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知识点)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更像缓冲液
2.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
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 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 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 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 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 pH变化明显。
小结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稳态的概念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络。
2.
自来水 肝匀浆 马铃薯匀浆
鸡蛋清 黄瓜匀浆
缓冲液
讨论:
1、就加入HCl或NaOH后的pH的变化来说, 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 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 的是 (A)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
如果摄入酸性食物过多,大大超过体内调整PH系统的 限度,那就会使体内PH位失衡,进而引起酸碱平衡破坏。
3.如果过多食用酸性食品,以至不能中和而导 致酸性,消耗钙、钾、镁、钠等碱性元素,会 导致血液色泽加深,粘度、血压升高、从而发 生酸毒症(Acidosis),年幼者会诱发皮肤病、 神经衰弱、胃酸过多、便秘、蛀牙等,中老年 者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胃溃疡等 症。酸毒症是由于过多食用酸性食品引起的, 所以不能偏食,应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体内酸 碱的平衡。
1.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体液偏酸使血液粘稠度增高、 血液循环减慢、血液中的脂质类物质易沉积在血管 壁上,导致早期动脉硬化、血栓或心、脑血管疾病。 2. 对骨骼的影响:偏酸的体液刺激甲状旁腺,使甲状 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释放到血液中的钙增多,钙 虽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但这样长期“借”钙的 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骼变形及牙 损害等。 3. 对眼睛影响:体液偏酸、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循环 减慢、对组织细胞供氧减少,易造成组织细胞衰老 死亡,而眼底的血管又细又长,所以极易受累病变, 使循环不畅,发生眼部疾病。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人体处于一个复杂的内外环境交互作用中,我们的生命活动都在内环境中进行。
内环境稳态是指人体维持各种生理指标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下面将围绕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进行详细阐述。
内环境稳态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内环境稳态是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基础。
人体有很多生理指标,包括体温、血压、血糖、氢离子浓度等,这些指标都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如果这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将会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例如,人体体温过高可能会导致中暑、高热等疾病;血压过高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血糖过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等疾病。
因此,维持内环境稳态是我们保持健康的前提。
内环境稳态维持需要各种生理调节机制的协同作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各种生理调节机制的协同作用。
这些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肾脏调节等。
例如,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神经调节会让我们感觉到寒冷,内分泌系统会让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热量产生和身体代谢活动增加,以保持体温稳定。
这些调节机制像保险丝一样,当内部环境出现异常时,会立即启动相应的生理反应来恢复内环境稳态。
外界因素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外界因素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饮食、环境、运动等外界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内环境稳态。
例如,大量饮酒会导致乙醇摄入增加,促进肝脏的氧化代谢,产生大量乙酸和乙醛,这会使人体代谢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导致人体酸中毒,进而破坏内环境稳态;环境中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也会影响人的健康,如二氧化碳、甲醛等。
因此,对外界因素的关注和监控,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护十分重要。
内环境稳态破坏对人体的影响当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会对人体产生各种不良影响。
例如,内环境稳态破坏导致的酸中毒会引起呼吸急促、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内环境稳态破坏导致的电解质紊乱会引起心肌功能障碍、抽搐等;内环境稳态破坏导致的糖尿病会引起各种系统的损伤等等。
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兰祥工作室)
二、对稳态调节机智的认识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 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保持协 调一致的原因
答: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所以能保 持协调一致主要依靠 调节 调节 和 调节。 目前普遍认为, 是机体维 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四、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 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 入内环境会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 能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 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 pH稳定的。
1、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作用 ,使各个 器官 、 系统 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 稳 定状态。 2、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 一种 动态变化 ; (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 范围内。
3、稳态的实质: 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 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 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的动态 变化,你认为内环境的动态变化是剧烈的变化呢, 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什么是稳态?稳态的实质是什么?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什么? 4、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 调一致呢?
