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有机化学是现代化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旨在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成键理论。

2. 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应用。

3. 熟悉有机化学的实验操作技巧。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1 有机物的定义和分类1.2 有机物的结构和成键理论1.3 分子式和结构式的表示方法2. 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和机理2.1 加成反应2.2 消除反应2.3 取代反应2.4 重排反应3. 有机化学实验操作3.1 基本实验器材和操作技巧3.2 有机合成实验的设计和操作3.3 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技术3.4 有机物的鉴定和表征技术4. 有机化学的应用4.1 有机合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4.2 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4.3 有机物在材料科学、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实践操作,提供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定期进行练习和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实验操作成绩。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

3. 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有机化学教材及参考书籍。

2. 有机化学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

3. 电子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

2. 第二学期: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机理的深入讲解,实验操作的进一步提高。

3. 第三学期:有机化学的应用领域及研究进展的介绍,学生实验课题的设计和完成。

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有机化学专业教师承担,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背景。

(完整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13P0005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学分:4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

本课程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熟悉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技技术新成果及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学习后继专业课,培养造就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1.1 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主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熟悉主要有机试剂及其具体应用;1.2 熟悉各类有机物的定性鉴定、分离方法,了解某些定量测定方法;1.3 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掌握有机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1.4 基本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芳香族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的反应机理。

2.专业技能目标2.1 运用结构理论、热力学、动力学来解释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有机反应的可行性;2.2 运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解释碳正离子、碳负离子、游离基等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2.3 运用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部分有机反应的机理。

3.专业素质目标3.1 具有基本的查阅国内外文献的能力;并具备基本的阅读英文文献的专业英语水平;3.2 具有良好的有机化学逻辑思维能力,从有机化学角度分析解决相关问题;3.3 具备基本的从事有机化学科学研究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2024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命名规则及分子结构特点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 应等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沸点、熔点、溶解度等
08
糖类化合物
单糖
定义与结构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如葡 萄糖、果糖等;它们具有醛基或
酮基,以及多个羟基。
物理性质
单糖通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有甜味。
化学性质
单糖可以发生氧化、还原、酯化、 醚化等反应;它们还可以与蛋白质、 脂质等生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过氧化物等。
输入 物标理性题质
醚类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好的溶解性。它 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定义与分类
化学性质
醚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溶剂、麻醉剂等方面有广泛 的应用。例如,乙醚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麻醉剂,
也是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用途
醚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易发生开环聚合、 氧化等反应。其中,开环聚合反应是醚类化合物在特 定条件下发生的重要反应之一。
硫醇、硫酚、硫醚
01
硫醇
硫醇是一类含有硫氢基(-SH)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类似于醇的性质,
但更易被氧化。硫醇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制备中有一定的应用。
02
硫酚
硫酚是含有硫氢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性质与酚类化合物相似,但具有
更强的还原性和亲核性。硫酚在染料、医药和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03
硫醚
硫醚是含有硫醚键(-S-)的有机化合物,性质与醚类化合物相似,
但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硫醚在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和
功能性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05
醛、酮、醌类化合物
醛类化合物

有机化学 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 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介绍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1.2 教学目标提出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介绍该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

第二章:基本概念及结构2.1 有机化学的定义解释有机化学的概念,强调有机化合物中碳的特殊性质。

2.2 结构与性质关系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何影响其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

第三章:有机化学反应基础3.1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介绍有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2 有机反应的分类分析有机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以及消除反应等。

3.3 反应机理解释有机反应的机理,包括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4.1 碳碳键的形成介绍有机化合物中碳碳键形成的不同方法,如Grignard试剂的使用。

4.2 合成路线图解释如何通过不同的反应步骤来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

4.3 反应条件的选择分析合成中所需的不同反应条件选择,如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影响。

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5.1 分离技术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和结晶等。

5.2 鉴定方法解释有机化合物鉴定的不同方法,如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

第六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6.1 功能团的特性探讨不同功能团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行为的影响。

6.2 药物和天然产物介绍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和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6.3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染料的合成和塑料的制备。

