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手机GSM射频指标测试简介
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 率不是固定不 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 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 近时发射功率小。具体过程如下: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 手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 的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际发射 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 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 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
阻塞和杂散所要求的。
3) 频谱分析仪(所能承受的功率小于1W) 4) 综合测试仪 5) 多径衰落模拟器 6) 衰减器 7) 信号分配器 8) 滤波器或陷波器 9) 功率计、网络分析仪
5.单位换算 1) dBW是表示功率相对的大小,其含义是:以1W作为比较基准时, 用分贝来表示的功率。dBi是表示无线增益的大小,其含义是:以半波 偶极子增益为比较基准,用分贝来表示无线增益。
3)载波(发射)功率
定义
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到手 机天线或 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在测试中发射机输出功率是有用比特 (对常规信道为147比特,对允许接入信道为87比特)功率作平均计算得出。这一 点与测量其他类型设备时的输出功率(无论是平均功率还是峰值功率)定义都是不 同的。(非专业仪器无法辨别有用比特)
测试目的
防止带外频谱辐射,以免引起邻道干扰(指本频道对邻频道产生的干扰)。
测试方法及测试原理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频点选±100KHZ、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接收灵敏度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 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 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 (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 个参数。(BER是收到的错误的比特数与总比特数 之比。RBER是当帧被删除时,只测量剩余帧的 BER。FER是在观察的时间段里被删除的帧占总 传送帧数的百分比.)
(**)DCS1800话机 -30dBc或 -20dBm,选其中较大者
14
最低下限
GSM 900:-59dBc 或–54dBm,选其中最高者, 除了时槽超前執行槽,因此許可之位準可至59dBc或–36dBm,选其中最高者。 DCS 1800:-48dBc或-48dBm,选其中最高者。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频谱
16
30
2.相位误差峰值Peak phase error 若Peak phase error<7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 优; 若7deg≤Peak phase error≤l0deg,则相位误 差峰值为良好; 若10deg≤Peak phase error≤20deg则相位误差 峰值为一般; 若Peak phase error>20deg,则这项指标为不 合格。
31
3.相位误差有效值 若RMS phase error<2.5deg,则相位误差有效 值为优; 若2.5deg≤RMS phase error≤4deg,则相位误 差有效值为良好; 若4deg≤RMS phase error≤5deg,则相位误差 有效值为一般; 若RMS phase error>5deg,则这项指标为不合 格。
37
GPRS的服务类型 按所提供的服务种类来说,现在有 Class A、B、 C三种。 ClassA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接听电话,其技术含义 是同时支持包交换(数据)和电路交换(语 音)。 ClassB可以上网和接电话,但不能同时进行,其 技术含义是虽然也支持包交换和电路交换,但不 可在同一时刻支持包交换和电路交换,状态可以 切换; ClassC则只能上网,什么时候都不能打电话,其 技术含义是它只支持包交换。
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
xxxxxx南方高科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对GSM移动电话的射频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改进办法。
其中一些测试及提高射频指标的方法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对各射频指标作了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介绍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
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提高射频指标的设计和改进方法。
1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1.1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1)定义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
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
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对于GSM9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1)定义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
