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验收规范
建筑防雷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建筑防雷工程施工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ac1586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2.png)
一、概述为确保建筑物防雷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及验收。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施工能力,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2.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3. 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材料、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并进行检验。
4.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防护、照明、通风等安全措施。
三、施工过程1. 接闪器安装(1)接闪器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有效覆盖建筑物。
(2)接闪器应采用镀锌钢绞线、镀锌圆钢、镀锌扁钢等材料。
(3)接闪器与建筑物外露金属物进行等电位连接。
2. 接地装置施工(1)接地装置应采用镀锌材料,如镀锌圆钢、镀锌扁钢等。
(2)接地装置应按照设计要求布置,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
(3)接地装置与建筑物基础、地下室、设备基础等进行连接。
3. 防雷装置与建筑物连接(1)防雷装置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进行等电位连接。
(2)连接处应采用镀锌材料,确保连接牢固。
四、施工验收1.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自检,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组织竣工验收。
3. 竣工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施工能力。
(2)检查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
(3)检查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检查防雷装置的安装、接地装置的布置、连接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检查接地电阻是否符合标准。
4. 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供以下资料:(1)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2)施工材料、设备的检验报告。
(3)施工过程记录。
(4)竣工验收报告。
五、注意事项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记录,为后续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4.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防雷装置的维护、保养,确保其长期有效。
防雷接地工程验收标准
![防雷接地工程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6b2d9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8.png)
防雷接地工程验收标准防雷接地工程验收标准是对防雷接地工程进行验收评估的依据和指导,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防雷接地工程验收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引言防雷接地工程的验收是对工程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等进行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验收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各方责任,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防雷接地工程的效果和安全性。
二、验收标准的适用范围防雷接地工程验收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物、设施以及重要设备的防雷接地工程验收,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电站、通信基站等。
三、验收标准的分类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和规模,防雷接地工程验收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设计要求- 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 确保防雷装置、接地装置等的合理布局和设计;- 考虑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因素。
2. 施工质量要求- 施工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质量可靠;-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证书和资质。
3. 接地装置测试- 接地装置的电阻测试,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标准;- 采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如电阻测试仪等;- 测试结果应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防雷装置测试- 防雷装置的电气性能测试,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 包括避雷器的放电控制装置、避雷针的整体绝缘电阻、避雷器的接地电阻等;- 测试结果应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防雷接地系统的综合测试- 验证整个防雷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包括对接地装置、接地网、防雷装置、导线等的综合测试;- 测试结果应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验收报告防雷接地工程验收完成后,应编制相应的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 工程基本信息,包括建筑物名称、施工单位、验收时间等;2. 工程验收标准的依据和参考文件;3. 工程设计的评价和审查意见;4. 施工质量的评估和检查结果;5. 接地装置、防雷装置的测试数据和结果;6. 防雷接地系统的综合测试数据和结果;7. 验收结论和存在的问题;8. 工程验收的签字确认。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ce9a6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6.png)
验收标准
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规范 要求,固定应牢固,防腐处理应良好,接闪 器与引下线的连接应紧密牢固,无明显损伤 和变形。
等电位连接的验收
验收内容
检查等电位连接的规格、数量、连接方式和固定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同时,应检查等电位连接 是否与接地装置连接牢固,是否存在损伤和变形。
验收标准
电涌保护器的材料、规格和安装位置应符合 规范要求,固定应牢固,防腐处理应良好, 电涌保护器应正常工作,无明显损伤和变形
。
04
防雷装置的维护和管理
定期检查和维护
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接地电阻、避 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施。
2
定期清除避雷设施上的污垢和锈迹,保持良好导 电性。
3
对防雷设施进行必要的紧固和焊接,确保连接牢 固可靠。
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
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电涌保护器的安 装位置,并确保其连接线短而直,方 便检测和维护。
03
防雷装置的验收
验收流程和标准
验收流程
防雷装置的验收应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包括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等电位连接和电涌保护 器等部分的验收。
验收标准
防雷装置的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地方主管部门的要求,确保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施工人员应熟悉并掌握相关标准和规 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前的现场勘查
