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钙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类分子筛型有机金属框架材料的制备和结构研究
开题报告应用化学类分子筛型有机金属框架材料的制备和结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材料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自MOFs材料成为研究热点以来,各研究小组在对不同的构件分子进行组合构建新的MOFs晶体方面的工作富有成效,极大地丰富了络合聚合物的结构数据,但这种材料最引人注目的特性—孔及表面性质的可调控性及其对其各种应用特性,如分子识别、择形催化、择形吸附、渗流特性等所能带来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研究构件分子结构对其聚集体结构及相关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达到设计并合成具有预定的结构、组成、性质与功能的材料一直是材料制备与设计领域的挑战。
利用有机分子与金属离子间的vander Waals力、氢键和金属—配体络合作用组装形成—有机金属框架新材料(MOFs),已成为通过分子设计成就材料功能的途径。
[1,3]借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的空间结构层次的相关概念,可将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层次分为构件分子、一级结构(即构件分子的连接方式)、二级结构等层次。
有机金属框架的构件分子为金属离子(簇)和有机配体;维系MOFs构件分子与金属离子间的作用力有vander Waals力、氢键和金属—配体络合作用,这使得MOFs稳定性一般较沸石低。
但YaghiOM及其同事的工作”’已证明稳定MOFs 可通过设计和运用在合成过程中结构完整性和刚性均保持不变构件分子来实现。
因此多采用苯多羧酸类、环烷烃多羧酸类、大环类多齿有机配体,通过金属—配体螯合作用成为合成稳定MOFs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保持这类材料孔度的持久稳定性和避免在没有客体分子情况下的骨架塌陷。
人们对类分子筛型框架有极大的兴趣是由于它的四面体节点独特的结构和内在联系的无数孔隙系统的应用潜力。
[4.7]然而,应用范围受限于如何构造复杂的具有超大空腔/ 接口和/或间歇性框架内有机功能团的类分子筛框架。
8当前对MOFs构件分子的设计、构建稳定多孔的新MOFs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丰富了络合聚合物的结构数据。
化学开题报告答辩演讲稿
化学开题报告答辩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与我的化学开题报告答辩,也感谢同学们的到场支持。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关于化学方面的研究课题,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我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预期结果。
我的研究课题是关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的合成及应用”。
首先,我想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相互结合形成的一类晶体材料。
它们具有高度可控的结构和组分,且可以在化学上进行可逆调控。
因此,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气体吸附、分离纯化、催化反应等。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合成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探索其在催化性能上的应用。
研究采用了有机合成化学和固体材料化学的综合手段。
首先,我们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配体,具有多个官能团。
然后,将这种新型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进行反应,通过配位作用形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为了优化合成条件,我们进行了反应条件的调控,包括温度、溶剂、反应时间等因素。
通过这些改变,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结构和性能特点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接下来,我们对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和分析。
首先,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
然后,通过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最后,我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
在材料合成和表征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催化性能上的应用。
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催化反应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应用于该反应中。
我们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催化反应的效果,并优化了反应条件,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首先,我们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
【文献综述】类钙钛矿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文献综述应用化学类钙钛矿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1. 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概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由金属离子与含氧、氮等的多齿有机配体(大多数是芳香多酸)自组装形成的微孔网络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按配体的不同,可分为羧酸类配合物、含氮杂环类配体聚合物、混合配体类配合物、有机膦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等[1-2]。
MOFs材料的结构特点主要有:①多孔性与孔形状的多样性。
②比表面积大。
③结构的多样性。
④金属配位的不饱和性。
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相结合而形成的金属有机框架在构筑模式上不同于传统的多孔材料(如沸石和活炭),它通过配体的几何构型控制网格的结构,利用有机桥联单元与金属离子组装得到可预测几何结构的固体,而这些固体又可体现出预想的功能[3]。
与传统的分子筛磷酸铝体系相比,MOFs具有产率较高、微孔尺寸和形状可调、结构和功能变化多样的特点,另外,与碳纳米结构和其它无序的多孔材料相比,MOFs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晶态,可以为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提供简单的模型,从而有助于提高对于气体吸附作用的理解。
2.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合成目前, 人们设计与组装手性多孔金属有机材料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1) 利用配体的不对称性, 同金属离子组装获得手性的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但该化合物在宏观上没有光学活性(单个的晶体除外);(2) 以消旋的手性配体为构筑块, 在同金属离子自组装过程中通过发生自我拆分来获得手性的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3)以光学活性的配体为构筑块, 同金属离子组装获得单一手性金属有机多孔材料[4]。
具体的实验方法有水热,溶剂热和溶剂扩散法等。
扩散方法条件比较温和,易获得高质量的单晶用于结构分析,但是比较耗时,而且要求反应物的溶解性要比较好,室温下能溶解。
