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练习题考试题教案初中高中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地理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一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4、知道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5、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6、知道人类居住地的基本类型。
7、运用数据和实例,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8、说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 、世界人口的稠密和稀疏区分别在哪里?为什么?问题2世界主要人种有哪些?问题3联合国主要工作语言有哪些?问题4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分别有什么问题?解决措施。
问题5世界主要宗教和分布地区。
问题6什么是领土?什么是国界?问题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分布?问题8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哪些差异?问题9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问题10“南南合作”、“南北对话”怎么理解?问题11国际合作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国际组织?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地理教案优秀案例二教学方法一、授课思路与方法1.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风土民情、宗教、人种方面的录像,然后巩固重要知识点,在随堂作业中反馈。
2.按教材顺序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一些风土人情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世界人口、人种、2.了解世界民族和语系的分布;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种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2.教学难点:按具体情况区分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
三、教学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世界人种图。
四、教学过程(一)世界人口:1.增长速度很快;⑴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⑵1996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2.人口分布很不平衡:⑴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占全球1/3;⑵极地、沙漠和热带森林地区人口稀少,南极地区目前无人定居。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世界的居民与国家》教案
PPT展示板书展示区详细内容并进行讲解。
第三层级
知识
运用
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抢答的方式与点将的方式相结合。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回顾导学案上“课程达标训练”相关试题。
PPT展示相关分析及参考答案。
第四层级
思维
建模
本节课关键词: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发展与合作。
2.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理解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能熟练计算某一地区人口密度、自然增长率有关人口数量的指标;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导学建议
重点
难点
1.运用图表说出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与同伴互查,疑难问题交与小组讨论。对于错误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结构性预习,达到预想的预习效果。
环节二对学案探究内容分析整合
探究点拔一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城市、工农业基础、开发历史、政治、战争、灾荒、疫病、传统观念等。
探究点拨二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世界的居民与国家
教学目标
1.识记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密度的概念及单位,世界人口分布稠密与稀疏的地区,世界上三大人种、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的语言及三大宗教,国家的分类,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宗旨、作用。
1.人口与人种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3.聚落
2、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第4章 世界的居民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仁爱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1.(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优越的位置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峡谷④气候湿热⑤靠近河流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 自然资源总量增加B. 人均粮食持续下降C.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答案】D【解析】由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资源的总量会不断减少,人均粮食在2000年前在增长,2000年后在持续下降;人口数量将会从2050年以后开始减少,环境污染会不断加重。
依据题意。
3.下列地理事物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A.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B. 苏伊士运河C. 白令海峡D. 土耳其海峡、红海【答案】A【解析】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和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所以答案是:A4.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新,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A.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B. 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D.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答案】D【解析】由图中人口分布的纬度范围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适合人类居住。
5.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A. 社会在发展聚落在扩大,所有过去的旧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B. 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C. 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D. 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答案】D【解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D正确、政治、民俗等信息,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持地域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
世界居民聚落练习题
世界地理练习——世界居民、聚落和自然资源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B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 A )。
A.①B.②C.③D.④3、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C )A.人口的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4、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大洋洲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5、世界上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D )A、人体体貌特征B、语言文字C、风俗习惯D、经济生活文化程度6、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C )A.英语B.俄语C.汉语D.西班牙语7、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是( B )①俄语②法语③汉语④印度语⑤英语⑥西班牙语⑦阿拉伯语⑧日语⑨葡萄牙语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⑦C.②③④⑤⑥⑦D.④⑤⑥⑦⑧⑨8、拉丁美洲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A )A.西班牙语、葡萄牙语B.英语、西班牙语C.希腊语、阿拉伯语D.法语、西班牙语9、中国的回族人多信奉(D )A.佛教B.犹太教C.天主教D.伊斯兰教10、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是哪三大宗教的“圣城”?( B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B.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C.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D.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11、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A )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C.荒漠地区D.冰原地区12、下列宗教建筑与宗教名称按顺序一一对应的是( C )A.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B.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C.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13、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占地面积为25平方千米,2003年出生婴儿15000个,同年有2000人死亡。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第4章 世界的居民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仁爱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1.(2)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1.(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优越的位置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峡谷④气候湿热⑤靠近河流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1)从图中看出,甲、丙房屋分散,规模较小,田野面积广阔,应是乡村聚落;乙丁高楼林立,为城市景观。
丙地形平坦,农田广大,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甲草场广阔,以畜牧业为主。
故选C。
【答案】A【解析】(2)城市和乡村的本质区别是乡村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农业,城市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非农业,如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生活方式也有区别,城市生活节奏快,乡村生活节奏慢等。
故选A。
【答案】D【解析】(3)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
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
故选D。
2.环境人口容量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B. 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C. 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D.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答案】D【解析】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消费水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环境人口容量不断增大。
故选D。
3.(1)美国黑人主要是()3.(2)美国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属于()A. 亚洲移民的后裔B. 大洋洲移民的后裔C. 非洲移民的后裔D. 南美洲移民的后裔【答案】C【解析】(1)非洲的中南部是黑种人的故乡,美国黑人主要是非洲移民的后裔。
中考地理复习热点难点06世界的居民和国家(解析版)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核心热点一、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二、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①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
②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2.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热点演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1•辽阳)下列地区居民以白种人为主的是()A.撒哈拉以南非洲B.东亚C.东南亚D.欧洲西部2.(2021•鞍山)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
