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设计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9945f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5.png)
办公楼安全疏散设计一、设置足够且标准化的安全出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0.17该条规定,建筑物的紧急出口是指用于安全疏散人员的楼梯、室外楼梯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凡是房间的疏散门、楼梯、直通室外地面的门都可视作安全出口。
1.1房间疏散门的设计办公建筑中当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可设置1个疏散门,当房间位于走道尽端,房间内任何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15.0m、可设置1个疏散门,其它情况的房间疏散门不少于两个,且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见图1。
图1 房间疏散门的设计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其不得大于规范中规定的从两侧疏散门或行李通道末端到紧急出口的最大距离(一二级为22m)。
否则应增设安全出口。
1.2室外直接疏散门的设计公共建筑内紧急出口或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一般情况下每个防火分区均须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但当建筑规模较小时可根据面积、层数、疏散人数、楼层所处位置等因素设置一个安全出口,规范规定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1.3疏散楼梯数量一二级办公建筑应当满足:层数在三层及三层以下、每层最大建筑面积500m2、二楼和三楼的总人数不得超过100人时,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
二、严格控制安全疏散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是指从房间门到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的最大距离;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要保证疏散距离,首先应合理确定楼梯间及安全出口的位置。
低多层办公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时为40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为22m。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f29a0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8.png)
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办公建筑是一种人口密集的建筑类型,每天有大量的人员进出,因此,疏散设计必须兼顾人员安全和疏散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办公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安全疏散设计原则1.人员安全优先原则。
疏散设计的目的是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人员安全优先原则,尽一切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2.疏散通道直接安全原则。
在设计疏散通道时,应考虑通道的路线、长度、宽度、疏散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确保通道畅通无阻,疏散能力符合建筑人口密度和最大疏散时间的要求。
3.多样化的疏散方式原则。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在设计中应保证多样化的疏散方式,如隔离疏散通道、紧急楼梯、应急出口等。
4.自救互救原则。
办公建筑内部人员应当自觉遵循自救原则,利用办公室内的消防设备和工具进行初步灭火,然后寻找适当的疏散通道逃离建筑。
同时,应鼓励员工之间进行互救,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安全。
二、疏散通道和出口设计1.疏散通道和出口的数量。
办公建筑内疏散通道和出口的数量应该根据人员密度和建筑面积自行设定。
在一般情况下,办公楼内每隔50米至少设置一个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所有的通道和出口都应保持清晰的标识和灯光设施。
2.疏散通道的宽度和长度。
为了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无阻,办公建筑内的疏散通道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主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5米,辅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米;主通道长度应该不超过30米,辅通道长度应该不超过20米。
3.疏散通道和出口的位置。
疏散通道和出口应该设在容易被人员发现和使用的地方,如室外、大厅、走廊等,通道上不得设置行李、货物等阻碍物,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三、消防设施和标志的设置1.警报器和灭火器的设置。
办公建筑内应当设置有自动火灾报警器和手提式灭火器,各楼层之间应当具备相应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疏散时能保持空气新鲜。
2.求救电话的设置。
在办公楼的多个位置设置紧急求救电话,应当具有简单易懂的标识,便于人员找到并进行紧急求助。
安全疏散通道的规划和设计
![安全疏散通道的规划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d17c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4.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规划和设计在现代社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疏散通道作为安全保障的重要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通道的规划和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一、对疏散通道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会去考虑疏散通道的问题,但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的疏散通道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例如,当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疏散通道来逃生。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安全的疏散通道必须要被充分考虑,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疏散通道的规划与设计1.合理的布局在建筑中,疏散通道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合进行规划。
例如在宾馆、酒店、公寓等建筑中,需要规划单独的疏散通道,使人们在紧急时刻可以快速逃生。
而在剧院、体育馆等场馆,需要保证观众在疏散时不会发生拥挤,需要合理的观众分流和疏散通道规划。
2.适当的容量疏散通道的容量也需要充分考虑,必须保证足够的容量来满足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需求。
容量不足可能会导致拥挤,从而影响逃生效率并增加人员伤亡。
3.合理的设计疏散通道的设计必须要考虑人的自然行为和心理反应,需要利用人们的惯性和直觉,制定具有逃生效果的设计。
适当的灯光和标志,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找到疏散通道;设计人行道道路宽度和步长,可以有效排除拥挤和流动迅速等问题。
