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由于颈椎病变范围不同,手术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颈椎前方入路,简称前路手术;另一类是由颈椎后方入路,简称后路手术。
1、术前护理
①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②手术体位练习及推气管练习。
前路手术:手术体位—术前3—5天,病人取仰卧,将枕头放在肩背部、头后仰,颈部呈过伸位,训练每日2次,首次5分钟并逐渐达到,每次2小时。
推气管练习—术前3天,病人取仰卧位,用手并拢四指,将气管向左或右推,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
后路手术:病人取俯卧位及深呼吸的练习,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术后护理
①同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②颈部制动,两侧用沙袋固定
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伤口局部有无肿胀,有无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预防窒息的发生,观察四肢活动及感觉情况、大小便情况等等。
④病人术后在颈部制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的功能锻炼。
⑤病情允许翻身时参照脊柱骨折翻身方法。
⑥出院指导同骨科出院指导。
主要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术后咳嗽无力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及医嘱制动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
医院康复科颈椎病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康复科颈椎病患者护理常规
一、加强心理护理,对焦虑者应给予疏导,向家属和病人说明治疗的目的及应采用的体位和肢位。
二、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环境,病室有防摔倒设施,协助料理日常生活。
三、体位护理:病人应去枕平卧硬板床,保持颈椎平直,可在头部加枕垫使颈部后伸,以增加舒适感;颈部外固定时限制颈部活动范围,保持其稳定性。
四、术后6小时应进食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或普通饮食。
五、指导临床功能锻炼。
包括牵引、推拿、理疗等,治疗中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感觉及血液循环等情况。
六、防止潜在并发症,即窒息的发生。
密切观察治疗后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
七、防止压疮。
定时翻身,翻身时保持头和脊柱轴线一致。
动态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必要时在骨隆突处用透明贴加以保护。
八、健康教育;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避免诱发因素,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姿和头位等,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低头作业。
颈椎骨折病例护理常规
颈椎骨折病例护理常规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颈椎骨折病例的护理常规。
颈椎骨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损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病情评估1. 完整记录患者的首次病情,包括疼痛程度、病因、伴随症状等。
2. 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感觉、运动及反射的检查。
3. 进行全面的颈部X射线检查以明确骨折的位置、程度和稳定性。
二、危险防范1. 协助患者保持头颈部稳定,避免任何潜在的头颈活动或扭伤。
2. 使用合适的颈托或固定装置,确保颈部的稳定和支撑。
三、疼痛管理1.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
2. 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避免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轻疼痛和不适。
四、卧床护理1. 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卧姿,避免压迫颈部。
2. 定期翻身,保持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循环畅通。
3. 使用合适的护理垫,减轻压力和摩擦。
五、食物与饮水管理1.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提供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
2. 避免给予过烫、过硬的食物,以免刺激颈部导致不适。
3.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六、康复训练1. 在医生和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2. 监测训练进展,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
七、心理支持1. 与患者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
2. 提供相关信息,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康复过程。
八、定期复查1. 安排定期复查,及时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可能的并发症。
2.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康复和治疗调整。
结论颈椎骨折病例的护理常规是保障患者安全和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术后护理常规一、定义颈椎病多因颈椎间盘退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反复发作,疼痛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颈部活动受限,手指麻木,头晕,恶心,严重者四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发展至尿便功能障碍,四肢瘫痪。
二、护理措施(一)、颈部固定:由医生固定颈肩部,护士托肩、臀共同配合搬运至病床。
(二)、术后患者使用薄枕:颈部制动,两侧用沙袋固定。
侧卧时枕与肩同宽,体位变换时佩戴颈托。