射频测试简要
RRU级射频测试简要1. 测试指标,POW, NF,ACS, BLOCKING,IM。
2. 测试链路如图所示:3.测试仪器Rumaster R6CPC环形器 2.5GHz ~ 2.7GHz频谱仪 Agilent N9020 (HW B25, SW 89601 for EVM, 9082 for PVT) R&S FSQ26 (HW B72, SW K104)FSV (HW B70, SW K104)信号源 Agilent N5182 + LTE optionsR&S SMU200A + LTE optionsNOBE级射频测试简要1. 测试指标,POW, NF2. 测试链路如图所示:3.测试仪器同上Rumaster R6CPC环形器 2.5GHz ~ 2.7GHz频谱仪 Agilent N9020 (HW B25, SW 89601 for EVM, 9082 for PVT) R&S FSQ26 (HW B72, SW K104)FSV (HW B70, SW K104)信号源 Agilent N5182 + LTE optionsR&S SMU200A + LTE options (SW K55)4. 测试指标,BLOCKING & IM测IM时,需要两路干扰信号和一路有用信号,两路干扰信号通过合路器合成一路输出,再通过耦合器和有用信号合在一起,输出接环形器。
同样要求两个TD信号要同步,信号连接如下:信号设置如图所示,完成后读误码率,误码率小于千分之一则满足要求。
测blocking,需要两种链路连接结构,一种适用于带内和高端频率,一种适用于低端频率。
第一种连接图如下:适用于高端和带内第二种连接图如下:适用于低端频率:。
常用射频指标测试大纲
常用射频指标测试大纲常用射频指标测试大纲通信对抗2015/10/30Ver. 1.0目录目录11.1dB压缩点(P1dB) (1)1.1基本概念 (1)1.2测量方法 (1)2.三阶交调(IP3) (2)2.1基本概念 (2)2.2测量方法 (3)3.三阶互调(IM3) (4)3.1基本概念 (4)3.2测量方法 (5)3.2.1直接测量 (5)3.2.2间接法 (5)4.噪声系数(NF) (5)4.1基本概念 (5)4.2测量方法 (6)4.2.1使用噪声系数测试仪 (6) 4.2.2增益法 (6)4.2.3Y因数法 (8)4.2.4测量方法小结 (10)5.灵敏度 (10)5.1基本概念 (10)5.2测量方法 (11)5.2.1间接法-噪声系数法测量 (11)5.2.2直接法-临界灵敏度测量 (11)6.镜频抑制 (11)6.1基本概念 (11)6.2测量方法 (12)7.相位噪声 (13)7.1基本概念 (13)7.2测量方法 (13)7.2.1基于频谱仪的相位噪声测试方法 (13)1.1dB压缩点(P1dB)1.1基本概念射频电路(系统)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射频电路(系统)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线性增加,即输出功率P out– P in = G,输出信号的功率步进等于输入信号的功率步进ΔP out = ΔP in,这种射频电路(系统)称之为线性射频电路(系统),这两个功率之比就是功率增益G。
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射频电路(系统)进入非线性区,其输出功率不再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其输出功率低于小信号增益所预计的值。
当输出功率满足P out– P in = G – 1时,对应的P out即为输出1dB压缩点,对应的P in即为输入1dB压缩点。
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 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1dB 压缩点,用P1dB表示(图1)。
典型情况下,当功率超过P1dB时,增益将迅速下降并达到一个最大的或完全饱和的输出功率,其值比P1dB大3dB~4dB。
GSM射频指标详解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1)定义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
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
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对于GSM9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 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1)定义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
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
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后,发射信号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H)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的差。
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
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射频(Radio Frequency,RF)指标的测试方法是评估无线通信设备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频谱带宽、频率误差、相位噪声等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
1.信号强度测试:信号强度是衡量射频通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测试方法包括测量信号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
接收功率测试可以使用光谱分析仪或功率计等仪器,将设备的天线连接到测试设备,并测量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
发射功率测试可以使用功率计、天线分析仪或频谱分析仪等仪器,通过测量设备发射的射频信号功率来评估发射功率。
2.信噪比测试:信噪比是衡量射频通信系统性能的指标之一、测试方法包括测量信号功率和背景噪声功率。
信号功率可以通过功率计或频谱分析仪来测量,背景噪声功率可以通过无信号输入时的频谱或功率测量获得。
然后,计算信噪比等于信号功率减去背景噪声功率。
3.频谱带宽测试:频谱带宽是指射频信号频谱的宽度,用于评估通信信道的有效传输能力。
