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与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ppt 41页)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PPT课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PPT课件
15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5. 工位
例:
工件 机床夹具回转部分 夹具固定部分
分度机构
图7–3 在三个工位上钻、铰圆盘零件上的孔
16
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1. 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 零件在计划期一年中的生产纲领N可按下式计算:
NQ(1 na% 1 )b% ( )
7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1. 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
械设备)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 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 序。
8
图7–1 阶梯轴
讨论:
生产规模 不同,工序 的划分不一 样。
例:
表7-1 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过程
工序号
工序内容
设备
1
车一端面,钻中心孔*;
车床I
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
表7-2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过程
工序内容
设备
铣两端面,钻两端中心孔* 铣端面钻中
一次 心孔机床
车大外圆及倒角
一次 车床 I
车小外圆、切槽及倒角 一次 车床II
铣键槽
一次 专用铣床
去毛刺
钳工台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3. 工步 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
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序内容。
21
2.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
成批生 产
小批 中批
大批
大量生产
零件的年产量(件)
重型零件
中型零件
<5
<10
轻型零件 <100
5~100
10~200
100~500

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ppt

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ppt
加工工艺——产品制造的方法。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 产、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 题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2021/3/16
1
第一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 定义: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
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其中,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 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021/3/16
6
(2) 机械加工工序卡
它是根据工艺卡片的每一道工序制订的,主 要用来具体指导操作工人进行生产的一种工 艺文件。
多用于大批大量生产或成批生产中比较重要 的零件。
该卡片中附有工序简图,并详细记载了该工 序加工所需的资料,如定位基准选择、工序 尺寸及公差以及机床、刀具、夹具、量具、 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等。
包括如下内容: A.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B.对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结构工艺审查; C.由零件生产纲领确定零件生产类型;
2021/3/16
17
A.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目的:熟悉产品的性能、用途、工作条件 ——明确各零件的相互装配位置及其作用;
了解及研究各项技术条件制定的依据,找出 其主要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问题。
2021/3/16
11
(3)必备的技术资料
• 有关技术手册 设计图册等
2021/3/16
12
5.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及步骤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
1)必须可靠保证零件图纸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 ——即保证质量,并要提高工作效率;
2)保证经济上的合理性: ——即要成本低,消耗少;
8.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PPT课件

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PPT课件
采用统一基准原则好处: 1)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2)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减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数。 ★注意:采用统一基准原则常常会带来基准不重合问题。
此时,需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精基准。
精选课件
47
3.互为基准原则:某些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常采用
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来达到位置度要求。 主轴零件精基准选择
精选课件
29
各类毛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毛坯种类
制造精度 (IT)
加工 余量
原材料
工件尺寸
工件 形状
机械性能
适用生产 类型
型材 型材焊接件
砂型铸造 13级以下 自由锻造 13级以下 普通模锻 11~15 钢模铸造 10~12 精密锻造 8~11 压力铸造 8~11 熔模铸造 7~10
冲压件 8~10 粉末冶金件 7~9 工程塑料件 9~11
精选课件
研磨 IT5~4 Ra0.1~0.01
精密磨削 IT5
Ra0.1~0.012
超精加工 IT5
Ra0.1~0.01
沙带磨削 IT6~5
Ra0.2~0.012
抛光 Ra0.2~0.025
51
2.内圆表面的加工方法
钻孔 IT13~11 Ra25~12.5
粗镗 IT13~11 Ra25~12.5
扩孔 IT10~9 Ra6.3~3.2
精选课件
8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和内容
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条件,熟悉零 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零件的主要 技术要求。
2.工艺审查 审查图纸上的尺寸、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 整、正确、统一;分析主要技术要求是否合 理、适当;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