(二)材料用具
缓冲液:含缓冲物质的溶液 缓冲物质(缓冲对):对酸碱度起缓冲 作用的物质。如: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生物: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C )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人体内的大多数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 质和能量的交换,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组织细胞才能进行正常 的生理活动。如果成分发生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如组 Content 织液中水分过多,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 会出现尿毒症等。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改变,必然 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pH、渗透压、温度等。正常机体在 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 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的 变化。因为只有内环境的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细 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 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人体由于过量出汗、发高烧、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等而会 引起机体失水,失水的结果有三种: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失 水的比例大于失盐的比例,结果是口渴、尿少。②细胞外液渗透 压降低:失盐的比例大于失水的比例,结果是尿多。③细胞外液 渗透压无变化:失盐失水的比例差不多,结果是尿量正常。
• 1.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 Content
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着差异 (
D
)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3.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在内环境的稳态中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被感受器官 接受,经过回路器官的调控,引起效应器官的活动变化,最终维 持内环境的稳态,如图所示: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文科)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 件。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 境的能力 。
课堂反馈
1.下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 统模式图,图中1、2、3、4分别是( A )
A.消化、循环、泌尿、呼吸 B.循环、呼吸、泌尿、消化 C.呼吸、泌尿、循 环、消化 D.消化、循环、呼吸、泌尿
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剧烈运动时: 乳酸+NaHCO3
弱酸/相应强碱盐
乳酸钠+H2CO3 H2O+CO2 由肺将CO2排 出 NaHCO3 由肾脏排出
碳酸钠进入血液: NaCO3 + H2CO3
酸性食物
豆制品
酸奶、水果
海带、蔬菜
碱性食物
淋巴水肿(橡皮肿)
问题探讨
项 目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测定值 单位
17 1.9 14.6
223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60~11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CRE 肌酐 BUN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GLU↑
IU/L mg/dl mg/dl
mg/dl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
TG↑
TCH
217
179
mg/dl
mg/dl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 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之一,也是导致糖 尿病患者截肢致残 的主要原因。
P9与社会的联系: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 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 难以集中、头痛等。 主要原因:体表水分蒸发多,毛孔收 缩,不能正常排汗,以及内外温差大,致内 分泌紊乱等。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高调机时体,适必应将外引起界细环胞境代的谢能紊力乱。。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内环境
成 理化 分 性质
机制
生理 基础
稳态
意义 失调表现
(动态平衡) 及其原因
细胞正常代谢;器官、 系统正常运行和协调
3、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4、稳态失调
(1)原因 外环境变化过于
剧烈(外因)
自身调节功能 障碍(内因)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2)实例
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1、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 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 酸碱中毒等。
2、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糖尿 病可能导致血糖浓度过高。
(3)不同个体完全一样吗? 存在个体差异。
(2)体温变化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成员 母亲
上午 6h
37.0℃
上午10h 中午12h 37.0℃ 37.3℃
下午 2h
37.4℃
傍晚 6h
37.2 ℃
晚上 9h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第1章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体内细胞 的代谢活动
2、变化 各种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因素:
3、实例:
(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变化: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ALT CRE↑ BUN GLU↑
测定值 17 1.9
3、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可能会肌肉 抽搐会影响骨发育,出现佝偻病等;血钙过高则 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1.2内化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标点击】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重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自主探究】【例题精析】〖例1〗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解析:海水的浓度高,海产鱼类长期适应环境,细胞内无机盐浓度与海水浓度是相当的,如在淡水中生活,细胞就会吸水,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答案:B〖例2〗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B.供给营养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解析: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人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患肠胃炎的病人,典型的症状是腹泻,此时消化道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导致人体内缺水,因此要给病人输液补充水分,输液时要给病人输生理盐水,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答案:C【自我诊断】●基础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2.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A.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B.使体液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5.“人类不能生活在纯氧的环境中”,这一叙述是()A.不对的,因为身体细胞需要氧,以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产生,不B.不对的,因为人体所吸收的纯氧经呼吸道进入血液时,已有许多CO2影响呼吸的调节。
1-2稳态的重要性
例2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问题探讨
项 目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测定值 单位
17 1.9 14.6 223 217 179 IU/L mg/dl mg/dl mg/dl mg/dl mg/dl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60~110 50~200 150~220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3.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
