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助力脱贫攻坚调研报告.doc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作为一名调研员,经过多次实地走访和调研,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脱贫攻坚情况在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略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精准扶贫。
通过对多个贫困村进行走访和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让很多贫困户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政府帮助他们受教育、提供职业培训和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这些改变,他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经济状况。
其次,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投身到当地的农村发展中。
这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脱贫。
最后,我们必须注意到,许多贫困村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事业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二、乡村振兴情况乡村振兴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城乡发展均衡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乡村进行走访和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当前乡村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薄弱。
很多农民忙于生计,重视生产,却忽视了销售。
这使得产品价格低廉,难以为他们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此外,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也愈加突出。
其次,虽然存在这些问题,农村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以及潜在资源是巨大的。
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提高农民的产品质量和价格水平,从而增加乡村经济收入,相继实现乡村振兴。
最后,乡村的文化和环境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这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吸引城市人口回归乡村、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建议为了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要继续完善和加强脱贫攻坚。
对已脱贫的贫困户进行跟踪调查,确保其不再返贫。
同时,考虑到贫困家庭存在多种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扶贫政策。
其次,政府要注重发展乡村现代农业,刺激农村创新和科技进步。
对一些有潜力的区域和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积极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增长。
村脱贫调研报告
村脱贫调研报告村脱贫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解村庄贫困状况,分析造成贫困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帮助村庄实现脱贫目标。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深入村庄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收入来源。
2. 问卷调查:向贫困户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当前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
3. 数据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如农田面积、人口数量、贫困户人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村庄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贫困原因(1)自然条件差:该村庄位于山区,地势崎岖,土地贫瘠,无法种植高收益的农作物。
(2)教育资源匮乏:由于交通不便和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造成文化水平低。
(3)传统产业单一:村庄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活,但因为土地贫瘠,农产品收入较低。
(4)医疗设施不完善:缺乏医疗设施和医生,导致疾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
2. 扶贫政策和措施(1)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培训农民掌握一些特色产业的技术和知识,帮助他们发展脱贫致富的产业。
(2)改善基础设施:修建道路,增加交通便利性,提供更多的投入和资源。
(3)完善教育和医疗设施:增加教育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建设医疗设施,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四、建议1. 加强教育培训:提供农民必要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和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引入新的产业:探索引进一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新兴产业,如农副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提高农民收入。
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更多的道路和灌溉设施,提高生产效率。
4. 加大医疗投入:提供更多的卫生设施和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该村庄的贫困状况和造成贫困的原因。
为了帮助村庄实现脱贫目标,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并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引入新的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医疗投入等建议。
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为村庄的脱贫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村组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村组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一、背景和意义村组脱贫攻坚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之一。
调研村组脱贫攻坚的现状和成效,对于总结经验、推动工作、优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村组脱贫攻坚的进展情况,包括政策实施、项目推进、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深入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法,旨在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村组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情况。
四、调研结果1. 政策实施情况在调研的村组中,政策实施较为到位,贫困户可以享受到相关政策带来的实惠,但仍存在其中的一些漏洞和盲区,需要进一步完善。
2. 项目推进情况调研发现,通过项目投资和产业扶持等方式,许多村组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有少数村组的项目推进滞后,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3. 群众满意度在调研中,群众普遍表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他们感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关怀,同时也希望政府能进一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五、改进建议1. 完善政策细则和操作指南,减少漏洞和盲区,确保更多贫困户能够受益。
2. 加强项目推进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扶贫项目的按时完成和达到预期效果。
3.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和项目的认知度,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感。