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属于()A.基督教建筑B.犹太教建筑C.佛教建筑D.伊斯兰教建筑3.(2021•襄阳)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宗教和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和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球最高B.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佛教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我国黑河﹣﹣腾冲一线,西部人口比东部人口密度小4.(2021•襄阳)关于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C.基督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D.法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5.(2021•黑龙江)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密集的是()A.亚马孙平原B.撒哈拉沙漠C.长江中下游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6.(2021•新疆)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A.撒哈拉沙漠B.热带雨林地区C.高纬度和高山地区D.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7.(2021•永州)下列有关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B.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D.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8.(2021•新疆)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从人种构成看,主要是()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C.混血人种D.黄色人种9.(2021•大连)读图,关于甲、乙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北半球B.都东临太平洋C.中部地形都以平原为主D.都是发展中国家10.(2021•鞍山)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A.亚太合作B.“南北对话”C.南北合作D.“南南合作”11.(2021•宽城县)下列生产、生活现象中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是()A.在北京的超市可以买到山东烟台的苹果B.在中国可以买到产自美国的最新款苹果手机C.上海宝钢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D.中国的棉花、淡水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12.(2021•衡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日本海沿岸B.法国地势东南低,西北高C.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13.(2021•绥化)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A.巴西B.加拿大C.美国D.泰国14.(2021•绥化)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国家是()A.日本B.荷兰C.澳大利亚D.英国15.(2021•黑龙江)根据如图的轮廓,判断该国是()A.中国B.印度C.加拿大D.俄罗斯二.解答题(共2小题)16.(2021•岳阳)阿拉斯加大部分地方人口密度小于1人/千米2,是个多地震的地方,人们防震意识强。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测试讲评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或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根据上面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一需求,在本节课上,我采用分层次分小组,指导学生自行解决,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方式,明确的责任分工,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教学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差异性的不足,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观点,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
当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加以指导、示范。
而对学生来讲,不论对与错,都有一个思维过程,所以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课前进行试卷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考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重建学生思维,进而重建或完善解题思路。
并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1、对试卷中自己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做题方法。
3、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的放矢的复习相关知识点;4、总结经验,掌握考试方法。
【教学关键】重视更改试卷中的错误,并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
关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与应用,初步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二、教学媒体和课前准备【针对学生】课前下发试卷及“卷后感悟”,查找自己易错题型,并完成通过努力可以改错的部分。
【针对教师】应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
将学生分小组,使每组内有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
统计解答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
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订措施,并设计好针对训练题。
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前纠错1、教师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定讲评措施。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第4章 世界的居民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仁爱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世界各国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B. 人口增长越慢越好C. 世界人口数量不能增长D. 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答案】D【解析】世界各国既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比如中国、印度也有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比如欧洲西部人口增长慢会带来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1)影响绿春县城聚落形态的主要自然成因是()2.(2)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气候B. 地形C. 河流D. 资源【答案】B【解析】【答案】B【解析】3.下列聚落中需要保护的是()A. 北京的现代建筑群B.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C. 蓬莱的普通农村聚落D. 美国的别墅区【答案】B【解析】4.(1)上述四处民居比较适合游牧生活的是()4.(2)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 吊脚楼B. 四合院C. 蒙古包D. 土楼【答案】C【解析】(1)蒙古包是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苍穹式室庐蒙古包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比较适合游牧生活故选C【答案】A【解析】(2)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地方文化故选A5.(1)读图1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的半球和纬度带是()5.(2)读图2 六个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本大洲总人口的比例都超过了()5.(3)六个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最小和最大的洲分别是()A. 北半球-中、高纬度B. 北半球-中、低纬度C. 南半球-中、高纬度D. 南半球-中、低纬度【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6.下列人口稠密地区中由于经济发达而城市密集的是()A. 亚洲东部B. 亚洲南部C. 欧洲西部D. 亚洲东南部【答案】C【解析】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其中欧洲的西部和北美洲、南美洲的东部主要是因为工业发达所以人口密集7.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欧洲人口十分稠密所以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所以非洲各国的人口都比较稠密C. 北美洲地区的居民均使用英语人种均为白种人D. 亚洲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亚洲东部居民多信仰佛教【答案】D【解析】欧洲人口十分稠密但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是非洲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A错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但非洲各国的人口密度不均 B错误北美洲地区的居民大多使用英语人种多为白种人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也有黑色人种分布 C错误亚洲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亚洲东部居民多信仰佛教 D正确8.(1)图中的孔子学院(堂)()8.(2)孔子学院(堂)的课程可能包括()①汉语②中国茶艺③西餐制作④太极拳⑤软笔书法⑥拉丁舞8.(3)孔子学院(堂)的建立可以()A. 南半球多于北半球B. 欧洲多于北美洲C. 分布在高纬度地区D. 多在汉语分布区【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孔子学院(堂)数量北半球多于南半球欧洲孔子学院(堂)数量多于北美洲孔子学院(堂)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汉语分布区孔子学院(堂)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非汉语地区【答案】B【解析】①汉语为我国的官方语言中华特色鲜明②中国茶艺为我国特色文化③西餐制作为西方国家特色未体现中华文化④太极拳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⑤软笔书法为我国的传统文化⑥拉丁舞不能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及特色综上所述故①②④⑤符合题意③⑥不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孔子学院(堂)的建立与增加贸易出口无直接关系孔子学院(堂)的建立无法改变世界人口分布的模式孔子学院(堂)的建立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孔子学院(堂)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共同特点无法体现中国地域差异的特点9.(1)你认为习主席外出访问期间应带上精通以下哪种语言的翻译()9.(2)中东三国的人种是()A. 英语B. 阿拉伯语C. 西班牙语D. 俄语【答案】B【解析】西亚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北非埃及等三国位于中东地区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因此习主席外出访问期间应带上精通阿拉伯语的翻译【答案】A【解析】中东地区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埃及等三国都属于阿拉伯国家主要使用阿拉伯语言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属于白色人种10.有关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B.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 乡村、城市同时发展起来D. 最早的城市建于河流上游【答案】B【解析】A.聚落的两种形式中应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而不是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故不符合题意B.聚落的两种形式中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故正确C.聚落的两种形式中应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而不是乡村、城市同时发展起来故不符合题意D.最早的城市应建在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而不是建于河流上游故不符合题意11.下列对人口、宗教、语言的说法搭配正确的是()A. 沙特阿拉伯—白种人—佛教B. 巴西—白种人—葡萄牙语C. 英国—白种人—伊斯兰教D. 印度—黄种人—英语【答案】B【解析】沙特阿拉伯主要为白种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故A错误巴西人种主要为白色人种主要语种为葡萄牙语故B正确英国主要为白种人主要信仰基督教故C错误印度主要为白种人通用英语故D错误故选B12.人口的分布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列因素不能导致人口分布不均的是()A. 地形、地势B. 风俗、习惯C. 气候、河流D. 经济、交通【答案】B【解析】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经济、交通能影响人口分布不均风俗、习惯不能导致人口分布不均13.(1)人类起源于()13.(2)人类祖先迁移的时间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A. 非洲B. 欧洲C. 南美洲D. 亚洲【答案】A【解析】由图示“迁移路线和距今时间”信息可知人类起源于非洲距今20万年依据题意【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距今100000年﹣迁往亚洲西部距今40000年﹣迁往欧洲距今15000年﹣经过白令海峡距今12000年﹣经过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故C正确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4.(1)如图所示①②③④ 表示人口稀少的地方的是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4.(2)图中②处所在的国家主要使用________语主要属于________人种14.(3)图中④处主要是________人种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14.(4)图中③处的居民大多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14.(5)三大宗教中其中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________ 经典为《________》【答案】(1)①, 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荒漠广布不适合人类居住【解析】(1)依据位置图中①是非洲北部②是中国③是欧洲西部④是印度①非洲北部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荒漠广布不适合人类居住【答案】(2)汉, 黄色【解析】(2)图中②处是中国主要用汉语主要是黄色人种【答案】(3)白色, 英语【解析】(3)图中④处是印度主要是白色人种通用的语言是英语【答案】(4)基督教【解析】(4)图中③处是欧洲西部居民大多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答案】(5)穆斯林, 古兰经【解析】(5)亚洲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其中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经典为《古兰经》15.