测试方法包括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射频信号的频谱,然后通过分析频谱曲线的宽度来确定频谱带宽。
4.频率误差测试:频率误差是指设备实际输出频率与理论频率之间的差值。
测试方法包括使用频谱分析仪或频率计等仪器,将设备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测试设备,并测量输出信号的频率。
然后,与设备的理论频率进行比较,计算频率误差。
5.相位噪声测试:相位噪声是指射频信号相位的随机变化。
测试方法包括使用相位噪声测试仪或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将设备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测试设备,并测量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
常用的相位噪声度量单位为分贝/赫兹(dBc/Hz)。
除了上述常见的射频指标测试方法外,还有其他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例如功率谱密度测试、穿透损耗测试、带内波动测试等。
测试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需要评估的具体指标和设备特性。
在进行射频指标测试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和测试仪器,如频谱分析仪、功率计、天线分析仪等。
同时,测试环境的选择也很重要,应尽量减少外部干扰和背景噪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射频指标
射频指标◆频率误差(最好:40≥Fe,良好:40≤Fe≤60,一般:60≤Fe≤90)定义: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
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
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度。
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
只是信号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
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过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条件参数: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O进行测试。
GSM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90HZ。
频率误差小于40HZ时为最好,大于40HZ小于60时为良好,大于60HZ小于90HZ时为一般,大于90HZ时为不合格;DCS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180HZ—-180HZ,频率误差小于80HZ时为最好,大于80HZ小于100HZ时为良好,大于是100HZ小于是180HZ时为一般,大于是180HZ 时为不合格。
◆相位误差定义: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
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波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
连续的1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减。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祥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测试目的:通过测试相位误差了解手机发射通路的信号调制准确度及其噪声特性。
GSM手机射频指标介绍
1.4开关频谱(Spectrum Due to 1.4开关频谱( 开关频谱 Switching) Switching)
1.5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1.5频率误差( Error) 频率误差
• 定义 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 带宽BT=0.3。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 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后,发射 信号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的差。 它可通过对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 可得到频率误差。 • 目的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 质量和频率稳定度。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 快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只有信号频 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 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 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 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2.1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2.1接收灵敏度( Sensitivity) 接收灵敏度
• 目的 测量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是为了检验接收 机射频电路,中频电路及解调、解码电路 的性能。提高接收灵敏度,也就是从本质 上提高手机接收信号能力,从而提高手机 通话质量,所以在各个公司,提高手机接 收灵敏度都是重要任务之一。
1.3 调制频谱(Spectrum Due to 调制频谱( Modulation) Modulation)
• 目的 防止带外频谱辐射,以免引起邻到干扰 (指本频道对邻频道产生的干扰)。