01
在施工前应对建筑物进行现场勘 查,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材料、 用途等,以便确定合适的防雷设 计方案。
02
勘查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建筑物的 突出部位,如屋顶、烟囱、旗杆 等,这些部位容易受到雷击,需 要特别处理。
施工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防雷工程验收标准
![防雷工程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cce77dfad6195f312ba699.png)
防雷工程验收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防雷工程验收标准一、避雷网安装1 保证项目:用材及网格尺寸和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网格及支持件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合格:架空高度适宜,位置正确,网格交叉点焊接完好,支架布置均一,曲率半径正确,牢靠坚固,与保护面平行,防腐良好。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要求焊缝平整光滑,网格布置均匀平整,防腐均匀,支架有良好的导电性。
3 检查数量:网格数的30%,支架全数。
4 检验方法:抽样观察检查和器测或检查施工记录。
二、引下线安装明装引下线安装1 保证项目:用材及引下线数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引下线及支持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安装位置正确,坚固牢靠,焊接工艺正确,支持件用材、支持件与墙面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防机械损伤部件齐全,防腐良好。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螺栓等紧固件齐全,断接卡设置便于检测,接触面镀锌或镀锡完整,引下线平直,固定点间距均匀。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器测。
暗敷引下线安装1 保证项目:接地电阻及用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合格:电气预留接地及引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柱内主筋位置对称,搭接处要平整,每层短路环≥1个,用作引下线的主筋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应与均压环作良好的焊接。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电气预留接地的引出长度≥,引出材料为≥φ12镀锌圆钢;焊接处平滑无气孔;引下主筋与箍筋全部焊接。
3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器测和检查施工、安装记录。
三、接地装置安装1 保证项目:用材及埋设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基本项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如下要求:合格:人工接地体长度及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体焊接无虚焊。
降阻剂的用量及采取的降阻措施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雷验收规范
![防雷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0e49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7.png)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1.1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旳参与下, 由建设单位主持, 施工、监理等单位参与共同进行。
1.2防雷设施验收涉及下列部分1、防直击雷旳防雷装置部分(涉及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2、等电位联结(涉及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多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旳等电位连接、室内多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旳等电位联结)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涉及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4、屏蔽装置(涉及多种屏蔽网、屏蔽室)1.3防雷设施验收前, 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 并附下列文献:1、设计阐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置图、5高层均压环设立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SPD安装系统图)2、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旳修改图纸及阐明3、隐蔽工程旳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接地装置旳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安装避雷器旳系统安装图。
1.4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旳规定。
已装防雷装置所用材料、安装位置、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规定相符, 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阐明, 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旳规定。
1.5防雷系统中所使用旳防雷产品应符合国标旳规定, 产品旳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
第二节建设工程防雷设施技术规定和指标2.1基础接地技术规定和指标基础接地分为人工接地和自然基础接地两种。
2.1.1人工接地装置是指非运用建筑物基础桩地梁, 而用角钢、扁钢或专用成品制作件, 人工布设旳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Ri:按不同防雷类别应分别符合下列指标。
第一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Ri≤10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Ri≤30Ω。
2.1.2自然基础接地装置是指运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桩、地梁内钢筋作为接地旳装置。
接地装置应做成环形接地接地体电阻值:自然接地体旳接地电阻Ri≤1Ω(综合信息类)或4Ω(一般类);土壤电阻率:按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旳实测值。
建筑防雷验收规范
![建筑防雷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d10fc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1.png)
建筑防雷验收规范建筑防雷验收规范是指对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进行验收的一项规范。
本文将介绍建筑防雷验收规范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要求。
一、验收范围建筑防雷验收范围主要包括建筑物整体的防雷设备和系统,包括接地装置、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
二、验收要求1、组织验收建筑防雷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并由建设单位书面委托。
2、验收基本要求(1) 验收时须参考《建筑设计防雷技术规范》、《建筑防雷装置建设与验收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对防雷装置的规格和材料进行检查。
(2) 验收前应先进行自查,确保防雷装置的安装、接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 验收过程中要进行实地检查,对防雷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
3、验收要点(1) 对于接地装置,应检查接地体的数量、规格和布置是否符合要求,接地电阻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2) 对于避雷针,应检查避雷针的安装位置、数量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避雷针和建筑物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
(3) 对于避雷网,应检查避雷网的布局和网档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网档的安装是否牢固。
