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侯芳
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探讨_1

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探讨发布时间:2021-06-21T07:51:20.48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5期作者:王放[导读]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设计已成为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园林的道路。
一直以来,城市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景象,空气污染较严重,人们希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王放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摘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设计已成为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园林的道路。
一直以来,城市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景象,空气污染较严重,人们希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因此,景观设计要重视生态理念的运用,将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相结合,加快城市生态建设。
景观园林生态设计理念对于保护社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倡导保护人类生活环境的理念,把社会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
在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生态理念,才能保证资源消耗最小化,确保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整体效应,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引言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进一步融合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背景下进行生态化建设,将生态发展与规划和园林景观的设计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发挥园林景观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效应,满足人们对生态生活的需求。
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理念是现代园林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需求,既要求生态与园林统一结合,又要求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长远发展,同时,还要避免资源浪费,维护现代园林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的稳定发展。
1 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的概念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是一项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观点的集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生态景观理念,该理念主要强调对于自然环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能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性改造,需要考虑自然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实际情况,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园林工程管理]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
![[园林工程管理]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aba967c77da26924c5b040.png)
(园林工程)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学生专业班级园林专业2003级3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06年10月30日2006年10月30日目录摘要..................................................................................................................... . (I)Abstract........................................................................................................ .. (II)1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内涵 (1)1.1生态园林的内涵 (1)1.2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内涵 (1)2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原则 (2)2.1生态设计的原则 (2)2.2设计要体现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 (3)2.3生态设计要体现人性化原则 (3)2.4生态设计要体现综合性原则 (4)3现代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目标 (5)3.1系统整体性 (5)3.2综合多功能性 (5)3.3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6)3.4功能和形式的和谐性 (6)3.4.1人和绿色环境的和谐 (6)3.4.2人工设施和绿色环境的和谐 (7)3.4.3历史民俗文化风情和现代城市绿色环境的和谐 (7)4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存于的问题及建议 (7)4.1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存于的问题 (7)4.1.1借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 (7)4.1.2绿色生态系统结构单壹、布局不合理 (8)4.1.3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保障措施不当 (8)4.2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建议 (8)4.2.1建立合理的生态群落 (8)4.2.2构建绿色生态网络 (8)4.2.3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保障措施 (9)5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12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园林专业学生姓名:律春燕指导教师:李海梅【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于园林绿化过程中,园林绿化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对优化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探析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探析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发表时间:2019-10-21T10:00:05.8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作者:李兰田[导读]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时候,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
安康市四维市政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安康 725000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时候,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
在现阶段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将生态化的理念融入其中,这不仅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需要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人文理念、生态理论的优势,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本文也从规划思路入手,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设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设计规划;建设策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愈加严重,这也是当下社会发展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会阻碍和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就应该以保护环境为主题,构建一个平衡、绿色,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
