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训练》知识点提要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训练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9dc652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2.png)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训练引言:数学是一门智力训练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计算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分析其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一、形象思维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形象思维是指通过感知、想象和形象化的方式来进行思维活动。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思维发展尚未成熟,他们更加依赖感官和观察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因此,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1.1 促进孩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形象思维可以帮助孩子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加法概念时,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或图片,让孩子用眼睛观察和手触摸来感受物体的数量变化,从而形成对加法的形象化认知。
1.2 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中的几何概念和问题需要孩子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准确的空间图像。
通过让孩子观察和操作实物,或者利用拼图、积木等教具,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1.3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象思维也与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和游戏,鼓励孩子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逻辑思维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指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来进行思维活动。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2.1 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例如,在教授减法概念时,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孩子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12922575a8102d276a22fb6.png)
如果此车行
驶在香港, 该车将向哪 个方向行驶 呢?
形象思维训练
四、形象想象法
[形象思维训练3] 解救人质
如图,两个人质的手腕被 绑在一起。他们剪不断绳 子,也解不开绳结,但他 们都逃了出来,这是怎么 办到的?
艺术讲究形象,使人产生可触可摸的立体印象,从而接受蕴
藏其中的思想感情。绘画、雕塑是用色彩、线条构成艺术形 象,音乐、舞蹈是用音响、节奏或人体动作构成艺术形象,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戏剧、电影则是用造型、表演、 语言等综合手段塑造艺术形象。
形象思维训练
一、什么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不仅以具体表象为材料,也离不开鲜明生动的语言。
形象思维训练
四、形象想象法
当年德国的多米克提出
一个荒诞无稽的想象: 利用星球对飞船的引力 给飞船加速,进而摆脱 被星球俘获的危险,即 “弹弓效应”。结果宇 宙飞船“旅行者”正是 利用这个原理摆脱了木 星的阻挠。
形象思维训练
四、形象想象法
[形象思维训练1] 借助形象
有一个房间,点燃了10支蜡烛。一阵风吹来,吹灭了3支。 过了一会儿又吹灭了3支。把窗户关起来以后,蜡烛就再也 没有被吹灭了。请问:最后还剩下几支蜡烛?
建构知识整体学习法 :先把握知识结构层次和整体框架,然
后把握知识或事物的重点,分清重点和细节部分,再集中精 力理解并掌握知识重点和整体结构。
形象思维训练
二、形象思维训练要点
建构知识整体学习法,强调建构知识整体结构,有助于大脑
右半球功能发挥,能大大提高学习记忆的效果。特级教师魏 书生在教语文课时就利用该方法。
三、形象模仿法
思维方法与汽车故障诊断(三) ――思维训练: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汇总
![思维方法与汽车故障诊断(三) ――思维训练: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c5e6939b7360b4c2e3f64d7.png)
2002年在维修厂遇到一辆1999年产的奔驰560SEL自动变速器轿车,该车在厂已达1年7个月之久。
故障现象是启动后,坐在司机座椅上,由于震动下半身感觉发麻。
车已经过多人多次彻底检查、维修。
直接材料费12.7万元。
这其中该车曾经送到一家名声显赫的专修厂3个月,结论是:车子太老,无法修复。
结算费用是19 999元,谐音是“没救了”。
接手后我做了3件事,第一,树立信心。
从逻辑分析,专修厂的结论潜台词是:该车为综合性、系统性原因引起的故障,与现存价值相比维修成本太高,不值得维修。
我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修复。
第二,查阅、整理、分析能够得到的所有维修文件,掌握了所有更换过的元件及维修工艺过程的来龙去脉。
通过与司机交谈确定,每次修理后都有好转。
第三,经过长时间、多次、多人检修,“该修的都修了,该换的都换了”。
那么有形的机构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应该很小,而无形的动能传递过程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很大。
于是乎,对该车总成件的动力传递过程及相关元器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脑子里建立三维动态传递模型,利用现有条件做了一个巧妙实验。
结论是,发动机减震胶块有问题。
此车已换过4套减震胶块,由于坚信实验的准确性,坚持更换了新的原厂减震胶块,故障排除。
当然不能排除结局是建立在之前所有维修基础之上,这当中的艰辛与科学道理暂且不提。
但这里强调的是,对系统的综合分析与动能传递模型创建,寻找传递路径、元件工作状态,最终找到问题的症结。
概括地讲什么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它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每个人从一出生就会无师自通地以形象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随着思维的成熟和后天的教育,人们的思维方式才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并最终由抽象思维取代形象思维的主要地位。
虽然从思维的发展过程来看,形象思维处于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形象思维就一定是低层次的思维方式,因为当大脑在抽象思维的进化道路上走到极致的时候,形象思维又会以一种新的姿态焕发新生,并引导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关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关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9385e0e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1.png)
