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修订稿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当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建立数学学习的基础: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数字概念、计算技巧、数学术语等。
良好的基础能够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应用进阶的数学概念。
强调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培养逻辑思维:数学学习需要逻辑思维,学生应该学会逻辑地思考和推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思维训练,如填数字迷题、数独等游戏,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鼓励合作学习:数学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加强。
这可以帮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创设情境和应用环境: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给予足够的练习和反馈:数学学习需要反复练习,以巩固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练习题,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改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美和乐趣。
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需要时间和耐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可修改终如何教好小学数学
可修改终如何教好小学数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教学小技巧,可帮助教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注重培养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要创造一个互动性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进行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可以通过直观、具体的教学材料和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同时,通过启发性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问题求解和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资源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重视实践和应用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和数学的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有关日常生活或环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亲自计算和解决,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学习的基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布置适当的数学问题和作业,让学生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和管理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要想教好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同时,注重实践和应用,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高效学习
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高效学习2023年正值时代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年代,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其他领域,技术都在快速应用,但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高效学习,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
一、多元化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是要体现多元教学方式的,而在数学课堂中,除了传统的板书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来辅佐教学效果,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现在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运用教学软件和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获得知识的效率,增加互动性。
二、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数学课堂上,不可避免的是存在一些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焦虑心理较强等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加强课堂气氛,切实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接龙、故事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不应单纯的追求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通过多角度、多方式的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发现答案,并与同学交换评论,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四、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该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不是一味追求面上或直至难度的内容。
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练习,巩固学生基础知识,防止学生基础薄弱,影响学习效率。
五、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的个性化课堂体系很重要。
学生每个人的思维、学习方式都不一样,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建立个性化的教学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小学数学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
对于数学创新学习,我的理解是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精神,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探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方法、途径。
一、着眼于进行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运用教材1.改变数学教材的编排顺序。
如第三册“2-5的乘法口诀”,教材是从被乘数是2讲起的,我们则是从5的口诀讲起,因为5的口诀句数多,便于学生认识掌握规律后,自己去总结推导1-4的口诀。
这样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较好地学会了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
为学习口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教得自然轻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
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把例题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
如“成反比例的量”一节,把原长篇讲解内容改为只呈现几个成反比例关系的实例,提出一个讨论题,让学生用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思想方法去分析数量关系,找规律,得出结论。
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人,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多想、多说、多做,感受成功的愉悦。
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教师联系附近高架路建设创设了这样-个问题情境:“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修高架路中的数学问题。
如果让你来当总指挥你打算怎么办?”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了,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一个比一个想得全面,还真有总指挥的超前意识和胆略。
这样的课堂是和谐、民主、蓬勃的,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唤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件在愉快的情境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发展智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修订稿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内容提要】: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具备创新性,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新课改开展的前提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适应新课改、新要求,还要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掌握最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学生道德品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新课改正在教学领域轰轰烈烈的开展,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依靠实际生活,优化教学资源。
我们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
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
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
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
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连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上课,我就抱着全班同学的练习册进了课堂,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先让练习册得“优”的12名女生到讲台上站成一排,每人发一朵小红花,又让练习册得“优”的10名男生到讲台上站在第二排,每人发一面小红旗,并让全班同学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
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
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数学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思维工具。
然而,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和无趣。
要教会学生爱上数学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指导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和技巧。
一、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数学需要积极的态度和自信心。
作为老师或家长,首先需要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还可以通过鼓励和奖励他们在数学上的进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
为了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和技巧。
同时,还可以利用游戏、竞赛和互动活动等方法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来教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三、强调基本概念和技能的掌握数学是一个渐进性的学科,后续知识的学习往往建立在前置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低年级学生应该先打好基本功。
教师需要重点强调基本概念和技能的掌握,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的坚实基础。
比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先培养他们对数字、形状和模式的识别能力,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和技能,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更高级的数学知识。
四、提供适当的练习和反馈练习是巩固学习的关键,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需要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以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五、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改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改进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改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仅是学习数字和运算,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改进。
