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丹参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丹参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30b8a25be1e650e52ea996a.png)
不同产地丹参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了不同产地丹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以更为清晰而全面的了解丹参药效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
方法:通过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不同产地丹参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与比较。
结果: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以酚酸类为主的水溶性成分和以二萜醌类化合物为主的脂溶性成分。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品种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分析。
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品种中酚酸类成分和二萜醌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为丹参药材采购及临床选用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丹参不同产地成分含量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Y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症状[1]。
丹参作为一传统中药在我国沿用己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神农本草经》有记载“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瘾,止烦满,益气”,在其后的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水溶性成分[2-3],以酚酸类成分为主,如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PA )、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PD)、丹参素(danshensu,DSS)、咖啡酸(caffeic acid,CA)、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LA)、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 ,SaA )、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 ,SaB)和丹酚酸C (salvianolic acid C,SaC )等,和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类成分为主,如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N )、二氢丹参酮I(dihydrotanshinone I ,dTNI)、丹参酮I(tanshinone I,TNI)、丹参酮II a (tanshinoneII a,TNII a)等。
中成药的现代研究
![中成药的现代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7ea56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9.png)
中成药的现代研究中成药是指由中草药或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的药品。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疗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中成药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不仅在药理学、化学成分、药效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还在现代化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中成药的历史与传统应用中成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早在古代,《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就记载了许多中成药的制备和应用方法。
中成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中成药的现代研究方法药理学研究中成药的药理学研究是中成药现代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中成药的药理学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其治疗机制和作用靶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药理学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实验、体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化学成分分析中成药的化学成分分析是中成药现代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对中成药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可以了解中成药的组成和含量,为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等。
药效评价中成药的药效评价是中成药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中成药在动物模型或人体上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其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常用的药效评价方法包括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等。
现代化生产工艺中成药的现代化生产工艺是中成药现代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中成药的提取、制备和包装等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可以提高中成药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常用的现代化生产工艺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干燥和喷雾干燥等。
质量控制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是中成药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可以保证中成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和微生物检验等。
对中药中有效成分大黄素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对中药中有效成分大黄素含量测定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093cc3a76c66137ee061990.png)
目录1大黄素 (2)1.1大黄素的来源 (2)1.2大黄素的性质 (2)1.3大黄素的药效 (3)2中药中药效成分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 (3)2.1液相色谱法 (3)2.1.1高效液相色谱法 (3)2.1.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4)2.1.3非水反相液相色谱法 (4)2.2分光光度法 (4)2.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2.2.2荧光光度法 (5)2.3薄层色谱扫描法 (6)2.4电化学分析法 (7)2.4.1 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 (7)2.4.2差示脉冲安家法 (7)2.4.3极谱法 (8)2.4.4碳糊电极上的吸附催化伏安法 (8)2.5毛细管电泳法 (8)3其他 (9)4小结 (9)中药中有效成分大黄素的含量测定研究进展摘要:通过参阅国内外有关大黄素的相关文献。
了解到国内外对大黄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其含量测定的工艺过程的报道相对较少。
这是由于中药的成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都有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薄层扫描法、极谱法等。
本文参考文献对不同中药药效成分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综述比较,发现在这些方法中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最为广泛,它的特点是分辨率高、时间较短、重复性高、可以反复使用、自动化操作,可以作为中药药材中药效成分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大黄素;含量测定;薄层色谱;高效液相大黄素是目前所见到的分布较为广泛的天然活性物质。
参阅文献发现在很多的地衣、霉菌、高等植物均有发现[1]。
如果是酸性溶液则会发生反应生成互变异构体的蒽酮[2]。
所以说它是一种蒽醌类物质,它具有杀菌、延缓衰老、杀灭虫害等功效[3]。
另外在临床应用方面大黄素具有活血降脂作用[4].免疫调节作用[5]、对抗糖皮质激素成脂诱导的作用[6]、抑制胰酶作用[7]、抗氧化作用[8]、肝保护作用[9]、保护肾脏10]、双向调节胃肠道[11]。
3种中成药中西红花苷-1和栀子苷的UPLC含量测定
