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始出现“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
c , sinc
v1 v2
斯奈尔(Snell)定律:
对于水平层状介质,各层的纵波,横波 速度分别用
vp1 ,vs1 ,vpi ,vsi
表示入射波为纵波,入射角为 p1,各层纵 横波的反射角和透射角分别用pi ,si 表示,
则:
SIN( p1) SIN(s1) SIN( p2) SIN(s2) ...... SIN( pi ) SIN(si ) P
波的视速度和波长,用Va 和a 来表示。
如图:
AB 为沿着测线方向的视波长
AB
AB a
AB A BSIN ( ) a SIN ( )
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Va
a
T
V T
Va
V
SIN ( )
va:称地震波沿测线方向 的视速度。 SIN ( ) 1 Va Va 地震波沿地表传播: 90。,va v; 地震波垂直地表传播: 0。,va .
三、地震波传播的规律
1、反射和透射 当波入射到2种介质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和透射。
第一种介质 1v1
第二种介质 2v2
(波阻抗)
当 1v1 2v2 时: 地震波才会发生反射。
2.反射定律和透射定律
入射面:入射线和法线NP所确定的平面垂 直分界面叫入射面。
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面内,反射角等
㈡按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路径:直达波, 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
直达波:
由震源出发向外传播,没有遇到分界面直接 到达接收点的波叫直达波。一个纵波入射到 反射面时 ,即产生反射纵波和反射横波,也 产生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与入射波类型相 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称为同类波。改变了类 型的反射波或透射波称为转换波。入射角不 大,转换波很小,垂直入射不产生转换波。
为了反应各点的振动之间的关系,把同一 时刻各点的位移画在同一个图上 ,即描述 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曲线。
不同的质点可能有不同的振动曲线; 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波形曲线; 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 的波形曲线叫“波剖面”。
5.正弦波的几个特征: 正弦波: 如果各点的振动都是谐振动。
对于正弦波介质中各部分振动频率等于波源 频率,周期T和频率有固定值。
3.波线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一条 “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然后又 沿那条“路径”从P点向别处传播,这样的理 想路径就叫通过P点的波线,又叫射线。
几何地震学:
利用波线的概念来研究地震波的传播问题。
4.振动曲线和波形曲线 振动曲线: 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情况;
波形曲线:
㈢按波所能传播的空间范围:
体波:
纵波和横波可以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 中传播,合称为体波。
面波:
沿自由表面或分界面传播的波叫面波。其 强度随离开界面的距离加大而迅速衰减。
R 2v2 1v1 2v2 1v1
R:反射系数(由介质1入射到分界面时界 面的反射系数)。
在界面产生反射波条件:分界面两边介 质的波阻抗不相等。
如图:
在t0时刻,波源开始振动, 过了一段时间到了t0’ (t0’ > t0 ), 波源的振动可能停止了或暂时停顿了; 到了 t1 时刻,传播了一段距离。
在V0区域:波已经传播过去,振动已停止; 在V1区域:介质振动正在进行; 在V2区域:波还没有传到;
S: t1 时到波前,波是不 断前进的,波前、 波尾是相对某一时刻的波前、波尾。介质 中的任何一点都有一个波面。
v2
v1
2
1
(1)波长λ:
在一个周期内,正弦波沿着波线前进的距 离叫波长。波源每振动一次,波长前进一 个等于波长的距离λ,波源每秒振动的次数 就是频率f,波每秒前进距离是f(即波速 v)。
v f 或 TV
T
(2)视速度:
当涉及的波速和波长时,我们是沿着波的传 播方向来考虑问题。
如果不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而是沿着别的方 向来确定波速和波长时,所得结果叫做正弦
5、地震折射波:
当入射角 c 时,发生全反射,不产生滑 行波,没有透射波,滑行波传播又引起另 外的效应,由于两种介质互相密接,滑行 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反过来影响第一种介 质,并在第一种介质中激发新的波,这种 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在地震勘探中叫“折 射波”。
四、地震勘探中的常见波
在地震勘探中用炸药激发时,一声炮响之 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地震波。 ㈠按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振动方向区分为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Vp1
Vs1
Vp2
Vs2
Vpi
Vsi
P:射线系数
3、费马(Fermat)原理:
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满足所用时间为 最短的条件。
4、惠更斯(Huyaens)原理:
介质中波所传到的各点,都可以看成新的波源 叫子波源,可以认为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向发 出微弱的波,叫Hale Waihona Puke Baidu波。子波是以所在点处的波 速传播的。利用惠更斯原理导出反射定律。
于入射角,
1
' 1
透射定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
而且:
s in 1 sin 2
v1 v2
v1
s in 1
v2
sin 2
va
表示:沿着界面,波在两种介质中传播 的视速度是相等的。 全反射:
v2 v1 2 1;
当1 到一定程度,但还未到90。时,2 已增大 到 90。,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 “滑行”,出现“全反射”现象。
一、地震波是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波动: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二、波的几个特征 1. 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波有一定的速率。 波的频率等于震源的频率。
2. 波前、波后和波面
波前:
介质中某一时刻刚刚开始振动的各点组 成的面叫波前。
波面:
介质中同时开始振动的各质点所组成的 曲面叫波面。
波后: 介质中某一时刻刚刚停止振动的各点组 成的面叫波后。
炸药爆炸以猛烈的膨胀作用为主,造成岩 石的膨胀和压缩,这种形变使质点振动方 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产生纵波;
又由于实际的爆炸作用不具有球形的对称 性,以及实际的地层不是均匀介质,也会 产生使质点沿着与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振 动,即形成横波。
同一次爆炸产生的纵波比横波强的多,在 同一介质中 v纵 v横 ,在地震勘探中,主 要用纵波。
波阻抗界面才是反射界面,速度界面不 一定是反射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