4. 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村组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和成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村组脱贫攻坚的工作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篇.doc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篇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篇篇为积极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户全部稳定“越线”,平利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深入全县11个镇和15个当年脱贫村,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贫困对象、与镇村干部座谈等形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我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到户措施、帮扶到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易地搬迁、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创业、实施生态建设、加强教育扶贫、开展健康扶贫、落实政策保障“七个一批”脱贫措施,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强化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档立卡“回头看”,瞄准扶贫目标。
底市上核定我县贫困村87个、贫困人口4.57万人。
通过认真组织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县共识别贫困户18490户44831人,建立完善了贫困对象信息档案。
找准致贫原因,按照“七个一批”分类实施脱贫。
分年度落实脱贫任务,其中脱贫村15个、脱贫人口4030户11710人。
二是建立作战体系,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了脱贫攻坚县指挥部、镇作战部、村作战室三级作战体系,实行了县级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强化督察督办、问责问效,压力层层传导到位。
三是筹集整合资金,强化投入保障。
筹集财政扶贫资金5000余万元,15个当年脱贫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同时整合部门行业扶贫项目资金1.44亿元,集中用于当年脱贫村。
申请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信贷资金4.5亿元。
出台“5321”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户最高限额3000元的奖扶政策,为贫困户建房和发展产业解决资金困难。
四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脱贫措施。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落实情况、社会帮扶力量和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调研。
2. 调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相关部门、社会组织、贫困户等进行了了解和交流。
三、调研结果和问题1. 政策落实情况: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广泛宣传,大部分贫困户都知晓相关政策,但由于信息传播不畅,部分政策措施的具体执行情况还不够明确。
2. 社会帮扶力量: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志愿者、社会组织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社会资源分布不均,一些贫困地区缺乏社会帮扶力量。
3. 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方向。
在一些发达地区,贫困户主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实现脱贫,但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农业产业发展面临困难。
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贫困户对相关政策的认知度。
通过多种渠道,向贫困户推送政策宣传信息,确保政策落地。
2. 加强社会帮扶力量的组织和协调。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尤其是在资源匮乏地区,要加强社会组织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3. 加大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发展适宜的农业产业,加强农村产业链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4. 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工作的整改和改进。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真正实现脱贫不留人的目标。
脱贫攻坚情况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脱贫攻坚情况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一、选题背景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关键阶段。
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情况,探索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我决定以“脱贫攻坚情况调研”为主题,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撰写一份系统全面的报告,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调研目的是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进一步深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2. 通过实地调研,掌握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情况,了解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情况,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效果等情况。
3. 结合调研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选择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深入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实地调研,走访贫困户和基层干部,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脱贫帮扶工作的落实情况。
2. 座谈交流:与扶贫工作相关的部门、专家学者以及基层干部进行座谈,就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脱贫模式的选择和效果、扶贫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3. 调研问卷:设计调研问卷,针对贫困地区的群众和基层干部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建议。
四、调研内容1. 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脱贫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情况、脱贫攻坚政策及措施的实施情况、脱贫对象和脱贫模式的选择及实施效果等情况。
2. 了解脱贫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情况,包括地方特色产业和扶贫产业的发展情况、脱贫对象的生产生活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3. 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帮扶政策的落实情况,包括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和生活条件、帮扶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帮扶措施的满意度等情况。
4. 了解扶贫工作的组织管理情况,包括扶贫项目的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等。
脱贫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脱贫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实践调研背景脱贫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脱贫工作的实际情况,本次调研选择了贵州省作为研究地点,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贵州省脱贫工作的情况,以及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进一步指导和完善中国脱贫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实践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以全面了解贵州省脱贫工作的实际情况。
1. 实地走访:选择贵州省内多个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就业情况、教育状况等,并与他们进行交流。
2. 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贫困地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居民对脱贫工作的满意度、帮助需求等。
3. 访谈:与贫困地区政府官员、扶贫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脱贫工作的认识、工作情况及感受。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贵州省脱贫工作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了贵州省脱贫工作的情况。
