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四版(马春文张东辉) 第13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

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 十三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第 十三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31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替代产品生产企业 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发展。 第四,提供就业机会有限。
32
第三节
外向型发展战略
一、出口替代战略 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
三、内向型战略与外向型战略的比较
33
一、出口替代战略
发展中国家用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 主要的出口商品,以此加强本国工业的国际 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故又称为出口导向 战略。 所谓外向发展战略,指的是以出口来带动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
3
二、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将经济资源集中地生产本国有比较优势 的出口产品,同时从国外进口那些价格低于 本国生产成本的商品,实现资源在国际间的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无疑会提高经济效 率,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4
(一)贸易条件与国际商品交换 最早的定义——“交换的比率”,用一国的进口 量与出口量的比率表示。
5
陶西格(F.W.Taussing)又将其区分为贸易 条件的数量定义和价格定义——“商品贸易 条件” 。
6
刘易斯扩展了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他提 出了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他所谓的 “生产要素”,是指劳动力。生产要素 的贸易条件也就是劳动输出与输入的价 格之比。
7
普雷维什(R.Prebisch) 从出口的需求弹性 角度论述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 趋势。
13
论点:外部融资(贷款和赠与)在补充国内资 源以解除储蓄和外汇短缺的困境方面可以发 挥决定性的作用。
14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缺口,或是 缺乏用以投资的国内储蓄(储蓄缺口) ,或是 缺少用于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外汇(外汇 缺口)。 两缺口模型通常假定储蓄缺口与外汇缺 口规模不等,而且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也 就是说储蓄与外汇之间不存在可替代性 。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任一特定时 间上,发展中国家受两缺口中的一个缺口约 束或支配。

发展经济学第十三章

发展经济学第十三章

• 2.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
①公共产品:国防、法律、环保、行政管理、基础科学研究等。 ②准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等。 ③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
• 3.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主要手段是通过税收、投资、财 政补贴和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等手段和政策来实现。 (2)财政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
易税 品税 得税 障税*
低收入国家
16.0 25.2 32.9 18.8
0.1
中低收入国家 19.0 17.8 28.3 31.5
1.7
中高收入国家
21.0
9.3
29.1
25.2
14.8
高收入国家
27.0
1.1
18.2
42.5
27.9
其他 税**
23.0 20.7 21.6 10.3
三、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
——在政府税收方面,主要体现在累进的所得税上。当经 济处于高峰期时抑制需求;当经济处于低谷时刺激需求, 促使经济复苏;在政府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支 出上,用以控制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失业人口的数量。同 时还有政府的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
• 2.发展经济的职能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欠发达,经济 结构亟待调整,资本相对匮乏,企业家阶层尚未形成,促进经济 发展成为政府财政无法推卸的责任。其实现途径包括:
③销售税与特别产品税被认为是增加政府收入的一个较有希望的源 泉,因为对产品征税相对容易。当今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商与批 发商都存在规模小、数目多、经营地位不稳定、记帐程序又不健全 的特征,因此,一般很少征收零售税和批发税,而采用周转税和增 值税形式对制造品的生产和流通征税,因为生产阶段的厂商数目少, 产品是同质的,征税比较容易。 普通销售税是对除少数几种免税商品(如食品、农业投入、医药) 之外的所有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形式。 特产税也是一种销售税,但只对少数几种特殊商品征税,如汽油、 酒、烟、赌博等。被认为是增税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源泉。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可编辑ppt
8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 富国与穷国的划分是从来就有的。甚至早
在14世纪之前,这种分野就已经存在。
● 1450年前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海
外扩张,欧洲赶上并开始超越亚洲社会的发 展水平。
可编辑ppt
9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世界进入 了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第 三世界国家并未能及时实现工业化。随着现 代经济增长过程的逐步展开,富国与穷国之 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可编辑ppt
18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
4. 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有两种
表现形式。一种是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 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另一种是 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 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 的时间少,或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 分就业的工作时间,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却 很低 。
可编辑ppt
6
二、现代经济增长
●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于人口增长迅速增加 ; (2)生产率快速增长; (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可编辑ppt
7
二、现代经济增长
●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 (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范围有限。
发展经济学
第二版
马春文 张东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可U编C辑ApTptION PRESS
1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全球分裂:富国与穷国 第二节 第三世界的现状 第三节 经济发展
可编辑ppt

【学习课件】第十三章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PowerPointPresenta