每2小时轴线翻身,至少3人,一人固定头颈部,保证头颈中立位。
(三)、术后正确评估患者的声音:清醒后向患者提问,注意患者声音的改变。
(四)、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观察有无呛咳;术后6小时以半流质食物为主,温度不宜过高,吞咽速度不宜过快,待吞咽困难消失后逐渐过渡为普食。
(五)、前路手术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警惕有无血肿压迫气道或喉头水肿。
(喉头水肿:喉部松弛处的粘膜下有组织液浸润。
表现:喉痛、声嘶、喉喘鸣和呼吸困难,并可伴发热恶寒,咽喉疼痛)。
(六)、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咳嗽(深吸一口气用力咳嗽):术后第二天可抬高床头30度,协助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喉头水肿者可以做雾化吸入一日2-3次,以稀释痰液,减轻水肿。
(七)、患者在颈部制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抬高30度,保持5-10秒,两腿交替进行;指导患者行踝泵运动,50次/组,3组/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上肢评估后行进行肩肘关节活动手指握拳等。
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一)、颈部血肿:多发生于术后48h内,颈部明显肿胀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
处理: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剪开缝线,敞开切口,迅速去除血肿。
(二)、植骨块滑脱:可引起吞咽或呼吸困难,若压迫脊髓,则可引起瘫痪或死亡。
(三)、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表现为喉痛、声嘶、喉喘鸣和呼吸困难,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常规【术前准备】1、气管和食管推移训练:术前3-5天让患者练习用手自右向左牵拉气管、食管,以便能够耐受手术的牵引刺激。
具体方法:术前指导患者及家属用2、3、4手指指端从颈部右侧将气管、食管向左侧牵引推移,或用另一只手协助牵引,幅度必须超过中线、3-4次/日,每次持续5-10分钟,逐渐增加至每次30-40分钟,体胖颈短者则延长时间。
2、呼吸功能锻炼:(1)吹气球练习鼓劲患者一次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放松5-10秒,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每次10-15分钟,3次/天。
(2)有效咳嗽练习。
先深吸气,然后连续小声咳嗽,将痰液咳到支气管口,最后用力咳出,将痰排出。
3、皮肤准备:男性剃胡须,取髂骨者备会阴,剪头发;检查颈、胸前皮肤有无疖、肿、皮肤划伤;帮助病人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
4、牵引护理:加强巡视,保持牵引固定有效。
牵引针孔处滴酒精2/日。
5、术前常规准备:术前记录四肢肌力、感觉运动异常平面及其他症状,为术后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术前做好全面的化验和检查,床旁备好沙袋、气管切开包、氧气负压引流、急救药品等装臵。
【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保持颈部后伸,颈两侧各放一沙袋制动,防止出血及植骨滑出。
24小时后可用颈托固定,抬高床头10-15°以利于呼吸。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1)术后将患者安臵于ICU病房,持续心电监护和吸氧(2L/min),详细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术后6小时每15-30分钟测一次,病情平稳后每30-60分钟测一次,连续监测12小时。
(2)每小时测尿量一次,视血容量随时调节输液滴速。
(3)重点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和有无缺氧的表现,如口唇发干、鼻翼煽动、憋气等。
3、伤口观察及护理(1)、一般术后伤口内臵负压引流管,术后当天引流液为红色血性液体,200ml量属正常情况。
(2)、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渗血及有无颈部增粗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颈椎病护理常规
-*-------------------------------------------------*-
颈椎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要点
1、评估病人对有关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
2、评估脊髓神经功能,如上肢、双下肢的感觉、运动。
3、评估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4、评估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5、评估脊髓神经功能。
6、评估术后功能锻炼掌握情况。
7、评估有无睡眠性窒息。
【常见护理问题】
1、焦虑与害怕手术风险及担心预后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术后绝对卧床、被动体位有关。
3、自理缺陷与术后绝对卧床有关。
4、有便秘的可能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有关。
5、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局部皮肤受压有关。
6、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窒息、植骨块脱落、喉返、喉上神经损伤。
7、知识缺乏: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大致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2、饮食:指导病人少吃多餐,少吃甜食及易产气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四肢肌力、感觉、运动及反射情况。
2.询问有无肢体活动度减小,持物及行走无力、易摔跤、上肢放射痛或麻木等。
3.评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4.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有无呼吸困难;伤口有无渗血、渗液,颈部肿胀情况;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有无声嘶、饮水呛咳等现象;四肢感觉、运动功能、大小便情况。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同骨科一般手术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程序及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其紧张心理。