持动态的稳定
4.稳态的特点: 1.稳态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
4
恒定的动态变化; 2.不同个体有差异。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核 心 要 点 突 破 实 验 探 究 创 新 知 能 过 关 演 练
二、内环境稳态的内容 1.渗透压平衡:保持细胞正常的______和功能。 形态
7.35~7.45 2.pH稳定:范围是_____________。
3.体温恒定:______。 37 ℃
4.水和无机盐平衡:维持_______平衡。 渗透压
5.血糖平衡: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______的 能量
供给。
6.免疫功能正常:清除体内______细胞和侵入体 异常 内的异物。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实 验 探 究 创 新 知 能 过 关 演 练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上午 10h 37.0℃ 36.8℃ 中午 12h 37.3℃ 37.1℃ 下午 2h 37.4℃ 37.3 ℃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
成员
上午 6h 傍晚 6h 37.2 ℃ 37.1℃ 晚上 9h 37.1℃ 36.9 ℃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223
217 179
mg/dl
mg/dl mg/dl
60~110
50~200 150~220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资料4: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细胞中,只要肝脏 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
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不同
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资料5: 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 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
强碱性食品:茶叶、海带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资料3: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项 肌酐 尿素氮 目 ALT CRE BUN 测定值 17 1.9 14.6 单位
IU/L mg/dl mg/dl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清葡萄糖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
GLU
TG TCH
指标的稳态吗?(以血糖浓度为例)
肝脏、肾脏、神经系 统、胰岛、肌肉等。
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贝尔纳(1857年): l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其整体构成机体 的内环境。 l内环境具有自我保持稳定的特性。 l内环境稳定是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共同目标。
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坎农(1926): l内环境并不是处于静止的、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 动态的稳定。 l内环境的任何微小变化会触发机体调节机制的活动,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成员 母亲 父亲 自己 上午6h 37.0℃ 36.8℃ 37.1 ℃
温度 37.4
上午10h 37.0℃ 36.8℃ 37.1 ℃
中午12h 37.3℃ 37.1℃ 37.4 ℃
下午2h 37.4℃ 37.3 ℃ 37.5 ℃
高二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知识点总结
[键入文字]
高二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知识点总结
机体通过对器官和系统进行调节,使机体内部环境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
内环境稳态。
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
希望你喜欢。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
⑴、体温的变化(正常情况下):
①、不同人的体温不同
②、不同年龄的人体温不同
③、不同性别的人体温不同
④、同一人24 小时内体温不同。
24 时较低,1420 时最高(差幅不超过1OC)
⑵、变化原因:新陈代谢
2、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5、功能上与内环境稳态相联系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内环境需要维持稳态的根本原因:
⑴、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PH 等影响。
⑵、细胞代谢正常进行要求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渗透压的变化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
1。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GLU 10.96 mmol/L 3.9-6.1
GA
33.7
% 10.8-17.1
CK
126
U/L
38-174
肌酸激酶同功酶MB MMB
1.9 ng/mL 0.6-6.3
乳酸脱氢酶
LDH
173
U/L 140-271
甘油三酯
TG
2.21 mmol/L 0-1.7
总胆固醇
TCHO 5.15 mmol/L 3.1-5.2
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②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从化验单上可以 看出什么成分超出正常
检测项目
英文 对照
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葡萄糖和糖化血清白蛋
白含量超标:可能患
葡萄糖
GLU
有糖尿病,过高会并 发酮症酸中毒、心血
实例: ①发高烧
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 发热时的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 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伴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因此应该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②中暑 中暑是指高温引起的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如 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头痛等,严重中暑会 使体温超过40度,病死率较高。
③酸中毒
酸中毒是指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酸性物质堆积而导致氢离子浓度上升、 PH值下降,酸中毒可分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两类。人体出现 酸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头痛、恶心、身体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如果 病情加重这些症状也会随之加剧,甚至会出现脱水、心率加快、意识障 碍等症状。主要与一些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严重腹泻,术后 体液丢失等有关,从而导致体内酸碱失衡。
高二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二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课程中,稳态与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各种生理过程的调节机制。
本文将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重要性内环境稳态,又称为体内稳态,是指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正常进行,细胞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条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稳态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例如,人体通过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系统来维持血液pH值的稳定,保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
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的稳定是通过多种调节机制实现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快速的电信号传递,对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控。
例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控,人体可以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颤抖来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稳定。
2. 体液调节: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如激素和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对远处的器官或组织产生影响,从而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共同调节血糖水平。
