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学术热点
学术研究中的劳动经济学研究热点与展望
学术研究中的劳动经济学研究热点与展望一、引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分支,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挑战也日益凸显,这为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文将探讨当前学术研究中的劳动经济学热点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热点1.劳动力市场不平等劳动力市场不平等是当前劳动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劳动者面临着工资低、工作不稳定、福利待遇差等问题。
研究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是当前劳动经济学的重要任务。
2.技能溢价与人力资本投资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能溢价现象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体现,即拥有高技能的人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因此,如何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3.劳动力流动与迁移劳动力流动和迁移是劳动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如何促进劳动力流动和迁移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以及如何解决流动过程中的问题,是当前劳动经济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4.就业与失业问题就业和失业问题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也日益凸显。
如何解决就业和失业问题,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和稳定性,是当前劳动经济学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展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挑战也将继续存在。
因此,未来的劳动经济学研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时代的劳动力市场变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未来的劳动经济学研究需要关注数字化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2.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劳动经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需要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当代学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标题:当代学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代学术研究呈现出多元化、交叉性的特点。
从人工智能到生物科技,从量子物理到环境科学,每一个领域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与此同时,研究热点的转移和趋势的演变也为我们提供了洞察未来的窗口。
本篇文章将围绕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二、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一直是当代学术研究的热点。
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机器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医疗领域,机器学习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在金融领域,机器学习可以帮助银行识别欺诈行为,优化投资策略;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机器学习的支持。
此外,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三、生物科技与医学生物科技和医学研究也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可以对基因进行精确编辑,治疗遗传性疾病。
同时,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肿瘤治疗、病毒感染等难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学术研究的另一个热点。
从低碳经济到可再生能源,从环保政策到生态修复,这些研究领域都在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公众参与和社会影响评估。
五、量子物理与信息科技量子物理和信息科技是当代学术研究的另一前沿领域。
随着量子计算机和量子密码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计算能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此外,随着5G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信息科技在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六、交叉学科研究与跨界合作在当代学术研究中,交叉学科研究和跨界合作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高中课件 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整理
热点1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持续推进, 取得诸多高质量成果。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来源和重大意义。 阐明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 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 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 阐释。深入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围绕 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人民立场、对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继承和创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重 大理论命题,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征、核心要义和科学 方法。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探索。聚焦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建设,监察法治,立法工作,生态文明法治,法治人才培养等实 践问题,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从各领域、各部门法进行多层 次、多视角系统研究。
热点2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 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 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重大主题, 形成了丰硕研究成果。
• 1.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全面 梳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人民在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安全、外交等领 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 本质。
• 3.探讨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学科归属,辨析考古学与历 史学、人类学的关系。
• 4.总结中国现代考古学过去百年的本土实践经验,谋 划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热点4 数字时代劳动的哲学审视
• 2021年度,哲学界对数字时代劳动的探讨主要集中于 劳动方式、劳动价值、劳动正义、劳动自由等话题:
近十年的学术前沿或热点问题
近年来,大数据挖掘、探测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统计学的方法,并结合大数据挖掘技术,探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
研究选取三种CSSCI来源的高等教育学期刊(《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所刊载的文献作为数据源,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分析探测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并绘制该领域相关的网络知识图谱,从宏观视角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演变趋势,并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
研究方法与文献数据处理词共现分析技术,是一种文本内容分析技术,它通过分析在同一个文本主题中的款目对(单词或名词短语对)共同出现的形式,确认文本所代表的学科领域中相关主题的关系,进而探索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是文章的精髓,可以利用关键词检索到文献,还可以通过关键词了解到相关文献的内容,由此可见关键词无论是信息传递还是信息存储都处于重要角色。
