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学期备课
使用班级:2.1 2.2 2.3 2.4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治国之本、为人之本。思想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历来被看作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标准。对个人来讲,诵读经典是“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即让人追求高尚境界;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正是这样,“读经教育”才历数千年而不绝于世。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国学经典,接触了国学经典,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为今后普及经典,传承国学打下了基础
2.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
3.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
4.改变行为,提高修养。诵读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三、学习措施
1、随时随地诵读。“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能成为导读老师。
2、快乐诵读。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
3、限时诵读。如每日诵读半小时。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习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
第一单元敏而好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
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敏而好学。
5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对美的追求,懂得敏而好学,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1玉不琢不成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学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玉不琢不成器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观察图片,图中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二、诵读感悟。
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
师范读,生读。
2质疑释义。
教师出示课件,为生解读句意:
《悔学》: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然而玉做的东西,它固然有好的好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从品德高尚的君子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3背诵原文,诵出节奏韵律。
三、绘本启智:
读故事《卞和献玉》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知行合一:
学习要不怕苦,不怕累。
玉与人的“关系"
共同之处:两者都要“加工”,否则不成大器
不同之处:玉不雕琢,不会失去本性;而人则不然。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拓展演练: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玉不琢不成器,懂得了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知所知明不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家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答题板。
学生准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有关求知的诗词、文章的资料。
2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说说这是谁?
二、读典明理:
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范读,生读。
2质疑释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二、绘本启智:
1读《诸葛亮智斗司马懿》,同学们受到什么启发?
从司马懿中计我们可以懂得对付一个人要能够从他的弱点入手方能够将其击败。
2读《菱角的尴尬》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寻找生活中不懂装懂的危害?
三、知行合一: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事情,你是怎样做的呢?
2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纠错。
四、拓展阅读:
1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君子(品行好的人)不要隐藏自己的短处,不知道的就问问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就要向别人学习。大概意思就是不要不懂装懂,多一些不耻
下问的精神。应该踏踏实实的学习。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五、力行体验
六、星星点灯:
不懂的问题多请教别人。
不会的知识多查找资料。
不懂的事情不装懂。
——《弟子规》七、课堂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学习态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3 时习之亦说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朗读时注意节奏韵律,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论语的丰富内涵。
3培养学生养成学过的内容经常实践的习惯。
教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