3.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体内异常细胞,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当有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产生抗体来消灭病原体。
三、稳态失衡的后果当内环境稳态被打破时,生物体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
例如,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或降低都可能导致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此外,体温的持续升高可能引起发热,而体温过低则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四、稳态与调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稳态与调节机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自然选择,那些能够有效调节内环境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物种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例如,能够在极端温度下生存的物种,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体温调节机制。
五、稳态与调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现代医学中,对稳态与调节机制的研究和应用极为广泛。
例如,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治疗内分泌失调,或者通过免疫调节疗法来治疗某些疾病。
此外,对稳态与调节机制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标要求] 1.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认知稳态与平衡观的观念。
2.科学探究:借助实验手段,分析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3.社会责任: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人体体温的日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2.内环境的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3)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①外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②内因:体内细胞不断进行的代谢活动。
(1)内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3)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4)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内环境达到稳态()答案(1)×(2)×(3)×(4)×材料1XX医科大学XX医院化验单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7 IU/L 0~45肌酐CRE 0.7 mg/dL 0.5~1.5尿素氮BUN 14.6 mg/dL 6~23血清葡萄糖GLU↑223 mg/dL 60~110甘油三酯TG↑217 mg/dL 50~200总胆固醇TCH 179 mg/dL 150~220讨论:(1)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原因是什么?提示机体的成分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若某种成分的含量高于或低于参考值,则预示机体可能处于不健康状态。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提示说明人的血浆中各种成分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且该参考值会随着个体不同而有差异。
1.2内环境稳态重要性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 机制。
(1)神经调节: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 中枢在下丘脑。 (2)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 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机体进行调节,其中主要是激素 调节。 (3)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 生物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
34
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
病状名称 尿毒症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引起疾病的症状 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 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糖尿病
高原反应 感冒发烧 严重腹泻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 状况?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肝 功能受损情况; • 肌酐与尿素氮——肾功能; • 血清葡萄糖——血液中血糖浓度; •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血液中血脂水平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 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 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 正常范围内。 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 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 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14
体温
37.4
. 37.0 . 36.8 .
37.2
. . .
9
. . .
12
. . .
自己
. . .
18
母亲
. .
21
父亲
时间
6
15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例1】答案 D解析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A、B选项只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某个方面,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不是保持不变的,C项错误。
【例2】答案 C解析选项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与进入血液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起作用,使血液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选项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的多余成分,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选项D通过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中,维持血糖的稳定;而选项C叙述不十分恰当,应为细胞不断进行着呼吸作用,且与稳态的实现没有直接联系。
【例3】答案 A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清楚37℃的体温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如果体温过高,必然使酶活性降低,导致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因此在高烧不退即持续高温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立即降低体温,以减少对机体的损伤。
B、C两项明显与降温有关,因此正确,而A、D则具有迷惑性。
一般认为适当撤减衣被,病人会感觉冷,从而进一步加剧病情,而加盖衣被,增加排汗量,可通过排汗降低体温。
这种理解的前提条件是病人的体温调节功能正常,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即生理恒温器的“调定点”基本维持在37℃左右,这样才有恢复正常体温的能力。
而题干所说的“高烧不退”即体温一直维持在相当高的一个温度值上,说明生理恒温器的“调定点”保持在38.5℃~41℃之间,加盖棉被不仅不会排汗,反而影响了体内热量的散失,使高温持续,对机体造成伤害。
适当撤减衣被正好与降温有关,因此,A措施不正确,D措施正确。
【例4】答案(1)乳酸CO2O2(2)因为血液中存在H2O+CO2(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NaHCO3缓冲对,当乳酸进入血液后,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CO2经呼吸排出(3)氧化分解;合成葡萄糖或肝糖原达标检测1答案 C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课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病例2:高原病
一个健康的人到高原后会可能出现头痛、乏力、 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
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 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造成缺氧, 出现高原不适症状。如头晕、全身乏力、行走困难等,严 重者出现恶心、呕吐、面部水肿等症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问题1
项 目 转氨酶 肌酐 尿素氮 血糖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 围,这说明什么?