![3种中成药中西红花苷-1和栀子苷的UPLC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ffc757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2.png)
3种中成药中西红花苷-1和栀子苷的UPLC含量测定国佳莹;陈阳;邓亮;郝顺;蔡仕宁;王雅溶【摘要】目的分别测定妇科分清丸、黄连上清丸和芎菊上清片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含量.方法以前期分离的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为对照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3家中药厂生产的含栀子的中成药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UPLC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方法稳定,3种中成药中栀子苷含量为0.19%~0.47%,而西红花苷-1含量在0.014%~0.56%.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以上3种中成药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含量控制方法.【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7)006【总页数】3页(P650-652)【关键词】栀子苷;红花苷-1;妇科分清丸;黄连上清丸;芎菊上清片;超高效液相色谱【作者】国佳莹;陈阳;邓亮;郝顺;蔡仕宁;王雅溶【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药剂学教研室,广东珠海519041;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药剂学教研室,广东珠海519041;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药剂学教研室,广东珠海519041;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药剂学教研室,广东珠海519041;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药剂学教研室,广东珠海519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妇科分清丸、黄连上清丸和芎菊上清片均含有栀子药材。
妇科分清丸由包括栀子、当归和川芎在内的11味中药组成,栀子占比8.9%。
黄连上清丸由黄连和栀子等17味中药组成,栀子占比6.1%。
芎菊上清片由川芎、黄芩和栀子等15味中药组成,栀子占比7.2%。
2010版国家药典对后两种中成药的品质评价是分别采用HPLC测定药品中的黄芩和黄连的有效成分 [1-2],而妇科分清丸则没有含量测定项。
药典记载以上3种中成药都属于清热药,而栀子的主要功效就是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因此有必要对该三味中成药中栀子进行质量控制。
中成药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成药质量标准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b38e29ad02de80d5d84077.png)
的 ,主 要 原 因 为 :① 中 药 与 化 学 药 物 不 同 ,化 学 药 物 成 分 较 少 ,且 定 性 和 定 量 检 测 方 便 ,而 中 药 中 有 效 成 分 较 多 , 不能一一进行检验,导 致 无 法 检 出 中 药 成 分,存 在 少 投 料或不投料的情况,虽 能 符 合 质 量 标 准,但 药 品 质 量 明 显降低。②中药含量测定的增加导致药物的检验成本 不 断 增 加 ,从 而 出 现 药 品 成 本 和 患 者 用 药 负 担 增 加 的 情 况 ,并 且 使 药 品 生 产 周 期 延 长 ,药 品 不 稳 定 性 增 加 ,对 药 品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如运用药典方法对清热解毒口 服液进行检验的过程中,12h 为 半 成 品 检 验 周 期,长 时 间 的 检 验 导 致 药 物 感 染 细 菌 的 几 率 明 显 增 加 ,影 响 药 物 质量。③ 采 用 不 合 理 的 药 物 标 准 制 定 ,导 致 根 据 工 艺 技术进行生产的药品性状与质量标准中的性状存在 不符 情 况 。 在 判 断 质 量 标 准 的 过 程 中 ,不 同 的 检 验 人 在 执 行 过 程 中 ,其 质 量 标 准 的 判 断 也 存 在 一 定 差 异 , 导致出现投料减量的情况。④部分药厂为使质量标 准 达 到 要 求 ,在 药 品 生 产 过 程 中 ,中 药 投 料 被 中 药 提 纯 品 替 代 ,药 品 质 量 得 不 到 有 效 保 证 。 如 在 生 产 双 黄 连 口 服 液 的 过 程 中 ,部 分 厂 家 在 连 翘 、黄 芩 及 金 银 花 投 料 过 程 中 选 取 连 翘 、黄 芩 苷 及 绿 原 酸 提 取 物 进 行 替 代 ,虽 质 量 达 到 一 定 标 准 ,但 药 品 的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明 显降低。 2 中 成 药 质 量 问 题 解 决 对 策 2.1 加 强 对 从 业 人 员 的 管 理 为 促 进 药 品 质 量 的 提 高 ,加 强 对 从 业 人 员 的 管 理 尤 为 重 要 。 通 过 思 想 道 德 教 育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道德水平。对于药厂生产负责 人 和 药 厂 质 量 负 责 人 来 说 ,要 对 其 制 药 观 进 行 积 极 正 确 的培养,使其明白药品质量的重要性 。 [5] 2.2 建立惩罚机制 建 立 健 全 惩 罚 机 制,严 厉 惩 处 生 产假冒伪劣药品的个人或厂家。对其不当行为予以严 厉 打 击 ,严 厉 制 止 偷 工 减 料 行 为 。 2.3 深 化 管 理 中 药 饮 片 和 中 药 材 对 于 不 合 格 的 中 药
HPLC法测定参麦地黄丸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研究
![HPLC法测定参麦地黄丸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90f4c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7.png)
HPLC法测定参麦地黄丸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研究参麦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的中成药,其中主要成分为黄芪、麦冬和地黄。
近年来,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和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毛蕊花糖苷是地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据报道,具有抗心肌缺血和保护心肌作用。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可行的HPLC方法,测定参麦地黄丸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参麦地黄丸的质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参麦地黄丸样品、毛蕊花糖苷标准品,乙腈、磷酸二氢钾、磷酸三氢钠和去离子水。
HPLC条件:色谱柱为XBridge C1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二氢钾(25:75:0.05,v/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体积为10μL。
实验步骤:1. 取适量的参麦地黄丸样品,粉碎并过筛,称取0.5g样品。
2. 加入35mL乙腈,回流提取1h,滤去杂质。
3. 取一定量的提取液,加入磷酸三氢钠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制备pH为6.5的磷酸缓冲液。
4. 在pH 6.5的磷酸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毛蕊花糖苷标准品和实验样品,进行超声波处理1h。
5. 将处理后的样品用0.22μm微孔滤器过滤,取适量注入HPLC系统中,根据上述条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毒参麦地黄丸样品的峰面积为21335,毛蕊花糖苷标准品为4804,可计算出毒参麦地黄丸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为0.20mg/g。
讨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参麦地黄丸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具有快速、准确、可行的特点。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毛蕊花糖苷含量与药材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参麦地黄丸的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药材的质量,以保证产品质量。
此外,本研究的方法也可对其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5种中成药中铅、镉、砷含量测定
![5种中成药中铅、镉、砷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34c3a6cf5335a8102d22068.png)
属蛋 白 , 蓄积在肝 、 肾及 生殖器 官 中, 于排 出体 外 , 人体 产生 难 对
毒害作用 J 。铅是一 种多 亲和 性毒 物 , 以影 响神 经系 统 的许 可 多功能 , 但最主要 的是影响 婴幼儿 的智力发 育 , 儿童学 习记忆 功
dtr ie i rp i mae t casrt nset mer acrigt te hns hr ao oi(0 5eio ) te ot t f s a e e m ndwt gaht f c o bopi pc o t codn ieeP a cpea2 0 dt n , h ne s 。 e h eu a mi o r y oh C m i c n oA w d
・
10・ 1 பைடு நூலகம்
Jun lfCii l n xeie tl dc eV17 o 1 Ot20 o ra l c dEpr na Mein o. ,N .0 o na a m i c 08 .
