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银杏内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银杏内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银杏内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银杏(Ginkgo biloba L.)在植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裸子植物类中的银杏科,其叶入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份为黄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可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视觉、听觉系统疾病,而且对人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

脑缺血可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机体代谢的早期变化有Ca2+内流、游离脂肪酸释放、廿碳四烯酸产生、线粒体肿胀等;中期变化有糖酵解增加、葡萄糖和糖原减少、乳酸增加、兴奋性氨基酸释放、Na+-K+ -ATP酶缺乏、环磷酸腺苷增加等;晚期变化有蛋白合成减少、蛋白分解增加、溶酶体的酶活化等。

目前,银杏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仅就银杏内酯(Ginkgolides)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作用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加以综述。

1 化学成分银杏内酯又名银杏苦内酯,属二萜类内酯,其共同化学结构呈支架样(见图1),由一个中心螺旋状碳骨架、三个内酯环、一个四氢呋喃环和一个3-丁烷环组成,根据其侧链取代基不同可分为银杏内酯A,B,C,J,M,而以银杏内酯B拮抗人体血液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最为强大。

银杏内酯A R1= OH,R2= R3= H银杏内酯B R1= R2= OH,R3= H银杏内酯C R1= R2 = R3= OH银杏内酯J R1= R3 = OH,R2= H银杏内酯M R1= H,R2= R3 = OH图1 银杏内酯分子结构式2药理作用及机制2.1 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内源性活性物质,可激活血小板使其形态改变和凝集,具有广泛的病理生理作用,是多种疾病发病的介质之一。

Korth-R比较了银杏内酯A、B、C 和银杏内酯混合物对PAF结合位点的作用,结果表明,银杏内酯混合物抑制3H PAF结合,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混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比银杏内酯A、C 好,银杏内酯B作用最强,它直接竞争性结合PAF受体,呈浓度-时间依赖性。

中药及其提取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及其提取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及其提取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作者:尚远宏,徐晓玉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08期[摘要]: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药及其提取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将已报道的中药按其来源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共3大类,分别列举了其有效成分或提取物、及其制剂治疗脑缺血的现状。

[关键词]:中药;提取物;脑缺血;脑缺血保护作用;研究现状[稿件编号] 20120730006[基金项目]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10AC5011)[通信作者] *徐晓玉,教授,博士生导师,Tel:(023)68250765,E-mail:****************脑缺血是由于脑血流供应障碍引起缺血和缺氧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的疾病[1]。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高的特点,给社会、政府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而一直受到广大基础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经验;并且随着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机制研究也不断深化。

本研究按中药的来源不同,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并分别列举其有效成分或提取物、及其制剂的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现状。

1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脑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涉及兴奋性神经毒性、酸中毒、炎症反应、氧化和硝化应激、围梗死去极化、细胞凋亡等方面。

中药保护缺血性脑损伤多通过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和酸的毒性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硝化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等途径来实现,具有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的脑保护作用。

2 各类中药及其提取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2.1 植物药2.1.1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

用于研究和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苷类和萜烯内酯类。

Yang等[2]研究银杏内酯B对大鼠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纹状体细胞外氨基酸的影响。

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f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柏江锋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实验进展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3.01.116文章编号:1003-8914(2013)-01-0217-03作者单位:陕西榆林市中医医院(榆林71900)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引起多种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措施,许多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善脑血流量(CBF )及病理损伤、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清除自由基、减轻钙超载、影响血小板与血栓形成、影响基因表达与凋亡调控等诸方面,现综述如下。

1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1.1改善脑血流量杨氏[1]等试验表明莲心碱对MCAO 再灌注模型大鼠各切变率下的ηb 有明显降低作用,提示莲心碱通过降低血液黏度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

侯氏[2]等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依达拉奉能改善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气虚血瘀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降低血液中WBC 、GR 、PLT 、PCT 、RBC 、HGB 和HCT ,加快ESR ,共同发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防止血栓形成等脑保护作用。

1.2降低钙超载与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作用张氏[3]等通过观察缺血后2h 组梗死侧皮层及纹状体Ca 2+荧光强度均开始升高,并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增强(P <0.001);假手术组皮层与纹状体Ca 2+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异,而缺血后梗塞侧纹状体的Ca 2+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皮层,与模型对照组各对应时间点相比,模型干预组2h 组、12h 组大鼠脑皮层和纹状体Ca 2+荧光强度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 <0.05),24h 组Ca2+荧光强度虽有所下降,但尚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葛根素可能是通过减轻钙超载从而挽救半暗带,减小脑梗死体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12h 可能为葛根素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时间窗。

天麻制剂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天麻制剂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天麻制剂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刘可云,周 静重庆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重庆400016)【关键词】天麻;缺血性脑损伤;药理学【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64(2005)02-0050-03 中药天麻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 I.)的块茎,有熄风定惊、平肝潜阳、助阴气,通血脉、利腰膝、强筋力之功效。

现代中医药学也主张用于抗衰老、老年痴呆、促进学习记忆等。

缺血性脑损伤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涉及到兴奋性毒性、NO蓄积、钙超载、氧自由基损伤、能量代谢障碍、凋亡、胶质细胞异常等。

这些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导致了神经元损伤的恶性循环。

保护神经元是指应用神经保护剂阻止或延缓上述的机制,从而打断神经元损伤的恶性循环,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更严重的损伤[2]。

天麻及其制剂防治缺血性损伤的药理学研究现已不断的深入,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 对抗兴奋毒性的作用脑内的兴奋性氨基酸(E AA)主要为谷氨酸(Glu),它最主要的受体是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

正常情况下EAA作为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至关重要。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时,E AA从神经末梢外排增加而摄取减少,使其在细胞外间隙蓄积,NADA受体过度激活,从而引起兴奋毒性(excit ot oxicity)。

Kanthan等[3]测定了脑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夹闭后细胞外液Glu含量,发现较前升高100倍。

脑缺血、缺氧时,大量EAA尤其是Glu的爆发性释放,EAA过度激活,使某些受体在正常生理刺激下引起的第二信使效应放大,突触后神经元过度兴奋、馈变、坏死,也就是称为兴奋性毒性[4]。

表明Glu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引起细胞死亡:①作用于非NMDA受体,使细胞产生急性水肿造成神经元损伤;②作用于NMDA受体,细胞内Ca2+超载,导致神经元迟发性坏死。

天麻素也可抑制Glu引起的PC12细胞内Ca2+含量的升高,提示Ca2+通道可能是天麻成分抗兴奋毒性的作用靶点[5]。

中医药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论著·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摘要】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意外,日益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是脑缺血诱导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维持线粒体功能对于促进神经元存活和改善神经功能至关重要。

