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标准
![刑事案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e344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c.png)
刑事案件标准
刑事案件标准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哪些案件应当依法立案侦查的标准。
具体而言,刑事案件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事实的明确性:公安机关对于犯罪事实必须要有明确、可信的证据。
只有当犯罪事实相对清晰,能够满足法定的犯罪要素,才能够认定为刑事案件。
2. 社会危害程度:刑事案件通常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即案件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等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威胁。
3. 法律应用的可行性:刑事案件标准还包括对于法律适用的可行性要求。
即案件是否能够依法起诉、定罪、量刑等,是否能够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公信力。
4. 受害人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更倾向于对涉及重大损害或大规模影响的案件给予重点关注和立案侦查。
总的来说,刑事案件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包括案件本身的事实情况、社会危害程度、法律适用可行性以及受害人的重要性等因素。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刑事案件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使执法机关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决定是否需要立案侦查。
刑事立案的标准
![刑事立案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63c6a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3.png)
刑事立案的标准刑事立案是指公安机关接到案件后,依法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的程序。
刑事立案的标准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也是保障法律公正的重要环节。
刑事立案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刑事立案的第一个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这意味着案件发生的犯罪事实应当是清楚的,公安机关必须具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只有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二、构成犯罪的法定要件。
刑事立案的第二个标准是构成犯罪的法定要件。
这意味着被告人的行为必须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法定要件,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要件。
只有在案件符合构成犯罪的法定要件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三、社会危害性。
刑事立案的第三个标准是案件的社会危害性。
这意味着案件的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
只有在案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四、符合立案条件。
刑事立案的第四个标准是案件符合立案条件。
这意味着案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包括案件的管辖权、诉讼时效等条件。
只有在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综上所述,刑事立案的标准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程序,公安机关在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合法。
只有在案件符合以上标准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这对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公安机关立案标准
![公安机关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7339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3.png)
公安机关立案标准一、案件受理范围。
公安机关立案标准首先要明确案件受理的范围。
一般来说,公安机关受理的案件范围包括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行政案件等。
刑事案件是指触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治安案件是指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行政案件是指违反行政法规、规章和规定的行为。
在受理案件时,公安机关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案件性质,确定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二、受案条件。
公安机关在受理案件时,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查案件的受案条件。
主要包括: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2.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3.案件符合立案条件。
三、立案侦查标准。
公安机关在受理案件后,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立案侦查标准。
主要包括:1.依法确定案件的立案侦查主体;2.搜集、固定、检验、鉴定证据;3.依法传唤、询问、讯问犯罪嫌疑人和证人;4.依法进行勘验、检查;5.其他侦查活动。
四、案件立案程序。
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
主要包括:1.接受报案;2.立案登记;3.审查受案条件;4.批准立案;5.立案侦查;6.移送审查起诉。
五、案件受理的原则。
公安机关在受理案件时,要遵循一些原则,确保案件的受理和办理合法、公正、及时。
主要包括:1.依法受理;2.权责统一;3.案件分工;4.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5.保密原则。
在公安机关工作中,严格执行立案标准,对于保障社会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立案标准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案件的受理和办理合法、公正、及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因此,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立案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确保案件的受理和办理符合法律规定,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公安局立案标准
![公安局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4bb8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d.png)
公安局立案标准
首先,公安局立案标准适用范围涉及到各类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受理范围。
对于刑事案件,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已经确定或者初步确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
而对于治安案件,一般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案件,如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盗窃等。
在适用范围上,公安局立案标准要求对各类案件进行严格的依法受理,不得擅自放任或者随意立案。
其次,公安局立案的条件和程序是指在受理案件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案件
进行审查和立案。
在审查案件时,公安机关要求充分收集、调查和审查案件的证据,确保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并依法开展侦查工作。
在立案程序上,公安机关要求依法程序,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案件进行立案和登记,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程序的合规性。
最后,公安局立案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是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公安机关依法严格执行立案标准,能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公安机关严格执行立案标准,也能够提高办案效率,减少办案成本,提升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总之,公安局立案标准是公安机关依法受理案件的重要依据,对于维护社会的
稳定和安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安机关应当严格依法执行立案标准,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程序的合规性,提高办案效率,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报警立案标准
![报警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8a9fb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e.png)
报警立案标准报警立案是指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认定案情符合立案条件,依法受理并立案侦查的程序。
报警立案标准是公安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案件受理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判断和确认的依据。