(3)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
(4)手术前的体位训练①颈椎前路手术的病人,术前应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以适应术中牵拉气管、食管的操作,即指导患者用2~4指的指腹将气管自右向左推移过中线,术前3~5日开始,3次/日,15~20min/次,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至4次/日,20~30min/次,注意勿伤及皮肤;②颈椎后路手术的病人,应练习俯卧位及深呼吸,开始每次30~40分钟,以后逐渐增至3小时为宜。
要求收下颌,胸下垫枕头20~30cm,头部顶书本样硬物;③练习侧身起卧动作,手术前1~2天经过多次练习侧身起卧动作,可以明显减少术后的不适应造成的痛苦;④练习床上大、小便和卧位进食。
(5)颈托的选择:颈托的大小合适与否以高度来确立,即颈椎中立位时,颈托的上缘接触下颌,下缘接触胸骨,戴上后颈部不能进行屈颈动作为宜。
(6)备皮范围①颈椎前路手术的备皮范围,上至下颌,下至乳头连线,左右至腋中线。
男病人剃胡须,取骨区皮肤准备,上至肋缘下,下至股骨中段,剃阴毛;②颈椎后路手术的备皮范围,剃光头再做局部备皮,后颈部上至双耳尖连线(耳廓上缘),下至肩胛下缘,两侧至腋中线。
2.术后护理(1)同骨科一般手术术后护理常规(备沙袋2个)。
(2)体位护理:颈前路全麻术后需要平卧4小时,颈后可以垫上数层软毛巾,给予颈部一定的柔软支撑,注意不要使颈后方悬空,否则可以引起不适感甚至疼痛。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常规
切口观察
•注意观察颈部切口疼痛情况 •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并保持引流管和 (或)引流条的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切口周围是否肿胀,呼吸是否困难 •指导患者咳嗽、喷嚏时用手按颈部
切口观察
•以保护颈部切口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
•术后严格执行轴线翻身,保持脊柱直 立,避免翻身不当造成继发性脊髓损 伤 •注意观察患者躯体及四肢活动情况, 并与术前评估的情况相比较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 •取得家属的配合,保持患者及家属情 绪的稳定
体位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 •两肩垫枕,使患者颈部处于略后伸位 •开始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 •逐渐增加每次1-2小时 •禁忌:外伤使用颈托,牵引者一般不 做(与医生沟通确认后再进行)
气管和食管推移
•术前让病人练习用手自右向左牵拉气 管食管以便能够耐受手术的牵拉刺激。
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 •功能锻炼 •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
接手术
•了解术中情况,手术方式、麻醉方式 •监测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及血氧饱 和度,给予低流量吸氧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呼吸 是否平稳、有无声嘶及饮水呛咳;引 流液量、颜色、形状
接手术
•观察肢体感觉活动,与术前对比。如 有神经压迫症状并进行性加重,立即 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饮食指导
•手术当日少禁食或不进食(遵医嘱), 以防过多的吞咽动作引发伤口内出血 •手术次日先饮少量白开水,如无呛咳, 再进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食至普食。
健康宣教
•术后出现头昏、眼花、出冷汗等不适 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术后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症状加重或 感觉、活动、大小便异常,及时报告 医护人员
•支具佩戴宣教:术后坐位或下床时需 佩戴颈托
颈椎镜下椎体切除术后护理常规
颈椎镜下椎体切除术后护理常规摘要颈椎镜下椎体切除术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常见手术,但手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颈椎镜下椎体切除术后的护理常规,包括术后休息、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并发症监测等方面,以便有效提高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1. 术后休息术后休息是患者康复的基础,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护理人员应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并避免患者床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活动,以避免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不畅。
2. 疼痛管理颈椎镜下椎体切除术后,患者常会出现术后疼痛。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变化和药物反应。
同时,还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3. 伤口护理伤口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之一。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液、红肿、感染等情况。
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在更换伤口敷料时,要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并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
4. 并发症监测颈椎镜下椎体切除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还需关注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如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
5. 康复指导术后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技巧,如正确的体位、活动训练、锻炼方法等。
此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和恢复过程,减少焦虑和不良情绪。