三、疏散通道的注意事项1.保证通畅性疏散通道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通畅,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逃生。
因此,在设计疏散通道时,通畅性必须要被充分考虑,并协调与其他设施的布置,为人们提供良好的逃生条件。
2.具有隔烟功能在火灾等紧急场合中,烟雾会占据整个室内空间,并对人们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必须具有隔烟功能,通过空气清新装置和排烟装置等措施,将烟雾排出室外,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逃生通道。
3.防盗和防水为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性,设计中应该考虑加强防盗和防水措施,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因为人们逃生而导致财产损失或其他安全问题的发生。
安全疏散距离设计
![安全疏散距离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07877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9.png)
安全疏散距离设计安全疏散距离设计是指建筑物内最远处到外部出口或楼梯最大允许距离的设计,这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用途,安全疏散距离的设计标准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疏散距离设计标准: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自室内最远点至门洞的距离的1.2倍。
楼梯间门至楼梯间内最远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医院病房部分的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医院病房部分24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30m,其他40m。
对于高层和地下建筑,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学校、其他22m;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对于非高层建筑(一、二级耐火、封闭楼梯间):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学校、其他22m。
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即20m~22m。
对于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注:1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其安全性能有所提高,所以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表的规定增加25%。
2 敞开式外廊通风、采光、降温等方面情况较好,对安全疏散有利,所以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上表的规定增加5m。
即,对于一座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且符合设置敞开式外廊或敞开楼梯间的要求时,其疏散距离是先增加25%后,再进行增减。
建筑防火设计第5章 安全疏散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第5章 安全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889949fc4ffe473268ab3c.png)
2)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房间面积不超过60㎡ 时,允许设一个门,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位于走道尽端, 面积在75㎡以内的房间,规定当门的宽度不小于1.4m时,允许设一 个门,这可以使2~3股人流疏散出来。
旅馆、展览楼、教学楼
其他
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 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安全出 位于袋型走道两 口之间的房间 侧或尽端的房间
24
12
30
15
30
15
40
20
3.2.3 工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
厂房安全疏散距离(m)
表5-5
生产类别 耐火等级
甲 一、二级
乙 一、二级
一、二级 丙
三级
一、二级
求:平坡地时,B1=? 阶梯地时,B2=?
解:
N
100
B1
=
A1
•t
b
=
×0.55 43 ×2
=
பைடு நூலகம்
0.64 m
取0.65m
N
100
B2
=
A2
•t
b
=
×0.55 37 ×2
=
0.74m
取0.75m
答:三级建筑的百人宽度指标,平坡地时为0.65m,阶梯地时为 0.75m。
1.1.1 普通建筑安全出口宽度
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
注:1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m; 2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3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 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
消防安全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计要点
![消防安全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8407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6.png)
消防安全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计要点消防安全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计是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地撤离建筑物的关键。
以下是消防安全建筑物疏散设计的主要要点:1. 合理规划疏散路线消防安全建筑物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疏散路线。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疏散路径的合理设定:确定主干疏散路径,使人员可以快速到达最近的疏散出口;- 选择适当的疏散出口位置:出口应分布均匀,从各个区域都能快速到达;- 疏散楼梯的设置:楼梯设计要符合规范要求,数量充足,宽度适宜,且与火灾风险区域之间距离合理。
2. 提供适当的安全疏散设施为了确保疏散过程顺利进行,消防安全建筑物需要提供适当的安全疏散设施。
包括:- 疏散通道:通道应足够宽敞,无障碍物阻挡,方便人员快速通过;- 紧急广播系统:设立紧急广播系统,能够及时向人员传递疏散指示和相关信息;- 疏散标识:明确的疏散标识应当被正确地安装在消防安全建筑物内,以便人员能够方便地辨识和遵循;- 应急照明:特别是在火灾发生时,照明设施要能够提供足够明亮的光线,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疏散通道;- 疏散出口指示灯:出口指示灯应在紧急情况下自动点亮,并且明显可见。
3. 疏散设施的维护管理为了确保消防安全建筑物的疏散设施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 定期检查和测试疏散设施: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标识清晰可见,紧急广播系统可用等;- 常规维护设备:包括对照明设施、疏散出口指示灯等设备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消防演习和培训: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和疏散培训,以提高人员疏散的应急能力。