一、激发兴趣的方法1. 以趣味性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通过互动和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 创设适龄的数学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情境,以情境化的方式引入数学内容,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并增加学习的乐趣。
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电子板书、动画、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视听、触觉上得到满足,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1. 设计启发性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并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引导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增加学习的乐趣。
3. 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创造一个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解决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深度理解。
三、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1.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讲解教学、探究教学等,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 注重巩固和复习: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让学生逐步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且提供一些巩固和拓展性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自主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升他们的主动性和自律性,从而更好地改进数学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培养数学学习方法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实践活动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趣味数学故事,以及通过实物、图片等物质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基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面对困难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的方法和策略,例如通过抽象思维、归纳思维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四、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应该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示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并通过练习题、应用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教授思维导图、演示法、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软件等,提高教学效果。
六、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资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法学法幸福生活指南167幸福生活指南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张志丽辽宁省昌图县四面城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 昌图 112500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道出了对于学习,尤其是小学数学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要;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等的同时,一定要教给学生数学的学法。
关键词:激发;数学;方法而学习方法会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适合不一样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给孩子挑选适合的学习方法,就显得特别关键。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脱离不了数学的学习。
那么,我们如何让数学变得更轻松,更愉快呢,我想浅谈几点数学学习的方法。
一、激发学习数学兴趣1.与孩子多亲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点燃兴趣这把火把,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数学中来,孩子们才会有饱满的情绪,集中的经历、活跃的思维。
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
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亲和力,融洽我们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喜欢数学教师,进而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
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数学教师应该多关爱他们,对他们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
让他们喜爱这个数学教师,爱屋及乌,也喜欢上数学这门课。
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给学生讲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我们要掌握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这个年龄段都喜欢听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能够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
从故事中学习并且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对学生的学习有启迪作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基础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学习方法进行探讨,帮助教师和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实物教学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强调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学习的关键。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
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准时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笔记的整洁和有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复习和回顾所学的知识。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利用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通过使用教学PPT、实物教具等,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改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辅导。
六、与家长的积极沟通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家长和教师的合作与互动,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
总结起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强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利用、定期评估和反馈以及与家长的积极沟通等方面来进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就是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下面就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实践,就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来谈几点体会。
一、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教会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使用课本,充分运用教材,养成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
第一,根据不同年龄特征来确定要求:低年级应从看图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图意,对文字部分要指导逐字逐句阅读,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中年级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阅读要求,一段一段的默读,做到边读、边想、边做、边算、边议,逐步认识结论;高年级要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独立阅读,做到把阅读和讨论、质疑、操作、计算、实验验证结合起来。
第二,在同一时期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课本的指导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是可以指导学生提前预习,课前可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对于将要学到的新知识先自学,看哪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
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看书时往往只注重回答问题,寻找答案,忽视思考探索的过程。
我们要通过提出一些关键的有探究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重点看过程。
二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看书,一般是新授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留有质疑的余地。
有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有的内容学生看书就能看懂理解的,教师不必讲解。
对于书上的数学概念要指导学生精读,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去理解。
如教学“平分线”时,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个关键词,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中助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助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作为小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在小学阶段对学员的数学基础的培养至关重要,奠定了中学阶段深化数学学习的基础。
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就从老师、父母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助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教师的角色1.教授基础知识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愉悦而有趣的,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更加情愿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外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并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解答问题。
老师可以采用一些小练习考核学生,让学生获得自我肯定感和提高动力,从而更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
4.授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对于那些学习数学不是很厉害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压力很大,感受到更多的挫败感和焦虑感。
因此,老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把数学知识越学越熟练。
二、家长的角色1.家长的引导和鼓励家长可以定时询问孩子有什么数学课题,不断地鼓励他们,让学生知道家长是自己的坚实后盾,从而培养自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2.家长的监督和督促家长也需时刻监督和督促孩子,需要看孩子是否认真积极地完成了数学作业和复习。
如果孩子发现有什么问题,需要及时帮助和支持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和支持。
3.家长的协助和给予指导在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随时提供协助和指导,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保证孩子有足够的备考时间,在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要让孩子独立面对。
4.鼓励小学生不断思考家长鼓励孩子不断思考,让孩子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地眼前干指导。