(4) 对于避雷带,应检查避雷带的安装位置、数量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避雷带与建筑物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
4、验收记录建设单位应记录建筑防雷验收的结果,并与相关单位共同签字确认。
三、验收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1、验收合格的标准(1) 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接地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2) 防雷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合理性得到有效保证。
2、验收不合格的标准(1) 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接地存在严重缺陷,无法保证防雷效果。
(2) 防雷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合理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四、验收后的整改与复验1、整改要求(1)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防雷装置,建设单位需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装置达到验收合格的要求。
(2) 整改过程中需保持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商。
2、复验要求(1) 进行整改后,建设单位需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复验。
(2) 复验时要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整改的有效性和合格性。
gb防雷接地验收标准
![gb防雷接地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5e1c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d.png)
gb防雷接地验收标准GB防雷接地验收标准。
一、引言。
在建筑物和设备中,防雷接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的危害。
因此,对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GB防雷接地验收标准的相关内容。
二、验收标准的内容。
1.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建筑防雷技术规范》(GB 50057)等。
2. 防雷接地系统应采用符合规定的导体材料,导体的截面积应满足设计要求。
3.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得大于10Ω。
4.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体应埋设深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得小于2m。
5.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体应采用符合规定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的数量和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6.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符合规定的连接方式,连接件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7.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应进行接地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8.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应进行防腐处理,确保其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三、验收标准的实施。
1. 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防雷技术人员进行,验收人员应对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
2. 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应包括现场检查和测试,检查内容包括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接地电阻、接地电极的数量和布置、接地装置的连接方式等,测试内容包括接地电阻测试、接地装置的连接测试等。
3. 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结果应进行书面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验收人员的姓名、验收时间、验收内容、验收结果等。
4. 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结果应经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审核确认,确认内容包括验收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等。
5. 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结果应报送相关部门备案,备案内容包括验收记录、审核确认文件等。
四、结论。
GB防雷接地验收标准是保障防雷接地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以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防雷接地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63c91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f.png)
防雷接地验收规范防雷接地验收规范是指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验收时需要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一份防雷接地验收规范的示例,供参考:一、验收单位1. 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由相关部门或专业验收机构进行,验收单位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二、验收前准备1. 验收单位应提前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了解项目的特点、要求和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
2. 验收单位应对防雷接地系统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验收内容1. 验收单位应对防雷接地系统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接闪器、接地装置、接地导体等。
2. 验收单位应对接地装置的设置位置、数量、形式等进行确认,并核查其与建筑物主体的连接情况。
3. 验收单位应对接闪器的设置位置、数量、安装方式等进行确认,并核查其与防雷地网的连接情况。
4. 验收单位应对接地导体的材质、规格、埋设深度等进行检查,并核查其与其他金属构件的连接情况。
5. 验收单位应对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6. 验收单位应对防雷接地系统的防腐保护措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可靠。
7. 验收单位应对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导体、接地装置等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日后维护和管理。
四、验收报告1. 验收单位应出具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防雷接地系统的设备、材料、设置情况等详细信息。
2. 验收报告中应明确防雷接地系统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不符合的情况,应提出整改意见。
五、验收后处理1. 如验收报告中存在不符合的情况,建设单位应按照验收单位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2. 建设单位应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设备、材料和整改工程的质量,以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六、验收记录1. 验收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共同保存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记录,以备日后参考和查验。