贵州省是中国国家级贫困县和贫困村最多的省份之一,扶贫工作任务繁重。
目前的脱贫工作主要集中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
贫困地区的居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收入较低。
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居民的健康和教育水平较低。
2. 贫困地区居民生活状况从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贫困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收入不足、住房条件简陋、教育和医疗条件欠缺。
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农作物种植和家畜养殖,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较为困难。
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居民的就业能力和社会保障较弱。
3. 对脱贫工作的认知在访谈中了解到,贫困地区的政府官员和扶贫工作人员对脱贫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脱贫任务繁重,一些地方政府和扶贫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工作效率低、脱贫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扶贫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主观能动性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等问题。
农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认真制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
(下载后可根据需要修改)文档农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根据县领导重要指示,11 月 7 日-11 日,________ 镇党委、政府牵头,会同县城投公司,就 ________ 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粗浅建议,形成本调研报告。
现将本调研报告呈领导审阅,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________ 村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________ 村位于 ________ 镇东南部,离 ________ 圩镇约 5 公里,是国家“________ 五”贫困村,全村共有 9 个村民小组,1500 余人。
该村 20________ 年共有在册贫困户 71 户 267 人,经 20________ 年 11 月 10 日精准再识别,在册贫困户调整为 66 户 261 人,其中 20________ 年已脱贫 35 户 137 人,20________ 年计划脱贫 24 户 99 人,20________ 年计划脱贫 7 户 25 人,确保实现 20________ 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一)贫困户分布情况全村在册贫困户 66 户 261 人,其中缺劳力 10 户 33 人,缺资金35 户 142 人,因病 16户 70 人,因残 5 户 16 人。
贫困户分布在全村9 个村民小组,其中上村小组 8 户 41 人(缺劳力 4 户 17 人、缺资金2 户 12 人、因病 2 户 12 人),社光小组 10 户 38人(缺劳力 2 户 6 人、缺资金 6 户 27 人、因病 1 户 3 人、因残 1 户 2 人),新屋小组 5 户 19人(缺资金 2 户10 人、因病 2 户 5 人、因残 1 户 4 人),田塘小组 10户 43 人(缺资金 6 户 23 人、因病 4 户 20 人),长坑子小组 9 户 32 人(缺劳力 2 户 6 人、缺资金 5 户 20 人、因病 1 户 5 人、因残 1 户 1人),东山下小组 7 户 28人(缺劳力 1 户 3 人、缺资金 1 户 3 人、因病 4 户 16 人、因残 1 户 6 人),岌下小组 8 户 30 人(缺资金 6 户21 人、因病 1 户 6 人、因残 1 户 3 人),老屋小组 5 户13 人(缺劳力 1 户 1 人、缺资金 3 户 9 人、因病 1 户 3人),社母小组 4 户 17 人(缺资金 4 户 17 人)。
关于某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某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某村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情况,了解村委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特对某村进行调研。
二、调研对象调研对象为某村的贫困户和村委会及相关部门。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多种调查方式。
在问卷中,我们着重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家庭收入来源、脱贫攻坚政策执行情况等信息;在走访中,我们了解贫困户的居住环境、生产条件等实际情况;在座谈会中,我们听取了村委会、扶贫办、农业、教育等部门的汇报,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四、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的信息,我们得出以下调研结果:(一)贫困户的生活状况某村贫困户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产量有限,收入难以增加。
贫困户的生活水平较低,其中一些家庭缺乏必需品和基本医疗保障,生产方式也比较单一,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低收入无法扭转。
(二)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情况在扶贫政策的落实方面,某村的贫困户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扶持,包括建设农村公路和水利设施,实施农村电费补贴、医疗补贴等,政策执行力度较大,相应扶持门槛逐渐降低。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人情路障和信息不畅的问题。
(三)村委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村委会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组织相关人员和贫困户进行各项培训和技术指导,努力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水平。
扶贫办、农业、教育等相关部门也相应开展了工作。
但是,由于村委会和相关部门对市场情况没有足够的了解,还不能切实地将目标市场和生产方向相结合,在产业扶贫、就业培训等方面也有不足。
五、对策建议在对某村进行实地调研之后,我们从贫困户、扶贫政策执行情况、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工作情况三个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关于贫困户1. 提高生产能力。
对贫困户进行产业扶贫,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走向市场,发展多元化经济,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脱贫 农村 调研报告
脱贫农村调研报告脱贫农村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农村脱贫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深入了解农村脱贫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脱贫农村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农村脱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使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首先制定了调研题目并设计了问卷,然后在某省农村选取了几个贫困村进行实地走访,向当地贫困户以及村干部发放问卷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脱贫农村调研结果1.政策落地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国家的帮扶政策有所了解,并且政策落地效果显著,如农村产业发展、教育支持、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改善;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发现,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道路建设、供水供电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改善;3.扶贫产业发展:部分贫困户通过发展扶贫产业实现了增收,如农业种植、养殖业等;4.教育扶持政策:教育扶持政策的实施得到了一定成效,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5.医疗保障政策:贫困户的医疗保障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医疗费用报销率有所提升。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政策宣传不足:尽管政策落地效果显著,但仍有部分贫困户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工作,提高知晓率;2.发展产业选择有限:部分贫困户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固定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无法适应实际情况,建议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多样化扶贫产业;3.教育质量不稳定:尽管教育扶持政策实施得到了一定成效,但在部分贫困地区,教育质量仍不稳定,建议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4.医疗服务不均衡:尽管医疗保障政策得到有效解决,但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仍不均衡,建议加大医疗资源配置力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五、结语通过本次脱贫农村调研,我们发现了农村脱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调研结果,进一步加大脱贫工作的力度,确保贫困户能够真正实现脱贫。