1.3 调制频谱(Spectrum Due to 调制频谱( Modulation) Modulation)
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11页
姚方华李航广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对GSM移动电话的射频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改进办法。
其中一些测试及提高射频指标的方法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对各射频指标作了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介绍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
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提高射频指标的设计和改进方法。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1)定义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
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
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对于GSM9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1)定义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射频指标是指在射频电路设计和测试中用来描述电路性能的参数。
它们包括射频功率、频率、增益、带宽、噪声系数、相位噪声等指标。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射频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1.射频功率:射频功率是指射频信号在电路中传输或输出时的功率大小。
常用的射频功率单位有瓦特(W)、分贝毫瓦(dBm)等。
测试射频功率的方法主要有功率计和功率分配器。
-功率计是一种可以测量射频信号功率的仪器。
它通过接收射频信号并测量其功率大小,适用于不同功率级别的测量。
-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可以将射频信号分配给多个测量点的设备。
它通常包含多个输出端口和一个输入端口,可以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功率比例分配到各个输出端口上,用于同时测量多个信号的功率。
2.频率:频率是指射频信号的振荡频率。
在射频电路设计和测试中,往往需要准确测量射频信号的频率。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频谱仪和频率计。
-频谱仪是一种可以将射频信号的频谱显示出来的仪器。
它可以显示出信号的频率分布情况,包括主要的频率成分和谐波成分。
通过观察频谱仪上的显示,可以准确测量射频信号的频率。
-频率计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射频信号的频率的仪器。
它可以通过连接到射频电路上,直接读取射频信号的频率值。
3.增益:增益是指射频信号在电路中传输或放大时的信号增强的程度。
在射频电路设计和测试中,测量增益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功率计和射频网络分析仪。
-功率计测量增益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射频信号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出功率的增益。
-射频网络分析仪是一种可以测量射频电路的传输属性的仪器。
它可以通过测量射频电路的S参数(散射参数),计算出射频信号在电路中的增益。
4.带宽:带宽是指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
在射频电路设计和测试中,测量带宽是评估电路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频谱仪和网络分析仪。
-频谱仪测量带宽的方法是通过观察频谱仪上的显示,找到射频信号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计算出频率范围,即为带宽。
-网络分析仪测量带宽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射频电路的S参数,找到电路的3dB带宽,即为带宽。
(完整word版)射频测试
您需要什么样的射频仪器以满足您的测试需求?低频测试仪器正不断丰富普及,射频测试仪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从信号源和功率计,到频谱和网络分析仪等各种仪器。
这些仪器用于产生射频信号,以及测量大量信号参数。
射频功率计——射频领域的数字万用表功率是射频领域中最经常被测量的一个量。
测量功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功率计,它实际上是用来功率计是所有测量功率的射频仪器中最准确的。
高端功率计(通常需要一个外部功率传感器)可以实现0.1dB或更高的测量精度。
功率计最低可以测量- 70dBm(100pW)的功率。
传感器有各种模型,从高功率模型、高频率(40GHz)模型,到峰值功率测量的高带宽模型等。
功率计有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
每个通道都需要配置自己的传感器。
两个通道的功率计就能够测量出一个器件、电路或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率,并计算出增益或损耗。
某些功率计能够达到每秒200到1500次读数的测量速度。
而有些功率计能够测量多种信号的峰值功率特性,包括通信和某些应用中使用的调制信号和脉冲射频信号。
双通道的功率计还能够准确测量出相对功率。
功率计还可以针对便携式应用的需要设计成尺寸精巧的外形,使其更适合于现场测试的需要。
功率计的主要局限在于其幅值测量范围。
频率范围是与测量量程之间进行折衷的。
此外,功率计虽然能够非常准确地测量出功率,但是无法表示信号的频率分量。
射频频谱或射频信号分析仪——射频工程师的示波器频谱或矢量信号分析仪利用窄带检测技术在频域内测量射频信号。
其主要的输出显示是功率频谱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包括绝对功率和相对功率。
