,企业部门销售 量就会大于或小于它们的产量,从而被迫进行存货负投资或 存货投资,即出现意外的存货减少或增加,这就会引起生产 的扩大或收缩,直到回到均衡点为止。收入(产出)与支出 的均衡关系可以用45度线模型表示:如下图所示:
(2)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 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
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
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 张和收缩。
2、图形分析(AE-NI Aggregate expenditure National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赵海涛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学习目标:
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
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
入的决定
理解乘数的概念
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 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 家之一。因开创了经济学的 “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 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 父”。最主要的著作是1936年 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 20世纪40年代以后,凯恩 斯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因为凯 恩斯认为需求决定供给。主张 政府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假设:
1.仅研究产品市场,不涉及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故
投资为企业自发决定,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投资是模 型的外生变量,为一常数:即I=I0
2. 萧条经济中的凯恩斯定律:社会总 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 ,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不论需 求量如何变动,社会均能以不变 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P为常 数: P=P0,这时,总供给曲线平行 于横轴。由此:
●B
IU<0
IU>0
450
y
o
实际产出(收入)
实际国民收入取决于计划总支出
450
o
实际y产0 出(收入y)
均衡产出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高洁
3.2 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家庭收入水平,
商品价格水平,
利率,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信贷状况,
收入分配状况, 家庭财产状况,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年龄构成。 社会保障制度, 风俗习惯
则1=C/Y+S/Y
即:APC+APS=1
3.因为ΔY=ΔC+ΔS
则1=ΔC/ΔY+ΔS/ΔY
a
即:MPC+MPS=1
4.如果:APC和MPC随收入的增加 O
而递减,则有:APS和MPS随
收入的增加而递增。即如果
-a
APC > MPC,则:APS <
MPS
450
C=a+bY
Δc
ΔY
S=-a+(1-b)Y
760
0.36 0.06
F 14000 12830 G 15000 13360
1170 1640
0.41 0.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L——工作期 NL——预期寿命
Y,c
YL——每年劳动平均收入
C ——年消费量
c*(NL-WL)——储蓄
0~t1——幼年期,c>y, s<0,负父母的债
t2——— 青壮年期,c<y, s>0,
o
s的用途有: 还债,养老储蓄,放债。
t3~∞ ——老年期,c>y,s<0,t 他有两件事要做:
消费(用青年期的储蓄),讨债。
s=s(y)
s=y-c
=y-(+y) =- + (1-)y
(2)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
MPS=
Δs Δy
或= ds dy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总储蓄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
2、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
y=c+i (c+i=总支出[E],总需求) y——收入 c——计划消费 i——计划投资 y =c+s(总收入,总产出) i =s 计划投资 = 计划储蓄
E
100
。
45
0
100
y=E y
E y–E=IU(非计划存货投资)
E 100
IU<0
IU>0 AE
。
45
0
100
APS=
s y
s 储蓄曲线[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s =s(y)
0
y
s
线性储蓄函数
s =- + (1-) y
0
y
-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 c= + y s =- + (1-) y
∴c+s= + y- +y-y=y ∵y=c+s ∴APC+APS=1 ∵Δy=Δc+Δs ∴MPC+MPS=1
5、消费函数拓展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J.S. Duesenberry)
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影响,也受别人消费和收入 的影响;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影响,还受过去 收入和消费影响(“棘轮效应”)
经济衰退→y↓,c存在向下刚性→c不变或轻微下降。
c
CL
y
0
生命周期理论(F. Modigliani)
YL×WL=C×NL=C×WL+C×(NL-WL)
100
0
500
800
y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s,i
消费函数为c=1000+0.8y 则储蓄函数为s= -1000+0.2y
S
E
60
i
0
500
800
-100
y
图12-8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均衡收入
乘数原理
蜜蜂的寓言: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 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后来,它们改变了原 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蔽,经济 衰落,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需求的重要性。 乘数的定义: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 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理解乘数理论应注意:
y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1)消费函数——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递增函数。 C=C(Y)
C= + Y [>0, >0]
若消费函数为线性, 为常数。 自发消费()——不取决于收入的消费。 引致消费(Y)——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
(2)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五、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六、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 七、案例讲解
一、均衡产出
1、均衡产出概念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 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 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MPC()=
Δc Δy
或=
dc dy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
APC=
c y
c 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c(y)
。 45
0
y
c
线性消费函数
c= + y
。 45
0
y
2、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
(1)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递增函数。
前 提: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双重性:若自发总需求减少时,由于乘数作用所引 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
23
乘数原理(两部门)
c+i
图12-9 乘数效应
c+i
c
E
∆i
设消费函数为c=1000+0.8y 160
100
Dy
0
Y
Y’
y
24
乘数原理
投资乘数(multiplier),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 乘数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相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乘 数就越大。 乘数效应的发挥是两方面的,投资的增加和减小都会引起收入若干倍的增加和 减小.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公式的决定
为了使分析简化,在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中,先 假设计划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这样只要把收入 恒等式和消费函数结合起来就可以求得均衡收入。
y ci c a by
y ai 1 b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c+i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0线相交决定收入
c+i
c E
设消费函数为c=1000+0.8y 160
c, s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D
y=c+s
c=c(y)
A
B
。 45
0
-
s=s(y)
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总消费函数——社会总消费支出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社会总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相加。 5、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假说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c
t1 t2 t3 t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Milton Friedman)
消费者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现期收入决定,而是 由永久收入决定的。 弗里德曼认为,一个家庭借以取得收入的财富可由两种 财富构成,即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两部分构成。由于人 力资本无法从统计资料测得,因此弗里德曼引入永久收入 的概念,把永久收入视为财富(人力和非人力)的预期收 入的现值,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 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 反之,则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