溶剂热生长技术具有晶体生长完美、设备简单、节省能量等优点,从而成为近年来使用的热点。
有研究表明,合成的方法不同得到的MOFs的性能有可能不一样。
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结构设计开题报告结构设计开题报告「篇一」选题依据:1.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建设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建设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建设技术与建设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建设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60年代我们的`建设组织措施采用的苏联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增长,我们建筑业的发展,我们的建设项目管理也不断的更科学,70到80年代建设组织设计在我国全面的推广,经过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研究,使之我们现在的建设组织更科学更协调,经济上更合理建筑建设组织设计必须扩大深度和范围,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实现设计和建设技术的一体化。
建设企业要建立建设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使新的技术成果在建设组织设计中得到应用。
现阶段国内外建设组织学科的发展特点是广泛利用数学方法、网络技术和计算技术等定量性方法,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进行工期、成本、质量的控制,以达到工期短、质量好和成本低的目标。
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建设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建设信息自动化、建设作业机器化、建设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建设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2.理论及实际意义在此工程设计中,建设组织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它是指导建设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它是该工程开工前后建设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它体现了建设企业管理水平,建设技术水平,机械设备装备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1 工程概况2 建设总体部署2.1 建设组织机构2.2 建设部署2.3 建设工艺流程3 建设准备及建设总平面布置3.1 建设准备3.2 建设总平面布置4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建设方法4.1 建设测量4.2 土方工程4.3 结构工程4.4 砌筑工程4.5 装饰工程4.6脚手架工程5 质量保证措施6 现场环境保护措施7 季节性建设措施完成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首先熟悉工程概况以及周围的各种环境,然后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出入路线合理布置场地的临时设施和仓库的位置,由着方便、安全的原则合理布置平面。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分离、储存、催化、传感等领域。
MOF以金属离子
或簇作为节点,有机配体作为连接桥构建而成,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径结构,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备 MOF 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溶剂热法和水热法。
溶剂热法是指将金属
盐和有机配体混合于适量的溶剂中,在高温下反应形成晶体。
这种方法制备出的MOF 易于控制质量,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溶剂和能源。
水热法则是将金属盐和有机
配体混合于水中,在高温高压下快速反应形成晶体。
这种方法制备出的 MOF 可以
大规模生产,具有更低的成本,但质量和晶体结构的控制难度较高。
应用方面,MOF 主要应用于气体的吸附和分离。
MOF 的独特孔道结构可以调
控孔径大小和化学亲和性,使其可以对特定气体进行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例如,MOF 可以有效吸附二氧化碳、氨气和甲醛等污染物,将其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此外,MOF 还可以应用于储氢、催化剂和传感器等领域。
近年来,MOF 在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MOF 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将会不断升级和拓展。
绿色钙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开题报告】
绿色钙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用化学绿色钙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由含氧或氮的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连接而形成的网状骨架结构,具有特殊的拓扑结构、内部排列的规则性以及特定尺寸和形状的孔道。
但在化学性质上,MOFs 不同于无机分子筛,其孔道是由金属和有机组分共同构成的,对有机分子和有机反应具有更大的活性和选择性。
而且,制备MOFs 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选择范围非常大,可以根据所需材料的性能,如孔道的尺寸和形状等,选择适宜的金属离子以及具有特定官能团和形状的有机配体。
MOFs 主要是通过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自组装的方式,由金属或金属簇作为顶点,通过刚性的或半刚性的有机配体连接而成。
由配位基团包裹金属离子而形成的小的结构单元称为次级结构单元(Secondary Building Unit,SBU)。
在MOFs 合成中,利用羧酸与金属离子的键合,将金属离子包裹在M- O- C 形成的SBU 结构的中心,这样有利于骨架的延伸以及结构的稳定。
另外电荷平衡对MOFs 的合理构造是很重要的。
金属离子为阳离子,必须引入阴离子来中和所有电荷,使生成的骨架成中性。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含氧、氮等的多齿有机配体(大多是芳香多酸和多碱)与过渡金属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类MOFs就被合成出来,但其孔隙率和化学稳定性都不高。
因此,科学家开始研究新型的阳离子、阴离子以及中性的配位体形成的配位聚合物。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被合成,主要是以含羧基有机阴离子配体为主,或与含氮杂环有机中性配体共同使用。
这些金属有机骨架中多数都具有高的孔隙率和好的化学稳定性。
由于能控制孔的结构并且比表面积大,MOFs比其它的多孔材料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吸附分离、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光学材料等。
另外,MOFs作为一种超低密度多孔材料,在存储大量的甲烷和氢等燃料气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将为下一代交通工具提供方便的能源。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绿色合成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绿色合成张彦星1,吴一楠1,2,李风亭1,2(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2.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摘要: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簇)与有机配体配位并经由自组装而形成的一类多孔材料[1]。