下面将从不同情况下的报警立案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刑事案件。
1. 犯罪事实清楚。
对于刑事案件来说,犯罪事实必须是清楚的。
即公安机关需要通过报案人提供的证据和证言,能够明确掌握犯罪嫌疑人的违法事实和犯罪行为,确保案件的证据充分、确凿。
2. 具备立案条件。
在受理刑事案件时,公安机关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认案件是否具备立案条件。
比如,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属于公诉案件等。
3. 保护报案人合法权益。
在受理刑事案件时,公安机关需要确保报案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保密报案人的个人信息,避免报案人受到不必要的骚扰和伤害。
二、治安案件。
1. 具备违法事实。
对于治安案件来说,报案人需要提供明确的违法事实和证据,公安机关需要对案件的违法行为进行确认,确保案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情节严重。
公安机关在受理治安案件时,需要根据案件的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是否需要立案侦查。
比如,是否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影响,是否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等。
3. 维护社会秩序。
在受理治安案件时,公安机关需要考虑案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否需要及时介入调查,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三、其他案件。
除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外,公安机关还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他类型的案件进行受理和立案。
比如,交通事故、群众求助等。
总之,报警立案标准是公安机关对案件受理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判断和确认的依据。
公安机关在受理案件时,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认真审查和核实,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常见的刑事案件法律咨询(2篇)
![常见的刑事案件法律咨询(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97b6a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4.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对刑事案件的了解和咨询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刑事案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为您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帮助您了解刑事案件的相关法律知识。
二、常见刑事案件法律咨询解答1.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 刑事案件的起诉标准是什么?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3. 刑事案件如何进行辩护?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提出辩护意见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有权申请辩护人。
4. 刑事案件判决后,当事人如何上诉?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对裁定的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5. 刑事案件判决后,当事人如何申诉?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人民法院应当对申诉进行审查,对确有错误的,应当依法再审。
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6b97d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45.png)
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案标准
公安机关是我国打击违法犯罪⾏为的主要机关,公安机关对⼤部分刑事案件是有管辖权的,公民发现有违法犯罪⾏为的,可以到公安机关进⾏举报,那么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的⽴案标准?下⾯由店铺⼩编为您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案标准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发现案件有犯罪事实的,并且案件归⾃⼰管辖的,可以对案件进⾏⽴案侦查。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百七⼗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批准,予以⽴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批准,不予⽴案。
对有控告⼈的案件,决定不予⽴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案通知书,并在三⽇以内送达控告⼈。
以上知识就是⼩编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问题进⾏的解答,如果您的情况⽐较复杂,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重大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重大刑事案件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9c8f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9.png)
重大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重大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指公安机关对于犯罪案件是否立案侦查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对于重大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案件的侦办工作合法、公正、及时进行。
首先,重大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包括案件的性质和情节。
案件的性质主要指案件所涉及的犯罪类型,如杀人、抢劫、贩毒等,而案件的情节则包括案件的严重程度、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
只有当案件性质严重,情节恶劣,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时,才符合重大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其次,重大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还包括证据的充分性和确凿性。
公安机关在立案前必须对案件的证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审查,确保案件证据充分、确凿,有力地证明犯罪事实,这是立案的重要前提。
另外,重大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还涉及到社会影响和舆论关注度。
如果一起犯罪案件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舆论热议,那么这也将成为立案的考量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重大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还包括案件的破案难度和侦破可能性。
如果一起案件的侦破难度较大,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侦破可能性,公安机关也会对此进行考量,决定是否立案侦查。
总的来说,重大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需要公安机关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证据、社会影响、破案难度等多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案件的侦办工作合法、公正、及时进行,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司法公正。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21cfd13bcd126fff7050bc1.png)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危害公共安全案:第一条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后,首先会想到报警。
公安机关会根据掌握的材料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当刑事案件来办,有些是属于普通治安案件的。
那么▲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一篇“规定”的内容来具体做个了解。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危害公共安全案第一条[失火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本条和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案(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五十克以上,或者饵料二千克以上的;(四)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造成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五)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六)造成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丢失、被盗、被抢或者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七)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ebf6bcc77da26925c5b035.png)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一)盗窃案个人盗窃数额达到1000元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入室盗窃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均立为刑事案件;惯犯作案或一个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数额标准但情节或者后果比较严重的,也立为刑事案件。
