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独立性文献综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决定着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就很难保持客观公正,其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就差,而相关当事人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其利益也将会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同时,也可能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市场经济正常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1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概念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三章第十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从实质上和形式上保持独立性,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性。
刘春玲(2005)指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任务、行使审计职权时,有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而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其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两个方面。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态度。
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人的身份。
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共同构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内涵,两者缺一不可。
Thomas G. Higgins(1962)对独立性的概念进行了概括,成为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看法。
他认为:“注册会计师必须拥有的独立性,实际上有两种,实质上的独立性与形式上的独立性。
”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
如不得拥有被审单位股权或担任其高职务,不能是企业的主要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
否则,就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公正地执行业务。
形式上的独立性又可进一步分为组织上独立性、经济上独立性和人员上的独立性。
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性,又称为精神状态、一种自信心以及在判断时不依赖和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
De Angelo(1981)从社会公众如何半段审计独立性的角度定义了审计独立性,认为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师在发展审计客户财务报告无比后予以报告的概率,审计独立性反映了审计人员地址客户选择性披露压力的能力。
审计独立性研究论文(全文)

审计独立性研究论文[[ 根据审计主体的性质分类,社会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形式。
社会审计独立性是社会审计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三个核心价值之一,是社会审计产生和进展的基石,是社会审计的生命力所在。
因此,研究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进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方面现存问题就目前我国社会审计进展的过程来看,不论是社会审计独立性环境、社会审计的外部监管和自律监管,还是社会审计组织建设及社会审计人员的素养,都在逐年提高。
但就社会审计独立性的程度还远没有达到能够满足社会审计持续、健康进展的要求。
为保持这种好的进展势头,根据个人的见解对目前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进展程度不够,致使我国社会审计客体进展不够,这便造成了社会审计独立性急需提高与社会审计客体进展不足之间的矛盾。
同时在现实的社会审计中,又存在着社会审计需求不足与社会审计客体不完整的矛盾。
2.从公司治理结构上看,在我国也同样存在着由“所有者缺位、经理层越位”产生的失衡的托付代理关系。
在我国,就上市公司而言,其审计关系的失衡表现得较为突出。
这既是世界较为普遍的问题,又是一个带有我国现阶段进展特性的问题。
3.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市场竞争问题。
这是一个由各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综合问题。
其中既有市场经济进展的因素,社会审计客体方面的因素,公司治理结构的因素,还有外部监管的因素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因素,等等。
据湖南省在20XX的所做的一次对社会审计市场整顿的情况可窥视我国社会审计市场竞争的全貌。
全省有关部门和系统共废止违规协议66份,收取或变相收取的回扣50.72万元。
从中暴露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利用职权干预注册会计师执业,搞部门垄断,指定业务,不合理干预收费标准,并收受回扣,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既扰乱了行业执业秩序,也滋生了腐败现象。
4.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结构治理问题。
独立审计收费理论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产 规模 和 子 公 司 的 个 数 是 影 响审 计 收 费的 两 大 重要 因素 。
㈢ “ 价揽客”(o — a ig 对 审计 收 费影响 的研 究 低 1w b 1 ) 1n
二
十 世 纪 七 十 年 代 末 、 十 年 代 初 美 国经 济 陷入 “ 胀 ”表 现 之 一 八 滞 ,
务所 的审计收费较其他事务所高,证明了八大事务所的收费高
于 其 他 事 务所 ; 对 于规 模大 的上 市 公 司, 但 八大 事 务所 的 审计 收 费 与 其 他事 务所 的收 费 并 没 有 显 著 的差 异 , 即 事务 所 规 模 对 审 计 收 费 不 具有 重 要 影 响 。 Adro n e sn和 Z ga (9 4 通 过 构 建 一 个 涉 及 变 量 更 多 的 e h l 19 )
甘肃农业
2 1 年第 0 期 ( 2 0 00 9 总 9 期)
独 立 审计 费理论 研 究: 收 一个 文 献 综述
吕联 盟
( 商洛学院城 乡发展 与管理工程 系, 陕西 商洛 760 ) 2 00
摘
要 :由于研究和规 范审计收 费是控制 审计质量 的重要
S m n c的研 究发现 , iu i 公司规模是审计收费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国外 从 2 世 纪 7 年 代 末 就 开 始 了审 计 收 费 问题 的 实 证 研 O 0 究 。 过 长 期研 究 , 国 学者 对 影 响 审 计 收 费 的各 种 因素 进 行 了 通 各
深入 的探讨 , 随着研究的深入, 并 从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主流
研 究 中逐 渐 分 化 出 了专 门对“ 价 揽 客 ” 低 问题 的研 究 。
探求现 阶段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审计收 费的 因素 ,为进一步完善
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

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涉及了许多相关主题,包括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审计流程、审计质量、审计报告、审计风险等。
以下是一些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相关主题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
1. 审计理论- 审计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这方面的综述可以回顾审计理论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审计理论的主要趋势和前沿。
- 审计理论的理论框架: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整理和总结不同的审计理论框架,包括信号检测理论、代理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等。
2. 审计方法- 审计程序的综述: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不同类型企业的审计程序,以及不同类型审计的程序特点,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
- 数据分析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这方面的综述可以介绍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3. 审计流程- 审计计划与风险评估:这方面的综述可以介绍审计计划的编制过程,以及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审计证据的不同来源和收集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充分性。
4. 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的评估指标: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审计质量的评估指标,如审计报告的标准符合程度、审计结果的重要性等指标。
-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整理和总结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包括审计师的专业素质、审计机构的制度设计等。
5.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不同国家或地区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以及国际审计准则对审计报告的要求。