线粒体质量控制主要涉及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生物发生等方面,是稳定线粒体正常结构、发挥线粒体正常功能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中医药通过多角度、多通路、多靶点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通过影响线粒体结构与功能,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应用中药有效化合物成分及中药复方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阐释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明确中医药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调控机制,总结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科学内涵与不足之处,以期为临床进一步应用中医药参与治疗缺血性卒中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中医药;线粒体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 743.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632Advan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gulating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SU Ziwei 1,2,MA Yan 2,ZHOU Yanzhang 3,ZHOU Zhiliang 2*1.Tianj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China2.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 Acupunctur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43,China3.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 Zhiliang ,Chief physician ;E-mail :**********************【Abstract 】 Ischemic stroke is the most common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and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seriousglobal health problem.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disorder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of neuronal death induced by cerebral ischemia,and the maintenance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s essential for promoting neuronal survival and improving neurological function.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mainly involves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stress,mitochondrial dynamics,mitochondrial autophagy,mitochondrial biogenesis,etc.,which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stabilizing the normal structure of mitochondria and exerting the normal function of mitochondria. In recent year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by affect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itochondria through multi-perspective,multi-pathway,multi-target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which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effective compound components of TCM and TCM compound to regulate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in recent years,further explains the pathogenesis of ischemic stroke,clarifies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CM on mitochondrial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04049)引用本文:苏紫威,马妍,周彦彰,等. 中医药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4):3023-3030.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632. []SU Z W,MA Y,ZHOU Y Z,et al. Advan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gulating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4,27(24):3023-3030.©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4.0 license.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和残疾原因,是由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的脑血流中断,受影响的大脑区域不同,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单侧软瘫和语言功能下降[1-2]。

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77第22卷 第8期 2020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22 No. 8 Aug .,2020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则会直接影响到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近年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中医药干预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该文就此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自噬;脑缺血再灌注;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20) 08- 0077- 05Exploration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autophagy PathwayXIANG Yuzhen,ZHU Meizhen,LIU Qianjing,YU Rui(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200,Guangxi,China)Abstract:Ischemic strok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eases that seriously affect human health,and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rognosis and outcom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recent years,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autophagy pathway and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Studies on the interven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autophagy pathway by Chinese medicine o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have been obtained preliminary progres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is related research.Keywords: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autophagy;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防治进展向昱臻,祝美珍,刘倩菁,俞睿(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60725);广西特色实验动物病证模型重点实验室项目(J14049);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重点项目(2018XK004);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YCSZ2019003)作者简介:向昱臻(1992-),女,四川攀枝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证治的客观化及规范化研究。

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用。 1. 5 对血液流变状态的影响 川芎嗪对血小板体 内外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使全血高切比粘度 下降 ,低切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 细胞压积明显下降 ,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 [ 12 ] ,对血 液流变性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川芎哚在一定程度 上也具有上述作用 ,但其作用较川芎嗪弱 [ 13 ] 。 2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2. 1 对哮喘的作用 川芎嗪对正常人静息外周血 淋巴细胞 ( PBL )胞质及胞膜 PKC均无明显影响 ,但 能抑制哮喘介质诱导的 PKC 活化及淋巴细胞的活 化 (刘先胜 , 2003 ) ; 还可以明显抑制哮喘大鼠气道 壁 Ⅲ型胶原的合成 ,使网状基底膜层增厚减轻 ,气道 壁内外径比值较哮喘组增大 ,抑制气道重建初期纤 维化 (杨莉 , 2003 ) 。哮喘患者存在着 Th1 / Th2 型 细胞因子的失衡 ,即 Th2 的数目增多或功能亢进 , Th1亚群数目减少或功能降低 。川芎嗪能有效降低 哮喘大鼠白介素 24 ( IL 24)的水平及 IL 24 / γ2干扰素 ( IFN 2γ)的比例 ,但对 IFN 2γ无明显作用 ,故认为川 芎嗪具有抑制 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和调节免疫失 衡的作用 ,对 Th1细胞作用较弱 [ 14 ] 。 2. 2 对缺氧 - 呼吸抑制的改善 脑干严重缺氧时 , 神经元功能严重受损 ,会引起呼吸抑制 。实验发现 , 川芎嗪 可 以 使 缺 氧 后 脑 干 多 处 的 一 氧 化 氮 合 酶 ( nNOS)表达显著增加 ,明显抑制缺氧后脑干神经核 团表达 FOS蛋白 ,并可能通过这两个途径对抗缺氧 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 ,保护脑干神经元 ,使缺氧后出 现呼吸抑制的时间明显推迟 ,存活时间明显延 长 [ 15 ] 。 3 抗癌作用 3. 1 自身抗癌作用 川芎嗪作用于 Bel27402 细 胞 ,可抑制细胞增殖 ,显著降低甲胎蛋白 (AFP)分泌 量和 γ2谷氨酰转肽酶 (γ2GT)和醛缩酶 (ALD )活性 , 升高酪氨酸 2α2酮戊二酸转氨酶 ( TAT) 、鸟氨酸氨基 甲酰转移酶 (OCT)和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 ,具有 诱导 Bel27402人肝癌细胞分化的作用 [ 16 ] 。

中药抗脑缺血细胞凋亡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药抗脑缺血细胞凋亡治疗的研究进展

l 中 国社 区 医师 ・ 6 医学专 业 2 1 年第 2 00 5期 ( 2 总 第2O 第1卷 5 期
4 王伟 , 为 伟 . 风 藤 酮 对 缺 血 鼠脑 P A 、 董 海 L 2
I3及 自由基形成 的影响 [ ] 中华神经科 P J.
杂 志 ,9 7,9 6 3 5—38 19 2 ( ):2 2.
有关。从而减少神经 细胞 凋亡 , 发挥神经 保 护作 用。
海 风藤 提取 物 海风藤 为 天 然 植 物 类 特 异 性 P F A
的 表 达 , 时 上 调 bl 2的 表 达 , 示 川 同 c一 提
有统计学意义 ( P<00 ) 给药 组大 鼠脑 .5 ,
细胞凋亡率低于缺血对照组 , 亦有统计学 意义 ( 0 0 ) 表 明红花注射 液可抑制 P< .5 , 脑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后 的 细 胞 凋 亡 。赵
( 血小板活 化 因子 ) 体拮 抗 剂 , 受 其提 取
物中以海风藤酮 的活性 为最强 , 能有效抑
制由 P F诱导的血小板 聚集 。海 风藤还 A 能明显抑制 缺血 灌注期 鼠脑组 织磷脂 酶
7 赵晴 , 杜建 时, 韩雪 梅 , 大 鼠急性全脑 缺 等. 血再灌注损 伤后 细胞 凋亡及红花 保护作用 的研究 [] 中国实验诊 断学 ,04, ( ): J. 20 8 1
2 曲友直 , 国栋 , 高 赵振 伟. 川芎 嗪、 黄芪对脑
缺血再灌注后神经 细胞凋亡及 Fs蛋 白表 o
达的影 响 [ ] 卒 中 与 神经 疾病 , 04 l J. 20 , 】
( ) l1—12 2 :1 1.
减少神经细胞凋 亡。 吕少 平等 研 究发 现川 芎嗪可下调 脑缺 血再灌 注时 c o —F s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防治论文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防治论文

浅谈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摘要:目的:浅谈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方法:搜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医学角度综合阐述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病因病机,并就单味中药及组方对本病的防治机理进行进一步的阐明。

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针对致病因素及时有效地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医;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26-01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死亡率高于心脏病及癌症[1]。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缺血性中风患者占80%左右,其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中医几千年来对其诊疗及其发病机理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药工作者对中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就这方面工作做一回顾。

1病因病机中风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其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