在本文中,笔者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中心性、突现率可以探测出该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主题。
本研究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是科学计量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工具,功能选项主要包括合作分析、共现分析、共引分析、耦合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共现分析中的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共现的强度即是关键词的中心性,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越大,该关键词在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影响力就越大。
从知识梳理角度出发,高中心性的关键词一般是一段时间内该领域研究中共同关注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热点;而节点突现率,能理清研究的前沿主题。
本文以《中国高等教育》等三种CSSCI来源高等教育学期刊作为数据库,并将检索时间设为2006-2015年,共获得10925条,通过CiteSpace中数据转换功能得到有效数据为10914条(检索日期2016年2月)。
运用CiteSpace 4.0版本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经后台整理数据,输出2006-2015年三种高等教育学期刊的关键词的中心性和突现率等参考指标(见表1、表2)。
建筑学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建筑学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建筑作为城市里最为显眼的存在之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也得到了突破性的改进,建筑学术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探讨当前建筑学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一、建筑可持续性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关注和认识不断提高,建筑可持续性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建筑可持续性不仅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的使用,还涉及到建筑设计所产生的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
建筑可持续性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还能为建筑行业带来更长远的发展。
因此,建筑可持续性已成为建筑学术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二、数字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管理等方面已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加有效地进行设计,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减少资源的浪费等。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数字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建筑学术研究中非常热门的话题。
三、建筑文化与历史的保护建筑文化和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
建筑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建筑本身,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因此,当前建筑学术研究中,建筑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建筑、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等等都是当前建筑学术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是建筑学术研究中另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更加环保、更加耐用、更加轻盈等。
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品质,还可以为建筑行业后续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想象空间。
五、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日益普及,智能化建筑成为当前建筑学术研究的又一个重点方向。
智能化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还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同时,智能化建筑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当代文学的十大争议问题
当代文学的十大争议问题热点之一:时值新世纪初叶,学术界对于刚刚过去的百年历程充满好奇,渴望探索。
无论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还是对文学研究业绩的梳理,都成为一时的研究热点。
热点之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经验教训,昭示着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推动学术质变的关键因素是观念的更新。
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向何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
热点之三:在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进程中,学科意识的强化与学科的确立无疑是最重要的业绩之一,实现了与国际学术界同步接轨的最初目标。
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因此,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固有学科的清理整合。
热点之四:在清理整合学科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对于过去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有所反思,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回归传统、回归文学经典、强化个案研究的倾向。
而最终的目标,是尽早步入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热点之五:新世纪的研究呈现出转型迹象,也提出了转型时期若干重要的问题,包括最基础的问题,譬如什么是文学?文学的职能是什么?以什么样的尺度评判文学?以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文学?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也应给予重新审视。
譬如,文学研究与现实的关系,文学研究与传统的关系,文学研究与市场的关系,文学观念与文学史料的关系,坚守文学与拓展领域的关系,文学研究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等等。
这就涉及到文学研究的思想原则、学术方法和研究态度等方面,事实上也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6、关于古典文学中爱国主义问题的研究7.试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问题8.关于文学中的人性、阶级性等问题试探9.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个体存在问题10.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羞耻感问题。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
一! 十大教育热点 问题
热点 一 如何 改 革l 考招 生制 度问题 ,. i .
高考 招 生 制 度 是 我 国教育 事业 的一 项 基 本制
进 素质教 育 和创 新人 才 的培 养 , 具 体 体现 在 :第 一 ,
高考 浮致 中小 学 教育 的唯 /分 数 0现 象 , 不利 于 人 的 全 面发 展 ;第二 , / 一考 定终 身 0不 利 于社 会 对 人 才
的多样 化需 求 , 也 不 利于 杰 出人 才 脱颖 而出 ;第三 , 高 考 太重 知识 基 础 , 不能 很好 地反 映学 生的综 合 素
边 远农 村地 区教师 流 失更为 严重 ;农 村 中小 学 教 师 培 训 经 费缺乏 保 障 , 教 师专 业 化水 平有 待 提高 ;清
退 农村代 课教 师难度 大 ! 留问题多 遗
在 传 统 考试 的 基 础 上 构 建 一 个 更 加 科 学 和 更 加 公 平 的高 考招 生制 度体 系 , 实 现 从 单一 考 试 到 多
元 评 价 的跃 升 , 这 是 当 前高 考 招 生 制 度 改 革 面临
育 改革 的成 功经 验 .积 极 寻求解 决教 育热 点 问题 的 正 确 思路 和有 效 途 径 , 力 图形 成 促进 教 育 自我完 善 , 科学发 展 的有效 机制 同时 , 发挥正确 的舆论导
二是 免 费 师范 生对 未来 非常 担忧 , 表 现 出困惑 造
制 和县域 内交流 制度 ;(8 ) 与代 课 教 师签 订劳 动 合
同, 妥 善解决 代 课教 师 问题
和迷 茫 "三是 免 费师范生 不愿意 回到农 村从教
成 上述 问题 的原 因 主要 在于 :免 费 师范生政 策设 计