- 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这方面的综述可以研究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对用户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审计报告的可读性。
以上仅是一些审计方面文献综述的主题示例,具体的文献综述需要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关注点来确定。
可通过学术数据库、审计期刊和研究机构的网站等渠道搜索相关文献,以获取更详细和最新的研究综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即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的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
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被审计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
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注册会计师、委托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各自独立,三者没有任何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联系。
近十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审计失败的案例,美国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帕玛拉特审计案例、南海公司的财务舞弊以及银广夏的审计失败都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倍受质疑,尤其是针对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扮演的角色问题,在安然公司轰然倒塌的信息一传出后,在美国资本市场立刻引起巨大的争议,据美国《经济周刊》报道,安达信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咨询服务,影响了其独立性。
人们纷纷指责安达信是由于丧失了审计独立性所以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因此,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系统地整理国外研究成果和国内2007-2010年间发表于《会计之友》、《时代经济》、《理论与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财会通讯》、《财贸研究》、《经济周刊》、《财经界》等学术杂志中的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财务环境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独立性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等的观点都不尽一致,尤其是对于影响独立性的主要因素,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主题部分(一)国外研究综述对于独立性,较早给出权威解释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47年发布的《审计暂行标准》中指出:“独立性的含义相当于完全诚实、公正无私、无偏见、客观认识事实、不偏袒”。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2)在《职业行为准则》中要求:“在公共业务领域中的会员(职业会计师),在提供审计和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与形式上的独立。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论文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5b6f6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0.png)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受托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受托者在经济上受托或受命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并向委托者负有定期报告履行职责状况和结果的责任。
在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分离时,客观上存在着委托者对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
“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奠定了内部审计独立地位的客观基础。
因此,内部审计主体必须具备必要的权力,才能保证其职能的实现。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
可见,按照国际内部审计的惯例,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就不可能进行经常、及时、有效的经济监督。
根据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状况、经验教训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尤其要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关键是要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其独立性也要能得到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承认和支持。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一)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由于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使得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影响,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有些单位领导人为了本单位、小集体或个人的利益而不信任或限制使用坚持原则的审计人员,对一些依法办事的审计人员实施高压制、冷处理、穿小鞋等方式,迫使审计人员听其指挥或与其同流合污。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廉洁自律程度。
(二)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它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
非审计效劳与审计独立性的文献综述

非审计效劳与审计独立性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的日趋猛烈,非审计效劳有慢慢成为业务体系中主角的趋势。
而非审计效劳对审计独立性的阻碍,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核心,且有增进型和损害型两种完全相反的结论。
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非审计效劳与审计独立性相关的国外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兼顾其他分类方式,进而评述国内的相关文献,最后再进行总结和展望。
主题辞:非审计效劳审计独立性文献研究一、引言审计是社会经济进展到一按时期的产物,起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代理问题。
一般而言,非审计效劳是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并收取必然费用的审计之外的多种效劳,内容要紧有:纳税效劳(如纳税申报单的编制等)、治理咨询效劳、财务咨询效劳、与会计有关的效劳(如系统设计操纵、数据处置、清算和本钱会计方面的咨询效劳、营销计划)、与会计无关的其他效劳(如市场调查、领导人员招聘和工厂布局研究)等。
相关于传统的审计业务,非审计效劳业务盈利能力强、风险小,更受客户欢迎,但也引发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长期关注。
事实上,在非审计效劳进展史上的 100 连年来,关于其是不是会阻碍到审计独立性的争辩就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 2001 年安然事件暴发后,愈来愈多的人疑心非审计效劳损害审计独立性,美国国会乃至禁止注册会计师向被审计客户提供大部份类型的非审计效劳。
目前,对审计独立性的概念大体认可为:审计工作的实质独立与形式独立的统一。
其中实质独立是无形的,是审计人员的一种超然的精神状态,与客户和其他机构没有任何利害关系,要求审计人员在执业进程中始终维持公正无成见的态度,但外界相关利益者很难观看或评估。
而形式独立是有形的,外界相关利益者能够通过观看审计人员的行为,利用把握的信息,做出合理推断和评判。
研究人员曾对审计独立性的阻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不管是Seok Woo Jeong等人(2005)、刘星等人(2006)、郑春树(2020)所做的理论研究,仍是Gul(1989)、lindsay(1990)、Barlett(1993)、Beattie, Brandt & Fearnley(1999)、曹玉俊(2000)的实证研究,非审计效劳都是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
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文献综述——基于实证研究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是相对于审计服务而言的,向客户提供并收取一定费用的,除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之外的多种专业服务的统称。
一直以来,审计独立性都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价值核心,而如今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非审计服务有逐步成为业务体系中主角的趋势,关于非审计服务是否会影响审计独立性随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事实上,在非审计服务发展史上的100 多年来,关于其是否会影响到审计独立性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 2001 年安然事件爆发后,越来越多的人怀疑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独立性,美国国会甚至禁止注册会计师向被审计客户提供大部分类型的非审计服务。
