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仁与礼

合集下载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中,礼与仁一直是被广泛讨论的话题。

那么,礼与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礼和仁。

礼是指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的表现。

而仁则是指对他人的爱和关怀,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和情感体现。

在论语中,孔子经常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即礼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人们和睦相处。

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注重礼的实际效果,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礼仪。

同时,孔子也认为仁是行为的出发点,没有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礼。

因此,可以说礼和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礼是仁的具体表现,而仁则是礼的根本动力。

没有仁,礼就只是一种虚伪的表演,只有在内心深处真正有对他人的爱和关怀,才能做到真正的礼。

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礼和仁的具体实践方法。

比如,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做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做的事情。

这不仅是一种合理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同时,孔子也强调要“以礼待人”,即在与他人交往中要注重礼仪,遵循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仁的内在情感也得到了体现。

总的来说,礼和仁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注重礼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要体现出仁的内在情感,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仁和礼是《论语》中经常被提及和讨论的两个概念。

仁指的是道德与人性,而礼则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两个概念在《论语》中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孔子对于理想社会的建构。

首先,仁与礼在《论语》中被认为是互相促进的。

孔子认为,仁是在个人内心修养的基础上建立的,而礼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来实践的。

仁的核心是关爱他人,而礼是将关爱他人的行为规范化。

只有仁心和礼仪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了很多关于仁和礼的言论,例如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句话强调了仁和礼的重要性,以及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次,仁与礼在《论语》中共同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孔子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以仁心为基础,通过礼仪的规范行为,可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要“以礼义之,以孝悌之”,这句话意味着通过遵循礼仪和道德规范,可以建立起亲情和友情的良好关系,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网络。

此外,仁与礼在《论语》中也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和价值观。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仁心和遵循礼仪的人才能成为君子。

他强调了仁义道德的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即体现了他对于仁和礼的高度重视。

孔子通过教育和培养的方式,希望能够培养出有仁心、遵循礼仪的人,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综上所述,在《论语》中,仁与礼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既互相促进,又共同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仁心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而礼仪则是将仁心转化为行为的规范。

只有通过仁和礼的结合,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中的“仁”说实话,我感觉老师有点为难我们了,本来精读过论语的人就不会多,更何况要讨论的是《论语》中最核心最高深的话题。

我之前是没通读过《论语》的,这次特地读了几遍,可惜的是自己早已静不下心,生活阅历又太少。

即使读得再多,也很难有深刻的心得。

仁是否是论语的核心,这个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有很多大家认为是“礼”,是“忠君”,是“三纲”,是“孝”说,是“仁孝” “忠恕” “中庸” 或“仁恕”等等,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的全部范畴。

以我的能力,我是没资格去驳斥上述任一种说法的,但是我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曾经支持”仁”的观点.但是现在我更偏向于这样的观点:仁和礼都是论语的核心思想。

不可否认,”仁”在论语中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单从出现的次数上看,仁要超过其他字眼。

也许出现的次数说明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的每次出现都有着深刻的含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出自《论语颜渊》)这句话是孔老先生对仁的一个定义,最基本的定义:仁就是爱他人,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和《说文》中的“仁,亲也”(2)意思相近。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从古至今也寥寥无几,然而做到这一点的能否成为仁者呢?论语给的答案是不能,因为仁的含义并非如此简单。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3)(出自《论语子路》)从这句话看,孔子对仁德要求提高了,同样是一个人的同一个问题,孔子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和孔老先生的“因材施教”或是自身认识的提高。

言归正传,孔子在这里一下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恭”“敬”“忠”,平时态度端正,做事尽心,对人忠诚有信用。

更重要的是后面这句“随之夷狄,不可弃也。

”即便是到了未开化的地方也不能因而忘记恭敬忠,这让我想起了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的“慎独”。

樊迟第三次问仁的时候,孔子回答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4)对于这句话,网上似乎有些争议。

我的理解就是他的字面意思:仁者先经历苦难,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论语》中的仁与礼的内涵解读

《论语》中的仁与礼的内涵解读

《论语》中的仁与礼的内涵解读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集中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其中强调了仁与礼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并探讨了它们的内涵。

仁和礼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论语》中仁与礼的内涵,并解读其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仁的内涵仁是《论语》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它被孔子视为人际关系的基础。

仁是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心的人应该以善良、宽容和体谅他人为出发点,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仁心表现在个人行为中,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中。