MOFs 具有极其发达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容远超其他多孔材料。
有机/无机杂化这一特点也赋予了MOFs 其他材料(例如沸石、活性炭等)所不具备的无限结构功能可调性[2]。
此外,MOFs 具有移除客体分子而主体框架完好保持的持久孔道或孔穴,这使得MOFs 具有超乎寻常的化学及物理稳定性。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特点,MOFs 在许多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3-4],例如催化[5]、H 2储存[6]、CO 2捕集[7]、药物运输[8]、污染物吸附[9]、生物医学成像[10]等方面。
MOFs 的商业化探索成为了目前的热点。
MOFs 的很多应用都与可持续发展及“绿色材料”有关,但MOFs 本身的合成过程也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
金属有机化学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是独特的,因为它将金属离子、有机配体的危害联系在一起,且合成过程大多需要大量能耗。
主要介绍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绿色可持续合成,主要分为4个方面:1)使用更安全或生物相容性的配体;2)使用更绿色、低成本的金属源;3)绿色溶剂的开发;4)无溶剂合成法。
关键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多孔材料;绿色合成中图分类号:O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90(2021)02-0017-07Synthesis of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aterialZhang Yanxing 1,Wu Yinan 1,2,Li Fengting 1,2(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 ;2.Shanghai Institute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bstrac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are a class of porous materials formed by self⁃assembly of metal ions (or clus⁃ters )with organic ligands [1]MOFs have extremely developed pore structure ,and their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are far superior to other porous materials.The feature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ization has also given infinit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tunability to MOFs that other materials (such as zeolite and activated carbon ,etc.)do not possess [2].In addition ,MOFs have persistent pores and cavitation that remove the guest molecules while the host framework remains intact ,which makes MOFs exceptionally chemically and physically stable.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MOFs have many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3-4],such as catalysis [5],H 2storage [6],CO 2capture [7],drug delivery [8],pollutants adsorption [9],biomedical imaging [10]and so on.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MOFs has become a hot spot.Many applications of MOFs are rela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reen materials ”,but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MOFs itself also needs to consider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facing metal organic chemistry are unique because they link the hazards of metal ions and organic ligands ,and most of the synthesis process requires a lot of energy.This review mainly introduces the green and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 ,which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1)using safer orbiocompatible ligands ;2)using greener ,low⁃cost metal sources;3)development of green solvents ;4)solvent⁃free synthesis.Key words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porous materials ;green synthesis全球对可持续技术的需求推动了新型材料和工艺的开发,这些材料和工艺可以改进传统材料和工艺的不足,同时将环境、社会和经济成本降至较低水平[1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报告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报告一、引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 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态多孔材料。
由于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大小和形状、多样化的结构和功能等特点,在气体储存与分离、催化、药物传递、传感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近年来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一)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合成 MOFs 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将金属盐、有机配体和溶剂放入密封的反应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使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 MOFs 晶体。
该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结晶度高,但反应时间较长,且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二)水热法水热法与溶剂热法类似,只是以水作为反应溶剂。
水热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水的极性较大,可能会影响产物的结构和性能。
(三)微波辅助合成法微波辅助合成法是利用微波辐射来加速反应进程。
微波能够快速均匀地加热反应体系,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
但该方法需要特殊的微波反应设备,且对反应条件的控制要求较高。