庾慧等[2]通过对7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调查情志过极、劳力过度、饮酒暴食、气候骤变等发病诱因,结果显示有76.8%的患者发病前存在1种以上的诱因,而且以劳力过度和情志过极因素居多,其次是气候骤变。

提示对这些发病诱因的预防,也是预防中风发病的重要环节,至少可以推迟其发病的时间。

范吉平等[3]通过对2003例发病在72h内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现中风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中风的伴发疾病及既往史依次为高血压、吸烟、心电图st-t改变、高脂血症、肥胖、高血糖、心脏扩大肥厚、期前收缩、发热、轻度气管炎。

诱因以睡眠状态发病、情绪波动、剧烈运动、气候突变为多。

中风的先兆症状主要有肢重无力、眩晕、肢体麻木、头痛、言语蹇涩、视物不清。

王泓午等[4]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缺血性中风发病前24h内的症状进行研究显示:偏身麻木是缺血性中风发病前24内的主要首发症状,其他重要先兆症状包括颈项强直、嗜睡;而急躁、瞬间眩晕、反应迟钝、构音不清、持续眩晕、手麻、头昏沉、步履不正、心烦易怒、头晕为次要先兆症状。

精制清开灵干预缺血性脑损伤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精制清开灵干预缺血性脑损伤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精制清开灵干预缺血性脑损伤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陈寅萤王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第21期[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其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自由基产生、钙超载、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中药清开灵注射液对脑血管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对其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新型复方中药——精制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从调节炎症反应、神经营养因子、血脑屏障和血管保护及其他4个方面阐述了其单一有效组分及组分配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缺血;中风;清开灵注射液;炎症反应;神经营养;血脑屏障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各种细胞内外因素如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一氧化氮、氧自由基产生、钙超载、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1]。

中医药在治疗脑缺血,预防再灌注损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热毒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清热解毒法是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治法之一,其中清开灵注射液为此法的代表方剂。

清开灵注射液是古方安宫牛黄丸的改良剂型,由板蓝根、栀子、金银花、黄芩苷、水牛角、珍珠母、牛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等药材或提取物配伍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窍的功效,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肝炎、高热、中风急性期为主的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临床上时有不良事件发生,为了更好的评价其治疗效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人们在清开灵原方基础上,提取其中4种主要的有效组分黄芩苷、栀子苷、胆酸、珍珠母水解液,组成了新的清开灵小复方即精制清开灵注射液,并对其单一有效组分及组分配伍治疗脑缺血的药效学和药物作用机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本文旨在对精制清开灵干预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