5种 中成 药 中铅 、 、 含 量 测 定 镉 砷
李启彬 巩新玉 杨春广。 李青丽。1驻马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 2河南省新 乡医学院药学院 河南 新 乡 4 30 ; 500 3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 河南 驻马店 430 ) 600
【 e odl C i s tdi am d i ; b C ; s Cn n K yw rs h e ai nl ein P ; d A ; ot t n er t c e o e
中成药制剂具 有疗 效可靠 、 副作 用小 的优点 , 这些 优点取决 2 结 果
于中成药制剂 的质 量。制定合理 的质量 标准是保 证 中成药产 品
现代分析方法在中成药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现代分析方法在中成药含量测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a3408883d049649b6658c5.png)
中成药是指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 以 中药材为原料 , 按 规 王坤口 等用 H P L C切换 波长 法 同时 测定冬凌 草片 中迷迭香 酸 定 的处方 和工 艺加T而成 的具有一定剂 型的 、供临床使用 的 和冬凌草 素含 量。结果显示此方法线性 良好 , 迷迭香酸和冬 药物 。随着 中医药的迅速发展 , 中成药的数量越来越 多 , 使 用 凌草 甲素 的平 均加 样 回收率分别 为 9 7 . 8 %、 9 6 . 7 %; R S D分 别 量也急剧增加 , 但长期 以来 中药质量不一致 、 临床疗效不稳定 为 1 . 9 %、 2 . 3 %。王胤 、 沈力阁 用H P L C法同时测定大黄剂 中的 5 始终是影 响中药的临床应用和 国际市场 的重要 因素 。所 以提 种蒽醌类衍生物 ( 芦荟大黄素 、 大黄酸 、 大黄素 、 大黄酚和 大黄 高 中成药质量标 准 , 制定具体 客观的中成药质量指标要 求 , 成 素 甲醚 ) , 测定结果 准确可靠 , 能够用于 大黄剂 中蒽醌类衍 生 为重 中之重 。 其 中含量测定是 中成药质量分析的关键 部分 。 中 物的含量测定 。陈蕾 、 朱霁虹I 4 1 #  ̄ 用 同相萃取一高效液相 色谱 成药传统 的含量测定 方法多是测定君药 中的某一 组分或某一 法 为复杂中成药菊延保康颗粒剂 中多种性 质不同的成分建立 药味 ( 如 臣药 、 佐药) 的指标 成分 , 但 中成药 的成 分复杂 , 不仅 了含量测定 的方法 。随着分析技术 的进 步及 色谱联用技术 的 含有多 味中药 , 而且每 味中药 中又含有多种成分 , 单一指标成 发 展 ,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 分分析不能说明其他药材投料多少及生产工艺的提取情 况 , 也 2薄层扫描法( T L C S法 ) 就难以表征原处方 中各药材 的配伍 比例关系 , 中成药 的质量和 薄层扫 描法 是用薄层扫描仪直接测量板 上被分离化合物 药效也就难 以正确 的表征。因此 , 用多组 分含量表征 中成药 的 斑 点的吸收光 、 反射光 、 荧光等进行定量 的方法 , 该法快 速 、 简 质量 更能反映 医学辨证 的实质 , 中成药 的多组分含量测定也越 便 、 结果灵敏 、 准确 , 适用 于多组 分及微量组分的定量 , 具有分 来越 受到人们 的关注。本文就各种先进光谱 、 色谱 、 质谱一 色谱 离 、 鉴定双重功能 , 是 中药 分 析 的 常 用手 段 。 联用以及其他方法在中成药含量测定 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张玲 、 胡庆文等 采用 日本 岛津 C S 一 9 3 0 1 型双波长飞点扫 描仪 , 检测波长为 5 0 6 n m, 测定 4种不 同剂型 5种 以黄苠为主 1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 HP L C法 J 高效 液相色谱法是 目前测定 中成药 各成分含量最 主要 的 药 的中成药 中黄芪 甲苷的含量 , 结果 5种中成药 中黄芪 甲苷得 回收率在 9 5 . 8 3 %~ 9 8 . 1 0 %之间。 他们采用的提取 方法 。该方法简便 、 准确 , 重复性好 , 并且可 以与多种检测器联 到很好 的分离 , 以 用, 如 紫外检测器 、 二极 管阵列检测器 、 荧 光检 测器 、 折光检测 方法无 需上柱分离即可有效 地除去杂质 ,采用硅胶预制板 , 器、 蒸发光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 从而提高了 其检测范围, 可作 f ( 正丁醇一 醋酸乙酯一 水4 : 1 : 5 ) : 甲醇] 1 0 : 1 为展开剂 , 黄芪 甲苷斑 圆整 , 与其他成分得 到很好 的分离 , 易于测定 。薄层扫 为中成药含量测定方法 , 具有分离效率高 , 选择性好 , 检测灵 敏 点清晰 、 度高 , 操作 自动化 , 应用范围广 , 不受试样 的挥发性和热稳定 性 描法是薄层色谱方法 与光 密度 计和计算机结合起来 的一种先 限制 , 应用范 围广 , 分离效率高 等优 点 , 但也存在 分析成本高 、 进的仪器分析方法 , 在医药学领域 中得到 了广泛 的应用。 可见分光光度法( U V法 ) 分析时间长等缺点 , 可用于高分子 、 极性 、 离子和热不稳定性化 3紫 外 一 合物 的分离分析 , 检测限为主药m峰峰高是噪音 的 2 ~ 3 倍。 紫外一 可见分 光光度法 是研 究分子 在 2 0 0 — 8 0 0 n m波长 范 丘 明明f 1 用H P L C — E L S D法测定 了止血灵胶囊 中黄芪 甲苷 围 内的吸收光谱 , 该法灵敏度高 , 主要用 于化合物结构 的鉴定 最低检测浓度为 8 — 1 0  ̄ ml 。根据 中药中所含组 分 的含量 。其 色谱 条 件 为色 谱 柱 : S u n i f r e  ̄C 8( 5 m, 4 . 6 a r mx 和含量 测定 , 1 5 0 mm) , 流动相 : 乙腈一 水( 3 3 : 6 7 ) ; 流速 : 1 . 0 m  ̄ m i n ; 柱温: 的不饱和程度 ,可利用紫外光谱进行鉴 定和定量分析大量 的 3 5 ℃ ;进 样量对 照 品溶 液 1 5 l 与 2 5 l ,供 试 品溶 液 2 0 l ; 无 机和有机 化合物 , 且设 备简单 , 操作 方便 , 是常用 的分析方 对结果影 响较 大 , 因 E L S D参数 : 漂移管温度 1 0 5 q C , 气体 流速 : 2 . 8 L / m i n 。在此色谱 法 之一 。许多物质如果采用直接法测定 , 条件下 , 黄芪 甲苷峰 的保 留时间为 1 2 a r i n 左右, 黄芪 甲苷峰 与 此 文 献 常 采 用 比色 法 , 即 与显 色 剂 显 色 后 在 可 见 光 区测 定 吸 邻近峰达 到基线分 离 , 分离度 合格 ( R > I . 5 ) , 精密度试验 、 稳定 收度作 为定 量方法 。李春建 、 黄弋石| 6 l 等为测定 复方 中药伍 氏 性试验 、 重复性试验 、 回收率试验的结果也 良好 。表明在这些 百 叶散 中的多糖含量 , 用 乙醚脱脂水提取醇沉淀提取多糖 , 苯 硫酸法测定其含量 , 结果稳定可靠 , 变异 系数 1 . 7 3 ~ 3 . 3 6 , 回 实验条件下能够测定止血灵胶囊 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李可强 、 酚一
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测定实验研究
![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测定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edb73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e.png)
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测定实验研究宋飞【摘要】六味地黄丸是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具有滋阴利水之功,尤对阴虚湿停证更为适宜。
中医上称六味为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之名以此六味地黄丸中山茱萸含铬量最高,通过对此丸微量元素测定,说明对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有预防作用。
六味地黄丸能拮抗醋酸氢化可的松肾阳虚模型引起的脾脏重量减轻,似与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相关。