(完整版)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浏览字体: 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03-31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简介:该研究成果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集体项目“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0839;批准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结论部分刊登在2010年8月17日《中国教育报》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教育学》2010.10)。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
自觉地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进入深水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正确对待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基于这一目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当前我国十大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
这些研究从教育热点问题入手,努力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生动鲜活的案例,解读我国教育热点问题产生的症结和原因,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求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力图形成促进教育自我完善、科学发展的有效机制。
同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化解矛盾,引领教育研究的方向,对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教育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工作。
为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分别于2009年1—2月、2010年2—3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收集到大量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热点问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组主要以《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征集为基础,对公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近年来两会代表意见中显示的教育热点问题、地市级教育局领导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
2014年中国十大杰出学术热点发布
2014年中国十大杰出学术热点发布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主办的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暨2015年人文社科研究展望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会议正式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微时代的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的理性探究、边疆民族问题研究。
除了上述入选的十个热点之外,还有“一带一路”战略——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空间问题、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变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与论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深化国企改革、新医改背景下医疗保障制度的走向、教育管理改革背景下的“管办评分离”研究、科学数据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故事与本土叙事传统,共十个议题被列为2014年度十大学术热点提名。
据悉,“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始于2003年,已经连续举办了12年,并逐步成为中国学术界具有良好声誉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对于促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家长必读:值得学习的国外六大教育典范教育核心一:培养儿童的责任感现在的家长[微博]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
”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
”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学术报告的热点话题
学术报告的热点话题学术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学术交流形式。
在学术报告中,专家和学者们通常会探讨当前和未来的热点话题,而这些话题又是反映社会发展动态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当今的学术界,有许多热点话题。
以下是我认为当前较为热门的三个话题:第一个热点话题是科技创新。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高速铁路、人工智能、数字化科技,还是基因编辑技术、太空探索和绿色能源,这些科技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在学术报告中,专家和学者们经常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新兴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以科技创新带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同时,这些科技的出现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科学问题和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信息安全、人机关系等,这也是学术报告中的重要话题。
第二个热点话题是健康和医疗。
现代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加重的现象,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问题。
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的健康和医疗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在学术报告中,专家和学者们通常会讨论如何利用现代医疗技术,预防疾病、提高医疗水平。
其中,基因检测、精准医学、数字健康等新兴领域更是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医疗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也是学术报告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例如医疗机构的隐私保护问题、药品研发的道德问题等。
第三个热点话题是可持续发展。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产业转型等多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
学术报告中,专家和学者们通常会从不同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其中,生态保护、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等热门话题更是不断被关注。
与此同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也是学术界的研究方向。
在学术报告中,专家和学者们不仅讨论这些热点话题,还会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对其进行深度剖析,提供对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
此外,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也极有可能超越热点话题本身,从而开创新的学术方向。