(二)抢劫案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均立为刑事案件。
(三)诈骗案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
(四)敲诈勒索案以恐吓、威胁的方法,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均立为刑事案件。
(五)侵占案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或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在5000元以上,拒不退还的,立为刑事案件。
(六)抢夺案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在500元以上的。
(七)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
(八)伪造、贩运货币案伪造货币总面值在500元以上或币量50张以上,贩运伪造的货币总面值在1000元以上的或币量在100张以上的。
(九)非法买卖外汇案1、非法买卖外汇二十万美元以上的;2、违法所得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十) 骗购外汇案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十一) 扰乱社会秩序案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影响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正常进行的;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闹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以暴力抗拒、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
(十二) 强迫妇女卖淫案以暴力、胁迫、恐吓等手段强迫妇女卖淫的。
(十三) 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以牟利为目的,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的。
(十四) 利用迷信骗财害人案利用迷信手段,一次骗取他人钱财、物品(折款)二百元以上的,或猥亵妇女致人伤残的。
(十五)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案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的;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象带等音像制品;向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利用淫秽物品传播犯罪方法的;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
刑事立案追诉标准
![刑事立案追诉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424e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4.png)
刑事立案追诉标准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是指公安机关立案追诉的条件和要求,是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要求案件具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公安机关在立案追诉时,必须要有一定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不能凭空猜测或主观臆断。
只有在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情况下,才能依法立案追诉,否则将会影响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
其次,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要求案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公安机关在立案追诉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对于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案件,应当依法立即立案追诉,不能因为个别原因而放任不管。
只有及时依法打击和处理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犯罪行为,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再次,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要求案件具有一定的违法性质。
公安机关在立案追诉时,需要明确犯罪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法律依据和依法程序,不能随意滥用职权或违法操作。
只有在依法程序下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立案追诉,才能保障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
最后,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要求案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公安机关在立案追诉时,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不能只顾一时私利而忽视了整体大局。
只有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进行立案追诉,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总之,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是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公安机关在立案追诉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要求,不能随意滥用职权或违法操作,只有做到依法公正、公平合理,才能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规定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da1bc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5.png)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规定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指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的条件和程序的规定。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司法机关对案件受理的必备条件,也是确保司法公正和保护人权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就刑事案件立案标准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包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应当追诉等条件。
犯罪事实清楚是指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清楚明确,不能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
证据确凿是指对犯罪事实的证据必须具有充分的证明力,不能存在证据不足的情况。
依法应当追诉是指犯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追诉条件,不能存在不符合追诉条件的情况。
其次,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还包括依法应当追诉的犯罪行为种类和数额。
依法应当追诉的犯罪行为种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犯罪行为必须依法追诉,不能存在不依法追诉的情况。
犯罪行为数额是指犯罪行为的数额必须达到法定标准,不能存在不达标的情况。
再次,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还包括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社会危害后果。
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不能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社会危害后果是指犯罪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不能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最后,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还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必要性是指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必要性标准,不能存在不必要的情况。
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合法性是指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性标准,不能存在不合法的情况。
总之,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司法机关对案件受理的必备条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性。