(四)电化学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在电极表面施加电场,使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形成 MOFs 薄膜或纳米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精确控制,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性质(一)孔隙率和比表面积MOFs 具有极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这使得它们能够吸附大量的气体分子和小分子物质。
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大小取决于 MOFs 的结构和组成,可以通过改变金属离子、有机配体以及合成条件来进行调控。
(二)孔径大小和形状MOFs 的孔径大小和形状可以在纳米尺度上进行精确调控,这使得它们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和分离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分子。
例如,具有合适孔径的 MOFs 可以用于分离甲烷和二氧化碳、氢气和氮气等气体混合物。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的研究框架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的研究框架在进行学术研究或者项目开展之前,撰写开题报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框架更是整个报告的核心部分,它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结构蓝图。
那么,如何撰写一份清晰、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开题报告研究框架呢?接下来,让我们逐步探讨。
一、明确研究主题与目标在开始构建研究框架之前,首先要对研究的主题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把握。
明确研究主题意味着要确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及这个问题在所属领域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例如,如果研究主题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那么就要清楚这个主题所涉及的范围,包括青少年的年龄界定、网络成瘾的具体表现和衡量标准等。
同时,要确立明确的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的(SMART 原则)。
比如,在上述研究主题中,研究目标可以设定为“在半年内,通过对_____名青少年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干预对策”。
二、梳理相关文献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文献梳理,是构建研究框架的重要基础。
通过阅读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切入点和创新点。
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文献进行分类和归纳。
可以按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论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比较和综合不同的研究观点。
例如,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有的文献可能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成瘾的内在机制,有的可能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的可能从教育学角度研究学校教育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不同角度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
三、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验、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
在确定研究方法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资源的可获取性等因素。
钙基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钙基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目标在当前先进材料领域中,钙基新材料是一种新兴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因此,开发钙基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是具有很大潜力的。
本项目旨在通过深入研究钙基新材料的特性和市场需求,评估钙基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的可行性。
二、市场需求分析目前,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对于高强度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
钙基新材料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市场对于高强度、耐久和耐高温性能的需求。
其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三、竞争分析钙基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目前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传统的水泥和钢材制造商。
然而,钙基新材料的高强度和耐久性能使其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此外,钙基新材料还具有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需求,这也使得钙基新材料能够与传统材料有所区别。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钙基新材料系列产品的生产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并对材料的成分和比例进行精确控制。
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试验,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
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在钙基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表明了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针对钙基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投资估计、成本收益分析和市场预测等。
根据初步估计,该项目的投资金额约为500万人民币,预计投产后的年销售额可达到1000万人民币,预计回本周期为3-5年。
六、风险分析尽管钙基新材料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在项目开发和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
例如,市场需求可能受到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技术环节可能会遇到瓶颈和挑战;竞争对手可能通过降低价格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挤压市场份额。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和应对这些风险。