【学习课件】第十三章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PowerPointPresenta
持激进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外国援助主要 是基于援助国自身的利益,不可能对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多大的作用。
完整版ppt
18
(三)外债
适度的外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加 快经济发展。
完整版ppt
19
外债的两面性:
一方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又有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引发危机的 消极作用 。
完整版ppt
22
(四)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指外国资本以获得长期利润 为目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对另 一国家的生产部门所进行的投资。
完整版ppt
23
主要形式有:
(1)购买外国企业的全部股份; (2)建立独资子公司; (3)投入资本或技术与当地投资人建立合 资企业或合营企业; (4)对外国企业贷款以取得经营管理权。
国际经济旧秩序; ● 国际经济新秩序。 ●
完整版ppt
3
二、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将经济资源集中地生产本国有比较优势的 出口产品,同时从国外进口那些价格低于本国 生产成本的商品,实现资源在国际间的合理配 置和有效利用,这无疑会提高经济效率,促进 各国的经济发展。
完整版ppt
4
完整版ppt
13
论点:外部融资(贷款和赠与)在补充国内资 源以解除储蓄和外汇短缺的困境方面可以发 挥决定性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完整版ppt14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缺口,或是 缺乏用以投资的国内储蓄(储蓄缺口) ,或是 缺少用于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外汇(外汇 缺口)。
两缺口模型通常假定储蓄缺口与外汇缺 口规模不等,而且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也 就是说储蓄与外汇之间不存在可替代性 。

发展经济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发展经济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哈罗德-多马模型: 均衡的稳定性问题
“刀刃上的均衡”
– 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与企业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率 不一致。
– 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不一致。 – 当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发生偏离时,不但不
能自行纠正,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偏离,使经济过度扩 张或收缩。
决定的自然增长率与有保证的 增长率不一致。
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要确定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比较方便的 办法是先弄清楚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常被人们称为 “发达国家俱乐部”。不过有些发达国家(地区) 并不是OECD成员,也并非所有OECD成员都是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经济中并不存在任何一种机制使这两种增长率必然相 等。
哈罗德-多马模型:政策含义
以简洁的方式强调了储蓄和资本形成对经 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仅靠市场的作用很难达到经济的动态稳定 和充分就业增长。 被广泛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计划中。
哈罗德-多马模型:局限
固定要素比例生产函数假设
– 资本与劳动能否相互替代,并非技术问题而是经济问 题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综合发展指标
优点:较为全面地反映发展状况 缺点:
– 计算起来较为困难 – 子指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 各项子指标的权重并无理论根据
– 市场分割 – 交易成本过高 – 缺乏法律和其他制度的支持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高, 压抑了市场发育。

发展经济学课件-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发展经济学课件-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41
12
二、對外貿易
(二)對外貿易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再次,貿易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的資本要素的 積累:
要素積累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基礎條件, 對大多數勞動力充裕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要 素積累的關鍵是資本的積累。
13
三、利用外資
(一)兩缺口模型 由錢納裏等人(Chenery and Bruno,1962;
Chenery and Strourt, 1965)提出的用以說 明外援對一國經濟發展作用的理論。
37
三、內向型戰略與外向型戰略的比較
外向發展戰略的經濟增長實績優於內向 發展戰略 。
38
第四節 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
一、對外開放是一項長期基本國策 二、我國對外開放的歷程
39
一、對外開放是中國長期的基本國策 “對外開放是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40
二、中國的對外開放歷程
(1)創辦經濟特區; (2)發展對外貿易; (3)吸引外資; (4)工程合作; (5)發展跨國旅遊業; (6)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國的進口量與出口量的比率表示。
5
二、對外貿易
(一)貿易條件與國際商品交換 陶西格(F. W. Taussing)又將其區分為
貿易條件的數量定義和價格定義——“商品 貿易條件” 。
6
二、對外貿易
(一)貿易條件與國際商品交換 劉易斯擴展了對貿易條件的定義。他提
出了生產要素的貿易條件。他所謂的“生產 要素”,是指勞動力。生產要素的貿易條件 也就是勞動輸出與輸入的價格之比。
(三)外債 衡量外債適度規模的指標:
(3)短期債務占全部債務的比重,一般不 應超過25%;
(4)當年外債還本付息占財政開支的比重, 不應超過20%。
23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马春文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马春文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共同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