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

ʌ述评ɔ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吕㊀双1,张敬华2,虞鹤鸣2ә(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㊀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㊀210022)㊀㊀摘要: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各种血管源性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㊂脑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也是导致成人长期残疾的主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最常见的卒中类型㊂近年来,随着相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发生机制并寻找有效的药物,是目前研究的聚焦点㊂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有助于患者后期肢体功能的恢复,而且不良反应较少㊂本文主要从中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现状及相关中医理论进行总结,并从中药对炎性/氧化应激机制调控的研究角度探讨其临床进展并予以综述,以期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㊂㊀㊀关键词:中药;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炎性;氧化应激㊀㊀中图分类号:R255.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2-0357-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03975)-复方通络饮干预Shh 信号介导内皮祖细胞参与脑梗死后血管新生机制研究;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YB2017039)-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融入 太极步法 改善肢体平衡障碍的临床研究;江苏现代医院管理研究基金(JSY-3-2019-029)-中风多专业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研究;江苏省中医脑病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宁卫中医[2017]8号)-南京市名中医虞鹤鸣工作室作者简介:吕㊀双(1994-),女,江苏徐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与研究㊂ә通讯作者:虞鹤鸣(1965-),男,江苏丹阳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失眠㊁治未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Tel :189****5111,E-mail :njyhm6502@ ㊂㊀㊀脑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以疾病突然发作㊁迅速发生局限性或弥散性的脑功能缺损症状为临床特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㊂目前来看,卒中已成为继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死因,并且成为现在第三大致残因素[1]㊂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中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卒中总数的70%~80%[2]㊂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局部脑组织因缺血㊁缺氧引起坏死或软化,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疾病[3],主要是由于动脉阻塞所引起㊂这种阻塞会导致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形成中心坏死区和周围脑缺血半暗带,引起炎症㊁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使神经退行性改变[4],从而影响神经功能并造成机体损伤㊂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学 中风 范畴,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㊁痰火气血逆行㊁阻络闭窍所引起,故可以采用补益气血㊁滋补肝肾㊁潜阳息风㊁豁痰祛瘀的治疗原则㊂中医经过数千年临床实践积累,在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用药经验,有助于帮助患者症状的改善与机体的恢复㊂随着相关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㊂1㊀中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1.1㊀中药单体中药单体指的是中药中化学成分单一的有效成分,具有成分明确㊁便于研究其药理作用的优点㊂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单体对神经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㊂陈修园曰: 肝为风脏,中风而言其筋,则为瘈疭;中风而乱其魂则为惊痫,丹皮得金味以平肝㊂[5] 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㊁活血散瘀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丹皮酚是牡丹根皮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㊂Zhao B 等[6]发现,丹皮酚可以改善再灌注后72h 缺血核心区和边界区以及再灌注后28d 边界区的神经元损伤,并可减少边界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使缺血核心区与边界区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被抑制,表明丹皮酚可以抑制亚急性及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所产生的损伤,并对损伤区域具有保护作用㊂银杏叶是1味用药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瘀㊁通络止痛等功效㊂银杏内酯是银杏叶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有强大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有利于抑制缺血性脑卒中病程进展㊂孙毅[7]等收集多中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对照组可使用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加以常规治疗㊂研究结果说明,银杏内酯注射液较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临床效果更佳㊂中药一般由多种药物协同起效,单行的配伍方法使用较少,但中药单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证明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同时因成分单一,也易于研究其作用机制,临床易于推广,故值得研究相关作用机制㊂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药单体多提取于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㊂从中医理论来说,中风虽有多种病因,但最后多归结于各种病因导致的气机郁结㊁血行不畅,使用活血类中药有利于行气活血化瘀,改善患者症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㊂1.2㊀中药复方中药复方是指在辨证分型基础上,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成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用量,并将其配伍成一组药物㊂其具有所含化学成分复杂㊁药理作用较多㊁注重整体性的特点,并且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㊂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以痰热腑实证较为多见㊂星蒌承气汤为化痰通腑法的代表方,用于治疗痰热腑实型脑卒中㊂陈沛[8]等针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星蒌承气汤,对照组采用杜密克口服和(或)开塞露灌肠,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㊂涤痰汤用于治疗中风痰迷心窍证,证因气虚痰盛㊁痰湿上犯㊁蒙蔽清窍而成㊂卢巧喜等[9]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发病48h后即开始加用涤痰汤,2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改善更明显(P< 0.05)㊂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补气而不瘀滞,活血而不伤正㊂嵇远洋等[10]将经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及依达拉奉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基于对照组辅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更优(P<0.05),说明补阳还五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㊂尽管中药复方有多种剂型,因丸散剂等剂型现多应用于中成药,临床目前所用剂型多为汤剂,尽管存在口感欠佳㊁难以携带及保存等问题,但正如李东垣所说 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11],故目前中药复方多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对于合并存在意识障碍㊁大便难解等兼证的患者更为合适㊂1.3㊀中成药中成药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预防及治疗疾病为目的,按规定的处方和炮制工艺,将其加工成为某种剂型的中药制品,如口服丸剂㊁散剂㊁注射用针剂等㊂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采用天然麝香㊁冰片等中药,经过科学提取和精制而成,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㊂单丽佳[12]选取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使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的方法进行治疗,常规组单纯给予依达拉奉进行干预,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㊂华佗再造丸为吴茱萸㊁川芎㊁冰片等中药制成的水蜜丸,具有活血化瘀止痛㊁化痰行气通络的作用,用于治疗痰瘀阻络之中风恢复期㊂钟志俊[13]将4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其治疗基础上加服华佗再造丸,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成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有一定的疗效㊂中成药具有多种剂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及恢复期都有较多的应用,并具有药效稳定㊁易于使用㊁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㊂研制出疗效确切㊁副作用少的中成药,有利于中医药的普及与应用,是未来中药发展的方向㊂2㊀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炎症/氧化应激基础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氧化应激反应是一种多环节㊁多途径㊁多因素的损伤过程㊂目前中医认为,中风是因风火相扇㊁挟瘀挟痰㊁气血逆乱㊁阻塞脑络所引起㊂脑络阻塞不通是中风的关键环节,有研究通过对古今医案的数据挖掘,发现痰湿㊁瘀血在古今医案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说明痰瘀是导致中风的主要病理因素[14]㊂ 痰㊁瘀 在中医病因学中,有着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的双重身份,同时也是中风发病及病情进展的核心,并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㊂痰乃津液停聚而生,瘀为血液停滞而成,痰瘀停于经脉则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空虚,筋脉失养,可见语言謇涩㊁肢体麻木等症状;若痰瘀久留经脉,郁闭不通,迁延不愈,则会遗留半身不遂㊁舌强语謇等后遗症;痰瘀滞于脏腑则脏腑气血运行紊乱,脏腑功能异常,如蒙闭清窍则头痛㊁头晕㊂痰瘀日久必将影响气血化生㊁脑神失养,导致意识障碍㊁痴呆㊁昏迷等㊂同时由于津血同源,痰瘀二者又相互影响,阻塞脉络,脑络不通,这与现代医学的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脑部微血管阻塞的理论不谋而合㊂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化痰活血药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㊁降低血脂等作用[15],痰瘀共治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㊁保护缺血脑细胞㊁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等作用㊂但除了痰瘀之外,中风病因中仍有其他的致病因素,为此,以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为代表的学者们主张把 毒邪 作为一个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来研究[16]㊂ 毒 泛指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它是风火痰瘀等诸邪的复合体,由诸邪蕴化而成,是对致病原因的一种高度统括,是导致中风发病的一类特殊致病因素㊂毒邪有内外之分,中风毒邪就其属性而言属内生之毒,现代医学认为内毒的主要来源有三,一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如炎性介质㊁毒性氧自由基㊁微小血栓等均可看作为中医的毒邪;二是指本来为生理性物质,由于改变了其所存在的部位而成毒(如脑出血等);三是人体正常所需的生理物质,由于代谢障碍超出其生理需要量也可转化为致病物质形成毒[17]㊂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缺血级联反应㊁能量代谢学说以及自由基学说等理论,均很好地说明和诠释了中风毒邪,为中风毒邪学说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18]㊂因为 痰㊁瘀㊁毒 是导致中风的主要病因,故中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治则为活血化瘀㊁化痰开窍㊁补虚解毒等㊂同时现代研究发现,此类中药改善患者脑卒中的症状,主要是通过调控炎性/氧化应激机制所起效,以下将对这2个机制进行介绍㊂2.1㊀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机制调控缺血性脑卒中导致或继发的炎症反应是目前治疗的焦点,炎症是机体对各种炎症因子导致的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包括局部组织的变性㊁充血㊁坏死㊁体液及细胞的渗出与组织和细胞的增生[19]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脑血管阻塞后骤然中断脑血流或致使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局部闭塞和灌注不足的血管与缺血的脑实质产生的炎症介质在整个机体传播,进而启动一系列的应激性炎性反应并影响至全身,此为脑血管疾病主要病理基础[20]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的程度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抗炎策略是十分有益的,因为比起目前主要基于再灌注原则的治疗方法,具有更宽的治疗窗口[21]㊂动物卒中模型的研究也表明,使用一些减少某些白细胞浸润的干预措施,可能有益于改善缺血性脑损伤[22]㊂同时临床研究亦表明,炎症标志物水平与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度密切相关[23],且炎症标志物也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继发性损害,加重卒中后的脑损伤㊂目前来说,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㊁白介素-1β(IL-1β)与白介素-6(IL-6)㊂抗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有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他们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4]㊂桂千等[25]将收集发病时间小于24h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并根据计算其脑梗死体积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大㊁中㊁小体积梗死组,结果显示与其小㊁中体积梗死组比较,大体积梗死组血清IL-6㊁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说明两者变化与脑梗死的体积大小呈正相关性㊂近年来研究发现,传统中药㊁中药配方以及中药有效成分等,通过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减少促炎酶类产生,抑制转录因子的激活起到神经保护作用㊂中药也有助于上调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和促进神经保护性转录因子激活,改善炎症性病变中的缺血性病变[26]㊂朱凯等[27]选取14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息风平肝汤联合治疗,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后IL-6与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效果较对照组更好㊂结果表明,息风平肝汤可以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有助于降低IL-6和TNF-α水平,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㊂曲艺等[28]将纳入研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痰活血中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TNF-α㊁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说明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祛风化痰活血中药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㊂红景天苷是大株红景天的主要有效成分,Wei Y[29]等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后发现,红景天苷可以增加神经元的神经元核蛋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周围区域小胶质和巨噬细胞的标记物,对抗炎症机制有介导作用㊂以上说明,炎症反应水平与患者病情转归息息相关,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是基于此种机制治疗的主要方法㊂目前研究对于中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持肯定态度,但是重点多集中于研究某些中药能否改善炎症反应,降低何种炎症标志物,但对于中药降低炎症因子的机制研究较少㊂未来研究可以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药对于抗炎反应的具体机制上,使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㊂2.2㊀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氧化应激调控氧化应激反应也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继发性损害机制之一,并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各个阶段㊂氧化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因素的刺激时,体内活性氧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细胞对于氧化物清除的能力,或是因为清除能力降低使得体内氧自由基发生堆积,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组织损伤的机制[30]㊂脑组织内由于氧化代谢率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导致其抗氧化能力相对来说较低,修复功能差,所以氧化应激损伤对大脑影响严重,因此研究使氧化损伤减少的抗氧化策略至关重要[31]㊂生物体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由于体内自由基水平的不断增加,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造成氧损伤㊂氧化终产物为丙二醛(MDA),其可以直接反映体内过氧化程度,间接反映细胞损伤程度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细胞的氧化损伤,SOD常用于对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过氧化损伤的程度评估㊁自由基继发损伤病情的诊断与自由基清除的疗效跟踪等㊂黄攀[32]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观察组加用灯盏生脉胶囊,结果显示观察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MDA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灯盏生脉胶囊可以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反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效果较好㊂杜小青等[33]选取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㊂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SOD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红花黄色素可有效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氧化能力,减少神经功能损伤㊂Nabavi SF等[34]认为,人参皂苷Rd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损害,通过上调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延长神经细胞的存活,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㊂Zhang Q等[35]研究黄连素㊁黄芩苷㊁茉莉啶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大鼠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综合结果表明,黄连素㊁黄芩苷和茉莉花素通过改善代谢异常和调节氧化应激等机制,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㊂目前评估氧化应激的方法多依赖于检测氧化损伤的单个副产物水平,或通过测定单个抗氧化酶的总水平或活性[36],但是使用单一或者是少量标记物评价生物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各个环节的变化并不准确,应努力找寻更为精准的氧化应激反应评价体系,这样对于中药的疗效也更具有说服力㊂另外也有研究表明,部分抗氧化剂使用不当,可能增加对机体的伤害[37],故临床中评价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氧化应激反应疗效的时候,不应仅仅关注对于氧化应激标记物的降低情况,应结合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全面分析,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药物㊂2.3㊀缺血性脑卒中与其他相关机制参与脑卒中损伤不仅包括上述所提到的炎症反应㊁氧化应激等机制,另外还包括细胞凋亡㊁Ca2+超载㊁兴奋性氨基酸过度释放等㊂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此种机制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㊂而缺血性脑卒中所引起的细胞凋亡,是一种由于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病理性细胞凋亡,是机体为实现自我保护而进行的细胞自杀过程㊂该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细胞死亡引发的组织炎性反应[38]㊂Zhou[39]等研究表明,黄芩苷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中表现出的神经保护作用,能有效降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丢失,抑制凋亡,并通过调节PI3K/AKT通路保护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免于损伤㊂地黄和葛根是2种常用于治疗脑缺血的中药材,梓醇和葛根素是其2个单体㊂Liu Y等[40]采用MCAO模型大鼠,研究梓醇和葛根素对神经功能缺损㊁局部脑血流和梗死体积的改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和检测血管形态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结果表明梓醇和葛根素可增加局部脑血流,降低梗死体积,保护血管完整性,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损伤㊂Ca2+可以参与机体内多种活动,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帮助细胞增殖分化以及促进神经递质的分泌等㊂缺血导致细胞钙离子升高与功能障碍,胞质中Ca2+升高会损伤这些神经元中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递㊂缺血时的钙毒性会损害神经元的功能,导致神经兴奋性毒性,促使神经缺血死亡[41]㊂杜培坤[42]研究脑心通对缺血再灌注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发现脑心通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外Ca2+进入细胞内,从而可以防止因细胞内Ca2+超载所引起的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细胞及使脑组织免受损伤的作用㊂与脑缺血损伤有关的兴奋性氨基酸(EAA)主要为谷氨酸,在脑缺血的病理情况下,谷氨酸释放过多使EAA受体被过度刺激,而引起兴奋毒性,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是缺血性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原因[43]㊂李豪[44]等采用微透析技术收集给药前后脑缺血大鼠的脑脊液,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动态监测黄芩苷㊁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发现黄芩苷㊁栀子苷(7ʒ3)配伍可能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㊂3 总结缺血性脑卒中产生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评价治疗药物提供了依据㊂鉴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与关联性,单一的生物标记物检查可能无法体现发病时的机体内不同机制作用㊂因此,同时采用多种生物标记物评估各种脑卒中相关机制的作用和变化是十分重要的[45]㊂所以评价中药治疗效果时,也不能只注意单一指标变化的意义,应该系统全面地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各个阶段对应机制中的不同作用,更好地帮助临床准确选择药物与用药时机㊂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的临床前研究有很多,然而有些很难证明其临床益处㊂相关的高质量临床前研究必须进展到随机临床试验[46],同样中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研究也应该落实到临床上,研究的注意点不仅在临床症状是否好转,而应分析药物在机体中的作用机理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变化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神经保护相关研究仍然很有前景,有许多可以发现和改善的途径㊂尽管中医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中医理论对于非中医来说可能是难以理解的,但研究者们不应忽视中医的价值,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对话,挖掘中医药衍生制剂的潜力,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带来益处[47]㊂对于中药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为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更为科学㊁可靠的依据,增加社会对中药的认可度,使中药走向更国际化的舞台㊂参考文献:[1]㊀HANKEY G J.Stroke[J].Lancet,2017,389(10069):641-654.[2]㊀MESCHIA J F,BROTT T.Ischaemic stroke[J].Eur J Neurol,2018,25(1):35-40.[3]㊀高长玉,吴成翰,赵建国,等.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2):136-144.[4]㊀FAROOQUI A A.Chapter2-Molecular Aspects of IschemicInjury[M].Elsevier Inc.:27.[5]㊀林慧光.陈修园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94.[6]㊀ZHAO B,SHI Q J,ZHANG Z Z,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paeonol on subacute/chronic brain injury during cerebralischemia in rats[J].Exp Ther Med,2018,15(4):3836-3846.[7]㊀孙毅,李慧琴.多中心评价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经济学[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6):759-763.[8]㊀陈沛,江澜,韩笑,等.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