这种分析仪还可以输出解调信号。
频谱分析仪和矢量信号分析仪没有像功率计那样的精确性,但是,射频分析仪中使用的窄带检测技术使其能够测量低达-150dBm的功率。
射频分析仪的精度一般在±0.5d B以上。
频谱和矢量信号分析仪可以测量的信号频率从1kHz到40GHz(甚至以上)。
频率范围越宽,分析仪的成本就越大。
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1.发射功率测试:此测试用于测量射频发送器的输出功率。
它可以确
定发送器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功率来传输信号,并且可以评估发送器的功
率调制性能。
2.接收灵敏度测试:此测试用于测量接收器的输入灵敏度。
它可以确
定接收器能够在低信号强度环境下正确接收和解调信号的能力。
接收灵敏
度测试也可以检测和识别接收机中的任何感知性能问题。
3.频率响应测试:此测试用于测量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情况。
它可以确定电路的传输带宽和谐振频率,以及其对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和
失真情况。
4.相位噪声测试:此测试用于测量信号生成器或接收器的相位噪声水平。
它可以评估设备的时钟稳定性,并确定设备对相位噪声的敏感性。
5.频谱分析测试:此测试用于测量信号的功率分布和频率分量。
它可
以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识别不同频率成分的信号干扰,并检测频率偏移
和固有噪声等问题。
7.动态范围测试:此测试用于测量设备的最小可测量信号和最大可测
量信号的范围。
它可以判断设备对弱信号和强信号的处理能力,评估设备
的动态范围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射频指标测试主要用于电信、无线通信、广播电视、
雷达、航空航天等领域,用于评估和提升射频设备和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射频指标测试结果可以用于优化射频电路和系统设计、提高通信质量和传
输速率、优化系统抗干扰能力等。
总之,射频指标测试是一种重要的射频设备和系统性能评估方法,通过测量和分析射频信号的传输特性、幅度、频率、谐振、带宽等指标,可以评估设备和系统的质量和性能,从而优化设计和提升性能。
(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目录1GSM部分 (1)1。
1常用频段介绍 (1)1。
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1.2.1发射功率 (2)1。
2。
2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ORFS〉) (4)1。
2。
2.1调制频谱 (4)1.2.2。
2开关频谱 (5)1.2.3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1。
2.4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1.2。
5相位误差(Phase Error) (6)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1。
2接收(receiver)指标 (8)1。
2。
1接收误码率(BER) (8)2 WCDMA (9)2。
1常用频段介绍 (9)2。
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9)2。
3接收(receiver)指标 (15)3 CDMA2000 (15)3。
1常用频段介绍 (15)3。
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6)3.3接收(receiver)指标 (19)4 TD-SCDMA部分 (20)4。
1常用频段介绍 (20)4.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0)4。
3接收指标(Receiver) (26)1GSM部分1.1常用频段介绍1.2发射(transmitter)指标1。
2。
1发射功率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测试方法: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LEVEL5-—-—LEVEL19共15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
射频电路(系统)的线性指标及测量方法
射频电路(系统)的线性指标及测量方法蒋治明1、线性指标1.1 1dB压缩点(P1dB——1dB compression point )射频电路(系统)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射频电路(系统)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线性增加。
这种射频电路(系统)称之为线性射频电路(系统),这两个功率之比就是功率增益G。
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射频电路(系统)进入非线性区,其输出功率不再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其输出功率低于小信号增益所预计的值。
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1dB压缩点,用P1dB表示(见图1)。
典型情况下,当功率超过P1dB时,增益将迅速下降并达到一个最大的或完全饱和的输出功率,其值比P1dB大3dB~4dB。
1db压缩点愈大,说明射频电路(系统)线性动态范围愈大。
图1 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的变化曲线1.2 三阶交调截取点(IP3——3rd –order Intercept Poind)当两个正弦信号经过射频电路(系统)时,此时由于射频电路(系统)的非线性作用,会输出包括多种频率的分量,其中以三阶交调分量的功率电平最大,它是非线性中的三次项产生的。
假设两基频信号的频率分别是F1和F2,那么,三阶交调分量的频率为2F1-F2和2F2-F1。
图2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频谱图。
图3反映了基频(一阶交调)与三阶交调增益曲线,当输入功率逐渐增加到IIP3时,基频与三阶交调增益曲线相交,对应的输出功率为OIP3。
IIP3与OIP3分别被定义为输入三阶交调载取点(Input Third-order Intercept Point)和输出三阶交调载取点(Output Third-order Intercept Point)。