结论颈椎镜下椎体切除术后的护理常规包括术后休息、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并发症监测和康复指导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颈椎后路手术护理常规》
《颈椎后路手术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颈椎后路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多种颈椎疾病,如严重的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
该手术通过在颈椎后方进行切口,对颈椎的椎板、关节突等结构进行减压、固定等操作,以解除脊髓和神经的压迫,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和功能。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颈椎病颈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容易发生退变。
退变的椎间盘可突出、膨出或破裂,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引起颈椎病的症状。
长期劳损:长期低头工作、长期使用电脑、长期开车等不良姿势和习惯,可使颈椎长期处于过度弯曲或伸展的状态,导致颈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劳损,加速颈椎间盘的退变,从而引起颈椎病。
外伤:颈部受到外力撞击、扭伤等外伤,可导致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突出等,引起颈椎病。
遗传因素:部分颈椎病患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颈椎病患者的人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2. 颈椎管狭窄症先天性因素:先天性颈椎管狭窄是由于颈椎发育异常,导致颈椎管内径小于正常范围。
这种情况在出生时就存在,但可能在成年后才出现症状。
后天性因素:后天性颈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原因,导致颈椎管内径逐渐变小,压迫脊髓和神经。
3.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因不明:目前对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代谢等因素有关。
骨化过程:后纵韧带中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分化,逐渐形成骨化组织,压迫脊髓和神经,引起症状。
三、临床表现1. 颈椎病颈肩部疼痛: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放射至上肢、头部等部位。
疼痛性质可为酸痛、胀痛、刺痛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上肢麻木、无力:由于神经根受压,可出现上肢的麻木、无力。
麻木可呈放射性,从肩部沿上臂、前臂至手指。
无力可表现为握力减退、手指活动不灵活等。
头晕、视力模糊:颈椎病可影响椎动脉的供血,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视力模糊、耳鸣等症状。
行走不稳:脊髓型颈椎病可导致脊髓受压,引起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
颈椎病后路手术后护理措施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后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常用的术式。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以下是对颈椎病后路手术后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术后体位1. 术后患者应保持平躺,头部与身体保持一条直线,避免头部左右旋转。
2. 颈部两侧使用沙袋固定,防止颈椎左右旋转。
3. 手术后2周内,患者可采取半坐位,逐渐增加坐立时间,以适应术后体位变化。
二、伤口护理1.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 术后3-5天,每日更换敷料1-2次,如有渗血或分泌物,及时更换。
3. 术后7-10天,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可拆线。
4. 拆线后,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三、饮食护理1. 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咖啡等。
3.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规律。
四、呼吸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咽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2. 如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
五、引流管护理1. 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堵塞。
2.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 引流管拔除前,需观察引流液是否清澈,无渗血。
六、功能锻炼1. 术后2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颈部肌肉锻炼。
2. 术后3-4周,可进行颈部活动锻炼,如颈部前屈、后伸、侧屈等。
3. 术后6周,可进行颈部旋转锻炼。
4. 术后3个月,可进行颈部负重锻炼。
七、复查与复查1. 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 复查内容包括:颈椎活动度、神经功能、影像学检查等。
3.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八、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家属应给予关心、支持。
2. 告知患者术后康复过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3.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颈椎病的术后护理
颈椎病的术后护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颈椎疾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如果不采取及时措施,病情会逐渐加重,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