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贫困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脱贫攻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
村脱贫攻坚是实现全国脱贫目标的基础,本次调研旨在进一步了解村庄的贫困状况,探索有效的脱贫举措。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村庄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2.分析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提出切实可行的脱贫举措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访谈我们针对该村的村委会、贫困户和帮扶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对村民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就业情况和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
四、调研结果1.贫困状况调查发现,该村有60户贫困户,贫困发生率达到40%。
该村的贫困主要原因是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技能培训机会,土地资源有限,且生态环境恶劣。
2.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1)短期效果贫困户在脱贫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很难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再次陷入困境,可能会倒退到贫困状态。
(2)贫困线定位贫困线定位过于简单粗暴,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
这使得一些原本可以自力更生的村庄也被纳入了扶贫范围,造成资源浪费。
(3)产业结构调整一些村庄依靠传统业务和农业收入,缺乏多元化和产业升级。
这使得他们在市场变化和经济转型中很难适应。
五、脱贫举措和建议1. 加强教育培训为贫困户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2.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户的收入。
3.建立产业扶贫基金设立产业扶贫基金,为贫困户提供贷款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发展产业。
4.精准扶贫在制定扶贫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贫困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潜力,避免资源的浪费。
六、结论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为加强村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实现全国脱贫目标作出贡献。
乡村脱贫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乡村脱贫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乡村脱贫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乡村脱贫工作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乡村脱贫的进展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乡村脱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为了全面了解乡村脱贫的情况,我们选择了多种调研方法: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
我们的调研范围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包括农村贫困户、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
三、乡村脱贫进展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乡村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农村贫困户的收入稳步增长,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同时,政府的帮扶政策和项目也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和推进。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贫困户因各种原因未能脱贫,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帮扶。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脱贫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和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最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建议和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
通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施针对性的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来源,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
2. 加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3.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完善。
加大对农村交通、水电、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加强乡村教育和技能培训。
通过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技能培训机会,帮助贫困户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脱贫稳定性。
五、总结和展望乡村脱贫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各方面的合作,我们相信可以实现乡村的全面脱贫。
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对乡村脱贫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确保贫困户能够真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同时,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乡村脱贫工作,为农村贫困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乡村的繁荣和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法治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法治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法治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探究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并寻找法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农村面临的问题以及法治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结论表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需要依靠法治,提升农村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一、调研背景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结构性和矛盾性问题。
拜脱贫攻坚战的成效所赐,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基本脱贫。
然而,如何巩固和拓展这一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备受关注。
二、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我们前往湖南、广西等地的贫困地区,与当地村民、干部、法治宣讲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目前脱贫攻坚成果的看法以及乡村振兴的期望。
2、问卷调查:我们还对全国的农村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获取更广泛的民意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需求: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增加产业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教育医疗水平来实现乡村振兴。
