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十七年”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十七年”小说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概况,了解十七年时期的重要小说家及代表性小说。
【教学重点、难点】:
“十七年”小说的题材,“百花文学”中的小说创作,十七年的长篇小说。
【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十七年”小说创作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无限丰实的生活内容。建国后的小说无论在反映生活的广度、深度上,还是在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的面貌。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文学本身发展规律的作用,“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开创阶段(1949-1952)
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主要是以表现新的生活为主题,大多是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的作品。
1.民主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题材
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和抗美援朝战争在这一时期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占有突出地位。代表性作品有:刘白羽:《火光生前》,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孙犁:《风云初记》、柳青:《铜墙铁壁》;巴金:《黄文元同志》,谷若:《枫》,路翎:《初雪》、《洼地上的“战役”》,陆枉国:《上甘岭》等。
2.农民题材
反封建和追求民主、自由的新生活是这一时期农民题材小说的主题。主要是表现翻身群众挣脱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的束缚,勇敢地追求民主、自由的新生活的主题。代表性作品有:赵树理:《登记》,谷峪:《新事新办》、《强扭的瓜不甜》,马烽:《结婚》、《一架弹花机》等。
总的说来,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在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体现他们的新面貌、新品质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许多作家还未能够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了解和高度提炼。所以,除了一些老作家的创作之外,这一时期的创作数量不多,整体质量不高。题材狭窄、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初步发展繁荣阶段(53—57)
1953年,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做为这个时期生活反映的小说创作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可喜的面貌。
1.农村题材小说
涌现了一大批描写农业合作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出这场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代表性作品有:李准:《不能走那条路》,峻青:《老水牛爷爷》,柳青:《狠透铁》,秦兆阳:《农村简记》,刘绍棠:《青枝绿叶》等。出现反映现实新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创业人形象。
2.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这一时期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开始达到一个新的艺术水准,出现了一些思想和艺术上都比
较成熟的作品。代表性作品有:王愿坚:《党费》,峻青:《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老交通》,杜鹏程:《保卫延安》,高云览:《小城春秋》,知侠:《铁道游击队》,孙犁:《风云初记》等。
3.工业题材小说
这阶段的小说创作反映的生活领域开始逐步扩大,反映工业生活的作品开始出现繁荣景象。代表性作品有:艾芜:《新的家》、《夜归》,费礼文:《检验工叶英》,魏凯:《老烟筒》、唐克新:《种子》,周立波:《铁水奔流》,草明:《火车头》,白朗:《为了幸福的明天》等。
与建国初期的小说相比,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数量猛增。整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思想水平较高,艺术性强。题材多样化,而且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作品出现。如峻青、王愿坚、杜鹏程等,都逐渐显露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马烽、茹志鹃、王汶石等作家也相当活跃,初步展露头角。甚至出现了一些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如玛拉沁夫的《科尔沁草原的人》等。
(三)丰收阶段(57—62)
1.短篇小说创作
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创作敏锐地发现和捕捉了新的题材、新的人物,通过精巧的构思,艺术地表现出了复杂的现实生活。尤其可喜的是,不少作品敢于突破种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正视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李准:《耕云记》、《李双双小传》,茹志鹃:《静静的产院》,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等。
2.长篇小说创作
十七年的长篇小说创作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在各种题材方面都涌现出来优秀的经典性作品。如1957年出版的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源》等;1958年出版的有:赵树理的《灵泉洞》(上)、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杨沫的《青春之歌》、艾芜的《百炼成钢》、冯德英的《苦菜花》、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1959年年出版的有:柳青的《创业史》、李劼人的《大波》、欧阳山的《三家巷》等;1961年出版的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李六如的《六十年变迁》等。
另外,从题材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题材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农村题材、工业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历史题材和反映部队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分别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历史角度成功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塑造力一批无产阶级英雄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为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四)欠收阶段(62—66)
这个阶段小说创作呈现落潮现象。这种现象既是前期发展的继续和必然结果,又是特殊的政治气氛,所出现的必然现象。这个阶段正是十年萧条时期的潜伏期和准备期。
1962年召开了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同年,又提出了“大写十三年”,之后的几年期间,对创作的限制越来越多,这使得小说创作从之前的高潮跌入低谷。
代表性作品:
长篇小说:姚雪垠的《李自成》(1962);陈登科的《风雷》(1964);浩然的《艳阳天》(1965);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1965)。
短篇小说:艾芜的《南行记续篇》、《野牛案》等。
二.“十七年”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了小说的性质。农村题材的小说在这一时期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这和当时文艺政策的提倡和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农村题材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赵树理
1.赵树理创作实践和文学主张
(1)文艺大众化的创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