第七章:实验教学7.1 实验目的与原理介绍每个实验的目的和基本原理。

7.2 操作步骤与安全注意事项解释每个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安全事项。

7.3 结果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的讨论与总结。

第八章:评价与考核8.1 评价方式解释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如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

8.2 考核要点指明学生在本课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高等有机化学》课程大纲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40学时)一、课程目标1.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化学专业(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材料化学)的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高等有机化学是一门论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科学,对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起着理论指导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对一些在本科阶段教学中未能深入或来不及介绍的重要内容做专题讨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的理解,对有机反应机理的认识,对立体化学知识的巩固,同时还针对有机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拓展介绍。

总之,通过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现代有机分子结构理论,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有机反应机理及中间体结构与性质,从总体上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识和理解。

2. 学习目标掌握有机分子结构和反应性能的关系;掌握立体化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反应过程中的立体化学;初步掌握有机反应机理及研究方法,掌握取代基效应和线性自由能关系;掌握典型的有机反应类型和反应中间体的结构、产生和稳定性;掌握周环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基本原理。

二、课程内容专题1: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理论(12学时)第一章:共价键理论:定域键和离域键第二章:取代基效应第三章:芳香性理论第四章:比共价键弱的相互作用专题2:立体化学(10学时)第一章:分子的不对称性和旋光性第二章:外消旋体的拆分第三章:动态立体化学及不对称合成第四章:构象与构象分析专题3:有机反应机理基础知识(12学时)第一章: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第二章:动力学控制与热力学控制第三章:取代基效应和线性自由能关系第四章:有机酸碱第五章:有机反应中的溶剂效应第六章:碳正离子、碳负离子和自由基第七章:卡宾和苯炔专题4:周环反应(6学时)第一章:电环化反应及其理论解释第二章:σ- 键迁移反应及其理论解释第三章:环加成反应及其理论解释三、教学方式本门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课后自主讨论为辅,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授课形式。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所属教学计划:0501100000120031课程代码:0500000046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54面向专业:科学教育一、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预修课程学生在修读普通化学后修读本课程。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初步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基本内容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醛、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羧酸,含氮、硫、磷、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等各类基本有机化合物,旋光异构现象和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简介,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五、基本要求学生应按本大纲具体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内容所规定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官能团性质和特点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生物技术问题。

六、教学用书汪小兰编《有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七、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要求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共价键,反应类型。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教学内容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化学键三、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章饱和脂肪烃(4学时)1、教学要求掌握:烷烃的命名、构象、卤代反应及链反应机理。

了解: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2、教学内容一、烷烃的命名二、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三、乙烷和丁烷的构象四、烷烃的物理性质五、烷烃的化学性质第三章不饱和脂肪烃(6学时)1、教学要求掌握:烯烃的同分异构及命名,不饱和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马氏规则,检验方法,亲电加成及加成机理。

了解:萜类化合物及异戊二烯规律。

2、教学内容一、烯烃的结构二、烯烃的同分异构及命名三、烯烃的物理性质四、烯烃的化学反应五、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六、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七、炔烃的结构及命名八、炔烃的物理性质九、炔烃的化学反应第四章环烃(6学时)1、教学要求掌握:环己烷的构象,芳烃性质及命名,单环芳烃的化学反应,定位效应,亲电取代反应机理,Hückel 规则。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其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2. 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 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并能够预测有机化学反应的产物;- 学会常见的有机化学实验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实验;- 培养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授课内容3.1 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有机化学的历史发展- 有机分子的结构与命名- 有机化学键的形成与性质3.2 有机化学的化学键断裂与形成- 非极性共价键与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消化与加成反应- 亲核试剂与电荷试剂的作用与反应3.3 有机化学的官能团转化反应- 烷烃与卤代烃的官能团转化- 醇与醚的官能团转化- 醛与酮的官能团转化- 羧酸与酯的官能团转化3.4 有机合成-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策略- 碳碳键的构建方法- 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和去保护技术3.5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 常见有机实验仪器的使用与操作- 基本有机合成技术的应用3.6 前沿研究与应用- 有机化学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 有机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4. 授课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理论课讲授: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实验课演示:展示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有机合成实验,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参与有机化学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5. 考核方式学生的学习成绩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实验操作的技术能力- 平时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 期末考试或项目报告的成绩6. 参考教材6.1 主教材- 《有机化学》第八版,作者:葛洪卫,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6.2 辅助教材- 《有机化学基础》第五版,作者:赵震宇,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第三版,作者:刘强,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7. 注意事项- 学生需要提前准备每次课程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实验课程中需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注意实验安全;- 课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有机化学 课程大纲