江扬聪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能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3页(P95-97)【关键词】六味地黄丸;丹皮酚含量【作者】宋飞【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1.1 理化性质丹皮酚为白色或微黄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无色针状结晶(乙醇),熔点49~51℃,气味特殊,味微辣,易溶于乙醇和甲醇中,溶于乙醚、丙酮、苯、氯仿及二硫化碳中,稍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不溶于冷水,能随水蒸汽挥发。
丹皮酚为常用中药牡丹皮、徐长卿、芍药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降压、镇静和镇痛等药理作用。
由于醋酸等因素导致的疼痛症状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由蛋清、甲醛等毒素导致的炎症都有着非常好的抑制效果。
对由于伤寒和疫苗导致的体温过高有着非常好的清热解毒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它可以减少我们身体中O2-自由基的增加,对我们的皮肤有着增白的效果,减少皮肤色素的沉积增加皮肤弹性。
不仅如此,在我们刷牙时如果加入少量丹皮酚有着对我们的牙龈疼痛都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1.2 检测方法比较①可以采用HPLC定量的方法进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以甲醇-2%冰醋酸为流动项,固定值相用HypersilODS柱,检测波长为276奈米。
②可以运用采用2005版药典规定方法对丹皮酚含量进行了比较检测。
③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来进行测定,采用如下色谱条件:色谱柱,熔融弹性毛细管柱,涂布SE-300.26μm,N2流速60mL/min,H2流速50mL/min,空气流速500mL/min,柱温:180℃,汽化器、检测器:320℃。
麝香酮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麝香酮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909f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2.png)
麝香酮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齐晓妍;安培培;李春义;常彤;高兵【摘要】麝香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材和香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消肿的药理功效,应用十分广泛。
麝香酮是麝香中主要的活性成分。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麝香酮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即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和降膜结晶法等。
对上述检测麝香酮含量的方法进行分析,为麝香及其药物制剂的检测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也给予医学临床应用研究以指导。
%Musk is a kind of preci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erfume in our country ,which can induce resuscitation ,activate blood and repercussive analgesic .The application of musk is very extensive .Muscone is one of the main active constituents of musk .Research progress in determination and analytical methods of muscone in recent years was thoroughly reviewed in this paper ,such as gas chromatography (GC ) ,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er (GC -MS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scanning method (TLCS ) ,spectrophotometry ,single sweep oscillopolarography and falling film crystallization ,et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meth-ods of detecting muscone content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methods and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quality standards for musk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and guide the medical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muscone .【期刊名称】《特产研究》【年(卷),期】2016(038)001【总页数】6页(P63-68)【关键词】麝香酮;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薄层扫描【作者】齐晓妍;安培培;李春义;常彤;高兵【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03麝香(Musk)是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zovskii 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si.)和原麝(M.moschiferus Linaeus.)等成熟雄麝体内香腺囊的干燥分泌物,香气芳烈,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材和香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消肿的药理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保护作用[1],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瘀症状[2~4],促进生殖系统发育和兴奋作用[5],在抗炎抗菌[6~8]方面影响显著,常与其他药物组成中成药制剂或用作化妆品定香剂。
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分析
![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edddf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5.png)
中国卫生产业[作者简介]裴勇(1971-),男,河南郑州人,本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制剂提取。
中药制剂质量检测中,一般将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作为控制标准与质量评价,以衡量产品是否稳定、质量是否达标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具有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应用范围广、操作方便、重现性高等诸多特点的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分析样品沸点、大分子量有效成分、热不稳定性等,已成为目前控制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重要手段。
该研究对HPLC 法在中药制剂中药苷类、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醌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等8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应用进行介绍。