为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部分学者的观点,对此问题已存在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1.国外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文献综述在实证研究方面,最初有关审计独立性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第三者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评价作为替代变量,研究多为非审计服务对形式上独立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借助建立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检验研究非审计服务对于实质性独立性的影响。
下文将对国外学者的3类不同观点进行归纳。
1.1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有正面影响Simunic(1954)首次从知识溢出效应的视角研究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他认为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能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也可能会由于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间的知识溢出效应而提升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舞弊或错误的能力。
Hsihui Chang等人在2013年从非审计费用的强制披露这一角度对非审计服务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强制披露非审计服务费用可以提升审计独立性。
1.2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有负面影响Schulte(1965)调查了美国前130家最大的金融机构并且随机抽取了剩余395家金融机构。
调查结果显示:33%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审计服务有损审计独立性。
会计学毕业论文《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

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摘要:内部审计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比外部审计更有难度,内部审计的会计任务执行的公允性、激励与报酬受限于隶属主管或公司,是执行审计任务缺乏独立性的首要毒瘤,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以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命题,首先分析了内部审计的相关涵义界定,然后针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缺失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则针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策略提出笔者粗浅的建议及看法。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会计审计目录摘要 (1)一、绪论 (3)(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3)(二)研究现状 (3)(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4)二、内部审计独立性概述 (4)(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含义 (4)(二)内部审计发展独立性的必要性 (5)三、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缺陷 (5)(一)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5)(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5)(三)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5)四、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6)(一)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建设 (6)(二)提高机构设置以增强独立性 (6)(三)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机制 (6)(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6)五、结论 (7)参考文献: (7)一、绪论(一)研究目的及意义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监管部门、投资者、乃至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重视。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己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研究目的:1.明确研究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目的和意义。
2.概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含义及必要性。
3.分析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缺陷。
4.提出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公司经营,外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内靠自身完善的运营。
通过完善、高效的内部审计活动,组织可以达到最佳的公司内部运营。
通过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找到国内内部审计独立性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让内部审计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当前,我国尚处在加强企业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时期。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加强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审计独立性论文

论审计的独立性摘要:2007年,我国施行了新的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是一大机会,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由于行业起步晚,其民间审计的特点——独立性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独立性既受到了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证券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内部因素的影响。
而有因审计独立性一直被业界及社会公众认为是审计的灵魂,独立性的存在使得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能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
所以审计的独立性又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保持审计独立性,重塑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形象是审计建设的重心。
本文分析了审计独立性内涵及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独立性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对提高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职业道德水平;社会环境目录一、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 - 4 -二、外界因素对独立性的影响 ............................................................ - 5 -1、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的因素.................................................... - 5 -(一)职业道德水平 .............................................................. - 5 -(二)社会环境 ................................................................ - 6 -三、我国审计独立性的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审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审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在审计学领域,文献综述是对该领域内相关学术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为后续的毕业论文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本文将针对审计学领域内的文献进行综述,涵盖审计法规、审计流程、审计方法和审计质量,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审计学研究现状和前沿的视角。
一、审计法规审计法规是审计学领域的基础,对审计活动的规范和约束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审计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等。
审计法规的制定不仅涉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还关乎到社会公众对审计活动的监督和信任。