鼓励小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数学的难题,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共同合作,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引导,让小学生更好地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新课改下怎样引导学生学好数学
新课改下怎样引导学生学好数学新的课程小学数学教材主要特点:联系社会生活,又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社会上处处有数学知识,数学就在身边。
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在一定情景之下的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数学素质。
一、引导学生“问”“问”是“探”之开端和主线,为了让学生能“问”,教师应该创设适合学生实际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从中找到必要的数学信息,去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问题情景是“做”数学的起点、开端和主线。
能否创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情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有两位老师,有两种不同的理念,便有了两种不同的“做”法。
方法一:教师为学生提供硬纸板做成的大小不同的圆片,要求先测量圆的直径,再一一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并记录其周长,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方法二: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然后提供材料,多种材料制作的圆片和纸片上的圆形,让学生去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显然,方法一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去验证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是重结论的“记”数学活动。
而方法二则是在一定情景之下,从问题意识为线索的“做”数学活动。
这里问题情景的创设在于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圆形的应用无处不在,而用硬纸做的用滚动或细绳的方法可以测量,但软布做的圆不能这样测量,怎么办?”问题的解决和方法、知识的局限性的矛盾不断得到激活,诱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热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相互启发,探索,可以用折叠的方法。
但对画在纸上的圆这种方法又受到了挑战。
学生自然会转入给周密的探索之中。
这样整个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体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玩”少年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新课程的数学也要一改过去那古板的面孔,让学生好好的“玩”!“玩”数学就是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下以特质或物质化活动方式去感知事物。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建议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时候会出现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
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自主发现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运用教具、多媒体等辅助工具,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游戏、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应注意启发性。
合理设计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解欲望,但不至于过于困难而导致学生放弃。
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于进步较快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难度,挖掘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对于学习进展较慢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逐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五、培养数学思维和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
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起来,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设计启发性问题,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教导学生正确高效地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教导学生正确高效地学习数学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一些难点知识的存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困惑和抵触情绪。
因此,正确而高效地学习数学成为了每个小学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为学生指导教导适用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第一部分:数学学习环境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数学学习的成功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指导学生营造良好数学学习环境的方法:1. 清理学习空间:确保学习区域整洁有序,摆放好所需的学习用具,如纸张、铅笔和直尺等。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2. 减少干扰因素:保持学习场所的安静,远离电视、游戏机等干扰因素。
学生们集中注意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定期复习:经常复习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巩固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第二部分:学习方法的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适用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1. 善于思考: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学生们应该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解题过程。
通过思考和探索,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练习和演算:数学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学生们可以做大量的练习题和习题,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思维方式。
3.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数学学习需要时间和耐心,学生们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避免在学习时草率从事其他活动。
同时,定期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部分:学习态度的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培养学习态度的方法:1. 树立信心:学生们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并且做到不怕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他们可以通过克服困难和遇到的问题,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2. 积极参与: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和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等方式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强调概念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通过使用具体的实例和图像,让学生发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掌握。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量练习:数学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与技能。
提供足够的练习材料,使学生有机会通过重复和变化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讨论,通过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多元化教学资源: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如教学软件、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及时反馈与纠错: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纠正,帮助他们及早发现和纠正错误,从
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概念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如何引导小学数学学习
教师如何引导小学数学学习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计算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既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趣味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与他们进行互动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计算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设计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通过数学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数学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例如,可以通过解决一些数学难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更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互助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
如何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还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
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为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正是改革数学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一、指导阅读课本,认真启迪学法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首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思考,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每次教学新内容,我都向学生指出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并要求学生根据要点,新授例题下面的提问和提示,带着问题去预习。
在指导学生课内自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时,我启发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转化的观点去自学。
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时,因为百分数应用题中有不少的例题是在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就是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因此,在指导自学过程中,我注意紧紧抓住了这种联系,并因势利导,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地解决新的问题,也使学生学得轻松,启边了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每次教学了新的知识后,我总是要求学生将课本上新学习的内容再认真看一遍,让学生说出通过再学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并要求学生进行质疑问难。
二、引导参与过程,逐步渗透学法为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真实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会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跟学生共同商讨的教学形式,师生平等相处,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真正使学生在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则表现在善于控制教学的双边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创性,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法转化为学法,使学法教法配合默契,以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李大市主任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跟大家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分享教学中的点滴。