历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2.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权3.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政策选项4.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5.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人口问题6.“八二宪法”30年与法治建设7.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路径8.《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9.莫言获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定位10.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拓展、深化及反思201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热点 1: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研究热点 2:马克思主义与分配正义热点 3: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研究热点 4:大数据国家战略研究热点 5:网络时代与虚拟社会治理热点 6: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热点 7: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助推法治建设热点 8:“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涵探索热点 9: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翻译研究热点 10:钓鱼岛历史文献的发掘与解读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热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热点2.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热点3.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热点4.微时代的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热点5.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热点6.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热点7.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热点8.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热点9.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的理性探究热点10.边疆民族问题研究201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热点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热点2.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热点3.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研究热点4.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热点5.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热点6.“一带一路”:共建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热点7.“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热点8.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业变革热点9.中国人口政策调整及其社会影响热点10.大气环境治理与低碳发展。
2024年社科学术热点词汇
以下是一些可能成为2024年社科学术热点的词汇:
- 信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信心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新的一年,保持信心非常重要。
- 责任:责任是一种力量,如果勇敢地承担责任,即使是重担,也能让生活更有意义。
如果逃避或推卸责任,会失去力量。
- 友情:朋友、同事、同学、伙伴、知己等,让每一天都活得更加精彩,在寂寞的时候更加温暖,友情永远都温暖,需要永远珍惜。
- 平衡:对待生活,总是极端偏激不行,需要适度平衡。
多一些调节,会多一份舒适;多一些选择,会多一份自由。
这些热点词汇反映了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重要议题和趋势。
追踪学术热点的方法
追踪学术热点的方法
追踪学术热点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首先,通过订阅学术期刊和杂志,可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讨论。
研究人员可以选择相关的学科领域的期刊,并定期阅读其中的文章,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话题。
其次,关注学术会议也是一个追踪学术热点的重要途径。
学术会议通常会邀请专家就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演讲和讨论,因此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可以及时了解到当前的研究热点。
另外,通过参与学术社交网络也可以获得最新的学术动态。
学术社交网络上的研究人员可以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讨论,以及关注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
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加入相关的学术社交网络,并与其他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
此外,关注学术机构和科研机构的网站和官方微博也是了解学术热点的重要途径。
这些机构通常会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重要的学术讨论,以及组织相关的学术活动。
关注这些机构的信息,可以及时获取到学术热点的最新动态。
最后,使用学术搜索引擎是追踪学术热点的常用方法。
学术搜索引擎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找到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最新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关键词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筛选出最新的、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论文。
综上所述,追踪学术热点的方法包括订阅学术期刊和杂志、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社交网络、关注学术机构和科研机构的信息、以及使用学术搜索引擎等。
通过结合多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学术热点和研究动态,推动自己的研究工作。
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矛盾的基础和前 提 ,而有人借所 谓 的批判新 自由主义 即所谓 的经
热点五 : 儒家文化 及“ 国学” 热的利与弊
构的实证研究 ,学术 界在下述 问 题上达成一致 :就其能够和应 当
济 自由化 、 市场 化 、 私有化 、 国际 化来否定改革 ,认为 中国的改革
发挥 的作用而 言,中国非政府组 织 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 ,特别 是按照新 自由主义设定的。因此 人 选 理 由 :05年 5月 2 是 与 国外 非政府 组 织 的发 展 相 20 9 才在改革中出现 了这么多矛盾和 日,中国人 民大学宣布成立 国学 比,与正在兴起和 日益完善的市
维普资讯
究动态
20 0 5年度 中国十大 学术热点
而是涉及对宏 观经济形势 的判断 规划 ,促进 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 和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抉择 的战略 布局合理化 ;必须使循环经济系 性 问题 。 也直接关系 中国进入“ 十 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 ,具备抗冲
仍可实现。反对者则认为 , 中国工 它看做是保护环境 、 改善生态 ; 三 正 、 反对新 自由主义经济学 , 保卫 业化已经进行 了半个世纪 ,但 时 是 认 为 发 展循 环 经 济 不符 合 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主导地位具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至今 日,不仅存在效率低和国际 情 ;四是认 为发 展循 环经济 为时 重要 意义 , 某些 ” 主流经济学 家 ” 竞 争 能 力不 足 等 现 实 问 题 ,而且 尚早 ;五是认 为发 展循 环经济 只 极 力主张的市场化 、民营化和企
夫 、樊纲等一批经济学家参与其
开重化工 的道路 ,尤其是 中国这 济增 长方式 ,其本质是技术 范式 学 的指导地位则被削弱和边缘化 第二 , 经济学 界 , 包括部 分高 样一个拥有 l 亿人 口的国家 ; 3 在 的革命 ,因而学者们在热烈 的讨 了 ; 借鉴西方 国家发展 经验 的时候 , 论 中着重指 出,当前发展循 环经 校的经济学系和经济研究机构 的 小 国可 以跳 过 重 化 工 发 展 阶段 直 济存 在五大错误认识 :一是对末 领 导 权 被 主 张 私有 化 的人所 掌 接 以发展新兴技术为主 ,但是大 端治理的局 限性认识不足 ;二是 控 , 使得私有化成 为学术主流 , 并
学术研究中的电气工程研究热点
学术研究中的电气工程研究热点摘要: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涌现,本文将对这些热点进行探讨。
一、引言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基础学科,涵盖了电力、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的研究热点也在不断变化。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智能电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
本文将对这些热点进行深入探讨。
二、研究热点1.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成为了电气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目前,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