(1)请你根据漫画的寓意给漫画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15.(2)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________亿近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3)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请任意写出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苦难的母亲【解析】(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图可取名苦难的母亲等【答案】(2)70, 快速持续增长【解析】(2)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答案】(3)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解析】(3)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16.(1)雨燕迁徙跨越亚非两大洲图中A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________运河该运河连接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16.(2)雨燕穿过乙地﹣﹣阿拉伯半岛期间该地人口主要以()人种为主信仰()(宗教)石油资源丰富由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雨燕穿过期间可能看到的景象有()16.(3)雨燕在2015年3月16至27日期间飞过赤道附近刚果盆地上空发现植被茂盛该地的气候类型为()通常早晨天气晴朗然而到了午后常常出现倾盆大雨直到黄昏时才停歇下来这种降水类型是()16.(4)雨燕越冬地﹣﹣丁地观察图丁地的气候类型为()气候特点是全年()(选填“高温”或“低温”)降水()雨燕在此停留的月份正值该地的湿季昆虫较为丰富能够满足雨燕的食物需求该地主要的动物是()【答案】苏伊士, 大西, 印度【解析】读图可得图中A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即苏伊士运河【答案】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该半岛人口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石油资源丰富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期间可能看到穿白袍缠白头巾的人【解析】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该半岛人口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石油资源丰富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期间可能看到穿白袍缠白头巾的人【答案】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该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然而到了午后直到黄昏时才停歇下来【解析】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该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然而到了午后直到黄昏时才停歇下来【答案】读图可得丁地位于非洲南部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湿两季、斑马【解析】读图可得丁地位于非洲南部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湿两季、斑马17.(1)甲图反映了________聚落乙图反映了________聚落17.(2)丙图A、B、C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________17.(3)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17.(4)从上题分析来看聚落的发展是先有________聚落后逐渐发展为________聚落17.(5)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热带地区③土壤肥沃④沙漠地区⑤水源充足⑥自然资源丰富⑦交通便利17.(6)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立一个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答案】城市, 乡村【解析】甲图反映了城市聚落乙图反映了乡村聚落【答案】沿河分布【解析】丙图A、B、C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沿河分布水源充足【答案】B, B处在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解析】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 理由是 B处在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答案】乡村, 城市【解析】从上题分析来看聚落的发展是先有乡村聚落后逐渐发展为城市聚落【答案】D【解析】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⑥自然资源丰富、⑦交通便利【答案】不合理因为C处位于河流上游造纸厂污染水源【解析】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立一个造纸厂不合理因为C处位于河流上游造纸厂污染水源18.(1)图中①、________、________三地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三地人口密集的共同原因纬度位置方面 ________________ 海陆位置方面 ________________ 地形方面 ________________18.(2)图中③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8.(3)④地所在的地区从人种上看他们大部分属于________人种⑤地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是________语18.(4)⑥地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教18.(5)④地所在大洲南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会带来的问题有哪些?【答案】(1)②, ④, 中低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 平原(地区)【解析】(1)从图中看出①为欧洲西部②为北美洲东部④为亚洲东部这些区域都属于人口稠密区因为这些区域地处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答案】(2)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解析】(2)从图中看出③为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人口稀少【答案】(3)黄色, 俄【解析】(3)从图中看出④为亚洲东部该区域大部分为黄色人种⑤是俄罗斯其官方语言是俄语【答案】(4)伊斯兰教【解析】(4)从图中看出⑥地阿拉伯地区该国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答案】(5)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大气污染、资源短缺等【解析】(5)从图中看出④是亚洲该大洲南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会带来的问题有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大气污染、资源短缺等。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第4章 世界的居民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仁爱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最主要原因是()A. 它们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B. 它们外观漂亮令人赏心悦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C. 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D. 它们是展现古今中外民俗风情的窗口【答案】A【解析】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最主要原因是聚落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情况故选A2.世界上人种的划分主要依据是()A. 宗教信仰B. 居住地域C. 语言文字D. 体质特征【答案】D【解析】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故选D.3.(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一项是()3.(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①自然资源枯竭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③土地资源利用过度④环境污染加重⑤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减轻A. 自然资源总量增加B. 人均粮食持续下降C.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答案】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人均粮食先增后降人口数量先增后降环境污染不断加重故选D【答案】C【解析】(2)人口的激增可能会导致自然资源枯竭人均粮食持续下降土地资源利用过度环境污染加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加重①③④正确②⑤错误故选C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乡村聚落人口集中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B. 城市聚落规模相对较小较分散C.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D. 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先有城市后有乡村【答案】C【解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如从事工业、服务业等生产活动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一般是先有乡村后有城市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是村庄—集镇—城镇—城市综上所述 C正确故选C5.(1)西班牙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除西班牙外下列国家还使用西班牙语的是()5.(2)与英语成为使用最广的语言有关的因素是()A. 墨西哥B. 澳大利亚C. 印度D. 埃及【答案】【解析】【答案】【解析】6.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当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A. 英语B. 西班牙语C. 法语D. 葡萄牙语【答案】D【解析】历史上拉丁美洲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语是巴西通用语言故选D7.(1)世界三大宗教一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起源于()7.(2)大洲甲的南部主要人种为()7.(3)区域①②③④中以汉语为母语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解析】读图可得甲是非洲乙是亚洲丙是北美洲丁是南美洲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起源于亚洲即乙大洲【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是非洲乙是亚洲丙是北美洲丁是南美洲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 C【答案】B【解析】埃及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中国的母语是汉语美国的母语是英语巴西主要的语言是葡萄牙语8.(1)图中景观的遗产类型是()8.(2)图中巴黎圣母院属于()8.(3)保护世界遗产是()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唯一责任②为了促进世界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③所有文化同等被尊重的体现④指只保护文物、古建筑群和历史遗址⑤全人类共同的主题A. 自然遗产B. 文化遗产C. 自然、文化双遗产D. 非物质遗产【答案】B【解析】(1)图中景观为巴黎圣母院是世界著名建筑属于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指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因此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做好保护工作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故选B【答案】C【解析】(2)读图可得法国巴黎圣母院属于基督教建筑十字架是基督教最典型的标志法国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C【答案】D【解析】(3)世界文化遗产是指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因此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做好保护工作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读题干可知此次事件反映出保护世界遗产是为了促进世界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所有文化同等被尊重的体现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故选D9.下列关于世界的人口、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球最高B. 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D. 佛教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答案】C【解析】欧洲人口十分稠密但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A错误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B错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 C正确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 D错误故选C10.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A. 30亿B. 50亿C. 70亿D. 80亿【答案】C【解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公元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故选C11.在拉丁美洲广泛使用的语言是()A. 英语B. 法语C. 阿拉伯语D. 西班牙语【答案】D【解析】原来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行葡萄牙语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讲西班牙语12.(1)世界人口()12.(2)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有()A. 沿纬度变化方向均匀分布B.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 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D.