以上是一份防雷接地验收规范的示例,具体的验收要求和程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验收过程中,要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设备和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防雷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与验收规范
![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与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1b789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c.png)
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与验收规范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是防止雷击灾害的有效手段。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和验收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与验收的规范要求。
一、施工要求1. 防雷材料的选用防雷接地施工所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防腐性能。
常见的防雷材料包括铜材、铜排、铜母线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根据具体的建筑物结构和雷电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 接地系统的设计接地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防雷要求。
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高度、雷电密集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和布置。
接地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接地电阻和平衡性,确保对雷电能量的及时排除和分散。
3. 施工过程的规范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遵循相关的施工操作规范。
二、验收要求1. 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前应对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接地体的埋设深度、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导线的连接质量等。
同时还需检查接地系统与建筑物其他部位的接触情况,确保接地系统与建筑物有良好的连接。
2. 测试设备的准备进行接地系统的验收需要相应的测试设备,如接地电阻测试仪、介电强度测试仪等。
测试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的校验和维护。
3. 接地性能的测试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和接地电阻平衡性进行测试。
接地电阻的测试应根据建筑物对雷电防护的要求进行,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4. 验收报告的编写验收结束后,应编写详细的验收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建筑物的相关信息、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情况、测试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内容。
验收报告应由专业设计单位或工程技术人员签字确认,并留存备案。
总结: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与验收规范对保障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设计接地系统,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107131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3.png)
防雷接地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工程,为了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免受雷击危害,
必须进行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验收。
本文旨在阐明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首先要确定接地系统的布置原则,即采用什么样的接地系统,接地
点布置位置及数量,接地系统的性能要求等。
其次,根据接地系统的布置原则,准备施工
材料,安装接地装置,按规定连接接地系统,完成接地系统的施工。
最后,进行接地系统
的验收。
防雷接地工程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检查接地装置的构造是否符合规定,抗震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二是检查接地系统的性能参数,如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三是检查接地系统的布置是否符合规定;
四是检查接地系统的安装质量及工艺符合要求;
五是检查接地系统的维护保养是否规范。
只有经过上述验收,防雷接地工程才算完工,确保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免受雷击危害。
防雷验收规范
![防雷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6b337e1e518964bcf847cf8.png)
防雷验收规范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1.1 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的参与下~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1.2 防雷设施验收包括下列部分1、防直击雷的防雷装臵部分,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臵,2、等电位联结,包括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各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的等电位连接、室内各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的等电位联结,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包括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4、屏蔽装臵,包括各种屏蔽网、屏蔽室,1.3 防雷设施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文件:1、设计说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臵图、5高层均压环设臵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 SPD安装系统图,2、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的修改图纸及说明3、隐蔽工程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接地装臵的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安装避雷器的系统安装图。
1.4 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已装防雷装臵所用材料、安装位臵、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说明~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1.5 防雷系统中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节建设工程防雷设施技术要求和指标2.1 基础接地技术要求和指标基础接地分为人工接地和自然基础接地两种。
2.1.1人工接地装臵是指非利用建筑物基础桩地梁~而用角钢、扁钢或专用成品制作件~人工布设的接地装臵。
接地电阻Ri: 按不同防雷类别应分别符合下列指标。
第一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Ri?10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Ri?30Ω。
2.1.2 自然基础接地装臵是指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桩、地梁内钢筋作为接地的装臵。
接地装臵应做成环形接地接地体电阻值: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Ri?1Ω(综合信息类)或4Ω(普通类), 土壤电阻率:按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的实测值。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1285eb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8.png)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一、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要求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防雷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防雷设施的类型、数量、位置等。