七、项目推进计划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推进钙基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1.深入研究和开发钙基新材料的技术和工艺;2.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并与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3.寻找合适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建设生产线;4.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5.小批量试生产和严格质量控制,进行产品测试和认证;6.推广和市场化推广,与建筑、工程等相关行业建立合作关系;7.不断优化产品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轻质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结构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用化学轻质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结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是由含氧、氮等的多齿有机配体(大多是芳香多酸或多碱)与过渡金属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
Tomic 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报道的新型固体材料即可看作是MOFs的雏形。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 科学家对MOFs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其热力学稳定性的改善和孔隙率的提高,在实际应用方面没有大的突破。
直到20世纪90年代, 以新型阳离子、阴离子及中性配体形成的孔隙率高、孔结构可控、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制备过程简单的MOFs材料才被大量合成出来。
其中,金属阳离子在MOFs 骨架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作为结点提供骨架的中枢,另一方面是在中枢中形成分支, 从而增强MOFs的物理性质(如多孔性和手性)。
这类材料的比表面积远大于相似孔道的分子筛,而且能够在去除孔道中的溶剂分子后仍然保持骨架的完整性。
因此,MOFs具有许多潜在的特殊性能,在新型功能材料如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超高纯度分离、生物传导材料、光电材料、磁性材料和芯片等新材料开发中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给多孔材料科学带来了新的曙光。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由于近几十年来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其使用不可避免地会污染环境,再加上其储量有限,因此寻找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迫在眉睫。
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的绿色能源及能源载体,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MOFs作为新型储氢材料是最近10来年才被报道的,与传统储氢方法材料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
此外,因金属有机框架具有纯度高、结晶度高、成本低、能够大批量生产、结构可控等优点, 在气体存储尤其是氢的存储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者近年来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改性和理论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
影响金属有机框架储氢能力,除了传统因素,即孔径大小及孔隙率、比表面积、等量吸收热和有机链种类,与金属有机框架所选配体的材料,所选配体的密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有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有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有机酸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催化、材料、医药等领域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赋予了它们优异的性能,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有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深入探讨其在化学合成、催化以及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有助于丰富有机金属配位化学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着重探讨以下两个方面:(1)有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与条件。
以某些有机酸(如苯甲酸、丙酸等)为配体,利用配位作用与金属离子(如Cu2+、Fe3+等)形成配合物,并研究其合成方法、条件和影响因素。
(2)有机酸金属配合物的性能研究。
通过对合成得到的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质测试,包括热稳定性、光学性质、催化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以揭示其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性能。
2. 研究方法(1)合成方法和条件的研究:采用溶剂热法、溶液反应法、气相沉积法等样品制备方法,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配体浓度等)对有机酸金属配合物品质和产率的影响。
(2)结构表征和性质测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基元分析、核磁共振谱)、热重分析、光学光谱等常规手段,对合成的有机酸金属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为:1. 建立使用简易的实验方式和条件,成功地合成出多种有机酸金属配合物。
2. 解析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性能,包括热稳定性、光学性质、催化活性等方面的研究。
3. 探究有机酸金属配合物在催化、材料、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推动其技术应用和理论研究的发展。
总之,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有机金属配位化学的理论基础,拓展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领域,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在过去几十年中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其独特的结构和多功能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气体吸附和存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1.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制备过程主要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加热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反应,形成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
该方法由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适用于大规模制备。
2. 水热法水热法是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高温高压水溶液中反应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使其形成规整的晶体结构。
