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伤寒论_阳明病虚寒证治规律探析

合集下载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二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胃寒不能食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二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胃寒不能食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二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胃寒不能食
《伤寒论》第194条辨: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原文解释】阳明中寒症,不能进食,若误用苦寒药泄热,呃逆就会产生。

这是胃中虚寒的缘故。

由于病人胃气本虚,又再用苦寒泄热,必使胃气更虚而产生呃逆的变症。

纯阳明病,是实证,胃的蠕动非常的强,胃口很大,所以,能吃很多,吃了很多还感觉没吃饱。

这个条辨说的是阳明病,但是不能食。

以为是阳明证,实际上是寒证。

胃家是寒的时候,再去攻他的热。

医生为什么要去攻他的,以为是大便不通,不能吃东西是大便堵到肠里面太多了,以为是这样,结果去攻下,这是误诊。

其实不能吃东西是胃里太寒了,误诊以后,用了攻下法,如承气汤之类,胃气就没有了。

胃太寒了,想蠕动又不能蠕动,就会影响到中膈,于是就会有打嗝的声音出来。

一般来讲,病人出现打嗝的现象,就不是很好。

所以,我们治疗肝病,如肝癌到后期,病人开始打嗝,或者是胰腺癌打嗝,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很危险的,一个礼拜就有可能走人了。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作者:张仲景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二九)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二九)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二九)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伤寒论》第198条辨: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就是肠胃的问题,为什么张仲景讲不恶寒就是病在阳明,如果恶寒就是病在太阳或少阳?
阳明病没有寒证,看到的统统是热证,但是,这个人有咳嗽,代表这个人肺里面还有一些表证。

当肺里面还有伤寒表证的时候,胃的热气会往上冲,这个时候会造成咽痛。

胃气过热的时候,肺本身在胃的上方。

肺在中医里是是“燥金”,本来肺就已经很燥了、所以它可以分布水份到四肢。

胃热再往上走,肺的燥会增加,病人会咳嗽。

所以,临床上我们看喉咙痛的时候,把喉咙打开一看,扁桃体也没有发炎,喉咙也没有那种很暗红的那种发炎,这些都没有,就是喉咙痛,这是胃的热气往上走造成的喉咙痛,这个喉咙痛是燥热造成的。

热就是西医所说的“炎”,也冲到喉咙,喉咙就会发炎。

热一定要先经过肺才能到喉咙,所以肺要先咳嗽才会喉咙痛。

肺都没有咳嗽就不会喉咙痛了。

这咽痛完全是胃热引起的,所以,胃如果蠕动得太快的时候就会有这种现象。

伤寒论注(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伤寒论注(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伤寒论注(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阳明经在体内位置,与太阳经相对而言,太阳经在表,阳明经在里。

阳明经内管胃,外管肌肉,胃为阳明之府。

阳明病,分病经和病府。

身热烦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反恶热者,此为阳明经病,即邪在肌肉。

潮热谵语,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满痛,大便硬者,此为阳明府病,即邪在胃。

病分经府,其治有别。

经病之证为外证,府病之证为里证。

4.1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太阳之邪传经入阳明经,为阳明经病;传入阳明府,则为阳明府病。

阳明府即胃,大便结硬不得出,是为胃家实也。

4.2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是《内径》言传经一般次第,非绝对日数。

阳明乃多气多血之府,风寒传入,邪盛于中,太阳之表邪已除,又未传其他经,则单纯阳明病脉大,即不浮大,不弦大。

一句话,正阳明之脉大。

4.3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阳明之病,本自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出不透彻,余邪传入阳明,在经则为阳明外证,为经病,入府则为阳明府病,胃实也。