只有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希望各级司法机关能够严格按照刑事案件立案标准规定办案,做到公正、公平、合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标准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e81d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b.png)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之一是依法履行刑事执法职能,对犯罪行为进行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标准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对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明确的立案标准是保障公安机关依法行使执法权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一、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的首要条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即公安机关在接到犯罪案件报警或发现犯罪线索后,必须经过调查核实,确保犯罪事实清楚,掌握确凿的证据。
只有在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依法立案侦查。
二、犯罪行为触犯刑法规定。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犯罪行为触犯刑法规定。
即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须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才能依法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在对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时,必须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进行认真分析,确保其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三、社会危害性。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的又一个重要考量是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即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
公安机关在对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时,必须对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准确评估,确保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法律适用。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的最后条件是法律适用。
即在对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时,公安机关必须依法适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依法办案、公正执法。
只有在依法适用法律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侦查。
综上所述,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立案侦查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犯罪行为触犯刑法规定,社会危害性以及法律适用。
公安机关在依法履行刑事执法职能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立案标准,确保依法办案、公正执法,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f15d3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b.png)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指公安机关根据一定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在初步查明案件事实、证据足以支撑立案的基础上,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的标准。
下面将从事实、证据、行为特征等方面介绍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第一,案件事实足够清楚。
立案前,公安机关应对案件进行初步调查,查清案件的基本事实,包括犯罪嫌疑人身份、受害人身份、犯罪时间、地点、手段等。
只有在对案件事实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立案。
第二,证据足够充分。
在立案前,公安机关需要收集足够的证据,对案件进行证据查证,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
证据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视频监控等。
如果证据不足以支撑立案,公安机关就不应该立案。
第三,犯罪行为符合刑事法律规定。
刑事案件立案必须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进行评估。
犯罪行为必须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例如对人身、财产权益的侵犯、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等。
如果犯罪行为不符合刑法规定,公安机关就不能立案。
第四,行为特征与已破案件相符。
刑事案件在立案前需要与已破案件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相同或相似的行为特征。
如果存在行为特征相似的情况,公安机关就可以立案。
这样可以加强对该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同时提高办案效率和准确率。
以上是刑事案件立案的标准,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必须遵循这些标准,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公安机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判断,灵活运用刑事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方便的法律知识(2篇)
![刑事案件方便的法律知识(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14645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0.png)
第1篇一、什么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违反刑法规定,侵犯国家、社会、集体或者个人合法权益,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刑事案件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两种。
二、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1. 公诉案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
2. 自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
三、刑事案件的管辖1. 公诉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 自诉案件:由犯罪地或者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四、刑事案件的侦查1. 公安机关侦查:公安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
2. 人民检察院侦查: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五、刑事案件的起诉1. 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 自诉案件:自诉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刑事案件的审判1. 第一审程序: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进行第一审。
2. 第二审程序: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 再审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七、刑事案件的执行1. 刑罚的执行:人民法院对判处刑罚的被告人,依法执行刑罚。
2. 非刑罚措施的执行:对判处非刑罚措施的被告人,依法执行非刑罚措施。
八、刑事案件的辩护1. 自行辩护: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
2. 委托辩护: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3. 指定辩护: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被告人提供辩护。
九、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1. 公诉案件: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2. 自诉案件:自诉案件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犯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3篇)
![犯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bd0fe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a.png)
第1篇一、引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规定了一系列针对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犯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环节。
二、立案1. 立案的概念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嫌疑人的自首,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活动。
2. 立案的条件(1)有犯罪事实;(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 立案程序(1)报案、控告、举报:任何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控告、举报犯罪行为。
(2)审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进行审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
(3)决定立案: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决定立案。
三、侦查1. 侦查的概念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事实进行查明,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为起诉提供证据的活动。
