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斯大林体制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斯大林体制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摘要】:从国体和政体的角度来看,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带有明显的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而斯大林体制的建立,不是历史的倒退,它与沙皇统治和资产阶级统治相比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苏联的解体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斯大林体制所造成的,而是当时政权的形式已经严重不适应现实的要求,苏联的解体成为了一种历史的选择。

【关键词】:斯大林体制苏联解体社会主义

一、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

斯大林体制时期的苏联并非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要判断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认为,判断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它的国体。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其本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斯大林体制的根本特征就是权力专制,是典型的集权主义和专制主义。国家由党来领导,全党服从中央,中央服从五人最高委员会,最后由总书记斯大林一个人说了算。再加上干部任命制、没有监督的斯大林的最高权力、完全听命于和完全服务于斯大林的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务机构、任职终身制、思想文化方面的专制、泛化神化僵化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为其统治服务、整个苏联共产党变成了服务于斯大林的庞大的行政官僚机构,这样的实实在在的集权主义,暴露出苏联在斯大林时期是典型的专制主义,这种体制完全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苏联的政体名义上是苏维埃而实际上是专制君主制。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

体。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苏联的君主制显然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比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或君主立宪政体更为落后的封建主义性质的政体,我们无法把它称之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即使它一再宣扬自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斯大林体制是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形成的。如果说高速工业化重工业化是为了尽快使苏联强大起来以抵御资本主义汪洋大海的包围,代表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其他产业和工人的利益,而农业全盘集体化则完全不顾农民的利益。大清洗运动中,成千上万的人被杀,这其中包括党政军界、工业建设和经济文化科学领域的干部和群众,这种现象则充分暴露斯大林时期的政权并不代表人民利益,而是代表斯大林自己及其奴仆——官僚特权阶层的利益。二战中苏联军民同仇敌忾,战胜法西斯,并不能说明斯大林政权就代表他们的利益,只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已,这和沙皇俄国战胜拿破仑的军队同样都是出于相同的民族利益。这种政权是少数人的政权,仅代表少数人的利益。斯大林体制逐渐造就了一个名实不符的共产党,这仅从斯大林对党的态度即可看出。斯大林如何看待苏联共产党的呢?他认为党是“圣剑骑士团”,而此却是封建主义的宗教组织,是个人独裁的工具,表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共产党已经成为为巩固和维护斯大林个人专权的宗教式的国家机器。斯大林政权是代表以斯大林为首的官僚特权阶层的利益,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统治,所以斯大林体制的苏联的国体明显不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宪法规定的性质只能是一纸空文。整个苏联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

是很短暂的,它仅仅存在于列宁执政时期,还只是存在于备受争议的军事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实行和不断改革探索的几年当中。斯大林体制将科学社会主义引向歧途,自此改变了这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斯大林之后,这种体制一直延续下去,历经30多年,尽管修修补补,并没有根本性质上的改变,致使苏联各族人民早已丧失了对这种体制的信心和好感。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共产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专政、马列主义指导、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等。事实上,苏联的共产党领导是蜕化变质成为服务于官僚利益集团的统治,不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少数人的专政,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君主专制;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而是斯大林主义的愚昧统治,其根本是违背马列主义精神实质的;至于经济领域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却正符合专制统治和集权需要,事实上是对强权封建君主集权主义的继承,国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垄断,正是列宁的“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论断的回应,表明苏联的封建帝国主义的根本性质;失去了人民性的斯大林政权除了欺骗自己的人民和世界,又哪里谈得上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呢?这些基本原则不能成为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只能作为参考因素,这些明显只是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是观念先入为主的社会主义,带有空想社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性质。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国体是人民性的,有些国家虽然体现了上面所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却根本违背社会主义社会的国体,被推翻的苏东国家

为此提供了绝好的论据和例子。且邓小平理论早已为姓“社”姓“资”提供了“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为此我们不能不把这些衡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仅作为参考因素罢了。总的来说,斯大林体制是带有沙皇特色和空想社会主义因素的封建帝国主义,斯大林政权是极端集权的专制君主制。

二、斯大林体制是历史的选择

尽管斯大林体制实际上悄然改变了苏联的国家性质,但它却是符合苏联历史发展实际需要的。恩格斯认为,任何一种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是苏联20~30年代的具体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苏联处于十分尖锐复杂的国际国内历史环境之中。在国际上,资本主义世界30年代的经济的萧条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德意日三国的法西斯势力上台,对外疯狂的扩张掠夺,形成亚欧两个战争策源地。苏联既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又受到法西斯主义和反共势力的双重威胁,苏联国力的增强是其政权巩固的最后保障。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为历史形势所迫,人民所急需。在国内,苏联仍然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后,小农经济占优势;再加上四年的世界大战、三年的国内战争,经济破坏十分严重。国内外情况的对比,造成苏联党和国家的一种“非常感”,要赶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就必须选择超越性的发展战略。历史上的封建沙皇专制统治的传统对苏联新生政权影响很大,由于缺乏资本主义议会民主的实践,容易造成个人专权。苏联初期的人民文化素质十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