4. 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在设计消防安全建筑物的安全疏散时,还需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比如老年人、残疾人等。
- 提供无障碍通道:确保无障碍通道开放,为残疾人提供足够的空间;- 安全庇护场所: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特定的安全庇护场所,保护特殊人群的安全。
综上所述,消防安全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计是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序地撤离建筑物的关键。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和布置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和布置消防安全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d7bbd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4.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和布置消防安全常识大全安全疏散通道对于保障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至关重要。
正确的设计和布置安全疏散通道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并提高逃生效率。
本文将介绍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原则、布置要点以及消防安全常识,以供参考。
一、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安全疏散通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 合理路径选择:安全疏散通道应该为人员提供最短、最直接的逃生路径。
路径应尽量避免楼梯、斜坡等不利于疏散的因素,为人员提供稳定、顺畅的逃生通道。
2. 宽度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人员的数量来决定。
一般来说,每100人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米,而且通道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疏散设计人数要求进行适当的扩大。
3. 紧急照明:安全疏散通道应安装适当的紧急照明设备,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看到疏散通道的路径。
照明设备应该能够正常工作,即便停电情况下,也应有备用电源供应。
4. 防止堵塞:安全疏散通道应设计成无障碍的通道,避免堆放杂物、摆放家具等物品堵塞通道。
设计中应注意设置防止堵塞的措施,如合理的通道宽度、自动门等。
二、安全疏散通道的布置要点在布置安全疏散通道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疏散标识:在疏散通道的入口和沿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包括指示疏散方向的标示箭头、疏散通道的编号等。
这些标识应清晰可见,并经常进行维护和更换。
2. 疏散指示灯:在安全疏散通道入口处设置疏散指示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指引人员找到疏散通道。
指示灯应具备高亮度、可见性强的特点,并提供独立电源供应。
3. 门的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的门应设计为易于打开的门,能够满足大量人员疏散的需求。
门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且门上不应有锁具或其他障碍物。
4. 疏散演练:定期进行疏散演练,让人员了解疏散通道的使用方法和路径,并提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意识和逃生反应能力。
三、消防安全常识大全除了正确设计和布置安全疏散通道外,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消防安全常识。
安全疏散设施设计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设施设计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855cc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f.png)
安全疏散设施设计设置要求安全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施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走道、消防电梯、事故广播、防排烟设施、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等。
一、安全出口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为了减少损失,需要把建筑物内的人员和物资尽快撤到安全区域,这就是火灾时的安全疏散,凡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的门、楼梯、走道等都称为安全出口。
如建筑物的外门;着火楼层梯间的门;防火墙上所设的防火门;经过走道或楼梯能通向室外的门等,都是安全出口。
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防护挑檐。
(一)安全出口布置的原则布置安全出口要遵照“双向疏散”的原则,即建筑物内常有人员停留在任意地点,均宜保持有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使疏散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二)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数量的多少,对保证人身安全和物资疏散极为重要。
但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不是设得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得少于两个。
不过于人员较少或面积较小的防火分区,以及消防队能从外部进行扑救的范围,由于其失火率相对较低,疏散与扑救较为便利,因此也可以适当放宽,不完全强调设两个安全出口,具体规定如下:1、公共建筑或厂房、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剧院、礼堂、电影院、体育馆的观众厅及候车室、商场、展览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则必须根据容纳的人数确定,且在开放时能保证使用。
2、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而且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凡符合下列情况的,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1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者;乙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1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者;丙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2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者;丁、戊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4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者;(2)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面积不超过50 m2,且人数不超过10人者;(3)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 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者;(4)塔式住宅,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不超过6户,建筑面积不超过400 m2者;十层至十八层,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500 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的;(5)仓库的占地面积不超过300 m2者;库房的地下室、半下室面积不超过l00 m2者。