关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
是指符合世间事物之间关系(合乎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好坏之分。
形象思维往往是彻悟式的短路思维,速度非常快,有时能发现一些否则发现不了的规律,但是正因为如此,形象思维缺乏严密性,如果不辅以逻辑思维的严密思考,往往会导致错误。
就比如侦探故事,真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联想想象能力,迅速的找出事物间的联系,这是形象思维,但是在找出关系之后又要认真的调查取证,又是也许会发现前面的猜测是错误的。
这是逻辑思维。
没有逻辑思维,那就要自以为是断错案了!作科学试验,更讲究逻辑严密,更是二者缺一不可。
只有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我必须说,各有各的好处。
东方人善于整体的看问题,看问题全面而注重大局。
东方人讲理善用比喻,就好比形象思维吧。
但是由于东方人不善于分析推理,往往被自己过去的经验蒙蔽,在环境迅速变化的时候,有时容易犯错误。
西方人善于分析研究,善于推力逻辑,因此逻辑严密,不易出错。
但是正因为这样,人脑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物都分析清楚,这就会导致片面的逻辑产生。
而又与西方人不擅长利用经验,导致逻辑错误的时候还盲目相信,结果酿成更大的错误。
因此,总的来说,我们既要继承东方文明的优良传统,又要虚心向西方人学习,如果能兼用两种思维方式,一方面全局思考,利用经验迅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某些细节尤其是关键点上注意分析,防止错误,那才完美。
不过我们确实应该兼取各家之长嘛,不是吗?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惟,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
其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
抽象思维既不同于以动作为支柱的动作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凭借的形象思维,它已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
秘书思维训练第六部分 形象思维训练
![秘书思维训练第六部分 形象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7cf432e31126edb6f1a10e6.png)
6
7
(三)练一练 1.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他们都想过河,可 是只有一条船,每条船只能载一个人。问他们能同 时过河吗?
2.在美国城市街道的交叉路口上,明文规定 着,有步行者横过公路时,车辆就应停在人行道前 等待。可是偏偏有个汽车司机,当交叉路口上还有 很多人横过马路时,他却突然撞进人群中,全速前 进。这时旁边的警察看了也无所谓,并没有责怪他 。你说这是为什么?
3
(三)再造形象思维阶段 它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自己已有的表象创造出 一幅新的表象。再造想象具有判断功能,如果想出 的表象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会重新想象,得到一个新 的表象。
4
二、活动设计 (一)看名画充分展开想象
5
(二)议一议 案例 A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说抽象(逻辑)思维侧重于分析,那么形 象思维更侧重于综合。形象思维更加强调从整体上 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 质和规律。形象思维不像抽象思维那样,对信息的 加工一步一步线性地进行,而是可以调用许多形象 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个 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它可以使思维主体迅速从 整体上把握住问题。
17
第三单元
形象思维方法推介
一、要点讲解
(一)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 1.原型模仿法 以某种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 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创新不是要否定模仿。因为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很多发明创造 都建立在对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的基础上,比如, 模仿鸟发明了飞机、模仿鱼发明了潜水艇、模仿蝙 蝠发明了雷达。 18
2.组合想象法 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产品中抽取合适的要 素重新组合,构成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的创造技法 。常见的组合技法一般有同物组合、异物组合、主 体附加组合、重组组合四种。 3.移植法 将一个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 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 法。主要有原理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结构 移植等类型。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8af7ab0003d8ce2f00662385.png)
首先是一些基本概念:形象思维(直感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多途径、多回路、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其中灵感、顿悟的思维形式是形象思维的特例。
灵感是不可预期和无从有意调控的心理现象和思维现象。
直觉是思维主体不借助于逻辑程序和经验积累而穿透认识事物的表层,直接洞察事物本质和深层状态的意识活动和思维形式。
对于科学方法有两种理解:一是科学的方法(The Scientific Methods)。
它是指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科学性的、在实践活动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被称之为广义的科学方法。
二是、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英文表述为:the methods in scientific research.主要指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方法,即狭义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分类: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等)、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比较法,分类法等)、构造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假说法,模型法等)、横向科学方法等(功能模拟法,黑箱法等)。
因此直观,灵感等形象思维对于科学方法有以下几方面影响:一、从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的角度来看:直观,灵感等形象思维为科学方法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
比如直觉可以让我们在直接的实验观察时快速的找到我们需要观察或者记录的现象,进而从这一点进行更为细微的观察,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
而灵感在设计科学实验时,更是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因为科学实验设计不是用理论可以解决的,它往往需要天才的灵感。