4.4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太阳之邪传阳明,有来自中风的,有来自伤寒的。

若能食,是来自中风,以风乃阳邪,阳能化谷,故能食,名中风;若不能食,是来自伤寒,以寒乃阴邪,不能化谷,故不能食,名中寒。

阳能化谷者,风伤,卫迎之而发热,胃中热能提高故能化谷。

阴不能化谷者,寒伤,荣收缩以御之,血流因寒而变缓,胃中热能降低,故不能化谷。

4.5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太阳中风,发热,汗自出,恶寒。

太阳风邪传阳明,即风邪入肌肉,虽身热,但与太阳中风之热不同,乃发于肌肉,蒸蒸而热,不似太阳之阵阵发热。

风邪入肌肉,肌肉之热蒸蒸而上,故皮肤反而不恶寒而恶热。

阳明病外证:身热烦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反恶热,病在经。

阳明病内证:潮热谵语、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满痛、不大便或大便硬或大便难。

病在府。

4.6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伤寒论》阳明病虚寒证治规律探析

《伤寒论》阳明病虚寒证治规律探析

不别故也 。” 能食 、 能食来定 阳明中风 、 将 不 中寒
热必 哕 。 以然 者 , 所 胃中 虚冷 故 也 。以其人 本 虚 , 攻
证 , 键 看 胃 中 阳 气 的 盛 衰 , 胃 阳虚 衰 , 能 腐 关 若 不
熟水 谷 , 为 阳 明 中寒 证 。 虚不 能蒸 化津 液 达 于 则 阳 全 身作 汗 , 能 输 达脾 胃所 主 之 四肢 , 见 手 足 溅 仅 而
实证 的病 变 特 征 , 篇 中也 有 “ 但 胃中 虚 冷 ” 样 体 这
现 了 阳 明病 虚 证 、 证 的 病机 特 性 。 因 此 , 整 个 寒 从
阳 明病 篇 中 先 论 虚寒 、 后谈 实 热 的 写 作 特点 来 看 ,
也 正 突 显 出张 仲 景 注重 温 阳 的学 术 思 想 。
阳明病 多 为实 热 证 , 有 一 系 列 虚 寒 证 . 系 但 未
肢 , 手 足 厥冷 。 此 , 法 当 以温 胃散 寒 , 饮 降 则 为 治 化
统学 习者 往 往 对 此认 识 不 清 。 笔者 通 过 对 《 伤寒
论 》 行 温 习 , 纳 、 析 阳明 病 相关 条 文 , 寻 阳 进 归 分 探 明 病虚 寒 证 的 证 治 规律 , 而 明确 了 阳明 病 : 从 一不
福 建中医 学院学 报
20 年 1 月 第 l 卷 08 0 8
第 5 期
5 5
J u n lo‘ Ll1 o ra t卜 u I )Unv ri f I iesy o ' t CM (co e 『l 】 5) ) tb r2 】H. 8( l
《 伤寒论》 阳明病虚寒证治规律探析
病, 胃家 实 是 也 。” 胃家 实” 映 出阳 明病 多 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反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一七)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一七)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一七)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伤寒论》第186条辨:“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三日”这里的三日,不是三天,是三候,五天是一候,伤寒过了半个月。

“阳明脉大”阳明证出现的时候,脉有洪大的现象。

伤寒是浮紧,阳明是脉大。

摸到阳明的脉都是很大很扎实的。

什么叫做“脉大”?
就是摸上去力量很强,弹起来很强,脉形比较大。

例如象“痨脉”也是很大,但是“痨脉是中空的。

如果脉是浮的,代表”表“,就是太阳。

如果脉是弦,就是少阳,如果脉是大,就是阳明,如果把到脉是又浮又大又弦,那就代表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并病。

这一条,主要讲脉,阳明病的脉象。

关于阳明脉大。

阳明病的脉,的确是大脉。

尤其是阳明气分证、白虎汤证的脉,一般就是大脉。

当然,还有洪的表现。

但是本条只讲到大脉,所以我们只分析大脉。

所谓的大脉,其实是指脉体比较宽大。

也就是说,腕动脉,他的直径比较大。

用手指按上去,稍微一按,感觉血管的直径比较宽大。

因为阳明病最初一般起源于太阳病,太阳病因为气血趋表抗邪,所以血管相对比较饱满。

尤其是太阳伤寒的脉,是非常饱满的。

血液在里面充斥,把血管撑大了。

到了阳明病阶段,因为这个时候会出大汗,原本血管里面很饱满的津液,经过出汗流失了,但是血管还没有来得及收缩,所以脉就略微显得空一点。

当然不是很空。

否则就不是阳明病了。

_伤寒论阳明病篇证治规律研究

_伤寒论阳明病篇证治规律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伤寒论》阳明病篇证治规律研究杨学,彭文博,岳小强(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经典著作教研室,上海200433)摘要:目的:探讨《伤寒论》阳明病篇证候分布规律及方剂、药物的应用规律。

方法:用频次法计数阳明病篇主要症状、方剂和药物的百分率,用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药物使用规律。

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阳明病本证以便秘、发热为主症,常伴有谵语、汗出与潮热等表现,变证主要为身黄与小便不利同见的发黄证;从方剂和药物应用来看,大承气汤是阳明病的主方,大黄是阳明主药,厚朴与枳实、生姜、大枣与人参是常见配伍。

结论:《伤寒论》阳明病篇以里热实证为主要见证,大承气汤为其主治;症状的分布提示阳明本证以腑实证为主,变证以发黄证为主;方药的应用揭示了仲景治阳明病通腑以承气,保胃以祛邪的治疗思想。