2. 侦查机关(1)公安机关:负责大多数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2)人民检察院:负责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3)国家安全机关:负责国家安全案件的侦查工作。
3. 侦查程序(1)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了解案件情况,获取口供。
(2)勘验、检查:侦查机关对犯罪现场、尸体、物品等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
(3)调查取证:侦查机关调查取证,包括询问证人、鉴定人,提取物证、书证等。
(4)侦查终结:侦查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侦查终结。
四、起诉1. 起诉的概念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要求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的活动。
2. 起诉的条件(1)有犯罪事实;(2)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3. 起诉程序(1)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起诉。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01a10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3.png)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指在什么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依法立案侦查并开展刑事诉讼活动。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犯罪事实的初步查明:公安机关需要对犯罪事实进行初步查明,以确保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刑事诉讼的开展。
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越大,越容易构成犯罪,也越容易被立案侦查。
犯罪的主观故意:犯罪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主观故意,即犯罪人有意实施犯罪行为。
犯罪的客观事实:犯罪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事实,即犯罪人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
可行性和必要性:立案侦查必须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即公安机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确保立案侦查是必要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成功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此外,在实践中,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也会因不同的犯罪类型和情节而有所差异。
法律讲堂刑事案件(3篇)
![法律讲堂刑事案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2427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4.png)
第1篇一、引言刑事案件,是指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等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
在我国,刑事案件分为刑事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
刑事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自诉案件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本文将从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方面进行解析。
二、刑事案件的立案1. 立案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1)有犯罪事实;(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 立案程序(1)报案:被害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者单位发现犯罪事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2)受理: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三、刑事案件的侦查1. 侦查机关侦查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军队保卫部门。
2. 侦查措施(1)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2)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人员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也可以通知证人、被害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3)勘验、检查: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
(4)鉴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四、刑事案件的起诉1. 起诉机关起诉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自诉人。
2. 起诉条件(1)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自诉人提起自诉: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2008.8)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的规定,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标准如下:【目录】第一部分刑事侦查部门管辖案件(共113种)第二部分治安、消防管理部门管辖案件第三部分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案件(共76种)第四部分禁毒部门管辖案件第五部分国内安全保卫部门管辖案件(共27种)【正文】第一部分刑事侦查部门管辖案件(共113种)一、放火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情节和后果严重,致人重伤、死亡,或者损失财物1000元以上,毁损粮食、棉花500公斤以上的。
2、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致数人死亡,直接损失财物一万元以上,毁坏粮食、棉花1万斤以上,或者中断交通、造成财产巨大损失的。
3、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或针对政府机关、水厂、电厂、铁路、公路、电台、电视台以及生产、存放剧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进行放火的,在其他部位、地点对特定对象放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
涉嫌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火灾的,应予立案。
二、决水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故意决开水库、河流等堤坝,损坏公司财物,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伤亡的。
2、决水致人重伤、死亡,或者损失财物1千元以上,毁坏粮食、棉花1千斤以上的。
3、决水致死数人,直接损失财物1万元以上,毁坏粮食、棉花1万斤以上,或者中断交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
三、爆炸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情节、后果严重,致人死亡、重伤,或者损失财物千元以上,毁坏粮食等千斤以上。
2、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致数人死亡,直接损失财物万元以上,毁坏粮食等万斤以上,或者中断交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
3、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或针对党政机关、水厂、电场、铁路、公路、电台、电视台以及生产、存放剧毒、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进行爆炸的;在其他部位、地点对特定对象爆炸行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
四、投放危险物质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情节、后果严重,致人重伤、死亡,或者损失财物千元以上,毁坏粮食千斤以上。
2、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致死数人,直接损失财物万元以上,毁坏粮食万斤以上,或者中断交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对公共饮用的水源或食品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生命安全的。
五、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枪支1支以上的;2、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1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2支以上的;3、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子弹10发以上、气枪铅弹500发以上或者其他军用子弹100发以上的;4、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手榴弹1枚以上的;5、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装置的;6、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炸药、发射药、黑火药1000克以上或者烟火药3000克以上、雷管30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30米以上的;7、具有生产爆炸物品资格的单位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或者具有销售、使用爆炸物品资格的单位超过限额买卖炸药、发射药、黑火药10千克以上或者烟火药30千克以上、雷管300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300米以上的;8、多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炸药、爆炸物的;虽未达到上述最低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介绍买卖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以买卖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共犯论处。
