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上课用)
高考小说阅读分析氛围描写的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分析氛围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05f4e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1.png)
高考小说阅读分析氛围描写的作用
背景介绍:
高考小说是指以高考为主题的小说作品。
在这些小说中,氛围
描写是一种重要的技巧,通过描绘场景、细节和情感,来营造出一
种特定的气氛。
作用一:增强情感共鸣
通过描写氛围,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高考的紧张、压力和困惑。
这种共鸣能够使读者对主人公的经历产生共鸣,增强
情感上的联系。
作用二:营造紧张气氛
高考小说往往以紧张和焦虑为主题,而描写氛围可以进一步增
强这种紧张感。
通过描绘考场的寂静、空气的紧绷和学生们的紧张
情绪,读者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高考带来的压力。
作用三:展示社会背景
高考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件,代表着社会的变革和困境。
通
过描写氛围,作家可以展示出社会背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主
人公的处境。
比如,通过描写高考考场外的排长队的父母、社会的
期望和评价,读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压力和挣扎。
总结:
高考小说中的氛围描写对于营造情感共鸣、加强紧张气氛和展
示社会背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呈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高考这个特殊时刻对于人们所带来的各种心理
和社会压力。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的作用及主旨归纳的方法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的作用及主旨归纳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5379fc9b89680203d825e0.png)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的作用及主旨归纳的方法一、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全归纳环境描写可分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以下分别归纳一下它们在文章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可以熟记在心,使用时逐一对照。
(以下为教师归纳,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虽有较高的实用性,但一定要结合具体题目分析,切勿照搬)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 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故事气氛;4.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深化作品主题;6. 暗示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提示: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与中心联系起来,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要思路开阔,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在小说的开头,一般有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烘托心情(往往用生动的社会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社会环境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社会环境描写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
故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是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认真考察。
)开篇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发展作用:提示:可能是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作用,要根据文章内容而定,开头用环境描写,第一种的作用可能性大1、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为下文作铺垫;2、烘托人物的心情;3、渲染气氛;4、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答题格式:提示:要结合具体环境描写说作用。
①渲染……气氛;②烘托……心理;③交待……时代背景;④揭示……地域风貌特征;⑤突出了……主题;⑥为XXX人物的出场安排典型环境;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⑧彰显了XXX人物的性格。
高考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考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2e5e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0.png)
高考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高考小说是以高考作为背景的文学作品,通过描写高考环境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展现人物形象、塑造情感氛围等,具有丰富的作用。
首先,高考小说的环境描写能够反映社会现实。
高考是中国社会高度关注的事件,其背后涉及到教育制度、家庭教育、社会竞争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描写高考环境,作家可以展现高考对学生和家庭的影响,探讨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折射社会价值观念和制度缺陷等。
通过高考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思考高考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其次,高考环境的描写可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
高考是一个检验学生智慧和能力的关键时刻,也是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转折点。
通过描写高考环境,作家可以展现主人公在高考中的表现和思考,透露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
有些主人公在高考中表现出才华横溢和临危不乱的品质,有些主人公则因压力和困境而彰显出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高考环境的描写能够通过主人公在高考中的表现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鲜活生动。
另外,高考环境描写可以营造紧张的情感氛围。
高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紧张和焦虑的时刻,学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家长们也焦虑地为孩子祈祷,整个社会都笼罩在高考的氛围中。
通过环境描写,作家可以将紧张的氛围传递给读者,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们的压力和困境,产生共鸣。
这种紧张的情感氛围也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反省,使读者对教育和社会问题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此外,高考环境描写还能够体现作家的文学艺术表现力。
高考是一个极具戏剧性和张力的事件,作家通过精心的描写和叙述,可以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表达能力。
通过巧妙地运用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作家可以将高考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主人公的喜悲哀乐。
高考环境描写是作家展示自己写作风格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作品的精华所在。