关键词:伤寒论;阳明病;症状;方药;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11-2331-02The Study on the Syndromes and Treatment of Yangming Disease in ShangHanLunYANG Xue ,PENG Wen-Bo ,YUE Xiao-Qiang(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 of syndromes ,prescriptions and herbs of Yangming disease in ShangHan Lun (Treatise on cold diseases ).Methods :The percent of main syndromes ,prescriptions and herbs was calculated ,and the principle of main syndromes and herbs was analyzed by hierarchical cluster.Results :Constipation and fever were the main symptoms in Yangming disease ,usually accompanied with delirium ,sweating and hectic fever.And jaundice syndrome with the symptoms of yellowish skin and difficulty in micturition was the main changed syndrome.Dachengqi decoction w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rescription and Dahuang 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herb in Yangming disease.Houpo matching Zhishi ,Shengjiang matching Dazao and Jenseng were the main compatibilities.Conclusions :Excessive syndrome of interior-heat ,as the main syndrome in Yangming disease ,is usually treated by Dachengqi decoction.Thedisposition of symptoms shows that Fu-excess syndrome is the main syndrome and the jaundice syndrome is commonlyseen in changed syndrome of Yangming disease.The use of herbs shows that ZHANG Zhong-jing think highly of purgingFu and protecting stomach Qi in treating Yangming disease.Key words :Shang Han Lun (Treatise on cold diseases );syndrome ;prescription and herbs ;cluster analysis 收稿日期:2009-06-16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J009A )作者简介:杨学(1977-),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伤寒论教学与临床。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1)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1)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1)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人体内从胃一直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旁边的脾脏,脾脏有一个血管到胃的下方,胃下方的甜肉,中医叫做「膵肉」,就是西医的胰脏,中医的观念认为胰脏是「脾之大络」,「脾之大络」会在「大包穴」,就是在「极泉」下六寸,「渊液」下三寸,就是「大包穴」,所以「大包穴」在管胰脏;中医认为这整个系统通称为「脾」,脾脏的血液很多,脏里面都是藏血的,脾脏的血进入胃的下方,进入血管,让胃蠕动,然后食物进入十二指肠,胆的苦液、脾和胰的甜液、肝的酸液跑到肠胃里面帮助消化,张仲景的处方分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煮药的方法,如果大便堵在大肠的地方,汤药吃下的时候,第一味药把燥屎打散,第二味扫出来,因为打烂的地方很痛,所以第三味药让肠子蠕动,把痉挛缓和下来,小肠进入大肠交接的地方就是盲肠,盲肠下面有段阑尾,很多人大便堵在阑尾这一段,就是急性盲肠炎。

慢性盲肠炎就是堵在盲肠这段,如何检查堵在哪裏?如果脾脏的津液没有出来,是什么现象?肝汁没有办法分泌。

胃里面津液丧失太多了以后,胃里面太燥热,任何东西一遇到热一定往上升,结果胆汁往上跑,第一个就是跑到嘴巴里面,会吐苦水,第二逆回肝脏裹面,肝是全身的血脏,胆汁跑到血里面,造成全身发黄。

诸如此类的,在阳明篇里面一一介绍,所谓阳明就是「腑」,所以阳明篇都是讲消化化系统所产生的病变。

内经灵枢中与阳明篇有关的章节有师傅第二十九、决气第三十、肠胃第三十一、平人绝谷第三十二、海论第三十三;可与阳明篇相互参照。

一九四: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

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发汗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利小便,胃中燥实,大便难是也。

什么叫做「太阳阳明」?这个阳明病是从太阳转过来的。

病人原来是太阳病,桂枝汤或麻黄汤或葛根汤,吃太过了,津液发散太多,肠胃里面的津液没了,大便干在里面,就叫做「太阳阳明」。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二0)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二0)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二0)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原文】《伤寒论》第189条辨:“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原文解释】阳明感受风邪,出现口苦、咽喉干燥、腹部胀满、微微气喘、发热怕冷、脉象浮紧症状的,不能攻下。

若误行攻下,就会使腹部胀满更加厉害,小便不易解出。

很多人不知道阳明篇里,张仲景一再强调,在攻下的时候,一定要确诊是纯阳明实证。

如果有其他的症状,如口苦,咽干,这是少阳证,少阳胆,那个胆汁往上反逆。

少阳证,小柴胡汤,有胸胁苦满。

这个条辨,有腹满,看起来象是阳明证,但是,腹满也有虚证,例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这也是有腹满,因为肚子里面满肚子的气。

还有微喘,发热,恶寒,所以,不能确定为纯阳明证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攻下。

一定要确定是阳明里实证的时候。

如果还有表证,去攻下,表邪就会入里,进入三焦。

我们把人分成三个部分,横膈以上是上焦心肺,横膈到肚脐中焦是脾胃,肚脐以下是下焦肾,膀胱,大小肠。

上焦为阳,下焦为阴,中焦半阴半阳。

当攻下以后,下焦的阴气往下走,上焦的阳气会往下陷到中焦。

阳气不应该呆在中焦,要回头,这样就会造成横膈膜震动,病人就会出现喘满的现象。

攻下以后,肠胃就会空虚,阳气就会下陷。

所以,有阳明证兼有伤寒表证或者是中风表证的时候,不可以攻里。

一定要确实是实热的时候,才可以攻下。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三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三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三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伤寒论》第208条辨:“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原文解释】阳明病,脉象迟,汗出而不怕冷,身体沉重,短气,腹部胀满,喘息,若发潮热的,这是表症即将解除而已成里实,可以攻下里实;若手足不断汗出的,这表面大便已经硬结,用大承气汤主治。