2、法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法治在乡村振兴中有重要作用。
法治能够规范乡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等。
3、法治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不足:一些受访者提到,目前法治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服务不足、落地不够等。
四、建议和措施1、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法治宣讲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宣讲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向农民传达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
2、加大法律服务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法律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3、优化农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村级法治委员会等机构,加强农村自治和法治理念的融合。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结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需要依靠法治,而法治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所在部门近期进行了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并针对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将调研报告呈交于您。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脱贫攻坚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之一。
为了加深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了解,我们制定了如下调研目的和方法。
1.目的(1)了解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掌握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
(2)探索解决脱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措施,提出建议和意见。
2.方法(1)实地走访和调查。
我们一行到了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了解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掌握当地脱贫攻坚政策实施情况。
(2)数据分析。
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指标,我们对统计数据进行了筛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二、调研结果1.目前情况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于2012年,至今已有9年时间。
目前,我国的所有贫困县达到了国家标准,累计脱贫人口已达到了近1亿,脱贫率较2012年上涨15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2.存在的问题(1)政策执行不到位。
为了实现脱贫攻坚的总目标,政府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一定得到了各省市各县区的落实,导致政策的发挥作用不够充分。
(2)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虽然在脱贫攻坚中,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国的现代化经济相比,仍然不够发达。
(3)防范脱贫“回头路”。
脱贫攻坚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一旦脱贫人口过于依赖政府资金或其他援助,可能存在一些群众因“困难外移”而再次陷入贫困的风险。
3.改革建议(1)完善脱贫攻坚政策。
政府应当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着手针对性地制定可执行的政策,并加强政策的监督实施。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为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通讯光纤,为贫困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社会实践农村脱贫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农村脱贫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农村脱贫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全面脱贫。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和文件资料收集等。
实地走访主要是对贫困地区的家庭进行深入了解,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更多人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则是为了听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情况和对脱贫工作的看法,文件资料收集则是为了了解相关政策和措施。
三、调研概况1. 贫困分布情况本次调研主要覆盖了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等地。
这些地区贫困人口众多,且贫困问题比较严重。
其中,存在一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2. 贫困原因分析通过调研发现,农村贫困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政策支持等,个人因素包括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
3. 脱贫工作成效尽管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但调研发现,我国在脱贫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许多贫困家庭已经脱贫,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四、问题分析1. 政策执行不到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失误。
导致一些贫困家庭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政策红利。
2. 扶贫项目不足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扶贫项目,但是一些地方的扶贫项目不足,不能解决当地贫困问题。
3. 缺乏可持续发展模式部分地区存在贫困家庭脱贫后再度返贫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缺乏可持续发展模式,导致他们无法持续改善生活。
五、建议1. 完善政策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执行,确保政策惠及贫困家庭。
同时,可以适当调整或改进一些现有政策,以更好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2. 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脱贫工作的资金投入,拓宽财政扶贫渠道,确保扶贫力度和范围。
工作报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工作报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面临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挑战。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个重要任务,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情况,促进政策优化和措施落地,我单位组织对一些贫困地区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个主题展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脱贫攻坚成果2. 农村产业发展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4. 乡村文化和生态建设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走访、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
三、调研结果和发现根据对贫困地区的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收集,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和现象:1. 脱贫攻坚成果显著,但存在部分人员返贫的问题。
部分贫困户由于产业链条不完整、培训不全面等原因,存在脱贫后再度陷入贫困的风险。
2. 农村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
部分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导致农民收入水平无法有效提高。
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平衡问题。
一些偏远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居民的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4. 乡村文化和生态建设有待加强。