比如,卡文迪许就是利用光的反射设计了一个精密扭秤比较准确的测量了万有引力常数G。
但两百多年来,经过许多人的实验,万有引力常数的精度仍是最差,这也说明灵感对于科学的实验设计是很重要的。
所以直观,灵感等形象思维为科学研究和认识提供了可感知的认识基础。
二、从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的角度来看:直观,灵感等形象思维可以直观形象,清晰和具体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比如,在比较法中,利用直觉,灵感等形象思维可以很快,很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质。
卢瑟福采用太阳系环绕模型来解释原子结构,使人一目了然,并产生清晰深刻的印象。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知识点整理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9a41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a.png)
初中逻辑思维训练知识点整理逻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初中阶段,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本文将对初中逻辑思维训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逻辑思维技巧。
1. 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命题逻辑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它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常见的逻辑符号包括“与”(∧)、“或”(∨)、“非”(¬)等。
学生需要掌握命题的定义、逻辑运算与真值表、逻辑联结词的用法等相关知识。
2. 假设与举证在逻辑思维中,假设与举证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思维方式。
学生需要学会根据已有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假设,并通过举证来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推理与论证推理与论证是逻辑思维的核心内容。
推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或前提得出结论的过程,而论证是通过提供证据和理由来支持某个观点或结论。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论证。
在进行推理与论证时,学生应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和合理性。
4. 概念的归纳与演绎概念的归纳与演绎是逻辑思维中的常见问题。
归纳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或特性的过程,而演绎是根据已知事实或前提推导出新的结论的过程。
学生需要学会进行概念的归纳与演绎,以提高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的能力。
5. 假设条件下的推论在解决问题时,经常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推论。
学生需要学会根据已有信息和假设条件,在逻辑上进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训练。
6. 判断与辨析判断与辨析是逻辑思维的重要方面,它包括对信息的分析、对观点的评价和对问题的判断等。
学生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7. 误区与谬误的辨析在逻辑思维中,误区与谬误是需要避免的。
逻辑与思维背记知识点总结
![逻辑与思维背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1368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a.png)
逻辑与思维背记知识点总结逻辑与思维背记知识点总结逻辑和思维是人类认识和思考世界的重要工具。
通过逻辑思维,我们能够准确、合理地判断、推理和证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逻辑与思维背记知识点是我们在学习逻辑和思维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
一、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与规则1.命题和命题联结词:命题是用语句形式陈述的有真假性质的表达式,可以是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
命题联结词包括合取(且)、析取(或)、否定等。
2.真值表:真值表是用来表示命题联结词的真值情况的一种方法,通常用0表示假,用1表示真。
3.蕴涵、等价和逆否命题:蕴涵是一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命题是由另一个命题推导出来的。
等价是指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情况。
逆否命题是指将原命题的否定和逆命题进行结合得出的新命题。
4.命题演算的推理规则:命题演算是通过推理规则对命题进行推导。
常用推理规则包括假言推理、拒取推理、假设推理等。
二、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与规则1.谓词:谓词是带有变元的陈述句,它含有一个或多个变元,并通过替换变元的方式生成具体的命题。
2.量词:量词是用来限定谓词中变元的范围的,常见的量词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3.量词的转换:量词的转换是指将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进行转换得到的新命题。
4.谓词演算的推理规则:谓词演算是进行谓词逻辑推理的工具,常用的推理规则包括全称推理、存在推理、全称拒取、存在拒取等。
三、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1.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根据前提条件得出特殊结论的推理方法。
常见的演绎推理形式有假言推理、拒取推理、假设推理等。
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事实出发,得出一般规律的推理方法。
常见的归纳推理形式有类比推理、因果关系推理、分类推理等。
四、思维误区与思维规范1.思维误区:思维误区是指在思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陷阱,如先验偏见、非黑即白思维等。
2.思维规范:思维规范是指进行合理思考和推理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则,如清晰明确、客观公正、逻辑严密等。
期末复习《逻辑与思维》知识梳理.docx
![期末复习《逻辑与思维》知识梳理.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53590b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6.png)
期末复习《逻辑与思维》知识梳理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第一桩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思维的含义(1)广义的思维:意识。
(2)狭义的思维:理性认识。