六、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盗窃、抢夺以火药为动力的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1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2支以上的。
2、盗窃、抢用军用子弹10发以上、气枪铅弹500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100发以上的。
3、盗窃、抢夺爆炸装置的。
4、盗窃、抢夺炸药、发射药、黑火药1000克以上或者烟火药3000克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30米的。
5、虽未达到上升最低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七、盗窃、抢夺危险物质案:涉嫌盗窃、抢夺危险物质的行为,应予立案。
八、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案:涉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应予立案。
九、抢劫危险物质案:涉嫌抢劫危险物质的行为,应予立案。
十、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案:涉嫌走私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予立案。
十一、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案: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的应予立案。
十二、故意杀人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故意杀人的;“打砸抢”致人死亡的。
2、杀人致死、重伤的情节和后果严重的案件。
3、一次杀死、杀伤数人,或者杀人碎尸的,持枪杀人的。
十三、过失致人死亡案: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应予立案。
十四、故意伤害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流氓伤害他人;行凶报复致人重伤的;“打砸抢”致人伤残的。
(原则上构成轻伤以上)2、故意伤害他人造成死亡的;连续残害妇女的。
3、使外宾遭受人身伤害,或者财物损失较大的;一次杀伤数人的。
4、出于犯罪的故意,利用易燃易爆气体或能造成人身严重伤害的化学制剂(如浓硫酸、硝酸等)以及放射性物品直接造成多人致伤、致残或死亡的。
十五、过失致人重伤案: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应予立案。
十六、强奸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
2、奸淫幼女的。
3、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两人以上轮奸的。
4、持枪强奸妇女的。
5、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十七、强制猥亵、侮辱妇女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
2、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
十八、猥亵儿童案:涉嫌以性刺激、性满足为目的,猥亵儿童,情节严重的行为,应予立案。
十九、非法拘禁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本罪的除外)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的。
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
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二十、绑架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以勒索钱财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人质的。
2、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
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二十一、拐卖妇女、儿童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拐卖妇女、儿童的。
2、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3、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4、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5、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6、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7、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二十二、诬告陷害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本罪的除外)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并由本人或者指使他人向国家机关告发的。
2、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虽不是直接向国家机关告发,但采取的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
二十三、非法搜查案(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本罪的除外)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手段恶劣的。
2、非法搜查引起被搜查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造成财物严重损坏的。
3、3次以上或者对3人(户)以上进行非法搜查的。
二十四、非法侵入住宅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强行进入他人住宅,经要求或教育仍拒不退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全的。
2、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毁损、污损或搬走他人生活用品,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
3、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停尸闹事,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
4、非法强行侵入并封闭他人住宅,致使他人无法居住的。
5、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十五、破坏选举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本罪的除外)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妨害选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者选举结果不真实的。
2、以暴力破坏选举场所或者选举设备,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的。
3、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产生不真实的选举结果或者强行宣布合法选举无效、非法选举有效的。
4、聚众冲击选举场所或者故意扰乱选举会场秩序,使选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
5、在选举期间对控告、检举在选举中营私舞弊或者违法乱纪行为的公民,进行压制、打击、报复,情节严重的。
6、导致乡镇(县)级选举无法进行或者选举无效的。
7、实施破坏选举行为,取得县(市)级以上领导职务或者人大代表资格的。
二十六、重婚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本人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的。
2、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二十七、拐骗儿童案涉嫌拐骗儿童的行为,应予立案。
二十八、抢劫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
2、(1)抢劫公私财物100元以上的。
(2)犯罪分子使用药物麻醉等手段,致人昏迷伤害人身,进行抢劫的。
3、(1)抢劫公私财物1000元以上的。
(2)入户抢劫的。
(3)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4)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树额巨大的。
(7)持枪抢劫的。
(8)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9)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4、携带凶器抢夺的。
二十九、盗窃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
2、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的。
3、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其他发票数量在25份以上的。
4、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
5、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6、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7、盗窃金融机构的。
8、盗窃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10、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
三十、诈骗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
2、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3、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