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1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是我国总人口数量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
我国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农村人口也比城市人口
更加贫困,如何使农村人口尽快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对农村发展进行有效规划,帮助农村人口脱贫致富是
各级组织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国家安定团结,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
新农村扶贫建设的机制创新和规划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农村工作实践提供
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扶贫;创新;措施
一、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成为阻碍农村现代化进
程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力度,帮助农村人口脱贫致富。
二、加强农村扶贫机制的创新
1、创新管理机制
从调研情况看,贫困家庭之间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表现形式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强化政策设计,实施差异性扶持政策。管理机制上,最重要的是要将扶
贫决策、资金安排的重心下移,便于熟悉情况的基层政府制定科学的差异化政策。要完善部门之间、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使贫困家庭获得更多倾斜支持。强化减
贫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根据贫困差异选择不同的扶持方式。
2、创新支持机制
政府开发式扶贫的落脚点是要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探索出一条可持续
发展、增收进而脱贫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中,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应该成为政府支持扶贫开发的重要原则。贫困地区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意
识不强,容易出现脱离市场盲目决策或政府大包大揽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更加
注重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在开发式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政府不应过
多干预市场能够自发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重点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包括
改善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市场环境以引导投资,帮助贫困群众解
决发展生产中面临的困难等。
3、创新引导机制
坚持开发扶贫的基本方针,要充分重视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决策上,要引导贫困群众根据资源条件,特别是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增收产业,
政府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导,而不是代为决策、运动式地推广。项目实施上,要
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其最大程度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主要提供指导和帮扶。收益分配上,要支持和引导建
立良性、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贫困群众最大程度受益。为此,要进一步强化
扶持政策设计,政府的扶贫开发投入要突出重点,通过瞄准关键环节、解决借贷
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市场环境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的瓶颈制约。要坚持“扶贫不养懒、重视不包揽”,切实引导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支持通
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三、做好新农村扶贫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快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推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一是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
增收基础。二是抓好产业项目开发,培育贫困群众增收的新增长点,发展一个好
的入户产业项目,是帮助农户实现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的有效措施。
要以市场为导向选好产业项目,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三是立足本
地实际,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的实现路径。不断完善“政府+公司+农户”“公司+
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
贫开发有效对接,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
2、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扶贫投入
一是整合资金,向特困村倾斜。充分整合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社会扶贫等
方面扶贫资金用于特困村建设。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特困村建设。继续加大与部门的联系力度,探索建立对口帮扶长效机制。三是强化扶贫项
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备案制、公告公示制、报账制、审计制、国库集中管理,加大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考核督办,确保扶贫
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四是建立小额信贷制度,让贫困户有机会获得贷款。五是
加大扶贫资金统筹安排力度。根据当地扶贫开发特点,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整合各个归口部门的资金和技术,协调、集中各类扶贫和涉农资金捆绑使用,确
保有限的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3、有针对性发展城市产业,解决好农民进城就业的问题
坚持产业为重,就业为本,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充分就业。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和“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开发城
镇公益性服务岗位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加强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对接,出台政
策鼓励企业每年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接纳农民工,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搞好保
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好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
4、做好乡村旅游,保持乡村特色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避免雷同。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
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保
护更应作为贯穿发展乡村旅游始终的重要内容。要看到乡村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有其脆弱性、易变性的特点,一旦变异恢复却很难。因此,保护
生态环境、文化遗产应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保护的再一个重点环境保护协调
的问题,防止乡村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要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
结合,坚持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
5、搭建产权流转平台,解决好农村资源变资本的问题
农民不是无产者,包括贫困农民,都拥有一定的农村资源,拥有一定的经济
权益。目前的情况是农村资源和权属不能有效转化为资本,农民守着资源并未致富。探索开展农村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搭建产权流转平台,将农村资源
和权属纳入城市市场化体系,转变为资产和资本。在试点基础上采取自愿有偿退
出宅基地和土地流转等方式盘活土地资源,引进社会优质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农
民采取土地入股方式成为股东,取得股权收益,并使农民从传统小农种植经济中
解脱出来,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三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
6、新农村农房建设向城镇集中,解决好农房建设综合效益问题。统筹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两者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以
及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要做好农房改造,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