人均,贫富差距,大范围(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

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仅有增长也不一定有发展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

(但广泛意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它包含着结构变迁。

+影响因素直接间接)GDP和GNP来衡量发展水平存在以下缺点:这个指标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

它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经济福利水平。

在进行国际比较时,这一指标往往会因汇率的折算、各国相对价格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等问题出现较大的统计失真。

不能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代价。

衡量发展的指标:人力资本开发、环境可持续性、宏观经济绩效、私营部门发展以及全球性联系。

千年发展目标?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普及初等教育。

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

降低儿童死亡率。

改善母亲健康。

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

发展经济学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课件

发展经济学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课件
19世纪美国棉花的出口
发达国家工业生产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引起原材料使用上的节约和其他 人造材料对原材料的替代,导致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原材料需求的下降。
工业化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外围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
在贸易条件恶化的条件下,外围国家不能获得足够的外汇收 入去购买工业化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本品。
利:
利用国际分工发挥本国优势 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增加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弊:
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增加风险 产业结构单一化或失衡 容易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实行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和地区
韩国 台湾 马来西亚 香港 中国?
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普雷维什认为:
世界经济由中心和外围两部分组成,中心部分是已经实现了 工业化的国家;外围部分包括从事农业和初级产品专业化的 欠发展国家。
中心国家是发达的工业经济,外围国家是原材料的生产者、 廉价劳动力的提供者和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消费者。
中心-外围结构发展的结果:落后的外围国家对先进国家的 经济依附性、内部结构分裂性的形成和不断加强。
世界经济史上的进口替代战略
早期工业化国家:德国、美国、法国
苏联和日本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拉美的阿根廷、巴西 和墨西哥等
外向型发展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发展中国家用制成品替 代初级产品作为主要产品出口,通过利 用国际市场需求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又 称出口导向型战略。
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
中心-外围理论可以理解为世界范围的二元经济结构
中心-外围结构下的贸易不平衡和恶化
工业制造业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大于1,农产品等初级产品需求弹性小 于1,随着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工业品的消费的比例会增加。在自由 贸易的条件下,工业国会减少对初级品的依赖,而外围国家会增加对工 业品的消费,从而贸易条件会有利于工业国。

发展经济学第四版(马春文张东辉) 第12章 平衡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发展经济学第四版(马春文张东辉)  第12章 平衡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第十二章 平衡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10
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一、平衡增长战略 (三)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 同 时 扩 张 的 工 厂 之 间 在 生 产 上 可 以 互 相 协 作 , 形 成 生 产 、 运 输 、 中 间 投 入 、 技 术 、 信息等方面的便利,获得外部经济效益,产生递增的收益; 而 且 , 在 需 求 方 面 能 得 到 产 品 销 售 市 场 的 相 互 补 充 ; 大 规 模 同 时 对 各 部 门 进 行 投 资 , 可 以 加 强 各 类 产 业 之 间 的 横 向 和 纵 向 联 系 , 进 一 步 推动分工协作,提高社会固定资本的利用效率。 所 以 , 摆 脱 “ 贫 困 的 恶 性 循 环 ” 的 途 径 就 是 在 国 民 经 济 各 部 门 进 行 全 面 大 规 模 的 投 资,实现平衡增长战略。
第十二章 平衡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8
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一、平衡增长战略 (三)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 “ 贫 困 恶 性 循 环 ” — — 1 9 5 3 年 纳 克 斯 提 出 了 ” 贫 困 的 恶 性 循 环 “ 理 论 。 该 理 论 指 出:单靠个人数量有限的投资是不可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只有把数量上足够打 破这种循环的资本同时投入到各种行业中去,才能打破资本形成不足导致生产率难 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的不良循坏。
第十二章 平衡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17
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三、不平衡增长战略 (一)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增长的概念:指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 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大发展。 不平衡增长理论,更加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性质。辛格认为,如果过去的增 长是非均衡的,那么要恢复均衡只能继续采取不平衡增长战略。这一点与赫希曼的 观点吻合,他们两人强调的都是供给的不平衡。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码:04000114制定单位:经济学教研室执笔者:吕家麟审定时间:2011年3月9 日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它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考察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概括经济发展的经验,找出经济发展的难题,提出经济发展的对策。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本课程力图将国外已经建立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发展经济学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熟知主要发展经济学说,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前沿成果,并能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剖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为报效国家做好思想和知识准备。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等。