水热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产率高,对于合成一些特殊形状和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一定的优势。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在高温下进行气相反应,使其在基底上沉积形成金属有机框架薄膜。
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具有高度的结晶度和较大的比表面积,适用于光催化、电化学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其多孔性和高比表面积,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在催化领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载体、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和催化剂的修饰剂等方面。
1. 催化剂的载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大量的孔道和表面官能团,可以将不同的催化剂固载在其孔道内或表面上,形成高效的固体催化剂。
通过控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孔径大小和表面官能团的改性,可以实现对催化反应过程中关键物种的选择性吸附和传递。
2. 催化反应的催化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自身具有活性金属中心,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反应。
例如,一些铁、镍和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催化烯烃和芳烃的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基于多羧酸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多羧酸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开题报告指导老师:吴传德化学系0801班姓名乐月琴学号3080103522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 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是指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1]。
它集合了有机聚合物和配位化合物两者的特点,既不同于一般的有机聚合物,也不同于硅氧类的无机聚合物,而是结合了有机配体和无机金属离子两者的特点,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配体和金属离子或金属簇,控制影响自组装的各种微妙因素,合成出具有新奇拓扑结构的金属一有机超分子,如一维链、梯子、方块、砖墙、蜂窝等,为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近十年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2-5]。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性质独特、结构多样化、不寻常的光电磁效应、众多的可供使用的金属离子等特点,在非线性光学、磁性、超导、催化、吸附、分离、主客体化学及生物制药等诸多方面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6-7]。
如在气体储存方面,由于MOFs材料大部分具有孔隙结构和特殊的构造,在气体的存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Yaghi等[8]对有MOF-5 骨架结构的16 种MOFs 进行了甲烷吸附性能的研究,这些骨架的孔是均匀、周期性排列的,孔隙率达到91.1 %。
在36 个大气压、室温下,对甲烷的吸附量可以达到240cm3(STP) ·g-1 。
2005年Yaghi研究小组[9]的综述中对当时文献中所报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储氢性能进行了简要的汇总;其中MOF-505在77K(1 atm)条件下表现了相对比较好的储氢能力,每克样品吸附24.8 mg 氢气。
在吸附和分离方面,由于多孔材料特有的骨架结构和表面性质,使得其对不同的气体的吸附作用不一样,从而可以对某些混合气体体系进行分离。
Kim 等[10]合成了甲酸锰化合物,其表面积不是很大,约为240m2/g ,但是这种金属有机骨架对氮气、氢气、氩气、二氧化碳、甲烷等具有选择性的吸附。
新型拓扑结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拓扑结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由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构成的三维结构材料,拥有高度可调性和结构多样性。
因其兼具分子
筛和多孔材料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存储、分离和催化等领域。
然而,传统MOFs 多以点阵结构为主,难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要。
新型拓扑结构MOFs克服了此限制,
可以更好地发挥材料的性能。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拓扑结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并深入探究其结构和性能,为其在催化、气体储存、分离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
1.合成新型拓扑结构MOFs
根据文献调研结果和科研成果,设计新型MOFs的配位体结构和组成,通过溶剂热法、水热法等方法合成出目标化合物。
2.表征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技术对合成的MOFs进行结构和性质表征。
3.性能研究
通过气体吸附、催化反应等实验研究MOFs的性能,探究新型拓扑结构MOFs在气体储存、分离和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旨在合成一种新型拓扑结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并深入探究其结构和
性能,预计取得以下预期成果:
1. 合成出新型拓扑结构MOFs,并通过表征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2. 深入探究新型拓扑结构MOFs的吸附、分离和催化等性能,并得出结论和理论模型,可以为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基础数据支持。
3. 对新型拓扑结构MOFs在污染治理、能源储存和转换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应用化学
绿色钙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由含氧或氮的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连接而形成的网状骨架结构,具有特殊的拓扑结构、内部排列的规则性以及特定尺寸和形状的孔道。
但在化学性质上,MOFs 不同于无机分子筛,其孔道是由金属和有机组分共同构成的,对有机分子和有机反应具有更大的活性和选择性。
而且,制备MOFs 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选择范围非常大,可以根据所需材料的性能,如孔道的尺寸和形状等,选择适宜的金属离子以及具有特定官能团和形状的有机配体。
MOFs 主要是通过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自组装的方式,由金属或金属簇作为顶点,通过刚性的或半刚性的有机配体连接而成。
由配位基团包裹金属离子而形成的小的结构单元称为次级结构单元(Secondary Building Unit,SBU)。
在MOFs 合成中,利用羧酸与金属离子的键合,将金属离子包裹在M- O- C 形成的SBU 结构的中心,这样有利于骨架的延伸以及结构的稳定。
另外电荷平衡对MOFs 的合理构造是很重要的。
金属离子为阳离子,必须引入阴离子来中和所有电荷,使生成的骨架成中性。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含氧、氮等的多齿有机配体(大多是芳香多酸和多碱)与过渡金属离子自组装而成的配位聚合物。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类MOFs就被合成出来,但其孔隙率和化学稳定性都不高。