仁心的重要性仁心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基础,而仁心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心的重要性,并认为它是个体和社会共同进步的关键。

仁心的具体表现仁心的具体表现有很多,它涵盖了个人关怀、尊重和善意的行为。

比如,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乐于助人、体贴他人的感受以及对他人困境的关注等。

仁心也体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上,包括修身养性、宽容待人和正直等。

总的来说,仁心关注他人,从而促进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礼的内涵在《论语》中,礼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与仁心共同构成了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强调了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应对方式,以及在社会互动中的礼节和规矩。

礼的意义礼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并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得社会互动更加有序和稳定。

礼的具体内容礼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对他人的尊重、正直诚信、言行一致等。

在社交场合中,礼节是不可或缺的,它体现了人们应有的规范和谦虚的态度。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学习礼的重要性,并认为它是培养人的修养和素质的关键。

仁与礼的关系在《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密切,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际关系及社会伦理的基础。

仁在礼中的体现仁心通过礼的具体行为来表现。

礼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的具体体现,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论语中的儒家思想总结

论语中的儒家思想总结

论语中的儒家思想总结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被记录在《论语》中,其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原则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仁、礼、学三个方面对《论语》中的儒家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是仁的思想。

儒家强调仁爱之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论语》中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思想,即要求人们待人慈爱宽容、行善积德。

儒家认为,推己及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次是礼的思想。

儒家认为,礼是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

《论语》中提到的“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不辞劳,事之不鄙,其斯之谓与”和“子路曰:‘衣狗夜叉而趋’,子曰:‘非所忍也!’”,强调了君子应该遵守社会礼仪和规范,不做无礼的事情。

通过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人们可以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是学的思想。

儒家认为,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提升人的道德和素质。

《论语》中强调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师德的价值。

孔子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智慧,才能够成为一名有德之人。

儒家强调学习应该注重实践和实际应用,要求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来改善自己和社会。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儒家思想主要包括仁、礼、学三个方面。

仁意味着以爱心待人,推己及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礼则要求人们秉持社会规范和礼仪,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学强调不断学习和修养,提升人的道德和素质。

这些思想在儒家文化中被强调和传承,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并非僵化和教条化的,而是有温度和弹性的,具有实践性和灵活性。

儒家思想鼓励个人积极参与社会,通过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同时也注重个人的自由度和创造力。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论语》是一部记录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文献,对于传统道德观念有着深远影响。

其中,仁、义、礼、智被视为核心道德观念,在《论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每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出发,探讨《论语》中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

1. 仁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中,仁是孔子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它指的是人们对他人关怀、同情和善良心意的表达。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和修养,人们可以培养自己内心深处的仁爱之情,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和个人生活中。

本质上,仁是一种无私奉献和尊重他人需要与权益的道德姿态。

2. 义的道德观念义在《论语》中被解释为履行个体与社会间应尽责任所表现出来的品质。

孔子认为,在社会关系中,个人应该以义为准则行事,做到遵守诚信和道德规范。

这意味着人们应该按照法律、道德和责任来处理自己的行为,并为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负责。

3. 礼的道德观念《论语》中对待礼的定义是一种关于行为方式、言谈举止和社交习惯的规范。

孔子强调,通过履行适当的礼仪,人们可以建立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礼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不仅能够体现个人修养水平,还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亲情友谊,并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4. 智的道德观念智是《论语》中最常提及的概念之一,其涉及到思考、判断和决策等认知过程。

孔子认为,在追求道德行为时必须要有智慧,在获得知识基础上明辨善恶。

智慧使一个人具备正确评估事件、判断事物真伪以及采取有效行动等能力。

通过对以上四个概念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论语》中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

它们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十分关键。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及其现代意义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及其现代意义
铸就诚信品格
通过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认 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诚信 品格和良好信誉。
01
02
树立正义观念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让他们明白正义的重要性,勇于承 担社会责任。
03
传承礼仪文化
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 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提高他们的文 明素养和社交能力。
05
国际化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礼仪也需要与国际接轨。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礼仪文 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要将中国的传统礼仪传播到世界各地,展 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05
智:智慧与学识
追求知识与真理
孔子认为,追求知识是人的天性 ,也是人的基本需求。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对知 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认为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获
勇于承担责任与义务
尽职尽责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尽职尽责的精神,认为一个人应该尽心 尽力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推卸责任。
敢于担当
担当精神是责任感的体现,它要求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敢于挺 身而出,勇于承担责任。
履行义务
履行义务是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人们按照社会规范和道德标 准来履行自己的义务,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增进相互理解 。
3
自我尊重
自重自爱,关注自我成长和提升,实现个人价值 。
仁爱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人际关系
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营 造友善、和谐的社交氛围。
企业管理
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 爱员工成长和福利,提高团队 凝聚力。
社会公益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 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