发展经济学以西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相关的政治、文化、法律和数学知识是学习和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前提。

以发展经济学为基础的课程是相关的专业课程。

4.教学时数分配:教学内容授课讨论习题小计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2 2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3 √ 3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4 4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4 √ 4 第五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3 3 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4 4 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4 4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3 √ 3 第九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3 3 第十章农村发展 4 4第十一章工业化与城市化 4 √ 4第十二章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3 3第十三章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4 4 第十四章增长与分配战略 3 3第十五章制度与经济发展 3 3 第十六章市场与政府 3 √ 3 合计56 565.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主要参考书目: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4.于同申.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5.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杰拉尔德·迈耶、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7.〔美〕M·托达罗.第3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8.〔美〕威廉·刘易斯.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本质.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9.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10.〔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等著. 发展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11.〔瑞〕马茨·伦达尔等著. 发展经济学新方向.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2.〔智〕亚历克斯.E.费尔南德斯希尔贝尔托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版13.〔巴〕阿赫塔尔霍赛恩等著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与金融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4.〔荷〕尼尔斯·赫米斯等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5.〔美〕W.W.罗斯托著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6.考核方式:必修课,考试方式为闭卷;选修课,考试方式为开卷。

教学大纲-发展经济学

教学大纲-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发展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偏重于理论和政策措施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观点带有探讨的性质。

一些理论及经济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采用案例教学对本课程具有可行性,着重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发展经济学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农业问题、工业问题、人口问题、资本问题及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等问题。

学会运用理论及经济模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习能分析发展中国家政策措施出台的意义,并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能运用经济学中的图形分析方法分析经济问题。

3. 能运用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分析工具。

4. 能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经济学理论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其它说明: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经济学专业,因而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但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线。

该课程涉及的经济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较多,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学知识以及金融学有关知识。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等专业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案例分析课,以使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2.课后作业的内容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 张东辉编著 )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 张东辉编著 )
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部门是传统农业, 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别之 一。因此,工业化被认为是实现经济发展 的必由之路。
53
二、发展理论的演变
1.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 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苏联的示范效应与凯恩斯理论的影响 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英 国战时资源动员的经验以及战后复兴欧洲 的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四、千年发展目标 首先,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其次,普及初等教育。 第三,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 第四,降低儿童死亡率。
四、千年发展目标 第五,改善母亲健康。 第六,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第七,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第八,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
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最常用的是GNP与GDP,二者有 密切的关系,联合国推荐使用GDP这 一指标,世界银行常用人均GDP作为 衡量指标。
三、衡量发展的指标
● 发展指标体系
常用发展指标体系主要有联合国 提出的16项综合发展指标、世界银行 使用的世界发展指标以及莫里斯提出 的生活质量指数。
三、衡量发展的指标
目前最常见的指标体系是世界银行使用 的指标体系,即世界发展指标。世界银行 每年出版《世界发展指标》。《2003年世 界发展指标》包括800多个指标,主要分 为5个部分,分别是人力资本开发、环境 可持续性、宏观经济绩效、私营部门发展 以及全球性联系。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
1. 低下的生活水平 首先,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很低。
其次,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多数的穷人 与少数富人生活水平的鸿沟也较发达国家大。
第三,大范围的贫困。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
2. 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 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率水平比较 低下。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发 达国家的1/23。

13章-1

13章-1
第 十三 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增长与分配战略
第 十三 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一、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战略 二、进口替代战略 三、出口替代战略 四、综合性外贸战略
一、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战略
按照限制发展或鼓励发展对外贸易两个基本方向,可以把发展中国家 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每一类又可分为初级的 和次级的两种。 初级内向,是指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以农业经济为主、不与外国进 行贸易的一种发展战略。
三、出口替代战略
1.什么是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是指以制成品作为主要的出口商品替代初 级产品和农产品出口。 出口替代工业的发展一般可采用外商独资、合资,补偿贸 易,来料加工,出口加工特区等多种形式。 出口替代工业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贸易保护、政府补贴和 适当的汇率等政策与机制的调节。出口替代工业一般也需从国 外进口必需的原料、半成品或资本品,以及技术专利等,这就 要求对这些投入的进口实行减、免税,放宽进口配额。在出口 方面,应当在价格、关税、利润、留汇等方面给予优惠,以保 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此外,还应规定适当的汇率。发展中国 家和地区通常采用货币贬值的办法来刺激出口。
稳步地发展。当然,根据各国情况的不同,这三种战略在不同
时期也可以有所侧重。
第十四章
增长与分配战略
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
1955年3月,库兹涅茨在《美国经济评论》第45
卷第1期上发表了《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其主
要观点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收入分配差别变 动的长期趋势是,先扩大,再缩小,即长期变动轨迹 呈倒“U”型。
根据上述分类,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大体可划分为三种:进口 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综合性的外贸战略。