一些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需要加强保护和恢复。
四、调研建议和措施根据对贫困地区的实地调研和问题发现,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健全精准扶贫机制,加大对贫困户的培训和帮扶力度,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避免再度返贫。
2. 加大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提升其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3.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偏远山区的交通、通讯和水电等基础设施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
4. 加强乡村文化和生态建设,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总结通过本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我们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最新乡镇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doc
最新乡镇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最新乡镇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政协**市委《关于集中开展“大调研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我乡驻村工作队组成调研小组,深入**乡**村等村精准贫困户入户调查,认真分析了各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全乡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
贫困现状及“六个一批”属性分布情况一、基本情况全乡基本情况**乡地处**南麓,距离**市城区33公里,幅员94平方公里。
全乡6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社区,52个村民小组和5个居民小组,共3529户13810人,其中农业人口11881人,外籍户口迁入28户89人,实际居住人口3458户13592人。
全乡有耕地面积6944亩,有林地13**亩。
境内青石资源丰富,种养殖业初具规模,但基础设施滞后,耕作条件有限,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年、**年全乡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元、元,精准识别贫困村3个。
**村基本情况**村位于****镇东北部,距离**镇区3公里,离**市城区36公里。
全村幅员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亩、林地21290亩。
有8个村民小组,439户1637人。
二、贫困现状全乡贫困现状**年底精准识别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1046户2407人,**年脱贫95户239人;**年锁定贫困人口951户2168人,贫困发生率%,**年脱贫172户433人。
**村贫困现状**年通过村民投票和公示确认的建卡贫困户为130户392人,贫困发生率30%。
**年底,已脱贫10户39人;**年,**乡**村被确定为全**市828个省定贫困村之一,该年全村锁定建卡贫困户有129户369人,贫困发生率降为29%,**年底,**市扶贫驻村工作,**乡驻村干部和**村村委会,通过综合评估全村共脱贫了43户、151人。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脱贫攻坚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脱贫攻坚题目:推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成果斐然,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脱贫攻坚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脱贫攻坚现状和乡村振兴发展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脱贫攻坚成效评估,包括脱贫对象的实际情况、脱贫后的生活状况等;二是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包括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三是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和动力,包括村民对于乡村振兴的认知和期望。
为了全面了解上述情况,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调研、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脱贫户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发展需求以及对政策的评价。
同时,我们还走访了多个乡村地区,实地考察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并与村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对乡村振兴的态度和期望。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脱贫攻坚成效评估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一些脱贫户在脱贫后仍然面临着发展困难,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脱贫户存在再返贫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的帮扶和支持。
2. 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在乡村振兴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医疗事业发展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发现这些政策在各地的落实情况有所不同,一些地方政策效果明显,而一些地方政策执行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3. 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和动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村民对于乡村振兴持积极态度,他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水平,同时也期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助力脱贫攻坚调研报
告
农村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加强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农村。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重要关口,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既是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和问题相对较多的时期。
农民增收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社会治安维稳日趋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
一、我区农村社会治理现状
(一)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区委成立了以xx书记为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基层防控工作体系,加强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
目前,全区镇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建成并挂牌运行,全部村(社区)综治中心建成并挂牌运行。
通过综治中心的建设,搭建起政法综治工作新平台,基本形成了纵贯全区三级的综治中心网络体系。
搭建镇村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将社会管理服务有关内容全部纳入其中,使人民群众能够得到一站式服务。
大力推进全区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全区共划分网格11个,配置网格员805人。
其中农村网格8个,其中农村网格8个,网格员641人,城市社区网格3个,专职网格员164人。
(二)社会治安满意度不断提高。
我区建立了维护稳定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社情民意收集与研判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特殊人群管理、校园周边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严打整治不放松,上半年共立各类刑事案件xx起,破各类刑事案件x起,抓获作案成员x人,抓获各类网上在逃人员x人。
深入开展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成功破获跨区域系列盗窃电缆案x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x人。
立各类经济案件x起,打击处理x人。
破获各类涉毒案件x起,缴获毒品x克,打击处理吸毒人员x人。
受理查处治安案件x起,打击处理x人,其中行政拘留x人。
对“黄赌毒”、“食药环”等治安突出问题全力打击整治,共查处涉黄涉赌案件41起,打击处理137人。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二、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家出台了种粮直补、农村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盲目的曲解法律法规,导致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等上访问题突出。