论语 五常

论语 五常

论语五常
《论语》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五常”的概念,但五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

以下是《论语》中与五常相关的一些内容:
1. 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和关怀。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仁的论述,如“仁者爱人”(《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等。

2. 义:义指的是正义、道义,强调人们应该遵循正义的原则。

《论语》中有关于义的论述,如“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3. 礼:礼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规范,强调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规范。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礼的论述,如“不学礼,无以立”(《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等。

4. 智:智指的是智慧、明智,强调人们应该具备明智的判断力。

《论语》中有关于智的论述,如“知者不惑”(《子罕》)。

5. 信:信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道德规范,强调人们应该诚实守信。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信的论述,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等。

总的来说,虽然《论语》中没有明确提出“五常”的概念,但其中的许多思想和价值观与五常是相通的。

五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
嘿,咱来说说《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哈。

礼呢,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规矩和仪式,比如说我们见面要打招呼,这就是一种礼呀!仁呢,则是内心的善良和慈爱,就像你看到别人有困难,心里会涌起想要去帮忙的那种感觉呀!
你想想看,礼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仁的外在表现呢?一个真正有仁心的人,他肯定会很自然地遵守礼呀!比如说孔子,他倡导仁,同时也特别注重礼,这两者在他身上那是完美结合呢!就好像一个人有了美好的心灵,自然就会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优雅得体,不是吗?
再打个比方,仁像是一棵大树的根,深深扎根在地下,给整棵树提供滋养;而礼就像是大树的枝叶,向四周伸展,展示着它的风貌呀!没有根,枝叶怎么能长得好呢?没有仁,礼又怎么能真正有意义呢?
咱可不能光注重表面的礼,而忽略了内心的仁呀!不然那不就成了空架子啦?那多没意思呀!所以呀,要让礼和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有品德的人哟!。

论语中关于人的论述

论语中关于人的论述

论语中关于人的论述
1. 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友善和关爱。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仁的论述,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 礼:礼是指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孔子强调人们应该遵循礼,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

3. 义:义是指正义和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义的论述,如“见义勇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4. 信:信是指诚信和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互信关系的基础。

孔子强调人们应该讲信用,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

5. 孝:孝是指尊敬和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孝的论述,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6. 君子:君子是指有道德、有修养、有品格的人,是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

这些关于人的论述反映了孔子对于人类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思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新-《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精品

最新-《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精品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篇一:2019年一模前名著阅读汇编(教师版)《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1【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解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

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5【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1【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源自《论语》中的一段话,是孔子关于人生道德修养的核心观念。

这八个字分别代表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十大人格品质。

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奉为处世行事的准则,被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这些品格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

仁是一种基本的道德情操,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仁心去关怀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义是做事情遵循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现。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守职业操守,信守诺言,不辜负他人的信任。

礼是指人与人之间礼节和礼貌的相处之道。

智则代表了知识和智慧,是指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己。

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处理事务时的诚实正直更是不可或缺。

忠、孝、廉、耻、勇分别是指崇尚忠诚、尊重父母、清正廉洁、惩前毖后、宽严有度的做事态度和品质。

这些品格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

回顾这些人格品质,我们会发现,它们贯穿于古往今来的华夏文明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些品德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它们是人类共同追求的道德准则。

正因如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中,更应该弘扬这些品质,让它们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针。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这个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

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应该铭记着《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教诲,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只有不断秉持这些品格,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十大人格品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们代表了一种做人做事的准则和座右铭,希望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弘扬这些美德,让它们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十大人格品质,是孔子关于人生道德修养的核心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论语中仁和礼的关系

论语中仁和礼的关系

《聊聊〈论语〉里仁与礼的关系》嘿,朋友们!咱今天来唠唠《论语》里那个超有意思的事儿,就是仁跟礼的关系。

你说这仁是啥呢?仁啊,就像是心里头那一团暖暖的火。

有仁的人呢,善良、友爱,对别人好得就像春天的阳光,让人暖洋洋的。

就好比你在路上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了,有仁的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上去帮忙,不会光在那儿看着。