一、生态城市的规划思路(一)加强对城市规模和功能的划分同传统化的城市建设相比较,生态城市建设的时候,应该将用地规划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加强对生态用地的规划。
一方面重视城区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也应该让整个城市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去划分城区功能,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公共地区的建设用地,也能增加居民用电。
如果将两者分开建设,也会将整个城市的系统性显示出来,由于部分地区工业用地的比例较多,这就导致城区占地面积比较少。
而在城区功能的划分中,可以确保整个生态城市建设的绿化面积,真正为生态城市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以总体规划为导向,设置相应的规划程序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以整个城市的规划为主要导向,对相应的程序、步骤进行针对性的细化。
第一,对建设区域场地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其中包含了地形、地质和植被的覆盖率等,从而确保整个评估的真实性和系统性。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 彭芳芳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彭芳芳摘要:把生态规划理念合理的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使人们与自然更加亲近,在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的现状,让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发挥最大作用,这样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
关键词:生态规划;市政园林;景观设计1、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1.1景观多样性原则景观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由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论述景观多样性原则。
①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具体体现在景观要素空间布局的形态上,多样性体现多态美,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准则,也体现了对景观管理的重视程度。
②物种的多样性。
避免因物种的单调导致生态自然性缺失,有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2景观设计异质性原则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景观系统空间结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的具体描述,是当前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具体来说,景观异质性可以分为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时空耦合异质性以及边缘效应异质性4种类型。
但是,从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规划理念角度考虑,园林景观异质性原则更为在意水平异质性。
例如景观的尺度、范围、层次感等,做好景观异质性的开发与设计,能够大大提高园林整体的生态功能,在丰富物种的基础上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3整体生态功能优先原则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其涉及到的理论内容非常广泛,并且相互联系,如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植物学、生态水文学等。
为了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科学,相关人员要坚持生态功能优先原则,从关联性和整体性两个角度确定生态功能。
在园林景观设计和项目建设中,之所以进行生态规划,是出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修复。
为了确保生态功能优先原则能够应用到现实中,除了以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等相关的理论为基础,还需要协调好关联性治理和整体性规划两个方面,确保把各种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浅析生态城市视角下园林规划

浅析生态城市视角下园林规划作者:孙文清,王悦,高群英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5年第11期孙文清,王悦,高群英(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 053000)摘要: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中心,我们要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给城市留下足够数量、合理布局的园林规划。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研究和探讨生态型城市园林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创造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的、高品质的生态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关键字:生态城市;园林规划城市生态园林是指位于城市郊区或近郊,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地域性自然园林构建主要环境,以保护或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局部生态园林系统为主要目标,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园林城市。
城市生态园林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宝库,是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保证,对于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以及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1 生态城市园林生态功能1.1调节城市气候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
夏季,树荫下的温度可比空旷地降低50℃以上;冬季,草坪表面温度则比裸露地高40℃左右。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新鲜空气的流通。
1.2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休闲场所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庭院小区绿地、风景林地等建设,树木花草有线条美、形态美、色彩美、素质美等多种美学因素,而且随着它的逐日生长,逐年变化,呈现出的各种景观生动活泼,令人陶醉,这对增进人体健康,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情趣有着良好的作用。
2 加强生态城市园林规划的措施2.1城市园林规划以生态优先城市园林规矩是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统一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及其基本规律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陆亭亭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陆亭亭摘要:随着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就需要加强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
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愈来愈高。
但过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运用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后来的城市园林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学、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会增强。
城市中的园林景观需要加强规划和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一个城市的市容,还能增强人们对本城市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如今出现了太多的城市病,比如:人口过多、给城市增负,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破坏过的生态环境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措施来弥补和改变。
近些年来,环境景观建设方面兴起了绿色森林、生态城市的趋势,但只是一些设计理念,并没有实际行动,没有全面的考虑,没有因地制宜,没有真正的符合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
将城市和园林景观合二为一,提高人们居住地方的生态环境质量。
一、现代化城市对于整个城市的生态规划的意义我们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环境的改善不仅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一个城市的生态规划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市容和市民的文明素质。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靠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措施来强制市民,而且市民和政府一起合作、共同维持。