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答案】B【解析】(1)由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可知世界人口沿纬度变化方向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世界上的人口大部分分布在10°N—50°N的地区所以世界上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故选B【答案】A【解析】(2)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有粮食供给压力加大、住房紧张、劳动力就业困难、消费水平提高较慢等故选A1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美国B. 印度C. 加拿大D. 中国【答案】D【解析】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约占世界人口的21%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选B14.下列图片是基督教代表性建筑物的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建筑物的特点可以看出 A为基督教教堂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 B为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 C为犹太会堂是犹太教的宗教建筑 D为是佛塔佛教的宗教建筑15.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炎热干燥②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气候严寒⑤地形平坦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②③⑤D. ②③④【答案】C【解析】16.有关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乡村的规模比城市的规模要小B. 一般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C. 乡村交通不如城市交通发达D. 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答案】B【解析】解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对分散.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对集中一般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根据提议.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7.(1)①是________(地形部位)②是________(地形部位)其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填序号)17.(2)如果在乙村和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a、b两条线路中更合理且工程量小的是________17.(3)图中公路呈________方向延伸17.(4)甲村—年中________(有/无)正午太阳直射现象17.(5)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村庄中最需要迁离的是________村庄17.(6)图中的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________ 试说出至少两条有利条件①________ ②________17.(7)下列能反映等高线地形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是________图【答案】(1)山脊, 陡崖, ②【解析】(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①是山脊②是陡崖其中②陡崖适合攀岩运动【答案】(2)b【解析】(2)由图可知如果在乙、丙两村修一条公路 b路线基本沿着等高线修建工程量小更合理【答案】(3)西北—东南(东南—西北)【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公路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答案】(4)无【解析】(4)从图中可知甲村纬度在25°N 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答案】(5)丁【解析】(5)据图可知若在当地修建水库丁村所在区域可能会被淹没所以最需要迁离的是丁村【答案】(6)甲, 位于平原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交通便利【解析】(6)图中的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甲村该村位于平原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答案】(7)A【解析】18.(1)图中显示的地形类型为________ 读图可知丙村的海拔高度在________(范围)之间丁村位于寺庙的________方向量得其与寺庙的图上直线距离为0.8厘米实际距离是________米18.(2)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本地区聚落的规模随海拔的增高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聚落中的大多数房屋大门朝向________方受水源因素的影响本地区聚落大多沿________(单项选择)分布A.山脊B.山谷C.山峰D.陡崖18.(3)夏天来临时若考虑到本地区避暑选择最理想的居住村庄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4)为响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政策小明认为可以在甲村发展小麦种植在丁村发培育柑橘树请问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答案】(1)丘陵, 250~300米, 西北, 400【解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形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以丘陵为主丙村的海拔在250~300米之间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丁村位于寺庙的西北方向图中丁村与寺庙的图上距离约为0.8厘米可判定两地实地距离约为400米【答案】(2)减小, 南, B【解析】(2)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的聚落随着海拔的升高规模越来越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聚落中的大多数房屋大门朝向南方聚落主要沿山谷分布因为山谷地带有河流水源充足【答案】(3)丁村, 海拔高气温低夏季较凉爽【解析】(3)夏天来临时若考虑到本地区避暑最理想的居住村庄是海拔最高的丁村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答案】(4)不正确甲村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可种植小麦该地区位于北京属于暖温带柑橘为亚热带水果不适宜在丁村种植【解析】(4)甲村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可发展小麦种植业丁村属于暖温带柑橘为亚热带水果不适宜在此地种植19.(1)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填序号)________19.(2)①和②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填名称)________运河④和⑤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填名称)________运河①和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海峡19.(3)四大洋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填名称)________19.(4)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填出阴影部位所示的地区名称①是________洲的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③是________洲的________部19.(5)填出图中所在地区的人种是甲地是________人种丙地是________人种【答案】(1)①【解析】(1)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①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⑥大洋洲【答案】(2)苏伊士, 巴拿马, 白令【解析】(2)①亚洲和②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④北美洲和⑤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①亚洲和④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答案】(3)北冰洋【解析】(3)四大洋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其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答案】(4)亚, 东, 南, 欧, 西【解析】(4)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如①亚洲的东部和南部、③欧洲西部【答案】(5)白色, 黑色【解析】(5)甲地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居民主要属于白色人种丙地位于非洲南部该地居民属于黑色人种。
初中地理_初中地理3.世界的居民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世界的居民_地理_初中__370983070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情况;能够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掌握世界三大人种、六种重要语言以及三大宗教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3、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培养良好的读图、思维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地关二、教学重点、难点:1、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及宗教的种类和分布;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世界居民与发展大会将在我国召开,我们都将是此次大会服务的志愿者,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知识准备?学生思考回答,导入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自然地引出复习内容,也巧妙地把枯燥的复习内容串联在一起,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完成对整章知识的归纳。
2、明确目标:出示目标,引导认定(1)、了解人口增长的趋势,识记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主要分布,简要分析原因。
(2)、理解人口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3)、记住人口、语言、宗教的分布(4)、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关(5)、学会利用地图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默读,认定目标。
设计意图:展示本课的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做到有的放矢,使课堂紧紧围绕目标,更加高效。
3、自主梳理知识准备(1)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自主梳理(2)指导针对疑难和重点进行合作交流,检查并合理分工设计意图:学习是学习者在其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和教师预设的问题,结合自己对本节或本单元知识的把握,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自主梳理,合作交流,使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化。
4、我是小小解说员展示一:人口分布教师:出示人口分布图,提出问题,人口专家为我们带来了一幅人口分布图,我们能不能以小组为单位来为大家解读一下,这幅图的含义。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第4章 世界的居民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仁爱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非洲的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的家园主要在()①南非北部②坦桑尼亚北部③刚果④肯尼亚的南部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里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天气燥热满目枯黄位于东非高原的坦桑尼亚北部地处赤道以北肯尼亚的南部地处赤道以南因此坦桑尼亚北部为湿季时肯尼亚的南部为干季而肯尼亚的南部为湿季时坦桑尼亚北部为干季当地牧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2.(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2.(2)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a.交通拥堵b.住房紧张c.受教育条件好d.环境质量下降e.犯罪率下降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①③④②D. 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是村庄﹣集镇﹣城镇﹣城市读图可得③为集镇④为城市【答案】C【解析】图中所示④所示的是城市城市人口多、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增加等3.(1)有关两种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3.(2)若已知乙聚落分布在欧洲西部则推测当地的主要人种及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是()A. 甲聚落为乡村B. 乙聚落为城市C. 甲聚落高楼林立道路纵横D. 乙聚落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答案】C【解析】(1)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在大城市里由于用地紧张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有一些居民住在城郊乘汽车或地铁上下班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故选C【答案】B【解析】(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欧洲西部的居民主要信奉的宗教为基督教故选B4.(1)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4.(2)乙国可能位于的大洲是()A. 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平方千米和229.9人/平方千米B. 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C. 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D. 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答案】【解析】【答案】【解析】5.欧洲西部的居民以()A. 白色人种为主B. 黄色人种为主C. 黑色人种为主D. 混血人种为主【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故选A6.2008年奥运会北京的服务志愿者中外语人才比例应该是()A. 英语、阿拉伯语最多B. 日语、韩语最多C. 蒙古语、波斯语最多D. 