二、审计流程审计流程是指完成一次完整审计任务所需经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国内外学者对审计流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框架和方法。
其中,美国的审计流程模型和中国的审计流程框架比较有代表性。
这些模型和框架旨在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三、审计方法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采用的理论和技术手段。
常见的审计方法包括实质测试法、风险导向法、数据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和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有助于审计人员在复杂和变化多样的审计环境中取得理想的审计效果。
四、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衡量一次审计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能够影响审计报告的公信力和市场信任度。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审计质量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审计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层面入手,还需要改善整个审计工作的环境和机制。
五、审计学研究现状审计学作为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领域日益拓展。
国内外学者在审计学的相关领域,如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审计日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同时,也有学者对审计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提出。
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审计学的理论框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六、审计学研究前沿审计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涉及到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学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毕业论文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毕业论文浅析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摘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目前制约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为法制因素、机制因素和人员配备因素等,针对这些因素在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机构设置模式及工作方面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措施和建议内部审计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
它以系统、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有效性进行评价,改善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也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内部审计真正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职能,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一个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
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的独立,因为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单位一个职能部门,其工作范围是由单位领导决定的。
工作范围是否足够广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内审部门是否能够独立于业务经营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应该是自由和客观的。
自由意味着可以自主判断,自主抉择,不受其他部门、个人或外来因素的制约。
客观意味着实事求是,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职业态度和操守。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高级管理人员认识和态度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组织地位的影响。
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需要高级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双方的共同努力。
近几年来,政府审计以及独立审计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而与其相反,内部审计却处于发展缓慢的态势。
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是重要原因。
二、制约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影响因素1.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审计文献综述

审计文献综述一、什么是审计文献综述呢?审计文献综述呀,就是把很多关于审计方面的文献资料都汇总起来,然后进行分析和整理。
就像是把好多不同口味的糖果放在一起,然后分类挑出哪些是水果味的,哪些是牛奶味的一样。
审计这个事儿呢,涉及到好多不同的方面,所以关于它的文献也是五花八门的。
这些文献可能是不同的专家写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研究机构搞出来的,它们从各个角度对审计进行研究。
比如说有的文献会讲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有的会讲政府审计怎么开展,还有的会说审计风险怎么去防范。
二、审计文献综述里都有啥内容呢?1. 理论基础审计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像受托责任理论。
这个理论就是说,因为公司的管理者受托管理公司,所以需要审计来监督他们有没有好好干活。
这就好比你把自己的宠物交给朋友照顾,你肯定要时不时去看看朋友有没有照顾好它。
还有信息不对称理论。
在企业里,管理者知道的信息比股东要多,这就可能导致管理者做一些对自己有利但对股东不利的事情。
审计呢,就是要把这些信息给透明化,让股东能知道企业的真实情况。
2. 审计的类型内部审计。
这是企业自己内部设立的审计部门干的事儿。
他们要审查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运营效率等。
比如说一个大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可能会检查各个部门有没有乱花钱,有没有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办事。
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一般是由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做的。
他们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看看这些报表是不是真实、准确。
就像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做一个全面体检,然后告诉大家这个企业的财务是不是健康。
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就是政府的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进行审计。
比如说政府要看看某个国有企业有没有把国家拨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有没有贪污浪费的情况。
3. 审计的发展历程早期的审计主要是对财务账目的简单核对,就是看看账做对了没有。
那时候的审计方法比较简单,就是一笔一笔地对数字。
后来呢,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审计就开始注重风险评估了。
审计师们会先看看企业可能存在哪些风险,然后重点检查这些有风险的地方。
独立审计质量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 我国独立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1996年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 —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 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 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学术研究 我国学者主要从盈余管理、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审计收费等角度研究
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质量控制准则委员会(QCSC)发布《质 量控制准则公告》(Statement on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提出 了提高审计质量应该考虑九项准则: 第一,独立性(independence); 第二,客户的承接与续约(acceptance and continuance of clients); 第三,人员招聘(hiring); 第四,晋升(advancement); 第五,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第六,督导(supervision); 第七,咨询(consultation); 第八,人员委派(assigning personnel engagements); 第九,检查(inspection)。
独立审计质量。