三阶交调截取点(IP3)是表示线性度或失真性能的重要参数。
IP3越高表示线性度越好和更少的失真。
图3中A 线是基频(有用的)信号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变化的曲线,B 线是三阶失真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变化的曲线。
射频部分的测试项目及指标
PHS 生产交接的内容提要(讲座部分)(注:测试线上的操作要点或内容提要遗漏处在本周完成后再形成书面报告)一.射频部分收发信机的测试项目及指标发射部分:1)载频频率、载频误差及飘移:仅测量载频误差,要求值为+/-3PPM2)调制精度(RMS及峰值矢量误差、幅度及相位误差,初始偏移):调制精度仅测量RMS及峰值矢量误差,即EVM,要求值为6%---7%。
幅度及相位误差在测试线上为提高测量速度不测,一般EVM符合要求,幅度及相位误差也差不多,其具体要求为,幅度误差,3%;相位误差,4DEG(度)。
3)发射功率:PEAK POWER为10mW,标准为10mW4)发射功率之突发模板测试:在测试线上为提高测量速度不测,仅测发射功率即可。
一般没有实际意义。
但在R&D 时,该项要测试。
具体要求为,BURST POWER RAMP 要在TEMPLATE(模板)之内。
5)占用带宽(OBW):占用带宽平均为288KHZ。
标准为300KHZ6)邻道泄漏功率ACP:+/-600K失谐:200nW以下(标准为800nW及以下)+/-900K失谐:100nW以下(标准为250nW及以下)7)带内及带外的杂散辐射:带内(IN BAND):30nW ----300 nW (标准为250nW及以下)带外(OUT OF BAND):(标准为2.5uW及以下)8)天线焊接及测试:在CABLE 测试完毕,焊接RF 板上的RF CONNECTOR 至天线的传输线短接焊盘,并焊接天线或接上天线金属触片。
采用感应方式测试,主要测试发射功率POWER LEVEL及调制精度EVM。
测试要求接收部分:1)接收灵敏度或误码率测试:灵敏度或误码率条件为:TEST PATTERN: PN9TESTED OBJECT: PS-TCH在输入电平为15dBuV的前提下,BER 应小于或等于0.5%.二.射频模块及基带的调试及较正方法1)调制精度、发射功率的微调:H99: 调制精度的微调主要由SFR102(TRIMMER RES(可调电位器))来调整,但SFR102要与SFR101(TRIMMER RES)配合调整,因为在SFR101与SFR102的组合调整下方可调整到理想的调制精度及发射功率。
abfcvzGSM手机射频指标及测试一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GSM手机射频指标及测试之一1推荐1)频率误差定义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
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
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度。
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
只有信号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
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
GSM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90HZ,频率误差小于40HZ时为最好,大于40HZ 小于60HZ时为良好,大于60HZ小于90HZ时为一般,大于90HZ时为不-合格;DCS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180H Z——-180HZ,频率误差小于80HZ时为最好,大于80HZ小于100HZ时为良好,大于100HZ小于180HZ时为一般,大于180HZ时为不合格。
2)相位误差定义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
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波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
连续的1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增。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点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射频中常见指标介绍
1.功率,功率电平,最大输出功率在射频通信电路中,数字信号传输的是状态,而射频信号传输的是能量,我们一般不用电压或电流描述信号,而是用功率电平来描述,单位用分贝(dB)来表示。
电平指的信号的电流、电压或者功率与某一基准值的比值取对数。
功率电平与功率(瓦特)的转换如下:增益即放大倍数。
正整数换算成分贝值的计算公式如下:一个部件的ALC功率就是它的最大输出功率。
最大输出功率指的是增益为最大时,满足系统其他所有指标要求时,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电平。
2.带内波动带内波动又称增益平坦度,指有效频带内或信道内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的差值。
电路中的滤波模块、功能模块的匹配都会影响整个链路的波动。
3.峰均比峰均比(PAR)定义为某个概率下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比。
计算公式如下:P rms平均功率:系统的实际输出功率。
P peak峰值功率:以某种概率出现的冲激瞬时值。
从时域观察,经过调制以后,信号的包络变化并非恒定的,信号的瞬时功率也并非恒定,出现的概率也不尽相同。
各种概率下的峰均比曲线就形成了CCDF曲线(互补积分曲线),下图所示Aglient仪器上的CCDF曲线,从上面可以读出各种概率下的峰均比。
我们常看的是0.01%概率下的峰均比。
峰均比一般用来评价非理想线性的影响。
峰均比越大,应用相同非线性器件需要的功率回就退越多。
4. 1dB压缩点1dB压缩点,定义为增益压缩1dB时,输入或输出的功率值。
增益压缩1dB 时的输入电平称为输入1dB压缩点,此时的输出电平称为输出1dB压缩点,又称为P-1。
下图非常形象的描述了1dB压缩点的概念,横轴为输入功率Pout,纵轴为输出功率 Pin,那么坐标平面的曲线表示的是增益曲线(dB)。
理想的增益曲线(ideal)应该是一条直线,但是现实中,由于器件的非线性,实际的增益曲线(real)并不是一条直线。