总之,高考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通过描写高考环境,作家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情感氛围等,展现出高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课件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be236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8.png)
①描写,技用能橹:声动、静水结声合、语、声虚反实衬结环合境、异工样X笔X、X,白景描物、描正写侧动面静结相宜合。 ② ③ 声点 修)面辞,,结:把 觉合比碧(、喻波碧色 、比波彩 拟作从、渲 人写大山染 、景匹色的软苍、 夸感缎翠衬 张官,、托 等角形水度象中:生倒动影地觉鲜(写活橹出闪声水袅、面)水的、荡声漾、觉语(舒声风展、又。雷暖又 凉写)景, 角度:感觉、视察、顺序
①照应开头; 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形象; ④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深化主题。
山东卷《活着》21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 作用。(4分)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 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 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 野趋向了XXX,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 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 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 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 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 不过问。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 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靜。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 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 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 教授。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高三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三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3b8a4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7.png)
《荷花淀》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背景下,白洋淀地区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由家庭妇女成长成为坚贞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故事。表现他们在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
归纳提炼 激励成功
总结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添加标题
环境描写作用题的解题技巧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烘托人物心情或象征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地位,暗示人物的命运。 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作铺垫, 制造悬念,情节发展的线索。 揭示、丰富、或深化作品主题。
(1)、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 (2)、衬托了少年闰土英俊、可爱的形象。
1、渲染紧张气氛。 2、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 处境。 3、推动情节发展。
3、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三段有关雪的描写: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草料场,风雪初起) (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在林冲去沽酒御寒的路上,雪势正大。 ) (3)、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林冲喝了一顿闷酒仍旧迎着北风回来,雪更大了)
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荷花淀》 具有象征作用。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象征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暗示社会环境。
小说阅读 之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 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a7813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5.png)
高考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角度知识清单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苦恼[俄]契诃夫暮色昏暗,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
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一身雪白。
他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驾驶座上。
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
它的身子一动不动,而且瘦骨嶙峋,再加上它那如棍子般笔直的几条腿,近看起来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
它多半也是心事重重。
约纳和小马已经停在这里很久了。
“车夫,去维堡区!”约纳听见有人叫。
约纳打了个哆嗦,看见一个穿着军大衣的军人。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说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去维堡区!”为了表示愿意,约纳抖了抖缰绳,马背和自己的肩膀上滑落下大片的雪花……军人坐上雪橇。
车夫咂巴着嘴唇,像天鹅似的伸长了脖子,挥动着马鞭。
马也伸直了脖子,活动活动笔直的腿,迟疑不决地向前迈步……“鬼把你往哪带啊?往右赶!”军人生气地说。
一个四轮马车夫破口大骂,另一个肩膀碰到马脸的行人也在恶狠狠地瞪着他。
约纳如坐针毡。
他摇动着缰绳,眼珠乱转,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缘何在此。
“这些人都是混蛋!”军人打趣地说,“他们简直是故意撞你,好像串通好了似的!”约纳回头望了望客人,微微动了动嘴唇……可喉咙里除了沙哑的咝咝声外,并没说出一个字来。
“你想说什么?”军人问。
约纳撇嘴一笑,哑着嗓子说:“老爷,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怎么死的?”约纳转过身子朝着乘客说:“谁也不知道!也许……这是天意。
”“鬼东西!赶车吧,赶车吧……”乘客喊叫道。
车夫振作起来,使劲而熟练地挥动着鞭子。
好几次他回头看看客人,那军人闭着眼睛。
到维堡区后,乘客下了车,雪把他和马又涂成了白色。
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过去了……人行道上响起相互谩骂的声音,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
其中两个又高又瘦,另一个又矮又驼。
“赶车的,去警察桥!”驼子用那破锣似的声音叫道,“坐三个人……二十戈比!”约纳嘴里吧嗒了几下。
高考复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考复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0952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0.png)
高考复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够为故事情节提供背景和情
感氛围,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反映社会和历史背景,展示作
家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最后,环境描写还能展示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环境描写是小说中
重要的创作元素之一,作家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能够展示自己对自然和社