那礼呢?礼就像是一套漂亮的衣服。

咱穿着合适的衣服,去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儿,这就是礼。

比如说去参加个婚礼,咱就得穿得漂漂亮亮的,不能穿着大裤衩子就去了,那多不合适呀。

那仁跟礼有啥关系呢?嘿,关系可大啦!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

有仁的人呢,自然而然就会遵守礼。

就像一个心里充满爱的人,说话做事都会很有礼貌,不会乱发脾气,也不会做那些不道德的事儿。

反过来呢,遵守礼也能帮助我们培养仁。

你想想,要是咱整天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对长辈尊敬,对朋友友善,时间长了,咱心里不也就慢慢有了仁了嘛。

而且啊,仁跟礼就像一对好朋友,互相帮忙。

有仁没礼可不行,光心里善良,不懂得怎么表现出来,那也白搭。

就像你有一肚子好想法,但是不会表达,别人也不知道你好在哪儿。

有礼没仁也不行,光表面上做得好看,心里没爱,那就是假把式。

咱再说说在生活里咋体现仁跟礼的关系呢。

比如说在学校里,对老师有礼貌,这就是礼。

但是要是心里没有对老师的尊重和敬爱,那这礼也就是做做样子。

得心里真的觉得老师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这才是既有仁又有礼。

还有在家庭里,孝顺父母也是仁跟礼的体现。

给父母买好吃的,照顾他们的生活,这是礼。

但是更重要的是心里有对父母的爱和感恩,这才是仁。

总之呢,《论语》里的仁跟礼关系可紧密啦。

咱得好好琢磨琢磨,让自己既有仁又有礼,做个善良又有礼貌的人。

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受欢迎,日子也过得美滋滋的。

论语之中仁与礼的关系

论语之中仁与礼的关系

论语之中仁与礼的关系
古代诸子百家所研究的道德和礼节,其中最受大家尊崇的当属
《论语》,《论语》把“仁”放在行为规范的最高境界,内容包括十
四章九训,乃至子路“礼之用:和为贵”那么,仁与礼具体有哪些关
系呢?
仁者不应仅仅守礼,而是要礼有所不礼,待人诚恳,言谈友善,
以如何和谐相处来判断一个人的仁慈程度,仁的内涵更多的是把礼仪
当作精神上的条件,而不是遵循礼仪敷衍。

从这个角度上说,“仁”
和“礼”存在着很大的相互补充的关系。

《论语》中的一句话:“仁者,正以自己的仁,来容人”,其中的“仁”实体为和谐、容忍,更
是指礼义、修辞、仁慈之类,这也证实了仁与礼之间的密切紧密关系。

综上所述,仁与礼在《论语》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仁当
作最高的道德范式,仁和礼是两个要求十分有机的综合,以“仁”为
最高境界,把它融入人们的行为准则当中,即是以礼致仁,使仁与耕稼、学习、礼仪等渊源不绝。

(完整版)论语(仁、义、礼、智、信分类整理)

(完整版)论语(仁、义、礼、智、信分类整理)

仁《论语学而》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八佾》4、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5、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于仁)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里仁》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雍也》1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18、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0、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卫灵公》4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7、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9、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义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4、“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仁义礼智信相关论据

仁义礼智信相关论据

仁义礼智信相关论据一、仁仁者爱人,其行为关注社会公益,注重人际互动与情感交流。

下面是仁的相关论据:1.《论语》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主张培养仁爱之心的表现。

只有懂得体恤别人、关心别人,才能做到仁。

2.在《礼记》中有类似的论述:「人不厌其加于人,而不足以相报;人不厌其取于人,而不足以相与。

」这说明仁者常常给予别人更多的爱与关怀,并不求回报。

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良心教化」,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培养自己的「仁义之心」,才能成为真正的仁者。

二、义义者讲责任、讲正义,注重社会伦理道德。

下面是义的相关论据:1.《中庸》中有云:「诚则明,明则诚。

」这句话是说,只有讲真实,讲诚信,才能做到公正、平等与真正的义。

2.《大学》中有类似的论述:「至诚之道可以前行,学问之道可以中庸而止。

」也就是说,只有诚实守信,不偏不倚地追求公正,才能不断前进,并达到真正的思想高峰。

3. 《论语》中有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是孔子劝人向道德理想迈进的表现。

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坚守道义,才能做到真正的义。

三、礼礼者注重传统文化,遵循社会规范,尊重文化传统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下面是礼的相关论据:1. 《周礼》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的礼仪文献之一。