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015c4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e.png)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在建筑物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而在安全中,疏散设计更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以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1. 规范要求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规范要求是指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1.1 法规遵循建筑物疏散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如《建筑法》、《消防法》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建筑物在设计、建设和使用中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疏散通道宽度、疏散出口设置等。
1.2 人员密度考虑建筑物的疏散设计应根据人员密度进行合理布局。
公共场所和高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和出口,确保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1.3 疏散设施设置建筑物的疏散设施包括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应急广播等,必须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设置。
疏散指示标识应清晰可见,应急照明应能在停电时提供充足的照明,应急广播系统应能够迅速传达紧急信息。
1.4 消防设施配备建筑物的疏散设计还需要考虑消防设施的配备。
疏散楼梯、疏散门等应符合防火阻燃要求,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应能方便地使用,并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
2. 实施指南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实施指南是指在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实施指南:2.1 疏散通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密度,合理布局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可以快速疏散。
疏散通道应满足规范要求的宽度,并与主要疏散出口相连接。
2.2 出口设置建筑物的疏散出口应设置在易于人员发现和使用的位置,并保持畅通。
根据疏散距离的要求,合理设置疏散出口的数量和位置。
2.3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应布置在有需要时能够清晰可见的位置。
应急照明设备应每隔一定距离布置,确保在停电时疏散通道有足够的照明。
消防通道与安全疏散设计
![消防通道与安全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f888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8.png)
消防通道与安全疏散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建筑物的数量和高度也在不断增加。
而在建筑物设计中,消防通道与安全疏散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消防通道与安全疏散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消防通道的需求和设计要求、消防通道的规划与布置以及安全疏散设计三个方面,探讨消防通道与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要点。
一、消防通道的需求和设计要求1. 消防通道的概念和作用消防通道是指建筑物内用于消防车辆进入和人员疏散的路径。
而消防通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证消防车辆顺利进入火灾现场,实施灭火和救援工作;二是确保建筑内的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2. 消防通道的设计要求消防通道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足够宽度:消防通道的宽度应根据人员疏散的数量和建筑物的规模确定,一般来说,宽度不应小于1.5米,同时还要考虑到消防车辆进入的需要。
(2)防火隔离:消防通道应通过防火墙或其他适当的隔离措施与建筑主体进行有效隔离,以阻止火势传播。
(3)不得堆放杂物:消防通道内不得堆放任何杂物,以保证通道的畅通。
(4)明确标识:在消防通道的入口和沿途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找到通道。
二、消防通道的规划与布置1. 消防通道的规划消防通道的规划应从整体建筑的布局出发,结合建筑物的用途、人员数量等因素进行考虑,保证消防通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消防通道的布置消防通道的布置应满足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布置合理:消防通道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路径和主要活动区域布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员就近疏散的需求。
(2)连通畅通:消防通道的布置应保证各个区域之间能够顺利连接,并且通道的走向应明确、直接。
(3)避免交叉干扰:消防通道的布置应避免与其他重要设施(如电梯、楼梯等)的交叉干扰,以免影响疏散效果。
三、安全疏散设计1. 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安全疏散设计是指为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而进行的设计。
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案设计
![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57a0b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5.png)
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案设计(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教案,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大学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教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lesson plan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universit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lesson plans, stay tuned!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案设计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案设计七篇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案设计都有哪些?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安全疏散课程设计