有机化学 课程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大纲有机化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反应机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实验技巧。

本课程将介绍有机分子的基本结构、重要反应类型以及合成策略。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技巧,进行有机化合物合成和分离纯化等实验操作。

3. 培养学生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解释和预测有机反应。

4.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包括文献查阅、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

三、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1 有机化学的历史和发展1.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表示法1.3 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1.4 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2.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2.1 碳-碳键的形成2.2 重要有机反应类型的机理和应用2.3 有机合成战略和策略2.4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合成案例3. 有机化学实验3.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分离纯化技术3.2 有机反应的机理研究实验3.3 有机物的表征和分析方法3.4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评价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反应机理。

2. 实验操作:安排有机化学实验,让学生进行有机合成和分离纯化等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巧和实践能力。

3. 论文研讨:组织学生进行文献研讨,讨论有机化学研究的进展和应用。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结果和报告评估所得。

3.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刘伟平,有机化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2. 邓世昌,有机化学实验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3. Clayden, J., Greeves, N., Warren, S., & Wothers, P.,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2024年基础有机化学(一)教学大纲

2024年基础有机化学(一)教学大纲
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 × 40% + 期末考试成绩 × 60%。
THANKS
感谢观看
考试内容
涵盖课程所有章节,重点考察基本概念、反应机理、合成方法、 波谱解析等方面的内容。
题型分布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合成题等,以全面评价学生 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占比
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项目 等。
期末考试成绩占比
60%,根据闭卷笔试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计算
逆合成分析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结合
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逆合成分析法中的应用,提高合成路线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常见有机合成方法介绍
01
经典有机合成方法
介绍经典的有机合成方法,如酯化、酰化、烷基化等,及其在有机合成
中的应用。
02
金属有机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探讨金属有机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如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
酚的性质
酸性、取代反应(如硝化、磺化等 )、氧化反应(如高锰酸钾氧化) 、缩合反应(如酚醛树脂的生成) 。
04
有机合成方法与策略
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应用
逆合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逆向分析目标分子的结构,确定合成路线和关键步骤。
逆合成分析法在复杂有机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逆合成分析法在解决复杂有机分子合成问题中的优势。
实验安排
配套8个实验,包括基本操作训练、性质验证及合成实验 等。
02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碳原子结构与成键特点
碳原子的电子构型及 杂化方式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 示方法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 键型
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命名

有机化学课程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的学术及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反应的机理与动力学- 有机反应的分类与应用- 氢、卤素、氮、氧、硫的有机化学反应2. 有机化学实验技能- 基本有机合成实验-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测试与鉴定- 有机实验技术与操作规范3. 实践能力培养- 有机化学实验设计与方案制定-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结果的报告与总结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传授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4. 综合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有机化学教程》2. 辅助教材:《有机化学实验教程》3. 科研参考资料:化学期刊、学术论文、相关专著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覆盖课程前半部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占总评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40%。

4. 及格标准:总评成绩达到60分及格。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第1-4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讲解2. 第5-7周: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训练3. 第8-10周:有机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4. 第11-12周:综合实践项目实施与总结七、教学实施要求1. 学生应提前预习课件和教材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学生应按时参加实验课程,并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3. 学生应按要求提交作业和实验报告,保证质量和完成时间。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相关应用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反应机理;2、熟悉重要有机反应的条件控制和反应机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提纯和分析方法;4、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有机合成路线;5、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立体化学基本概念。