(“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2、★思维的共同特征①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巳有的经融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思维具有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③思维具有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第二框思维形态及其特征1、思维形态的分类(P5)①从思维的方向看,有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②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有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③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有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④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2、★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P6)第二课把握遗辑要义第一框“逻辑”的多种含义U逻辑学的含义(P8)(1)狭义的逻辑学:形式逻辑。
(2)广义的逻辑学:①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②辩证逻辑。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2、★形式近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P9)(1)推理结构: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2)从形式建辑角度看,从其前提推出宾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3、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P9)(1)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2)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3)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d46b7e3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6.png)
作者: 何邦泰
出版物刊名: 学术论坛
页码: 95-100页
主题词: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逻辑;形式逻辑;文艺创作;思维方式;分析与综合;文艺学;逻辑方法;典型环境
摘要: <正>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历来是哲学和文艺学所没有真正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并存在若激烈的争论。
过去有人否定形象思维,只承认逻辑思维。
“四人帮”则把承认形象思维作为异端邪说,对此实行“专政”。
毛泽东同志的《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以后,肯定形象思维的人多了。
但与逻辑思维的关系仍是意见纷纭,莫衷一是。
迄今为止,在文艺创作中,有人认为只需要形象思维;有人认为同时要用两种思维方式,而以形象思维为主;也有人认为二者中以逻辑思维为主;还有人认为二者是互相渗透,交错运用。
这些意见,虽然各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问题在于人们把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只局限在形式逻辑领域内,而不了解还有一个更高级的领域——辩证逻辑。
其实,要解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必须搞清楚形象思维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同时也要搞清楚形象思维与形式逻辑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结合实际上说清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就这些问题阐述个人的见解,以求教于从事哲学和文艺学的同志们。
几何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几何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abc2679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c.png)
几何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中考数学知识点:几何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2014-11-21 14:48来源:上海新东方作者:邓娟浅谈几何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所谓逻辑思维,即是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及其逻辑结构,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或规律性活动的思维过程。
它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以对感性认识材料加工制作为基础所形成的理性认识。
这种思维渗透在人类获取新知识、新理论以及解决新问题的各个领域。
如果说人的思维是一种网络状态,各种思维类型相互交织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那么,其中的逻辑思维就是主线,它发挥着制约、协调、牵动全局的作用。
初中数学中几何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而几何证明的推导过程则恰恰是逻辑思维的体现,在证明过程中,按照证明中推理的思路顺逆的不同,证明方法可分为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它是未知到已知的推理方法,这是初中几何教学中常见的方法,具体的讲就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的过程。
综合法,它是由已知引导到未知的推理方法,具体一点说它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的过程。
分析法与综合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是从条件出发推导出结论,一个是从结论出发寻找条件,两者思考是顺逆相反的,但它们又是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通常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既有分析,又有综合,分析综合的过程就是大脑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考验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随着逻辑思维在几何中的主导作用,不少人对其在几何中的作用有所夸大或者认识存在偏差,认为逻辑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通道,从而忽略了形象思维在几何证明中发挥的作用,几何图形常常引起我们的想象,给我们很多的启迪.我们利用几何图形进行形象思维,再综合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将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将人们已有的知识分门别类,把有逻辑联系的内容集中在一起,碰撞出认识的火花,从而实现思维活动目标。
所以几何证明的推导过程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二者是互相渗透,交错运用。
形象思维及其训练方法
![形象思维及其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0653d95727a5e9846a6135.png)
