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军阀割据
1、背景 (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一个 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2)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不断,军阀混 战、军阀割据的局面出现。
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 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2、概况
因此,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下的统治,它比 寻常的封建统治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暗性。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 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 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 1928年结束。
政治
一百度文库袁世凯复辟 1、背景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 任临时大总统。
每发一议,出一令,必 经国务院至再通过,方能有 效,且时复驳回;深苦之。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 国》)
(4)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 四条约”; (5)1915年10月,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 律赞成君主立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中日民四条约”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 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2年,在宋教仁的努力下同盟会 与其他几个团体改组成为国民党,准 备参加第一届中国国会两院议员大选。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应袁世凯之邀 从上海奔赴北京,在上海车站被刺杀, 后送往医院不治身亡。经查,刺杀宋 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 并直接牵扯到袁世凯本人
(2)二次革命
背景: ①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 ②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 力量; ③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过程: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 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 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 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3)护国运动
背景 ①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称帝; ②二次革命的失败; ③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 过程 ①1915年底,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 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②随即,贵州、广西等地相继宣告独立。 意义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 治、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 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但又有着异乎寻常的 特点。
一、在他们手里,本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的武装、 军队变成了一己私有之物;
二、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 的地盘。没有无军队和地盘的军阀。
①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推翻了“洪 宪”帝制,推翻了袁世凯; ②胜利果实归于北洋军阀段祺瑞,国家政 权并没有发生革命性转移,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5、结果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 复中华民国年号。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
袁世凯于清末投身行伍,参与洋务运动及新政,自道员、 督抚累升,至入值军机,甚至内阁总理大臣。1911年辛亥革 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经南北议和,就任首任大总统, 但于1916年悍然复辟,称洪宪皇帝,激起全国人民的讨伐之 声,南方革命军人在原云南都督蔡锷的领导下,组成护国军 北上讨袁,袁世凯在四面楚歌之中郁郁而亡。
原因 ①袁世凯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实力强大;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不成熟软弱妥 协,又脱离人民群众; ③立宪派和旧官僚从内部破坏革命; ④袁世凯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⑤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2、复辟过程
(1)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2)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 制为总统制; (3)1914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 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6)1915年12月,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定年号“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7)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祭天
3、特点
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袁世凯政府与日本驻华使签署《二 十一条》
4、革命党人的反抗
(1)宋教仁案
是以宋教仁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责任内阁的 国民党,与以袁世凯为首的政治势力激烈斗争 导致的结果,对以后的政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表现
(1)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 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2)“府院之争” (3)张勋复辟
府院之争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掌握实 权。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国会, 但进展并不顺利。1917年,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 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表面上是一次“宪法漏洞”引起的国家 机构争权,实际上是内部利益集团的争权夺利。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字 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 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 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 “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1916年至1920年为 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 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 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 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锟)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祺瑞)
奉系(张作霖) 滇系(唐继尧) 桂系(陆荣廷)
掌握北京政府,控制安徽、浙 江、山东、福建等省 东北地区 云南、贵州 云南、贵州
3、特点
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
(1)根本因素: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性质决定的;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 础; (3)袁世凯利用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 北洋军阀的势力; (4)国际因素:袁世凯依靠外国势力的支持,并 运用封建权术,发展军阀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