城市通过生态环境能够提高人们环境保护的理念,对整个城市具有推动作用。
建设现代化城市体现在方方面面,巧妙的融合城市和园林景观的理念,对现代化城市具有建设性意义。
二、城市在实施生态规划设计中的施工管理模式1.保护绿化植物的种类多样。
绿化植物在生态规划中很重要,绿化植物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但是过于单一的话,就会让城市看起来单调无差。
不能贸然的按照工作人员的喜好来选择,要根据城市的气候、天气状况、土壤盐碱性来判断哪种植物适合种植。
设计师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合理搭配各种植物,保护绿化植物的种类多样。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王成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王成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的扩大及更新,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如今,城市人口剧增、资源缺乏、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近年来,在国内环境景观建设方面兴起了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等绿色生态设计之风,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概念性设计名词,没有了解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没有考虑到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元素能不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地域等环境特征,单纯认为景观中有花有草有树即为生态设计,并没有将生态学原理及运行机制真正运用到景观规划与设计中。
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学;景观;设计1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的意义我们对城市进行生态环境的改造,能够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不断进步,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
但是,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城市的生态规划的设计理念就能够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让人们能够切实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恩惠,不仅仅是城市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心情也由此改变,这对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也有利于整体城市的进步发展,通过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设计也能够使得城市的树木增多,整个城市的风貌也变得更加饱满。
同样,城市通过生态规划设计以后还能提高人们对于绿化环保的意识,可以对于生态环境有保护的理念,这也有利于整体城市居民思想理念的进步。
所以,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不仅能提高整体城市的质量,也能够给人们带来身体上和思想上的进步,对于整体城市建设来说具有良好的发展意义。
2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2.1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所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则。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社会,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越来越不受欢迎,因此,在进行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深入贯彻景观长远发展的理念,根据各自城市的不同环境资源全面考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浪费。
论中国环境资源审判庭的组建

论中国环境资源审判庭的组建侯芳【摘要】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法庭的设立,正式确立了"三审合一"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目前,中国虽然在积极推进各级法院系统分步、有序地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但是有关的外部和内部设计仍存在困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符合中国司法改革的外部诉讼机制和内部审判机制.于外,需要扩大诉讼主体和受案范围,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于内,需要合理设置审判机构,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设计合理的审判程序.【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7)002【总页数】5页(P6-9,17)【关键词】环境资源审判庭;三审合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公众参与;人民陪审员制度【作者】侯芳【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681.1 环境资源审判庭“三审合一”审判机制的实践探索环境资源纠纷的特点决定了环境诉讼案件具有关联与交叉、公益与私益的交融特性,为了克服环境保障不力等现实困难,在各地的环境司法的实践中,对环境侵权案件的审理基本形成了“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将涉及环境侵权的案件统一纳入环保法庭,不再区分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
部分地区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纳入受案范围,在“三审合一”的基础上创建了“四审合一”模式。
但行政非诉案件也为行政类型,故而“四审合一”模式并未超出“三审合一”模式的范畴。
以江苏省为例,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统计数据,江苏省共有37个环保法庭,其中:省高级人民法院设3个合议庭;中院设有审判庭2个,合议庭7个,巡回法庭2个;基层法院设有合议庭22个,巡回法庭3个[1-3]。
从审判法庭的设置上来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独立建制的环境资源审判庭,共2个;另一类是没有独立建制的巡回法庭、合议庭,共35个。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的建立,标志着“三审合一”的环境资源诉讼模式正式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侯芳
发表时间:2019-10-11T13:19:57.1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侯芳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国内环境景观建设方面兴起了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等绿色生态设计之风,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概念性设计名词,没有了解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没有考虑到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元素能不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地域等环境特征,单纯认为景观中有花有草有树即为生态设计,并没有将生态学原理及运行机制真正运用到景观规划与设计中。
泰安市圣园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在国内环境景观建设方面兴起了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等绿色生态设计之风,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概念性设计名词,没有了解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没有考虑到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元素能不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地域等环境特征,单纯认为景观中有花有草有树即为生态设计,并没有将生态学原理及运行机制真正运用到景观规划与设计中。
鉴于此,本文对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引言
把生态规划理念合理的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使人们与自然更加亲近,在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的现状,让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发挥最大作用,这样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1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将某个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基本出发点,因地制宜,有机融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努力挖掘人文价值,为人们提供文化熏陶,另一方面渗透可持续理念,引导人们反思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压力,并引导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其次,充满自然气息的园林景观,能够促使人们回归大自然,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