发展经济学知识总结马春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展经济学知识总结马春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导言1、发展中国家的定义: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

2、发展中国家的界定:详见书P43、发展中国家的特点:(1)人均收入水平低(2)生活水平低(贫困,教育,卫生医疗)(3)高出生率和高赡养负担(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的现象(15-24岁的劳动力失业率为30%)(5)发展不平衡,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6)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4、购买力评价法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来的,即两国间的货币交换,实际上是两国间货币购买力的一种对比关系。

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

购买力平价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统计计算,找到两国间货币购买力的实际对比关系,而不是汇率所表示的对比关系。

思考题1、中国具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①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是非常的均衡,在一些地方会有生活水平低、贫困现象严重这一特征②在我国的有些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仍比较低。

③在我国仍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高度依赖④我国存在着人口问题严重这一特征,劳动力不得其用,高出生率与高赡养负担⑤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存在市场欠发达的特征。

2、结合当前情况,分析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利: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继续保持有利条件。

我国有着充足的劳动力,其中不乏优质人才。

我国有着充足的自然资源。

地域广阔,气候带多样,利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不利:部分地区市场欠发达。

有些地方比较贫困。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教育投资低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缺乏先进的节能技术,资源储量不容乐观。

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6个特点:政府宏观调控效率低下环境破坏严重农业保护力度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收人水平低3、如何理解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何才能从落后形态过度到现代化形态的发展过程,其影响因素如何,以及为此而应采取的战略和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3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f . 伊 曼 纽 尔 据 此 提 出 了 不 平 等 交 换 理 论 , 试 图 从 理 论 上 证 明 发 达 国 家 与 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以价值转移为特征的不平等交换。他认为,在 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各国的工资和商品价格趋向均等化,比 较成本将不再存在。那么如何解释现代资本在国际间高度流动情况下, 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产品价格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伊曼纽尔认为, 这是由一般工资率的差异决定的。工资率不但可以改变不同领域的产 品价格,而且也可以改变这些领域的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 不同是形成不平等交换的原因。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4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此外,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交换价值不是按照价值,而是按照投入 生产的总资本及其应得报酬确定的,因此,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而造成的剩余价值转移,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 交换的共有现象,而不是国际交换所特有的现象。真正的国际不平等 交换只能是由国家间工资差异引起的。因此,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 恶化不应和出口产品的类别相联系,而应该是和国家类别相联系。因 此,无论发达国家无论生产什么商品,都能用较少的国内劳动换取较 多的国外劳动,而发展中国家则与此相反。原因就在于发展中国家的 工资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9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c.刘易斯提出了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其中生产要素特指劳动力), 即劳动输出与输入的价格之比。他认为,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决定了 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贸易条件(例如两个国际移民潮)。生产要素的贸 易条件是由粮食生产率和劳动力供给弹性决定的。广而言之,在生产 要素贸易条件存在差别的情况下,北方国家比南方国家处于更有利的 地位。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6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为什么要开展对外贸易?
显然,对外贸易在推动一国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 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在经济资源集中地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 品,同时也可以从国外进口价格低于本国生产成本的商品,实现资源的国 际的合理配置和有限利用,这无疑会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并促进结构调整、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历史背景:b.二战之后,许多发展中国要求改变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并为此作出不懈努力,从不结盟运动到77国集团。在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呼吁 下,1974年联合国通过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及其行动纲领,新秩 序开始有利于发展中国家。1975年3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联合国工业发 展组织第三次大会,通过了“利马宣言”,形成了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的基本构想,这些构想包括在国际贸易、国际援助、外国投资、国际货币制 度等方面实施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措施。1980年以后,尽管经济秩序仍 然有利于发达国家,但对发展中国家做出了一定的有利的安排。以关贸总协 定进而世界贸易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当代国际贸易体制在坚持“互惠原则”和“非 歧视原则”的前提下,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一系列有利的安排。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
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和掌握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等基本 理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国际环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0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d . 普 雷 维 什 从 出 口 的 需 求 弹 性 角 度 论 述 了 发 展 中 国 家 贸 易 条 件 长 期 恶 化的趋势,他用“中心—外围”的体系结构来描述整个国际经济格局。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1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2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一、国际经济秩序