工艺规程的制定幻灯片PPT

工艺规程的制定幻灯片PPT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系列问题。
2.工艺规程 同一零件(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过程,零件依次通
过的全部加工过程称之工艺路线或工艺流程;它是制定工艺过 程和进行车间分工的重要依据。
工艺规程:技术人员根据工件要求、设备条件和工人技术 情况等,确定采用的工艺过程,并将其写成工艺文件。
工艺规程的形式:
② 关联性:各个单元要素集合在一起构成的是一个“群 体”或“整体”。
要使这一“群体”成为系统,各单元要素间必然存在相 互联系或相互影响。它们的关系可以是物理关系、逻辑关系 或法定关系(如社会中上、下级关系)。可表现为某个单元 从另一个单元接受输入,而其输出又往往是别的单元输入。
如:汽车系统中,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后桥叉速 器→行走轮胎。
一个工作地(指机床)
连续地加工
(如热处理后再一次回
到同一工作地)。
三要素任何一个改变都将视为不同工序。
② 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接表面)不变、加工 (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序。
加工表面不变(可以是单个表面或组合表面) 工步包括三要素 工具不变(四角刀架,换刀)
② 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后,工件与 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 的某一个位置。
工件在加工中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因为多一次装夹,就 会增加装夹的时间,还会增加装夹误差。
减少装夹次数的有效办法是采用多工位夹具。
多工位加工的好处: ① 减少工件的安装次数
② 减少辅助时间,缩 短工时,提高效率。
连续性(一个工序通常包含几个工步)。
③ 走刀:(工作行程) 在一个工步中,有时材料要分几次去除,则 其切去一层材料称为一次走刀。工艺规程中常不包含走刀,但对 加工量影响大的场合,应规定走刀(余量) 。

工艺规程制定PPT课件

工艺规程制定PPT课件


(1)组成产品的零件总数

(2)组成产品的零件的品均精度

(3)材料种类及需求量

(4)各种不同制造方法在加工中所占的比例 (5)产品装配的复杂程度
.
13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对于零件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其
结构工艺性
(1)加工进出方便
(2)减少内表面加工
(3)减轻重量,减少加工面积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概述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 工艺路线的拟订

一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工艺尺寸链及其应用
.
1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5.1 概述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作用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采用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
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
8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5、工艺规程格式(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工艺卡)
表5-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二 十 一

.
9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表5-3 机械加工工艺卡

二 十 一

.
10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表5-4 机械加工工序卡

二 十 一

.
11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5.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几个主要问题
(4)形状简单,进给调刀次数少
第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二 十 一
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PPT文档演模板
图1-13 设计基准分析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4 定位基准及其选择
2.工艺基准 (1)定位基准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床夹具中的正 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2)工序基准 在工艺文件上用以标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基 准,称为工序基准。 (3)测量基准 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 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4)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基准, 称为装配基准。 1.4.2 定位基准的选择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表1-2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Biblioteka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2.安装
PPT文档演模板
图1-2 多工位加工 工位Ⅰ—装卸工件 工位Ⅱ—钻孔
工位Ⅲ—扩孔 工位Ⅳ—铰孔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零件的机械加工有许多方法,加工的目的是要使零件获得 一定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通过试切出一小段—测量—调刀—再试切,反 复进行,直到达到规定尺寸再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试切法。 (2)调整法 先调整好刀具的位置,然后以不变的位置加工 一批零件的方法称为调整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基本概念
1.生产纲领 2.生产类型 (1)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是指单个生产不同结构和尺寸的产 品,很少重复或不重复的生产类型。 (2)大量生产 大量生产是指产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 点重复地进行某一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 (3)成批生产 成批生产是指一年中分批轮流地制造几种不 同的产品,工作地点的加工对象周期地重复。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PPT课件( 59页)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PPT课件( 59页)

统一基准可以大大简 化夹具设计,可以减 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 数,在自动化生产中 有广泛应用.
统一基准常常会带来 基准不重合的问题, 应根据具体问题在满 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决定最终的精基准.
互为基准
互为基准采用 反复加工的办 法来达到位置 度要求,常用于 某些位置度要 求很高的表面.
3-7为互为基准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加工工艺——产品制造的方法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