波斯语、印第安语最多【答案】A【解析】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阿拉伯语也是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故选A7.2011年10月世界人口已达()A. 50亿B. 70亿C. 65亿D. 40亿【答案】B【解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故选B8.(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8.(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优越的位置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峡谷④气候湿热⑤靠近河流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9.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 战争多发B. 生育观念的改变C. 医疗技术的进步D. 文化素质的提高【答案】C【解析】10.(1)甲图所示4种国家类型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为()10.(2)下列关于乙图所示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 ⅠB. ⅡC. ⅢD. Ⅳ【答案】B【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过高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从图中看出 II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故B符合题意【答案】B【解析】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北美洲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有IV类国家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故A正确②为南美洲的巴西属于II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这里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比较大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故B错误③为非洲地区主要以II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故C正确④为南亚的印度既属于II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故D正确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1.(1)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中人口稠密区包括亚洲东部和________、欧洲及北美洲________ 人口稀疏区包括沙漠、极地、热带雨林等自然环境恶劣、经济不发达的地区11.(2)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一般情况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11.(3)分别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说明世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原因________11.(4)说出漫画“啊!我支撑不住了!”所反映的人口问题 ________11.(5)针对世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请你献计献策________【答案】人口密度, 南部, 东部【解析】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中人口稠密区包括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区包括沙漠、极地、热带雨林等自然环境恶劣、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答案】慢, 快【解析】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一般情况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答案】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原因是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沿海地区地势平坦、降水较多【解析】人口稠密区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点从纬度上看大都属于中低纬度气候温和从地形类型看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从海陆位置上看大都位于沿海地区降水较多【答案】人口过多给地球造成了巨大压力【解析】漫画“啊!我支撑不住了!”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过多给地球造成了巨大压力【答案】全面实施“二胎政策”、积极发展养老福利事业等【解析】针对世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可采取全面实施“二胎政策”、积极发展养老福利事业等措施12.(1)聚落一般分为________聚落和________聚落榆次后沟古村属于________聚落.12.(2)山西是中国北方古村落极为丰富的省份约有________个列中国古村落之最.12.(3)古村落不仅蕴含着地域风格的民居建筑等________遗产还附着着居住者的劳动生产、________、宗教信仰、________、民间艺术等________遗产所以被誉为乡村历史文化的“________”.12.(4)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没有关系B、城市聚落的数量远远多于乡村聚落C、乡村聚落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职能D、目前居住在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人口大约各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12.(5)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自然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________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气候炎热、远离水源D、气候恶劣、土壤贫瘠12.(6)如何珍惜和保护陕西省的古村落请说说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答案】城市, 乡村, 乡村【解析】解(1)聚落一般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根据题干可知榆次后沟古村属于乡村聚落.【答案】3500【解析】(2)根据材料二可知陕西是中国北方古村落极为丰富的省份约有3500个列中国古村落之最.【答案】物质文化, 衣食起居, 节庆礼仪, 非物质文化, 活化石【解析】(3)根据材料二可知古村落因其蕴含着地域风格的民居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附着居住者的劳动生产、衣食起居、宗教信仰、节庆礼仪、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被誉为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答案】D【解析】(4)聚落的形成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影响故A不正确城市聚落的数量要比乡村聚落少故B不正确城市聚落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职能故C不正确就全世界来看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数量相差不大各占约一半故D正确.【答案】B【解析】(5)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答案】采用博物馆式的保存方式, 不改变使用性质继续利用以便保护【解析】(6)古村落因其蕴含着地域风格的民居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附着居住者的劳动生产、衣食起居、宗教信仰、节庆礼仪、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被誉为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因此对古村落我们要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有些建筑要采用博物馆式的保存方式有些建筑可以不改变使用性质继续利用以便保护有些则可以只保存外观而对内部进行完全的改造.13.(1)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城聚落一般说来先有________聚落后有________聚落13.(2)请据图分析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________ (至少两点)13.(3)图中随着聚落的发展聚落的形态逐渐成条带状发展影响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答案】乡村, 城市【解析】聚落的形态有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一般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答案】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解析】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据图分析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答案】交通【解析】图中随着聚落的发展聚落的形态逐渐成条带状发展影响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该区域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中考地理世界的居民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地理世界的居民复习题及答案中考地理世界的居民复习题及答案专题复习与强化训练之世界的居民[精题解析]例1: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南美洲D.荒漠、极地、高山高原、热带雨林等地区人口稀少D。
例2 :某跨国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化妆品,下列国家中最可能有销售市场的是( )A。
例3:读题名为苦难的母亲的漫画,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答案:漫画把地球比做人类的母亲,人类要从母亲(地理环境)那里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如果人口过多而超过母亲的供应能力,不仅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还会带来教育、就业、住房、交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训练]1.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占地面积为25平方千米,2019年出生婴儿15000个,同年有2019人死亡。
该市201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2019年初的人口密度分别是( )A.13%,40000人/k㎡B.1.5%,400000人/k㎡C.17%,4000人/k㎡D.1.3%,40000人/k㎡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3.下列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有 ( )4.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 )5.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人口总数有关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6.下列地区中,人口较为稀少的是 ( )7.下列国家与其民族和人种组合错误的是 ( )8.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人口稠密,两极地区人口稀少B.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C.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人口稠密D.发达国家人口稠密,发展中国家人口稀少9.从历史上看,英语使用广泛的原因是 ( )10.拉丁美洲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 )A.西班牙语、葡萄牙语B.英语、西班牙语C.希腊语、阿拉伯语D.法语、西班牙语11.中东地区的耶路撒冷是哪三大宗教的圣城? (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B.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C.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D.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12.被基督教称为经典的是 ( )A.《古兰经》B.《金刚经》C.《诗经》D.《圣经》13.双层木楼和竹楼分布在我国的 ( )14.下列古文化遗产属于埃及的是 ( )15.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将会带来的问题有 (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绿地面积扩大④就业机会增多⑤供水不足⑥犯罪率上升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 ①②⑤⑥16.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中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世界的居民、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模块检测题(含答案)
中考复习模块考试(地理学科)试题卷注意事项:1. 考试范围:人文地理(世界的居民、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2.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3.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4.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城市聚落的形成早于乡村聚落B、欧洲经济发达,村落中的房屋较密集C、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气候、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D、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不因环境而异2. 从世界人口分布图(如图所示)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A、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B、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C、赤道附近沿海地带D、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读图,完成3—4题。