(2)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
(3)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有效供应。
2. 施工现场管理(1)根据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效率。
(2)施工现场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明确危险区域和安全通道。
(3)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清理和检查,保证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3. 施工工艺要求(1)根据防雷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2)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劣质材料和设备。
(3)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和监测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流程1. 预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和劳动保护措施。
(2)进行施工材料、设备等物资的准备和调配。
(3)对施工现场进行初步勘查和布置。
2. 施工过程(1)进行地面基础的开挖和浇筑工作。
(2)安装地下接地装置和主体引下线等。
(3)安装建筑物外墙接闪带、引下线等。
(4)安装建筑物内部的接闪设备和接地装置等。
(5)连接各个外部和内部设备,并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检查。
3. 施工验收(1)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和监测,以确保防雷工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制定施工验收报告,记录施工过程和验收结果。
三、建筑物防雷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 施工质量检测标准(1)防雷设施的形状、尺寸、材质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不能够超出规定范围。
(3)接闪带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建筑物的整体防雷效果。
2.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到位,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建筑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90b506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0.png)
建筑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一、建筑防雷工程施工规范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建筑防雷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程序、进度计划等;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3)准备好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4)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过程的操作规范在进行建筑防雷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操作:1)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变更;2)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3)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整改,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4)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5)做好防火、防爆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3. 施工结束后的验收工作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防雷工程的质量验收,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2)进行防雷设备的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3)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持整洁;4)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做好教训。
二、建筑防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 防雷设备的验收对建筑防雷工程中所使用的防雷设备进行验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设备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设备的接地电阻是否在合理范围内;4)设备的接线是否牢固可靠。
2. 施工质量验收对建筑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防雷设备的安装质量,包括牢固度、连接性等;2)接地系统的验收,包括接地电阻、接地极的深度等;3)引下线和保护线的验收,保证其符合要求;4)整个防雷系统的验收,确保其功能正常,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
3. 文件资料的验收建筑防雷工程的质量验收还需要对文件资料进行验收,包括:1)施工图纸的验收,确保符合相关要求;2)工程记录的验收,包括施工日志、验收记录等;3)工程报告的验收,对施工过程和质量进行评估。
结语建筑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对建筑物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防雷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防雷工程施工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012634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c.png)
防雷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概述防雷工程是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免受雷电危害的重要措施,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防雷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防雷工程的施工验收。
二、施工验收要求1. 施工前审查防雷及接地工程施工前,应对设计文件及施工图进行审查,确认后方可实施。
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国家现行专项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
(2)施工图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标注是否清晰、完整。
2. 施工质量控制防雷及接地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地装置:按照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将底板内的接地扁铁、接地螺栓等连接牢固,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2)防雷引下线及避雷带:安装位置、高度、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连接可靠。
(3)等电位连接: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设备、线路等应与接地系统进行等电位连接,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4)电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接地系统连接可靠。
3. 施工验收程序防雷及接地工程验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1)施工单位自检: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报告。
(2)监理单位验收: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签署验收意见。