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人来说,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主要介绍颈椎病的术后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措施1. 手术部位的保护手术后,首先要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意外碰撞或剧烈运动,尽量减少颈部动作,避免头部向前、后或旋转。
睡眠时要选择合适的睡姿,枕头的高度也要适当,以免对手术部位造成过多的压迫。
2. 处理伤口手术后24小时,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主要是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无渗血。
同时,也应该定期观察伤口,若发现伤口有异常,如渗血、发炎、肿胀、疼痛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3. 功能锻炼手术后,应进行适当的颈部功能锻炼,帮助恢复颈部的正常功能,并增加肌肉的力量。
要选择较为柔和的运动方式,如头左右转动、前后倾斜等,不宜做激烈的体育锻炼。
但要注意的是,锻炼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4. 心理护理手术期间和术后,患者的心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帮助其树立乐观心态。
同时也要尊重患者的感受,耐心倾听其疑虑和困惑,并给予合适的解释和引导。
注意事项1. 饮食手术后,应遵守合理饮食规律,不要过度饮食或吃太多的油腻食物,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可以多吃一些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蛋白质、维生素C等。
2. 防止感染手术后,由于伤口未愈合,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会较弱,容易感染。
因此,要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接触任何可能带菌的物品。
同时,在外出时要注意穿戴合适的衣物,以免感冒等疾病加重病情。
3. 定期复诊手术后,患者还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病情、伤口愈合情况以及颈部的功能情况等来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总结手术后的颈椎病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护理要求,采取恰当的术后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才能更好地促进康复。
颈部手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颈部手术是治疗颈椎疾病的重要手段,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良好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部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术后一般护理1. 休息与体位(1)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颈部过度活动。
床头抬高30°~45°,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2)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保持头部抬高,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伸展。
(3)术后3~5天,可逐渐增加头部活动范围,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2. 颈托保护(1)术后患者需佩戴颈托,防止颈部过度活动,保护手术部位。
(2)颈托佩戴时间根据医生建议而定,一般为2~3周。
3.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术后2~3天,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伤口换药。
(3)拆线后,注意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4. 饮食与营养(1)术后患者需保持营养均衡,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2)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戒烟戒酒,减少对身体的刺激。
5. 心理护理(1)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耐心倾听患者心声,给予心理支持。
(2)讲解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三、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 感染(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定期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如有红肿、疼痛、渗液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2. 神经损伤(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如肢体活动、感觉等。
(2)如有神经损伤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3. 呼吸困难(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答迟缓、张口状急迫呼吸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
4. 创面愈合不良(1)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遵医嘱使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
(3)如有愈合不良迹象,及时通知医生。
四、出院指导1. 术后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气管、食管推移训练: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指导患者持续将气管、食
管向非手术侧推移。
训练时间:术前3~5日开始,10~20分/次,3次/日,以后逐渐增加至30~60分/次,4次/日,使气管推移超过中线。
3、俯卧位训练:适用于后路手术患者,以适应术中长时间俯卧位并预防呼吸受
阻,开始30~40分/次,3次/日;以后逐渐增至3~4小时/次,1次/日。
4、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避免头部过快转动或屈曲,以防猝倒。