3.读甲、乙两种聚落景观图片,若已知乙聚落分布在欧洲西部,则推测当地的主要人种及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是A、白色人种伊斯兰教B、白色人种基督教C、黄色人种佛教D、黑色人种基督教4. 有关两种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聚落为乡村B、乙聚落为城市C、甲聚落高楼林立,道路纵横D、乙聚落相对集中,规模较大5. 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AB、BC、CD、D6. 下图为中法两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对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一直高于法国B、近5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快于法国C、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很慢D、法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比中国快7.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以下属于人口分布稀疏区的是A、亚马逊热带雨林B、亚洲东部和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8. 四合院是极具北京特色的民居建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四合院A、应全部拆除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9.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的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A、内蒙古地区﹣﹣竹楼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C、西双版纳地区﹣﹣冰屋D、北极地区﹣﹣蒙古包10. 小红在网上结识了外国小朋友詹尼,詹尼自豪地说“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小红说:“我们也很了不起,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这两种语言分别是A、英语、汉语B、俄语、汉语C、汉语、西班牙语D、英语、葡萄牙语11. 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B、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C、佛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D、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南亚12. 读“世界地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半岛居民为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B、A半岛与D大洲相邻,其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B大陆的东侧为印度洋,西侧为太平洋D、我国到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必经B大陆,是因为该大陆离南极洲距离最近13.如图是印度人口增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1951年至2000年,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长数越来越多B、从1951年至2000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10亿C、从1951年至2000年,印度人口增长逐年变慢D、目前印度人口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读图,回答14—15题。
人教通用2019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 专题4世界居民与国家4.1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讲义含解析
4.1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考点1:人口与人种1. 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总数:2011年达到70亿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世界各地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标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以1800年为界,世界人口增长分三个阶段,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目前仍以较快速度在持续增长。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2.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地区:欧洲、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3. 人口的分布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稠密地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雨林地区(亚马孙平原),高纬度地区(亚洲、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高原山区(青藏地区).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人口增长过快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产生问题交通堵塞、饥饿贫困、就业困难住房紧张、垃圾污染、噪声污染造成影响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措施和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人种的区分只有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没有优劣之分,任何各族歧视和压迫都是错误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三大人种体质特征分布地区肤色头发面部体毛白种人色浅波状鼻高唇薄较多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和南亚、大洋洲黄种人黄色黑直扁平中等东亚、美洲、北冰洋沿岸黑种人黑色卷曲唇厚很少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向:1.三大人种 2.人口的分布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冬季夏热.冬雨夏干终年高温多雨终年温和多雨.A析: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适合人类居住。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理集体备课教案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复习教案)一、教材分析和目标本章内容主要讲述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人文地理知识,让学生熟悉人口增长,分布,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基本知识。
(1)认真观察,读出景观特征,如房屋的外观和屋顶的形状、树木的疏密程度、植被类型、动物类型、人的外貌和服饰特征等;(2)根据景观特征判断区域环境特征,如屋顶坡度大则该地降水较多、森林茂密并有大象出没则多是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等;(3)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综合分析景观特征与环境特征之间的联系,如阿拉伯人为什么喜欢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二、教学重难点1是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影响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因素。
2是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
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复习梳理知识要点复习知识点与问题相结合。
、世界人口分布及成因人口增长速度快或慢会带来的问题例题:2.世界的人种例题:3.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例题:4.聚落乡村与城市5.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世界文化遗产保护(1)代表:法国塞纳河沿岸、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文化街区。
(2)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禁止特色鲜明的传统聚落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3)保护的意义:可以体现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
例题:五、知识框架总结六、中招真题(立足重点,解决难点。
)七、板书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聚落八、教学反思。
徐州专版2024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上课时训练04世界的居民试题
课时训练(四) 世界的居民一、选择题某中学同学得知,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她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图K4-11.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人口增长率D.人口年龄结构2.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B.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3.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图K4-2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2024·长沙]“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万紫千红之别,但绝无凹凸优劣之分”。
2024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人,他们可能是()A.阿拉伯人B.因纽特人C.柬埔寨人D.菲律宾人5.[2024·临沂]2024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
读图“EHT (事务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黑洞照片分别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其中在世界上运用范围最广和运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图K4-3A.西班牙语、日语B.英语、汉语C.英语、西班牙语D.汉语、英语6.[2024·德州]读“不同宗教风格建筑图”,结合所学学问,推断下列有关世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图K4-4A.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B.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最多C.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均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2024·宁德质检]为了帮助记忆,杨洋在“世界部分区域人种分布图”(如下图)上绘制了宗教的符号,示意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区。
读图,完成7~8题。
图K4-57.该区域人种分布的特点是()A.黄色人种分布最广B.白色人种集中分布在西半球C.黑色人种比白色人种分布地区纬度低D.非洲没有白色人种8.世界三大宗教中()A.佛教主要分布在北亚B.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C.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非洲D.佛教是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2024·北京]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第4章 世界的居民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仁爱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1)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顺序是()1.(2)演变到第③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①交通拥堵②住房紧张③受教育条件好④环境质量下降⑤犯罪率下降⑥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①③②D. ③②①【答案】B【解析】(1)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是村庄-集镇-城镇-城市读图可得①为城镇②为村庄③为城市故选B【答案】C【解析】(2)图中所示③所示的是城市城市人口多主要的问题有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犯罪率上升等故选C2.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区分三大人种的主要依据是()A. 宗教文化信仰B. 语言文化习惯C. 体质体貌特征【答案】C【解析】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是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体质特征3.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答案】A【解析】4.有关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B. 南美洲以黄种人为主C. 非洲中部、南部以黑色人种为主D.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答案】C【解析】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西亚佛教起源于南亚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故A正确南美洲以混血种人为主故B错误非洲中部、南部以黑色人种为主 C正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故D错误5.从世界文化遗产中我们不能推断出()A. 未来文化特征B. 历史时期民风民情C. 过去的社会制度D. 当时的宗教习俗【答案】A【解析】解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时代性即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民俗风情及当时的宗教习惯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故未来文化特征是不符合文化遗产的意义的.故选 A.6.(1)由图可知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6.(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问题不包括()6.(3)图中M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A.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B. 亚洲的北部和东部C. 亚洲的南部和西部D. 亚洲的东部和西部【答案】A【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稠密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南部故选A【答案】A【解析】(2)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问题有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就业困难教育、医疗资源紧张住房拥挤、交通拥堵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为人口增长过慢导致的问题故选A【答案】B【解析】(3)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山和高原地区据图可知 M点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故选B7.