基本概念: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国际社会处理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准则、 行为规范和机制。
历史背景:a.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经济秩序基本是由经济实力最强 的国家安排的,非常不利于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3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一、国际经济秩序
从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扩大出口创汇为 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满足了发展中的公共投资需求。经济的发展 又促进了贸易结构的转换,出口产品中现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 升,形成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5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一、国际经济秩序
小结:发展中国家经过努力,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取得一些进 步,但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体制方面的支配地位并未改变。国际经济 新秩序的建立仍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放弃其维护 既得利益二采取的强硬立场,另一方面也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体 制改革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缺乏一种相应策应的战略有关。但总的 来说,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资源,加快 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20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其次,贸易与技术之间具有相关促进的关系。贸易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在于,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外汇盈余为扩大技术进口创造了物质条件, 而通过技术引进加快技术进步是一条重要的捷径。技术进步会促进贸 易的发展,党技术进步发生在生产出口产品的部门,那么将由于产品 质量改善或开发出新产品而提高外贸竞争力。技术进步对贸易的影响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即技术进步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形成贸易垄断地位。由此推论,技术进步可以使一国摆脱其资源禀 赋和传统的比较优势,创造出一种新的贸易结构。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9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经济学认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首先,贸易结构与经济结构是相互促进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存在两种 情况:一是由传统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多元 经济结构)的变动;二是由低效率产业结构向高效率产业结构的变动, 即在产业部门采用高效率的生产方法,实现产业现代化。这两种结构 变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比较优势结构,进而改变贸易结 构,新的贸易结构又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21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最后,贸易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要素的积累。要素积累是经济发 展的一个基础条件,对于大多数劳动力充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素 积累的关键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限制国内消费实现储蓄 积累,进而实现资本积累。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本品生产不足,因此只 有通过资本品的进口才有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5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g.另一位发展经济学家阿明在修正和补充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的基 础上,提出了发展的依附论。阿明认为伊曼纽尔的分析忽视了国际间 生产率差距的问题,而不平等交换实质上是由国际间生产率差距决定 的,即由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劳动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在平均的劳 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多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意味着更多的货币收入, 但这属于正常现象。对此,阿明对此进行修正,他认为,伊曼纽尔所 分析的不平等交换状况在现代化部门中是存在的,即使在劳动生产率 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处于相同或相近的水平上,但在劳动报酬率 上发展中国家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2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由此推论,如不改善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的的状况,对外 贸易对其经济发展不可能产生积极推进作用。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 通过进口替代战略来实现工业化,才能打破现存的国际分工格局。普 雷维什和辛格的理论,论证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强调 “中心—外围”型的国际经济结构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使国际贸易成了 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16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传统部门,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报酬低下与生产率低下 共存。阿明进一步指出,在传统产品的国际交换中,当劳动报酬差距 大于生产率差距时,不平衡交换就会产生。总体而言,发达国家从贸 易中获得的价值转换约相当于其产值的1.5%,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 平等交换中的隐蔽价值转移约占其产值的15%。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7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一)贸易条件与国际商品交换
贸易条件与国际商品交换。贸易条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应该怎么衡 量,相关争论没有定论?
a . 贸 易 条 件 最 早 被 定 义 为 交 换 的 比 率 , 用 一 国 的 进 口 量 与 出 口 量 的 比 率表示。
第十三章 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8
第一节 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对外贸易
b . 陶 西 格 又 将 其 区 分 为 贸 易 条 件 的 数 量 定 义 和 价 格 定 义 。 后 来 , 无 形 商品进入到国际贸易中,对此贸易条件的价格定义被陶西格称为“纯物 物交换条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商品贸易条件”。
二、对外贸易
e . 辛 格 又 用 需 求 的 收 入 弹 性 理 论 进 一 步 论 述 了 普 雷 维 什 的 结 论 。 他 指 出,制成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初级产品,当实际收入增加时,初级 产品的需求受收入增长的影响比较小,这种需求并随着技术进步、资 源利用效率提高而下降。因此,从长期来看,收入的变化不利用初级 产品的出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是恶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