形象思维及其训练方法形象思维及其训练方法,教学论坛,惠志刚约2024字形象思维就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它可分为直观形象思维、意象形象思维和逻辑形象思维三个阶段.1. 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直观形象是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到客观存在的事物后产生的感觉和知觉,其中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例如,在讲“声波”时,会列举两个典型的实例,一个是向平静的水中投一颗石子,形成水波. 另一个是用手拿着绳的一端上下摆动,会看到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 教师的演示加上平时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头脑中加工形成表象. 这个过程是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即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图片]2. 意象形象思维阶段.意象形象是由若干个同类事物的形象概括出来而得到的抽象化的形象.它相当于抽象思维中的概念,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元素,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成分.如学完密度后头脑中呈现出质量和体积关系表象,如图1,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由此得出密度的概念.像力的示意图、磁感应线图、波形图、电路图和光路图,这些图都是人脑中意象表象的真实反映.3. 逻辑形象思维阶段.它以意象为思维的加工对象,通过联想与想象,对意象形象进行融合、扩散、重组和提炼,通过判断推理形成新的意象表象,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曹植在想称大象的办法时,头脑中呈现出船装石头下沉这一表象,又想出船装象也要下沉这一表象,最后根据两次船下沉深度相同判断出象和石头的质量相等.从以上叙述可明显看出,形象思维存在自身的发展规律:直现形象思维?意象形象思维?逻辑形象思维,它对事物理性认识渐渐地加深,是通向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说物理内容不管是多么抽象,如果没有形象思维的参与,都很难深刻地理解,更谈不上进行创造性活动.爱因斯坦在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说:“我在16岁时常想如果追着光线跑,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正是他对这个情形长时间的想象,1905年他发表了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1.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观察主要为思维获得必要的表象,它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复感知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一个人想象力无论怎样高都不会超出他的表象储备.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挂图和实验,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在观察中带有一定的目的,能突出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快速形成正确的表象.2. 引导学生回忆.回忆是一种常见且较为简单的形象思维训练方法.上课时教师会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看过的例子,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述在头脑中把以前看过的情景回忆出来,这个过程中,关健是教师能用典型语言引导学生把回忆的重点放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部分.[图片]3. 利用多媒体软件所具有的图形功能和动画功能,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形象地建立起相应的过程表象.如讲原子结构时,中学实验室无法做α粒子散射实验,我们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整个实验过程,动态模拟从装有放射性物质钋的铅盒中不断有α粒子射出,并且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看过α粒子散射实验的过程后,师生再共同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探索原子结构.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过程、现象,深刻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理论.4. 按时间顺序进行想象.事物的发展总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按时间顺序想象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容易形成正确的表象.想象过程中注意各个因素的量变质变,突出关键点.如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先上升状态不变,这是量变过程,当温度到达熔点时开始熔化,这是质变过程,最后液体温度上升,这又是量变过程.按时间顺序想象时要兼顾各个因素变化,不能顾此失彼.如在想象水沸腾时,要关注温度、气泡、响度和汽化剧烈程度等.5. 按空间顺序进行想象.每种事物的空间结构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想象过程中只有按它们自身的顺序进行,才能使思维得以深入进行,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能力.想象一般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顺时针、从整体到局部等顺序.如,学完天平后,要记住天平的结构和名称,我们可在头脑里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想象.这样不仅容易记住各部分的名称,而且对天平结构有正确认识.又如,看到条形磁铁磁感线的平面图,如图2,我们要想象磁铁四周的磁感线有相同的分布情况,这样才能对磁场有正确认识.6. 再造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自己已有的表象创造出一幅新的表象.再造想象具有判断功能,如果想出的表象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会重新想象,得到一个新的表象.例如,学生根据太阳系图形和语言描述想象出原子结构表象;学过重力后,可想象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当你想到一个景象的同时要进行判断,这个表象可不可能发生呢,这个过程就是逻辑形象思维阶段.。
选必三《逻辑与思维》易混易错知识点
![选必三《逻辑与思维》易混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16ca9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c.png)
选必三《逻辑与思维》易混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1.狭义的思维与认识同义。
(× )解析: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2.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 )解析: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3.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 )解析:思维本身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4.形象思维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