若出汗较多,轻微发热而怕冷的,这是表症未解,病人不发潮热,不能用承气汤攻下。

若腹部胀满厉害、大便不通的,可用小承气汤轻微泻下来和畅胃气,而峻泻药攻下不可用。

这个条辨就是讲阳明病,如果有表证,要先解其外再去攻里。

这个就是外证要解掉了,本来是恶寒,现在不恶寒了,汗出。

当外证还没有完全去掉的时候,会有身体感觉沉重的现象,有腹满,短气,喘,有潮热,这是阳明证。

前面告诉我们太阳证快要去掉了,阳明证要出来了。

这个时机,就可以攻里。

攻里我们有很多种处方。

如果是手脚不断地出汗,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了,大便已经硬掉了,就是用大承气汤。

如果是汗多,还有一点点怕冷,有一点点发热,这是提示,表证还没有完全解掉,这个时候,不可以用承气汤。

如果是肚皮胀满,大便又拉不出来,可以用小承气汤来轻微的通一下,千万不可以用大泄下。

我们先讲实证,如果胃炎,肠炎,是不能攻的,不要乱攻。

在《金匮要略》里面有一张处方叫大黄甘草汤,胃的下方有二斗食物,这二斗食物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命延续七天,也就是在七天之内,如果找不到食物吃,只喝水也能活七天,活这七天就是靠胃的下方的二斗食物。

但是,如果是吃了坏死的食物,那这坏死的食物在胃里面呆七天,那怎么可以呢?我们如何来清除胃的下方坏死食物,就是用大黄甘草汤来清除。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是坏死的食物?朝食暮吐,也就是早上吃进去的东西,黄昏的时候吐出来,这就代表食物在胃里面没有消化掉,这就是大黄甘草汤。

《伤寒论》之虚证浅说

《伤寒论》之虚证浅说

《伤寒论》之虚证浅说虚则补之,当机体出现“虚弱”的状况,此时,机体已无力祛邪外出,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采用“补益”的治法,使机体强壮起来。

在《伤寒论》这本书里面,就详尽的叙述了虚证的治疗原则,《伤寒论》里“虚证”的成因多为误汗、误吐、误下等不正当的治疗方法所致,此列举数条。

一、【误汗、误下后,致阳虚】: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二、【阴阳两虚】: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三、【“虚”不可作“实”治】: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

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

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

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四、【虚证治疗举例】: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治疗阳明病多用方药,针灸如何治疗阳明病?

《伤寒论》治疗阳明病多用方药,针灸如何治疗阳明病?

《伤寒论》治疗阳明病多用方药,针灸如何治疗阳明病?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总结了六经病,阳明病是其中之一。

为了治疗阳明病,仲景创制了不少方子,临床效果甚佳。

若换一种思路,如何从针灸入手解决阳明病呢?著名针灸医家单玉堂先生的总结如下——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

胃与大肠主燥,惟其主燥方能纳谷腐熟,传导化物。

胃为燥土,惟禀燥气是以水入则消之使出,不得留于胃中;若胃之燥气不足,则水停谷滞。

大肠为燥金,小肠化物所剩之糟粕,乃移入大肠,糟粕得燥金之气,始能形成粪便;若大肠燥气不足则为溏泄。

然阳明燥气太过则为结硬等证,又必赖太阴湿气以济之。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湿为水火相交之气。

燥与湿相反,为水火不交之气,言“燥气”者,燥是体性,气是功用,燥湿必须相济,则无太过与不及。

此因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络太阴肺而后走头;足阳明胃经循行络太阴脾而后走足,通过经脉的络属始得脏腑气息相通,而表现出中见太阴之化。

阳明者两阳合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手阳明从手至头,继接足阳明由头至足,经脉一贯首尾,其气相通,以下行为顺。

病则气血壅盛,热势蒸蒸,故阳明之为病,仲景言“胃家实”,确是抓到了纲领。

所谓实,惟燥乃实,而燥之化实,不外两端,一是阳明本身上下不调,传导不利,腑气不通,致使燥气过盛;一是阳明与太阴表里不和,湿不济燥,致使燥气过盛;而二者又是相互影响的。

这种阳明腑与腑之间及阳明太阴脏腑之间的病理变化,也只有通过经脉的上下衔接和表里络属才得以认识。

且“胃家实”,胃而称“家”,即称手足阳明在内。

故仲景于阳明之治,主设清、下二法,清是清热,下是通结,即有存津液之义。

至于针治,当从阳明病提纲证入手,掌握整体,始为合法。

如诊得阳明经之盛热,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大渴引饮、鼻干不得卧、脉洪大等,可择取手足阳明经之五输穴,针泻曲池、内庭、合谷(可配复溜)等,清泻阳明,生津止汗。

若见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转矢气、腹胀满、脉沉等,又属阳明腑实。

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2)

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2)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2)二二三:「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舆「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是阳明病最浅的第一方,如果病人不吐,代表病人没有少阳证,不下,大便没有,又心烦,胃里面难过,情绪不稳定,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可以给他「调胃承气汤」看看,大便可能堵在小肠,就是十二指肠下来,近小肠这一段。