加工工艺——产品制造的方法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
1. 工 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 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专用6专用72. 安 装
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位并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3. 工 位
工件在一次安装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
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
(3-2)
Φ——机床每年工作时数,单位为h; N——零件生产纲领,单位为件。
Φ=cmnη
式中 c——每天班次(以2计算);
m——每年周数(以51计算);
n——每周一班工作时数(以35计算);
η——设备利用率,一般文取库专0用.94~0.96。
18
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为工艺规程,产类型
1. 生产纲领
产品的年生产 纲领就是产品的年 生产量。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按下列公式计算:
N=Qn(1+a)(1+b)
(3-1)
式中 N——零件的生产纲领,单位为件/年;
Q——产品的年产量,单位为台/年;
n——每台产品中所含该零件的数量,单位为件/台;
a——零件的备品百分率;划分
根据产品投入生产的连续性,可大致分为三种 不同的生产类型。
1. 单 件 生 产
产品品种不固定,每一
品种的产品数量很少,大多 数工作地点的加工对象经常 改变。例如,重型机械、造 船业等一般属于单件生艺卡
它是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其内容介于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之间。它用来指导工人 进行生产和帮助车间干部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 的一种主要工艺文件,广泛用于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中 比较重要的零件或工序。
(3) 机械加工工序卡
如表3-5所示,它是根据工艺卡片的每一道工序制订的,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PPT课件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PPT课件
44
第44页/共55页
• 第一方案:在锥孔粗加工时,由于要用已精加工 过的外圆表面作精基准面,会破坏外圆表面的精 度和粗糙度,所以此方案不宜采用。
• 第二方案:在精加工外圆表面时,还要再插上锥 堵,这样会破坏锥孔精度。另外,在加工锥孔时 不可避免地会有加工误差(锥孔的磨削条件比外 圆磨削条件差;加上锥堵本身的误差等就会造成 外圆表面和内锥面的不同轴,故此方案也不宜采 用。
39
第39页/共55页
• 凡要求局部高频淬火的主轴,要在前道工序中安 排调质处理(有的钢材则用正火), 当毛坯余量较 大时(如锻件),调质放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 以便因粗车产生的内应力得以在调质时消除;当 毛坯余量较小时(如棒料),调质可放在粗车 (相当于锻件的半精车)之前进行。高频淬火处 理一般放在半精车之后,由于主轴只需要局部淬 硬,故精度有一定要求而不需淬硬部分的加工, 如车螺纹、铣键槽等工序,均安排在局部淬火和 粗磨之后。对于精度较高的主轴在局部淬火及粗 磨之后还需低温时效处理,从而使主轴的金相组
28
第28页/共55页
29
第29页/共55页
30
第30页/共55页
31
第31页/共55页
32
第32页/共55页