![安全疏散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1105b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6.png)
安全疏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疏散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疏散原则和程序。
2. 学生能够描述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方法,如火灾、地震等。
3. 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疏散路线图、安全标志和警报系统等工具进行安全疏散。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并实施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疏散计划。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疏散时所需的基本自救工具,如防烟面具、手电筒等。
3. 学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迅速、有序地参与安全疏散行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增强防灾减灾救灾的观念。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救自护能力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实际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疏散基本知识:包括疏散的定义、目的和原则,介绍疏散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疏散与自救基本知识2. 紧急情况识别:学习识别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了解预警信号和警报系统。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紧急情况的识别与预警3. 疏散方法和技巧:教授在不同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疏散方法与技巧4. 疏散路线和标志:学习如何阅读和使用疏散路线图、安全标志,掌握疏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疏散路线与安全标志5. 自救工具的使用:介绍防烟面具、手电筒等自救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自救工具的使用与维护6.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疏散演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六章 疏散演练与实操7. 家庭与学校安全疏散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疏散计划,培养安全意识。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要素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d5d0e2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4.png)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要素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疏散路线:疏散路线必须清晰明确,易于识别,且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弯和障碍物。
此外,疏散路线必须能够快速地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2. 疏散指示标志:在建筑物内部,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以便人员能够快速找到疏散路线。
这些标志应安装在显眼的位置,且应使用简洁明了的符号和文字。
3. 照明设备:在疏散过程中,照明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足够的照明可以帮助人员更好地识别周围的环境,并找到正确的疏散路线。
因此,建筑物内部应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并确保它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4. 消防设施:建筑物内部应安装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和消防栓等。
这些设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提供帮助,并延缓火势的蔓延。
5. 紧急逃生通道:建筑物内部应设置紧急逃生通道,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逃离建筑物。
这些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且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6. 人员训练: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最后一点是人员训练。
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应接受紧急疏散训练,了解疏散路线和应急措施。
通过训练,可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并找
到安全的逃生方式。
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3db92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b.png)
三、安全疏散设计的安全检验
是对疏散所需时间te和烟气充满时间tsmoke 进行对比。保证安全疏散的条件为:
te tsmoke
te tstart tmove
Tstart为开始疏散时间; tmove为人员逃生时间。
第三节 安全出口设计
凡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法规规定的疏散楼梯或 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都是安全出口。
二、 安 全 疏 散 时 间 的 计 算
理论上分四个阶段: 第一疏散阶段——从室内最不利点向房 间门的疏散,即在房间内的疏散时间;
第二疏散阶段——从房间门外侧至楼梯 间入口处的疏散, 即在走廊内的疏散;
第三疏散阶段——从楼梯间入口至楼梯 间出口疏散,即在楼梯间内的疏散;
第四疏散阶段——从楼梯间出口至室外 安全区域的疏散。
二、安全出口的数量
1、民用建筑
(1)一般≥2个 (2)人员密度>1.2人/m2,按250人/ 每个出口;当人数超过2000 人时,超过的部分按400人/每个出口计算。 (3)对占地面积不大、人数不多、层数不多(≤3层)可设一 个;≤5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每个单元可设一部楼梯,超过6 层时,每个单元的楼梯应通向屋顶。
2、厂房 一般≥2个, 但符合要求时,一般指面积不大、人数不多 的情况,可设一个。 3、库房 一般≥2个, 但符合要求可设一个。一般也是指面积不大、 人数不多的情况。
三、安全出口的宽度
安全出口的宽度可通过使用人数和百人宽度指标计算 确定。
(一)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指标其含义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 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百人宽度指标=(N/ A·t )·b
人在火灾中的心理及行为
1、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楼梯避难 2、习惯于向明亮的方向疏散 3、以开阔空间为疏散目标 4、对烟火具有恐惧心理 5、容易盲从他人 6、在慌乱中会逃向狭小角落