(3)防雷检测单位检测:防雷检测单位对防雷工程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出具检测报告。
(4)验收部门审查:验收部门对验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后办理验收手续。
三、验收要求1. 验收材料施工验收应提交以下材料:(1)设计文件、施工图审查意见。
(2)施工单位自检报告。
(3)监理单位验收意见。
(4)防雷检测报告。
(5)其他相关资料。
2. 验收标准防雷及接地工程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专项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
四、验收结论验收部门应对防雷及接地工程进行综合评价,作出验收结论。
验收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
合格表示防雷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规定,可以投入使用;不合格表示防雷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规定,不得投入使用。
层顶防雷到墙上高度验收规范
![层顶防雷到墙上高度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1f8c3d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8.png)
层顶防雷到墙上高度验收规范
1、在一般工程施工中,明装避雷带(网)采用¢8或¢10镀锌圆钢。
使用前应对避雷线进行冷拉调直。
安装时,特别注意防止避雷线在提升过程中的人为弯曲。
2、避雷线在固定支架上应平直、牢固,其顶部距建筑物应为100mm,不应有高低起伏、弯曲、下垂等现象。
其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不宜大于3/1000,全长不宜超过10mm。
3、明装避雷带(网)随建筑物造型弯曲,弯曲处均作成圆弧,其圆弧半径为100mm,严禁作成90°直角弯或小于90°死弯。
4、避雷线搭接焊是其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要求所有避雷线同心敷设,“s”弯方向一致,其次,在避雷线、防雷引下线焊接中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应饱满、平整、牢固、无虚焊,焊接后不应产生气孔、夹渣、咬肉、裂纹等现象,如发现应及时予以补焊,并将药皮敲净,刷上防锈漆及银粉。
搭接长度要一致,长度≥6d,最好统一定位100mm。
5、避雷带(网)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应作防雷跨越处理。
将避雷带向外侧面弯成半径R=100mm的圆弧形,支持卡子固定点距建筑物边缘距离300mm。
6、引自圈梁内的防雷引下线镀锌圆钢与避雷带(网)焊接处,均应弯成R=100mm的圆弧形,搭接焊长度为100mm,且与镀锌圆钢双面焊接。
若防雷引下线为镀锌扁钢,应弯成R=250mm的圆弧,焊接长度亦为100mm,双面焊接。
7、避雷带(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体。
如建筑物物顶上的透气管、铁栏杆、爬梯、冷却水塔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网)焊接成一体,也可采用抱卡形式。
防雷接地验收规范
![防雷接地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d550c18915f804d2b16c1cd.png)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施工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技术评价和业务流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为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的一项行政许可项目。
(我总结了一套吉林地区实际工作需要的防雷设计审核、施工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的工作和业务流程,现就有关情况在此进行共同探讨。
)名词解释:设计审核:指县级及其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防雷装置的设计进行审核并准许施工的行政许可行为;技术审查(评价):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目前为县级及其以上防雷中心)对防雷装置进行的设计文件技术审查,为技术服务性行为;竣工验收:指县级及其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防雷装置投入实际使用的行政许可行为;检测验收: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对已竣工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性能的检测、检验、检查等技术服务性行为;质量监督: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对防雷装置的施工质量进行技术监督服务性工作。
第一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技术审查(评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是对防雷装置施工许可的审查,许可性审查是对防雷装置设置的合法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其中合法性审查属于行政性审查内容,主要审核所设计的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是否符合我国现行政治和经济政策等。
对防雷装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设计审核和技术审查(评价)设计审核的实施机关是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行政性审查,审查结果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核发核准书,出具的通知、回执、意见、核准等必须有气象主管机构的印章。
技术审查(评价)的主体是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技术机构,即县级及其以上的防雷中心。
建筑物防雷验收规范
![建筑物防雷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234b5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4.png)
建筑物防雷验收规范建筑物防雷验收规范是指在建筑物建设完成后,对其防雷系统进行检测和验收的规范。
防雷系统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
下面是建筑物防雷验收规范的主要内容。
1. 建筑物防雷系统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首先应选择建筑物高耸部位安装保护设施。
建筑物防雷系统主要由避雷针、接地装置、避雷带/避雷网和引下线等组成。
避雷针的安装数量和位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2. 建筑物防雷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和经验。
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所有防雷设施的安装和连接质量。
3. 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防雷系统需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建筑物的高耸部位应安装避雷针,低矮部位应设置避雷带或避雷网,还应避免与其他金属构件直接相连,以免形成雷电引线。
4. 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接地装置的选址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地质情况和电气环境,以确保接地装置的电阻值符合标准要求。
接地装置必须采用长寿命的防腐材料,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5. 建筑物防雷系统的引下线必须与建筑物的金属构件连接良好,引下线的导电性能要符合标准要求。
引下线的弯曲半径应满足相关要求,并确保其与其他电气设备和管线的安全距离。
6. 防雷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非常重要。
建筑物的业主或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对防雷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还应加强对防雷系统的监测和维护,防止因防雷系统失效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建筑物防雷验收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设备的安全。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对建筑物防雷系统的监督和管理,提高验收质量和工作效率。
只有确保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效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防雷施工验收规范
