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今天,无论哪一部中国文学史,也不管是高中或是大学教材,凡是介绍《诗经》的文字,几乎都会明确的告诉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如果再介绍深一点的文字,便会进一步告诉你:以前的经济学家给《诗经》上面加了许多政治教化的内容,掩盖《诗经》了的本来面貌。只有以文学的眼光来研究《诗经》,《诗经》才算是恢复了真本。现在,我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来对《诗经》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浅谈一下。
浅谈《诗经》的乡村爱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他收录了自商末(或说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公元前11——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共计305篇,存目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辞。共分风、雅、颂三部。其中《风》分《周南》、《召南》、《邶》、《卫》等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鲁》、《商》三颂,有诗40篇。《诗经》诗篇所产生的地域,大略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以及湖北、安徽北部等地。其作者成分很复杂,由民间歌手,也有文人之作;作者的身份有帝王和朝廷重臣,也有宦官、走卒和农夫、农妇。然而时间跨度如此之长,地域分布如此之广,在人类物质财富尚不发达、靠竹简艰难地记录语言的时代(在当时抄录一本《诗经》所好财力、人力,必然是很大的),如果不是礼乐制度的需要,不是出于政治功利目的,我们很难想象,有人会为一部“纯文学”的集子、为简单的情感抒发,去耗费大量人力、进行一项对国计民生没有意义的工程的。因而我们说,《诗经》一开始就不是作为文学启动的。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诗经》在文学人类学方面研究方面有广泛的意义。他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叶舒宪先生的研究从法术到诗歌——思维、宗教、艺术的发生学通现;诗言祝——咒祝、祈祷与诗的发生;诗言寺尹寺文化与中国诗的起源;瞽诵诗——瞽矇文化与中国诗的发生;摹声﹒重言﹒婴儿语——汉语的诗歌功能与中国诗的发生;诗可以兴——神话思维与诗国文化等各个方面,葛兰言(Marcel Granet)的《中国的节庆与歌谣》等。
现在让我来浅谈一下《诗经》中的乡村爱情: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展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一篇乐新婚的诗。尽管《关雎》描写的是男女之情,但能“发乎情止乎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终以礼和,代表着人间正道。其中讲述的是一位男子由意淫窈窕淑女、到采取对歌方式与之谐好、到以周礼婚俗与之成婚的过程。再次证明了一个史实,及当时的社会,原始婚俗与周礼婚俗呈交织状态。它表达了爱情婚姻的美好,男女自由恋爱,自由结合。说明了原始社会人性的美好,人的淳朴自然。这种美好建立的基础是男的是君子,女的是淑女,达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的人的最高要求。因此,它的结合是自然而然的,毫无疑问的。这就对我们现在的男女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教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找到我们完美的另一半。
全文是一首极其优美的诗篇。第一章君子从雎鸠交尾联想到欲与之匹配的美妙女子。她是高大性感温顺的女孩,不是一般的女子。第二章的意思很隐晦,他在想象这样的女子在何处,是陆上还是水上,在梦中常常梦到她的身影。第三章达到了高潮,君子想心中的女子都,夜不能寐,左思右想,展转反侧。第四章君子和心爱的女子欢快的约会。第五章在钟鼓齐名中,与窈窕淑女成就了婚事。
《关雎》是男女爱情的典范。《韩诗外传》卷五:“子夏问曰:‘《关雎》何以为《国风》也?’孔子曰:‘《关雎》至矣乎!夫《关雎》之人,仰则天,附则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纷纷沸沸,道之所行。……乃天地之基也。’”《关雎》在中国文学人类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比较而言,让我们来看一下《氓》吧!
《氓》
氓之痴痴,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是一首离异诗,诗中叙述的实际上是一出家庭悲剧。从中可以看出“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背弃”。女主人公在自由恋爱中执著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她又不得已离开了那个家。其中叙述了种种曲折,种种纠葛,细致的体现了她极其复杂的情感体验。《卫风﹒氓》中的主人公是一位“野人”,是一位穷困潦倒者。尽管他“抱布贸丝”,生活任还是没有着落,女到其家之后,竟至于“三岁食贫”。这则是此家庭破裂的一个因素。其次,从女主人公的家庭出身来看,她家的附近有商业市场,她的居地高墙环绕,到她家还须经过关卡,自然他是一位城市“小姐”了。她的家庭无疑是“国人”阶级的。“野人”是受压迫阶级,而“国人”则属于统治阶级,他们却是隶属于两个不同阶级的。在周代,“国人”与“野人”虽同为自由民,而他们却隶属于两个不同的阶级。“野人”是受压迫阶级,而“国人”则属于统治阶级,他们的政治权利、经济经济基础都有显著不同。学者吴荣曾《周代的农村公社》总结为四个方面:
①野人的租税、徭役都比国人为重;
②国人有服兵役的义务,野人则无资格当兵;
③国人有被选拔为官吏的权力,野人则无;
④国人有参与谋“国迁”、“立君”的权力,野人则无。
另外,这里还要加上一条,国人有受教育的权力。(《周礼﹒大司徒》)国人与野人的阶级地位、政治权力、经济状况的差别,正是诗篇中男女主人公关系破灭的根本原因。男子没有经济基础,加上性格粗暴怒,因此他们生活下去。
概观全文,首章言初恋之时。写出男子诡秘踪迹,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他抱着一卷布来换蚕丝,可见男女经济的差别(就如同国人与野人的结合),而他换布是幌子,真正的意图是找女主人公搭讪,他们搭上话之后,甜言蜜语,让女主人公心花怒放。而“谋”字说明了他的真正意图他并不是真正的交换东西,而是求取婚配。他们约会的地方也不是光明正大的地方,而是一个小角落里,说明男子的品行不端,怕被人看见,告诉女方,婚事告吹。在约会中,女主人公答应了他的求婚。但仔细一想,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合乎情理。后来,男子找上门来责问她为什么没有按照约定,男子心急如焚,害怕女子变卦,也说明了他的蛮狠,不讲理,一味地从自己出发补考虑女方的感受。女子此刻说了,并不是我不遵守约定,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