二、术后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呼吸困难是前路手术最危急的并发症,一旦患者出现此征象立即通知医师,
并做好气管切开及再次手术的准备。
床旁备气管切开包。
3、体位护理:颈部制动,颈部两边用沙袋固定。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术后出血:术后12小时内易见深部血肿,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液;24小时出血量超过200ml,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表现时立即报告医生并处理。
(2)脊髓神经损伤: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植骨块脱落、移位:重视体位护理,颈部制动。
5、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主动运动,协助患者被动运动,以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
硬。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
拟定:陈**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
1、同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颈围固定后保持头颈部中立位,平稳搬运病人至床上,严禁扭转或过伸、特别是植骨及人工关节者。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S a O2、神志和四肢的感觉、运动、肌力情况,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
4、颈前路手术后,切口用半斤小砂袋(包消毒巾)压迫止血。
如出现呼吸困难,多因深部血肿或喉头水肿引起,应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
5、根据手术类型予头颈部制动,尤其是行植骨及人工关节置换者颈部两侧放置沙袋或颈围固定。
6、对行枕颈融合术者,需颈部制动3个月,以防假关节形成,对仅行枕大孔扩大减压术,颈后弓切除者,可不必制动。
7、保持弥留导尿管通畅,每日尿道口消毒2次,每3~4h开放导尿管一次,多饮水,注意尿管拨除后小便能否自解,并与术前比较,观察手术效果。
8、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如为淡红色或淡黄色液体应警惕脑脊液漏,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9、q2h翻身并注意头颈部的保护,动作缓慢,预防枕部压疮。
10、颈前路手术后,常规雾化吸入,嘱病人进食冰冷食物,以减少咽喉部水肿及出血。
11、询问患者吞咽及进食情况。
观察患者有无嘶哑、憋气及伤侧声麻痹。
12、指导患者四肢功能锻炼,下床前先坐起,过渡到站立,行走,由专人守护,以防跌倒。
颈椎后路手术体位的护理要点
颈椎后路手术体位的护理要点
颈椎后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需要特别注意手术体位的护理。
以下为颈椎后路手术体位的护理要点:
1. 患者手术前应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
2. 患者在手术时要采取仰卧位,并将头部放在头垫上,以保持
颈椎的自然状态。
3. 护士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头部位置,确保头部不会下沉或侧滑。
4.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经常检查患者呼吸和心率,防止意外
发生。
5. 手术结束后,护士应帮助患者平稳地从手术床上起床,并注
意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
6. 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护士要给予适当的床位翻身
和体位调整,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7. 护士要监测患者的伤口渗血情况,并注意伤口周围是否有红
肿等不适症状。
8. 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护士要及时汇报
医生并协助处理。
9.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变化等紧急情况时,护士要立即采
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10. 患者出院前,护士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 1 -。
颈椎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颈椎骨折病人护理常规简介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有重大影响。
因此,在对颈椎骨折病人进行护理时,需要遵循一些常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常规护理措施以下是颈椎骨折病人的常规护理措施:1.病房环境: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减少可能引起颈部活动的干扰物。
床上用品应舒适且柔软,以减轻颈部的压力。
2.适当固定颈部:根据医嘱,使用颈托或颈领固定患者的颈部,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固定器材应正确放置,不可过紧或过松。
定期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松动或不适。
3.身体翻身和位置调整:因为颈椎骨折病人需长时间卧床,需要定期进行身体翻身和位置调整,以避免压疮和肺部感染。
在调整位置时要小心,避免颈部扭曲、旋转或过度屈曲。
4.饮食和排泄管理: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包括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定期协助患者如厕,避免过度用力。
5.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帮助病人进行肢体活动,避免血液淤积和血栓形成。
使用深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和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6.疼痛管理: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药物,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反应。
同时,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活动引起疼痛。