1中药苷类成分含量测定苷类在是天然药物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类成分,其广泛分布于中药界,生理活性多样,结构不一,国内外均有对采用HPLC 法测定中药苷类成分含量的文献报道[1]。
高广慧等[2]采用HPLC 法对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将提取与分离工艺优化,有效分离芍药苷成分,方法准确可靠,能够较好控制中成药、中药材中芍药苷质量。
苏晓楠等[3]通过HPLC 法,快速、准确测定了芒果苷、新芒果苷及知母皂苷成分的含量,为中药材质量控制的全面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华等[4]用HPLC 法测定黄芩苷含量,通过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试验及样品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样品分离度及重现性好,峰型佳,无杂质峰干扰,保留时间稳定,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标准。
2萜类成分含量测定萜类成分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生理活性多种多样,采用HPLC 法可检测出一些萜类成分含量,有学者对银杏叶提取物萜类内酯(倍半萜内酯和二萜内酯)含量进行测定[5],倍半萜内酯包括白果内脂,二萜内酯包括银杏内酯A、B、C 等,结果显示,以对照品峰浓度为横坐标、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适用于含量测定,且白果内酯平均RSD 值0.72%,平均回收率101.35%,银杏内酯A、B、CRSD 值分别为1.86%、1.52%、1.40%,平均回收率99.35%、101.21%、101.22%,表明该定量分析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可广泛应用于萜类成分测定。
中药材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进展_张南平
![中药材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进展_张南平](https://img.taocdn.com/s3/m/5305a0433c1ec5da50e27020.png)
·综 述·中药材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进展张南平,肖新月,张 萍,林瑞超(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 100050)中图分类号:R288;R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777(2005)01-0047-04 中药材质量评价与标准制定研究包括3个方面内容:安全性、真实性与质量优劣评价。
众所周知,中药之所以能发挥治病功效,是它所含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对机体作用的结果。
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的质量优劣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质控标准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难题,这也是影响中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只有以客观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和实验数据表明中药及原料药材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才能使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为此许多人对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 针对有效组分开展的中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世界各国对化学合成药物的质量评价和标准制订有一套完整的法规,但在天然药物(植物药)方面,各国尚缺乏完整的经验和规范可循[1]。
至今,中药材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从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单体化合物,其中不少已用于临床,如:紫杉醇、青蒿素、人参皂苷Rg1、Rb1等。
虽然化学成分研究在中药材鉴定、质量控制等方面被广泛采用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总的方面仍然沿用天然药物的研究和评价方法。
1.1 有机成分用于中药材质量评价的研究以道地药材、主产地和市场上购买的药材为研究对象,从植物化学成分分析开始,分离出各种单体,选择、设计几种较能够反映中药药效的药理模型,进行有效成分的筛选。
将获得的单体化合物与原药材总提取物、有效部位进行对比药理试验,阐明有效成分,把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制备成化学对照品进行含量测定,并经大量有代表性样品(一般为数十份)此成分的含量测定,划出一个最低有效(或指标)成分含量,依此评价中药材的质量[2]。
这是中药材质量评价和标准制定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5种含黄芪中成药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5种含黄芪中成药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c359a2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2.png)
5种含黄芪中成药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张玲;胡庆文;郭承军;尚立霞;时延增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03(14)1
【摘要】目的:测定4种不同剂型5种以黄芪为主药的中成药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方法 :对黄芪甲苷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 ,采用日本岛津 CS- 930 1型双波
长飞点扫描仪 ,检测波长为 5 0 6 nm。
结果 :5种中成药中黄芪甲苷得到很好的分
离 ,回收率在 95 .83%~ 98.10 %之间。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 ,精密度好。
【总页数】2页(P7-8)
【关键词】薄层扫描法;黄芪甲苷;中成药;含量;回收率
【作者】张玲;胡庆文;郭承军;尚立霞;时延增
【作者单位】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黄芪饮片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分析 [J], 李谦
2.黄芪甲苷提取物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J], 侯素云;王宗权;贾继明
3.含黄芪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J], 沈小玲
4.DGLC测定黄芪及黄芪甲苷含量在线固相净化结合CAD测定黄芪及复方中黄芪
甲营的含量 [J], 张艳海;叶明立;金燕;
5.含黄芪中药复方制剂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J], 王嵩;黄思捷;郤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P-HPLC法测定中成药中黄芩苷的含量
![RP-HPLC法测定中成药中黄芩苷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d65f5f63a45177232f60a27a.png)
戴安公司 S M I U M T高效液相色谱仪 , V 10 度 , U D 7U 即得。
四通道检测器 ,检测波长 2 4m, p O S . m 7n V — D (6 x 4m 2 . 清热解毒 口服液溶液的制备 .2 2
精 密 吸取 清 热 解 毒 口服 液 1 m ,精 密 加 入 . L 0 5 %甲醇 5 m 超 声 处理 2ri, 冷 , 5%甲醇 0 0 L, 0 n放 a 用 0 补足 至刻度 , 即得 。.