为了实现高效、可靠的新能源发电,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各种新型的储能技术,如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飞轮储能等,以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2.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是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也是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智能电网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提高智能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等。
3.物联网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通过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如何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4.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电气工程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电能质量评估、电力市场交易等多个方面。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领域,如何提高电气工程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如何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应用中的挑战等。
2023年度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盘点:十大热点事件
2022年度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盘点:十大热点事件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需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需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肯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2年,在这一年里,教育部首提“多校划片”、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推城乡义务教育改革、深化课程改革启用新教材、高校整治学术不端行为、全日制非全日制讨论生改革……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涉及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变更,牵一发而动全身,基教、高教领域都在践行着“改革”一词。
值此岁末之际,京华时报教育周刊盘点2022全年中国教育领域十大热点新闻大事,以供回首。
一、教育部首次正式发文“多校划片”2月下旬,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剧烈的地方,要依据实际状况,乐观稳妥实行多校划片,将热点学校、学校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安排热点学校招生名额。
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同学,仍应就近支配至其他学校入学。
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动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老师沟通轮岗,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掩盖面。
据悉,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出实施多校划片。
而对于备受瞩目的特别招生问题,教育部在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严控特别招生比例。
详细而言,教育部要求,2022年,各区(县)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要降到区(县)学校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
各地要梳理针对特定人群的优待招生政策,取消不必要的特别政策。
确有必要的,应在同学所在片区内统筹予以保障,原则上不得跨片区择校。
二、北京中高考改革落定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4月初正式落定,依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将于明年起逐步启动,涉及高中教学、高考科目、高招录用的全链条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入选理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专家点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卫平)我国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从西方传入的。
“五四”以后,中国学术界开始逐渐认识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金岳霖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中国哲学是指“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哲学”的问题,就已经触及这个方面。
冯契在20世纪末曾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参与世界性百家争鸣,意味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一家”。
热点2.新发展理念研究入选理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突破,也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的重要理念。
尤其关注如何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热点3.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洋战略入选理由南海问题的实质是围绕南海岛礁主权以及海洋管辖权的海洋争端。
2016年,学术界对于这一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议题有着较高的关注度。
相关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展开:⒈从国际政治、国际法等学科视角入手,对南海仲裁案、航行自由、岛礁主权、海洋管辖权等进行研究。
⒉对中国海洋安全、海洋战略进行研究。
例如,在中国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背景下,探讨如何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集中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关系、国内政治与安全形势等。
⒊关于南海问题的国际关系史研究。
涉及中国、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南海政策立场、外交战略选择、国家间关系走向,重点关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与南海局势复杂化之间的关系、南海问题的地缘政治意义等。
⒋研究南海资源合作开发,探讨建立合作共赢的地区新秩序。
⒌研究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政策手段、外交途径和法律方法等。
下一步,学术界会更加关注中国海洋战略的定位与实施、东亚地区秩序的重建及其对南海问题的影响、中国外交与国际海洋法的关系以及南海问题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问题。
热点4.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制度建构入选理由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在现有立法已经承认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新设土地经营权。
这一改革,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运作,并能适应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的现实需要。
热点5.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入选理由现代性问题是21世纪的一个时代问题。
……⒈对马克思哲学蕴含的丰富现代性思想的探讨……⒉对马克思与其他哲学家有关现代性思想的比较研究,主要是将马克思与黑格尔、马尔库塞、吉登斯、科西克、韦伯等人的现代性思想进行比较,彰显了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根基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⒊……相较10年前有关现代性的讨论热潮,中国道路、中国问题的研讨从缺席到成为主流,彰显了时代的进步、哲学的发展。
⒋对多元视野中的现代性反思与时代性探索。
……等等。
专家点评(山东大学教授刘森林)人们对现代性问题实际感受的加深,与学界对现代性问题探讨的不断拓展和深化是成正比关系的。
价值的失范、空间的压缩与延展、主体的焦虑、自然与社会环境受到伤害及由此带来的缺失等,超越了哲学的二级学科界限,甚至跨越更大的学科藩篱引起学人广泛和深入的关注。
在多种立场和视角中,基于唯物史观的考察明显处于核心地位。
唯物史观给当下中国的现代性关注提供了一种最现实的和本质的立场。
不难发现,这种理论关注不见得总是带有“现代性”的字眼,对准的却是十足的现代性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化,聚焦具有中国特殊性的现代性关注应该会进一步增强。