《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 该准则包括五章内容,即总则、一般原则、全面质量控制、审计 项目的质量控制及附则。该准则对独立审计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 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该准则的重点体现在第三章全面质量控制与第四章审计项目质量 控制两部分。 全面质量控制包括:1)职业道德准则2)专业胜任能力;3)工 作委派;4)督导;5)咨询;6)业务承接;7)监督。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包括:1)指导;2)监督;3)复核。 纵观该准则的整体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的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与国 际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二层面结构相近,即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 制层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层面。
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

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一、审计质量的定义和特征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发现和报告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舞弊,并以合理的方式表述审计意见的程度。
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提高用户对财务报表的信任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降低投资风险,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审计质量的特征包括:全面性、及时性、独立性、专业性和透明性。
全面性是指审计工作要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包括财务报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
及时性是指审计工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独立性是指审计师应独立于受审计企业,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
专业性是指审计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透明性是指审计工作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审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公开和透明的披露。
二、审计质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审计质量对企业创新有重要的影响。
审计质量可以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强企业创新的能力。
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可以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稳定性,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的环境。
审计质量可以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吸引更多的投资,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和资源。
投资者通常会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意见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企业,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审计质量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
审计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开展了相关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目前关于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审计质量对投资者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可以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吸引更多的投资,有利于为企业的创新提供资金和资源。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目前侧重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审计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利用西方国家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各大企业,从而为企业探索适合其健康发展的内部审计路径。
在内部审计路径的探索上,刘永威、张阳等人主要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建议通过将内部审计工作与内部控制活动相融合,进而实现企业的审计工作目标。
在内部审计路径的探索的另一方面,张博宇、沈琦敏等人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通过对如今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进行分析,主张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实现保值增值的内部审计工作目标。
2003年,王光远提出内部审计由消极防弊阶段转向积极兴利阶段,最后发展到价值增值阶段,并对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对环境保护审计、企业治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外包、战略审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把内部审计推到了价值增值的新阶段。
张伟(2004)研究指出,企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实现有效企业治理手段的内部审计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提高企业价值的活动。
由内部审计师对各代理人的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并进行有效反馈,促使他们有效地履行受托责任是实现这种价值创造的基本方式。
孙伟龙(2006)对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一是迫于巨大的成本压力,其二是管理者受托责任关系扩大的结果,并认为受托责任扩大是其产生的根本动因。
同时指出内部审计的内涵是目标的价值导向、职能的确认和咨询导向、业务的多产品服务导向、模式的风险管理导向及参与式的审计策略。
夏怡(2007)指出增值型内部审计并非一种新的审计形式,而是内部审计的一种理念。
所谓增值型内部审计就是以增加企业价值为审计的主要目的,它是内部审计从重查错防弊到加强管理、创造效益的一个转变。
贾云洁(2009)根据内审特征的不同将其价值增值分为显性增值和隐性增值两类。
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与财务报告质量的文献综述

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与财务报告质量的文献综述作者:冯江宁来源:《现代企业》2018年第12期如何防范并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1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凡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应当在1/2 以上;2012年《证券公司治理准则》中也有类似的规定;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301节中也明确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全部为独立董事。
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度量及其与财务报告质量的文献,了解学者们对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完善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识别真正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成员,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新途径。
一、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研究1.审计委员会形式独立性研究。
国内学者大多以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度量审计委员会独立性。
如翟华云2006、蔡卫星等2009、柯明等2011、周国华2011、谢香兵2011、周国平等2013、刘彬2014、谢海娟等2016、陈文娟等2016、李建红2016、何卫红2016、王振秀2017等。
但朱雅琴(2011)认为许多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仅为了满足监管要求。
独立董事往往被看做形式上独立的董事,又被一些学者称为花瓶董事,没有真正独立的保证。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层控制企业具有信息优势,而独立董事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不具有知情权,很难监督管理层;另外,审计委员会中的独立董事还会受到诸如管理层任命、股权等的影响,使得审计委员会监督管理层,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责任很难发挥,甚至其可能与管理层合谋侵害股东的利益。