所以「调胃承气汤」就是堵在肠子,「调胃承气汤」里面有炙甘草、大黄、芒硝,芒硝攻坚破瘀,大黄去实,炙甘草让药停在肠胃里面,芒硝把它打散掉,大黄把它清出来。

没有潮热、发汗、恶心、燥热,什么症状都没有,只是大便不下,就给「调胃承气汤」。

二二四:「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汤」。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脉迟,就是病邪往里面跑了,代表肠胃寒冷掉了,虽汗出,不恶寒,代表没有表证了,其身必重,脉迟、身重都是代表病邪往里面走了,病邪往里面走才会有脉迟的现象,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这就是要攻里以前,要先确定病人有没有外证,如果病人有汗出,可是不恶寒,桂枝汤是有汗但怕冷,阳明热也是有汗,麻黄汤无汗怕冷有喘,这喘和腹满而喘的喘不一样,这几项讲的就是病人没有表证,且病人有潮热;病人有一、潮热,二、不恶寒,三、燥渴,四、腹满,这腹满是大便堵到的腹满,这四项就是阳明证的主证,为确定腹满要做腹诊,如果是实则拒按,譬如在胃的地方,喜按就是虚的,这虚证的腹满是脾脏的关系,属于太阴证。

手足濈然而汗出,如果手脚汗已经出来了,就是胃的津液已经快完了,阳明证如果全身都有汗,就没有关系,但如果是胃的津液快没了的时候,剩一点点津液,只看到四肢手脚上出汗,然后病人有潮热,又没有恶寒,肚子又胀满,张仲景说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大便已经干掉硬掉了,从这些症状可以判断出来,大肠里面被燥屎堵到了,这时候就是「大承气汤证」。

伤寒论中的阳明病是什么怎么治疗阳明病

伤寒论中的阳明病是什么怎么治疗阳明病

伤寒论中的阳明病是什么怎么治疗阳明病一、伤寒论中的阳明病具体指的是什么“经方”是“经方医学”的简称,是一个独立的医药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理论集中反映在六经八纲思想指导下的方证相应学说,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

笔者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

阳明病实质经方六经来自八纲。

人体患病后,基于正邪相争所产生的症状反应,在病位上不外表、里与半表半里,病性上总赅阴、阳两类,三而二之为六,即病证的六种基本模型:表阳证的太阳病,里阳证的阳明病,半表半里阳证的少阳病,表阴证的少阴病,里阴证的太阴病,半表半里阴证的厥阴病。

阳明病实质为里阳证,即病位在里,病性属实属热的一类阳性证候。

阳明病依据经方六经病辨证的依据主要是《伤寒论》记载的六经病提纲。

阳明病辨证的主提纲是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辅助提纲是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分别提示了阳明病的两种情况,即热结成实的腹证(腑实证)反应与热而不实,只可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

阳明病来路《伤寒论》第179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一般认为本条讲阳明病的成因,实际上是讲三阳合病并病的情况,太阳阳明者,即太阳阳明合并病证;少阳阳明者,即少阳阳明合并病证;正阳阳明者,即单纯里实热的阳明病证。

若以成因讲,阳明病来路错综复杂,非仅此三类。

阳明病为病位在里的阳实热证,可从太阳病、少阳病传变而来。

亦可由其他的阴证转阳变化而致。

二、阳明病与三阴病的关系是什么阳明病与三阴病的关系是什么《伤寒论》第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为表阴证,津血本虚,若入里传至阳明见燥结异常迅速,阳明里实,更灼伤津液,恐其交相为患,终成热亢津枯之势,故急下以救津液,与大承气汤。

[伤寒论]阳明病篇(七版)

[伤寒论]阳明病篇(七版)
阳明病辨证论治
概论
一、阳明生理功能
阳明之气:胃大小肠、脾及其手足经脉共同配合相互协调而产生大量阳 气与津液,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相对平行
阳明内涵:小肠属于阳明,据《内经》“小肠大肠皆属于胃”及《素 问》,“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小肠主受盛,化物出焉,大 肠主传导,变化出焉”。在生理上胃肠相互协调自成一个特殊系统实 相合拍,若将大小肠分割为二,在脾胃病中,实感牵强,不能自圆其 说,故胃肠为阳明之府,以胃为主,仲景称胃家,理在此也。由是阳 明胃从广义指胃大小肠,狭义即六腑之胃
生理:胃为阳土,与脾共居中央化 生气血以营四旁如五行中的土一样 万物所归 病理:胃肠素盛,不论初感/他经传 来皆迅速化燥而归于胃成实。
无所 阳明为病,多从燥化成实热结于肠留而不去。 复传 正盛邪实,正邪剧争,应用清下二法得当,
传变少,预后良好。
原文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提要:述阳明病主脉 分析: 脉大
忌下 胃热虽盛 但腑实未成
• 提要:述阳明本经感受风寒,逐步化热所见证候及误治变证 • 分析:
咽燥口苦发热汗 风寒直犯阳明 胃肠实热虽去但无
出不恶寒反恶热 阳明里热之征 形热邪郁于胸膈
腹满而喘、谵语
、脉浮紧
误温针及下之太早 心中懊憹
舌上胎者
清宣郁热 栀豉汤