接到这个任务时,心中十分忐忑,既想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又觉得自身水平太低,交流不到点子上,让大家在此浪费时间。
但是受命于人,只能硬着头皮完成任务,希望别让大家在接下来的这半个多小时里过得太煎熬,在我汇报的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互相学习,争取共同进步。
下面言归正传,我今天下午与大家汇报交流的主题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
这样一个话题的探讨,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新课程改革过程提出的很多新理念中,关注学生学习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地方面。
《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角色由“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学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这也是我今下午汇报的提纲。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教会学生学习方法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交流、主动发展求知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结合起来,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
我们知道,没有全新的教材,是不会有全新的教法的,然而有了全新的教材,也不一定就有全新的教法。
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没有新的教育观念做支撑,再好的教材教起来也会穿新鞋走老路。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可见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指导学生学,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教”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怎样通过这个“教”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具有强烈的主动感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这当中就涉及了许多教学艺术问题。
教师很容易给学生讲懂,但却不容易给学生讲会,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教学环节设疑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
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巧设疑问,恰当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头脑中多画几个问号,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产生疑问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新课教学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提出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乐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课堂教学中适当设疑,能使学生产生解疑的期望和需要,从而再引导学生在乐学的基础上探索,体验探索的乐趣,并最终以获取知识满足于期望与需要,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年和闰年》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这样的题目:乐乐今年8岁过了8个生日,可是他爷爷今年64岁,只过了16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情绪高昂,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好奇心促使他们急于知道原因。
教师就可以顺势揭示课题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出示课题)。
这种课堂开始就设置疑问的方法,能很好把学生吸引到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来,无疑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获取、主动发展。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只有对所学材料有了兴趣,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如在教学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眼、耳、手、脑同时并用,通过学习知识提高智能素养,获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由肯学、乐学发展为善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说:“老师今天有特异功能,你们随便报一个数,我不用计算便可知道他是不是3的倍数,谁先来”学生很惊讶,开始说数让老师猜,学生会边考老师边想:“这是为什么呢”教室里气氛异常活跃,有的学生说出很大的数,甚至还把爸妈的手机号也搬出来,可老师对答如流,学生十分震惊。
接着老师质疑学生:“你们也能这样了吧”学生摇头表示认输,渴望老师赶快告诉他们是怎么回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学习新知成了学生最大的愿望。
也就促使了学生去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获取。
3.让学生“异想天开”,发挥其潜在的创造思维和主动学习精神任何创造发明都是为了客观环境的需要,而人的思维能力也正是在这种适应过程中逐渐养成并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巧匠鲁班,因手指被齿叶草划破而启发灵感,发明了锯。
作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一些的创造机缘,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角色也正由“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我们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不是说有一种单纯的可教可学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始终贯穿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之中的,因为良好的学习方法,本身也是一门科学。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教学内容要有选择,但是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那些广泛地起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的体系和研究该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一定要让学生掌握。
教师教问题时,不要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要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的经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并形成学习中的大量“迁移”,即举一反三。
还要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发现。
比如在前两天我在教学书上一个思考题时,题目是让学生写出一个大于五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一的分数。
这样的题目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有一定难度,全班无人回答。
但我觉得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想办法去找寻答案,于是我稍作提醒“通分试试看”,有的学生就立马领悟这一方法,而有的同学更厉害一下子联想到了将分数是转化成小数来解答这样的题目。
这样我觉得就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个人创造性。
(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时时都有新知识、新技术问题,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都能学会,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应用别人的成果。
也许,我们曾经历经千辛万苦探求解决的问题,今天探究起来易如反掌。
也许,我们正研究的项目,别人早已申请了专利。
所以,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利用现在可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体,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捕捉、搜集信息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最大可能。
(三)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学习过程,本来是一个轻松愉快的事,当我们学会某一门新知识时,会获得犹如饿了之后的一顿美餐那样的快感。
然而事情不总是这样,当遇到难题时,有时经过长期苦思冥想和紧张的求索后,才可能出现顿悟的灵光,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意志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家庭、生活,可能时时都会有不如意来打搅我们,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就必须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意志,鼓励学生不能半途而废。
在遇到有一定难度题目时不能就乱了阵脚,还要学会冷静思考,理性分析,相信自己总会解答出来的,要有不服输的意志品质。
(四)从教会学生“学会”逐渐向教会学生“会学”转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去发现真理”。
有人说,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考虑的最终教学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某种知识或技能,实质上这种教育目的是极其狭隘的。
(1)教师要弄清楚自己教学生学会的是什么知识,即这种知识是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用;什么技能,即是应试技能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会终身学习的技能。
(2)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从教学过程中掌握“会学”的本领,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从教会学生“学会”转到教会学生“会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首先“乐学”,然后“爱学”,最终“会学”。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曾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学习方式(方法)代替另一种学习方式(方法):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接受学习,是强调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由狭义学习转向广义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的更多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除了通过课程结构调整和改革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外,最终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结合一些课例和学习反思,进行交流。
1.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实际是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构想出一种处理教材的方案。
这就需要:(1)明白课程设计的思路,读通课程标准。
(2)做好教学内容的转化,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指向、活动指南和操作依据;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师的策划统一起来。
(3)进行课程开发,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引导学生活动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
如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了一节视频录像课,执教者是芜湖师范附小的葛文老师,教学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这位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就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教材,他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顽皮、好动、好奇、易激动的特点,上课开始把教材中各自独立的主题图设计为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课件,在创设情境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把“分类”环节改为整理钱包活动,让学生在充分反复的认识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辨析和区分能力。
2.在教学方法上,选择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在“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
新课程教学改革,重在“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把思想观念的变革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