热点6.鲁迅遗产再审视: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入选理由鲁迅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不能绕过的存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的批判思想及爱国情怀深深影响了几代文人学士。
2016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学界对于鲁迅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鲁迅作品给后世带来的影响;……鲁迅作品中改造国民性的基本立场对于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作用;……鲁迅“拿来主义”等理念对于中华文化建设的作用。
专家点评(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鲁迅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更一直在启迪和引领我们。
譬如他固然猛烈抨击旧中国的一切旧传统与旧礼教,但从对醇雅汉语的纯熟运用,对传统文化的精深研究,以及对古代典籍的辑佚兴趣等方面,都可见他对传统文化有深彻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喜爱。
而另一方面,他固然深切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但又受到东邻日本长久以来风行的国民性研究的影响,从不吝指出国人性格中缺点的一面。
他似乎一直在破坏、在荡涤,但那都指向一切旧俗旧制与旧人心,目的恰恰在成就一种新的气象,包括一种独立的人格、一段真实的人生和一个合理的人世。
为此,他不逃逸、看开、自我消化,而是选择由深入地咀嚼而最终勇敢地克服。
这些都是鲁迅留给我们的遗产,它不仅没有过时,至今仍具有切时的针对性,足以提示我们向其精神回归,接续他的精神前行。
热点7.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入选理由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军队“围剿”和“追剿”的巨大危难下胜利完成了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⒈深度揭示红军长征胜利原因的根源,从理论层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有益尝试。
⒉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以后关于发展战略问题的斗争与探索,昭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正确发展战略是红军团结凝聚力量、提高战斗力的根本保障,也进一步阐明红军长征的过程也是党和红军发展战略形成与确立的过程。
⒊全面考量了长征对中国共产党的锻造与宣传作用,追索了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程,学术化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思想、组织和精神上转折性跨越的历史真相。
⒋细致考察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路上与国民党势力的博弈与较量。
学者通过探寻多方面的史料,高度还原红军长征的历史现场,动态观察了红军与国民党势力的较量与互动,对于全面准确认知中国共产党这段浴火重生的转折史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热点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入选理由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结合需求和供给这两个侧面,阐明中国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整体思路。
专家点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福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是2016年我国经济工作和学术研究的热点,还将是今后几年我国学界、企业界和政府持续关注的热点之一。
这是由于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进入了新的转换期,主导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力量已经由需求侧为主转向供给侧为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优化经济结构,构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来调动个人和企业的投资、生产、创新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恰当地、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热点9.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入选理由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16年,众多学者针对“两个一流”建设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⒈客观认识当前我国高校及学科发展现状,反思当前学科评价存在的问题。
⒉探讨中国特色和世界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
3.探讨“两个一流”建设必须重视本科教育和通识教育,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4.借鉴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建设经验,汲取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为中国特色“两个一流”建设提供世界经验和发展方向。
热点10.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转向与经典回归入选理由历史维度在社会学中占据核心地位,缺失这个维度,我们不仅无法解释很多今天发生的社会现象,也无法构建起一门独立的、切合中国社会的社会学学科体系。
近年来,我国社会学领域的一些中青年学者认识到了我国社会学的这一缺憾和需要,……⒈对中国历史上的知识构成与社会秩序逻辑的关系进行阐释。
如对历史上的双轨治理体制、官僚人事制度、乡村建设、“伦”的思想渊源及运行传统等的研究,……形成了解读中国人与中国社会基本特质及相应运行方式的新途径。
⒉梳理中国社会学史,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社会学史上的重大命题,如对“社会”“近世”“差序格局”等概念进行发生学的分析,考察其学术渊源与发展脉络,并与西方的相应理论进行比较,以期建构更富有解释力和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这一转向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或依附西方,而是重构一种完整的中西古今的坐标系来理解今天中国社会。
……除上述入选的十个学术热点之外,以下十个议题被列为2016年度十大学术热点提名。
(1)民法总则立法研究;(2)社会治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3)“文化记忆”理论研究;(4)历史视域中的丝绸之路;(5)精准扶贫的理论源流、思想内涵及实践路径;(6)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金融开放;(7)“健康中国”战略意蕴及其布局;(8)走向“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9)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10)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建设与健康养老共201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热点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热点二: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推进之年,学术界围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治理新秩序方面的贡献作了完整地概括,提出了新的全球治理价值观和世界秩序观。
热点三: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研究热点四: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百年之际学界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估,从不同角度对相关史实作了新的厘定,其中,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对于当代中国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热点五: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2016年全国1卷30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率先独立开辟了东方主战场,并积极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2015年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许多国际学者高度评价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热点六:“一带一路”:共建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2016年全国2卷41题)“一带一路”是我国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并引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