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长期处于紧张、快节奏中。
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存在的空间逐渐缩减,人们体验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设计和建造生态化的园林景观,人们在游览园林、欣赏景观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享受清新、轻松、舒畅自然环境,帮助人们暂时从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解脱出来,进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
最后,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够带动整个园林实现良性循环,促使园林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条,构建一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进而为周边环境的生态建设创造条件。
无论是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者,城市规划者,还是园林的欣赏者而言,形成一个运转正常、协调平衡的园林体系都是十分重要,因此,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其中,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自然运行规律中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2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原则
2.1整体生态功能优先
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其涉及到的理论内容非常广泛,并且相互联系,如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植物学、生态水文学等。
为了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科学,相关人员要坚持生态功能优先原则,从关联性和整体性两个角度确定生态功能。
在园林景观设计和项目建设中,之所以进行生态规划,是出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修复。
为了确保生态功能优先原则能够应用到现实中,除了以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等相关的理论为基础,还需要协调好关联性治理和整体性规划两个方面,确保把各种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2.2景观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由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论述景观多样性原则。
①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具体体现在景观要素空间布局的形态上,多样性体现多态美,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准则,也体现了对景观管理的重视程度。
②物种的多样性。
避免因物种的单调导致生态自然性缺失,有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3人文性
现代园林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让城市居民感受到优美的园林景致、静谧的自然环境和雅致的人文内涵,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不仅非常重视自然环境,对人文因素的设计也十分强烈。
在生态规划理念中,人文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现代园林设计者所不可忽视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体现人与自然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价值。
2.4经济性
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比如休息,娱乐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使用有限的资源,把设计要求达到最好,创建一个舒适的园林环境。
3城市园林景观的现状
3.1景观设计硬质过多、绿色减少现代城市园林
景观设计为了营造高档的景观形象,创造出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刻意规划气势恢弘的中轴线、磅礴大气的广场、形态多异的喷泉景观等超大空间,出现了大面积的硬质铺装,相对减少了绿色植物的生存空间,构成了不自然、不亲切的人工环境,忽视了绿色空间生态功能的体现。
3.2地域文化缺失、地域精神流失
我国地域广阔、特征鲜明,每个地区都在长期的孕育中,形成本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及地域精神。
在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冲击下,区域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往往会为了表达某个新颖的设计主题,而改变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随之也抹去了原有的地域文化及地域气息,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景象,进而导致地域精神的流失。
4生态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应用
4.1在园林景观中进行生态种植
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以最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植株、本地植株或者成活率高的外来植株为选择种植的主要目标。
此外,在植株的实际种植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外来植株的成活率及其健康生长,进而充分发挥植株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可以种植植株,也可以引进一些同植株密切相关的植物,以更好地体现园林植被群落的多样性、植被与园
林景观的和谐性与统一性。
4.2园林景观的自然标准
园林景观建设的本质是人工建造,因此应该将绿色、生态自然环保等理念应用其中,以完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
想要对景观园林进行合理布置,应该将还原自然景观作为重点。
例如,扩大绿地的种植范围,以符合生态规划观念;在园林周围种植一些竹林与乔木林(如樟树、阴香等),对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河流旁边种植一些防护林带,以便发挥防风固沙效果,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4.3增加园林植物种类
植被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作用巨大。
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建设应该体现出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对于植被种类的选择,应该考虑其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
在实际的园林景观建设中,不应该只是单一植物,要保证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此外,对于植物的高矮、色彩,也应该进行适当选择。
同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以便建设更加环保、健康的园林景观。
如果设计者只是注重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植物的应用,不仅是对植物的浪费,而且不可能设计出具有生态性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掌握植物种类及其特点,防止出现人力物力的浪费,以保证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和具体体现。
结束语
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时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把生态规划理念合理的加入进去,把自然环境和审美观念结合到一起,利用原始的地理环境,创建出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样就能够让园林景观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然.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2):60-61.
[2]李燕初.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4):84.
[3]刘存,张媛媛.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0):96-97.
[4]王凯蕾.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3):60.
[5]刘春艳.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