它规定了从外部的社交礼仪,到内部的亲戚婚嫁等具体的生活细节,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中国社会行为规范。

2. 《书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献之一,它把「仁、义、礼、智、信」视作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基,指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遵守礼仪法则。

3. 礼还涉及到社交、交际、社会轻重的划分、宴礼、祭祀等方面,提醒我们在社交场合如何表现自己。

四、智智者追求真理,注重学识与思考,强调知识与智慧。

下面是智的相关论据:1. 《大学》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是说,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

这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思考能力支持。

简述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简述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简述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在《论语》中,仁与礼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仁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孔子认为,仁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的道德准则。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仁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

只有具备了仁的品质,人才能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而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一套规则和礼仪。

孔子认为,通过遵循礼的规范,人们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认为礼仪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论语》中,孔子将仁与礼联系在一起,认为仁者必然遵循礼仪。

他强调,仁者应该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礼仪来保持社会秩序。

仁与礼的结合体现了孔子对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遵循礼仪,人们才能表现出仁的品质,并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仁与礼在《论语》中是密不可分的。

仁是个人道德追求的目标,而礼是实现仁的具体方式和规范。

通过遵循礼仪,人们能够体现出仁的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的价值观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的价值观

论语中的仁义礼智的价值观《论语》是一本由孔子的学生记录下的言行录,其内容涉及到众多关于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论述。

其中,仁义礼智被视为《论语》的核心价值观。

以下将详细介绍《论语》中各个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1. 仁仁在《论语》中被定义为“爱人”,是一种基于关怀和善良的道德准则。

这种关注他人福祉的态度鼓励了主动付出,尊重他人,并促使我们以和谐与公平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对个人影响:通过实践仁心,个体可以培养出善待他人、宽容包容、顾全大局等优秀品质。

•对社会影响:当整个社会都倡导以仁为准则时,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等正向效果。

2. 义义在《论语》中意味着诚实正直与公正无私。

它要求我们遵循道德规范并奉献于公共利益。

通过追求义,我们能建立起可靠的信任关系并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

•对个人影响:追求义可以培养正直、诚实守信、坚持原则等品质,增强个体在道德层面上的崇高境界。

•对社会影响:一个倡导义的社会将具备公平正义、以法律为准则、保护弱者等优势,并形成可行的道德价值观体系。

3. 礼《论语》中所述的礼是指一套行为规范和仪式,旨在维持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

它要求我们尊重他人、遵从社会规范,以及与他人进行良好互动与合作。

•对个人影响:在实践礼规范时,个体能够培养出尊重他人、注重礼仪、确保秩序等品质,并提升自身修养。

•对社会影响:一个具有良好礼仪风尚的社会将打造一种文明进步的氛围,使成员之间更加团结互助,推动社会发展。

4. 智智在《论语》中指导我们独立思考、寻求真理以及明智的决策。

通过不断增长知识和培养思辨能力,我们能够迈向更高层次的聪明和智慧。

•对个人影响:通过提升智慧,个体将发展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并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对社会影响:一个强调智慧的社会将培育创新精神、鼓励批判性思维,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繁荣。

总结起来,《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价值观所承载的伦理准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论语中仁的名句1.[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够好人,能够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就是必须爱人,而且除了怨人。

只有努力做到了仁,才可以存有恰当的快乐和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反问孔子怎样就是仁,孔子说道:仁人对难事,搞在人前面。

存有斩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道就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道:聪明人钟爱水,仁德人钟爱山;聪明人有效率,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欢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红豆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作】孔子说道:有志之士,仁义之人,无法为了求出挽回性命而侵害仁,而应当舍生忘死去保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道: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欲。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例如浮云。

【译作】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一般会以为成人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导读试析《论语》中的“仁”与“礼”摘要:仁与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两者共同奠基于人伦道德实践,仁、礼合一而并重是其基本关系模式。

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儒家学者从彰显儒学普遍性价值出发,对仁、礼关系作出了独特的诠释,仁体礼用、仁体新用、仁礼分立是其中最主要的三派观点。

反思近现代儒学仁、礼关系论的理论得失,回归儒学重视人伦道德实践的生活世界,确立仁礼之间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是儒学当代开展的重要途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