如谢永珍(2006)发现大部分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董事由控股股东选任,导致审计委员会很难发挥应有的职能;王守海等(2012)也发现一旦管理层影响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的选任,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将被减弱;傅金平(2012)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降低盈余管理的作用非常有限,会受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能力的影响;吴先聪等(2017)发现受到管理层干涉的审计委员会成员,不仅不能履行职责,还可能与管理层串通合谋,损害公司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前言
本毕业论文题目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探析》。
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到现在已经30年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公司弄虚作假,会计核算不实的现象相当普遍,扰乱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要从根本上解决和纠正我国企业的违法违规问题,仅靠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远远不够,还应依靠公司自身建立起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内部审计是这一机制重要的一环。
但因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关系,其信息及管理状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当前国内外部分企业造假案大白天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具有的客观性、权威性,并能对审计对象作出公正判断和评价的必备条件,是企业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正文
1.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而且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上也还不够完善,因此,国内在相关研究上还处在反思与初级探索的阶段。
王光远指出,我国早期的内部审计是一种会计导向型审计,它主要检查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有无疏忽引发的错误,有无营私舞弊,资产是否安全完整,公司所制定的程序与政策是否遵守,内部审计部门通常附属于财务或会计部门之下,内部审计师通常是外部独立审计师的影子。
从1940年内部管理审计发展至今,伴随着委托财务责任向受托管理责任的发展,内部审计逐渐地脱离会计导向,进入管理导向时代。
内部审计可以视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进入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等较高层级。
李明辉指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中不存在可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判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内部审计人员因而能够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自由地开展审计工作,依照相关的职业准则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依据自己的专业的判断做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结论,在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时主管态度(精神)上的超然独立是本质要求,而内部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中不存在可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判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是外在的客观保证。
肖章大、张孝兰指出,内部审计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企业进行监督,能够弥补
外部审计监督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
在减少信息不对称、确保财务报告真实性的同时,对被监督人形成威慑力,帮董事会加强对高管层的监督。
石峰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是满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运营层这三个不同层次需要,以实现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应该定位于作为董事会的伙伴,一个特殊而且实力强劲的合伙人,它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改进企业的管理,优化企业的目标,成为风险管理的能手和审计委员会的延伸,服务于企业各个层次,也即广大的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成员受托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情况进行鉴证与咨询。
杨小波,杨俊才认为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形式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公司本身的规模,管理层次,股权结构等状况,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师能独立地开展工作,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独立性的要求居于首位。
一般认为,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
2. 国外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国外在内部审计相关领域的研究上一直是处于领先的地位.
K•H•Spencer·Picot认为是独立性是包含在内部审计定义中的定义,它是指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和签发的报告具有可靠性,而不受其他利益的左右。
审计委员会是一个为投资者利益服务的重要部分,它有利于确保注册公司以及其会计人员在遵守证券法规的前提下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职责中也提到了确保审计委员会的成员遵守独立性原则。
其重点也是侧重于对审计机构的研究,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机构,人员独立性有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Moeller指出,内部审计已经不再是管理层的耳目,而是组织中独立的耳目,其对内部控制等事项的评估有利于审计委员会履行其对董事会全体、股东、公众的责任,具有独立性。
Wallace和Kreutzfedlt依据1983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组织专门小组对260家美国公司进行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强弱对于有效减少财务报告的错误十分关键,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的公司财务报告出错的可能性更大。
Hermanson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应该采用隶属于董事会,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种结构,才最有利于改善治理,才能使内部审计成为治理结构的一部分。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08 年对全球内部审计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了达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也就是内部审计不再是仅仅满足管理层管理的需求,
而是要满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Ahlawat 和Lawrence认为,如果内部审计由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话,他们在作决策时,一般会考虑维护管理层的利益。
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由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好处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熟悉,便于查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也认为,一个专业的、经过培训的内部审计机构比承包内部审计业务的外部机构更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效率与效益。
结论
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理论和实务必须认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内外在研究上有着很多的相似和不同,由于国外在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上起步比中国较早,在法律、法规建设上也比中国更加的完善和健全,所以从国外的资料来看其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研究。
而国内由于当前的管理体制、法律环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我国在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上的重点与国外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内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不但但侧重于对机构和人员的研究,还包括了对内部审计环境的研究。
相信随着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及诸多学者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深入研究,内部审计必将促进我国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指导教师评分(百分制):
指导教师: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