(1)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宗教主要分布在()7.(2)巴黎圣母院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火灾之后最好是()A. 亚洲西部和中部B.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C. 非洲北部和东部D.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故选D【答案】B【解析】(2)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巴黎圣母院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因此火灾过后应恢复原貌故选B8.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A. 30亿B. 50亿C. 70亿D. 80亿【答案】C【解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公元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故选C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A. 汉语、英语B. 英语、汉语C. 法语、英语D. 汉语、日语【答案】A【解析】10.(1)世界六大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是()10.(2)图示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主要分布在()A. 汉语B. 西班牙语C. 俄语D. 法语【答案】D【解析】(1)读“世界六大语言使用人数统计图”可知世界六大语言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少的语言是法语故选D【答案】A【解析】(2)汉语是我国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同时也为国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和海外的华人华侨所使用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掀起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故选A11.读村庄演变为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村庄演变为城市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②③①【答案】B【解析】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聚落包括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先是形成了乡村聚落再发展到城市聚落图中三幅图中最早形成的是② 此时房屋稀疏慢慢越来越多发展到① 再发展到高楼林立的③阶段故选B12.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会带来什么人口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资源短缺B. 国防兵力不足C. 居住条件差D. 就业困难【答案】B【解析】世界上有一部分国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这势必会引起国防兵力不足故B正确符合题意13.(1)下列语言中哪种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13.(2)下列语言中 ___语使用人数最多()A. 汉语B. 英语C. 俄语D. 西班牙语【答案】B【解析】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因此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答案】A【解析】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因其是汉族的主要语言14.有关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增长B. 世界上大多数聚落随着历史的前进聚落没有发展C.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D.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聚落占地面积越来越小【答案】C【解析】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聚落是指人们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根据题意.故选 C.15.(1)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15.(2)图中M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15.(3)图中N半岛上的居民通用的语言和主要信仰的宗教是()A. 都分布在高海拔地区B. 都分布在高纬度地区C. 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D. 都分布在内陆地区【答案】C【解析】(1)读图可得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中低纬度近海地区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交通运输便利故C正确故选C【答案】A【解析】(2)根据图示得知 M位于北极圈以内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的居住故选A【答案】D【解析】(3)依据位置图中N所示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该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该半岛上的居民大多为白种人居民通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故选D16.世界上有超过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的起源地均为()A. 非洲B. 欧洲C. 南美洲D. 亚洲【答案】D【解析】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亚洲的西亚佛教起源于亚洲的南亚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7.(1)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填序号)________17.(2)①和②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填名称)________运河④和⑤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填名称)________运河①和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海峡17.(3)四大洋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填名称)________17.(4)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填出阴影部位所示的地区名称①是________洲的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③是________洲的________部17.(5)填出图中所在地区的人种是甲地是________人种丙地是________人种【答案】(1)①【解析】(1)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①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⑥大洋洲【答案】(2)苏伊士, 巴拿马, 白令【解析】(2)①亚洲和②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④北美洲和⑤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①亚洲和④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答案】(3)北冰洋【解析】(3)四大洋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其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答案】(4)亚, 东, 南, 欧, 西【解析】(4)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如①亚洲的东部和南部、③欧洲西部【答案】(5)白色, 黑色【解析】(5)甲地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居民主要属于白色人种丙地位于非洲南部该地居民属于黑色人种18.(1)①是________(地形部位)②是________(地形部位)其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填序号)18.(2)如果在乙村和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a、b两条线路中更合理且工程量小的是________18.(3)图中公路呈________方向延伸18.(4)甲村—年中________(有/无)正午太阳直射现象18.(5)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村庄中最需要迁离的是________村庄18.(6)图中的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________ 试说出至少两条有利条件①________ ②________18.(7)下列能反映等高线地形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是________图【答案】(1)山脊, 陡崖, ②【解析】(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①是山脊②是陡崖其中②陡崖适合攀岩运动【答案】(2)b【解析】(2)由图可知如果在乙、丙两村修一条公路 b路线基本沿着等高线修建工程量小更合理【答案】(3)西北—东南(东南—西北)【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公路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答案】(4)无【解析】(4)从图中可知甲村纬度在25°N 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答案】(5)丁【解析】(5)据图可知若在当地修建水库丁村所在区域可能会被淹没所以最需要迁离的是丁村【答案】(6)甲, 位于平原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交通便利【解析】(6)图中的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甲村该村位于平原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答案】(7)A【解析】19.(1)图中显示的地形类型为________ 读图可知丙村的海拔高度在________(范围)之间丁村位于寺庙的________方向量得其与寺庙的图上直线距离为0.8厘米实际距离是________米19.(2)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本地区聚落的规模随海拔的增高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聚落中的大多数房屋大门朝向________方受水源因素的影响本地区聚落大多沿________(单项选择)分布A.山脊B.山谷C.山峰D.陡崖19.(3)夏天来临时若考虑到本地区避暑选择最理想的居住村庄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为响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政策小明认为可以在甲村发展小麦种植在丁村发培育柑橘树请问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答案】(1)丘陵, 250~300米, 西北, 400【解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形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以丘陵为主丙村的海拔在250~300米之间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丁村位于寺庙的西北方向图中丁村与寺庙的图上距离约为0.8厘米可判定两地实地距离约为400米【答案】(2)减小, 南, B【解析】(2)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的聚落随着海拔的升高规模越来越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聚落中的大多数房屋大门朝向南方聚落主要沿山谷分布因为山谷地带有河流水源充足【答案】(3)丁村, 海拔高气温低夏季较凉爽【解析】(3)夏天来临时若考虑到本地区避暑最理想的居住村庄是海拔最高的丁村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答案】(4)不正确甲村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可种植小麦该地区位于北京属于暖温带柑橘为亚热带水果不适宜在丁村种植【解析】(4)甲村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可发展小麦种植业丁村属于暖温带柑橘为亚热带水果不适宜在此地种植。
高中地理复习-世界居民和国家(含答案)
第二节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人种的外貌及其分布,掌握世界的主要国家和地区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区域综合分析的方法。
学习重点:从整体上了解世界的人口和国家,掌据基本的概念。
为后面的区域学习打好基础。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二.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以外的各大洲。
例如面积最大的()领土达1707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小的是(),仅有0.44平方千米。
人口最多的是(),人口近13亿。
而梵蒂冈仅有()余人。
2.世界人口在一亿以上的国家有: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划分的。
四、国界和领土1、国界是 ,其划分特征是2、领土是。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1、人种(种族)和民族有什么区别?2、有的国家人口众多,有的国家人口稀少。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其次是印度、美国等。
也有人口很少或人口密度很小的国家,例如,梵蒂冈仅有1000余人,澳大利亚总人口约1900万,平均每平方千米仅2.5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课堂练习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沿一条河谷分布B.甲处沿带状降水量分布C.乙处沿铁路线分布D.乙处受山脉限制2.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根据陆地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非洲,图中甲处位于北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于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乙地位于尼罗河谷地,受水源影响,人口呈带状分布。
第2题,图中①③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②地位于刚果盆地,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④地位于大西洋,不在非洲大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地理人口人口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人口是由活的有生命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因此,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受自然环境影响、服从生物学规律。