(× )解析:形象思维是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抽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5.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和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
(× )解析: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
6.思维是在头脑中产生的(× )解析: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的。
思维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1.狭义的逻辑学是指辩证逻辑。
(× )解析:解析:狭义的逻辑学是指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属于广义的逻辑学。
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 )解析: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一诗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 )解析:这一诗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渲染山林的幽静,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属于辩证矛盾。
4.有人问:“有没有飞碟?”你既不肯定有,也不肯定没有,而是说:“我不清楚。
”这种回答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 )解析:这种回答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有没有飞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认识问题。
排中律只是在逻辑上要求对两个矛盾判断明确地肯定一个,并不要求必须马上肯定一个。
5.“小张去年还是团员,今年已经是党员了。
”这句话符合同一一律的要求。
《逻辑与思维方式》笔记
![《逻辑与思维方式》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f490cf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4.png)
《逻辑与思维方式》笔记一、绪论1.一般人类的思维活动有三种基本形式,即形象思维(直觉)、抽象思维(逻辑)、灵感思维(顿悟),人们要思维都必须采取以上三种形式。
2.所谓形象就是反映于人脑中的思维对象的映象,这种映象可以物化的形式再现出来,被人感知。
3.灵感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联想型,另一种是直接捕捉型。
它也普遍存在于艺术创作、科学发现、发明及日常生活中。
4.形象思维一般只能反映客观对象的一个点或一个断面,只能作为一种完整、系统思维的前哨。
灵感思维只是在遇到思维难点时起到一种辅助性的推动、突破作用。
要达到系统思维只能通过抽象(逻辑)思维。
5.抽象思维首先以“语言”为基本工具。
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科学的抽象就是抽去某类现象具体的、非本质的、次要的方面,引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达到科学的认识。
6.思维方式是体现一定思想内容和一定思考方法的思维模式。
也就是说,一个思维方式包括思维内容和思维方法两方面。
思维方式就是指人们在思考某种问题时的一条基本思路。
7.思维模式则是人们的思维所遵循的某种用法和格式。
8.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乃是根据事实材料,遵循逻辑规律、规则而形成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方法。
9.逻辑一词译自英文 Logic,源于希腊文λóγοs,原意是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古代西方学者用“逻辑”指的是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
10.逻辑只考虑当一个或一些命题为真或假时,另一些命题是真,或是假。
这就是有效性问题。
11.形式逻辑作为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区分有效的推理形式和无效的推理形式,给出有效推论所必须遵守的规律、规则,并为人们的思维提供普遍一般的方法指导,促进科学、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12.说服的理论是根据心理规律性,并利用能够影响信念这种心理状态的一切条件,包括一定的逻辑手段;证明的理论则依据逻辑规律和客观的分辨真假的方法,证明的理论需要有一定的真前提,同时还要有有效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训练》知识点提要
一、什么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主要是指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的特点是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
形象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表象。
它是借助表象来进行联想、想象,通过抽象、概括构成新形象的过程。
如:在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的创造,画家绘画,建筑师设计规划建筑蓝图等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形象思维不仅以具体表象为材料,而且也离不开鲜明生动语言的参与。
作为教师,应该具有形象思维的能力。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借助形象,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来理解重要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绘声绘色、形象化的语言去感知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想象,激发情感。
二、怎样训练形象思维
1.有目的的观察,为思维积累感性材料,保存表象;
2.有引导的回忆,在头脑中重现情景;
3.进行联想活动,寻找相关事物的联结;
4.展开想象,形成画面;
5.通过思维导图或手绘笔记,展现思维成果。
有了形象思维的丰富性,就会出现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教师具备了形象思维能力,就能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更有效地沟通。
三、什么是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就是利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方式。
认识或叙述一个事物,要抓住基本的规律,让事物有序化;要把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哪是主要的,哪是次要的;要善于提炼;事物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四、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吻合思维,更能具有逻辑性
1.表达要有头有尾,每句话要完整,不要说半截话。
2.表达要有序,在结构上可采用“总——分——总”的思路。
3.表达要清晰,可以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达方式,还可以使用关联词语,使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依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的分类。
很多时候,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互相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