来路不同 病机则一 热扰胸膈
异 饥不能食 热邪重 头汗出
原文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提要:太阳误治转属阳明胃热炽盛证治 分析:
汗出濈濈然者 大便难 不更衣
三、阳明病脉证 原文182:问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提要:阳明胃热亢盛在外的证候 分析:
外证
是仲景之言,后世陈氏称之阳明经证与 太阳经证(表证)的概念不同

伤寒阳明病篇解析

伤寒阳明病篇解析

伤寒阳明病篇解析伤寒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疾病分类,又称为温病。

它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由外邪入侵导致的一种发热疾病。

《伤寒论》是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一本专门论述伤寒的医学典籍。

其中,阳明病篇是《伤寒论》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解析。

阳明病篇主要讲述了伤寒病进入到阳明经脉阶段的临床表现、辨证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阳明经脉又称胃经,它是人体十二经脉中的一个重要经络,与胃、大肠、三焦等器官有密切关系。

阳明病是细菌感染毒性强、病情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咳嗽、口渴、大便秘结等症状。

首先,在阳明病篇中,张仲景提出了阳明病的特征和辨证治疗的基本原则。

他指出阳明病初起时,病人会出现热症,如高热、口渴、多汗等。

此时,治疗的重点是清热解毒,以减轻病人的病情和缓解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阳明病进入阶段,病人会出现便秘、少尿等症状。

此时,治疗的重点应转变为泻热通腑,以排除病人体内的毒素和湿热。

其次,张仲景提出了阳明病的辨证要点。

他认为,阳明病的辨证要点是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和病程等。

在阳明病初起时,病人的舌苔多黄而干,脉象沉而滑。

而当阳明病进入阶段时,病人的舌苔会变为黄而燥,脉象则变为沉而滑。

此外,张仲景还提出了观察病人病程的重要性。

他认为,阳明病的病程越长,病人的情况越严重。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阳明病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以及病程等,以便准确辨证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最后,阳明病篇中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临床病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这些病例中,张仲景描述了不同种类阳明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些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泄热通腑和补益营养等。

通过这些临床案例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阳明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以便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对阳明病的挑战。

总的来说,阳明病篇是《伤寒论》中的一篇重要章节,它详细介绍了阳明病的特征、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

伤寒论(原文+译文+评析)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原文+译文+评析)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原文+译文+评析)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原文】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注释】①脾约:因胃热乏津,脾之输布功能为胃热所约,以致肠燥便结的,名脾约。

②胃家实:胃家包括胃与大肠,指胃肠燥实。

【译文】问:三种不同的病症,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各是指的什么?答:太阳阳明症,就是指脾约症,即胃燥津伤而引起的便秘症。

正阳阳明,就是指胃家实症,即肠胃燥热积滞成实症。

少阳阳明,是指误用发汗、利小便之法,使津液损伤,致津枯肠燥而成实,则形成大便难以解出的病症。

【评析】本条讲阳明燥实症的症型和成因。

本条以三阳阳明冠于阳明病篇之首,旨在揭示阳明病的复杂情况:既有太阳新病与脾约宿恙同见的太阳阳明,又有少阳病误治致津伤便难的少阳阳明,又有不兼太少而阳明自家燥实的正阳阳明。

脾约症的特点是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乃习惯性便秘,大多见于杂病,决不会是外感病初期,所以有一些注家解释脾约症为太阳转属阳明,是不切实际的。