肉苁蓉及其有效成分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肉苁蓉及其有效成分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在治疗帕金森病人时,我们临床用药选用补阴为主的方药。

因本病临床所见以肝肾阴虚者为最多,尤其疾病发展到中晚期时。

且肝肾阴虚为其他各型的发病基础,故补阴类方药使用最为广泛。

常用方药为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药用熟地黄、山药、泽泻、枸杞子、山茱萸、何首乌、牡丹皮、白芍、龟板、麦冬、玄参、钩藤、龙骨、牡蛎、甘草。

现做一个简单的配伍分析:方中取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六味地黄汤之意,滋补肝肾之阴;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白芍甘补酸收,能柔肝滋阴;麦冬、玄参取滋阴降火之意;龟板质重清降,善滋阴除热、平肝熄风;钩藤甘,微寒,熄风止痉,清热平肝,清热力微,熄风功强,为平柔之剂;龙骨、牡蛎二药质重沉降,具有平肝潜阳熄风之效。

纵观全方,我们可以看出治疗帕金森病时应该以滋补肝肾之阴、熄风止痉为主,兼以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笔者认为,在治疗帕金森病时应该以滋补肝肾与柔肝缓痉法配合使用,治疗从肝肾两脏入手,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1] 隆呈祥.中医老年颤症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S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2] 魏国成.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的进展[J].光明中医,2006,21(8):40.[3] 王克勤.震颤麻痹的中医治疗[J ].中医药研究,1991,2:35.[4] 屠英梅.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北京中医,1999,5:56.[5] 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第6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70.[6] 杨晓军.从中医角度探讨帕金森病[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2):88.(文献综述(收稿日期:2009-06-06; 修订日期:2010-04-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 o .30860334)作者简介:杜 娟(1984-),女(汉族),四川仁寿人,现为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心血管和神经药理研究工作.*通讯作者简介:陈 虹(1958-),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现任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心血管和神经药理研究工作.肉苁蓉及其有效成分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杜 娟,陈 虹*(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2)摘要:肉苁蓉为中医补益药物中的常用药物。