田
R — P C法测定 中成药 中黄芩苷的含量 PH L
李继睿 , 郭君 , 刘松 长 ( 南化 工职 业技 术 学 院,湖 南 株洲 420 ) 湖 104 摘 要: 目的 : 用 高效液相 色谱 法测定 复方 鱼腥 草片和 清热解毒 口服 液 中黄 芩苷 的含 量 , 采 以测 定其制 剂的质 量 法 : c他 学键 合硅胶 柱 分 离黄芩 苷 , 甲醇一 醋 酸 (955 :.) 方 以 化 以 水一 4 .:00 为流动 相 , 5
该法测定复方鱼腥草片和清热解毒 口服液 中的黄芩苷含量 , 快速 , 重复性好。 关键词 : 反相液相 色 法; 谱 复方鱼腥草片; 清热解毒 口 服液; 黄芩苷
复方鱼腥草片为纯 中药制剂 , 由鱼腥草 、 黄芩 、 板蓝根 、 翘 、 银花组成 , 有清热解表功能 , 连 金 具 用
珍黄胃片的制酸力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
![珍黄胃片的制酸力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e0afc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8.png)
珍黄胃片的制酸力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论文题目1:珍黄胃片的制酸力检查方法研究珍黄胃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其中的制酸力是指珍黄胃片对胃酸的中和能力。
因此,确定珍黄胃片的制酸力检查方法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及其功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是珍黄胃片制酸力检查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使用pH计采用滴定法来测定珍黄胃片去除相应酸量时pH值的变化,并通过计算与对照药物的差值来计算珍黄胃片的制酸力。
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珍黄胃片的制酸力,并确保药品质量和功效的稳定性。
论文题目2:珍黄胃片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珍黄胃片的含量是指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含量测定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功效的重要手段。
本文所研究的是珍黄胃片的含量测定方法,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功效的稳定性。
在研究中,我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珍黄胃片中三种主要有效成分——黄柏碱、小檗碱和生姜素的质量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珍黄胃片中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同时也证明了HPLC法可以用于质量控制、功效评估和操作流程中进行药品控制的有效方法。
论文题目3:pH计测定法测定珍黄胃片制酸力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是珍黄胃片制酸力的pH计测定法。
在研究中,我们使用pH计采用滴定法测量珍黄胃片去除相应酸量时pH值的变化,并通过计算与对照药物的差值来计算珍黄胃片的制酸力。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珍黄胃片的制酸力,并为保证药品质量和功效的稳定性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题目4:HPLC法测定珍黄胃片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有效成分的含量识别是药品质量控制中重要的一项。
本文研究了珍黄胃片中三种主要有效成分——黄柏碱、小檗碱、和生姜素的含量。
我们采用HPLC法对珍黄胃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追求药品质量和功效稳定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论文题目5:影响珍黄胃片制酸力的因素研究本文研究了影响珍黄胃片制酸力的几个因素,包括珍黄胃片中药材原料的差异、制剂、储存等。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中甲醇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中甲醇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cd81f1c6f121dd36a22d821b.png)
2019年2期方法创新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气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中甲醇含量金大伟,郁玖慧,任健(哈尔滨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25)甲醇(Methanol ,CH 3OH )是结构最简单的饱和一元醇,沸点为64.7℃,分子量为32.04。
无色具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因在干馏过的木材中初次发现,故又称“木精”或“木醇”。
具有毒性,其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通过消化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
甲醇的中毒机理是,甲醇经人体代谢产生甲醛和甲酸(俗称蚁酸),然后对人体产生伤害。
常见的症状是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视线模糊。
严重者会失明,乃至丧命。
失明的原因:甲醇的代谢产物甲酸累积在眼睛部位,破坏视觉神经细胞。
脑神经也会受到破坏,而产生永久性损害。
甲酸进入血液后,会使组织酸性越来越强,损害肾脏导致肾衰竭。
鉴于其对人体的危害,有必要对其含量进行精密测定,以保障用药安全。
1甲醇的生产(1)甲醇的生产主要是应用合成法,合成的化学反应式是:2H 2+CO →CH 3OH(2)将以上合成后的粗度甲醇,经蒸馏作用脱除甲醚。
(高压法是最早实现工业合成的方法,但因为它能耗较大,加工步骤复杂,材质要求较为苛刻,使得产品中副产物较多,因此,由中压法取代。
工业上合成生产甲醇几乎全部采用一氧化碳作为加压催化剂,加氢的方法合成,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造气、合成净化、甲醇的合成和粗甲醇蒸馏净化等加工工艺。
(3)将粗度甲醇净化,净化过程包括蒸馏和化学反应处理。
蒸馏主要是去除掉粗度甲醇中极易挥发的成分,例如二甲醚,以及难挥发的乙醇、高碳醇和水等。
蒸馏后的甲醇纯度一般都可以达到98%以上。
化学反应处理主要用碱破坏它在蒸馏过程中难以分离出来的杂质,同时调节pH 值。
(4)将工业生产出的甲醇用精馏的方法将其含水量降到0.01%以内。
通过用次碘酸钠处理,可以除去掉其中的丙酮组分,再经精馏就可以得到纯品甲醇。
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1af439376baf1ffc4fadd2.png)
Information
医
OH
药
信.息
2009年第26卷第4期
V01.26,No.4,2009
Traditiona】Chinese Medicine
串药研爨进展
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申去非,张莉+,朱铁梁,王晓辉,陈莉
(武警医学院,天津300162) 摘要:黄芩苷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许多舍黄芩的中药制剂均采用黄芩苷作为质量控制 指标,但其含量测定方法各异。故将检测黄芩苷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 管电泳法和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一一综述,以期为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研究提供 参考。 关键词:黄芩苷;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 中图分类号:R9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06(2009)04—0014—03 痤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 的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理论塔板数以黄芩苷计算 为3000,样品牛黄芩苷得到很好的分离。黄芩苷在 0.2003—1.0006斗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 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7%,RSD=1.41%(11= 6)。刘萍等[3】等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 同部位和不同炮制方法的枯芩与子芩中黄芩苷的含 量。在其建立的液相条件下,黄芩苷的保留时间为 4.95min。线性范周为0.01875~0.15000mg。平均回 收率100.32%,RSD值为2.059%。刘平等M1采取乙 醇加热回流提取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以高效液相色 谱法测定开光复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避免了多种中 药材成分的相互干扰,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均 大于2500;分离度符合要求;拖尾因子均在0.95一 1.05之间。黄芩苷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在4.95— 49.5“g・mL~。李运景等忙1用甲醇一0.025mol・L叫 磷酸溶液(60:40,v/v),用三乙胺调节PH值(3.