33
第33页/共55页
1.2.2 空心轴的工艺路线拟定
• (一)、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34
第34页/共55页
35
第35页/共55页
1、主轴毛坯的制造方法及热处理
• 批量:大批;材料:45钢;毛坯:模锻件
(1)材料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轴类零件的毛坯往往使 用热轧棒料。
对于直径差较大的阶梯轴,为了节约材料和 减少机械加工的劳动量,则往往采用锻件。 单件小批生产的阶梯轴一般采用自由锻,在 大批大量生产时则采用模锻。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资料课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资料课件
详细描述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时,首先要考虑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零件的材料、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要求,选择 合适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等。此外,还需考虑生产批量、生产环境、现有设备等因素。
加工顺序的安排
总结词
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加工顺序,确保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详细描述
加工顺序的安排是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中的重要环节。合 理的加工顺序可以确保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一般遵循先粗 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同时,还需考虑热处理、 检验等工序的安排。
零件的使用要求
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使用寿命,选择能够满 足性能要求的毛坯。
工艺性
考虑毛坯的制造工艺、成本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毛坯。
材料供应
根据材料的市场供应情况、价格和可加工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毛坯材料。
毛坯制备的方法与步骤
铸造
包括造型、浇注、冷却和落砂等步骤,根据零件 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和材料。
根据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具有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机床。
根据加工效率和生产成本,选 择高效、低能耗的机床。
考虑机床的可靠性和维修保养 的便利性。
刀具的选择原则与依据
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抗拉 强度和韧性等特性,选择合 适的刀具材料。
根据加工效率和切削用量, 选择高效、耐磨的刀具。
根据加工表面的质量和刀具 的寿命要求,选择合适的刀 具结构和几何参数。
毛坯的种类与特点
铸件
通过铸造方法获得的毛坯,适用于形状复杂、 对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锻件
通过锻造方法获得的毛坯,适用于对强度和 韧性要求较高的零件。
焊接件
通过焊接方法连接的毛坯,适用于大型或形 状复杂的零件。
型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二、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试切法
定尺寸刀具法 调整法 自动控制法
40
2.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刀尖轨迹法 成形刀具法 展成法
直接找正
3. 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
划线找正
夹具定位
41
36
举例如下:
定位基准表示方法
第四节 零件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一、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1.加工精度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 形状及各表面相互位置等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 度。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就越高。反之,越低。
2.加工误差
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 参数的偏离程度,所以,加工误差的大小反映了加工精度 的高低。
3.成批生产
产品品种基本固定, 但数量少,品种较多, 需要周期性地轮换生产, 大多数工作地点的加工 对象是周期性的变换。
在成批生产中,根据批量大小可分为小批、中
批和大批生产。小批生产的特点接近于单件生产的 特点,大批生产的特点接近于大量生产的特点,中 批生产的特点介于单件和大量生产特点之间。因此 生产类型可分为:单件小批生产,大批大量生产, 中批生产。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点见表3-3。
b)图:端面Ⅱ和Ⅲ的设计基准为端面Ⅰ,外 圆表面D2的设计基准是内孔D1。
注:作为基准的点、线,通常是由某些具体表 面来体现的,这些表面称为基面。例如图a中零件 的中心线实际是由外圆表面d1 和d2所确定的。在 没有特别标定的情况下,这两个外圆表面可理解为 互为基准。
31
二、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第二节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一. 生产纲领
产品的年生产 纲领就是产品的年 生产量。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按下列公式计算:
N=Qn(1+a)(1+b)
(3-1)
式中 N——零件的生产纲领,单位为件/年;
Q——产品的年产量,单位为台/年;
n——每台产品中所含该零件的数量,单位为件/台;
a——零件的备品百分率;
在零件图上或实际的零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 线、面位置时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2、 基准的分类:
按其功用可分为: 1) 设计基准: 零件工作图上用来确定其它点、 线、面位置的基准,为设计基准。 2) 工艺基准: 是加工、测量和装配过程中使用 的基准,又称制造基准。
26
设计基准
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如图所示的箱体零件,顶面B的设计基准为底面A(尺寸 H);孔I的设计基准为底面A与角尺面C(尺寸X1、Y1); 孔Ⅱ的设计基准为底面A孔I的中心(尺寸Y2、R1);孔Ⅲ的 设计基准为孔I与孔Ⅱ的中心(尺寸R2、R3)。
工艺过程可根据其具体工作内容分为铸造、 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 处理、装配等不同的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 (主要是切削加工方法)逐步改变毛坯的形态 (形状、尺寸以及表面质量),使其成为合格 零件所进行的全部过程。