从信访局提供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我区涉及农村各类上访件x件,其中涉及宅基地纠纷x件,土地承包x件,土地流转x件,退耕还林、林权问题x件,扶贫领域纠纷x件,农资补贴x件,水利纠纷x件,
其他68件,这些都充分说明目前我区农村地区仍然是信访的重灾区,农民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基层治理力量薄弱。
基层一线警力不足,从政法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全区各基层派出所平均只有5个正式干警,像x、x、x派出所正式民警才只有3个、各镇、街道司法所都是1个人,不利于执法办案,也对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带来严峻考验。
(三)特殊人群管理难度较大。
来x打工的外来人员,有少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所不固定,管理起来难度较大。
我区目前有x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虽然都落实了监护人责任,但是个别农村的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家庭困难得不到有效治疗,流散在社会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农村地区相比较城区,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的人力、财力、物力上投入较少,视频探头少、投入警力少,再加上“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及儿童自我防范能力较弱,财产和人身安全易受侵害。
从公安系统掌握的情况来看,截止9月底,我区城区治安案件发案x起,乡镇发案x起。
其中侵犯人身、财产权利案件城区x件,乡镇x件;妨害公共安全案件城区x件,乡镇x件;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城区x件,乡镇x件;扰乱公共秩序案件城区x件,乡镇x件。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乡镇相对于城区治安案件发案率较高,这和城乡视频探头数量、治安巡防力量强弱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五)农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和能力还不够高。
我区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 特别是很多年轻有文化的人才流失更大,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以及其他弱势群体,这些人参与村级社会事务管理、社会
公共服务以及维护村集体利益的意愿相对淡漠 ,常常抱有“各自打扫门
前雪”“事不关己”的心态,主要精力基本上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对村
集体这个大家庭事务关注度不高, 社会治理主体相对弱化。
三、意见建议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既可能是稳定的根源,也可能是不稳定的根源。
因此,必须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一)深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基层社会治理的推进和创新,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
基层社会治理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
所以必须首先把在基层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放在首要的核心位置。
基础环节就是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成果的取得和整个农村面貌的改善,都要靠基层党组织来领导。
农村社会治理成效明显与否,取决于当地党组织尤其是书记的综合素质和影响力。
一名优秀的村书记,可以带动一个高效的基层党组织,进而引领整个村级自治工作走向良性运行。
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关键,而关键中的关键又是村书记的作用。
无论是从当地推选任命还是上级组织下派,前提都是要能够找到一个切实为村民着想为村民办事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人来担任村书记。
还要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为农村未来的发展储备中坚力量,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和引导,
让更多年轻人尤其是青年人加入党组织。
(二)提高农民法治意识。
提高农民法治意识,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
农村社会的法治氛围较城市有很大差距,群众没有形成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用法治方式解决的思维习惯,甚至一些干部也没有以法治思维开展工作的自觉,再加上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相对较低。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农民法治意识,采取什么样的最贴近农村现实的宣传教育方式就特别重要。
可以引导村干部有侧重地利用农村文化广场等平台,适当加入一些以法治宣传为主要内容的节目类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故事情节,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这样既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又可以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逐步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从而使群众逐步形成遇事找法的行为习惯。
(三)扶贫坚持“志智双扶”。
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基层社会治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到了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我们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已经不再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而是十九大报告中说的“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问题,在脱贫攻坚阶段,怎样在思想上改变贫困状态是一个难题。
所以必须把思想引导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治贫先治懒,扶贫先扶志。
要努力让贫困群众思想认识到位、心态积极、主动作为,从贫困走向富裕,不仅仅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实现自立、自强。
必须要引导农民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尤其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摒除陈规陋习,让积极向上的内在精神力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药,这样的农村也才能有更长久的发展动力。
(四)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健全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整合
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室、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现有场地、设施和资源,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五)着力打造农村治理网格化信息平台。
一是实现社会治理四级联动,在城区所有社区和有条件的村全面推行网格化建设,充分运用和发挥综合治理信息平台的作用,逐步实现服务管理农民群众事项达到“小组—社区(村) —镇(街道) —区级”四级互动响应。
二是强化网格员责任意识。
以“动态采集信息、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问题、协助解决问题”为基本原则,健全完善网格员职责、考评办法、业务技能培训等体制机制,避免网格工作“一张皮”现象,确保网格工作规范高效。
三是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
将公安、消防、信访、卫生、计生和水、电、气等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系统、行业工作力量进行有效整合,以网格为基本单元,所有工作自觉进网格,所有服务管理居民群众事项“一盘棋”。
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的良好格局。
(六)提高农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号召村组热心公益活动的人员,组建治安巡防队伍、政策法规宣传队伍、“红袖章”志愿队伍等,最大限度凝聚和发挥农民群众力量,使其积极有序地参与农村社会治理。
二是积极拓展农民利益表达渠道。
随着农民利益日益多元化,要充分构建多层面的农民与政府的沟通渠道,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的正当诉求,化解农村基层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治理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