中药对脑缺血的影响及干预机制

中药对脑缺血的影响及干预机制

中药对脑缺血的影响及干预机制脑缺血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途径损伤的酶促级联反应,由于缺血缺氧能量供应不足,谷氨酸从胞内释出,细胞外谷氨酸激增导致突触后受体过度激活,钙离子内流激活大量的酶引发信号级联反应。

中药兼具整体,充分发挥复方的优势可作用于脑缺血损伤的多个环节,从而对脑缺血损伤病理过程起到干预作用。

中医将缺血性脑血管病定义为”中风”的一种,我国用中草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历史悠久,并且中药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注重攻补兼施,具有多靶点,多成分的综合治疗优势。

本文就中药对脑缺血的影响及干预机制进行综述。

标签:脑缺血;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大约占脑血管疾病的80%左右[1],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大脑的血液供应存在障碍,导致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以及软化等症状,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引起的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微循环障碍,均可造成不同程度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的进一步发生与发展,使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并能引起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2,3]。

若脑缺血不完全阻断30min后,又恢复正常,会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造成患者瘫痪、失语等不良后遗症,因此脑缺血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减少梗塞面积,减少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等方面。

1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谷氨酸和天冬氨酸[4,5]对神经元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被称为兴奋性氨基酸(EAA)。

脑缺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释放增多、重摄取受阻,过度激活突触后膜EAA受体,是造成突触后神经元过度兴奋并最终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被称为”兴奋毒性”学说[6]。

实验证明众多中药在抑制EAA兴奋毒性,包括抑制其过度释放、摄取以及抑制其受体活性,防止脑缺血损伤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人参皂苷:可以明显抑制神经元内谷氨酸的释放,并促进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起到抵抗脑缺血、脑损伤的作用。

研究表明,竹节人参总皂苷可以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EAA的含量,对大鼠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针灸对急性期脑缺血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对急性期脑缺血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用。易玮等 电针局 灶性 脑 缺血 大 鼠督脉 经大 椎 、 百会
穴, 结果发 现电针能够降低血管阻 力 , 缓解血管 痉挛状态 , 增 强缺血部血管代偿能 力 , 调整脑 血 流的低灌 状态 , 而增 加 从 脑血流量。刘 晓霓 等 应 用 三血管 阻断法 建立 实验 性脑缺 血家兔模型 , 采用 “ 脑开窍” 醒 针法施 以治疗。结果证实 了针
曾俊 , 导 : 洁 指 严 ( 湖南 中医药 大学 2 0 0 5级硕 士研究 生 , 湖南 长沙 400 10 7)
[ 摘要】 文章从神经机制的调节 、 脑血流量 、 疫系统 、 细胞 凋亡、 免 脑 抑制 自由基生成 、 调节 N O和 E 、 T 抗肿瘤坏死 因子、
保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 方面阐释 了针 灸对急性期脑缺血保护 作用的 可能机理 , 出 了目前针 灸在该领域研 究存 在的 问 提
F o t e r g lto fn u o c a im,c r b a lo o i rm h e u ain o e r me h n s e e rlb o d f w, mmu es s m ,c r b a ela o t ss e it g p o u t n o e a i l n y t e e e r c l p p o i ,r ss n r d ci f er d - l i o f r de a d S n,t ep p re p u d d t ep si l c a im h t c p n tr o l k r t cie a t n t c t ee rli h mi . n Oo h a e x o n e o sb eme h n s ta u u cu ec u d t e ap o e t ci a u e c rb a s e a h a a v o o c S me p o lmsi td e n ers l e a swe e d s u s d i ep p r o rb e n su isa d t i ov d w y r ic s e n t a e . h h

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进展
障 ,清 除 氧 自由 基 、促 进 脑 血 管 再 生 、 减 少 脑 细 胞 程
序性 死亡 ,对脑 缺血 再灌 注损伤 有保 护作 用 口 。麝 香 配伍 冰 片能够使 大 鼠脑 梗死 体 积 显著 缩 小 ,明 显改 善

神经 功能 损害 的作用 ,有 效 降低 脑 缺 血再 灌 注后 脑 含
闻公灵 等[ 研 究发 现丹 红注 射液 预处理 可 降低 局灶 性 1 叩
脑 缺血再 灌 注损伤 大 鼠 I AM一 C 1表 达 ,减 轻 白细胞 浸 润 ,抑 制粒 细胞 黏 附从而起 到脑 保护 作用 。
改善微 循环 的作用 ,另外 何 首 乌 、葛根 、川芎 及 水 蛭
尚能清 除 自由基 、抗 脂质 氧 化 、减 少钙 离子 超 载 ,从
2 3 益母 草 注射 液 :益 母 草 注 射 液 能 减 少 大 鼠脑 梗 .
死 体积 ,能 提 高脑组 织 中 S 0D活性 ,减少 MD 的生 A 成 ,减 少脑 缺血 后神 经 细胞 坏 死 ,对 缺血 再 灌 注 引起
* 基 金 项 目 :浙 江 省 医 药 卫 生 科 学研 究 基 金 项 目 山萘 酚 对 缺 血 再 灌 注 脑 损 伤 大 鼠 海 马 区 细 胞 凋 亡 及 cs a  ̄3表 达 的 影 ap s
障 ,对 脑缺 血再 灌注 损伤有 很好 的治 疗作 用 ] 。 2 中药注 射液 2 1 参 附 注射 液 :李 扬 等 以 免 疫 组 化 法 检 测 热 休 .
克蛋 白 7 HS 7 )及 HS 9 0( P 0 P 0在 大 鼠 C R I I中 的 表 达 ,结果 显 示 参 附注 射 液 预 处 理 可 通 过 增 加 HS 7 P0 表达 而对 大 鼠 C R 起 保护效 应 。HS 7 一组 特殊 蛋 II P 是 白质 ,由于 生 物 体 或 离 体 培 养 细 胞 在 不 良环 境 因 素

蒙药嘎日迪13味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蒙药嘎日迪13味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蒙药嘎日迪-13味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牡丹(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镇卫生院,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摘要:蒙药嘎日迪-13味是治疗脑血管病的名方,可据辨证应用于脑血管病各期病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蒙药嘎日迪-13味疗效机制复杂,涉及抗炎、抗栓、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血脑屏障等血管相关机制。

目前研究多局限于某一机制或某几种机制,尚不能阐明蒙药嘎日迪-13味的多靶点综合效应特点,基于临床的方证代谢组学的提出有望开启蒙药嘎日迪-13味复方疗效机制研究的新篇章。

关键词:蒙药嘎日迪-13味;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机制;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020本文引用格式:牡丹.蒙药嘎日迪-13味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42,60.0 引言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缺血性疾病,是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坏死,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疾病类型[1]。

当脑组织发生缺血情况,会导致神经元出现不同程度损伤,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改善,还会造成不可逆损伤。

蒙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较多的治疗方法以及经验,该疾病属于蒙医萨病范畴。

蒙医认为该病的病因主要是赫依偏盛,赫依与血相搏导致机体气滞血瘀,影响气血运行,这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脑部血液循环受阻,使脑部黑脉受损,引起白脉之海-脑发生缺血、受损,从而引起发病。