参考范围 0-45 0.5-1.5 6.0-23.0 60-110 50-200 150-220
(1)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固定 不变吗? 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2)这种动态变化无限制吗? 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3)不同个体完全一样吗? 存在个体差异。
D
)
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事实材料1:体温调查
成员
6:00 10:00 12:00 14:00 18:00 21:00
母亲 37.0℃ 37.2 ℃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7.0℃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提问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3.稳态的意义[填空]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1) 血糖 含量和血液中的 含氧量 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2)适宜的 温度 和 pH 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
作用。
1.血液常规检查时,参考值为什么有一个范围? 提示:这说明:①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 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态 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4)血浆pH相对稳定是由于存在缓冲物质
归纳拓展
条件对照的设置
(2)实验分析:该实验既设置了空白对照,又设置了条 件对照,其中A组的1和B组的1为空白对照,A组的2和B组
的2为条件对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动物血浆受到影响时
pH变化幅度较小,通过两组中的2和3对比可以推知动物 血浆所起的作用原理和缓冲溶液是相同的,从而说明动物 血浆对pH变化的缓冲作用。
的碱性变化。
内环境稳态及其维持 (2012· 济南高二检测)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0面,
不起作用的是
(
)
A.肝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内
3.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 病症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 内积累 引起疾病的症状 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
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
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病症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感冒发烧
第一章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酸过多: 乳酸+ NaHCO3 乳酸钠
肾脏排尿
+
H2CO3
呼吸排出
碱过多:
Na2CO3+ H2环境的动态变化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口腔(37.2°C) 成员
上午 6h
腋窝(36.8°C)
上午 10h 中午 12h 下午 2h
P9与社会的联系: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 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 主要原因:体表水分蒸发多,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 汗,以及内外温差大,致内分泌紊乱等。
结论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 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 的主要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酸性食物
豆制品
酸奶、水果
海带、蔬菜
碱性食物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目的:自来水、缓冲液(如NaH2PO4/Na2HPO4)和缓冲材料 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如何维持pH稳定的。 用具:烧杯、pH计或pH试纸、
直肠(37.5°C)
傍晚 6h 晚上 9h
母亲 37.0℃ 37.0℃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37.1 ℃ 37.1 ℃ 37.4 ℃ 37.5 ℃ 37.3 ℃ 37.1 ℃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 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实验原理:
1)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H2CO3),食物中常含有一些酸性和碱性物质,它们进入内环境后,因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而使内环境pH不会发生大的偏移。
2)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KH2PO4等溶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2、具体操作步骤
取自来水25mL--(倒入)→50mL烧杯中→用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做记录--(滴加)→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HCl或NaOH溶液--(5滴后)→用pH计或pH试纸测pH,并将结果计入表格→每滴加5滴为一组,重复6次。
用不同的材料按上述步骤重复试验。
3、实验结果及结论
(1)对自来水的处理(图1)
结论:滴加HCl后,自来水的pH减小;滴加NaOH后,自来水的pH增大。
(2)对缓冲液的处理(图2)
结论: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3)对生物材料的处理(图3)
结论: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图1 图2 图3
比较以上三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因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
4、PH值稳定的意义
保证酶能正常发挥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
【补充】——缓冲物质
1、概念: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2、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
(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3、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体温: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⑴、口腔:36.7—37.7°C(平均:37.2°C)
⑵、腋窝:36.0—37.4°C(平均:36.8°C)
⑶、直肠:36.9—37.9°C(平均:37.5°C)——最接近人的真实体温
(体温随年龄增长而缓慢降低;女性体温平均高于男性0.3°C)
2)体温恒定的意义:
恒定的体温能够保证酶的活性适合于新陈代谢的需要,从而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2、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具体内容:酸碱度、温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
3、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三、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2、稳态的调节机制: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3)正常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积累过多的代谢产物(如CO2、尿素、氨等)——会使机体中毒。
※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