安全疏散规范及计算式
![安全疏散规范及计算式](https://img.taocdn.com/s3/m/5f3d987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8.png)
安全疏散规范及计算式火灾案例1、1977年2月18日,新疆建设兵团61团农场俱乐部发生火灾,死亡699人,是建国后死亡人数最多一次。
2、1994年11月27日(周日),辽宁阜新XX发生火灾,死亡233人。
(87cm出口)第一节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程序一、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1、了解人在火灾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1)习惯性心理(2)趋光心理(3)恐惧心理(4)从众心理(5)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跳楼2、任一房间、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疏散方向。
3、疏散路线要简洁、明暸、敞通、步步安全,疏散路线的端部必须是安全区域。
4、疏散路线结合平时流线靠外墙布置,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设一些暂时避难用的室外楼梯、阳台、屋顶平台等。
5、疏散走道上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必须保持自动状态,疏散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二、安全疏散设计程序1、估计各个房间应疏散人数;2、确定假定“起火点”;(1)最不利疏散(2)发生火灾概率最大3、确定避难路线;4、避难计算(Dt);5、烟气流动计算(Dt、Cst);6、研究避难人员的安全程度。
第二节安全疏散时间计算(日本20__年)一、几个有关的基本概念及重要参数(一)允许疏散时间指建筑物发生火灾后,能够保证处在火灾危险区域的人全部迅速安全撤离并抵达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
确定允许疏散时间应考虑的因素:(1)火灾使人受到伤害的时间;(2)火灾使建筑构件倒塌破坏的时间;(3)考虑人们发现火灾的早晚,乘一个安全系数。
一般公共建筑物:一、二级6min;三、四级24min。
影剧院观众厅:一、二级2min;三级1.5min。
体育馆观众厅:34min。
高层建筑:57min。
(二)假定起火点1、找最不利疏散部位,如疏散人数多、疏散能力差的人所在的部位、疏散距离长的部位、地下室等。
2、在发生火灾概率最大的房间内确定假定起火点。
如用火用电较多的房间等。
(三)安全区域指建筑物火灾时,凡能确保避难人员安全的场所,都是发生安全区域。
地下场所火灾安全疏散方案设计
![地下场所火灾安全疏散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052f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c.png)
地下场所火灾安全疏散方案设计一、引言地下场所,如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宾馆等,由于空间狭窄,通风条件较差,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容易聚集,逃生困难,对疏散方案的设计要求更为严格。
本文将以地下商场为例,设计一个地下场所的火灾安全疏散方案。
二、火灾危险分析1.烟雾:地下场所通常没有自然通风条件,因此在火灾发生时,烟雾很容易聚集,导致通道视线模糊,甚至完全无法见到前方,给疏散造成困难。
2.狭窄通道:地下场所的通道一般较窄,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拥堵,阻碍疏散。
3.倒塌:火灾发生时,地下场所可能存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造成部分通道倒塌,增加了逃生的难度。
1.提前预警系统:在地下商场安装高效的火灾预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和报警火灾,警告人们采取相应行动。
2.疏散通道设计:a.扩宽通道:将地下商场的疏散通道进行扩宽,确保足够的人员通过能力,减少拥堵。
通道宽度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
b.铺设灭火器材:在通道两侧的墙壁上设置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灭火器标识等,便于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进行及时灭火。
c.视觉指引:安装指示灯、标志牌等视觉设施,指示逃生通道和应急出口的位置,减少逃生时的迷路情况。
3.人员疏散顺序:a.不扰乱秩序:火灾发生时,商场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冷静,通过广播和口头警告等方式告知顾客火灾情况,避免恐慌和拥挤。
b.优先疏散弱势群体: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儿童等人员要优先疏散,商场工作人员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保证他们的安全。
c.分批疏散:大型商场的人员众多,为避免拥堵,可以将人员分批疏散,安排区域疏散,逐步转移。
4.应急出口设计:a.合理设置应急出口:商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保证通道的畅通性。
b.照明设备:商场应配备在火灾发生时能自动照明的应急照明设备,确保人员可以清楚地看到逃生通道。
c.防护设备:防护设备包括防火门、防火窗等,可以阻止火势蔓延。
5.培训与演习:组织商场工作人员进行灭火和疏散演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定期培训商店员工与商场顾客,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e57062a98271fe910ef9ff.png)
29
5、假定起火点
在进行疏散设计时应当把起火点选择在使避难行动最为不利 或发生火灾概率最大的地方。 1、在多层建筑中,首先确定最危险楼层。 (1)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居住的楼层 (2)有疏散能力、但对室内疏散设施不熟悉的人居住的楼层 (3)有人使用的建筑物的地下室最底层 (4)从火灾统计资料中找出发生火灾概率最大的楼层 2、在最危险楼层中确定假定着火点的位置。 (1)找出疏散最不利房间 (2)在发生火灾概率较大的房间内选择假定起火点 (3)选定最危险地下室楼层 (4)在同一楼层中的许多房间中找出最危险的疏散状态。
采用人员分布密度参数 我国规范规定: 录相、放映厅:1 人/㎡建 筑面积 其它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 所:0.5人/㎡建筑面积
2013-7-24
25
3、疏散速度与通行系数
1)自然行走的速度 男士平均:1.4m/s,女士平均: 1.2m/s,每分钟平均120步, 每步平均0.6m。 2)人流的步行速度: 人流密度为1.5人/㎡时,人 群流动速度为1m/s 3)人在楼梯上的步行速度
23
允许疏散时间取值(重点)
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与高层民用建筑:5—7min 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2—4min 影剧院:一、二级:2min,三级:1.5min 体育馆:一、二级:3-4min 甲类厂房:30s;乙类厂房:1min
2013-7-24
24
2、疏散人数
决定安全出口的数量及宽度
1)确定疏散人数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假定起火点” (1)最不利疏散点(2)发生火灾概率最大 3)对每个“假定起火点”分别提出起火后避难者的避难 路线。 4)分析避难人员在每条疏散路线上的流动情况。 (1)计算最后一名避难者沿疏散路线上的流动情况。 (2)计算沿途是否会发生滞留现象 (3)当有滞留现象发生时要计算滞留地点的滞留人 数、滞留时间及其人流变化情况 5)分析高温烟气在每条疏散路线上的流动情况。 6)对4、5分析的情况进行比较,核对。 7)根据6的结果,对不安全的疏散设计进行调整。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原则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6e956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2.png)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原则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是指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建筑物设计中应用这些原则。