7.定期康复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包括肌力、感觉和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总结颈椎骨折病人的护理需要遵循一系列常规措施,包括病房环境的管理、适当固定颈部、身体翻身和位置调整、饮食和排泄管理、促进血液循环、疼痛管理和定期康复评估。
这些措施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加速颈椎骨折的愈合过程。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颈椎前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方法。
在手术后的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和护理措施:1. 创面护理:手术后的创面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创面感染。
护士应定期更换敷料,注意观察创面是否存在渗液、红肿等情况。
2. 疼痛管理: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需要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控制患者的疼痛感。
3. 体位护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保持合适的体位,避免颈部受力。
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的躺卧姿势,并协助翻身等活动,防止颈椎受到过度压力。
4. 呼吸护理:颈椎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疏通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肺部感染。
5. 神经功能监测:颈椎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6. 导管护理:手术后患者可能会装有导尿管、留置导管等,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情况,及时疏通或更换导管,避免感染。
7. 卧床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护士应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如定期翻身、床上抬高脚部等,避免长时间卧床引起压疮等并发症。
8. 深静脉血栓护理: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护士应加强观察,遵循相关护理措施,如定期翻身、进行肌肉底层注射抗凝剂等。
9. 安全护理:颈椎手术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头部和颈部的保护,避免剧烈活动或撞击导致颈椎损伤。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其正确使用床上护栏等设施。
以上是颈椎前路手术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的护理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进行调整。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作,以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专家指导]
专业资料
18
常见并发症
颈深部血肿
植骨块脱落
睡眠性窒息
喉头痉挛
食管气管损伤
喉返神经损伤
脑脊液漏
脊髓损伤
活动性出血
专业资料
19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颈深部血肿
是颈椎手术最常见并发症,危险性大,严重 者可因压迫气管窒息而死亡。
原因:结扎血管的线头脱落,骨质创面难以止 血,手术伤及血管丰富的颈长肌等。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常规
专业资料
1
适应症
颈椎阶段性椎间不稳者引起的神经根 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椎体后缘骨赘所 压迫骨髓致的脊髓型颈椎病
钩椎关节压迫椎动脉或神经根引起的 椎动脉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椎体肿瘤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骨折脱位
专业资料
2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体位训练 气管和食管推移 呼吸功能训练 皮肤准备 物品准备
专业资料
13
切口观察
注意观察颈部切口疼痛情况 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并保持引流管和
(或)引流条的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切口周围是否肿胀,呼吸是否困难 指导患者咳嗽、喷嚏时用手按颈部,
以保护颈部切口
专业资料
14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
术后严格执行轴线翻身,保持脊柱直 立,避免翻身不当造成继发性脊髓损 伤
专业资料
3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及传给案例 取得家属的配合,保持患者及家属情
绪的稳定
专业资料
4
体位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 两肩垫枕,使患者颈部处于略后伸位 开始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 逐渐增加至每次1-2小时 禁忌:外伤使用颈托,牵引者一般不
颈椎病的护理常规
颈椎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神志、面容、营养状况及精神状况。
2、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发绀状态、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情况。
3、观察颈部切口敷料的颜色、颈部有无肿块、伤口引流的性质、引流管是否通畅,以判断有无切口出血。
4、观察颈部有无明显肿胀,有无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情况。
5、观察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3)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戒烟。
(5)备皮。
(6)颈椎前路手术前3-7日,在护士指导下进行手术体位和推拉气管的练习。
方法是:仰卧位,肩部垫枕,使颈部充分暴露。
每日2-3次,每次30-40分钟。
推拉气管的方法是:用4个手指将气管推向一侧,偏离颈部中线2厘米,以不憋气为宜,以增强术中对气管牵拉的耐受性。
术前一周开始练习,前3天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以后逐渐增至每次30—60分钟。