2、重要有机反应类型:烷烃的取代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苯及其衍生物的亲电取代反应、醛酮的加成-消除反应、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等。

3、有机合成方法:逐步合成法、Wittig反应、Perkin反应、Diels-Alder反应等。

4、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提纯和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分析技术。

5、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药品、农药、香料、塑料、橡胶、纤维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提问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互动;2、实验教学: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培训,设计实验验证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过程和三维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五、课程评估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思考题和实验报告等,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情况;2、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形式测试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进度按照学校的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一般分为16个教学周,每周2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课时,实验教学1课时。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探讨原子经济性反应在绿色合成中的应用 ,如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绿色溶剂与无溶剂反应
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
介绍绿色溶剂(如水、离子液体等)和无 溶剂反应在绿色合成中的应用。
探讨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在绿色合成中的 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08
实验技能培养与实践环节
实验安全知识普及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芳香烃的分类、通式和命名;理 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 解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和还原反应等。
卤代烃结构和性质
卤代烷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卤代烷的通式、同分异构现象;理解卤代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卤 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结构和性质
3
醚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醚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裂解、 氧化等反应)以及醚的制备和应用。
醛、酮结构和性质
醛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醛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氧化、还原等反应 )以及醛的制备和应用。
酮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酮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加成、氧化等反应 )以及酮的制备和应用。
羧酸及其衍生物结构和性质
研究范围
包括烃类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 质、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反应机 理、天然产物化学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前沿 和最新进展。
能力目标
具备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 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有机合成设计 和实验操作。
性质。
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烯烃的通式、同分异构现象 ;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和共轭二 烯烃的结构;了解烯烃的物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学分:学时:64(其中:讲课学时:64 实践或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 0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建议教材:《有机化学》,李景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开课系部:化学与生物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制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重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某些应用;了解本学科范围内的新成就、新技术、新动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后续学习、工作(教学、科研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为适应后继其它课程的学习,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乃至胜任有机化学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1)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2)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3)诱导效应(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5)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教学要求(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和有机化合物的含义(2)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3)掌握共价键理论的要点(4)理解诱导效应定义类型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有机物结构表示方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有机物分类方法;教学难点:是共价键理论、有机化合物的诱导效应。

第二章烷烃1、教学内容(1)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2)烷烃的命名法(3)烷烃的构型(4)烷烃的构象(5)烷烃的物理性质(6)烷烃的化学性质(7)烷烃的来源(8)过渡态理论(9)烷烃的制备(10)烷烃的来源及其主要用途2、教学要求(1)掌握烷烃的分类、命名原则、结构及同分异构现象,正确书写烷烃的构造异构体(2)掌握烷烃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3)掌握sp3杂化及σ键的结构特点和特性(4)掌握游离基反应特点(5)了解烷烃的氧化反应、重要化学性质及甲烷的制备方法(6)了解乙烷、丁烷的构象及相互转变关系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烷烃的命名规则、结构特点、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第三章烯烃1、教学内容(1)烯烃的结构(2)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命名(3)烯烃的物理性质(4)烯烃的化学性质(5)乙烯和丙烯(6)烯烃的制备2、教学要求(1)掌握烯烃的通式、顺反异构、命名,理解次序规则(2)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特点,理解单键和双键的特点及特性(3)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理解不对称烯烃的加成规律(4)了解乙烯、聚乙烯在工业上的应用。

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烯烃顺反命名规则、烯烃分子结构特点、烯烃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烯烃分子结构特点、烯烃的化学性质。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1、教学内容(1)炔烃的结构(2)炔烃的命名(3)炔烃的物理性质(4)炔烃的化学性质(5)炔烃的制备(6)二烯烃分类和命名(7)共轭二烯烃的分子结构(8)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9)共轭二烯烃的化学反应(10)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2、教学要求(1)掌握炔烃的分子结构(2)掌握炔烃的化学性质(3)掌握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共轭效应的初步概念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共轭体系的形成、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共轭体系的形成、共轭效应。