少阳阳明是少阳病因发汗、利小便太过,津伤肠燥而致的烦实大便难症,此时少阳病应当还未全罢,所以名为少阳阳明。

如果少阳病已全罢,就没有突出少阳的必要,因为误治伤津化燥转属阳明,尤其多见于太阳病,并非仅见于少阳。

因此,太阳阳明为外感兼夹杂病,实际属于合病,少阳阳明为少阳误治转属阳明,性质同于并病,只是没有命名罢了。

至于正阳阳明,正,是纯的意思,不夹杂太阳或少阳,单纯为阳明燥实症。

由此可见,以本条为阳明病篇之首,既有症型的区分,也有成因的提示,并且以问答方式讨论,其本身就有着特殊意义。

【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译文】阳明热实症的病机,主要是胃肠燥实。

【评析】本条讲阳明热实症的提纲。

胃家包括胃与大肠,“实”指邪实,就是《内经》所说的“邪气盛则实”,因此,胃家实应包括胃的无形热盛与大肠的有形热结。

伤寒论——阳明病辨证论治

伤寒论——阳明病辨证论治

白虎汤禁忌症
• 170条第一段讲白虎汤的禁忌症。白虎汤是清热之 重剂,适于阳明病里有大热者。表证误用白虎汤, 每可冰伏邪气,徒伤中阳,并可发生阴寒内盛及 邪气内陷等变证。
• 要知阳明热盛证,忌用辛温发汗法;同样太阳表 寒证,也忌用清泄里热剂。因为其性反也。启示 我们,有其证,方能立其法,才能用其方,即辨 证要精,用药需准
●病机——无形泄热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 升,日三服。
方解:
石膏:辛白大寒,色白入肺;辛凉透邪,清气分邪热,甘
寒生津止渴
知母:苦寒助泄热,质润助生津
粳米、甘草:养胃生津,护胃调和诸药
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 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 主之。(170)
【原文】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 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 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8)
(4)乙脑病人出现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博不见 或微弱时,是“热深厥亦深证变寒万人无一” 的经验。
掌握使用该方的重要指征:
阳明经热证概括为“四大证”:大热,大渴,大 汗出,脉洪大。但有人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渴、 汗是用运白虎汤的重要体征(中医杂志6: 29.1963)。他列举一高热病人,表现有高热, 恶寒,口渴,脉洪数有力,但无汗出,投白虎汤 效不显,认为“汗”是最主要的指征。
舌淡苔白滑为特征 ●阳明发黄证——热邪与湿相合,或胃阳不足、寒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治规律探析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治规律探析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治规律探析□刘静瑛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阴阳”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应双方属性的概括。

寒热之中,寒为阴,热为阳。

且寒热亦是八纲辨证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因此,辨别寒热对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伤寒论》中多处提及寒热错杂证的辨治,通过对《伤寒论》中不同证型的寒热错杂证的总结与分析,可得出某些辨治规律,以求临床运用自如。

在寒热错杂证中,寒热错杂的部位、证候特点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按照六经辨证的顺序对《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辨治规律进行探析。

一、太阳病篇1、表寒里热,宜解表清里临床表现可见恶寒,发热,身痛(或重),无汗,烦躁,脉浮紧(或浮缓)等症状。

代表方剂为大青龙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

证候分析: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属典型的太阳表实证;脉浮缓、身重、烦躁则因阳郁内热所致。

方剂比较:大青龙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病机均为外寒兼内热。

大青龙汤为外寒内热之重证,治以峻汗;桂枝二越婢一汤为外寒内热轻症,治以小汗。

2、热扰胸膈中焦虚寒,宜清上温中临床表现可见身热不去,微烦,腹痛,下利,食少等症状。

代表方剂为栀子干姜汤。

证候分析:身热、微烦为上焦有热;腹痛、下利、食少为中焦有寒。

3、心下痞兼阳虚,宜泻热消痞扶阳固表临床表现可见心下痞,无表证恶寒汗出等症状。

代表方剂为附子泻心汤。

证候分析:此心下痞当属热痞,无形之热邪壅聚中焦心下,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故作痞,胃脘灼热、心下痞等均为热结胃中的表现;阳虚不能温煦体表和司汗孔之开合,故见恶寒无汗等阳虚之证,以方测证,应当可见四肢厥冷、身倦嗜卧、脉象沉微等肾寒之证。

煎服法:大黄、黄连、黄芩,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方渍三黄,取气之轻清以泻心消痞,附子另煮取汁,取其辛热厚味以扶助阳气,如此便可清胃温肾,寒温并用。

4、胃热脾寒,宜清上温下临床表现可见欲呕吐,腹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明病多为实热证,但有一系列虚寒证,未系统学习者往往对此认识不清。

笔者通过对《伤寒论》进行温习,归纳、分析阳明病相关条文,探寻阳明病虚寒证的证治规律,从而明确了阳明病:一不单纯是实热证,也有虚寒证;二阳明虚寒证不能等同于太阴病。

1阳明虚寒证证治特点
阳明病篇一共有84条条文,而论述有关虚寒
证的条文就有9条。

作为阳明病的提纲———“阳明病,胃家实是也。

”“胃家实”反映出阳明病多热证、实证的病变特征,但篇中也有“胃中虚冷”这样体现了阳明病虚证、寒证的病机特性。

因此,从整个阳明病篇中先论虚寒、后谈实热的写作特点来看,也正突显出张仲景注重温阳的学术思想。

1.1阳明中寒证:如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
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運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头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将能食、不能食来定阳明中风、中寒证,关键看胃中阳气的盛衰,若胃阳虚衰,不能腐熟水谷,则为阳明中寒证。

阳虚不能蒸化津液达于全身作汗,仅能输达脾胃所主之四肢,而见手足運然汗出。

阳虚不能泌别水谷,则可见大便初头硬后溏之欲作固瘕。

相反,胃阳盛则能消谷化食而能食。

1.2阳明虚寒挟饮上犯证:如197条“阳明病,反
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燥热炽盛本见多汗,反无汗则非湿即虚所致,现今小便利,可知本证非为湿郁,而属于阳明虚寒,水饮内生,寒饮上犯,使胃气上逆则作呕;若令肺气不降则咳;上蒙清阳则头痛;胃气虚寒不能温养四
肢,则手足厥冷。

为此,治法当以温胃散寒,化饮降浊。

方以吴茱萸汤加减。

1.3阳明虚寒谷疸证:195条“阳明病,脉迟,食难
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

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脉迟”道出了中阳不足之关键,一方面阳虚不化水谷,故见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另一方面中阳不足,水湿运化不利,内湿停留,常出现小便难,甚则可见欲作谷疸。

1.4阳明久虚证:196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
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本条因胃阳久虚不能使津液向外蒸发而作汗,故见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