它一般由工序、工步、走刀等不同层次的 单元所组成。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 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工序又可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等组成部分。
2. 安 装
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位并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也叫装夹。
3. 工 位
工件在一次安装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 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 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位。 如图2-2所示
各种生产类型的规范
第三节 基准的概念
学习要点:掌握基准的概念,深刻理解
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 位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的含义及 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装夹的概念及三 种装夹方法的特点。
1、 基准的定义:
工件是个几何形体,它由一些几何元素(如点、 线、面)所构成。
工件上任何一个点、线、面的位置总是要用它与 另外一些点、线、面的相互关系(如尺寸距离、平行 度、垂直度、同轴度等)来确定。
图2-3 底座零件底孔加工工序
图2-4 转塔自动车床的不同工步
图2-5 复合工步
5. 走 刀
在一个工步内,有些表面由于加工余量太大,或 由于其它原因,需用同一把刀具以及同一切削用量 (不包括ap)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这样刀具对 工件的每一次切削就称为一次走刀。如图2-6所示的零 件加工。
图2-6 以棒料制造阶梯轴
加工工艺——产品制造的方法。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 产、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 题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一、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机械工厂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验收、 保管、运输,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 (含热处理),产品装配,检验以及涂装等。
27
设计人员是从零件的工作性能要求出发而确 定设计基准的。
图中孔I与孔Ⅱ、孔Ⅲ之间,孔Ⅱ与孔Ⅲ之间 均有齿轮啮合传动关系。
为保证齿侧啮合间隙量,孔Ⅱ采用了孔I中心 作设计基准,孔Ⅲ采用了孔I与孔Ⅱ的中心作为的 设计基准。
28
29
[思考题] 试指出下图所示零件的设计基准。
30
[思考题答案]
a)图:外圆表面Ⅰ和Ⅱ的设计基准为中心线, 平面Ⅲ的设计基准为母线C。
图2-2 多工位加工
4. 工步与复合工步
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转速和 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 过程,称为一个工步。例图2-3 、图2-4所示
有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经常把几个待加工表面 用几把刀具同时进行加工,这可看作为一个工步,并 称为复合工步,如图2-5所示。
企业组织产品生产的模式:
1)生产全部零部件、组装机器。 2)生产一部分关键的零部件,其余的由其 它企业供应。
3)完全不生产零部件,自己只负责设计与 销售。
企业在市场导向下,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 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新产品开发、产品制造、 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
二、工艺过程
把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 、相对位置和物理、力学性能等,使其成为成 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按一定顺序 排列的工序组成。
1. 工 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 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叫工序。
它包括在这个工件上连续进行的直到转向加工 下一个工件为止的全部动作。
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 ------- 工作地点固定和工作连续。
图2-1 小轴零件
加基准。例如,轴类零件常用的顶尖孔,某些箱体零件加工
所用的工艺孔,支架类零件用到的工艺凸台等都属于附加基
准。
34
35
3)测量基准 零件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
准。 4)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中的 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装配基准一般与零件的主要设计基准相 一致。
b——零件的废品百分率。
二. 生产类型的划分
根据产品投入生产的连续性,可大致分为三种 不同的生产类型。
1. 单 件 生 产
产品品种不固定,每一 品种的产品数量很少,大多 数工作地点的加工对象经常 改变。例如,重型机械、造 船业等一般属于单件生产。
2. 大 量 生 产
产品品种固定,每种产
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 点的加工的对象固定不变。 例如,汽车、轴承制造等一 般属于大量生产。
又可分为:
பைடு நூலகம்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与

装配基准。
32
1)工序基准

工序基准是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道工序所加
工的表面加工后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的基准。
工序基准的选择应主要考虑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 尽可能用设计基准作工序基准。当采用设计
基准为工序基准有困难时,可另选工序基准,但必 须可靠地保证零件的设计尺寸和技术要求。
② 所选工序基准应尽可能用于工件的定位和工 序尺寸的检查。
33
2)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是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

定位基准可进一步分为粗基准、精基准和附加
基准。
① 粗基准 使用未经机械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② 精基准 使用已经机械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③ 附加基准
仅仅是为了机械加工工艺需要设计的定位基准,称为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