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礼仁礼相成引言: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

如何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理论界颇有歧义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本礼次,仁决定着礼。

也有的着重于孔子对礼的强调而持相反观点。

实际上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不可分割,仁属于价值理性,礼属于实践理性,离开了价值理性,实践理性无从建构;离开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亦得不到落实。

从同构互动关系去理解仁与礼,对我们今天的实践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

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著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

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

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

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

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

但是,在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方面,有识之士鉴于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一股颇具规模的礼治思潮蔚然兴起。

另一方面,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为了巩固其已经获得的地位权力,满足其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也需要用礼乐来文饰自己。

他们除了自己亲自学习礼乐知识外,还重用一些懂得礼乐知识的人。

掌握一定的礼乐文化知识成为当时一般士人入仕为官的一条捷径。

如此一来,学习和研究礼乐文化竟成为一时的社会热门(关于春秋时期礼治思潮的兴起和学礼之风的盛行,吴龙辉博士有较详细的论述(2)。

孔子生逢春秋末世,自然受这种风气的影响。

据说他小时候做游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摹仿大人作礼仪演习,大概就与这种风气的影响有关。

长大以后,孔子凭着“好学不厌”的精神,敏求善思,终于成为一位名闻当时的礼乐文化大师。

他设坛收徒,不仅很多普通人来向他学习,而且一些贵族人物也经常来向他学习,请教各种礼乐知识。

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

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

那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

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

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

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

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

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随意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

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

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的确,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毫无疑问,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

《论语·八佾》如下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冯友兰解释此段说:“子夏以‘绘事后素’而悟及‘礼后’,盖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犹美女先有巧笑美目,然后可施脂粉也。

否则礼为虚伪形式,非惟不足贵,且亦可贱矣。

”又说:“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适足增其虚伪耳。

”(3)冯友兰用“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来释“礼后”,可以说十分恰当独到。

所谓“真性情”,即是根之于心、流露于外的仁心、仁性。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对于礼的优先性和决定性的地位,的确是无可怀疑的。

必须注意,孔子并没有因为仁的发现而贬低或轻视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规范价值,相反,恰恰是仁的发现为礼的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据。

礼既然是仁心外化的必然表现,那么只要是人,如果他内心还有一点真性情,如果他不想泯灭这点真性情而沦为禽兽的话,那么他就应该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范,否则,他就是“不仁”。

这样,本来是仁心外化的礼,最终却反过来成为判别一个人仁还是不仁的标准。

由此可见,仁虽然超越礼而对礼的生成和践履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但它并未取代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价值。

相反,当孔子把礼深深地植根于仁的基础上之后,礼作为支配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其合理性、权威性、必要性、重要性,都被更加有力地确认下来。

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

世道会变,但人之为人本诸自然的一些基本性情不会变(如亲情、友情、恻隐之情等等),与这些性情相适应的一些人类行为的基本规范也不会变。

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

”(《荀子·天论》)董仲舒也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人三策》,见《汉书·董仲舒传》)这些话人们往往只道其荒谬的一面,而未见其合理的一面。

如果能从儒家心性论的角度去审视,则这些话未尝没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

换言之,礼的合理性、权威性、永恒性在儒家那里不是凭空确立的,而是有其心性的基础。

事实上,从本诸自然的人之常情出发来论证传统礼义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这是自孔子以至当代新儒家一脉相传的家法。

可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仁学,自始至终都担负着为传统礼义辩护的理论使命。

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3)这话非常正确。

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

如果说,礼是孔子归本三代、述古得来的话,那么作为礼之根本的仁,则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仁基一立,本诸三代的礼乐制度,在三代礼乐秩序这一现实的根基崩解之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生长点”(1)。

在这个“生长点”上,三代礼乐这颗数千年历史孕育而成的文化的种子,经孔子亲手采撷、点播,又重新生根发芽。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

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确实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

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

大哉仁!大哉孔子!二、仁、礼相成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实在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混然一体,而非毫不相干、各自独存。

它们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

如果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

孔孟都曾把礼比喻为出入房屋所必经的门户。

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孟子说: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

(《孟子·万章下》)以礼为门,这个比喻形象而又恰切,准确地反映出礼在孔子和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一个人,除非自甘堕落做那见不得人的“穿窬”者(《阳货》),否则,便不能出不由户,也不能行不由礼。

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人才能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说,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