一、人员疏散的重要性人员疏散是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将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的过程。
在建筑物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成为了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通道是指人员从建筑物内部转移到安全区域的通道。
在建筑物设计中,必须合理设置疏散通道,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1. 合理布局:疏散通道应分布均匀,覆盖整个建筑物的各个区域。
同时,通道的长度应尽量缩短,以减少人员疏散的时间。
2. 足够宽度: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确定。
通常情况下,疏散通道的宽度应不小于1.2米,以确保人员能够顺利通过。
3. 明确标识:疏散通道应标明明确的指示标识,以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疏散通道的位置。
标识应使用明亮的颜色,并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即使在黑暗中,人员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标识。
三、紧急疏散设施的设置除了疏散通道,建筑物设计中还应设置一些紧急疏散设施,以帮助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疏散。
这些设施包括:1. 紧急出口: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紧急出口,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离开危险区域。
紧急出口应设置在易于人员发现和使用的位置,并保持畅通,以便人员迅速通过。
2. 防烟设施: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烟雾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筑物设计中应设置防烟设施,如防烟楼梯间、防烟门等,以阻止烟雾蔓延,并确保人员能够安全地疏散。
3. 紧急通讯设备:在紧急情况下,人员需要与外界进行紧急联系。
因此,建筑物设计中应设置紧急通讯设备,如紧急电话、对讲机等,以便人员能够及时报警和求助。
四、适应特殊人群的疏散设计在建筑物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疏散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
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
![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https://img.taocdn.com/s3/m/8e19d3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7.png)
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公共场所的安全是每个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
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或其他灾难事件,安全疏散设计的合理性与高效性将直接影响人员的安全与生命。
本文将就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介绍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并阐述在审核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一、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与要求1. 确定适当的疏散路线与出口数量:公共场所的安全疏散设计应首先考虑的是提供足够的疏散路线和出口,确保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安全地离开。
根据场所的大小、人流量以及建筑结构等因素,合理确定避难点和疏散通道,并确保出口的数量足够满足人员疏散的需求。
2. 保持通道畅通:安全疏散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避难点和疏散通道的畅通情况。
确保通道的宽度足够,能够容纳足够的人员流量,并防止通道被障碍物堵塞。
此外,还应设置合适的标识指示,让人们能够迅速找到疏散通道和出口。
3. 提供适当的应急设备和措施: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提供适当的应急设备和措施。
例如,设置灭火器、灭火器箱、应急照明和紧急广播等设备,以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
此外,还应着重培训人员,提高他们对疏散设备和措施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二、安全疏散审核的考虑因素1. 建筑结构和布局:安全疏散审核应首先考虑建筑结构和布局因素。
建筑的结构是否稳固、出口的位置是否合理以及避难点是否容易辨认,都会影响安全疏散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审核空间的大小和人流量,确保通道宽度和出口数量与人员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2. 火灾与烟雾控制:在安全疏散审核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火灾与烟雾控制。
建筑中是否设置了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和排烟系统等设备,是否有足够的疏散通道和出口,以及是否设置了应急照明等措施,都是审核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素。
此外,还需要确保疏散通道和出口能够有效排烟,避免烟雾对疏散的影响。
3. 人员行为与培训:在审核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人员的行为和培训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电梯前室面积,居住建筑为不应小于 4.5m2,公共建筑 不应小于 6m 2。当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一个前室时,居住
建筑不应小于 6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10m2。
返回目录
图5-61 前室首层直通室外
图5-62 档水设施
图5-63 消防电梯井设置排水设施
第8节* 安全疏散设计图例
1 日本某中心大厦
图5-64 日本某中心大厦电影院平面
图5-65 日本某中心大厦避难层
返回目录
2 武汉世界贸易大厦
图5-66 武汉世贸大厦首层平面图
图5-67(a) 武汉世贸大厦标准层平面图
图5-67(b) 武汉世贸大厦设备、 避难层平面图
疏散同样的观念,不只是由火源产生的烟气,同时也考虑到已经
察觉火灾人员将火灾信息传达给现场其他人员的因素,提出以下
公式:
ts, f ? 2 Af ? ?
(5-6)
在公式 (5-6) 中, Afloor 是发生火灾楼层里所存在的需要疏散的
人员所占据的房屋的地面面积之和。关于参数 ,从建筑物的用途
上讲,当建筑作为住宅楼、宾馆等使用时 =300,其他用途则设定
日本关于疏散预测的计算已写入建筑基准法。所谓疏散时 间的预测方法,是指由火灾发生到疏散开始的疏散开始时间、 由疏散开始到疏散结束的疏散行动时间的计算程序以及方法。
1 疏散开始时间
1.1 着火房间的疏散开始时间
ts,r (min) ?
A 30
情景一:共用一个出口的房间, 即套间式房间
TS ??
