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探讨
摘要:双语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虽得到政府认可,但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走向并不明朗。本文通过云南省x村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例,分析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及成效,并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41-03
双语教育在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教育现象,然而,国内外学术界对双语教育没有统一的界定。综观国内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可以把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在我国狭义的双语教育指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使用其本族语和主流语(族际语)两种语言的教育系统即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双语教育是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学校依据政策在民族地区进行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教育。中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采用的是“多元一体”的政策。党和国家历来坚持民族语言平等政策,先后在多种法案和文件中明确了少数民族实施双语教育。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为保护和发展少数语言文字、传承民族文化,为发展以“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对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各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争取各民族在其他领域的平等权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用。那么,随着民族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将何去何从?本文通过x村的案例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双语教育政策在x村的实施及作用
x村是聚居在云南省南部汉族地区的一个傣族村寨,现有90户家庭共452人口。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和一定的民族语言文化使x村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该村村民常用语是她们的母语——傣语。“文革”结束后,考虑到x村的特殊性,经过当地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协商,在x村兴办了一师一校的“双语教育”教学点。由于书面傣语在x村并没有得到普及,他们的双语教育仅仅是使用傣语对汉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以增进学生对汉语的掌握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育教学中也没有采用傣文教材和文字。同时由于适龄人口较少,x村设立的教学点仅有一个教室、隔年招生,共设一至三年级,村里的傣族学生在教学点掌握基本汉语和达到一定年龄后再送往完全小学与其他同年级合并。所以,x村从1976年以后的教育是一种“一师一校双语复式教育”特殊模式。自设立一师一校实施双语教育以来,该校点发挥了x村儿童一至三年级的汉语教育、知识文化教育和成人扫盲教育的功能。在未设立校点之前,该村村民没有一位村民因受教育而得到“铁饭碗”,没人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新设立校点后,该村至今已产生6名中师生、4名中专生、4名大学生和1名研究生,扫除了全村的青壮年文盲,这一成绩远远超出了该地区一般小学的教育成就。同时,双语教育还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开发了傣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x村儿童具备了与其他民
族儿童共处的能力,提高了傣族儿童的生存技能。随着双语教育的进行和汉语普及,1986年以后上学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到乡镇接受初中教育,约有一半以上青年毕业后能外出打工,绝大多数村民能无障碍地使用当地汉语进行交流,为x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双语教育政策在x村的终结
在取得辉煌成绩后,2000年x村双语教育在走过24个春秋后走到它的尽头。教学点被撤并,傣族学生回到了完全小学的大教室和其他民族学生一起接受学校教育。曾在当地辉煌一时的双语教育为何会突然结束呢?首先,价值观念的改变是x村双语教育政策终结最主要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x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语言观念发生根本变化,语言的经济价值成为人们对语言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都离不开流利的汉语,在学习方面也如此。因此,x村的很多家长强调汉语在经济建设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x村大多数新生一代儿童在入学前就能完成基本汉语训练,进入学校后能逐渐跟上汉族学生,人们也就不在乎是否真正需要“双语教育”。其次,民族融合的加快是x村双语教育政策终结的根本原因。x村双语教育专门为该村儿童听不懂汉语现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实施,尽管该地区还有一些与x村相似的傣族村寨,但村民日常主要交往的对象还是周围的汉族人民,x村及其周围的村寨在面临实际的发展问题时选择了主动融合。傣族的风俗习惯逐渐与周围汉族融合在一起,不同民族之间通婚的现象也被广泛接受。再次,资源的不足是x村双语
教育政策终结的直接原因。x村双语教育办得最好的时候得益于在此工作长达18年的傣族教师,这位教师退休后,该教学点换了4
名教师,但他们都无法长期坚持下去。在生源方面,一方面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适龄儿童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教育也提倡规模效益。在资金方面,该地区是贫困县的贫困乡,教育经费在该地区较为吃紧,因此撤并教学点也就成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思考
x村的双语教育从开始的实施到最后的撤并,从表面看来是成功的。笔者访谈了完全小学的老师了解到,傣族学生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社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民族的学生并没有显著差异,有的傣族学生还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以少数民族语言促进对汉语的理解、提高教育质量的“双语教育”是教育政策成功的典型案例。但“双语教育”涉及到民族文化特色、民族属性、民族认同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首先是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的价值问题。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是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生活和情感交往、沟通的桥梁,调节和处理着少数民族与其生活环境、社会等多重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少数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是两种语言教育的问题,事实上也是两种文化的教育,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倡导“多元一体”的时代,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是人类文化花园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承
认和尊重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人类的跨文化沟通交流,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只有在承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双语教育才有可能长期存在的必要性,才有可能被成功地执行,否则将成为一种过渡性的教育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其次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的问题。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手段,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要传承大家庭中的主体民族文化,而且理应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造上发挥最主要的作用。因此,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要通过双语教育增进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也要在民族文化传承、发掘和创新上发挥其功能。但目前很多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仅停留在用一种语言注解第二语言以增进知识,或者仅停留在用第一语言翻译第二语言的教育资料的水平上。再者就是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上培养一些熟悉汉语的人,远远没有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应用和开发创造。再次是双语教育的支持和帮助的问题。当以上两个问题得以澄清后,讨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经费、师资、教材、招生等问题才有必要性。在这些方面,政府不仅需要出台和颁布有利的政策,而且更需要对颁布政策给予保证、监督、支持和帮助,尤其是资金支持。实施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地区多数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一些群众甚至不了解自己民族文化存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颁布政策而没有行动上的支持和带领,仅靠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是很难达到其目标的。最后是双语教育发展的问题。尽管双语教育在一些民族地区逐渐被普通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