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成药红药片中5种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成药红药片中5种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8f71243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0.png)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成药红药片中5种成分李敏;赵健;白钢钢【摘要】目的建立中成药红药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成药红药片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采用Waters XBridge C18柱(250 mm×4.6mm,3.5μm),柱温为25℃,流动相A为乙腈溶液,B为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1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5606~0.42050 mg(r=0.9991),加样回收率为96.60%,RSD为0.62%(n=6);人参皂苷Rg1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2750~1.70620 mg(r=0.9991),加样回收率为99.64%,RSD为0.59%(n=6);人参皂苷Re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3087~0.23160 mg(r=0.9993),加样回收率为100.21%,RSD为2.90%(n=6);人参皂苷Rb1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4130~1.80980 mg(r=0.9990),加样回收率为100.52%,RSD为1.07%(n=6);人参皂苷Rd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5931~0.44480 mg(r=0.9991),加样回收率为101.61%,RSD为2.72%(n=6).结论该方法准确、快捷、重复性好、简单易行,可用于中成药红药片的质量控制.【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09【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红药片;高效液相色谱法;三七皂苷;人参皂苷【作者】李敏;赵健;白钢钢【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苏泰州 225300;武警安徽总队医院,安徽合肥 230000;江苏省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苏泰州 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R286.0中成药红药片由三七、红花、当归、川芎、白芷和土鳖虫6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止痛、祛瘀生新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筋骨淤血肿痛、风湿麻木[1]。
栀子金花丸的质量研究
![栀子金花丸的质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f0f473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7c.png)
栀子金花丸的质量研究
傅红;张凯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
【年(卷),期】2008(25)2
【摘要】[目的]为了建立栀子金花丸的质量标准。
[方法]应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观察该中成药中的各药材的显微特征,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该药中栀子苷含量。
[结果]反映了栀子金花丸中各中药材的显微结构;RP-HPLC测定栀子苷线性关系良好(r=0.997),峰面积(RSD)=1.08%。
[结论]该鉴定方法简单、准确,可供生产、经营企业在中成药的质量检验中采用。
【总页数】3页(P165-167)
【关键词】栀子金花丸;显微特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栀子苷
【作者】傅红;张凯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0
【相关文献】
1.栀子金花丸多指标成分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曲蕃升;邢丽媛;许丽娜
2.栀子金花丸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J], 肖娅;刘喜纲
3.不同厂家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测定和比较研究[J], 肖娅;张亚超;赵强
4.栀子金花丸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杜志娟
5.栀子金花丸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J], 沈丽丽;王珏;梅予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为我国民众的健康、为民族医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得到了改进,本文综述了中成药国内外情况和常用的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重点介绍薄层扫描法(TLCS),薄层扫描法将以其高效优势和多种检测方法在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中成药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未来。
关键词: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薄层扫描法,发展目录一、中成药在国内外情况 5(一)国外中成药情况 5(二)国内中成药情况 5二、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检测方法 6(一)化学定量法 6(二)比色法 6(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6(四)红外光谱法7(五)柱层析或纸层析一紫外分光光度法7(六)气相色谱法7(七)薄层扫描法7(八)高效液相色谱法7三、薄层扫描法。
8(一)薄层扫描法原理和特点8(二)中成药中黄芩的功效和测定分析方法8(三)测定中成药中黄芩含量实验8四、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发展9五、结束语9六、参考文献9引言中药是我国传统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千百年来,在我国人民的健康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中药也面临着现代化的问题。
近年来,全世界对中药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开始重视,这表明中药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来临。
当前,中药要进入世界市场,实现中药现代化,首当其冲是其质量的控制,而含量测定是质量控制最关键的部分。
中成药在剂型、品种、产量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均有迅速的发展。
1985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达207个,为使中成药的内在质量具有客观的评价方法,逐步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指标,我国药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共收载中成药标准1069个品种,新增各项鉴别2165项,其中显微鉴别259项、簿层色谱鉴别1818项、液相色谱鉴别25项、气相色谱鉴别9项等,2010年版《中国药典》大幅度增加收载品种和检测项目,能多药物多成分检测,更标准科学有效等等。
一、中成药在国内外的情况(一)国外中成药情况。
到目前为止,进入国外市场并且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的我国中成药品种主要有几大类:第一类是传统中成药品种,这部份中成药曾随着历史上华人迁入国外和外国人回途时进入外国市场;第二类是通过贸易渠道进入国外市场的中成药产品,这类品种主要以新特药或制剂技术先进的中成药品种为主;第三类为通过电视广告或媒体影响而进入外国市场的中成药品种,如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神奇止咳糖浆、消遥丸、西瓜霜含片、金嗓子、湿毒清等产品;第四类是通过边贸或其它非正常渠道进入外国的中成药品种,这类品种以大路货产品为主,价格低,疗效好,适合国外消费市场的需求,以颗粒剂如板兰根颗粒、夏桑菊颗粒、罗汉果颗粒等和片剂清火栀麦片、穿心莲片、咳特灵片、Vc银翘片等以及部份外用类中成药产品。
(二)简述国内中成药情况。
我国中药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材生产国。
全国药用资源共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00余种,药用矿物80种;用量较大的药材均能人工栽培;中成药在应用上品种繁多,为新药、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来源;特别是中药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相应毒副作用小或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有独特疗效等优势,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
天然植物提取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促使世界植物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我国从中药与天然药物中开发的新的单体化合物达几十种之多,如强心灵、葛根总黄酮、延胡索乙素、喜树碱、秋水仙碱、青蒿素等。