第五章脂环烃1、教学内容(1)脂环烃的性质(2)脂烷烃的结构(3)脂环烃的制法2、教学要求(1)掌握脂环烃的分类及简单命名。

(2)掌握脂环烃的化学性质。

(3)理解环己烷的构象。

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脂环烃的命名、化学性质、环张力、环己烷的构象;教学难点:环张力、环己烷的构象。

第六章对映异构1、教学要求(1)了解物质产生旋光性的原因,对映异构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掌握手性、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等概念(3)掌握构型的表示方法(R、S表示法)2、教学内容(1)物质的旋光性(2)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4)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5)构型的R,S命名原则(三)教学建议教学重点:手性、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等概念教学难点:R、S构型的表示方法第七章芳烃1、教学内容(1)苯的结构(2)芳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3)单环芳烃的性质(4)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位(5)几种重要的单环芳烃(6)多环芳烃(7)芳烃的来源2、教学要求(1)掌握芳香烃的命名法(2)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3)理解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4)理解芳香性概念及应用(5)了解常见多环芳烃及稠环芳烃的结构与性质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其反应机理、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教学难点: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其反应机理、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第八章卤代烃1、教学内容(1)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2)卤代烃的性质(3)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4)卤代烃的与制备2、教学要求(1)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2)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不同类型卤代烃活性的差异(3)掌握卤代烃的制法及了解卤代烃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教学难点: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第九章醇、酚、醚1、教学内容(1)醇(2)消除反应(3)酚(4)醚2、教学要求(1)掌握醇、酚、醚的命名(2)掌握醇、酚、醚的化学结构、制备方法、化学性质以及官能团间相互转化的规律(3)掌握醇、酚、醚的鉴别方法(4)了解醇、酚、醚的物理性质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醇、酚、醚的化学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官能团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教学难点:醇、酚、醚的化学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官能团间相互转化的规律第十章醛、酮1、教学内容(1)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及命名(2)醛、酮的结构、物理性质(3)醛、酮的化学性质(4)醛、酮的制法)重要的醛酮2、教学要求(1)掌握醛、酮的结构特点及命名方法(2)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不同结构的醛、酮在性质上的差异和鉴别方法(3)了解几种重要的醛、酮的化学反应及用途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醛、酮的化学性质,不同结构的醛、酮在性质上的差异和鉴别方法教学难点:醛、酮的化学性质,不同结构的醛、酮在性质上的差异第十一章羧酸1、教学内容(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2)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3)羧酸的化学性质(4)羧酸的来源和制备(5)重要的一元羧酸(6)二元羧酸(7)取代羧酸(8)酸碱理论第十二章羧酸衍生物1、教学内容(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2)酰卤和酸酐(3)羧酸酯(4)油脂和合成洗涤剂(5)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6)酰胺(7)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及醇解历程(8)碳酸衍生物(9)有机合成路线2、教学要求(1)了解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熟练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制法和化学性质(3)熟练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及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4)了解羧酸衍生物水解反应历程;通过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及离去基团的碱性分析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5)了解有机合成路线的优化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羧酸衍生物的反应及其相互转化,羧酸衍生物的制备教学难点:酯的水解历程第十三章糖类化合物1、教学内容(1)单糖(2)双糖(3)多糖2、教学要求(1)熟悉各类糖的结构(2)掌握各类糖的性质(3)理解单环式结构的形式(4)了解旋光异构现象(5)了解单糖、双糖、多糖的用途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单糖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二糖和多糖的组成单位,连接方式及化学性质,糖类的鉴别教学难点:糖的Haworth透视式,单糖的差向异构化第十四章蛋白质和核酸1、教学内容(1)氨基酸(2)多肽(3)蛋白质2、教学要求(1)掌握常见氨基酸的结构(2)掌握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形式(4)了解蛋白质的分类和多肽的结构3、教学建议教学重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三、实践教学要求无实践或实验要求四、课程学时分配五、大纲说明1、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2、教师们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3、考核方式为考试:总成绩为 100 分,其中平时成绩占 30 %,期末考试成绩占 70%六、参考书目1、《有机化学》,曾绍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有机化学》,胡宏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七、制定人:苏秀芳审定人:批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