会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把握能力,以及对艺术形式的独特理解和运用。
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通过对上海的街道和建筑特点的描写,展示了
鲁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犀利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
艺术形式的独特运用和创新。
综上所述,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能够为故事情
节提供背景,还能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反映社会和历史背景,展示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
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情感状态,了解社会和历史的背景,感受作家的
思想和艺术水平,从而实现对小说的全面理解和沉浸式阅读。
因此,在高
考复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升对文
学作品的综合阅读和分析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小说环境描写及作用精讲
![高考语文阅读小说环境描写及作用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50b9a9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b.png)
高考语文阅读小说环境描写及作用精讲高考语文阅读中,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能够
有效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环境
描写不仅可以展示自然景观,还可以描绘社会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深化
情节等。
在高考语文阅读中,理解和分析环境描写对于把握整个故事情节
和主题非常重要。
这篇文章将精讲高考语文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为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提供背景。
通过描绘自然景
观或社会环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和人物的思
想感情。
例如,在一部描述战争的小说中,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描绘战场的
惨烈景象和毁坏的城市来加强对战争的真实感受,从而加深对战争背后人
性的思考。
在阅读中,关注环境描写所呈现的背景信息,能够更好地理解
故事情节的背后含义。
其次,环境描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对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生活背景以及与环境的互动等。
例如,一位长
期生活在贫困山区的人物,其所处的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描绘山水的贫瘠和
生活的艰辛来展现其坚强、勤劳的性格特点。
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更
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选择。
总之,环境描写在高考语文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丰富作品
的内容,加深对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通过仔细品味和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和技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解读文学作品,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例析
![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de801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1.png)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例析在小说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人物行动的生活场所,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
典型的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渲染氛围、展示时代背景及深化主题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品主题,把握人物形象,并能够提高读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般说来,小说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作用。
1.渲染气氛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开头的环境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又如该文结尾一段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迭迭”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所有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如高尔基的《母亲》中有段描写:“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显示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
3.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而言,从小说标题可看出,对风雪的描写,是自然环境描写的重点。
作品中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象;更重要的是,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高中语文: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中语文: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96ca3e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6.png)
高中语文: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于营造故事的真实性和情感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环境的描写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从而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比如在小说《子夜》中,作者通过___太爷的所见所闻,描写了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危险。
而在《孔乙己》中,开头对___的描写则为主人公___的出场作了铺垫,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对立。
自然环境的描写则可以为故事的情感氛围营造出独特的背景。
比如在小说《草房子》中,作者通过描写四季的变化,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家庭的贫困和艰辛。
而在《红楼梦》中,作者则通过描写四时景物的变化,为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营造出了恰当的氛围。
总之,环境描写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故事的真实性和情感氛围营造出恰当的背景。
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和特定的氛围。
作家常常通过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
例如,___的《故乡》和《药》利用环境描写烘托出小说的悲凉和阴冷气氛。
而《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中的景物描写则营造出神秘诡异、变幻莫测的气氛,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环境描写也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
例如___的《七根火柴》中的环境描写,通过描写草地沉浸在雨雾中、荒草被暴雨冲洗、天阴沉沉等情景,衬托出___因受伤而掉队后的迷茫、无助、苦恼、着急和盼火的心理,为后续火柴出现作好了铺垫。