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西医的急救治疗,并结合蒙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利用蒙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组成和作用特点,可显著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蒙药嘎日迪-13味是临床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方剂之一,又名扎冲十三味,方剂组成包括诃子、禹粮土、制草乌、麝香、石菖蒲、沉香、甘草、珍珠(制)、木香、珊瑚(制)、丁香、磁石(煅)、肉豆蔻13味药,是进行萨病防治的传统经典方,经实践检验,该药剂应用效果显著[2]。

中药大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药大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2021年2月第7卷第4期No.7 roll up No. 4 Issue, February, 2021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31替蕙厓疗-前沿综逑D01:10.19335/ki.2096-1219.2021.04.011中药大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杜康\郑慧军”(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重型频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 T B I)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sTB丨对脑组织造成的损害往往伴随着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目前S T B I的治疗主要为西医手术治疗及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西医在治疗S T B I上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sTBI所引起的继发性损 伤缺乏确切有效的改善预后的有效药物。

近年来大量中西医结合研究及本课题前期研究表明大黄在治疗sT BI有 一定的独到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篇综述所阐述重点为大黄起到主要作用的相关研究。

本篇综述主要选取近十年发表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Pabmed等数据库上的文献。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大黄;综述本文引用格式:杜康,郑慧军.中药大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智慧健康,2021,7(4):31-36. Re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ith RhubarbDU kang1, ZHENG Hui-jun2*(1.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2.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 is a common disease in neurosurgery. In recent years, the morbidity of sTBI demonstrates a rising trend, and the damage caused by sTBI to brain tissue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high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Surgery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are main therapies for sTBI. However, the outcome is unsatisfied. It still lacks effective drug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secondary injury induced by sTBI. Recently, accumulating researches have showed that the rhubarb has a unique eff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TBI, which is agreement with our research.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the role of rhubarb in the treament of sTBI.This review mainly selects the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CNKI, WanFang data and PabMed data in the last ten years.KEYWORDS: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Rhubarb; Reviews〇引言重型颜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随着工业水 平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髙,sTBI的发病率呈 现逐年上身趋势。

早期应用中医药保护血脑屏障及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探讨

早期应用中医药保护血脑屏障及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探讨

早期应用中医药保护血脑屏障及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探讨周逸;刘宁宁;能晖【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中医药治疗保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脑屏障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2例重型颅脑损伤瘀停蒙窍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水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65.57%,高于对照组47.54% (P< 0.05);治疗后两组脑水肿面积、脑脊液白蛋白及血脑屏障(BBB)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改善优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瘀停蒙窍证患者早期加用中医药治疗,对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血脑屏障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炎症反应.%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on blood-brain barrier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Methods: 122 cases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6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uoxue Lishui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4weeks.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5.5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7.54%)(P< 0.05).The brain edema area, CSF albumin and BBB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After treatment, plasma viscosity,whole high viscosity, whole low viscosity, red cell assembling index and PAD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05),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NIHSS score was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while the GCS and Barthel index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05),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The expression of hs-CRP, IL-6 and IL-1 β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Early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s effective in protecting blood brain barrier,reducing brainedema,improving nerve function defect and blood brain barrier, and it also can improve the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and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7(026)009【总页数】4页(P1625-1628)【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中医药;神经功能缺损;血脑屏障;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作者】周逸;刘宁宁;能晖【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4颅脑损伤(TBI)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急症和危重症,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残疾,甚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与编译・087 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吴正国 综述 吴以岭 审校 河北以岭研究院附属医院(石家庄 050091) 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疾病的67%~78%,目前针对脑血管病的研究也以缺血为主。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脑梗死时,缺血、缺氧造成的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钙过量内流,自由基损伤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是导致缺血性脑损伤的中心环节。

近年来中药对脑保护作用的研究发展迅速,就此综述如下。

1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自由基损伤不仅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的形成,且可加重脑梗塞后的神经细胞损伤[1],中枢神经系统富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易受自由基攻击。

丙二醛(MDA)是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终末产物,比较稳定,其含量可以反映脂质过氧化水平。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检测其水平可反应清除自由基的程度。

采用半夏天麻汤治疗脑梗塞患者60例,与内科常规治疗对照,治疗后SOD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2]。

研究发现,大鼠在缺血30min再灌注24h时,海马的MDA比假手术组及正常组明显升高,并持续到72h,脑梗通口服液可使再灌注72h时海马MDA明显降低[3]。

通过观察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中MDA、亚硝酸盐、SOD含量的影响,发现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与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促进自由基的清除有关[4]。

研究银杏叶(FGE)提取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时发现,FGE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并可不同程度地减少脑组织中异常增加的MDA、NO、PGE2的含量,并可明显增强脑组织中降低的SOD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5]。

2 对钙离子通道及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脑缺血时由于膜功能的紊乱,细胞外Ca2+大量进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器中Ca2+外漏到细胞浆中而造成细胞内Ca2+浓度梯度的破坏,这是导致神经损伤引起细胞死亡的中心环节和最后共同途径。

细胞内钙超载是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利用钙拮抗及降低细胞内钙可以减轻或避免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

研究脑缺氧损伤机制时发现,缺血缺氧致大鼠大脑皮质L-型钙通道开放时间增加,开放概率增加,人参二醇皂苷能抑制正常和缺氧时钙通道的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6]。

脑缺血20min后,突触体内游离钙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的水平,给予灯盏花注射液后,缺血及再灌注期突触体内游离钙含量均低于未给药组[7]。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有明显脑水肿及海马神经元损伤,脑组织含水量、Ca2+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明显升高,而中风脑得平冲剂对此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神经元以减轻损伤[8]。

胡国恒等观察中药康脑神颗粒对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皮素-Ⅰ(ET-1)、Ca2+、Na+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模型对照组较假手术组脑组织ET-1、Ca2+、Na+及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而康脑神颗粒组缺血大鼠脑组织ET-1、Ca2+、Na+及脑组织含水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提示康脑神颗粒可能通过抑制Ca2+内流抑制ET的合成及释放,进而抑制脑水肿防治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9]。

3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随着对细胞凋亡的不断认识及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存在凋亡形式,缺血组织内的细胞可发生凋亡,且在梗死灶形成以及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发病数小时的“时间窗”内应用神经保护剂能减免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区的细胞死亡。

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小鼠记忆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延长,皮质及海马神经出现退化、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海马神经凋亡率升高,术后6h达峰值[10]。

观察小檗碱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时发现,小檗碱能减轻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和椎体细胞缺血损伤,使海马CA1区TuNel阳性面致密度减少,使琼脂糖凝胶电泳特征性DNA梯形带消失[11]。

p53作为转录因子Fas多种基因的转录参与诱导细胞凋亡,Panahian 等[12]证实抑制Fas基因的表达即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而Fas作为一种重要的促进凋亡的调控基因,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其表达产物具有传递凋亡信号的作用,Fas与Fas配体结合可诱导细胞凋亡[13]。

葛根素可使缺血-再灌注6~48h各组的Fas、p53的表达明显减少,细胞凋亡数亦明显减少,表明葛根素具有脑保护作用,葛根素抑制细胞凋亡可能与其减少促凋亡基因Fas、p53蛋白表达有关[14]。