实际的输出功率不可能随输入功率的增加一直成比例的放大,当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程度,器件会饱和,输出不再增加。
射频各项测试指标
射频各项测试指标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是指在无线通信、遥感、雷达等领域内,将电能转换为电磁波进行无线传输和接收的一种技术。
射频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应用广泛,所以对射频性能的测试和评估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射频测试中的重要指标:1.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信号通过系统或设备时所能传送的最高频率范围。
频率越高,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
带宽的单位通常为赫兹(Hz),常见的射频带宽有10 MHz、20 MHz、40 MHz等。
2. 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中心频率是指系统或设备工作的主导频率。
在射频通信中,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中心频率来传送信号。
3. 信号功率(Signal Power):信号功率是指射频信号的强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
信号功率的大小可以影响射频传输的距离以及信号的质量。
4. 敏感度(Sensitivity):敏感度是指接收器能够识别和接收的最小射频信号强度。
敏感度越高,接收器就能够接收到较弱的信号,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和距离。
5.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动态范围是指接收器能够同时识别和接收的最大和最小射频信号强度之间的范围。
动态范围越大,接收器在接收强信号时仍能保持高灵敏度。
6. 带内泄漏(In-Band Leakage):带内泄漏是指在接收机输出频谱范围内的其他信号干扰。
带内泄漏较大会导致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下降。
7. 反射损耗(Return Loss):反射损耗是指由于不完美的匹配而产生的信号反射所引起的能量损耗。
较高的反射损耗表示较好的匹配,能够减少信号的干扰和损耗。
8. 杂散(Spurious):杂散是指在希望频带之外的其他频率范围内的无用信号或噪声。
杂散越小,接收到的信号质量越好。
9. 相位噪声(Phase Noise):相位噪声是指射频信号相位的随机波动,通常以分贝/赫兹(dBc/Hz)为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GSM部分 (1)1.1常用频段介绍 (1)1.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1.2.1发射功率 (2)1.2.2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ORFS>) (4)1.2.2.1调制频谱 (4)1.2.2.2开关频谱 (5)1.2.3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1.2.4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1.2.5相位误差(Phase Error) (6)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1.2接收(receiver)指标 (8)1.2.1接收误码率(BER) (8)2 WCDMA (9)2.1常用频段介绍 (9)2.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9)2.3接收(receiver)指标 (15)3 CDMA2000 (15)3.1常用频段介绍 (15)3.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6)3.3接收(receiver)指标 (19)4 TD-SCDMA部分 (20)4.1常用频段介绍 (20)4.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0)4.3接收指标(Receiver) (26)1GSM部分1.1常用频段介绍1.2发射(transmitter)指标1.2.1发射功率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
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
测试方法: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LEVEL5----LEVEL19共15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
功率控制: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近时发射功率小。
具体过程如下: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际发射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
测试指标:DCS1800GSM9001.2.2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ORFS>)1.2.2.1调制频谱定义:调制频谱是由GSM调制处理而产生的在其标称载频不同频偏处(主要是在相邻频道)的射频功率。
测试目的:防止带外频谱辐射,以免引起邻道干扰(指本频道对邻频道产生的干扰)。
条件参数: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频点选±100KHZ、±200KHZ、±250KHZ、±400KHZ;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频点选±100KHZ、±200KHZ、±250KHZ、±400KHZ 进行测试1.2.2.2开关频谱定义:开关频谱即切换瞬态频谱,是由于调制突发的上升下降沿而产生的在其标称载频的不同频偏处(主要是在相邻频道)的射频功率。
测试目的:防止频段切换时的开关脉冲对邻频道产生干扰(指本频道对邻频道产生的干扰)。