因此,科学家开始研究新型的阳离子、阴离子以及中性的配位体形成的配位聚合物。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被合成,主要是以含羧基有机阴离子配体为主,或与含氮杂环有机中性配体共同使用。
这些金属有机骨架中多数都具有高的孔隙率和好的化学稳定性。
由于能控制孔的结构并且比表面积大,MOFs比其它的多孔材料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吸附分离、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光学材料等。
另外,MOFs作为一种超低密度多孔材料,在存储大量的甲烷和氢等燃料气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将为下一代交通工具提供方便的能源。
钙作为人体组成所必须元素,对人体的无污染、绿色的。
本课题旨在利用钙作为基础,以及羧酸类配体作为辅助手段,与金属离子组装成具有新颖结构的金属配位聚合物。
通过改变辅助配体的长度、刚柔性,以及调节反应条件等手段来控制化合物的结构,最终制备出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多孔配位聚合物材料。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列表格
探索钙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研究反应物比例、反应温度、溶剂、pH 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
培养化合物单晶,用于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并进行光谱表征和热稳定性测试,对其谱图数据有着准确的分析说明。
主要问题在于合成物质的反应温度,和反应量的控制上,以及得到反应产物的产率和产物的稳定性上。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溶剂热法MOFs的合成,一般是将反应物与有机胺、去离子水、乙醇和甲醇等溶剂混合,放入密封容器如带有聚四氟衬里的不锈钢反应器或玻璃试管中加热,温度一般100—200℃,在自生压力下反应。
本实验利用金属钙盐和芳香羧酸配体进行溶剂热配合反应,合成大型的多孔金属有机材料。
再分别对新制备的框架材料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谱学表征,热重和差热稳定性能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比较各种产物的性能,找出最佳产物的合成路线。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年10月-2010年11月: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课题。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书写任务书、翻译与本课题相关的两篇英文文献,写文献综述和开图报告进行开题。
2010年12月-2011年3 月:对本课题进行实验,得到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
2011年4 月-2011年5月:进行论文的书写和修改。
2011年5月-2011年6月: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V olkringer C, Marrot J, Férey G&T Loiseau. Hydr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of Three Calcium-Based Hybrid Solids with 2,6-Naphthalene- or 4,4′-Biphenyl-Dicarboxylates [J].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08, 8(2), 685-689.
[2]., Platero Prats A, de la Pena O’Shea V, Iglesias M, Snejko N, Monge A&E Gutierrez-Puebla.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with Alkaline-Earth Metal-Based MOFs: A Green Calcium Catalyst[J]. ChemCatChem, 2010, 2, 147-149.
[3]. Janiak C&J Vieth. MOFs, MILs and more: concept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for porous coordination networks (PCNs) [J]. New J. Chem, 2010, 34, 2366–2388.
[4]. Ko N, Go Y, Aratani N, Choi S, Choi E, Yazaydin A, Snurr R, O'Keeffe M, Kim J&O Yaghi. Ultra-High Porosity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urukawa H[J]. Science, 2010, 239 424-428.
[5]. Li H, Eddaoudi M, O'Keeffe M&O Yaghi.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n Exceptionally Stable and Highly 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J]. Nature, 1999, 402, 276-279. [6]. Doonan C, Morris W,Furukawa H&O Yaghi. Isoreticular Metala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J]. J. Am. Chem. Soc, 2009, 131, 9492-9493.
[7]. Férey, G.; Mellot-Draznieks, C&C Serre; Millange[J], F. Acc. Chem. Res. 2005, 38, 217.
[8]. Kitagawa, S&R Kitaura, Noro, Angew. Chem[J], Int. Ed. 2004, 43, 2334–2375.
[9].Janiak[J], C. Dalton Trans. 2003, 2781.
[10]. Mueller U, Schubert M, Teich, F, Puetter H, Schierle-Arndt K& Pastré[J]. J. Mater. Chem. 2006, 16, 626–636.
[11]. Dinca M, Long, J. R[J], Am. Chem. Soc. 2005, 127, 9376.
[12].柏龚,党东宾,朱润生.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组装和性能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2006,9(3):93-97
[13].张箭,刘淑生,宋莉芳,姜春红,焦成丽,王爽,张耀,赵军宁,高秀英,徐芳,孙立坚.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储氢性能研究[J].中国材料进展,2009,5(5):28-34. [14].魏文英,方键,孔海宁,韩金玉,常贺英.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应用[J].化学进展,2005,11(6):1110-1115.
[15].杨明莉,武凯,鲜学福.金属-有机络合聚合物(MOCPs)的研究进展[J].动能材料,2006,11(37):1697-1702.
[16].徐绘,金润植,邬春阳,杨雨,钱国栋.铷有机框架配合物Nd(BTC)的双光子上转换荧光[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28(8):1734-1736.
[17].郑倩,徐绘,崔元靖,钱国栋.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J],2008,22(11):106-110.
[18].氢储存技术取得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2.
[19].赖文忠,戈芳,李星国.储氢材料的新载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J].今日化学,2010,2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