1.5阳明虚寒下利证: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
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本证为胃阳素虚,寒邪直入胃家,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而致。

其主要表现为表里同病,以里证较急较重,故当先以治里,而急用四逆汤。

1.6阳明虚寒哕证: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
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226条“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胃中虚冷见于不能食者,多属阳虚不易消谷运水,严重者甚至连饮水都有可能因水阻气逆而致哕,因此,就更无法承受因“攻其热”加重“胃中虚冷”的程度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即终将“必哕”。

1.7阳明虚寒呕吐证: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
也,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阳明呕吐有寒热不同:以方测证,本条用吴茱萸汤治疗的“食谷欲呕”证当属寒呕,为胃气虚寒,不能腐熟水谷,若勉强进食,必因寒浊阻滞,不能受纳,胃气上逆而致呕吐。

故其治以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若为上焦有热,扰于胸膈胃脘所见的阳明热呕证,再
《伤寒论》阳明病虚寒证治规律探析
章浩军,范文东,郭永健
(龙岩市中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关键词:伤寒论;阳明病;虚寒证;证治规律中图分类号:R2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08)05-0055-02
收稿日期:2008-07-20
作者简介:章浩军(1962—),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脾胃、肝胆、肾结石疾病的临床研究。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CM October 2008,18(5)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18卷第5期55
用吴茱萸汤则可“得汤反剧”。

2阳明病症状虚实寒热鉴别
2.1不能食可见寒热:“不能食”这一症状在阳明病篇中多次出现,其可用于辨别证之寒热。

如190、191、194、226条之“不能食”其病机均为“胃中冷”,治之均不能“攻”,否则“攻其热必哕”,胃中虚冷较重者,甚至还“饮水则哕”。

而在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

宜大承气汤下之。

”是将“能食”与“不能食”用来判断阳明腑实证的程度,“不能食”为燥屎已成,可用大承气汤攻下;而“能食”则为燥屎不甚、但硬耳,不能攻下。

可见,阳明病的“不能食”有寒热之不同,尤其要细加区分。

2.2脉迟分虚实:195条“脉迟”是为中阳不足,寒湿内阻所致,故其脉迟必兼无力。

而在208条“阳明病,脉迟,……大承气汤主之。

”其脉迟是因阳明气机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脉道不利而致,脉必兼有力。

故阳明病出现脉迟有虚实不同,关键看脉象是否有力。

2.3手足運然汗出别寒热:191、192条“手足運然汗出”、“運然汗出”是“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中虚寒盛,水湿不得下泄而外溢于四肢,属虚证、寒证。

而188条“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運然微汗出也。

”、208条“……手足運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手足運然汗出是里热熏蒸,迫津外泄所致,属热证、实证。

对此,阳明病若见“手足運然汗出”这一症状时应当注意区分寒热之不同。

2.4腹满有虚实:255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腹满当为实证。

195条“……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而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也有“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温药。

”此二条腹满分属虚证、寒证,均非下法所宜。

腹满是阳明病常见症状之一,可从腹诊加以鉴别虚实。

腹部按之腹满不减,或减不足言为实;若喜按之多属虚证、寒证。

以上从不能食、脉迟、手足運然汗出、腹满等阳明病常见症状来分辨寒热虚实,足见张仲景还有将阳明虚寒证用来鉴别阳明实热证的更深一层含义。

3阳明虚寒证不能统属于太阴病
3.1病机病位不同:阳明虚寒证病机主要为“胃中虚冷”,不同于太阴病之“脾阳虚”。

阳明病位在胃肠,生理上胃司纳,主降,喜润恶燥,故“胃宜降则和”。

病理方面多以“胃气上逆”为主。

太阴病位在脾,脾司运,主升,喜燥恶湿,故“脾宜升则健”,病机多为“脾虚气陷”。

故阳明虚寒证与太阴病,二者在病机病位上有本质的区别。

3.2病变性质、转归有别:临床上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常易让人误认为阳明就是实证的代名词。

太阴多为虚证,将阳明虚寒证多归属于太阴病。

其实“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仅是言病变的转归。

一方面,生理上阳明胃与太阴脾以膜相连,同居中焦,当发生病变时常相互影响,如胃寒及脾,则可见于阳明虚寒证向太阴病转属;而脾阳来复,亦可见太阴病外出阳明。

另一方面,从人体体质不同来看,素体阳热偏盛之人,容易从燥从火化,而多转入阳明;而素体阳气不足者,则易生寒生湿,转为太阴病。

在病变性质上,由于阳明病、太阴病二者在病机、病位、症状、治法、方药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不能将实证全部归属于阳明,虚证归属于太阴。

因此,若将“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一学说理解为可以把阳明虚寒证统属到太阴病是不确切的,违背了六经辨证各经均有寒热虚实的原则。

总之,三阳证多热证、实证,三阴证多寒证、虚证,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常”;而确立了阳明虚寒证,正是体现了六经辨证之“变”。

它的确立,可使《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更加完整地涵盖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的辨证内容。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第18卷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