首先,人的生命过程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按照自然法则人有性别、年龄、生育、寿命、死亡等生物属性。
其次,新陈代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必须消耗物质和能量。
为了源源不断的补充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人们每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从自然界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水分和空气,同时把废弃物归还到环境中去。
因此,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
然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利用群体的力量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
这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人可以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劳动,人的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属性。
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婴儿(存活的)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以千分率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人口出生率= 同期活产婴儿数×1000。
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例如某地在一年中、平均1000人当中,出生并存活婴儿18人,该地的出生率为千分之十八。
出生率的高低与人口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某地出生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就会导致人口的迅速发展,甚至使人的增长超过经济的增长。
由于人口过剩,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
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且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能够正常的良性循环。
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死亡的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通常用千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人口死亡率= 同期死亡人数×1 000。
一定时期平均人口数死亡率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医疗卫生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
它随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而变化。
例如建国前我国人民生活贫困,疾病流行,加上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和连年的战争,死亡率极高,在1.8%以上。
而建国后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文化、医疗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加强,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80年代以后,我国的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6%以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实际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一定时期人口的出生率减去同期人口死亡率的差值。
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写成: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由此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同期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有关,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也很复杂。
人口自然增长率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目是上升、相对稳定、还是下降的规模和趋势,是国家制定人口政策、经济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是认识人口发展和动态的标志。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极不平衡。
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左右,发达国家在0.6%以下,发展中国家高达2.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达2.8%;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洲是欧洲,只有0.3%,其中有些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
</P< p>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发展过快,造成沉重的人口压力,在制约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出现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如粮食、教育环境、就业等。
而某些发达国家又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过慢,被人口老龄化、兵员不足、劳力缺乏等问题所困扰。
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
一般用“人/千米2”表示。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目前,世界上有四个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它们是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
四个地区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14%,却集中了世界70%以上的人口。
为什么这些地方人口如此稠密?原来它们大多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
那里自然条件优越,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为早期人类生存提供了良好条件,许多地方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以后随着工业、交通、城市的不断发展,集中的人口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
一般指在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移动。
人口迁移有多种类型,有短期的单次移动、多次移动或周期性移动,也有永久性移居。
与人口分布关系密切的是永久性移居,即常住人口的迁移,如离开本国到另一个国家去居住(一年以上);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农村人口移往城市或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城市市区间的人口迁移等。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社会现象,受生产方式和社会性质制约,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由资本积累与殖民主义扩张而产生的大规模国际移民。
其主要形式是由旧大陆移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除少数殖民统治者外,大部分的移民是被贩卖,或是在威逼、诱骗下被迫背井离乡踏上他国土地的。
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又有新特点:一是人口从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二是短期外籍工人大量增加。
这是由于世界人口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这种不平衡性同样影响到国家内部的人口迁移。
目前在许多国家内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近年我国出现的“民工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入城镇,从山区流向平原,从贫困地区流入发达地区,这对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盲目的无序流动,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需要很好地组织和引导。
人口质量人口质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一定地区和一定时期内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的条件和能力。
它一般包括: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等。
人口个体素质一旦组成为人口的群体素质,就是人口质量的集中体现。
它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同时人口质量对经济生活还有反馈作用,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口质量越高,对自然界认识越深刻,越能发挥巨大的创造力,无疑会加速经济建设,否则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的一般途径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普及优生知识,发展医疗保健事业,普及体育运动等。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的空间存在形式。
人口分布是在自然、社会、历史诸因素综合影响下,通过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造成的。
就全球而言,70%的人口居住在只占全球面积7%的陆地上,而在有限的陆地上仍有35%~40%的地区无人定居。
另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从广阔的农村,向更为狭小的城市汇集,使只占全球陆地面积0.33%的城市,集中了全世界41%的人口。
</P< p>世界人口分布的分布状况是:首先,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这里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其中又有80%的人口集中在(20°~60°N)亚热带和温带等地区。
其次,沿海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疏。
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30.1%,而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50.3%。
第三,地势低平地区人口稠密,高原、高山地区人口稀少。
据估计,海拔在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9.5%,而人口却占世界的55%。
从世界范围看,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和北美东部,四个人口稠密区的面积合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却集中了世界70%的人口。
从大洲范围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58.29%,大洋洲人口最少,只占全世界总人口的0.5%。
从国家范围看,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已达12亿以上。
其次是印度、俄罗斯、美国等。
人口问题人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治安、教育升学、医疗条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人口老龄化等。
究其原因,种种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引发的,我们统称为人口问题。
它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作为组成人口的个体来说,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人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生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消费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
而作为生产者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在人的一生中,只有在相当年龄范围内,人才能作为生产者发挥作用。
即使这样,人作为生产者还得具备其它相应的条件,如人的体质、技能、文化程度等。
当人口数量迅猛发展,超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时,就不得不被迫地以牺牲质量而满足人的最低的生存需要,也就必然会产生种种人口问题。
相反,如果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出现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人种在街道上,在电影、电视节目中常常可以看到肤色不同、外观各异的人群。
他们有的黄皮肤、黑头发,有的白皮肤、蓝眼珠,有的黑皮肤、厚嘴唇。
人们把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称为人种和种族。
世界上的人种根据肤色、毛发、眼睛等体质特征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三大类人种共同创造了人类古代文明。
人的体质特征差别纯属自然的范畴,绝无优劣之分。
就目前而言,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全世界人口54%左右。
黄色人种其次,占全世界的37%,黑色人种占世界人口的8.5%,其它人种合计占世界人口的0.5%。
民族你知道泼水节吗?你参加过那达慕大会吗?你到过佤族山寨吗?你欣赏过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吗?这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
居住在世界各地各种族的人们,由于所处地域和自然环境差异,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具有共同语言文字、共同地域、共同的风俗习惯和经济生活的稳定的共同体称民族。
由此可见,民族不同于种族,种族全世界只有3个,而民族却有2000多个。
在一个种族中可以有多个民族,如黄种人中就可分成汉族、满族、回族、壮族、苗族、朝鲜族等。
语言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互通信息、联络感情的必要工具。
语言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马克思的语言起源说认为是“劳动创造语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已知的语言种类也越来越多,国际语言专家公认的有4200多种,其中美洲多达1000多种,非洲也近1000种,而印度一国就达100多种。
</P< p>语言使用的范围大小不一,发展程度也千差万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