![防雷施工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3d966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d.png)
引下线的验收标准和要求
引下线的材料 应符合设计要 求,采用圆钢 或扁钢等导体 材料,无劣化、
锈蚀现象。
引下线的数量 和布局应符合 规范要求,每 根引下线的冲 击接地电阻不 应大于10Ω。
引下线应与接 闪器、接地装 置牢固连接, 连接处应进行
防腐处理。
引下线的截面 积应符合设计 要求,最小不
应小于 80mm²。
接地装置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接地电阻值不达 标:应检查接地 装置的材料、施 工方法及土壤电 阻率,确保符合 设计要求。
接地体腐蚀:对 接地体进行防腐 处理,如涂防锈 漆、热镀锌等。
接触不良:应检 查接地线的连接 方式和接触情况, 确保连接牢固可 靠。
接地线被盗或被 破坏:加强接地 线的保护措施, 定期巡检,发现 被盗或破坏及时 处理。
验收结论:根据现场检查 和测试结果,给出验收结 论,对不合格项提出整改 意见。
文档整理:整理验收过程 中的相关资料,形成完整 的验收报告,并存档备查。
验收后的总结和报告
验收合格后,应提交书面报告,包括验收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报告中应详细记录验收过程、检测数据和结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验收后的总结和报告应存档备案,以便后续查阅和使用。
等电位连接的验收标准和要求
验收项目:检查等电位连接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包括连接导体的材料、规 格、连接方式等。
测试要求:进行导通测试,确保等电位连接的导通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标准:等电位连接的电阻值应小于等于规定值,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验收程序: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记录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 求。
单击添加标题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0db3e2fe45c3b3566ec8b1f.png)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篇一: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条文3.2.3 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热加工连接。
5.1.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3 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1) 外露引下线在高2.7m以下部分穿不小于3mm厚的交联聚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应能耐受100kV冲击电压(1.2/50μs波形)。
2) 应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拦或警示牌。
护拦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 m。
6 引下线安装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应大1于0.1m。
6.1.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建筑物栏杆、旗杆、吊车梁、管道、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门窗、幕墙支架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
篇二:防雷接地规范防雷接地验收规范防雷接地施工规范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房。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YD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YD过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2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 P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1.1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的参与下,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1.2防雷设施验收包括下列部分1、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部分(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2、等电位联结(包括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各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的等电位连接、室内各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的等电位联结)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包括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4、屏蔽装置(包括各种屏蔽网、屏蔽室)1.3防雷设施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文件:1、设计说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置图、5高层均压环设置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SPD 安装系统图)2、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的修改图纸及说明3、隐蔽工程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安装避雷器的系统安装图。
1.4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已装防雷装置所用材料、安装位置、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说明,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1.5防雷系统中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节建设工程防雷设施技术要求和指标2.1基础接地技术要求和指标基础接地分为人工接地和自然基础接地两种。
2.1.1人工接地装置是指非利用建筑物基础桩地梁,而用角钢、扁钢或专用成品制作件,人工布设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Ri:按不同防雷类别应分别符合下列指标。
第一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Ri≤10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Ri≤30Ω。
2.1.2自然基础接地装置是指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桩、地梁内钢筋作为接地的装置。
接地装置应做成环形接地接地体电阻值: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Ri≤1Ω(综合信息类)或4Ω(普通类);土壤电阻率:按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的实测值。
预留电气接地:地表面上建筑物首层基础距地面0.3m~1.8m之间,用≥Ф12mm 镀锌圆钢从接地的柱主筋焊接引出预留电气接地,引出长度>0.2m。
2.2引下线技术要求和指标引下线分为明装引下线和暗装引下线(用主筋作引下线)。
2.2.1明装引下线的技术要求和指标:材料规格:引下线应采用圆钢(优先采用)或扁钢,圆钢其直径不应小于Ф8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并采取防腐措施。
烟囱引下线采用圆钢时,直径≥Ф12mm,采用扁钢时,截面积≥100mm2,厚度≥4mm;消防梯可作为引下线。
安装位置: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避雷针的杆塔处至少设一根引下线,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不少于两根,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周长小于25米且高度低于40m时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在易受机械损坏和人身接触的地方,从地上1.7m处至地下0.3m处,应采取暗敷或改为塑料管防护措施。
断接卡: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设断接卡。