? Aarea 30
2.6 消防电梯轿厢的装修
消防电梯的轿厢应采用不燃材料装修。
2.7 消防电梯间防水与井底排水
消防电梯前室入口处, 应设缓坡等阻挡消防灭火用 水流人消防电梯井,如图 5-62 所示。同时,要在消防电梯井 底设计积水坑和排除污水的设 施。污水井容量不应小于 2m3, 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 10L / s , 如图5-63所示。
散(房间疏散 )和由火灾发生楼层开始的疏散 (楼层疏散 )。其基本的
计算方法是由步行时间和滞留时间算出。
疏散人员利用步行距离最大 L(m)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步速
为v(m·s-1),所需要的步行时间 tL(s)为:
为 =180。也有时单纯地将非火灾层设定为火灾层的 2倍。
还有一种方法是将现场人员开始疏散之前的过程细分以后 再计算出避难开始时间 (ts, f ) (s)。
ts, f ? td ? to ? tres ? t f ? trep ? ta
(5-7)
式 后中 ,: 火t灾d 是警探报测系器统的报开警始的工时作间时;间tre;s 是to指是系探统测报器警开后始,工消作
? (H ?
z0 )
1
3
? ?
?? ?2 / (n ? 3)?(k / A)Q03 ??
烟层下降到屋顶高度的90%时(剖面图)
图5-81 疏散开始时的室内状况
1.2着火楼层的疏散开始时间
着火楼层的疏散开始时间 ts, f (s) 是指发生火灾的房间以外的
,本楼层的全体现场人员开始疏散之前了正常供电线路之外,还应有事故备用电源,使之不受 火灾时停电的影响。 消防电梯要有专用操作装置,该装置可设在防灾中心,也可以设在 消防电梯首层的操作按钮处。当消防队员操作此按钮时,消防电梯立即 回到首层或指定楼层,事故电源启动,排烟风机开启等。 此外,电梯轿厢内要设专线电话。
防报警控制中心的管理人员到达探测器报警区域的时间;
t f 是指管理人员在警戒区内发现火灾所需的时间;trep是发
现火灾后与消防报警控制中心等部门取得联系的时间;
ta 是由中控室进行信息、疏散引导播报的时间。
2 疏散行动时间
所谓的疏散行动时间 是指从疏散开始到所有的疏散人员完成
疏散所需要的时间。疏散行动时间一般分为由火灾发生区域的疏
图5-60 消防电梯与放烟楼梯间
2.3 消防电梯载重量、尺寸与行驶速度
消防电梯应选用较大的载重量,一般不应小于 8kN,且轿箱尺寸不 宜小于1.5m×2m。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 60s计算。
2.4 消防电梯的机房与井道
消防电梯机房的墙体应耐火 2h以上,楼板应耐火 1h以上。 消防电梯井要单独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要在 2h以上,并在其顶部 宜 设置排除烟热的装置,如设 0.1m2左右的排烟口,或设排烟风机等。
?
A1 ? A2 ? A3 30
(5-4)
图5-79 套间式房间
情景二:既有共用一个出口的房间,又有单独出口的房间时, 只计算套间的疏散开始时间。
TS ??
? Aarea 30
?
A1 ? A2 30
图5-80 既有套间,又有单间
3
?
?2
? ? 2 n? 3
ts,r
?
? (0.9H ?
?
z0 )
3
8-餐厅; 9-主卧室; 10-卧室; 11-阳台; 12- 厨房;
图5-75 偏置中心核( 1)
图5-76 偏置中心核( 2)
图5-77 分散中心核( 1)
图5-78 分散中心核( 2) 1-客厅; 2-卧室; 3-厨房; 4-饭厅; 5-电梯厅
第9节 日本的疏散时间计算方法简介
日本在安全疏散方面一直采用手算的方法。2000年日本颁 布最新疏散评估计算方法。
3 安全疏散设计图例
图5-68 多层板式建筑
图5-69 高层板式建筑
图5-69 高层板式建筑 1-办公室 ;2-资料室; 3-服务间; 4-会议室
图5-70 中筒型中心核
图5-71 中心核外走廊型
图5-72 中廊式中心核
图5-73 对称中心核
图5-74 采用自然采光通风的偏置中心核 1-电梯厅兼前室; 2-过厅; 3-前室; 4-风管井; 5-水管井; 6-电缆井; 7-客厅;
第7节 消 防 电 梯
1 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
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 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 和走廊式住宅以及高度超过 32m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其高层 主体部分最大楼层面积不超过 1500m 2时,应设不少于一台消防 电梯,1500~4500m 2应设两台,超过 4500m 2则应设三台;高 度超过 32m 的设有电梯的厂房、库房应设消防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