(7)颈椎后路的患者因手术时采用俯卧位,应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患者俯卧于床上,胸部下垫2个软枕,使颈部充分暴露。
每日2-3次,每次30-40分钟。
2、术后护理(1)同骨科术后护理。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感觉、运动、肌力、温度、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疼痛时给予镇痛剂。
(5)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定时局部减压,预防压疮发生。
(6)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为原则。
(7)患肢制动,保持功能位,并将患肢抬高,以利减轻肿胀。
(8)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9)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如渗血多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0)搬动患者时要注意保持脊柱水平位,颈部两侧盐袋固定,前路手术可枕薄枕,后路手术患者去枕平卧或枕薄棉垫,翻身时一定要保持头、颈和躯干在同一平面、维持颈部相对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颈椎手术护理常
规
由于颈椎病变范围不同,手术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颈椎前方入路,简称前路手术;另一类是由颈椎后方入路,简称后路手术。
一、术前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对有关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
2.观察脊髓神经功能,如双上肢,双下肢的感觉,运动。
3.颈椎损伤病人观察要点同高位截瘫病人。
护理措施
①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②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如X线、CT、MRI等。
③术前备颈围、引流袋、X线、CT、MRI及抗生素等
④手术体位练习及推气管练习。
前路手术:手术体位—术前3—5天,病人取仰卧,将枕头放在肩背部、头后仰,颈部呈过伸位,训练每日2次,首次5分钟并逐渐达到,每次2小时。
推气管练习—术前3天,病人取仰卧位,用手并拢四指,将气管向左或右推,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
后路手术:病人取俯卧位及深呼吸的练习,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二、术后护理
1同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2颈部制动,两侧用沙袋固定,颈围固定后保持头颈部中立位,平稳搬运病人至病床上,严禁扭转、过屈或过伸,特别是植骨及人工关节者。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SPO2、神志。
4颈前路手术后,切口用0.25Kg小沙袋压迫止血。
如出现呼吸困难,多因深部血肿或喉头水肿引起,应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
5对行枕颈融合术者,需颈部制动3个月,以防假关节形成,对仅行枕大孔扩大减压术、颈、后弓切除者,可不必制动。
6检查四肢的感觉,运动,肌力每小时一次并记录,注意尿管拔除后小便能否自解,并与术前比较,观察手术效果。
7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如为淡红色或淡黄色应警惕脑脊液漏,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8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并注意头劲部的保护,动作缓慢,预防枕部受压。
9劲前路手术后,常规雾化吸入一日2次,嘱病人进食冰冷食物,以减少咽喉部水肿及出血。
10观察病情变化,伤口局部有无肿胀,有无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预防窒息的发生,观察四肢活动及感觉情况、大小便情况等等。
11指导病人病人四肢的功能锻炼,下床前先坐起,逐渐过渡到站立、行走,由
专人守护,以防跌倒。
三、健康教育
1对行融合、植骨、人工关节者需劲围固定或石膏固定3个月,防止劲部过度活动,及时治疗咽喉疾病。
2指导手功能的锻炼,如捏、握、夹和持的动作,增加手指的灵活性。
3睡眠时枕头高度适宜,防止劲肩部受凉。
保持劲的正确的姿势。
4指导做好并发症的预放。
定期门诊复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
规
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出现的腰痛、腿痛等症状。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般护理常规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观察腰背疼痛、双下肢运动、感觉变化及大小便情况并记
录好,下床应配戴腰围。
3、指导患者避免使病情加重的因素:如弯腰拾物、久站、久坐、咳嗽等,
并指导患者起床、下床、站立、下蹲的正确姿势。
4、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量以病人耐受为宜,
具体方法如下:
①五式点:取仰卧位,头枕部、双肘、双足为支点,向上挺胸、挺腹,尽
量使腰背离开床面。
②三点式:取仰卧位,头枕部、双足为支点,向上挺胸、挺腹,尽量使腰
背离开床面。
③飞燕式:取俯卧位,双下肢并拢,双手分开置于身侧并同时伸直及抬头,
双手后举,腹部为支撑点,形似飞燕。
(二)手术治疗护理
1、术前护理:
1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护理常规。
2指导患者掌握轴性翻身的方法。
检查双下肢疼痛部位、性质。
3协助医生检查双下下肢疼痛感觉、运动及升理反射有无减弱或消失
检查双下肢疼痛部位、性质。
2、术后护理
①同骨科术后护理常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般护理常规。
②绝对卧床休息时间视病情及术式决定,翻身时以轴性翻身方式。
③功能锻炼指导;术后2-3天可鼓励患者作直腿抬高运动。
腰背肌功能锻
炼时间视病情及术式决定,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如钻孔减压、半板切除,可卧床一周后开始五点式锻炼;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大的,如全椎板切除,蝶形减压及多间隙椎间盘摘除术后2-3周开始五点式锻炼
三健康教育、
1、卧硬板床休息;
2、行走时要戴腰围,指导病人平时正确的站、坐、行和劳动姿势,注意保护腰部,减少慢性损伤的发生。
3、继续腰背肌锻炼。
4、半年内不可提重物,不可急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