条件参数: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频点选±400KHZ、±600KHZ、±1200KHZ、±1800KHZ;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频点选±400KHZ、±600KHZ、±1200KHZ、±1800KHZ进行测试。
1.2.3杂散(spurious emission)定义:杂散辐射是指用标准测试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制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辐射(即远端辐射)。
测试目的:检验手机天线端的离散辐射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
以防止杂散辐射功率超标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它是在一个特定负载上杂散辐射的功率电平。
条件参数: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1.2.4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定义: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
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
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度。
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
只有信号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
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条件参数: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
GSM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90HZ,频率误差小于40HZ时为最好,大于40HZ小于60HZ时为良好,大于60HZ小于90HZ时为一般,大于90HZ时为不合格;DCS 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180HZ——-180HZ,频率误差小于80HZ时为最好,大于80HZ小于100HZ时为良好,大于100HZ小于180HZ时为一般,大于180HZ时为不合格指标:GSM系统的频率误差不能超过0.1ppm,GSM400不超过0.2ppm。
所以可以计算出:GSM900的FE≤90HzDCS1800的FE≤180HzPCS1900的FE≤190Hz1.2.5相位误差(Phase Error)定义: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点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测试目的:通过测试相位误差了解手机发射通路的信号调制准确度及其噪声特性。
可以看出调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功率放大器是否产生失真,相位误差的大小显示了I、Q数位类比转换器和高斯滤波器性能的好坏。
发射机的调制信号质量必须保持一定的指标,才能当存在着各种外界干扰源时保持无线链路上的低误码率。
测试条件: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
GSM和DCS 的相位峰值误差均小于20度,平均误差均小于5度。
实际测试中相位峰值误差小于7度时为最好,大于7度小于10度时为良好,大于10度小于20度时为一般,大于20度时为不合格;相位平均误差小于2.5度时为最好,大于2.5度小于4度时为良好,大于4度小于5度时为一般,大于5度时为不合格。
1.2.6功率时间模板(PVT)定义:发射功率时间特性是指发射功率与发射时间之间的关系。
由于GSM系统是一个TDMA的系统,八个用户共用一个频点,手机只在分配给它的时间内打开,然后必须及时关闭,以免影响相邻时隙的用户。
由于这一原因,GSM规范对一个时隙中的RF突发的幅度包络作了规定,对于时隙中间有用信号的平坦度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个幅度包络在577us的一个时隙内,其动态范围大于70dB,而时隙有用部分平坦度应小于±1dB。
测试目的:用于检查手机的TDMA突发脉冲的上升、下降及平坦部分与模板的吻合程度。
手机发射突发信号的上升与下降部分应在+4dM——-30dB模板范围之内,顶部起伏部分应在±1dB模板范围之内。
若突发信号超出模板范围,将会对临近时隙的用户产生干扰。
1.2接收(receiver)指标1.2.1接收误码率(BER)定义:接收误码率是指基站发送给手机一定电平的数据信号,手机接收到这个数据信号后对它进行解调还原,然后再发送给基站,基站接收解调后的数据和原来的比较,两者之差即为误码,用百分比表示为误码率。
测试目的:测量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是为了检验接收机射频电路,中频电路及解调、解码电路的性能。
条件参数: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RX Amplitude设置为-102dBm;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 RX Amplitude设置为-102dBm进行测试。
Ⅱ类残余比特误码率指标为小于2.4%。
2 WCDMA2.1常用频段介绍2.2发射(Transmitter)指标2.2.1最大发射功率(Maximum output power)定义:最大发射功率是指在无线接入模式下,至少(1+α)倍码片速率的带宽内,UE 所能发射的最大功率。
测量时长应该至少一个时隙。
测试目的:验证UE 的最大发射功率误差不超过容限值,最大发射功率过大会干扰其它信道或其它系统,而最大发射功率过小会缩小其覆盖范围。
指标:Table 5.2.1: Nominal Maximum Output Power2.2.2最小功率(Minimum output power)定义:最小输出功率是指功率控制设置为最小值时UE 的输出功率。
测试目的:验证UE 的最小输出功率是否符合指标要求,以避免对其他信道的干扰和减小系统容量。
指标:最小输出功率定义为一个时隙的平均功率。
最小输出功率的最低要求是:小于–50dBm。
2.2.3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定义:频率误差是指UE 已调载波频率与规定频道频率之差。
测试目的:验证UE 的发射机载波调制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