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与防雷地不相连时,与引下线之间空气距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地上部分:当hx<5Ri时,Sаl≥0.4(Ri+0.1hx);当hx≥5Ri时,Sаl≥0.1(Ri+hx);地下部分:Sel≥0.4Ri≥3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地上部分:当lx<5Ri时,Sа3≥0.3Kc(Ri+0.1lx);当lx≥5Ri时,Sа3≥0.075Kc(Ri+lx);地下部分:Se2≥0.3kcRi>2m;第三类:当1x<5Ri时,Sа3≥0.2Kc(Ri+0.1lx);当lx≥5Ri时,Sа3≥0.05Kc(Ri+lx);hx—被保护物高度;lx—引下线计算点距地面长度。
引下线布设间距: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间距≤12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间距≤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间距≤25m。
接地电阻: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接地电阻值Ri≤10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接地电阻值Ri≤30Ω。
2.2.2暗装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筋作引下线)检测技术要求和指标:安装位置:引下线沿建筑物四周外墙柱筋布设,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12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25m。
短路环:要求作防雷引下线的柱筋,每层至少有一个箍筋与主筋相焊接。
引下线数:每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的杆塔处至少设一根引下线;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不少于两根;利用柱主筋数不少于两条;引下线越多,安全度越高。
电气预留接地:检查首层及各层是否按设计要求预留电气接地,要求距地板面约0.3米处,用Ф12mm镀锌圆钢与用作接地的柱筋焊接引出,引出长度>0.2m。
引下线连接:检查连接质量,柱筋引下线选定对角的两条主筋,从承台、地梁至天面与避雷带连接,单面焊长度≥12d,双面焊长度≥6d,且焊接平滑。
钢筋表面积: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为接地体时,在距地面0.5m以下,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满足:S≥4.24(1.89)kc2。
断接卡:当采用基础接地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应在室内外适当地点设若干个连接板,供测量和做等电位连接用。
当采用人工接地体时,应在各引下线距地面0.3m以上处设接地体连接板,并有明显标志,如涂红等。
2.3均压环(防侧击雷)技术要求和指标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建筑物很高(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高度h≥30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度h≥45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高度h≥60m)时,应装设均压环;当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内的钢筋具有贯通性连接(焊接)且上部与接闪器焊接,又与引下线可焊接情况下,横向钢筋可作为均压环。
材料规格:钢筋或圆钢仅为一根时,直径应≥Ф10mm;利用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Ф10mm钢筋的截面积。
环与主筋连接:检查有无均压环,有无与用作引下线的柱主筋全部连接。
且该高度及以上外墙的栏杆、门、窗及大金属物有无与防雷装置相连。
门、窗与环过渡电阻:检测门、窗与环的电气通路情况,要求其过渡电阻R∽≤0.03Ω。
(R∽=均压环与门、窗间电阻值)与竖直金属管连接:检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与环的连接情况,要求可靠焊接,其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环间间距:需安装两个以上均压环时,环间间距不大于12m,一般为6m。
环间连接:与所有引下线、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金属门窗等金属件可靠焊接。
敷设方式: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从大于或等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所有引下线焊接。
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从45m、60m 起,可利用建筑物本身的钢构架、钢筋体及其它金属,将窗框架、栏杆、表面金属装饰物等较大的金属物连接到建筑物钢构架、钢筋体并进行接地,一般可不设专门接闪器。
2.4避雷网技术要求和指标材料规格:采用圆钢,明敷直径D≥Ф8mm,暗敷直径D≥Ф10mm。
网格规格: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不大于5m×5m或4m×6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不大于10m×10m或8m×12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不大于20m×20m或16m×24m。
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米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支柱高度:明敷时,支柱不低于10cm,暗敷时不需设置支柱。
支柱间距:明敷时,支柱间距不大于1m,以无起伏和弯曲为基本要求。
安装位置:暗敷时,一般利用天面板筋焊接而成;明敷时,安装在天面屋顶平面上,不允许有物体超过避雷网,否则,物体应加装避雷针。
焊接工艺:焊接时,单边焊长度≥12d,双边焊长度≥6d,明敷时应连续焊接,暗敷时,允许间隙焊接。
与引下线连接:网格钢筋从横向和纵向的两端,每端不少于两处须与各主筋引下线焊接连通。
预留接地:天面预留接地端子,供天面电气设备及其他装置接地专用。
防腐措施:明敷时,需用镀锌圆钢,焊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2.5避雷带要求和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般不采用避雷带作为防直击雷措施,但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则作为首选的防雷措施。
材料规格:优先采用镀锌圆钢,直径≥Ф8mm,其次采用镀锌扁钢,规格不应小于4×12mm2。
与支柱连接方式:一般采用“T”型支柱与避雷带焊接,焊接长度,单边焊长度≥12d,双边焊长度≥6d或采用“P”型柱,将圆钢穿入孔中固定。
支柱高度:10~15cm,一般要求10cm。
支柱间距:一般要求1.2m(含有主筋引下线预留支柱)。
闭合环的测试:闭合环是指一个完整的闭合避雷带,其任何两点间都必须可靠连接。
曲率半径:转角处角度必须成大于90度的钝角。
敷设方式:暗敷时,应采用两根直径大于Ф8mm钢筋并排敷设或采用扁钢(4×40mm2,厚度为4mm),表面水泥厚度不大于2cm,一般不采用后者方式。
明敷时,采用直径大于Ф8mm的镀锌圆钢敷设或用4×40mm2镀锌扁钢立面敷设,在建筑物的周边、女儿墙、檐角、屋脊等处,并与所有引下线预留端可靠焊接。
2.6避雷针技术要求和指标材料规格:宜采用镀锌圆钢和钢管,其直径不应小于以下数值,当针长1m以下:圆钢为Ф12mm,钢管为Ф20mm。
当针长1-2m:圆钢为Ф16mm,钢管为Ф25mm。
烟囱顶部的针:圆钢为Ф20mm,钢管为Ф40mm,旗杆、栏杆装饰物尺寸不低于上述标准,钢管壁厚≥4mm。
安装高度:采用针、带结合措施的针高不少于80cm时,独立式多只针的保护范围应符合滚球法的保护范围,并测量实际长度。
安装位置:安装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即:女儿墙、屋角、水塔、人字屋面正脊的两端等。
针体垂直度:与安装点水平面成90°±5°角。
针与带、引下线连接:针与带间成弧形搭接,不允许成直角;与引下线可靠焊接,焊接长度≥12dm,机械连接时,每处过渡电阻≤0.03Ω。
防腐处理:所有焊接处必须采取防腐措施。
接地电阻:采用人工接地体时,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电阻Ri≤10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电阻Ri≤30Ω。
2.7电涌保护器(SPD)技术要求和指标SPD型号:检查是否按设计要求安装相应的SPD;检查通流量是否符合指标。
保护级数及安装位置:按照国标GB50343-2004中规定的雷电防护分级(A、B、C、D级)设置相应的SPD防护级数。
第一级:安装在总配电柜内。
第二级:安装在楼层的分配电箱内。
第三级: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前端的配电柜处。
接地线应采用≥65mm2的多股或单股铜芯线且尽量短,一般应小于或等于0.5m。
信号显示:检查器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按下信号显示器按钮,信号灯绿色为正常,红色为不正常;有警报信号发生器的避雷器,正常时无警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