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期报告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创新研究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

中期报告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是一个社会开放系统,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运转,德育三结合教育体系构建虽初有一定成效,但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家庭某些负面影响的矛盾严重制约其发展,社会诸多部门联合成立的活动机构,也仅仅停留在纸上或重大活动的表面上,并未深入孩子们心中,缺乏活力与协调,难以形成德育的合力。因此,目前国内与此有关的课题正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本课题主要探究的是:当前形势下,重点是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育人途径通过互动和整合,建立学生成长跟踪与信息共享机制,形成一个有活力的、走进儿童世界的、整体的、有机联系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提高德育实效性。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原来的小学品德课程零散、单一且不成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小学品德教学则说教化、模式化、形式化严重,只注重课堂教学活动及校内教育活动。通过研究,将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一体化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建立突出生活性、实践性、体验性的方法体系,强化学生的认知和感悟,强化学生情感在品德养成中的意义与

价值,从而形成以体验感悟和情感为核心的新型方法体系;打破一般,突破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立足于实际,研究建立起以儿童品德和行为表现评价为主要导向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从实践层面通过课程优化整合,探索建立小学品德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以儿童实践体验活动为主,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系的教学活动方法体系。将会获得重要的实践案例和经验。这将为当前学校层面的小学品德课程开发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指导,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小学品德课程的一体化问题,建立以国家品德课程为基础的系统化、结构化、高效的创新型小学品德课程体系;解决教条化、条块化问题,建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符合儿童发展规律,体现主体活动化的小学品德方法体系;解决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评价单一的问题,建立服务于新型品德课程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实践,教师在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将有很大改变。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新的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体系的核心和灵魂,用来指导整个课程体系建

设和研究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所谓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

体系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学校德

育与家庭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三者相互合作,共同构建整体的德育

网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

生的健康发展。

四、研究目标

开发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充实德育内容,构建切实有效的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活动网络,充分有效地发挥家校互动联系的德育功能。

五、研究内容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要解决以下问题:

1.当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现状分析;

2.品德课程教学与学校其他德育专题活动及内容优化整合的研究;

3.品德课程教学与家庭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及策略研究;

4.品德课程教学与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及策略研究。

六、研究假设

通过研究本课题将解决原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不成体系的教育现状,建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适合学生发展为本、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基础、以其他专题教育活动为补充的校本化品德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体系。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科学合理的调动教师工作的自主性,优化品德课程管理,实现品德课堂的实效性,真正落实德育教育目标。

七、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在家庭教育方面,学校要不断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体制,广泛普及家庭教育,扎实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举办形式多样的

家长培训,有力地推动学校、社会、家庭“三教结合”。

在社会教育方面,积极与县关工委和县妇联合作,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社区活动,以“红领巾心系中国梦”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德育工作阵地,将德育工作辐射到社区,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在社学校教育方面,针对当前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如,德育活动表面“一阵风”,内容“浅而空”,品德课程与德育活动“两张皮”、家校合作等问题,我们群策群力,协作研究,不断破解这些工作难题。努力构建开放融合的“大品德”立体课程体系,积极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德育实效性。

八、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有关成功教育、情感教育、赏识教育等有关的教育文献资料的学习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和全校教师的理论修养,同时得到经验借鉴。

2.调查法通过调查,掌握学生资料,及时设置阶梯目标,及时制定教育策略,进行疏导。

3.个案法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重点教育研究,对转差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师个人案例也进行分析解剖。

4.比较法对各类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力求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方法。

九、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规范活动形成特色(2014年4月------2015年5月)

成立家校互动领导小组,完善家校教育互动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家校互动各项制度,建立家校互动资源信息库。建立开放性学校,引领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直接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以问卷调查、随访、现场观摩等形式,增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精心设计合作活动方案,以家庭配合学校教育方案为主,由学校给家庭提供某种程度的整体服务和经验。创建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开展家校互访、互动热线、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及评优创先活动,使家长成为系列活动的积极支持者、学习者、参与者,并投入一定的精力、时间来督促、协助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关心自己孩子的进步情况,关注学校发展,为孩子提高教育质量献计献策。

第二阶段:构建模式形成体系(2015年5月------2016年5月)

在向各个家庭普及教育学知识、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吸引家长自觉主动参加学校各种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与家庭建立更加经常、密切、具体的合作。进一步搭建学生、家长、学校互动式教育平台。充分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引导社区参加学校教育,引领学生、家长走向社会,以社区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基地等教育活动场所为依托,扩大德育教育资源,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