总之,环境描写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立体感,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___回到家中,作者描写了夜晚的景色:“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
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
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
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
多么好呀,春夜!”这段描写暗示了___经历了一段紧张的下午,现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完整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完整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91d396227916888486d7dd.png)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有以下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比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环境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就像一幅清末江南小镇的世俗画。
顾客贫富悬殊,阶级明显对立。
这咸亨酒店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样的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
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温饱、没有人同情与怜悯,最后悲惨的死去。
二、渲染气氛。
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篇这样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将小说悲凉的气氛烘托了出来。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候也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9318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6.png)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为读者构建具体的场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也能够为情节和人物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背景和氛围。
以下是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1. 增强真实感:环境描写能够创造出一个真实存在的场景,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发生的环境。
通过描写天气、地理特点、建筑物等细节,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进入故事中。
2. 体现人物性格和情绪:环境描写可以为人物的性格和情绪提供补充和反映。
比如,一个寒冷的冬夜可以让主人公感到孤独和无助,进一步揭示他内心的挣扎和孤独感。
3. 烘托气氛和情节:环境描写可以通过创造特定的氛围与情节相呼应,在情感上进一步拉动读者的心弦。
比如,在一个阴暗的森林中,猎人的脚步声和树叶的沙沙声将使得故事更加紧张和恐怖。
4. 增加紧张和悬念:有时,环境描写也可以用来增加紧张和悬念,让读者对接下来的情节产生好奇和期待。
比如,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一个人在小巷中追逐另一个神秘的人物,读者会感到紧张和好奇,迫切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5. 展示主题和象征:环境描写也可以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来暗示或直接展示小说的主题和象征。
比如,一个废弃的工厂可以象征着失落和荒废,与主题相呼应。
总之,环境描写在小说中不仅通过创造真实的场景和氛围,使读者更好地融入故事,还能够为情节和人物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背景和反映。
它是构建小说世界的重要元素之一。
高三小说复习之环境描写
![高三小说复习之环境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7f46e710581b6bd97f19eac0.png)
高三小说复习之环境描写知识方法梳理小说的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描写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
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故事气氛。
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③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④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⑤暗示社会环境。
优秀的作者,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
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被当做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⑥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2、社会环境描写知识梳理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具体作用有:a.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b.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c.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注意思考模式a.环境→环境,即环境本身有何特点。
b.环境→情节,环境描写对情节展开有何作用。
c.环境→人物,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
(提供活动背景、衬托人物性格等)d.环境→主题,环境描写对揭示或深化主题有何作用。
规范答题模式a.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b.情节(推动,暗示,铺垫)→c.人物(烘托,映衬)→d.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高三复习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三复习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e541d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4.png)
烘托(揭示)了人 物……(性格、心理
或身份特征)
表达(揭示、暗示、 寄托)……主题。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 下文写……作辅垫 (或跟上文…… 相……(呼应)。
•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 自然环境: 表现了……地域风格
•
提示了……时间、季节
•
渲染营造了……氛围,烘托人物心情
• 社会环境: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1. 为祥林嫂的悲剧作了铺垫
所以,环境描写暗示了社会环境、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特征, 为下文做铺垫。
《东坛井的陈 皮匠》(P215 《步步高》)
1
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 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
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
走近高考,尝 试成功
2011年江苏高考
01
《这是你的战争》 宗璞
02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 物的叙写对表现人 物的作用。
答题注意点
逐字阅读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 从文章中准确找出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 要结合文本答题,不可贴标签,使答案空洞。
表现人物:
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 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 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 此之间理解更深了。
合作交流 归 纳作用
思考:小说的社会 环境描写有什么作 用?