特别是绿茶提取物、青蒿素、芦荟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等比较热销,多数产品出口平均单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二、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近年来,中成药在剂型,品种,产量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均有迅速的发展。
《中国药典》(1985年版。
下称《药典》)一部中收载达207个。
为使中成药的内在质量具有客观的评价方法,逐步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指标,我国药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现将1980年以来,有关中成药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一)化学定量法化学定量法是一种古老的方法,适用于单味中药制剂或处方中无机成分的含量测定。
主要包括重量法和滴定法。
此类方法在复杂的处方中仅能测定出某类成分的总量, 专属性不强。
(二)比色法中药的有效成分与特定显色试剂呈色后,比色测定。
本法可直接测定未经分离的中药中黄酮类、蒽醌类、皂甙类、生物碱、酚性化合物等成分。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中药的有效成分在紫外区有特征性吸收者,不需加显色剂就能在特定的波长有最大吸收,通过测定其吸收度计算含量。
该法灵敏度可达10-4~10-7g/ml,精密度为0.5%,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分分析,较比色法应用更广泛。
该法可测定中药中黄酮类、香豆素类、皂甙类、二苯乙烯苷类等化合物的含量。
(四)红外光谱法(FTIR)红外光谱[1]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方便,能够提供极其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
随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普及,红外光谱法在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中也具独特的作用。
有报道采用红外光谱测定中药酸枣仁和补骨脂中磷脂的含量,并与比色法测定结果比较,认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2]。
红外光谱对于中成药有效成分测定有较大的帮助。
(五)柱层析或纸层析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柱层析或纸层析一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成药中所含成分通过氧化铝层析柱, 用溶剂洗脱后, 根据成分的性质可于一定的波长处测定。
例如: 左金丸、戊己丸、香连丸、万氏牛黄清心丸和三黄片中的小檗碱, 按上法处理后, 可于345-350 nm波长测定,[3-4]柱层析由手吸附剂、溶剂和决脱剂的选择不易而纸层析由于影响因素多, 误差大。
所以这些方法已很少应用。
(六)薄层扫描法(TLCS)薄层扫描法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有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斑点或对经照射能激发产生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药品分析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基于被测成分的光谱特征分为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法测定、分光光度法。
因其分离结果直观,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占相当的比例。
该法可用于测定绿原酸、淫羊藿苷、猪去氧胆酸、靛玉红等的含量[5]。
(七)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速度快,用样量少,重现性好的特点。
但受样品蒸汽压的限制,只能测定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GC以其高效的分离能力常用于中药挥发性成分(如芳香醇、蒎烯等)的测定,中药的其他成分(如酚类、生物碱、内酯类等)经衍生化反应后也可用GC分析。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有47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成分的含量。
中药制剂中丹皮酚、麻黄碱、麝香酮、察香酮、冰片、斑鳌素等成分均可用此法进行含量测定[6]。
(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7]主要是利用要测定的指标成分与其他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把指标成分分离出来并进行含量测定。
具有分离效率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选择性优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其与气象色谱法比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对于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核酸、类脂等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型化合物尤为适合。
因此在中药含量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得最为广泛,但该法对设备要求高,建立色谱条件也较薄层扫描法麻烦一些。
该法检测的中药有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甙类、黄酮类、蒽醌类、香豆素类、萜类、有机酸类、甾酮及甾醇类等。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多达518项。
中药新药申报中,含量测定绝大部分也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同时测定中药中多种成分。
三、薄层扫描法。
(一)薄层扫描法的原理和特点1938年,俄国人Izmailov和Schraiber首次发表了一篇利用薄层色谱法技术作为药物分析方法的文章。
此后的几十年里,薄层色谱法作为一种好的分离方法迅速发展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一种现代定量分析检测技术—薄层扫描法。
该法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检测范围广,分辨率高,样品不易被破坏,可以从薄层板上回收;同时,该法是以色谱系统为基础的,杂质对色谱系统的干扰小。
所以自从1972年第一台日本岛津CS-90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问世以来,薄层扫描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中成药中黄芩的功效和测定分析方法黄芩甙是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降转氨酶的作用。
它也是以黄岑为主味药的中成药中的重要成分,通过对黄芩甙的定量测定,可以建立该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指标。
测定黄芩甙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法、薄层扫描法等。
与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样品分析速度较慢,仪器造价很高,且对色谱柱的要求很严;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法的选择性较差,受杂质干扰大。
所以薄层扫描法一直在中草药、中成药的有效成分检测和药物制剂含量测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测定中成药中黄芩含量实验主要运用薄层色谱新型内标法成功地测定了中药材黄芩及含黄芩的四种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槐角丸、礞古滚痰丸、葛根芩连胶囊中的有效成分黄芩甙的含量。
内标法是盖拉赫于1925 年提出的,旨在减小实验条件的变化对定量分析测定精密度的影响。
对内标物的要求:内标物应是原样中不含有的组分,否则会使峰重叠而无法测量内标物的峰面积A_s;内标物应与分析物在同一条件能完全分开,但是位置不能差得太远;内标物应该是纯物质。
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中运用广泛。
这是由于在上述色谱体系中,被测组分的重量与其色谱峰面积成正比,通过对分析物和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相比较,可以消除由于进样量不准确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但是,在薄层色谱中,内标法却受到很大限制。
首先,内标物的选择有一定困难。
选择内标物时,要求它与分析物具有相近的最大吸收。
此外,薄层板一般比较短,为10cm左右。
山于内标物的加入,造成原体系更加复杂,则在较短的薄层板上很难同时使得分析物和内标物斑点与其周围斑点得到良好地分离;其次,根据色谱理论,在薄层色谱中,待测组分的浓度与测得信号之间做的曲线,不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分析物对内标物的相对响应因子RRF(Relative Response Factor)值,会随着内标物加入量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内标法在薄层色谱中并不常用。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内标法,克服了传统内标法在薄层色谱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选择的内标物为黄茶素。
黄荐贰是黄茶素-7-0-葡糖醛酸,是黄芥素结构中7位上的羟基中的氢,被葡糖醛酸取代生成的衍生物,因此它与黄苛素具有相同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
在本文的测定条件下,二者均在λ=276urn处有最大吸收:在以苯-丁酮-甲醇-甲酸(9:2:1.5:0.5)做展开剂时,二者可在同一聚酚胺薄膜上得到良好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