4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脑内神经递质中的儿茶酚胺、Ach、氨基酸、组胺和小肽类等,均对脑功能具有维持作用。

在脑缺血时,脑内神经递质代谢紊乱,不仅参与脑梗塞的病理过程,并可直接引起神经细胞损伤。

以多发性脑梗塞大鼠模型加注山莨菪碱模拟VD大鼠模型,观察到给予中药健脑通络方后大脑皮质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多巴胺及5-羟色胺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增加,从而推断该方治疗VD 与提高某些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有关[15]。

运用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麝香、冰片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递质的影响。

结果,大鼠脑组织缺血45min再灌注6h后,降低缺血区脑组织内的Asp,提高GABA、Gly的含量。

因此,芳香开窍药可通过降低缺血区脑组织中的Asp,提高GABA、甘氨酸(Gly)的含量以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从而保护脑缺血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16]。

5对热休克蛋白的影响目前对热休克蛋白(HSP)反应特征的研究表明,缺血缺氧是诱导神经细胞内HSP基因表达的重要刺激因素。

HSP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蛋白自稳,其中HSP70是缺血性脑损伤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同时HSP70对缺血缺氧性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17],如果使缺血时的HSP合成增加,即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沙鼠脑缺血模型,腹腔注射补阳还五汤,缺血15min后再灌注48h,以Northern印迹法检测脑组织HSP70mRNA的表达,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

结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HSP70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补阳还五汤可使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mRNA 表达减少[18]。

采用沙鼠双侧颈动脉结扎脑缺血模型,运用Northern印迹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黄芪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及蛋白表达。

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48h,HSP70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因此认为,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的抑制作用可能对脑缺血引起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9]。

6 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星形胶质细胞(AS)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功能的调节,在维持神经元的生存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缺血性脑损伤后AS增殖并产生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增强多种神经递质的代谢,对缺血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利于损伤的修复。

另一方面,过度的胶质化却可作为机械屏障影响髓鞘和轴索的再生,从而影响周围神经组织的结构修复和功能恢复。

AS激活的生化标志是其细胞内星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增强,故GFAP 可作为研究脑损伤后胶质反应的特征性标志[20]。

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AS的影响时发现,缺血15min再灌注24h后,GFAP免疫阳性反应显著增强,而补阳还五汤可使GFAP免疫反应减轻;缺血15min再灌注48h后GFAP表达减弱,补阳还五汤可使其增强。

提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急性脑缺血早期AS的过度表达,并维持缺血后期AS的增殖状态,有利于缺血后期损伤脑组织的修复[2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中药抗呆É号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动态变化的影响。

结果,用药各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殖减少,GFAP的强阳性细胞数减少,说明该药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减缓星形胶质细胞对损伤的反应,稳定内环境,上调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从而显示出药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22]。

7对巢蛋白表达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成年哺乳动物脑组织内仍然存在一些可分裂的细胞,即神经干细胞[23~25]。

神经干细胞的标记分子为巢蛋白(Nestin),正常情况下巢蛋白处于静息状态,但遇到与胚胎时期相同因子的影响或异常情况也会被诱导分裂、分化,它可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脑机械性损伤及脑缺血等诱导分裂[26~29]。

研究成年期脑中神经细胞的新生,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各种脑损伤疾病等临床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治疗将产生深远的影响[30]。

近年来,从神经干细胞角度探讨了中医药对脑缺血后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采用大脑中动脉结扎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的表达,研究中药牛珀至宝微丸对脑缺血后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的影响。

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牛珀至宝微丸组缺血侧室管膜、室管膜下区、皮质和纹状体巢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缺血对照组,且神经病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

提示牛珀至宝微丸能持续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巢蛋白的表达[31]。

观察补肾中药龟板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7d,龟板组神经病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龟板组缺血侧室管膜、室管膜下区、皮质和纹状体巢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缺血对照组,说明龟板能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巢蛋白的表达[32]。

8 结语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发生发展机制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而中医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中药成分复杂,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干预脑缺血损伤病理过程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目前,主要观察对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来探讨中药复方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但动物模型很难与中医中的证型一一对应。

如何使动物模型和辨证分型统一,是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和难点。

同时中药成分复杂,其有效活性成分的分析和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内在机制,需要多学科共同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发挥中医中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优势。

9 参考文献1 吴其复,余应平,卢建主编. 新编病理生理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176~1822 巩尊科.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6):275~2763 范子体,黄柳华,徐亚萍,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7,11(2):101~1044 石晶,陶沂,胡晋红,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6):386~3875 周兰兰,明亮,江勤,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5):356~3586 开丽,王中峰,肖家思,等. 中国药理学报,1998,19(5):455~4587 陈康宁,董为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1):684~6868 李克玲,黄启福,邹丽琰,等. 中国生理病理杂志,2002,18(9):1058~10619 胡国恒,胡跃强,吴云虎,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5):70~7110 田国庆,郭赛珊,卢贺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2):123~12711 席刚明,余冬子,范华燕,等. 中风与神经病杂志,2001,18(5):29212 Panahian N,Yoshiura M,Maines M,et al. J Neurochem,1999,72(3):1187~120313 Martin A,Herr I,Jeremias I,et al. J Neurosci,1999,19(10):3809~381714 杨光田,曹建中,刘书山,等. 中国急救医学,2002,22(7):393~39415 张崇泉,孙兆泉,张炜宁,等. 中国医药学报,2000,15(1):33~3516 刘亚敏,张赐安,徐秋英,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4):231~23217 Liu Y,Kato H,Nakata N,et al. J Gastroenterol,1996,31(1):143~14718 邓常青,王敏,贺福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3):193~19519 王沙燕,赖真,耿小英,等. 中医研究,2002,15(2):16~1820 Jorgensen M,Finsen BR,Jesen M,et al. Exp Neurol,1993,120(1):7021 赖真,王沙燕,耿小茵,等.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0):763~76522 宋锐锋,唐一鹏,洪庆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3):45~4823 Reynolds B,Weiss S. Science,1992,255(5052):1707~171024 Auke C,Ackermann I,Korr H. Cell Prolif,1995,28(11):595~60725 Ois C,Carcia Verdugo J,Alvarez Buylla A. Science,1996,271(5251):978~98226 Gage F,Coates P,Palmer T,et al. Natl Acad Sci USA,1995,92(25):11879~1188327 Craig C,Tropepe V,Morshead C,et al. J Neurosic,1996,16(8):2649~265828 阮奕文,王传恩,童健尔,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9,20(3):171~17329 Li Y,Chopp M. Brain Res,1999,838(12):11030 Gage F. Science,2000,287(5457):1433~143831 杜少辉,张悦,黄洁,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0):17~2132 陈东风,杜少辉,李伊为,等. 解剖学杂志,2002,25(4):315~319(2003-11-01收稿)146 服用减肥中药引起肝损害 据日本东京Keio大学医学院的Adachi等报道,12例患者服用中药减肥剂Chaso(中国湖南美康保健品)或Onshido(中国广州御芝堂保健品)后发生急性肝损害,其中2例发生了急性肝衰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