请同学们阅读有关 的小说文段,思考 并回答问题。
一.鲁迅《祝福》中的社会环境描写: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 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 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 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向角度:情节
5.最后一段:(课本P123) 环境描写的作用: 1.与开头相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严谨。 2.祥林嫂的惨死与人们祝福的盛况构成强 烈的对比,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社会杀人和 吃人的本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指向角度:主题
小 说 环 境 描 写 作 用 的 思 考 角 度
归纳提炼, 我总结,我成功
我答求规范
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 要分析。(6分)(2010安徽卷)
(1)特点: 运用动词和形容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 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2)作用: ①烘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了人物心理 的转变。 ②生机勃勃的春景为下文罗永才的心理变化提供了动力, 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环境描写的作用: 1.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沉寂,渲染出了 一种压抑的氛围。 2.烘托出“我”内心的孤寂,表现出“我” 听到祥林嫂死后雪一样冰冷的心情——无可 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
指向角度:人物 指向角度:环境
4.第88——98段:(课本P121)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暗示柳妈的话将对 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自然地推动小 说情节的继续发展。
读答案,找问题 答案一:
景物描写,描写了夕阳西下的傍晚, 农村中劳动人民日常的作息和自然的乡村 风景,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有自己的规律, 生老病死,自然界的事物都按照规律在发 展下去。
对景物本身的理解很 到位,但思考角度单 一,缺少概括。
读答案,找问题 答案二:
运用景物描写,描写农舍,田野里 一片宁静,交代了时间已经黄昏,地点 在田野,我对周围的所见所闻,渲染气 氛,呼应开头,午后环境,烘托主题, 衬托了作者难过、同情、感动的心理。 答题思路较全面,但缺 少分析,没有分点回答, 脱离人
物性格; ③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尾: ①照应开头; 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
物形象; ④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⑤深化主题。
真题导引
2013年山东卷《活着》21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最 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 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 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 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 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指向角度:情节 指向角度:环境(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
2.第2段:(课本P110)
指向角度:环境
环境描写的作用: (1)“阴暗”“满天飞舞的雪花”“烟 霭”等进一步渲染阴沉、凝重的悲剧气氛, 奠定全文悲凉、沉重的悲剧气氛。 (2)表现出次要人物“鲁四老爷”的身 份地位。
3.第32段: (课本P114)
自悟找规律
复习回顾必修二鲁迅《祝福》中 的文段,思考其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 作用。
1.第1段: (课本P109)
环境描写的作用: 1.“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散满” 等,给文章增添了一层压抑沉闷的色彩,渲 染了浓重的悲剧气氛,奠定了全文悲凉、 沉重的感情基调。 2.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整个鲁镇弥漫 着浓厚的封建气氛,为祥林嫂的悲剧作了 铺垫。
情节角度
答题规范应注意:
1.踩点要全,要有多角度意识,从环境、 人物、情节、主题四个角度考虑。 2.要结合文本答题,不可贴标签,使答案 空洞。 3.准确判断环境描写的作用,语言力求精 准。 4.分点作答。
我答求规范
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 的描写意图。(4分) (2011广东卷)《严冬海猎 》 (1)开头部分:①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②渲染 冰冷的气氛,为故事的开展作好铺垫。( 2)结尾:深化小说的主题。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 像守着摇篮的母亲”,来烘托少年完成海猎之后家庭的宁 静快乐,揭示出这一家庭备受生活苦难折磨的生存现状, 同时也烘托出少年坚强、懂事、富有责任感的性格,深化 了作品的主题。
2013年山东卷《活着》21题:请简要分析 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①描写了乡村生活的情形,渲染了乡间自然、 和谐的生活环境;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 着自然的规律。 环境角度 ②烘托了牛和老人的和谐。 人物角度 ③深化了小说“人生历经磨难,我们要顺应 自然规律,好好活着”的主题,增添了小说 主题角度 意旨绵长的韵味。 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环 境
描写了……景,渲染了……气 氛 (环境本身)
推动情节发展,为……作铺垫 (指向情节) 烘托……感情,表现……性格 (指向人物) 突出……主题 (指向主题)
情 节 人 物
主 题
归纳提炼, 我总结,我成功
处于不同的位置,小说环境描写有着的 不同的作用:
开头: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交代或暗示社会环境; ③渲染气氛,奠定情感 基调; ④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复习专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目标】
1. 了解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掌 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 2. 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规范答题。
自读明考向
成果展示
【高考动向告诉我】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考查形式: 1.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说明/分析 作者的描写意图。) 2.赏析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